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具体要求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具体要求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具体要求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一)保障措施

?(二)社区诊断

?(三)监测

?(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五)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六)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

?(七)患者管理

?7大类,24项,71个子项;

?11个核心指标;13个附加分

指标栏目总分值核心分附加分

一保障措施 250 ⑥120 40

二社区诊断 50 ①30

三监测 155

四HE和HP 160 ①10 40 五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135 ①40 60

六高危发现和干预 130 ①20 120

七患者管理 120 ①20 20

总分值 1000 (240) 280准入示范区考评条件>650(>180)>150(中部)

社区诊断(50 分核心指标7* )

?1. 从社会学、流行病学以及管理学角度出发,针对社区人群健康问题开展社区诊断工作(20分)。

?社区诊断是指覆盖全辖区的诊断工作,应当反映辖区内近两年情况。(时间要求)

?2. 完成社区诊断报告(30 分)。社区诊断报告应当涵盖如下内容:

?当地人口、社会、经济、政策与环境等基本情况(10 分)/社会学;

?当地居民慢性病患病、死亡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10 分)/流行病学;

?结合社区诊断结果提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慢性病防控重点人群、优先策略、目标、行动措施和评价标准(10分)/管理学。

?诊断什么?诊断社区!慢性病情况,可用资源,对策

?方法:望、闻、问、切;问诊,体检,化验。社区诊断定性定量调查。

?开处方---对策

?社区的级别?区,乡镇/社区;村委会/居委会

为什么要做社区诊断?

?示范区社区诊断的目的在于确定辖区慢性病的主要问题;?寻找造成这些主要问题的可能原因和影响因素;

?确定辖区综合防控的慢性病优先问题与干预重点人群及因素;

?摸清当地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为辖区慢性病综合防控效果的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社区诊断是第一次综合评价辖区情况

?知己知彼;知家底,定路径

?社区诊断的过程是社会动员的过程

?是理清工作思路的过程

?是凝聚共识的过程

?是今后评价效果/总结经验的基线

?今天总是明天的基线,经常评价,相当于年度总结

考核方式/要求

?对于开展社区诊断工作的考核,将查阅相关记录,如开展社区诊断工作的会议纪要、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工作记录(包括多部门合作的有关记录、文件)、进展报告、数据来源、原始调查表、数据库等。

?社区诊断报告应注明资料的来源(包括机构、项目、年份)社区诊断的实施

?1.区级报告;撰写人,小组;既有资料分工获得;补充资料清单

?2. 基层级别的简要的社区诊断,向上提供必要的资料(也是动员基层的方式)

?3.专项调查

?4.初稿,讨论稿,定稿

区慢性病社区诊断报告

?一、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包括从卫生部门或机构、其他政府部门或机构收集的信息和资料,以及通过专题调查(包括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开展年份、研究目的、样本人群概况)等途径获得资料。

?二、××区/县基本情况

?辖区特点、自然环境、人口学特征、经济状况、文化教育卫生状况,包括人口数量、构成、发展趋势、人均收入。

?三、××区/县疾病谱特点

?包括死亡率、患病率、就诊率、医疗费用等。

?四、行为危险因素现况

?饮食、锻炼、吸烟、饮酒等信息。

?五、辖区内社区条件和设施情况

?食品标签等推广情况、健身设施、环境改善情况等。

?六、慢性病防控相关组织机构和人员情况

?与慢性病防控有关的不同部门和机构的工作职责、内容、人员配备情况。

?七、现有的卫生、疾病防治政策

?包括慢性病防控有关政策现状、经费来源,机构和人员、医疗服务提供等。

?八、当地慢性病防控重点人群、优先策略、目标、行动措施和评价标准

慢性病社区诊断工作几个突出问题

?1.总体框架要和国家要求一致,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内容,可以深入,可以创新

?2.资料来源主要是既有材料,欠缺的才要专题补充调查

?3.慢性病社区诊断不同于社区卫生诊断

社区诊断报告的格式

?一、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包括从卫生部门或机构、其他政府部门或机构收集的信息和资料,以及通过专题调查(包括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开展年份、研究目的、样本人群概况)等途径获得资料。

?社区诊断报告应注明资料的来源(包括机构、项目、年份)?卫生局,统计局

?公共卫生项目

?专项调查,含社区卫生诊断资料

?二、××区/县基本情况

?辖区特点、自然环境、人口学特征、经济状况、文化教育卫生状况,包括人口数量、构成、发展趋势、人均收入。

?政府年鉴

?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

?政府/卫生规划

?卫生统计;卫生局,统计局

?全部辖区卫生机构概况列表,优势特色

?三、××区/县疾病谱特点

?包括死亡率、患病率、就诊率、医疗费用等。

?卫生统计报告

?死因监测

?卫生服务调查

?社区卫生诊断

?公共卫生项目

?专项调查

?医疗保险统计

?四、行为危险因素现况

?饮食、锻炼、吸烟、饮酒等信息。

?居民健康素养调查

?健康教育项目,居民健康档案项目资料

?慢性病及其危险行为监测资料

?专项调查

?五、辖区内社区条件和设施情况

?食品标签等推广情况、健身设施、环境改善情况等。?专项调查

?体育部门统计数据,列表

?环保部门资料

?特别分析辖区各类传播机构以及合作情况

?六、慢性病防控相关组织机构和人员情况

?与慢性病防控有关的不同部门和机构的工作职责、内容、人员配备情况。

?卫生行政

?公共卫生/疾控

?医疗机构与基层

?与慢病防控方案有关各个方面列表

?七、现有的卫生、疾病防治政策

?包括慢性病防控有关政策现状、经费来源,机构和人员、医疗服务提供等。

?注意和第六条衔接与区分

?和慢病防控有关的政策列表

?经费列表

?参与慢病防控医疗机构特色分析,比第二条更具体

?八、当地慢性病防控重点人群、优先策略、目标、行动措施和评价标准

?在前面分析基础上,本节相当于后续工作计划书

?体现地方特色

?轻重缓急

?管理思路

?把“七个版块”结合起来

七个版块=保障+监测+干预

?(一)保障措施

?(二)社区诊断/阶段评价

?(三)监测

?(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五)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六)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

?(七)患者管理

?诊断书格式,8个部分可以归类

?1、资料与方法(一)如何做社区诊断的?

?2、社区本底概况(二)社会学

?3、慢病概况:病+行为(三+四)/基线水平(今后对比的基础)流行病学

?4、我们做事的力量分析:政策制度+人力+工作网络(五+六+七)管理学

?5、干预策略:对象,目标,措施,测评(八)管理学

创建慢病示范区需准备材料

一、成立组长的“慢病综合防控领导小组”有分管科室,专人负责 二、制定慢病防治计划 三、健康讲座:4次/年,有通知、签到、小结、照片。有12种以上宣传材料,有发放记录。6种以上音频材料,每星期播放3次以上,有播放记录 四、健康教育宣传栏:1次/2个月,有更换记录、照片。 五、开展低盐限油、平衡膳食宣传、干预:有乡医培训、记录、签到、照片。 有干预活动记录、照片。 六、35岁以上就诊测血压:有制度,血压测量结果门诊日志登记率100%。医院各科室(包括中医、妇科等)、卫生所每季度督导一次,有督导记录。 七、慢病管理:1、高血压患者管理:高血压患病率为辖区成人的15%,管理率要达到患病率的60%以上,规范管理率、随访率100%,纸质版、电子版规范率100%。卫生所有台账,医院有汇总。2、糖尿病患者管理:糖尿病患病率为辖区成人的2.5%,管理率要达到患病率的60%以上,规范管理率、随访率100%,纸质版、电子版规范率100%。卫生所有台账,医院有汇总。3、高危人群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者、超重者、腰围肥大者)卫生所有台账、医院有汇总,并在健康档案中有随访表,2次/年。 八、以文件形式公布“工间操制度”,请人教会职工做操,有工间操锻炼照片,每次活动10-20分钟。 九、禁烟活动:有制度,操作执行“无烟单位标准”,有5.31日宣传活动记录、照片。 十、医院、卫生所(至少10个)设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有标志、身高体重计、软皮尺、电子血压计等、有检测记录、检测照片。 十一、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所有卫生所):分高血压、糖尿病,1、医院有患者自我管理推进会议,通知、签到、记录、总结、照片;2、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有组长、

2020慢性病防控宣传标语口号最新大全

2020慢性病防控宣传标语口号最新大全 慢性病防控宣传标语口号1 1.健康百分百,人生才精彩。 2.动头动脑防痴呆,动手动脚健康来。笑口常开心愉快,长命百岁最实在。 3.身心健康美,疾病件件没。 4.时时作运动,健康无漏洞。 5.经常伸动人身,品尝生动人生。 6.运动是身心知己,营养是生命知音。 7.健康像个宝,活力不会老。 8.粗茶淡饭消化好,生活规律精神饱,扭腰伸腿体力好,一日三笑人不老。 9.跑跑跳跳,把病甩掉。 10.多走一步路,健康像大树。 11.做好健康检查,病菌不来找茬。 12.留得健康在,不怕没财招。 13.起的早,睡的好,七分饱,常跑跑。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用不老。 14.健康检查作的好,长命百岁没烦恼。 15.没有健康,生命就不发光。 16.万丈高楼平地起,百年健康运动来。

17.爱家先爱己,健康才有底。 18.时时撒播运动的种子,天天收割健康的果子。 19.生命的起源只是一颗种子,健康的价值却是无穷无尽的能量。 20.若要癌症不敲门,有请健康保护神。 21.健康一身,亮丽一生。 22.健康是年轻时您善待身体,而年老时身体回报您的礼物。 23.心无烦恼菜根香,火气自消意自凉,淡食修身延性命,远离 烟酒身体康。 24.日常多保养,健康护一生。 25.身心健康,一路顺畅,爱护自己,人生无穷。 26.微笑,使我们年轻;健康,丰富我们的人生。 27.微笑是一贴心灵鸡汤,给您快乐附送健康。 28.少烦、少忧,健康九十九。 29.让健康做你一辈子的好朋友。 30.天天百步走,健康久久久。 31.健康时时用心,人生处处快乐。 32.健康无碍,自由自在。 33.多蔬多果多动,少油少盐少怒。 34.饮食清淡重自然,笑脸迎人心胸宽,强健体魄勤又勤,病魔 欺身难又难。 35.健康其实很容易,作息有规律、饮食不挑剔、运动求效率、 如此人生多写意。 36.无债一身轻,无病一生福。

市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

市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统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患病率急剧上升,疾病致残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XX年我市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显示: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和死因,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伤害、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死因的89%,是影响我市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做到慢性病早诊早治和规范化管理,综合控制慢性病的社会和个体风险,最大限度降低慢性病负担,根据XX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创建全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市、区)的通知》(XX卫疾控发〔2010〕11号)和《XX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XX年版)》(XX卫疾控字〔XX〕78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到XX年底,达到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标准,建立起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促进慢性病危险因素预防与干预策略实施,落实健康促进与综合防控措施,加强高危人群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健全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协调机制,多部门协同配合,统筹各方资源,加大政策保障,在环境治理、烟草控制、膳食营养、健身场所设施建设等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方面采取有效行动。 2.建设健康生产生活环境,优化人居环境。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家庭和个人就近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服务,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 3.构建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积极完善“三位一体”的慢性病防控机制。 4.提供面向全人群、覆盖生命全周期的慢性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程管理服务,开展健康咨询、风险评估和干预指导等个性化健康干预。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5.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用群众通俗易懂的方法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意识,提高群众健康素养。 (三)主要指标。 1.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开展健康家庭活动的社区(村)占辖区社区(村)总数的60%以上,健康社区(村)、企业、机关(单位)、医院、学校、餐厅(食堂)、市场(超市、商场)占同类单位总数的30%以上,健康主题广场(公园)、步道(健康街道)等至少建设1类,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三减四健”专项行动,食盐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定稿版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精编W O R D 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实施方案 新户镇太平小学 为认真落实《创建国家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和卫生应急示范县》的要求,贯彻区教育局会议精神,根据区慢防办指示精神,全面推进师生员工健康工程,控制和降低慢性非传染病的发病率、致残率与死亡率,不断提升我校师生员工的健康水平,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总目标。通过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等工作,有效控制慢性病,切实减轻慢性病负担,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长效机制,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学校。 (二)工作目标。 1、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家长和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长效机制与体制。 2、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健全慢性病防控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提高防控水平和服务能力。 3、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工作。

4、探索适合于我校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三)主要指标。 1、知识知晓率。全校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9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50%。 2、健康行为形成率。教职员工吸烟率控制在3%以下,校园内全面禁烟;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学校食堂低盐膳食制作技能达标率达95%以上;校园健身场所覆盖率达100%,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成年人比例达到35%以上、学生达到98%以上。 3、慢性病早期发现率。全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登记、建档率达95%;干预人群胃癌早诊早治率不低于90%。 4、慢性病管理率。建档建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100%。 5、慢性病控制率。建档建卡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40%和30%。 6、慢性病高危人群主动筛查率不低于30%;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率不低于30%。 7、疾病监测报告率。死因、脑卒中、冠心病和肿瘤监测报告率达95%以上。 二、工作内容 (一)健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体系。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控规划、实施方案,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组织体系。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依托,对

学校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小学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为了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按照区教育部门、区卫生保健所,区防疫中心的具体要求,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深入开展校园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小学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校园占地面积近9亩,区级示范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学校一至六年级共33个教学班,学生1373 名。教职员工97名。学校坚持“人人探行,放眼未来”的办学理念,构建“动手动脑,快乐成长”的校园文化,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年年在区办学水平综合考核中获得一等奖,在社会上也享有很好的赞誉度。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机制。 1、学校成立了慢性病防控工作小组 由校长、书记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部门主任、大队辅导员、保健医生、各班班主任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室,领导小组重点负责全校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制定并审议慢性病综合防治规划和年度工作任务,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慢性病的预防控制的宣传。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晰,责任清楚,各司其职,保障了学校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2、加强了相关制度建设 学校将慢性病防控与卫生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结合,建立健全了

相应的管理制度,如环境卫生制度、个人卫生制度、校医室管理制度、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等级制度、新生入学入托查验证及疫苗接种制度、传染病防控制度等。制度的完善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的建设 1、加强了校医培训。学校建立专兼职卫生人员档案,并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让校医参加区内专项的专业培训,提高校医的专业素质。 2、加强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学校以区内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授课技能的培训。 3、加强了班主任的培训。作为慢性病防控重要成员的班主任培训必不可少。学校在班主任工作例会上开设专门的培训版块,提高班主任教师慢性病防控的认识,了解基本的防控措施、学习面对突发状况的处理办法。 (三)建立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的评价措施 学校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了学校内部的评价体系,将慢性病防控与部门评价、教师评价、班级评价相结合,有效促进了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深入,提高了实效性。 三、主要开展工作 (一)落实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健康教育实效性 1、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学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开齐开足健康教育课,并配备必需的教学教材和教具。实现健康教育开课率100%。

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报告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工 作 报 告 目 录 上报单位 山东省xx 市xx 区人民政府 联 系 人 Xxx 联系电话 12345678 传真电话 12345678 电子邮箱 123456@https://www.360docs.net/doc/4518697621.html, 2012年5月15日

摘要 (1) 一、概况 (1) 二、背景 (1) 三、成效 (1) 工作内容 (1) 一、保障措施 (3) 二、社区诊断 (8) 三、监测 (9) 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3) 五、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19) 六、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 (27) 七、患者管理 (30) 特色与体会 (32) 一、亮点工作 (32) 二、不足与下步思路 (34) 示范区图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报告 xx区人民政府 摘要 一、概况 xx区位于青岛市东南隅,总面积389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158社区。户籍居民24万人,其中农村居民11万。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364.7亿元,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24亿元。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39家,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40人。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全面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统筹城乡卫生发展,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全力打造“幸福xx”。 二、背景 2004-2011年xx区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等慢病死亡人数占报告死亡人数的87.67%,成为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006年起,将社区居民慢病防治工作纳入项目管理,在全区开展了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2006年为全区“55.60”人员开展了健康查体和慢病管理;2007年将10万农村居民慢病防治纳入政府实事;2008年开展了40岁以上参合居民健康查体和慢病管理;2009年以后,将慢病防治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现了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化管理;2011年获省级慢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称号。 三、成效 2012年,xx区将全民健康教育工程列为政府实事,将创建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列为重点工作,建立起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慢病综合防控体系。投入专项经费560.77万元实施的全民健康教育工程,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建设健康教育基地。在风景区建设2条健康标识路;在各街道建设健康教育基 1

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汇报材料

单县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 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2015年我县通过了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省级评审、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验收和省级慢性病综合防制示范县验收,2016年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验收,为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单县县委、县政府在2017年启动了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工作,下面我汇报一下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召开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2月18日,单县在湖西会议中心召开了由县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县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及计划生育分管负责人、乡镇卫生院院长和防保站长、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和各民营医院主要负责人、专家技术组全体成员、县卫计局股级以上干部参加的全县动员大会。县委副书记李贵福同志主持会议,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庆国同志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庆国同志任组长的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领导。 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加强创建指导。各责任部门对照创建标准,结合工作实际,科学编制了创建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融入各部门政策规章制度,工作经费纳入政府年度预算决算,工作

任务层层纳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等,做到长计划、短安排,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三是健全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配合。健全了政府主导、政策支持、部门协作的创建工作新机制。其中,财政部门及时拨付专项资金到有关单位并严格监管,确保专款专用;人社部门负责完善城镇慢性病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机制,制定与慢性病防治相关的优惠政策,并将相关防治费用纳入医保范畴;民政部门配合死因调查监测工作提供辖区内死亡人员信息,严格按照要求办理火化手续;公安部门提供全县人口及死亡资料,严格落实凭死亡推断(证明)书进行户口注销。在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密切配合,全力参与创建工作。 四是加强督导调度,确保工作进度。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制定了专门的督导方案,强化日常调度和定期检查评比,确保各项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围绕总体目标,把握时间节点,对创建工作进行日常督导调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限期整改。同时,县委、县政府采取推进会、调度会、现场会等形式,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项会议,调度进度,解决问题,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 五是工作开展情况。为了抓好创建工作,我县大力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已创建健康示范社区5个,健康示范村居22个,健康示范单位15家、健康示范学校16所,健康示范餐厅15家,健康示范企业3家,健康示范超市4家,健康促进医院3家,健康主题公园1处、健康步道4处、健康文化广场1处、健康一条街1处;健康小屋、健康加油

河南省省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重症慢性病鉴定标准

河南省省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重症慢性病鉴定标准 一、恶性肿瘤 标准: 1.经病理学诊断确诊; 2.根据病史、体征、结合X线摄片、B超、CT、MRI及AFP、PET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的。 具备以上两条中的一条且目前必须放化疗者。 二、慢性肾功能不全 标准: 1、有明显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或衰竭期的临床表现: (1)胃肠道表现; (2)血液系统表现; (3)心血管系统症状; (4)皮肤粘膜表现; (5)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6)肾脏形态学检查:肾体积缩小。 2、有肾功能异常:CCr<50ml/min,尿素氮、血肌酐值符合失代偿期诊断标准。 以上两条必备。 三、异体器官移植 标准: 肾脏、骨、骨髓、血管、心脏瓣膜异体移植术后需长期抗排异反应治疗者。心脏瓣膜、血管移植术后抗凝治疗不包括于内。 四、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 标准: 1.有急性脑血管病病史: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2.经CT、MRI等辅助检查证实; 3.三偏征: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或单瘫,或交叉性感觉运动障碍或四肢瘫,或共济失调、行走不稳。具备其中之一或多项者; 4.失语; 5.球麻痹(吞咽困难,构音障碍); 6.智能障碍甚至意识障碍。 第1、2条为必备条件,3-6条至少具备其一项。 五、糖尿病

标准: 1.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2.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1)心血管:符合门诊重症冠心病标准者,下肢动脉硬化、有供血障碍者; (2)脑血管:符合门诊重症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者; (3)肾病:有明显的蛋白尿; (4)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I级以上),白内障; (5)神经: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经肌电图或诱发电位证实者; 3.实验室检查证实有症状,空腹血糖≥7.0mmol/L两次。 已确诊糖尿病病人合并有严重并发症中任何一项者,可鉴定为门诊慢性病。 六、肝硬化 标准:即为肝硬化失代偿期 1.肝功能损害征候群:肝病面容、黄疸、贫血、蜘蛛痣、肝掌及转氨酶增高、白球倒置。 2.门静脉高压症状: (1)肝肿大及脾亢; (2)侧枝循环的建立和开放; (3)腹水。 3.肝触诊:肝肿大,质地坚硬,边缘较薄,晚期可缩小。 4.B超检查:可显示肝大小,外形改变和脾肿大;门静脉高压症时可见门静脉、脾静脉直径增宽,有腹水时可发现液性暗区。 必需具备肝功能异常及B超提示或有腹水才能鉴定为门诊慢性病。 七、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非隐匿型者) 标准: 心绞痛型冠心病 1.有典型心绞痛的症状和体征; 2.心电图示:ST段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上压低≥0.3mV或伴或不伴T波平坦或倒置。变异性心绞痛可出现有关导联ST段抬高; 3.心电图负荷试验:心电图出现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1mV持续0.08秒或运动诱发心绞痛; 4.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有与症状相关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5.曾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一支以上狭窄在70%以上,或曾经行PTCA或CABG术者。 心肌梗塞型冠心病 1.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史(附住院病历); 2.遗留有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改变,或者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象有陈旧性心梗的证据。 3.目前有心绞痛症状,或有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室壁瘤。 以上三条均需符合。 心衰和心率失常型冠心病 1.心脏增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

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 新户镇太平小学 2017.10.28

为认真落实《创建国家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和卫生应急示范县》的要求,贯彻区教育局会议精神,根据区慢防办指示精神,全面推进师生员工健康工程,控制和降低慢性非传染病的发病率、致残率与死亡率,不断提升我校师生员工的健康水平,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总目标。通过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等工作,有效控制慢性病,切实减轻慢性病负担,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长效机制,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学校。 (二)工作目标。 1、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家长和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长效机制与体制。 2、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健全慢性病防控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提高防控水平和服务能力。 3、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工作。 4、探索适合于我校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

模式。 (三)主要指标。 1、知识知晓率。全校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9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50%。 2、健康行为形成率。教职员工吸烟率控制在3%以下,校园内全面禁烟;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学校食堂低盐膳食制作技能达标率达95%以上;校园健身场所覆盖率达100%,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成年人比例达到35%以上、学生达到98%以上。 3、慢性病早期发现率。全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登记、建档率达95%;干预人群胃癌早诊早治率不低于90%。 4、慢性病管理率。建档建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100%。 5、慢性病控制率。建档建卡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40%和30%。 6、慢性病高危人群主动筛查率不低于30%;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率不低于30%。 7、疾病监测报告率。死因、脑卒中、冠心病和肿瘤监测报告率达95%以上。 二、工作内容 (一)健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体系。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控规划、实施方案,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组

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第一回民小学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省、市、区各级教育、卫生部门文件精神,为认真贯彻落实2017年慢性病防治工作总体要求,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落实与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服务入手,认真组织实施慢性病干预项目。保障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学期工作方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内容,领会各级教育、卫生部门文件精神。从科学发展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于人身体健康的危害,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该病的积极预防作用。做到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此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开展力度,保证工作实效,成立我校慢病防控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刘长海(校长) 副组长:周勇(副校长)、孙艳(副校长)、李玉娟(副校长) 成员:王敬军(教导主任)、孙磊(工会主席)、王敏(少先队辅导员)、徐娟(保健室负责人)、马本柱(后勤主任)、赵媛(财务负责人)、薛永峰、贺万里及各班班主任 联络员:徐娟(具体负责人)

三、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 领导小组召开相关部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专题会议,就此项工作开展中涉及的具体工作,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各部门围绕领导小组,分工合作,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经费保障。 此项工作的经费保障,有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宏观统筹。 五、工作开展。 1、摸清底数、制作“明白卡”。 为了实现对慢性病患者的干预与管理,采取多种途径发现慢病患者。在往年师生体检的基础上,及时统计,对确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自我健康“明白卡”。 2、实施干预管理。 我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干预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放健康教育材料;二是要求患者定期随访指导,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复查或了解患者血压或血糖控制水平,督促其坚持用药,并根据治疗效果给予相应指导,并把相关内容记录在“明白卡”上;三是实施面对面干预,针对每名患者的病情及其主要病因进行面对面、个体化干预,如指导其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等;四是根据教师需要,及时进行血压测量。 3、加强宣传教育,上好健康课。 为提高广大师生特别是慢性病高危人群的自我防病能力,根据校内慢性病高危人群特点,利用各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

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

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

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争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根据韩政办发【2015】38号《韩城市人民政府关于韩城市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和韩卫发【2015】25号《韩城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分解韩城市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工作任务的通知》的要求,为做好我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在全镇建立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和组织网络体系,实现多环节、多层次、多措施控制慢性病社会和个体危险因素,减少慢性病的发生,降低慢性病的危害,遏制慢性病上升趋势,不断总结经验,全面推动我镇慢性病与反控制工作深入开展。 二、工作目标及主要指标 (一)、工作目标 1、通过示范区创建工作,逐步完善我镇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建设,达到慢性病综合防控去标准。 2、建立政府主导、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与体制。

3、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4、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 5、探索适合我镇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二)主要指标 1、知识知晓率:示范区人群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7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30%。 2、健康行为形成率:成年男性吸烟率控制在在现有基础上下降5%;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的比例达到35%以上。 3、慢性病早期发现率: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率不低于全省患病率的60%;干预重点人群癌症早诊率不低于50%。 4、慢性病管理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不低于35%和30%。 5、慢性病控制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 三、工作内容 1、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监测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示范村全人群的慢性病监测系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等基本内容,不断提高监测质量。建立慢性病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发布我院慢性病预防控制相关信息。

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计划方案

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争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根据韩政办发 【2015 ] 38号《韩城市人民政府关于韩城市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和韩卫发【2015 ] 25号《韩城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分解韩城市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工作任务的通知》的要求,为做好我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在全镇建立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和组织网络体系,实现多环节、多层次、多措施控制慢性病社会和个体危险因素,减少慢性病的发生,降低慢性病的危害,遏制慢性病上升趋势,不断总结经验,全面推动我镇慢性病与反控制工作深入开展。 二、工作目标及主要指标 (一)、工作目标 1、通过示范区创建工作,逐步完善我镇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建设,达到慢性病综合防控去标准。 2、建立政府主导、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与体制。 3、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

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4、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 5、探索适合我镇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二)主要指标 1、知识知晓率:示范区人群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7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30%。 2、健康行为形成率:成年男性吸烟率控制在在现有基础上下降5%;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的比例达到35%以上。 3、慢性病早期发现率: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率不低于全省患病率的60%;干预重点人群癌症早诊率不低于50%。 4、慢性病管理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不低于35%和30%。 5、慢性病控制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 三、工作内容 1、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监测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示范村全人群的慢性病监测系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等基本内容,不断提高监测质量。建立慢性病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发布我院慢性病预防控制相关信息。 2、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慢性病预防控

河南省医保慢病鉴定标准

省医保门诊规定病种鉴定标准 一、恶性肿瘤标准: 标准: 1.经病理学诊断确诊; 2.根据病史、体征、结合X线摄片、B超、CT、MRI及AFP、PET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的。 具备以上两条中的一条且目前必须放化疗者。 二、慢性肾功能不全 标准: 1.有明显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或衰竭期的临床表现: (1)胃肠道表现; (2)血液系统表现; (3)心血管系统表现; (4)皮肤粘膜表现; (5)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6)肾脏形态学检查:肾脏体积缩小。 2.有肾功能异常:CCr<50ml/min,尿素氮、血肌酐值符合失代偿期诊断标准。 以上两条需同时具备。 三、异体器官移植 标准: 1、肾脏、骨、骨髓、血管、心脏瓣膜、肝脏异体器官移植术后需长期抗排异反应治疗者。 2、心脏瓣膜、血管移植术后抗凝治疗不包括于内。 四、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 标准: 1.有急性脑血管病病史:脑血栓形成、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2.经CT或MRI等辅助检查证实; 3.三偏征:对侧偏瘫、偏深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或单瘫,或交叉性感觉运动障碍或四肢瘫,肌力≤IV°或共济失调、行走不稳。具备其中之一或多项者。 4.失语; 5.球麻痹(吞咽困难,构音障碍); 6智能障碍甚至意识障碍。 1、2条为必备条件,3、4、5、6条至少具备其一项。 五、糖尿病 标准: 1、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实验室检查证实有症状,空腹血糖≥7.0mmol/L两次。 2、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1)心血管:符合冠心病医保门诊重症标准者,下肢动脉硬化、有供血障碍者; (2)脑血管:符合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医保门诊重症标准者,合并有血管性痴呆;

慢病防控工作总结(最新)

为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防控慢性病,东湖街道办紧密围绕我区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工作部署及要求,结合街道日常工作和亮点工作,积极广泛开展慢性病防控和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工作。 一、主要工作 (一)扎实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目标,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的要点,将“全名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广到基础大众中去。2017年,我街道共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社区6个,覆盖率达66.6%。健康社区均设置健康自助检测设备(在社康中心);目前,6个社区均已开展健康家庭评选/健康素养大赛活动。 (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2017年,共开展慢性病及健康生活方式社区健康讲座38场;及时更新健康宣传栏,做到每月更新一次;积极培育社区群众健身团体,丰富居民文化体育生活,2017年东湖街道9个社区共有健身团体23个队,种类涉及太极队、舞蹈队等。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共同开展自我健康管理小组活动,鼓励社区慢性病患者积极参与社区自我健康管理活动,目前社区共有自我管理小组10组,覆盖率为93%。街道9个社区今年开展口腔防治活动共14次。 (三)全方位开展社区环境建设。一是提升社区公园的更新改造,增加健康生活方式宣传牌,更新健康生活宣传栏内容。二是在现有全民健身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健身队伍,加快建设15分钟健身圈,辖区内9个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100%。三是积极推进无烟环境建设,无烟环境覆盖率100%。 (四)拓宽慢性病防控辐射范围。今年共举办了17场大型宣传活动,包括元旦春节期间健康知识进万家、卫生与健康“两会一纲”活动、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职业病防治讲座、关注流动人口健康、签约家庭医生宣传活动等,参加人数达1530余人次;各社区均根据各自工作需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活动;全年共举办小型健康教育活动85场次,派发各种宣传资料、宣传品13000份。为辖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的免费体检工作,报名参加体检的924人已经全部完成体检。举行幸福老人才艺汇演、“幸福老人”书画比赛、钓鱼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积极为老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五)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一是利用街道婚育学校、社区生育文化中心、辖区单位活动场所提供健康宣传品、播放健康保健知识视频;二是邀请健康教育讲师团分组分别深入到各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巡回宣讲,主要宣讲职业病防治、公民健康素养、心理卫生、艾滋病预防、妇儿保健、老年人保健等知识,在居民中大力普及基本健康知识。三是举办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于2017年7月举办东湖街道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在各社区广泛宣传动员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参加竞赛,并为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家庭发放奖励金和奖状。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具体要求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一)保障措施 ?(二)社区诊断 ?(三)监测 ?(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五)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六)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 ?(七)患者管理 ?7大类,24项,71个子项; ?11个核心指标;13个附加分 指标栏目总分值核心分附加分 一保障措施 250 ⑥120 40 二社区诊断 50 ①30 三监测 155 四HE和HP 160 ①10 40 五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135 ①40 60 六高危发现和干预 130 ①20 120 七患者管理 120 ①20 20 总分值 1000 (240) 280准入示范区考评条件>650(>180)>150(中部)

社区诊断(50 分核心指标7* ) ?1. 从社会学、流行病学以及管理学角度出发,针对社区人群健康问题开展社区诊断工作(20分)。 ?社区诊断是指覆盖全辖区的诊断工作,应当反映辖区内近两年情况。(时间要求) ?2. 完成社区诊断报告(30 分)。社区诊断报告应当涵盖如下内容: ?当地人口、社会、经济、政策与环境等基本情况(10 分)/社会学; ?当地居民慢性病患病、死亡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10 分)/流行病学; ?结合社区诊断结果提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慢性病防控重点人群、优先策略、目标、行动措施和评价标准(10分)/管理学。 ?诊断什么?诊断社区!慢性病情况,可用资源,对策 ?方法:望、闻、问、切;问诊,体检,化验。社区诊断定性定量调查。 ?开处方---对策 ?社区的级别?区,乡镇/社区;村委会/居委会 为什么要做社区诊断? ?示范区社区诊断的目的在于确定辖区慢性病的主要问题;?寻找造成这些主要问题的可能原因和影响因素; ?确定辖区综合防控的慢性病优先问题与干预重点人群及因素; ?摸清当地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为辖区慢性病综合防控效果的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社区诊断是第一次综合评价辖区情况 ?知己知彼;知家底,定路径 ?社区诊断的过程是社会动员的过程 ?是理清工作思路的过程

杨庙乡-------学校创建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

杨庙乡学校创建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创建国家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和卫生应急示范县》的要求,贯彻县教体局会议精神,根据县教体局指示精神,全面推进师生员工健康工程,控制和降低慢性非传染病的发病率、致残率与死亡率,不断提升我校师生员工的健康水平,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总目标。通过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等工作,有效控制慢性病,切实减轻慢性病负担,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长效机制,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学校。 (二)工作目标。 1、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家长和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长效机制与体制。 2、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健全慢性病防控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提高防控水平和服务能力。 3、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工作。 4、探索适合于我校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三)主要指标。 1、知识知晓率。全校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9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50%。 2、健康行为形成率。教职员工吸烟率控制在3%以下,校园内全面禁烟;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学校食堂低盐膳食制作技能达标率达95%以上;

校园健身场所覆盖率达100%,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成年人比例达到35%以上、学生达到98%以上。 3、慢性病早期发现率。全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登记、建档率达95%;干预人群胃癌早诊早治率不低于90%。 4、慢性病管理率。建档建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100%。 5、慢性病控制率。建档建卡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40%和30%。 6、慢性病高危人群主动筛查率不低于30%;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率不低于30%。 7、疾病监测报告率。死因、脑卒中、冠心病和肿瘤监测报告率达95%以上。 二、工作内容 (一)健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体系。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控规划、实施方案,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组织体系。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依托,对我校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聘请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防控人员,每年进行1-2次的慢性病防控专项培训,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控宣传教育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完善监测报告制度,加强慢性病监测。在规范开展死因监测和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监测报告的基础上,实行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开展肿瘤发病登记报告工作,掌握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可靠依据。对重点人群开展胃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完成目标人群筛查和胃癌早诊早治任务。

2017年慢性病防控工作计划

2017年慢性病防控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慢性病防治工作总体要求,积极参与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落实与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服务入手,认真组织实施慢性病干预项目,坚持以人为本,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现将一年来的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组织机构与网络 根据各级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和安排,区教育局再次强调和部署了健康教育工作,重新调整学校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部门长为成员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工明确,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要求各位教师合理分配工作时间、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能力,加快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步伐,在短时间内务求实效,使健康教育机构、网络进一步完善,有力地推动我校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宣传阵地建设 学校十分注重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宣传阵地的建设,设

置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栏,每月定期更换宣传栏内容。主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预防性病艾滋病、计划免疫知识、常见慢性病防治、饮食卫生及根据季节变化的疾病防治知识等,增加全体师生的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及健康行为,促进不良健康行为转变,推动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还以告家长书的形式将学校开展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发放到学生家长手中。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提高师生的健康意识 按照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分别利用世界卫生日、结核病防治日、计划免疫日、世界无烟日、碘缺乏病防治等节日组织人员在学校多次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通过咨询活动使广大居民的健康意识有所提高。 四、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资料收集 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对于资料的收集整理、宣传栏的内容、活动场地等进行检查督导,使各各位教师重视健康教育工作,按照要求进行健康知识培训,各项资料分类归档。 开封市集英小学 二〇一七年二月二十日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设计

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区实施方案 新户镇太平小学 2017.10.28

为认真落实《创建国家级慢性病防控示区和卫生应急示县》的要求,贯彻区教育局会议精神,根据区慢防办指示精神,全面推进师生员工健康工程,控制和降低慢性非传染病的发病率、致残率与死亡率,不断提升我校师生员工的健康水平,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总目标。通过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化管理等工作,有效控制慢性病,切实减轻慢性病负担,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长效机制,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学校。 (二)工作目标。 1、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家长和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长效机制与体制。 2、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健全慢性病防控示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提高防控水平和服务能力。 3、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规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工作。 4、探索适合于我校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三)主要指标。 1、知识知晓率。全校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9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50%。 2、健康行为形成率。教职员工吸烟率控制在3%以下,校园全面禁烟;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学校食堂低盐膳食制作技能达标率达95%以上;校园健身场所覆盖率达100%,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成年人比例达到35%以上、学生达到98%以上。 3、慢性病早期发现率。全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登记、建档率达95%;干预人群胃癌早诊早治率不低于90%。 4、慢性病管理率。建档建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化管理率达到100%。 5、慢性病控制率。建档建卡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40%和30%。 6、慢性病高危人群主动筛查率不低于30%;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率不低于30%。 7、疾病监测报告率。死因、脑卒中、冠心病和肿瘤监测报告率达95%以上。 二、工作容 (一)健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体系。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控规划、实施方案,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慢性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