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功率半导体

合集下载

半导体器件功率模组分类

半导体器件功率模组分类

半导体器件功率模块(Power Module)是一种集成了功率半导体器件(如IGBT、MOSFET)和其它相关电路的模块化产品,用于控制和调节电能的转换和传输。

根据不同的功率级别和应用领域,可以对功率模块进行多种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功率模块分类:1. IGBT模块: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是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功率模块之一。

它结合了MOSFET的低功率驱动和BJT的高电压能力,广泛应用于高功率应用,如变频器、电力传输和工业驱动。

2. MOSFET模块: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模块适用于中低功率应用,如电源、逆变器、电动车和消费电子。

它具有低开关损耗、高效率和快速开关速度的特点。

3. 肖特基二极管(Schottky Diode)模块:肖特基二极管模块常用于高速开关、反向恢复和逆变应用领域。

它具有低导通压降、快速开关速度和较低的反向恢复电荷的特点。

4. 三极管模块:三极管模块是基于晶体管(例如BJT)的功率模块。

它广泛应用于放大、开关和稳压等领域。

5. 整流桥模块:整流桥模块通常用于电源和交流电能转换应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它由四个二极管或肖特基二极管组成,具有使电流单向传导的功能。

6. 集成型模块:集成型模块是将多个功率器件(如IGBT、MOSFET、二极管)和其它电路(如驱动和保护电路)集成到一个模块中,以提供更高的集成度和可靠性,减少系统设计的复杂性。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功率模块分类,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模块,如SiC(碳化硅)模块、GaN(氮化镓)模块等,它们通常用于更高性能和特殊应用领域。

具体选择何种功率模块取决于应用需求、功率要求和其他因素。

功率半导体发展现状与前沿趋势

功率半导体发展现状与前沿趋势

功率半导体发展现状与前沿趋势哎呀,今天咱们聊聊功率半导体的发展现状和前沿趋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深,但其实咱们把它说得简单点,就像在家聊天一样。

功率半导体,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高大上,其实它就是我们生活中那些让电流控制得服服帖帖的小家伙。

没错,它们在电力电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扮演着超级重要的角色,真是生活中的小英雄!现在想想,以前咱们用的都是那种笨重的电器,功率半导体的技术还没那么发达,电能转化效率低得像老牛拉车,走得慢,耗得多。

可现在可不一样了,科技飞速发展,功率半导体也跟着水涨船高,变得越来越聪明。

尤其是那些碳化硅和氮化镓的材料,真是大变活人!它们的热稳定性和电流承载能力简直牛到不行,能让我们的电子设备更加高效,减少能量损耗。

想想看,咱们的手机、电脑,不用再担心发热和耗电,这可是大大的福音呢!而且说到电动汽车,那可是个热火朝天的话题,功率半导体在这里也是大显身手。

电动车的普及让我们对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功率半导体的高效率、高可靠性恰好迎合了这种需求。

就拿特斯拉来说,车里那套先进的电力管理系统可全靠这些小家伙的支持。

只要有了它们,咱们出门再也不怕中途没电,真是省心省力!除了电动车,咱们再看看可再生能源的领域,太阳能、风能这些绿色能源越来越受欢迎,功率半导体在这里也大显神威。

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都需要高效的功率转换,而这些功率半导体正好能把太阳和风的能量变成咱们可以直接用的电,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酷?这可是大自然的馈赠,咱们用得舒心又环保,简直是两全其美。

可是呀,话说回来,功率半导体的技术进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挑战等着咱们去面对。

比如,材料的研发、制造工艺的改进,这些都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再加上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各个厂商摩拳擦掌,争先恐后,真是让人感到压力山大。

不过,科技的发展就是如此,只有在不断的竞争和挑战中,才能真正取得突破,不然谁能想到现在的小手机,竟然能让你和世界各地的人随时随地沟通呢?不过,咱们要相信,未来的功率半导体肯定会有更多的惊喜。

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1. 什么是大功率半导体?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专业——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啥叫大功率半导体?简单来说,就是那些能处理大量电能的电子器件。

就像你每天用的手机、电脑,它们背后都有无数个小小的半导体在忙碌。

但大功率半导体更牛,它们能够承受更高的电压和电流,像是超级英雄一样,承担起大电量的重任。

1.1 大功率半导体的用途说到用途,这可真是五花八门!无论是电力系统、交通运输,还是新能源、航空航天,都离不开它们的身影。

比如,电动车的充电桩,想让你的小车子飞快充电,离不开大功率半导体的帮助。

再比如,咱们的高铁,它们在行驶的时候,也全靠这些“电力小能手”来保持运行的稳定性。

哇,想想都觉得酷炫!1.2 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呢?你可能会问,学这个有啥好处?其实,机会多得让你眼花缭乱!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对高效能电子器件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想想你身边那些高科技产品,背后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来研发和维护。

而且,随着环保和新能源的兴起,大功率半导体的作用更是如鱼得水,前景一片光明,简直是“有钱途”啊!2. 学习内容与课程好的,既然决定走这条路,咱们就得看看学习内容到底是什么样的。

首先,基础课程少不了,比如电路分析、电子学、材料科学等等。

这些课程就像打地基,越扎实,未来建的楼就越高。

而大功率半导体特有的课程,如半导体物理、功率电子技术等,则是让你“武装到牙齿”的关键。

2.1 实验与实践说到实践,这里真是个“大练兵”的地方。

学校里有各种实验室,给你提供了动手的机会。

比如,你可以亲自设计一个小型的功率变换器,看看它如何工作,效果如何。

要知道,理论再好,动手能力也很重要,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亲自体验才是真本事啊。

2.2 行业实习还有就是行业实习,许多学校会和企业合作,让你提前进入社会,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

想象一下,身处在高科技公司的实验室,和那些大牛们一起工作,真是太过瘾了!而且,这样的经历不仅能让你积累实践经验,还有可能为将来的求职铺路,真是一举两得。

功率半导体封装结构

功率半导体封装结构

功率半导体封装结构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在电力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功率半导体器件而言,封装结构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封装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功率半导体封装结构的分类、特点、优缺点、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功率半导体封装结构分类根据封装结构的不同,功率半导体器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封装结构:1. TO封装结构TO封装结构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封装结构,主要用于功率晶体管、功率二极管等器件的封装。

TO封装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封装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散热效果好等。

但是,TO封装结构的功率密度较低,不适用于高功率器件的封装。

2. DIP封装结构DIP封装结构是一种双列直插式封装结构,主要用于功率MOSFET、IGBT等器件的封装。

DIP封装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封装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散热效果好、功率密度高等。

但是,DIP封装结构的焊接难度较大,需要较高的焊接技术水平。

3. SMD封装结构SMD封装结构是一种表面贴装封装结构,主要用于功率MOSFET、IGBT等器件的封装。

SMD封装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封装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散热效果好、功率密度高、焊接方便等。

但是,SMD封装结构的散热效果相对较差,需要采取一些散热措施。

4. SIP封装结构SIP封装结构是一种单列直插式封装结构,主要用于功率MOSFET、IGBT等器件的封装。

SIP封装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封装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散热效果好、功率密度高、焊接方便等。

但是,SIP封装结构的散热效果相对较差,需要采取一些散热措施。

5. BGA封装结构BGA封装结构是一种球栅阵列封装结构,主要用于功率MOSFET、IGBT等器件的封装。

BGA封装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封装体积小、功率密度高、焊接方便、散热效果好等。

但是,BGA封装结构的可靠性较差,需要采取一些可靠性措施。

功率半导体

功率半导体

1. 什么是半导体? (1)2. 什么是能带理论? (3)3. 什么是电子伏? (4)4. 半导体能带图 (4)5. 载流子复合 (5)6. PN结的正向导通,反向偏置,击穿,热击穿和热奔 (5)7. 功率半导体器件 (6)7.1. 功率二极管 (6)7.2. 功率晶体管 (6)7.3. 晶闸管 (7)7.4. 结型场效应器件 (7)7.5. 金属氧化物场效应器件MOSFET (8)7.6.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10)7.7. MCT (11)8. 功率半导体初始材料 (11)8.1. CZ法 (11)8.2. FZ法 (12)9. 初始材料的处理 (13)1.什么是半导体?✓电阻率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并有负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

半导体室温时电阻率约在10-5~107欧·米之间,温度升高时电阻率指数则减小。

半导体材料很多,按化学成分可分为元素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两大类。

锗和硅是最常用的元素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包括Ⅲ-Ⅴ族化合物(砷化镓、磷化镓等)、Ⅱ-Ⅵ族化合物( 硫化镉、硫化锌等)、氧化物(锰、铬、铁、铜的氧化物),以及由Ⅲ-Ⅴ族化合物和Ⅱ-Ⅵ族化合物组成的固溶体(镓铝砷、镓砷磷等)。

除上述晶态半导体外,还有非晶态的玻璃半导体、有机半导体等。

✓本征半导体不含杂质且无晶格缺陷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在极低温度下,半导体的价带是满带(见能带理论),受到热激发后,价带中的部分电子会越过禁带进入能量较高的空带,空带中存在电子后成为导带,价带中缺少一个电子后形成一个带正电的空位,称为空穴(图1 )。

导带中的电子和价带中的空穴合称电子- 空穴对,均能自由移动,即载流子,它们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定向运动而形成宏观电流,分别称为电子导电和空穴导电。

这种由于电子-空穴对的产生而形成的混合型导电称为本征导电。

导带中的电子会落入空穴,电子-空穴对消失,称为复合。

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变成电磁辐射(发光)或晶格的热振动能量(发热)。

功率半导体是什么

功率半导体是什么

功率半导体是什么一、引言功率半导体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的器件,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功率半导体的发展在当代科技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功率半导体的定义、类型、工作原理等方面。

二、功率半导体的定义功率半导体是一种能承受较高电压和电流的半导体器件。

它在电力电子领域中扮演着控制和调节电能的重要角色。

功率半导体通常承受较大功率损耗,因此要求具备较高的功率密度。

三、功率半导体的主要类型1. 二极管二极管是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一种,用于整流和开关电路中。

它具有导通压降低、反向耐压高的优点,在电源、变频器等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2. 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是一种常见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具有功率损耗小、开关速度快、控制电压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设备中。

3.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是功率半导体中的重要类型,具有开关速度快、控制电压低、功率密度高等优势,在变频器、逆变器等设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功率半导体的工作原理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导通和截止,实现对电能的调节和控制。

不同类型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但都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实现电能转换。

五、功率半导体的应用领域功率半导体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功率半导体的应用为设备的高效运行、能源的节约提供了重要支持。

六、结论功率半导体作为电力电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现代科技和工业中的应用越发广泛。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对功率半导体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推动功率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功率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

功率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

流。因此两个互相复合的晶体管电路,当有足够的门极电流Ig 流入时就会形成强烈
的正反馈,造成两晶体管饱和导通,即晶闸管饱和导通。
设 PNP 管和NPN 管的集电极电流相应为IC1和IC2,发射极电流相应为Ia 和Ik,电
流放大系数为α1=IC1 / Ia,α2= IC2 / Ik,并设J 流过J2结的反向漏电流为Ico。
电力电子事业部
릦싊냫떼쳥웷볾릤ퟷ풭샭
1.基本开关过程: 功率半导体器件除极少数特殊应用情况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应用在开关状态
下。应用在所有这些电力电子线路总的器件,它们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都是相同的, 我们所有对半导体器件和应用电力电子线路的研究,都是要使其尽可能的工作在低损 耗状态。也就是说应使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这是因为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时,其工 作状态是最佳的,通态损耗是最小的。
施加正向电压时,它具有阻断和导通两个稳定的工作状态。由图1-2 所示的电流-
-1-
电力电子事业部
电压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它有一个阻断区和一个导通区。这一特性可以用于电流的接 通和关断。
为了使晶闸管由阻断状态变为动态状态,两种途径,其一,使用脉冲电流使其通过门极而加于两个 中间区的一个来实现。其二,不断的提高阳极电压,使其超过转折电压(UBO)。
-4-
电力电子事业部
2.1.2.开通条件
首先我们来讨论这两个晶体管在满足怎样的条件下才能使晶闸管导通。晶闸管是
一种四层三端器件,它有J1,J2,J3三个PN结,如图1-4 所示。前已述及,当晶闸
管承受正向电压时,为使晶闸管导通,必须使承受反向电压的PN 结J2结失去阻断作
用。图1-4c清楚的表明:每个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同时就是另一个晶体管的基极电

功率半导体器件

功率半导体器件

功率半导体器件“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和“power integrated circuit(简写为power IC或PIC)”直译就是功率半导体器件和功率集成电路。

在国际上与该技术领域对应的最权威的学术会议就叫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ICs,即功率半导体器件和功率集成电路国际会议。

“power”这个词可译为动力、能源、功率等,而在中文里这些词的含义不是完全相同的。

由于行业的动态发展,“power”的翻译发生了变化。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功率半导体器件主要是可控硅整流器(SCR)、巨型晶体管(GTR)和其后的栅关断晶闸管(GTO)等。

它们的主要用途是用于高压输电,以及制造将电网的380V或220V交流电变为各种各样直流电的中大型电源和控制电动机运行的电机调速装置等,这些设备几乎都是与电网相关的强电装置。

因此,当时我国把这些器件的总称———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没有直译为功率半导体器件,而是译为电力电子器件,并将应用这些器件的电路技术power electronics没有译为功率电子学,而是译为电力电子技术。

与此同时,与这些器件相应的技术学会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所属的电力电子分会,而中国电子学会并没有与之相应的分学会;其制造和应用的行业归口也划归到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其后的机械部,这些都是顺理成章的。

实际上从直译看,国外并无与电力电子相对应的专业名词,即使日本的“电力”与中文的“电力”也是字型相同而含义有别。

此外,当时用普通晶体管集成的小型电源电路———功率集成电路,并不归属于电力电子行业,而是和其他集成电路一起归口到原第四机械工业部和后来的电子工业部。

20世纪80年代以后,功率半导体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功率半导体器件变为以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功率MOSFET,常简写为功率MOS)、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以及功率集成电路(power IC,常简写为PIC)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和“power integrated circuit(简写为power IC或PIC)”直译就是功率半导体器件和功率集成电路。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功率半导体器件主要是可控硅整流器(SCR)、巨型晶体管(GTR)和其后的栅关断晶闸管(GTO)等。

它们的主要用途是用于高压输电,以及制造将电网的380V或220V交流电变为各种各样直流电的中大型电源和控制电动机运行的电机调速装置等,这些设备几乎都是与电网相关的强电装置。

因此,当时我国把这些器件的总称———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没有直译为功率半导体器件,而是译为电力电子器件,并将应用这些器件的电路技术power electronics没有译为功率电子学,而是译为电力电子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后,功率半导体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功率半导体器件变为以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功率MOSFET,常简写为功率MOS)、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以及功率集成电路(power IC,常简写为PIC)为主。

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器件或集成电路能在比以前高10倍以上的频率下工作,而电路在高频工作时能更节能、节材,能大幅减少设备体积和重量。

尤其是集成度很高的单片片上功率系统(power system on a chip,简写PSOC),它能把传感器件与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接口电路、功率器件和电路等集成在一个硅芯片上,使其具有按照负载要求精密调节输出和按照过热、过压、过流等情况自我进行保护的智能功能,其优越性不言而喻。

国际专家把它的发展喻为第二次电子学革命。

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
受到市场需求减缓以及库存调整等问题的影响,2007年,中国功率器件市场增长率较2006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市场销售额为762.3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13.3%。

在中国功率器件市场中,电源管理IC仍旧占据市场首要位置,MOSFET位于第二位,大功率晶体管位于第三位,此三大产品销售额占到整体市场的80%以上。

IGBT销售额虽然不大,但随着其在工业控制、消费电子领域中应用的不断增多,其市场销售额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是中国功率器件市场中的新兴产品。

从应用领域上看,消费电子领域销售额位列第一位,工业控制居于第二,计算机领域销售额位于第三位。

这三大领域销售额占整体市场的68.9%,是功率器件的重要应用市场。

同时,凭借笔记本电脑在2007年产量的快速增长,计算机领域对于功率器件的需求额增长率位于各领域之首。

MOSFET成为市场发展亮点
2007年,中国市场上对于电源管理IC的需求有所放缓。

这主要是受到下游整机产量以及库存调整的影响。

而随着中国厂商不断进入LDO、DC/DC等产品市场,低端电源管理IC 产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在市场需求量增速放缓以及产品价格下滑的双重影响下,2007年中国电源管理IC市场销售额增长14.8%,比2006年23.2%的增长率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但即使2007年中国电源管理IC市场增长有所放缓,中国电源管理IC市场的增长率依旧高于全球3.8%的水平。

在功率分立器件中,相较于大功率晶体管、达林顿管以及晶闸管的低增长率,MOSFET
和IGBT依旧保持了较快的发展。

其中MOSFET已经广泛应用在主板、Ballast、NB、计算机类电源适配器、LCDTV等产品中,凭借着较快的市场增长率以及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MOSFET成为中国分立功率器件市场发展亮点。

2007年,中国笔记本电脑产量增长率超过40%,LCDTV产量增长率也超过了70%,快速增长的整机产量带动了中国MOSFET的市场需求,但由于整体整机产量增长趋于平稳,MOSFET市场需求量增长率较2006年有所下降。

2007年中国MOSFET市场需求量达到171.2亿个,市场需求额为220.5亿元。

凭借着在消费类电源适配器、Ballast等产品中的庞大用量,消费电子领域对于MOSFET 产品的需求量位列各领域之首,而MOSFET在计算机主板、NB、计算机类适配器、LCD显示器等产品中的广泛使用则使得计算机领域仅次于消费电子位于市场需求量的第二位。

网络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以及电力设备领域对于MOSFET的需求量位于第三至六位。

由于主板应用中主要使用低压大电流MOSFET产品,其产品单价比较高。

而相对于计算机产品应用,消费电子领域中低压小电流产品所占比重比较大,其产品价格相对较低。

受此影响,计算机领域MOSFET需求额超过消费电子领域位于第一位,消费电子领域位于其后,而工业控制领域需求额则位于第三位。

本土生产企业竞争力有待提升
在中国功率器件市场中,欧美厂商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地位,2007年排名前10位的功率器件生产企业中,欧美厂商占据九席。

在前10位的厂商中,TI和NS主要专注于电源管理IC 产品的生产,而Vishay则在MOSFET细分产品市场中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Fairchild、ST、On Semiconductor等企业产品线涵盖广泛,产品包括功率分立器件、电源管理IC。

目前来看,这些企业产品质量好,技术实力强,在功率器件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中国台湾企业逐步导入电源管理IC和功率器件产品的生产,这些企业凭借着较低的产品价格在中低端市场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

立锜、富鼎先进、茂达、安茂、致新、沛亨、崇贸是中国台湾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厂商。

在本土企业中,近年来出现了一批从事电源管理IC生产的企业,但这些企业多以设计企业为主,产品主要集中在LDO、DC-DC。

对于MOSFET、IGBT等高端功率分立器件产品,现阶段国内还缺乏有实力的IDM企业。

但随着Fairchild等功率器件生产企业把一部分MOSFET的代工生产放到国内来做,国内MOSFET代工服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目前,无锡华润上华、吉林麦吉柯、上海先进、华虹NEC都在进行MOSFET产品的代工服务。

在这些企业中华虹NEC和先进半导体主要是用8寸线进行MOSFET产能代工服务,华润上华则采用6寸线进行MOSFET的代工服务,吉林麦吉柯则采用5寸线进行MOSFET产品代工服务。

而未来几年,吉林华微、天津中环也将进入MOSFET市场。

综上所述,欧美日企业在中国功率器件市场上凭借着出色的产品质量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台湾企业则凭借着良好的产品性价比在市场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本土企业在中国功率器件市场上的竞争力还很弱,企业实力有待提升。

MOSFET产品发展趋势
随着消费电子、计算机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于功率器件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的
趋势。

而产品的小型化也使得高可靠性、节能、高性能、小尺寸、符合RoHs指令成为功率器件未来的发展趋势。

封装工艺的提升则是提高MOSFET性能以及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随着市场上对更小巧轻薄、更快速、散热更好及性能更可靠的便携式应用MOSFET器件的需求的快速增加,全球主要MOSFET生产企业IR、On-Semiconductor、Infineon等都在不断通过提升封装工艺来改善器件散热水平。

MOSFET可大致分成Planar和Trench两大类技术。

对于低压MOSFET产品,Trench MOSFET技术已被市场所接受,并将成为市场的发展趋势。

在高压MOSFET市场上,Planar 技术仍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未来,含有高端工艺的平面技术将会是高压MOSFET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