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第6课国际联盟含答案
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国际联盟

汇报人: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国 际 联 盟 的 成 立
03 国 际 联 盟 的 组 织 机 构 04 国 际 联 盟 的 主 要 活 动
05
国际联盟的影响和意 义
06
国际联盟的缺陷和终 结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国际联盟的成立
成立背景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各国希望建立一个国际组 织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国际联盟的影响和意义
对世界和平的影响
国际联盟通过调解国际争端和 冲突,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 积极作用
国际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国际 社会对和平的追求和维护
国际联盟的失败也揭示了国际 社会在维护和平方面的不足和
挑战
国际联盟的经验和教训为联合 国等现代国际组织的成立和发
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促进了国际合作与和平解决争端 加强了国际法的实施和维护 推动了国际组织的发展和完善 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01
02
03
04
组织机构设置
国际联盟大会:最高决 策机构,由各成员国代
表组成
理事会:执行机构,由 各成员国代表组成
秘书处:行政机构,负 责日常事务
国际法庭:司法机构, 负责解决国际争端和纠
纷
会员国权利与义务
权利:参与决策,投票表决,提出建议,参与国际事务等 义务:遵守国际联盟章程,执行决议,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等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会员国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只有履行好义务,才能更好地行使权利 案例分析:分析某个会员国在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方面的具体表现,以及其对国际联盟的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 第二单元 第6课国际联盟导学案(无答案)-word文档

课题:国际联盟备课时间:2019.1 授课时间:2019.3.设计教师:备课组长:【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联盟建立的背景、宗旨和盟约。
通过本课的讲解,为学生提供了解国际联盟的原始资料和我国史学界的一些研究成果,引导学生透过史实分析问题,从而更加全面和中肯地评价国际联盟的性质与历史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评价国联难点:国联建立的背景【知识链接】: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全体代表大会、行政院和常设秘书处。
代表大会每年召开常会一次,必要时召开特别会议,每个会员国所派代表不得超过3人,但只拥有1票表决权。
国联盟约规定:行政院由美、英、法、意、日5个战胜国作为常任理事国(实际上美国未加入国联,而德国在1926年9月加入国联并成为行政院常任理事国的代表组成,每年至少召开1次会议(后定为每年4次)。
代表大会和行政院负责“处理联盟行动范围以内或关系在世界和平之任何事情”。
代表大会和行政院的决议,除程度问题或盟约另有规定的以外,必须全体一致通过,才能生效。
秘书处负责准备代表大会和行政院的文件、报告及新闻发布等工作。
此外,国联还设立了国际法庭和国际劳动工局等机构。
从上述叙述可以看出,国联在组织机构和运作方式等方面,为后来的联合国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国联成立:【基础知识】1、背景:2、成立:①盟约:②成立:③会员国:(讨论)苏俄和美国为什么没有参加国联?二、国际联盟的主要活动:1、初期:2、30年代3、解散:(讨论):国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如何?【探索创新】:【创新背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各会员国应相互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问题。
材料二:《国际联盟》规定,“国际”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和平第6课国际联盟课件岳麓版选修309040230

第十一页,共21页。
探究(tànjiū) 探究(tànjiū)
点一
点二
国际联盟的局限性 史料导入 我非常有兴趣地观察到,从所有的地方,从所有的思想中,从所有的 讨论中,都建议(jiànyì):现在必须有的不是实力均衡,不是一个反对另 一个的强大的国家集团,而是建立一个单一的、压倒一切的强大的 国家集团,它是世界和平的委托人。 ——威尔逊的演说(1918年12月28日) 探究: (1)史料中提出什么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主张针对哪一国 际问题? (2)结合史实,说明威尔逊的主张是否真正得以实现。
第三页,共21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国联盟约 (1)通过:1919年4月,巴黎和会的全体大会通过国际联盟盟约。 (2)宗旨: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和平(hépíng)与安全,各会员国应承担不从事 战争之义务。 (3)内容:规定国联的组织结构、裁减军备、和平(hépíng)解决国际争端和制 裁、委任统治制度。 3.国联成立 1920年1月20日,国际联盟在日内瓦正式成立。 4.会员国 由最初的44个增加到后来的63个,但苏俄和美国没有加入。 自主思考国际联盟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国际联盟是巴黎和会的产物,是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第十七页,共21页。
12345
3.1920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主持了国联的成立大会,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 国并没有加入国联。美国没有加入国联的原因不包括( ) A.凡尔赛体系没有在最大限度上符合美国利益 B.美国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 C.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D.国际联盟在当时未能发挥任何作用 解析:本题(běntí)考查识记和分析能力。美国之所以没有加入国联,是因为凡尔 赛体系没有最大限度地符合美国利益,并且美国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孤立主义势 力,他们反对美国卷入西半球以外的事务中去,由他们控制的参议院拒不批准 《凡尔赛和约》。D项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 答案:D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第8课《非战公约》含答案

1.(1)原因:一战后,法德矛盾尖锐。
赔款是双方较量的焦点之一,法国欲借赔款问题削弱遏制德国。
(2)经过:1923年1月,法国、比利时联合出兵占领德国鲁尔地区,德国采取“消极抵抗”政策。
(3)影响:造成德国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英、美取得赔款问题的主导权。
2.道威斯计划(1)背景:鲁尔危机后,赔款问题的主导权落入英、美手中。
(2)提出:1924年,美国银行家道威斯等提出了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道威斯计划”。
(3)基本内容: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贷款,协助德国复兴经济以及德国赔款等内容。
(4)实质:是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对《凡尔赛和约》的一次重大调整,由削弱德国的政策变为复兴德国的政策。
(5)影响①德国: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不久重新成为欧洲的经济大国;为重新走进大国行列和进一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打下了基础。
②法国:削弱德国的计划受挫。
③美国:在经济上迅速渗透进欧洲。
1.背景(1)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迫使法、德两国重新考虑两国关系,探索和解的道路。
(2)1925年,德国建议在莱茵地区有利害关系的国家缔结公约,法国表示同意。
(3)英国也主张法德和解。
2.洛迦诺会议1925年10月,德、比、英、法、意、波、捷七国在瑞士洛迦诺举行会议,签署了《洛迦诺公约》。
3.内容(1)维持德法、德比间的边界现状,一切争端通过外交途径与和平方法解决。
(2)德国与周边国家、周边国家之间签订仲裁条约和相互保证条约。
(3)准许德国加入国际联盟。
4.实质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5.影响(1)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紧张关系。
(2)使法国丧失了在德国违约时单独制裁的权力,是法国外交的又一次失败。
(3)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
[深化认知]《洛迦诺公约》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为道威斯计划的继续实行和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个公约是道威斯计划在政治上的继续,成为德国摆脱战败国地位,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配套练习:第6课国际联盟含解析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配套练习:第6课国际联盟含解析第一篇: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配套练习:第6课国际联盟含解析6.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建立国际联盟的最主要的目的是()A.平息反战思潮,尽快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B.加强行业联系,促进国际交往C.召开巴黎和会,严厉处置德国D.防止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有识之士主张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组织,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从而催生了国际联盟的建立,故D符合题意;A、C与国际联盟成立的时间不符,B是万国邮政联盟等行业性国际组织成立的目的。
【答案】D 2.假如你要研究国际联盟的历史,你首选的考察地点应当是()A.泰姬陵B.凡尔赛宫C.日内瓦万国宫D.雅典娜神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国际联盟成立的地点是瑞士的日内瓦。
故选C。
【答案】 C 3.国联实权被英法所掌握,这说明()A.美国不希望建立这个组织B.美国无意谋求世界霸权 C.美国的经济实力不如英法 D.世界格局的中心仍在欧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国联主要是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而凡尔赛体系的重点在欧洲。
【答案】D 4.一战后在操纵国际联盟问题上的争夺,实质上反映了()A.英美争夺对世界的领导权B.英法要维护国际联盟的领导权 C.英法间的矛盾不可调和D.美国具有攫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国际联盟问题上英法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二者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
英法要维护国际联盟的领导权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英国,B项表述不确切。
操纵国联与否,实际上就是英美在争夺对世界的领导权。
排除B、C、D,故选A。
【答案】 A 5.哪一项不是国际联盟留下的不太光彩的历史记录()A.纵容日本1937年侵略中国B.放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C.纵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放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4课 含答案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目标导航]1。
国际联盟的活动及评价(重点)。
2.苏俄的和平外交活动。
3。
了解《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内容及评价(难点)。
一、国际联盟的活动及其评价1.性质: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2.活动(1)成立之初:国联成立的最初几年,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在它的组织下,1924年缔结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议定书即《日内瓦议定书》。
国际联盟中的卫生、劳工、交通运输、处理国际难民等机构或组织,为促进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做了大量工作。
(2)20世纪30年代:由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日本、意大利、德国的侵略扩张,持姑息、纵容的态度.3.评价(1)历史地位:它是一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2)积极作用①盟约体现的基本宗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②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3)消极方面: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思维点拨]1.国联成立后面临的任务有两个:一是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二是处理世界范围内的卫生、经济、社会等问题。
2.国联符合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历史潮流,是近代以来解决国际争端方式的伟大改革。
不过它是英、法等少数大国控制的维持霸权的工具,不可能真正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二、苏俄的和平外交1.外交政策(1)提出《和平法令》.(2)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2.外交活动(1)1922年苏俄代表团出席了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国际经济会议,初步打破了苏俄建国以来的孤立境地.(2)同年,苏德签订《拉巴洛条约》。
3.历史作用: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归纳总结]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度看,国联是理想主义理论的第一次实践,是集体安全思想的第一次尝试;从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看,国联不仅是对历史上国际组织发展成果的继承,更是一次创新,同时也为联合国的建立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是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的一个丰碑。
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三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和平第6课国际联盟学案(有答案)

第6课国际联盟【学习目标】1.了解凡尔赛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
【重难点】对国际联盟盟约中主要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一、背景(1)工业革命条件下,各国交往紧密,行业性的国际组织(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电信联盟)的建立,为国联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一战后,反战和平思潮兴起,需要一个国际组织来规划战后的秩序;(3)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和平纲领”;(4)各国联系加强,交往日益紧密,世界连为一个整体。
二、概况1.时间:1919年4月,国联盟约在和会全体大会上通过;1920年1月20日,国际联盟在日内瓦正式成立,2.国联的宗旨: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和平与安全;各会员国应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3.内容:(1)“维护和平”的原则手段:裁减军备、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
评价:没有界定侵略的概念,没有制止侵略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不具有操作性。
(2)集体安全目的: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评价:所有成员国采取全体一致原则,不能维护和平和制止侵略。
(3)委任统治制度实质:大国瓜分殖民地的虚假外衣。
原因: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是斗争的结果)评价:积极:用国际化的形式解决殖民问题(在一定程度通过国际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
消极:体现帝国主义国家分赃。
4.国联的组织机构:国联大会、行政院、常设秘书处。
5.成员国:(1)国联成立时时44个会员国,后增至63个。
(2)美国没加入国联的原因:孤立主义政策;移民国家的特点;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计划难以实现。
反映的问题:英美矛盾成为当时世界主要矛盾;美国综合国力还不足以获得世界领导权;国际关系中心仍在欧洲。
(3)苏俄被排斥在外的原因:苏俄是社会主义国家。
6.实质:被英法操纵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7.1946年国联解散。
三、对国际联盟的评价:1.积极作用:(1)国联初期,在制止侵略、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处理世界范围内的卫生、经济、社会方面的问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6课 国 际 联 盟 Word版含答案

1.(1)社会需求:由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紧密,一些行业性的国际组织建立,推动了国际联盟的成立。
(2)反战的呼声:一战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建立一个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组织来维护世界和平。
(3)美国的建议: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规划战后世界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其中包括主张建立国际联盟。
2.成立(1)通过国联盟约:1919年4月,在巴黎和会的全体大会上。
(2)正式成立:1920年1月20日,在日内瓦正式成立。
3.职责(1)宗旨: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和平与安全。
(2)组织机构:国联大会、行政院及常设秘书处。
国联大会采取全体一致原则。
(3)维护和平手段:裁减军备、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等。
(4)殖民地问题: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
4.会员国(1)成立时,只有44个会员国,后来增加到63个。
(2)苏俄长期被排斥在国联之外。
(3)美国由于国内的反对而未能加入国联。
[深化认知]美国积极主张建立国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国联实现其控制世界、称霸世界的野心,其根源是由于一战中美国经济实力的膨胀。
1.(1)国联初期,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如平息1925年希腊和保加利亚武装冲突。
(2)沦为英、法等国维持霸权的工具,30年代面对法西斯的侵略与扩张纵容姑息。
如面对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没有对日本加以制裁;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没有任何国家制裁日本;纵容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
(3)解散:1946年,国联正式解散。
国联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2.评价(1)积极作用:是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具有开创意义。
顺应了和平与民主化潮流,初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为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一些经验。
其基本原则客观上促进了国际关系的新发展。
(2)消极影响: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成为它们维护霸权的工具。
在经济危机后,纵容法西斯扩张,采取了绥靖政策。
[深化认知]国联符合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历史潮流,是近代以来解决国际争端方式的伟大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社会需求:由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紧密,一些行业性的国际组织建立,推动了国际联盟的成立。
(2)反战的呼声:一战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建立一个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组织来维护世界和平。
(3)美国的建议: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规划战后世界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其中包括主张建立国际联盟。
2、成立(1)通过国联盟约:1919年4月,在巴黎和会的全体大会上。
(2)正式成立:1920年1月20日,在日内瓦正式成立。
3、职责(1)宗旨: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和平与安全。
(2)组织机构:国联大会、行政院及常设秘书处。
国联大会采取全体一致原则。
(3)维护和平手段:裁减军备、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等。
(4)殖民地问题: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
4、会员国(1)成立时,只有44个会员国,后来增加到63个。
(2)苏俄长期被排斥在国联之外。
(3)美国由于国内的反对而未能加入国联。
[深化认知]美国积极主张建立国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国联实现其控制世界、称霸世界的野心,其根源是由于一战中美国经济实力的膨胀。
1.主要活动(1)国联初期,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如平息1925年希腊和保加利亚武装冲突。
(2)沦为英、法等国维持霸权的工具,30年代面对法西斯的侵略与扩张纵容姑息。
如面对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没有对日本加以制裁;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没有任何国家制裁日本;纵容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
(3)解散:1946年,国联正式解散。
国联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2、评价(1)积极作用:是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具有开创意义。
顺应了和平与民主化潮流,初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为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一些经验。
其基本原则客观上促进了国际关系的新发展。
(2)消极影响: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成为它们维护霸权的工具。
在经济危机后,纵容法西斯扩张,采取了绥靖政策。
[深化认知]国联符合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历史潮流,是近代以来解决国际争端方式的伟大改革。
不过它是英、法等少数大国控制的维持霸权的工具,不可能真正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探究点一国际联盟的局限性[史料探究]材料一写有威尔逊大名的广场、街道、火车站和公园遍布欧洲,墙报呼吁:“我们要威尔逊式的和平。
”……群众狂热的呼喊:“美国万岁,威尔逊万岁!”法国外交部长欢迎道:“非常感谢你的到来,感谢你带给我们真正的和平。
”——《大国的博弈》(1)材料一反映了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是什么?[答案]①各国交往紧密,世界联为整体。
②一战后,反战和平思潮兴起,需要一个国际组织来维持战后的秩序。
③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材料二全欧洲都渴望和平、裁军、安全、摆脱军国主义和免除恐惧,当外交家和军人们表示怀疑和冷淡的时候,人民群众便指望威尔逊和将来的国联实现他们的愿望。
——《国际联盟史》材料三和约的草稿打完了,最令威尔逊满意之源,却是国际联盟的盟约,这被作为一个部分包含在和约之中,威尔逊相信它可以一劳永逸地终结战争。
——《另类美国史》(2)结合两组材料,想一想,国联的成立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国联果真一劳永逸地终结了战争么?[答案]国联的历史意义:①盟约包含许多积极规定,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
②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开创了国际合作的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
③为联合国等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
国联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不能制止战争,后来成为绥靖政策的工具。
[结论形成]国联存在先天不足的原因(1)国联是美国“十四点和平纲领”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希望通过建立国联达到其参与领导世界事务的目的,进而逐步掌握世界统治权,说明国联的产生是大国企图控制世界的产物。
(2)国际联盟自成立时起便由英、法等少数大国控制,并成为大国手中的工具。
(3)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苏俄和战败国最初都被排斥在国联之外。
美国未达目的,没有加入国联。
(4)不能制止战争,后来成为绥靖政策的工具。
探究点二正确认识国际联盟的活动[史料探究]材料一1925年,希腊和保加利亚发生了武装冲突。
双方怒气冲天,局势极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国联呼吁双方制止冲突升级,并向冲突地点派出了调查委员会,最终作出裁定,平息了冲突。
(1)材料一反映了国联的哪一宗旨?[答案]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材料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联应中国国民政府的请求,派遣以李顿为团长的调查团来华调查事件真相。
半年以后公布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虽然承认东北是中国的领土,确认九一八事变是日本策划的,但是没有提出对日本加以制裁,而是主张列强共管东北,纵容了侵略。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说明:国联无力制止法西斯侵略。
(3)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
[答案]国联成立初期,在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国联抛弃其基本原则,纵容法西斯侵略,严重损害了国联威信和世界和平。
[结论形成]正确认识国际联盟1、历史地位国际联盟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一方面,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质的组织,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国际联盟宣称它成立的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但它作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的前提下,实际被英法所操纵。
它始终是少数帝国主义国家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
2、国联不能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的原因(1)从国联盟约看:①对宗旨和义务的含义未做出规范性说明。
②“全体一致”的原则实际上让国联失去制止侵略和战争的可能性。
(2)从国联成员看:美国最初未加入,拒绝苏俄加入,对一些大国无约束力。
(3)从国联实践看:①英法操纵,成为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②对某些国家的侵略扩张采取姑息纵容政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行业性的国际组织建立起来,且都具有各自的联盟标志,观察右图并判断属于哪一组织的标志()A、国际联盟B、国际航空联盟C、万国邮政联盟D、国际电信联盟解析:选C本题考查识图辨析能力。
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图为“万国邮政联盟”的标志。
2、在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中,第14点是“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美国主张建立国际联盟的目的是()A、保证所有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B、维护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权益不受侵犯C、通过国际联盟来谋求美国的霸权地位D、反对英、法对战败国进行过分的宰割解析:选C美国虽然宣称它主张建立国际联盟是为了各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但是此时的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必然要谋求与经济地位相适应的国际政治地位,即通过控制国联来谋求世界霸权,所谓尊重别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只不过是表面文章而已。
3、国际联盟的建立问题是巴黎和会的重要议题,主要战胜国在这一问题上各怀鬼胎。
下列最能体现当时法国意图的是()A、国联盟约应作为和约的组成部分B、要把种族平等原则写入国联盟约C、和会必须首先讨论建立国联问题D、建立一支由国联调遣的国际部队解析:选D法国极力削弱德国,因此主张建立军队,从而抑制德国,故D项正确。
4、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凡殖民地及领地于此次战争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可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
”为实现这一神圣任务,国联认为最合适的途径是()A、民族自决B、集体安全C、维护和平D、委任统治解析:选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将德国殖民地由国际联盟实行委任统治,实质上是把殖民地交由英、法、日等国实行殖民统治。
5、国际联盟是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下列有关国际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总部设于日内瓦万国宫B、正式成立于巴黎和会召开期间C、“增进国际间合作”是其宗旨D、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解析:选B1920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在巴黎和会结束之后,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宗旨是增进国际间合作,并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
6、1946年,国联正式宣布解散,曾经寄托了无数人梦想与希望的国际联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国际联盟解散的主要原因是()A、被联合国代替B、无力制止战争和侵略行为C、曾经受法西斯的支持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解析:选B国联无力制止战争和侵略行为,已失去存在的意义。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8年,当威尔逊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欧洲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他当做“人类的国王”“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他们贪婪地聆听着他有关和平与安全的远景规划。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凡尔赛达成的和平曾被威尔逊梦想为是整体的和平与持久的和平,其实不然,它是不完全的和平,是一种非常不完美的产物,因为这种和平并不着眼于未来,而且不是出于人道精神而是出于对纯粹物质利益的理性考虑而产生。
——茨威格《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民众对威尔逊如此狂热的原因。
(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威尔逊的“和平”为什么是“不完全的和平”。
(8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他有关和平与安全的远景规划”可以归纳威尔逊倡导十四点原则作为世界和平的纲领,正符合此时欧洲民众的心理,并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造成灾难角度回答。
第(2)问,依据所学凡尔赛体系实质从美国战略意图、和平维持的表面现象以及国联作用角度回答原因。
答案:(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大灾难使欧洲民众渴望和平;威尔逊倡导十四点原则作为世界和平的纲领,正符合此时欧洲民众的心理。
(2)原因:美国真实意图是争夺世界霸权;和平只是暂时的,没有根本上解决战后各国之间的矛盾;国际联盟不能起到真正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幅漫画为《大桥的缺口》。
漫画家把国际联盟比喻为一架大桥,大桥最关键的一块砖头——美国却空缺了。
大桥的左边树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国际联盟大桥,由美国总统负责设计”。
大桥的右边,山姆大叔正跷着二郎腿悠闲地抽烟,头枕着的正是那块最关键的砖头。
第二幅漫画为《国际联盟的弱点》。
代表国际联盟的兔子面对代表国际冲突的蛇,只能发出如此感叹:“我没有实际的进攻装备,我只能以我双眼的力量来震慑它。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两幅漫画所表现的内涵。
(12分)解析:第一幅漫画结合图片说明文字要分析出一战后美国倡导建立国联的目的及结果;第二幅漫画结合说明文字分析出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弱点。
答案:第一幅图体现了一战后各国人民渴望根除战争、保障和平的主张,表现了美国希望通过操纵国联、攫取世界领导权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