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美术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美术发展历程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的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
以下是对中外美术史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梳理。
一、中国美术史(一)先秦时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的美术形式有青铜器和陶器。
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器具,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造型庄重、纹饰神秘。
例如,商代的司母戊鼎,巨大而威严。
陶器则以彩陶为代表,上面的图案富有装饰性和象征意义。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成就突出,秦始皇陵兵马俑规模宏大,造型逼真,生动展现了秦军的威武雄壮。
画像石和画像砖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艺术形式,它们多用于装饰墓室,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佛教艺术兴起,石窟壁画和雕塑艺术蓬勃发展。
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同时,绘画艺术也有了显著的进步,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其作品《洛神赋图》线条优美,人物神态生动。
(四)隋唐时期隋唐是中国美术的鼎盛时期。
绘画方面,人物画成熟,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都是经典之作。
山水画也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科。
此外,唐三彩是这一时期著名的陶瓷艺术,色彩绚丽,造型多样。
(五)五代宋元时期五代时期的山水画成就颇高,荆浩、关仝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董源、巨然则代表了南方山水画派。
宋代的绘画在题材、风格和技法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宋徽宗赵佶对绘画的重视推动了宫廷绘画的繁荣。
同时,民间绘画也蓬勃发展,出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样的风俗画巨作。
元代文人画兴起,强调笔墨情趣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赵孟頫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
(六)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绘画流派众多,如明代的吴门画派、松江画派,清代的四王、四僧等。
同时,工艺美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如青花瓷、景泰蓝等。
二、外国美术史(一)古代美术古埃及美术以巨大的金字塔、神庙和雕塑为代表,其风格庄严、稳定,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美术史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到大量的历史背景、艺术流派和艺术家个人经历等内容。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外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知识点,下面我们将对一些关键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古代美术史知识点古代美术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从洞穴壁画开始逐渐演化到后来的壁画、雕塑等形式。
同样古代美术的知识点也非常丰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古埃及艺术:埃及艺术受到宗教和神秘主义的影响,注重描绘物体的平面。
其代表作有金字塔、斯芬克斯等。
2. 古希腊艺术:希腊艺术以人体为中心,追求完美的肌肉线条和比例。
著名的希腊雕塑家有菲迪亚斯、普拉克西特利斯等。
3. 古罗马艺术:罗马艺术继承希腊艺术的传统,擅长建筑和壁画创作。
在建筑方面,罗马的斗兽场、庞贝古城等都是著名作品。
4. 古印度艺术:印度艺术以宗教题材为主,注重几何形状和色彩的运用。
象岗巴奇石窟寺院和泰姬陵等都是印度艺术的代表作。
二、中世纪美术史知识点中世纪美术史是指从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段时期。
在这一时期,基督教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的艺术创作。
以下是一些中世纪美术史的知识点:1. 拜占庭艺术:拜占庭艺术注重宗教和象征主义的表达,以镀金的壁画和圆形拱顶为特点。
2. 罗曼式艺术:罗曼式艺术以宗教建筑为主,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形式上的装饰。
3. 哥特艺术:哥特艺术追求垂直感,建筑上运用了尖拱、飞扶壁等技术,创造出宏伟而富有气势的教堂。
三、文艺复兴美术史知识点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以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对古典文化的重新推崇为特点。
以下是一些文艺复兴美术史的知识点:1. 意大利文艺复兴: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弗拉·布鲁内莱斯基和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为代表,注重再现人体的比例和构图,追求艺术与科学的统一。
2. 北方文艺复兴:北方文艺复兴以阿尔布雷希特·杜勒、卡尔·冯·普罗希等艺术家为代表,注重通过绘画表达宗教思想和社会现象。
中外美术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中外美术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1.古代艺术:古代艺术包括了古代埃及、古代希腊和罗马等文明的艺术。
在埃及艺术中,人们专注于建筑、雕塑和壁画等形式,宗教和王权是常见的主题。
希腊和罗马艺术则注重人体的再现和形象的优雅。
2.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在14至17世纪间艺术和知识的重大变革时期。
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从古希腊和罗马艺术中寻找灵感,并将人体形象和透视法应用于绘画中。
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
3.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兴起于17世纪的意大利,后来在欧洲其他地方得到了发展。
巴洛克艺术强调运动、动态和情感的表达,以及富于装饰性的细节。
建筑上的代表是圣伯多禄大殿,绘画上的代表是卡拉瓦乔和鲁本斯。
4.印象主义: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艺术运动,特点是追求对光线和色彩的表现。
印象派艺术家以瞬间的观察为基础,捕捉自然光线对物体的变化。
莫奈和德加是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
5.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的一种艺术运动,主要在德国发展起来。
表现主义的艺术家通过扭曲和夸张来表达情感和内心体验。
此外,表现主义在诸如戏剧、舞蹈和音乐等领域也有广泛影响。
6.抽象艺术:抽象艺术强调形式和颜色,并试图摆脱可识别物体的描绘。
抽象艺术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如抽象表现主义和构成主义。
毕加索和康定斯基是抽象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
7.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是指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艺术形式。
当代艺术包括了各种媒介,如绘画、雕塑、摄影和装置等。
当代艺术鼓励多样性、个性化和反思。
安迪·沃霍尔和达米安·赫斯特是当代艺术的重要代表。
虽然以上只是中外美术史的一小部分要点,但它们代表了一些重要的艺术运动和艺术家。
通过学习中外美术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和时代的艺术发展,并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
中外美术史林木小结

中外美术史林木小结美术史是研究艺术发展的学科,它探讨了许多不同文化和地区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本文将以中外美术史为基础,对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进行小结。
一、古代中外美术史1. 中国古代美术:中国古代美术源远流长,包括了陶瓷、绘画、雕刻等多种形式。
其中,陶瓷艺术在唐代达到巅峰,宋代的青瓷更是享誉世界。
绘画方面,中国的山水画、工笔画等风格独特,影响了许多后来的艺术流派。
2. 古希腊美术:古希腊艺术以其独特的理性和和谐感而闻名。
古希腊的雕塑尤为出色,以塑造完美的人体形象著称。
古希腊的建筑也非常重要,著名的帕特农神庙和雅典卫城都是其代表作品。
二、中外现代美术史1. 中国现代美术:20世纪初,中国现代美术开始崛起。
许多艺术家开始接触西方艺术,并将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
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艺术家,如齐白石、徐悲鸿等。
后来,中国的现代艺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抽象艺术和观念艺术等新的形式。
2. 西方现代美术:西方现代美术在20世纪经历了许多重要的艺术运动。
其中,印象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束缚,强调光线和色彩的变化。
之后,立体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相继出现,带来了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三、中外当代美术史1. 中国当代美术:中国当代美术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许多中国艺术家开始接触国际艺术潮流,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中国当代美术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2. 西方当代美术:西方当代美术同样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迎来了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艺术家们开始关注身份认同、社会问题等议题,并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创作。
当代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数字艺术等。
中外美术史涵盖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三个阶段。
从中可以看出,中外美术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通过研究和理解美术史,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同时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
美术史的研究不仅对于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
中外美术史 重要知识点 考试复习整理

中美史重要知识点中西绘画比较中国古典绘画为代表。
它的艺术特点说明了中国艺术首先是重表现性的。
比较西欧美术的再现性倾向,它更重精神意念的表述,从而改变着客观自然现象中的物理因素。
①中国美术重线条造型以及线在艺术审美中的思想情感。
②重诗书画的联系,诗情画意和音乐效果③重象外之意,基于文学理念之联想。
④主张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要求以形传神,主张似与不似,轻象重意⑤侧重文人意识的发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偏向小农意识心态⑥与儒、佛、道哲学观念相联系与西方美术重体面,重视客观现象本身美的表达,中国美术是艺术处理与认识的升华,是独具特色的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民族审美心理与文化现象的一认闪光的东方金字塔。
汉代美术总结:1、表现题材多样化,内容丰富,直接描写生活的各个方面。
2、风格写实,简练而概括。
3、描写平民及动物方面的题材,刻画生动,具体,现实,富于活力,描写贵族方面的刻画较呆板。
4、绘画以勾线为主要表现手法,主题明确。
5、雕刻完整统一,简括有气度,大块大面,表现了事物内在的精神。
南北朝石窟、雕塑特点总论:1、早期,域外影响严重。
造像浑圆,不够精确,大体大面的效果。
统一完整,薄衣贴身,衣纹阴线。
中期穿插有汉式长袍衣样,厚重感强。
晚期秀骨清像,长脸,细颈,方肩,衣纹繁复。
秀骨清像,中呈圆润,柔和。
衣褶自然写实,造型细致准确,身体光洁优美,装饰性强。
2、制作规模宏大。
宗教服务于统治阶级,同时也体现了人民追求美好愿望的要求。
有宗教来世思想,有现实生活写照。
唐代山水画:①在表现形式上,以李思训为代表,工细巧整,青绿重彩,这种风格,在唐影响较大,画风普遍,不少创作,向这一派发展或靠近这一派。
②以吴道子为代表的注重线描,不以设色绚烂为要求的,既体又一派。
中唐以且有所发展。
③以张躁为主的呈派,以重视墨法巧变、笔色清润为主要手法。
这种画法在唐代虽影响小,但它在唐以且影响逐渐扩大唐代雕塑艺术特点:①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深刻的反映了时代精神及社会政治风貌,具有现实主义手法。
1.中外美术史整理重点

中国美术史部分重点依次是:文人画史(元明清)、宫廷画史(唐五代两宋)、石窟艺术(南北朝隋唐)、画像石转(秦汉)、文人画史中又以山水画史最为重要,人物画史与花鸟画史次之。
一名词解释(一)史前及先秦美术1、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陶胚上用天然的氧化铁和氧化锰作颜料进行描绘,经入窑烧制后,橙红色的胎底上形成黑、红、白等色图案的一种陶器。
2、黑陶: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密致。
3、原始瓷器: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粉碎后的瓷石制坯,烧成温度约1200℃,已经基本烧结,器表多施釉。
商周的青釉器皿已具备了瓷器的基本条件,但与后来的瓷器想比,质量较差,还处于原始阶段,古称原始瓷器。
4、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出土,高14cm,口径29cm,底径10cm。
盆卷唇平底,内壁绘有四道平行带纹,最上一道较粗,口沿处也有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饰间有舞蹈三组,每组两边用弧线分割,两组弧线间还有一条斜向柳叶形宽线,舞蹈纹每组无人,手拉着手,面向一致,头上有辨发,外侧的两人的一臂均为两道线,似为表示舞蹈动作之意。
5、金有六齐:金指合金青铜,是红铜与锡、铅的合金。
齐是调剂的意思,也就是比例。
锡使青铜质硬,铅使青铜质软,其中主要是铜与锡二者的配比。
6、失蜡法:是一种先进的青铜铸造方法,以蜡做模,用细腻的稀泥讲做好的蜡模糊上,再将范内的蜡模熔化,外范与内范志坚的就是模,再往模内灌注铜液,待冷却后去除器物。
7、莲鹤方壶:春秋时期青铜器、出图河南新郑,高126cm,宽54cm,重64.28kg。
全器从造型到装饰充满了灵动的生意,通体满饰纠结的龙螭纹,器耳、器足和扉棱皆设计为生动灵异的怪兽。
镂空的莲瓣围绕的壶顶,中立一昂首展翅欲飞的鹤。
将商代青铜器的神秘威严和西周的理性典雅风格转变为自由舒展、活泼灵动的新风格,充满了清新与活力。
8、岩画: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一般以动物血或皮胶作调和剂)或用石器磨刻、敲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画在岩壁或岩石上的图画。
中外美术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中外美术史知识要点中国部分一、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中外美术史的重要意义:1.中外美术史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它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美术遗存,阐述历史上各个时期经典美术风格和重要美术流派的艺术特色及其形成变化规律。
2.美术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它以视觉呈现的方式,记录社会发展的历程,学习中外美术史,不仅了解艺术造型、装饰风格、美术思潮的更迭与变迁,而且是理解中外文化特质的重要媒介。
3.设计的本质在于创造,而这种创造又常常根植于对中外民族文化特质的理解。
只有具备优秀的文化底蕴,才能产生优秀的设计。
中国美术史是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个高峰递次运动的历史:中国绘画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人物画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主张绘画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道德教育功能。
中国绘画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山水画中国“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思想影响了山水画的繁荣。
中国绘画发展的第三个高峰——花鸟画狭义的花鸟画,指绘画的题材是花鸟。
广义的花鸟画,指绘画的题材不仅包括花鸟,还包括松竹梅兰、鱼虫禽兽、蔬菜瓜果等,即除人物山水之外所有的动植物。
花鸟画的主流是文人写意花鸟,追求崇高品德。
在中国美术发展的过程中,美术的创作队伍经过了分化,形成了民间画工、宫廷画师和文人画家三种美术创作者,与此形成了三个画种:画工画、院体画和文人画。
从目的上说,画工画主张祈福避祸,满足世俗需要;院体画主张成教化、助人伦;文人画主张自我表现,聊以自娱。
从题材上说,画工画主要表现民间世俗生活,代表作有;院体画主要表现宫廷生活,代表作有;文化画主要表现山水花鸟,代表作有;。
从种类上说,画工画主要是画像砖、画像石、敦煌石窟艺术和年画;院体画主要是人物画、工笔花鸟画和青绿山水画;文人画主要是水墨山水画和写意花鸟画。
大约在五十万年前,“北京人”创造了人体装饰品,是中国史前美术初创的标志。
史前美术繁荣的标志是彩陶的产生。
史前美术衰落的标志是玉器的出现。
《玉钩龙》是红山文化的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大一中外美术史知识点

大一中外美术史知识点美术史是研究艺术作品和艺术发展变化的学科,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艺术作品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对世界文化和艺术发展有更全面的认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一学生应该了解的中外美术史知识点。
一、古希腊艺术古希腊艺术是西方艺术的起源之一,它强调完美的人体比例和对人体形态的准确描绘。
著名的希腊雕塑作品包括《米洛的维纳斯》和《雅典卫城》等。
古希腊艺术对后来欧洲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艺术史上的一大重要时期,它标志着中世纪黑暗时代到现代文明的转变。
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对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模仿,追求对人体和自然的真实再现。
意大利的达·芬奇和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艺术家。
三、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起源于意大利,并在17世纪传播到欧洲各地。
巴洛克艺术充满了繁复的装饰和动态的画面效果,以及强烈的情感表达。
代表作品包括巴洛克建筑中的圣彼得大教堂和巴洛克音乐中的巴赫作品。
四、印象派印象派是现代艺术的先驱之一,它在19世纪末兴起于法国。
印象派强调对光线和色彩的捕捉,注重瞬间的感觉和表现。
克劳德·莫奈和爱德华·马奈是印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五、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标志着20世纪艺术的嬗变,它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追求艺术的自由和个性化表达。
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等都是现代主义艺术的流派。
毕加索和达利是现代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
六、中国古代绘画中国古代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注重意境和表现手法的独特性。
中国古代绘画主要以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为主要表现形式。
宋徽宗和吴道子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代表人物。
七、中国现代美术中国现代美术是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的代表,受到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
中国现代美术以具有中国特色和现代观念的创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油画、水墨画和雕塑等。
蔡子明和霍达是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代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美术史知识要点中国部分一、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中外美术史的重要意义:1.中外美术史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它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美术遗存,阐述历史上各个时期经典美术风格和重要美术流派的艺术特色及其形成变化规律。
2.美术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它以视觉呈现的方式,记录社会发展的历程,学习中外美术史,不仅了解艺术造型、装饰风格、美术思潮的更迭与变迁,而且是理解中外文化特质的重要媒介。
3.设计的本质在于创造,而这种创造又常常根植于对中外民族文化特质的理解。
只有具备优秀的文化底蕴,才能产生优秀的设计。
中国美术史是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个高峰递次运动的历史:中国绘画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人物画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主张绘画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道德教育功能。
中国绘画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山水画中国“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思想影响了山水画的繁荣。
中国绘画发展的第三个高峰——花鸟画狭义的花鸟画,指绘画的题材是花鸟。
广义的花鸟画,指绘画的题材不仅包括花鸟,还包括松竹梅兰、鱼虫禽兽、蔬菜瓜果等,即除人物山水之外所有的动植物。
花鸟画的主流是文人写意花鸟,追求崇高品德。
在中国美术发展的过程中,美术的创作队伍经过了分化,形成了民间画工、宫廷画师和文人画家三种美术创作者,与此形成了三个画种:画工画、院体画和文人画。
从目的上说,画工画主张祈福避祸,满足世俗需要;院体画主张成教化、助人伦;文人画主张自我表现,聊以自娱。
从题材上说,画工画主要表现民间世俗生活,代表作有;院体画主要表现宫廷生活,代表作有;文化画主要表现山水花鸟,代表作有;。
从种类上说,画工画主要是画像砖、画像石、敦煌石窟艺术和年画;院体画主要是人物画、工笔花鸟画和青绿山水画;文人画主要是水墨山水画和写意花鸟画。
大约在五十万年前,“北京人”创造了人体装饰品,是中国史前美术初创的标志。
史前美术繁荣的标志是彩陶的产生。
史前美术衰落的标志是玉器的出现。
《玉钩龙》是红山文化的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含鱼纹彩陶盆,以图案结构线作为抓形的基础,画面简洁有力,所以有人把它看作是半坡人的巫术图腾,象征其氏族人丁昌盛的局面。
饕餮纹:商周青铜器上文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蘖龙或蘖凤图案。
其形象狞厉可怖,是用来"辩神奸"的符号,到春秋时代就基本消失。
夏商周时代,也称作青铜时代。
其主要功能不是满足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它的主要用途是祭祀与礼仪。
秦朝美术的风格是“大”,汉朝美术的特征是“孝”,汉代美术主要的种类是画像石和画像砖。
魏晋美术的特征,是美术的自觉。
是美术发展过程中划时代的转变。
魏晋以前,美术主要依附于陶器、青铜、砖石。
魏晋以后美术,特别是绘画,依附于纸张,才有了今天的卷轴绘画。
略谈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兵马俑雕塑的艺术特色,主要是绘塑结合,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形式和内容统一,既富真实性也富装饰性。
正因为如此,兵马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完全可以与希腊、罗马的雕塑媲美。
总体而言就是: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节刻画。
秦始皇陵兵马俑在整体的动静和谐统一中,蕴含着无穷的威力,它既体现了统治者的所要的军威,又表现了普通人的活力。
中国人物画成熟的标志是顾恺之“以形写神”理论的提出,,其中以曹植写的伤感诗篇的代表作是洛神赋图。
《画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绘画品评论著,由南朝齐梁间画家、理论家谢赫撰写。
《画品》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六法”的提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唐代初年,人物画坛上代表画家是阎立本和尉迟乙僧。
“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样式的创造者分别是吴道子和曹不兴。
曹衣出水:是历史上对早期人物画风格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历来被当作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绘画风格的称呼。
曹仲达用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称"曹衣出水"。
吴带当风:指唐代吴道子的人物衣纹程式。
他的用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故称之,和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画法相对。
盛唐时期描绘仕女生活情态的风俗画也得到发展。
张萱、周昉是这一时期这一题材方面的代表画家,前者的代表作是《虢国夫人游春图》,后者的代表作是《簪花仕女图》。
晚唐时期人物画的代表是孙位及其作品《高逸图》。
五代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分别创造了不同的绘画风格,人称“黄家富贵,徐家野逸”。
隋唐五代时期,山水画坛上出现了荆浩、关仝和董源、巨然等画家,开创了南北山水画两大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方山水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创造了北方山水画的风格:雄奇险峻。
南方山水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创造了南方山水画的风格:平淡天真。
荆浩的代表作是《匡庐图》,关仝的代表作是《关山行旅图》;董源的代表作是《潇湘图》,巨然的代表作是《秋山问道图》。
展子虔的《游春图》表现了士人纵情山水、欢快游乐的场景,体现了青绿山水画的艺术形式由初创逐渐走向成熟。
王维是划时代的伟大画家,是文人画、水墨山水画的开山鼻祖。
文人画的基本特征有三条:1.自娱;2.造理入神,炯得天意;3.诗、画统一。
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的特征:第一,健特罗艺术风格的影响。
第二,印度和西域艺术风格的影响。
第三、伊斯兰艺术风格的影响。
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繁荣主要表现在:第一,巨大的塑像。
第二,精致的塑像。
第三,美丽的塑像。
李成、范宽,是北宋初期最著名的山水画家,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百代标程”的重要人物。
北宋王希孟把青绿山水推向了顶峰,代表是《千里江山图》。
南宋山水画的代表人物是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李唐的山水画风格由写实向写意转变。
也就是从北宋向南宋转变。
马远、夏圭并称“马夏”。
以“马一角、夏半边”的作品面貌,引领了南宋大笔触的山水简括新风。
元代之前山水画的主流是宫廷的青绿山水,从元代开始变成文人的水墨山水画,以写意、摹古为主。
倪瓒使水墨山水达到了发展的高峰。
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在元末脱颖而出,合称“元四家”。
倪瓒的艺术风格:一、“一河两岸式”的构图。
二、用笔极简。
三、用墨极淡。
四、意境极远。
五、理想极高。
六、诗画统一。
北宋中期以后,除了沿袭这一传统外,李公麟的"白描"和梁楷的“减笔”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新创。
在内容上出现现实生活气息浓厚的风俗人物画和借古讽今的历史故事画。
吴门画派:明代中期兴起的山水画派,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
属于文人画的体系,成员都是具有诗文素养的饱学之士,过着闲云野鹤般的归隐生活。
在风格渊源上,吴门画派以元四家为宗,推崇尚意趣、精笔墨、饶“士气”,进而发展成为宁静典雅、平淡蕴藉的艺术典范。
松江派:明代后期的山水画,吴门诸家积习成弊,相继走弱。
山水画坛各家竞走、各派纷争,呈现了多样化的风格。
以董其昌为首的“松江派”声名显著。
在董其昌的画风和“南北宗论”的带动下,中国文人画的体系得到了继续发展与充实。
他的绘画成就集中体现在水墨写意山水画方面。
画风清润灵秀,讲求笔墨韵致,追求写意效果。
“青藤笔墨人间宝,数十年来无此道。
”这是清代画家石涛赞颂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诗句。
“四王”画派:“四王”是指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领袖是王时敏。
艺术主张是摹古。
他们的艺术观点是:1.摹古是绘画的最高原则,是区别绘画作品高下的标准。
2.摹古的根本内容就是要学习古人的思想感情。
3.反对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创新。
“四僧”画派:“四僧”指朱耷、石涛、髡残和弘仁四位遁迹空门的画家。
他们在笔墨之中抒发激越、压抑的情感。
绘画形式不守前人规范,风格奇肆,笔情恣纵,有强烈的个性。
情恣纵,有强烈的个性。
在艺术上髡残和弘仁尤精山水,而八大山人、石涛又兼工花卉、虫鸟。
四僧继承的传统,仍属文人画的范畴,讲求笔情墨趣、诗书画相结合,有真山水之趣,迥异于“四王”为代表的正统派的情感内容。
郎世宁:郎世宁,意大利人,康熙五十三年以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78岁离开北京。
郎世宁为中国与欧洲的艺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将西洋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明暗调子、色彩空间等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创造了新的院体画。
齐白石的绘画主张:画与客观对象的关系,既不能画得太像,也不能画得太不像,要在“似与不似之间”。
太似就是媚俗,太不似就是欺世。
徐悲鸿:徐悲鸿是中国艺术巨匠中的全才。
从传统艺术来说,诗书画印,无一不精;从西方艺术来说,素描、油画,无一不能。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将西方绘画的优长,比如解剖、明暗、焦点透视等科学原理运用于中国传统绘画,从而开创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新风格。
所以说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绘画的奠基人。
被国际评论界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其国画代表作有,油画代表作有。
徐悲鸿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从中国绘画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徐悲鸿是一个划时代的画家。
他对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主要有以下杰出贡献:1.恢复了求真写实的绘画传统。
唐代以前绘画追求求真写实——文人画否定求真写实,追求“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徐悲鸿再次回复绘画中求真写实的追求,艺术的发展证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
2.徐悲鸿恢复了人物画在绘画中的主导地位。
唐宋以前绘画以人物画为主——唐宋以后人物画在绘画中主导地位不在——徐悲鸿再次恢复人物画的主导地位,艺术的发展证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
3.徐悲鸿创造了“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
一方面,他吧西方绘画的精髓与国画的形式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他又力求把西方的艺术种类与中国的绘画的民族形式结合起来,表现中国的民族情感和审美情趣。
4.徐悲鸿建立了现代绘画教育体系。
西方部分西方美术主要涉及三大类型的样式,即绘画、雕塑与建筑。
古希腊美术发展史分期为(爱琴文明时代、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五个阶段。
古希腊建筑的风格主要是“柱式”,分别是多利克、爱奥尼式、科林斯式。
《米罗岛维纳斯》:它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雕像。
其艺术魅力永恒无限:端庄的身材,丰艳的肌肤,典雅的面庞,娟美的笑容,微微扭转的站姿。
这一切构成十分和谐而优美的体态。
雕像上身赤裸,起伏变化的玉肌似丘如谷,臂部富有肉感的曲线与腰际的浅涡令人消魂。
雕像真实得似有体温的胴体散发出醉人的芳香,但仍不失端庄典雅与崇高优美。
整个形象给人以矜持而智慧的亲切感。
《米罗岛维纳斯》融合了希腊古典雕刻中的优美与崇高两种风格。
她的体形符合希腊人关于美的理想与规范,身长比例接近理想的人体美标准,即头与身之比为8∶1。
由于8为3加5之和,这就可以分割成1∶3∶5,这就是“黄金分割律”,这个比数成为后代艺术家创造人体美的准则。
《拉奥孔》雕像取材于希腊神话特洛伊战争。
拉奥孔是特洛伊城阿波罗神庙的祭司。
他在特洛伊战争中警告同胞千万不要中希腊人设下的木马计谋,因此得罪了希腊保护神雅典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