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室护理常规
治疗室工作制度

治疗室工作制度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进入治疗室必须衣帽整洁,戴口罩。
二、保持室内清洁,完成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无关人员不许在治疗室内逗留,每天消毒一次,定期采样培养。
三、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掌握各项护理常规。
四、毒麻药品与贵重药品应加锁专人保管,严格交接班。
五、各类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
六、仪器、设备、器械准备要完善,保持性能良好,有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治疗和护理需要。
七、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工作人员必须衣、帽、鞋、口罩穿戴整齐,方可进入手术室,使用专用工作服及拖鞋,外出时及时更换,并定期刷洗、消毒。
二、每日对无明显污染的台面物表,地面等用清水或清洁剂清洁1—2次,在污染的情况下,用有效氯500 mg / L消毒液擦拭、喷洒、拖地。
三、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每1—2周用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一次,定期监测,每周大扫除一次,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并记录。
四、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半清洁区,凡污染手术器械及物品用有效氯500mg / L—1000 mg / L消毒液浸泡30min(金属器械须加防锈剂),乙肝及其它特殊感染患者手术用器械及物品用有效氯2000mg / L消毒液浸泡30min后进行常规清洗,并有明显标志,不得混用。
五、无菌物品放固定位置、定期灭菌、注明日期、定期监测。
六、各种消毒液现用现配、加盖、保证有效浓度,注明消毒液名称、浓度、定期监测。
七、一次性医疗用品按本院制定的相关规定处理,其它敷料等医用污物装入固定袋内一律焚烧。
一、进入注射室要衣帽整齐、戴口罩,尽量减少空气污染,操作前应用皂液流动水冲洗双手,连续操作时,每接触一个病人后都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或快速手消毒液搓擦2min,操作后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按本院制定的相关规定处理。
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护理工作质量标准第一节病房管理质量标准一、病房管理及环境规范l、病房保持整洁、安静,有管理措施。
2、对人院、出院患者管理有制度、有实施措施。
3、护理人员遵守病房工作制度,不随意离开岗位,经常巡视患者,及时解决患者痛苦。
病房各种用物放置有序,护理标记齐全,做到规范化管理。
4、急救用品、药品有交接班清点制度,并做到:定人保管、定时核对消毒、定点放置、定量供应。
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临床护理l、晨晚间护理:病室整洁、舒适、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床单清洁整齐,患者被服定时更换,扫床时做到一床一套,脸盆放置于盆架上。
2、根据分级护理标准,实施特护、一、二、三级护理措施并作好护理记录。
3、深人病房,主动、认真、细致、及时的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根据病情,定时巡视。
患者满意度>95%。
4、认真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做到及时、准确无误。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及无菌状态。
6.无因护理不当而引起的并发症、交叉感染或跌伤,有预防措施。
三、入院护理l、新患者及时搬入院介绍或入院评估。
2、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协助或指导患者做好个人清洁卫生。
3、新患者入院当日应按医嘱提供相应饮食。
4、定期进行健康宣教,有专科健康教育材料。
四、出院护理1、患者出院前护士要做好有关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2、结合本专科有出院指导书面材料。
3、患者出院或死亡,床单位有终末消毒制度。
五、护理用具l、每病区有全院统一的护理用具,可随时使用。
2、有定期清洗消毒制度,并切实执行。
3、体温表、血压计有定期监测制度,用后放置合理。
4、抢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第二节急诊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l、各诊室符合规范化要求,保持整洁有序,有管理措施。
2、各项工作制度健全有急诊抢救护理常规并定期考核。
3、对急症患者,进行认真分诊登记,眉栏项目填写齐全。
4、有抢救程序图表,抢救药品及仪器能应急使用,完好率达100%。
5、对留观患者勤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师。
门诊注射室工作制度

门诊注射室工作制度一、工作场所安排1.门诊注射室设在医院的二楼,容积约10平方米,具有1个门诊工作台,2个注射手术床,1个患者准备区,1个常温药品柜,1个冰箱,1个垃圾桶和1个长凳。
2.门诊注射室每天工作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周末和法定节假日不休息。
二、工作人员门诊注射室共有5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1名护士长和4名普通护士。
人员职责如下:1.护士长:全面负责门诊注射室的日常工作安排、医疗护理工作的安邦杯口处理。
负责监督普通护士的工作质量和工作进度。
2.普通护士:负责医生指示的各种注射、静脉点滴等医疗护理工作,同时负责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医学检查、体征观察和护理记录。
三、工作流程L患者来到门诊注射室,首先进行登记,登记员打印病历表并交给护士。
3.护士协寺患者后,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和注射项目要求,向患者做好医生指示的各项准备工作。
4.护士将药品从药房领取并核对,保证药品名称、数量、剂量等信息全部正确。
5按照医生的指示,对患者进行注射、静脉点滴等医疗护理操作。
5.每次注射后,护士需要记录患者注射的药品名称、剂量、注射部位、注射时间等信息,核对记录无误后将记录表交给护士长审核。
6.注射后,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医学指导,告知患者注射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剧烈运动等。
7.在门诊注射室运作过程中,护士需要确保注射室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每日结束时需要清洗和消毒注射台、设备和工具,并负责按时清理垃圾桶。
四、药品管理1.门诊注射室药品管理应符合医疗机构药品管理规定。
2.药品储存在特定的柜子内,按照规定严格管理,药品名称、剂量、保存要求等信息应明确标识。
3.药品储存时应严格按照次序储存,并定期对药品进行清点、监测。
4.药品在使用前应先经过核对,护士必须确认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无误,方可进行注射。
5.当药品取出后,患者未在规定时间内接种或未按规定方式完成时,护士应将残渣交还给药房,并及时上报此情况。
注射室消毒管理制度(五篇)

注射室消毒管理制度一、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设置流动水洗手设备或速干手消毒液,每次注射前后应洗手或消毒手一次。
医务人员的手要每月监测一次,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cfu/cm2。
二、注射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无菌操作前先洗手,衣帽整齐并且必须戴口罩。
三、无菌柜应每日进行清洁,无菌物品按日期依次放入柜内,不得有过期物品,所有无菌物品有效期不超过一周,过期应重新消毒灭菌;四、注射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包括皮试),用后必须按相关规定将注射针头放入锐器盒内,同时注意搞好个人职业防护,防止被针头刺伤。
五、室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操作台面三次,地面湿式清扫三次;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每日三次,每次____分钟以上;每____月做空气细菌培养,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cfu/m3。
六、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
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
七、治疗室使用的持物钳或持物镊应与容器配套,无菌罐、无菌镊、盛碘酒、酒精瓶每周压力蒸气灭菌____次。
对特殊感染病人应与一般病人分开注射,所用物品器械单独处理。
八、抽出的药液、启开的静脉输用无菌液必须注明启用时间,超过____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____小时不得使用。
治疗室、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1、操作前医护人员的准备(1)操作前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规程。
(2)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要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拭双手,方能进行下一项操作。
(3)医护人员发生特殊感染不得进入治疗室。
2、清洁处理(1)坚持每日清洁制度,定时通风,确保室内物品(包括污物桶)清洁干净。
(2)操作前后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擦拭桌面、台面、治疗车和治疗盘等。
(3)治疗室的拖把专用并有明显标志,地面每日用浸有消毒液的拖把至少擦拭____次。
(4)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照射时间为一小时,并有记录。
(5)每月大扫除一次,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菌落计数<500cfu/m3>。
注射室规范操作流程

一、凡多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
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病员热情、体贴。
三、亲密观测注射后的状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汇报医师。
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
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换。
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
注射应做到每人一针一管。
五、准备急救药物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六、室内每天要消毒,定期采样培养。
七、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一、经医师诊治后需要输液者,应带病历、输液卡及取配日勺药物,查对无误后,方可予以输液。
二、做好“三查七对”,严格操作规程,严密消毒,坚守工作岗位,定期巡视病员,注意输液反应,做好输液登记。
三、对病人热情体贴,力争无痛注射、一针见血。
如病人有疼痛或注射失败应立即向病人做好解释。
四、根据药物和病情,调整好输液速度,在输液过程中,应交待病员与陪伴不得随意调整滴速,以免发生危险。
并做好输液观测记录。
对需大小便者应由护士或陪伴陪伴监护,以免发生意外。
五、输液完毕后,病员无不适或其他反应,可嘱其休息十分钟后回去,并交待病人后回家后注意事项。
如有不适或病情变化,应请医生复诊并再作处理。
六、应对病人和陪伴宣传,自觉遵守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共同保持输液室文明、清洁、卫生、安全。
七、温馨提醒: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不要把外来盐水带来输注,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一、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条例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控制中心的规定,负责全院传染病管理。
负责制定、贯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汇报、管理制度及奖惩措施。
二、负责做好职业病、地方病、慢性病及死亡病例的汇报及管理工作。
三、负责安排本院职工(含离退休人员)的体检,建立并管理好职工健康档案资料。
督查食品从业人员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
四、负责职工的医疗、保健、住转院、病休等平常工作的处理。
五、负责本院职工(含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审核、报销工作。
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模版(2篇)

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模版(一)一般消毒隔离措施l、工作人员衣帽整齐,进入无菌物品存放间应更换拖鞋。
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周围环境无污染源。
2、供应室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清楚;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
3、各室桌面、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每月大扫除一次,保持各室的清洁整齐。
4、凡回收的弯盘、镊子、引流瓶、导尿管等均再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刷洗、擦干、再灭菌。
5、供应室对各科带有标记的特殊感染(如绿脓杆菌、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病人用过的物品均采用双蒸高压灭菌法。
6、供应室无菌送货车与回收车分开,并有明显标记,用后消毒液擦拭。
7、各种包布一用一洗一更换,保证无缺损。
(二)压力灭菌锅效果的监测1、每日晨对所用灭菌锅作b—d试验,b—d包内指示卡和包外指示带均匀一致变色合格,被视为灭菌锅运转正常。
2、所有灭菌锅每月进行生物监测一次。
3、消毒员随时检查灭菌锅的压力、温度、运转情况,每锅有记录,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4、高压灭菌与环氧乙烷灭菌物品分开放置,避免混淆。
(二)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的管理1、每批号注射器抽样____%进行细菌培养、热原和微粒检测,符合国家标准方能发货。
2、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专室、专柜放置,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5cm。
(四)无菌物品存放间的管理1、无菌物品存放间地面、桌面、柜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
2、无菌物品存放网每日紫外线照射l小时,每月空气培养一次,记录完整。
3、无菌物品存放间护士严格核查灭菌日期、灭菌效果(观察每一无菌包上的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是否正常),并按时间顺序发放物品。
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模版(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射室的运行,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预防医院感染,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注射室的运行管理。
第三条注射室是医院重要的医疗部门,负责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各类治疗注射、输液等医疗活动。
门诊护理常规

第一章门诊护理常规一、诊疗、候诊护理常规1、护士接待病人应态度和蔼,服务周到,礼貌待人,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有关问题。
2、开诊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检查各诊疗室各种用品(表格和器械等)是否齐全,并按固定位置放好。
3、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空气流通。
诊查床上的床单、枕套、定期更换。
4、在候诊中,经常巡视病人,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必要时护送至急诊科。
一旦发现传染病人,立即送传染科门诊,并及时采取消毒措施,严防院内感染。
5、根据挂号先后顺序就诊。
对老、弱、残、重病人应优先就诊。
6、根据病情测量体温。
必要时测脉搏、血压,观察呼吸状况,并记录在门诊病历上。
7、为病人进行肛门、乳房检查时,应有屏风遮挡或专门的诊室。
男医生检查女病人会阴及肛门时,须有护士陪同。
8、开诊前后,要维持好就诊秩序,随时向病人介绍候诊须知。
(1)挂号后请坐在椅子上,等候就诊。
(2)不要喧哗,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吸烟。
(3)诊疗时其他病人不得进入诊室内,做到一医一患或加陪。
(4)介绍门诊各科室方位,方便病人就诊。
9、检查完毕后,对需要进行特殊检查和治疗的病人,应向病人解释清楚,以取得配合。
二、分诊常规1、分诊护士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熟悉各种常见病的症状及主要检验的临床意义,便于做好分诊工作。
2、护士要态度和蔼、热情接待病人,耐心询问病史。
根据主要症状及辅助检查,安排病人专科就诊。
3、发现传染病病人时,应立即送传染科门诊;病人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4、疑难病例,应请医师协助分诊。
要注意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三、传染病门诊护理常规1、按诊疗、候诊护理常规。
分诊室发现传染病后,应指定病人到传染门诊就诊。
每个诊室只能看一种传染病,并各有出入口。
诊疗器械和室内各种用物不得交叉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每日上下班前,均应用消毒液擦拭桌面、椅子,门把用消毒液纱布包裹,诊室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
3、注意候诊病人有无紫绀、脱水、烦躁不安、意识障碍。
注射室护士资质、履职要求、岗位职责

5、熟悉专科护理理论、技能及防治疾病的知识,做好病情观察及记录,参与危重病人抢救配合。
6、熟练使用各种抢救器材和药品。
7、参与科室管理。
8、参与教学带教工作。
9、按时完成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继续教育与院内在职培训,自觉接受“三基三严”培训。
专业护±N3
1、工作满5年以上,主管护师职称(人事部聘任),职业素质良好
3、负责输液病人巡视工作,针对不同患者,进行人性化的健康宣教。
4、认真做好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格查对制度做好交接班防止严重差错事故发生。
5、熟悉全科护理理论、技能及防治疾病的知识,做好病情观察及记录,参与危重病人抢救配合。
6、熟悉使用各种抢救器材和药品。
7、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8、参与科室管理。
4、掌握本专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组织、指导本专科领域的业务及技术工作。
5、组织制定本科室各项护理工作标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等。
6、指导下级护士提高专业和技术水平。
7、协助护士长病房管理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8、承担护理教学及护理科研,每年撰写护理论文1篇以上,在省级以上级别刊物发表。
9、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有条件的开设专科护理门诊。
4、有组织、指导临床护理教学、科研的能力,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学术论文或著作,是专科的学术带头人。
1、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主管相应专科护理工作小组的工作,并履行相应的职责。
2、遵守医德规范,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医德考评合格。
3、保证输液病人的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医院临床护理岗位设置、资质、履职要求、岗位职责
部门
岗位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室护理常规
一、发生输液反应的护理常规
概念
输液反应是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时出现的各种非治疗效应,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很复杂,不单是药品质量问题,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表现;
输液反应包括:、、、
护理评估
1、病史
1起病的缓急;
2诱因;
3伴随症状;
4严重程度;
5心理反应;
2、身体
1神志;
2面容与表情;
3生命体征
护理措施
1、病人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当前液体,或保留静脉通路改换输液器和其他液体暂用抢
救车内,后补充;
2、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药,同时做好心理护理,避免患者恐慌;
3、病情严重者,根据需要做好心肺复苏的准备;
4、处理完毕在患者门诊病历上记录患者的生命特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患者病情平稳后,半小时内完成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青岛市护理用药不良事件案例调查表的
填写;
6、必要时保留输液器和药夜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药分
别送检;
健康指导
1、发热病人,根据病情予以物理或药物降温;
2、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高热病人在退热过程中,应及时擦干汗液和更换衣、被,以防受凉;
3、超高热病人应预防发生惊厥,做好安全防护;
4、急性肺水肿的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及时缓解病人痛苦;
5、急性期禁食,以免增加心脏负担;缓解期进食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6、指导病人和家属不得随意调节滴速;
二、输液过程中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护理常规
概念
低血糖是指血葡萄糖简称浓度低于正常,并出现饥饿感、软弱、出汗、焦虑、心慌、肢体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或和精神失常、恐惧、慌乱、幻觉、健忘、木僵等
脑部症状的一种临床现象,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复杂;成年人血糖低于L50mg/dl 时,可认为是血糖过低,但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个体差异较大;
护理评估
1、病史:
1起病的缓急;
2诱因;
3伴随症状;
4心理反应;
2、身体评估:
1全身情况:生命体征、神志、神态、体位、营养状况;
2腹部检查;
护理措施
1、立即平卧于床,如果患者在座椅输液,立即将座椅放平,使其尽量处于平卧位;
2、检测血糖和生命体征并通知急诊医师;
3、立即静脉推注5%葡萄糖20—40ml,或者直接口服5%葡萄糖20—40ml,维持静脉通畅;
4、患者平稳后,采集患者详细资料,是否有糖尿病史,并交代注意事项;在门诊病历做好相关记录; 健康指导
1、经常测血糖;
2、胰岛素或口服降糖用应按时按量使用;
3、定时定量进餐;如果您不能按时进餐,应在正常进餐时间吃一点水果、果汁或饼干等
4、运动前后测血糖,如运动后血糖较低及时加餐;
5、任何时间都随身携带含糖小食品,尤其是胰岛素治疗的病友;不要空腹饮酒;
三、过敏性休克的护理常规
概念
过敏性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
护理评估
1、用药史;
2、身体评估:全身状况:神志、呼吸、脉搏、血压、瞳孔等;
护理措施
1、立即停药保留静脉通畅,病人平卧,氧气吸入,注意保暖加盖被、热水袋;
2、立即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ml,患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
射该药直到脱离危险;
3、根据医嘱给药;
4、发生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实行人工呼吸;
5、抢救同时,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病情变化,并做好动态记录,病人未
脱离危险,不宜搬动;
健康指导
1、昆虫刺伤及服用某些药品特别是那些含青霉素的药品,是最常引发过敏性休克的原因,过敏
体质的人,应避免接触;
2、某些食物例如:花生、贝类、蛋和牛奶也会引起过敏性反应;对某些特定物质敏感的人,只
要在接触到这些物质数分钟后,就会出现反应;
3、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因为病人往往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
4、尽量减少注射用药,采用口服制剂;
5、用药前请告知过敏史;
四、输液过程中患者发生空气栓塞的护理常规
概念
空气栓塞是一种起源于肺的气体栓子阻塞脑血管引起的疾病,通常因在周围压力降低时如从深水向潜水上升时,膨胀的肺部气体导致肺过度膨胀所致,其常见的特征为疼痛和或神经系统症状;
护理评估
1、体温变化;
2、咳嗽咳痰情况,痰的颜色、量、性状和胸痛的程度;
3、呼吸困难的程度;
4、精神症状,有无神志模糊,烦躁不安等
护理措施
1、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头低足高位;
2、停止输液,通知医师,配合抢救;
3、氧气吸入;
4、安慰病人,减轻恐惧感;
健康指导
1、绝对卧床休息,经医生允许后方可改变体位,但要注意不能动作过快、过猛;卧床期间大小便
均需在床上完成,不要过度屈曲下肢;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品,少食用油腻、高胆固醇
的食物,禁食辛辣食物;保证每日饮水量,多饮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
3、请您严格遵从医嘱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减药,以免影响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