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历史地理学专业介绍_人大考研网

合集下载

历史地理学本科专业

历史地理学本科专业

历史地理学本科专业
在历史地理学本科专业中,学生将学习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地貌地貌学、气候学、生物地理学等内容。

同时,他们还
将学习历史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古代历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等内容。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
及历史事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历史地理学本科专业的学生还将学习人类学的基本知识,包括
人类文化、人类社会和人类行为等内容。

通过这些学习,他们可以
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对地理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地理环境对文化的
塑造作用。

毕业后,历史地理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地理信息系统、城
市规划、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等领域就业,也可以从事教育、
研究等工作。

他们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作
出贡献。

总的来说,历史地理学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和历
史文化的综合理解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打下坚
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这一专业,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人大历史学院各招收专业详细介绍

人大历史学院各招收专业详细介绍

人大历史学院各招收专业详细介绍人大历史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下属的一个独立学院,成立于2024年。

学院以培养优秀的历史学人才为目标,致力于开展历史学教育、研究和交流活动。

人大历史学院的招生专业非常丰富,下面将详细介绍该学院招收的专业。

1.历史学:作为学院的主干学科,历史学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历史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的高级历史学人才。

学生将学习历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系统了解中外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专业领域的国内外历史研究动态,并通过研讨课、研究生学术讲座等方式提升研究能力。

2.世界历史:该专业侧重于培养掌握世界历史理论、世界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能的人才。

学生将学习国内外世界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世界历史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同时也会通过研究课题和学术活动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3.中外古代史: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的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力。

学生将学习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相关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熟悉中外古代文化、文明和历史事件,通过研究与讨论提升研究能力。

4.近现代史: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对近现代历史的研究能力,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

学生将学习近现代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掌握现代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和研究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5.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该专业培养具备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博物馆管理和展览策划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人才。

学生将学习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博物馆学基础知识、展览策划与设计、博物馆管理等专业知识。

6.考古学: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掌握野外考古、文物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

学生将学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参与实际的考古工作,通过实践培养自己的考古研究能力。

7.口述历史与生命史:该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掌握口述历史和生命史的研究方法和技能,通过深度访谈和资料收集等方式,研究个体的生活经历和历史事件对他们的影响。

以上是人大历史学院招收的一些主要专业,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_人大考研网

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_人大考研网

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1.专业概况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全国第一个“土地管理”本科专业,并于1988年成立土地管理系。

目前形成了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MPA(专业方向)以及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最早批准设立的博士点之一。

本专业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

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等,还有“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

本专业师生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300余篇;为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提交调研咨询报告近百篇;有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优秀成果奖。

本专业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以及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40余项。

土地管理系于2006年获得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对土地资源管理和房地产经济学两个硕士课程的专业认证,成为国内首家独立申请并获得资格认证的单位(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建筑、测量和环境领域的综合性专业团体)。

2.主要研究方向本专业主要有土地制度与政策、土地利用规划、不动产产权产籍管理与土地信息系统、不动产估价与市场、土地经济等五个研究方向。

3.研究内容①土地制度与政策:主要研究土地的产权制度、土地利用制度、土地税收制度以及土地产权、土地利用、土地保护、土地整理、土地征用、土地市场、土地价格、土地金融、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制订、实施和评估。

②土地利用规划:主要研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土地利用战略与模式,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技术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土地资源保护等专项规划的编制理论、方法与技术,土地利用工程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和管理。

③不动产产权产籍管理与不动产信息系统:主要研究不动产产权产籍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3S 在不动产管理中的应用。

历史地理学定义

历史地理学定义

历史地理学定义
历史地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领域,结合了历史学和地理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影响以及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与历史事件:研究地理环境对历史事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如
地形地貌、气候、自然资源等对历史事件的塑造作用。

2.文化和社会的空间分布:探究地理环境对文化、社会和人类行为的空间
分布及影响,包括城市发展、人口迁徙、文化传播等方面。

3.地理环境变迁与历史变革:分析地理环境的变化与历史时期社会、政治、
经济的演变和变革之间的关系。

4.历史地理学方法和工具:运用地图、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
考古学、史料分析等方法和工具,对历史地理学进行研究和分析。

5.环境历史学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以及环境变化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的影响,涉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议题。

历史地理学在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于理解历史事件、文化传承、区域发展和人类社会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它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进程中地理环境的作用,对于今天的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历史地理学的内容及现实意义

历史地理学的内容及现实意义

历史地理学的内容及现实意义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综合历史学和地理学两门学科的研究内容,旨在探究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呈现出广泛、深入的趋势,对于地方规划、文化遗产保护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历史地理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研究方向:1. 人类定居与流动历史地理学通过研究人类社会的定居活动和流动变化,进一步探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演变的影响。

其中包括人类定居的形式与规模、人口分布与迁移、社会组织与居住方式等内容。

2. 地域文化与历史遗产历史地理学通过研究地域文化和历史遗产,揭示不同地域的文化发展和演变,以及历史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其中包括历史建筑、文物、遗址等方面的考察。

3. 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历史地理学通过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对比地理环境的演变和变化,探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经验。

其中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污染控制、城市化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二、历史地理学的现实意义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历史地理学不仅仅具有开拓研究视野的意义,更是在现实应用环境下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1. 对地方规划的指导历史地理学对于地方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研究人类社会在地理环境中的演进与创新,可以为当地规划提供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案。

同时,对于历史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和传承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2.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历史遗产、文化遗产等方面。

对于历史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传承、利用等方面的探讨,不仅有助于保存和弘扬文化遗产,更能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大量资源和经验。

3. 对环境保护的引导作用通过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可以发现过去社会经济和地理环境的变迁与演化,从而提出一些有益的对策,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推进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同时,代表作如:中外历史地理巨著《人类文明地理历程》等,也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进程提供了有力援助。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主要包括文学、管理学、哲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艺术学、自然学、社会学等十三大学科。

其中,文学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新闻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以及语言学、学者类等专业;管理学专业有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投资管理、社会经济学、政治学及行政学、国际管理、会计学、电子
商务等;哲学专业有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科学哲学、外国哲学等;法
学专业有法学、经济法学、社会法学、审判学、民商法、国际法、环
境法及行政法学等;教育学专业有教育学及其支科、教师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学等;历史学专业有历史学及其分支学科、文物保
护与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等;理学专业有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及其子学、心理学以及系统理论等;工学专业有机
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车
辆工程、核工程、自动化、能源动力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
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物联网工程、生物工程及其他等;农学专业有植物保护、作物生产、畜
牧学及兽医学、草业科学、林学、园艺学等;医学专业有预防医学、临
床医学及其他学科分支学科、口腔医学、中医药及其他分支学科、中
西医结合等;经济学专业有经济学、金融学、信息管理经济学、保险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营销学及其它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艺术学
专业有影视学、音乐学、艺术设计学及其他关联专业;自然学专业有地
理学、地质学、气象学及其他分支学科;社会学专业有社会学、人口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民族学、环境社会学等。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19980630
050204德语语言文学
20030901
050205日语语言文学
19960429
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0060125
0503新闻传播学
050301新闻学
19840113
19811103
050302传播学
19980619
19980619
050320传媒经济学
2002自
2002自
19980630
120502情报学
20060125
20001207
120503档案学
19931217
19840113
120520 信息资源管理
2008自
2008自
20专业学位
2001法律硕士
200101法律硕士
1996
2003工程硕士
200301工程硕士
200805
2006工商管理硕士
200601工商管理硕士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19860728
19811103
060108世界史
19980619
19860728
060120当代中国史
2002自
2002自
07理学
0701数学
070101基础数学
20001207
070102 计算数学
20080620
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9980703
070104应用数学
19860728
120220人力资源管理
2002自
2002自
120221市场营销管理
2002自
2002自
120222财务管理
2002自
2002自

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历史学院专门史专业介绍_人大考研网

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历史学院专门史专业介绍_人大考研网

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历史学院专门史专业介绍历史学院-国学院专门史专业:专门史专业是历史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点。

专门史专业师资、招生和培养跨历史学院和国学院,涉及多个研究方向。

培养具有广博的学术视野,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功底及研究技能的面向国际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教师近年来主持和参加了十余项国家、教育部的的科研项目,出版了多部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1)中国边疆民族史方向,含中亚史、蒙古史、西域文化、边疆民族理论等分支。

主要研究中国历史上的疆域沿革与民族变迁史,侧重历代对边疆民族区域的施政,内地与边疆关系、疆域变动与边疆民族兴衰关系的研究;(2)中国社会史研究方向,主要致力于探究打通中国近代思想与政治社会的解释途径。

在系统阐述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基础上,对利用后现代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若干著作进行评价和讨论;(3)中国法律文化史方向,主要研究中国传统法律制度,考镜源流,探讨制度背后的文化精神;(4)中国古代思想史方向,主要以一个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为基点,将先秦史研究与国家形成及统治机能不断演进、思想文化形成的枢纽期探索相结合,推进先秦史历史内涵的挖掘和研究深度;(5)西域历史文化研究方向,采用国际通行的历史语言文化综合研究方法,重点探讨古代西藏历史文化、蒙古-中亚地区历史语言文化和敦煌-吐鲁番学。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多人。

学术梯队年龄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

现有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5人。

本专业与国际学术界联系密切。

多名教授拥有国外著名学府留学或长期学术研究、教学经历,具备与国际学术界直接对话和交流能力,研究课题、成果处于国际前沿地位。

对外交流频繁,每年都有学者出国讲学、研究或出席学术会议,常年接待国外学者访问、讲学及合作研究。

有条件推荐博士、硕士生交换出国培养。

历史学专门史方向的课程:中国边疆民族史研究、中国边疆考古学、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当代史学研究,中国法制文化史,先秦史专题,中国思想史,边疆史地文献研究,蒙古历史与文化,古藏语及藏文文献,满蒙语言及文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历史地理学专业介绍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院博士点、硕士点,学制三年。

本专业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脱胎于传统舆地学,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

它的学科性质属地理学,研究方法离不开历史学,兼有文、理学科属性,属于又古又今之学,是文科中唯一能够参选院士的专业。

一、研究方向:
1.历史人文地理;
2.地名学;
3.历史社会地理;
4.历史地理文献与地学史。

二、研究领域:
1.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属性争论、各分支性质研究、地理学方法、历史学方法等。

2.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包括历史时期的政区、疆域、经济、城市、人口、交通、军事、社会、文化等。

3.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包括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自然灾害、海陆变迁等。

4、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包括传世文献、佚失和出土文献等。

5、历史地图编绘。

三、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历史地理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专业上勤奋学习。

掌握历史地理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历史地理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够在本学科领域做出有理论及实践意义的成果。

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政区、地名、古籍整理、方志编纂、环境保护、新闻出版、地图测绘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为政府决策部门做专题研究等。

四、师资力量:
目前,历史地理学专业有五位教师(其中四位系历史地理学专业毕业),即:华林甫教授、刘新光讲师、丁超讲师、胡恒讲师、赵珍副教授。

五、对外学术交流:
本专业绝大部分教师均与境外大学、科研机构有学术交流活动,身份有访问学者、客座教授等,有的
教师还曾赴欧洲孔子学院任教。

六、主要专业课程:
中国沿革地理、历史地理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典籍研究、中国古地图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动态、主文献研读、环境史研究、中国地学史、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中国近代边疆研究、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等。

七、毕业生去向:
重点大学、科研机构、文化单位等。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