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肌钙蛋白分类
肌钙蛋白

例3
急 性 肺 动 脉 栓 塞
肌钙蛋白升高的情况
肌钙蛋白升高的情况
肌钙蛋白升高的原因归因于两类四个方面: AMI NAMI 1型AMI 非1型AMI NAMI心源性心肌损伤 NAMI非心源性心肌损伤
肌钙蛋白升高的情况
NAMI心源性心肌损伤: 急性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心肌扩 张性疾病、心脏挫伤、由手术、消融 、起搏器等引起的心脏创伤、电复律 、应激性心肌病、左心室心尖球形综 合征、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瓣膜疾病 、肥厚型心肌病、快速或缓慢性心律 失常、心脏传导阻滞
小结
肌钙蛋白检测可以特异性地反映心肌 细胞的损伤/坏死,但不能反映特异性 的损伤机制。 肌钙蛋白对心肌损伤的具有器官特异 性,而无疾病特异性 不管由于什么原因,肌钙蛋白升高意 味着患者预后不好,要积极寻找病因, 积极治疗
小结
完整和详细的病史,心电图和cTn的 结合是当前诊断的核心 一句话“临床背景是关键”。用好了 ,才会在解读、诊断、危险分层及患 者管理等方面“游刃有余”
肌钙蛋白
• TnT (Troponin T 肌钙蛋白T) • 分子量为37000,是原肌球蛋白结合亚 基 • TnT有3种亚型:快骨骼肌亚型、慢骨 骼肌亚型和心肌亚型
肌钙蛋白
• TnI (Troponin I 肌钙蛋白 I) • 分子量为23000,是肌动蛋白抑制亚基 • 有3种亚型:快骨骼肌亚型、慢骨骼肌 亚型和心肌亚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8月第38卷第8期
第99百分位
• 统计学术语,指这一正常上限值来自 99%的正常人测定数据 • 故非常可信对于偏态分布或未知分布 的资料,正常值范围的确定常用百分 位数法,参考值范围是基于一定可信 度而建立的的 • 第99百分位则表示有99%的人等于或 小于这个数值
肌钙蛋白PPT课件

以溶栓后TnT第一蜂与第二峰比值 >1;以 tPA 溶栓后
1 h TnT 较溶栓前上升 >0.5 μg/L,以链激酶或尿激酶
溶栓后 4 h与 2 h 差值△TnT >1.6 μg/L 为冠状动脉再
灌注治疗成功指征。
3.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一组
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急性冠状动
肌钙蛋白
精选ppt
1
心肌肌钙蛋白 I(TnI)或肌钙蛋白 T(TnT)肌钙蛋白复合物由三个 亚单位组成,即肌钙蛋白 C (TnC)、肌钙蛋白 I(TnI)和肌 钙蛋白 T(TnT)。
精选ppt
2
【临床用途】 正常情况下周围循环 不能检出,是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 损伤最特异、最敏感的标志物。用 来协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 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心肌损伤。
痛患者,应进精行选pp积t 极的治疗。
6
4. cTnI可作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害的敏感 的生化指标,有证据支持,cTnI是一个可靠的反 映急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特异指标。 5. 肌钙蛋白升高主要反映了不可逆性心肌损伤。 除了缺血性损伤,非缺血性心肌损伤,如心力衰 竭、心内介入性手术、毒素导致的心肌细胞受损, 以及各种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等等都可以引起血 cTnI的增高。 6. 对心肌炎的诊断与 CK MB 活性相比,患心肌 炎时,因 cTnI相对较高的阳性率和持续时间较长, 且 cTn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7. 化疗后肌钙蛋白 I(TnI)水平增高的癌症患者 几年内发作心性事件的危险增大,因此成年癌症 患者化疗后 TnI升高心性事件危险度增高。 8. 肺栓塞患者血肌钙蛋白水平升高预后不良。
精选ppt
7
心肌肌钙蛋白I(医学参照)

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参考范围:<0.1nm/mL 排除心肌损伤0.1~0.5ng/mL 心肌损伤低风险,需结合多种诊断结果及临床症状综合判定0.5~25ng/mL 心肌损伤高风险>25ng/mL 严重心肌损伤临床意义:CTnI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指标。
心肌梗死发生后4~8h血清中cTnI水平即可升高,12~14h达到峰值,升高持续时间较长,可达6~10天。
CTnI的诊断特异性优于Mb和CK-MB,可用于评价不稳定心绞痛,cTnI水平升高预示有较高的短期死亡危险性,连续监测cTnI有助于判断血栓溶解和心肌再灌注。
在AMI时,所有生化标志物的敏感度都与时间有关。
对于胸痛发作4h以内的患者,首先应测定Mb水平;3h后得到的血液标本,应同时评价Mb和人cTnI。
所有阳性结果,都可确认为AMI;所有阴性结果都可以排除心肌损伤,当结果不一致时,需要进一步联合检查胸痛发作后9h,此时所有的生化标志物都达到最大的敏感度。
D-二聚体(D-Dimer)参考范围<500ng/ml 可以排除>500ng/ml 提示出现高凝状态,并结合临床临床意义1.是交联蛋白降解中的一个特异性产物,在深静脉恤衫、肺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严重肝炎、肺栓塞等疾病中升高。
2.也可作为溶栓治疗的观察指标3.陈旧性血栓患者D-二聚体并不升高4.凡有血块形成的出血,本试验均可呈阳性,故其特异性较低。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BNP)参考范围检测结果<300pg/ml可排除心衰50岁以下>450pg/ml提示心衰的可能性较大50岁-75岁>900pg/ml提示病人心衰的可能性较大75岁以上>1800pg/ml提示病人心衰的可能性较大临床意义①、BNP 诊断症状性心衰: 心力衰竭时,心脏容量负荷或压力负荷增加,心肌受到牵张或室壁压力增大,引起血中BNP 浓度增高,可诊断心力衰竭。
②、BNP 诊断无症状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 在无症状性左室收缩功能低下的患者中,NT2ANP 和BNP均会增高。
肌钙蛋白临床意义

严重感染
• 在严重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中,肌钙蛋白升高程度与左 室收缩功能下降的程度相关,也与死亡相关。
• 发生机制不明,其中一个假说认为,在脓毒血症患者,发热、 心动过速等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继发于呼吸衰竭的低 氧血症、微循环障碍、低血压和贫血等导致心肌供氧减少,氧 的供需失衡引起广泛的心肌缺血和心肌功能不全、心肌细胞损 伤,从而肌钙蛋白释出。
5型:与因缺血性冠脉事件而进行的CABG相关的心肌梗死。
• 再梗(Reinfarction):心梗后28天内再次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程中LD持续增高或再次增高,提示梗死面积扩大或再 次梗死); • 心梗复发(Recurrent MI): 急性心梗28天后再次发生的心肌 梗死; • 静息性心梗(Silent MI):病人的ECG出现了符合心梗诊断的 病理性Q波或影像学证实为心梗,但无临床症状。
脑血管病
各种类型的中风,包括缺血性、出血性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均 常伴随有血清肌钙蛋白升高,发生率约18%,其发生机制可能 与多种因素有关。
• 急性中风患者可能合并了心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
• 儿茶酚胺的大量释放导致高强度的心脏负荷,诱发原本稳定的 斑块破裂,或诱发了应激性心肌病。 • 肌钙蛋白升高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也是中风严重性的一个 替代指标。
心包炎和心肌炎
• 心外膜组织中没有肌钙蛋白,但在急性心包炎患者中,肌钙蛋 白升高的发生率为32%~49%,原因是心外膜心肌受到炎症反 应的影响。 • 肌钙蛋白升高反映心肌也存在炎症病灶,因此急性心包炎如果 合并心肌炎症(弥漫性或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或肌钙蛋白升 高),则称为急性心肌心包炎。 • 心肌心包炎患者多年龄较轻、男性多见、多有近期内发热史并 合并胃肠道症状、合并肌痛和入院时ST段抬高较常见,而且多 见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和心律失常。
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构成、区别及肌钙蛋白非特异性升高鉴别

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构成、区别及肌钙蛋白非特异性升高鉴别肌钙蛋白是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标志物。
肌钙蛋白T和I肌钙蛋白(cTn)是调节横纹肌肌动蛋白收缩过程的钙调节蛋白,由肌钙蛋白I、T、C 三亚基构成。
cTnC 可结合钙离子,是钙离子的结合亚基,存在于心肌及骨骼肌中,而且骨骼肌和心肌中的cTnC 是相同的。
cTnT 是原肌球蛋白结合亚基,它们在骨骼肌和心肌中的表达分别受不同的基因调控,所以心肌及骨骼肌中的 cTnT 是不同的。
cTnI 是肌动蛋白抑制亚基,心肌亚型相对骨骼肌亚型约有40% 的不同源性,心脏cTnT 和cTnI 是心脏独特的结构蛋白,是心肌细胞坏死的敏感和特异的生化标志物。
肌钙蛋白T和I的区别正常情况循环血中cTn 的浓度很低,使用现有的普通肌钙蛋白试剂检测不到。
当心肌细胞遭受损伤坏死时,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就会被破坏,释放出cTn 到外周血中。
与cTnT 相比,cTnI 具有较低的初始灵敏度和较高的特异性(93%—99%)。
AMI 发病后 3—6 小时,cTnI 即升高,5—7 天恢复正常。
而 cTnT 恢复正常需要 10—15 天。
肌钙蛋白与超敏肌钙蛋白的不同在心肌损伤早期,由于肌钙蛋白的延迟入血,血液中的cTn 水平升高缓慢,传统cTn 检测方法在患者发病初期敏感性低,由此超敏肌钙蛋白(hs-cTn)应运而生。
hs-cTn 不是一类新的心脏生物标志物,因其能够检测低于传统的肌钙蛋白试剂最低限值10 倍因而得名。
hs-cTn定义指在50% 以上正常参考人群(或表面健康人群)中检测到cTn,且参考范围上限第99 百分位值的检测变异系数≤10%。
与传统cTn 相比,hs-cTn 的最低检出限可降至传统cTn 的 10—100 倍,甚至连正常人体内生理性肌钙蛋白浓度都能测出来,使其在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不仅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准确性,还可以有效缩短疾病从症状出现到发现cTn 升高的时间。
带你全面了解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

带你全面了解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cTn)是一种特异的心肌损伤标志物,相对于其他生物学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及风险分级中的应用更具有临床价值[1]。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相信很多人都在医院做过cTn 的检测,我们对它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肌钙蛋白这一重要心肌标志物。
1什么是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是一种分布于肌纤维表面的调控蛋白,对肌肉的收舒功能具有关键调控作用。
心肌细胞主要由三种不同的亚型组成:快反应型、慢反应型以及心肌肌钙蛋白(cTn)。
前两者跟骨骼肌有联系,而心肌肌钙蛋白只在心肌细胞中有发现,它是一种络合物,由三种亚单位共同构成,分别为肌钙蛋白T (cTnT)、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 C(cTnC)[2]。
cTnI 和cTnT与骨骼肌有不同的基因表达,存在抗原性的显著差异, cTn 与 CK - MB 相比,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是临床常检测的两种主要心肌损伤标志物。
2肌钙蛋白有哪些特点和主要应用呢?(一)心肌肌钙蛋白 T心肌肌钙蛋白 T ( cTnT )主要以复合物形式存在细胞质中,6%~8%的cTnT 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心肌细胞的胞质中,心肌细胞损伤时, cTnT 释放入血清中,cTnT 浓度变化对诊断心肌缺血损伤的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
cTnT 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确定性标志物,发病后3~6小时血清 cTnT 即升高。
10~24小时达峰值,峰值达正常值30~40倍,10~15天降至正常水平,对非 Q 波性、亚急性心肌梗死或 CK - MB 无法诊断的患者更有价值。
cTnT 可诊断微小心肌损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阳性率可达39%,显著高于CK -MB的8%。
cTnT 还可用于评估溶栓疗法是否成功,观察冠状动脉是否复通。
溶栓成功后 cTnT 呈双峰,第一峰高于第二峰。
cTnT 亦可判断急性心肌梗死大小。
参考值 cTnT :<0.1ug/ L 。
肌钙蛋白升高一定是心梗吗?

肌钙蛋白升高一定是心梗吗?肌钙蛋白升高一定是心梗吗?林伟芬心肌肌钙蛋白定义心肌肌钙蛋白(cTn)是心肌细胞收缩的调节蛋白。
由三种不同基因的亚基组成: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肌钙蛋白C(cTnC)。
目前用于ACS实验室诊断的是cTnT和cTnI。
cTnT和cTnI对心肌损伤或坏死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成为诊断心肌损伤特别是心肌梗死的“金标准”。
由于cTnI分子量小在AMI时更易弥散入血这可能是cTnI在AMI 早期敏感性较高的原因。
cTnT分子量稍大其血浓度增高出现略晚但持续时间长表明cTnT 检测AMI窗口较cTnI更宽。
cTnT的特异性比cTnI略低因在肌病、肾衰时也可阳性而此时cTnI 一般为阴性。
在AMI后天死亡率的预报方面cTnT优于cTnI。
心肌肌钙蛋白升高的定义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定义为检测值超过正常参考人群(参考上限值)的第百分位这个第百分位界限定为诊断心梗的决定水平因此又称为“第百分位法则”。
参考值cTnT>ugl为临界值>ugl可以诊断AMIcTnTh达峰值倍d 恢复正常cTnI>ugl为临界值h即升高cTnIh达峰值d恢复正常心肌梗死定义年月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ESC大会上公布了第三版更新的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将急性心肌梗死定义为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死亡。
新版定义的心肌梗死标准为:血清心肌标志物(主要是肌钙蛋白)升高(至少超过%参考值上限)并至少伴有以下一项临床指标:()缺血症状()新发生的缺血性ECG改变新的STT改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ECG病理性Q波形成()影像学证据显示有新的心肌活性丧失或新发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冠脉造影或尸检证实冠状动脉内有血栓。
第条是新增加的内容其意义是强调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后在救治的过程中应积极行冠状动脉造影来验证心肌梗死的原因并尽早开始冠脉再通的治疗。
从版和版的定义还可以看出血清肌钙蛋白水平的改变对诊断心肌梗死具有绝对重要的价值。
全面解读心内科常用指标—肌钙蛋白

全面解读心内科常用指标一肌钙蛋白无论是溶栓、经皮冠脉介入(PCI),还是冠脉搭桥(CABG ),都是风险极大的治疗手段,所以「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诊断的正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临床工作者一直致力寻找一种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血清诊断指标,以期提高诊断正确性。
在近几十年中曾经有很多血清诊断指标在临床中得到应用,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越来越高,目前高敏肌钙蛋白(hs-cTn )可以检出非常微小的心肌损伤。
肌钙蛋白在临床实践中成为目前公认的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指标为所有指南所推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读肌钙蛋白及其临床意义。
1.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有么区别?1992年第一份肌钙蛋白I商业检测试剂在临床推广,不久肌钙蛋白T 检测试剂也开始在临床应用,在随后十余年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争论一到底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孰优孰劣?早期曾有研究观察到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经常出现肌钙蛋白T增高却不一定有急性冠脉综合症。
随后提出了几个可能的学说:(1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肌钙蛋白T 在横纹肌表达再分布,(2)抗原交叉反应,(3)慢性肾功能不全引发心肌微损害有关。
第一个假说很快被cTnT阵营否定,有学者用PCR检测否定cTnT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表达异常。
随着第二代肌钙蛋白T检测方法推出抗原交叉反应得到较好解决。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肌微损害也同样会引起肌钙蛋白I增高。
目前倾向认为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在心梗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上没有很大区别,但是相对而言,有个问题显得更加重要,无论是cTnT或cTnl,自肌钙蛋白检测方法问世以来,没有经过一个垄断的专利生产过程。
不同厂家、不同免疫检测方法,可谓五花八门,始终未能形成一个统一全球质量标准,只有企业质量标准。
不同厂家试剂盒可比性较差,甚至无法比较。
这可能成为两大阵营论战当中诸多结论相互矛盾主要原因。
由于巨大的市场份额和不同商业利益,要求不同厂家按照统一模式生产出目前看来并不现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肌肌钙蛋白分类
心肌肌钙蛋白是一种与心肌收缩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它在心肌功能和心肌病变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其功能和结构特点,可以将心肌肌钙蛋白分为以下几类。
一、心肌肌钙蛋白C(Cardiac Troponin C)
心肌肌钙蛋白C是心肌肌钙蛋白的一种亚单位,它与心肌肌钙蛋白I和心肌肌钙蛋白T一起形成心肌肌钙蛋白复合体,参与心肌肌纤维的收缩过程。
心肌肌钙蛋白C的主要功能是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肌钙蛋白复合物,激活心肌肌纤维的收缩。
通过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 的水平变化,可以判断心肌损伤的程度,是心肌梗死的敏感和特异性指标。
二、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心肌肌钙蛋白I是心肌肌钙蛋白的另一种亚单位,它在心肌收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心肌肌钙蛋白I与心肌肌钙蛋白C和心肌肌钙蛋白T一起组成心肌肌钙蛋白复合体,调节心肌肌纤维的收缩。
心肌肌钙蛋白I的浓度升高可以提示心肌损伤,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
通过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的水平变化,可以判断心肌损伤的程度和预后。
三、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
心肌肌钙蛋白T是心肌肌钙蛋白的第三种亚单位,也是心肌肌钙蛋
白复合体的组成成分之一。
心肌肌钙蛋白T参与调节心肌肌纤维的收缩,并与心肌肌钙蛋白C和心肌肌钙蛋白I共同发挥作用。
心肌肌钙蛋白T的浓度升高可以提示心肌损伤,尤其是心肌梗死。
心肌肌钙蛋白T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敏感指标,也是判断心肌损伤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四、心肌肌钙蛋白变异体(Cardiac Troponin Variants)
心肌肌钙蛋白变异体是指与正常心肌肌钙蛋白结构不同的一类蛋白质,它们的产生与心肌病变有关。
心肌肌钙蛋白变异体的存在可以导致心肌收缩功能异常,甚至引发心脏病。
目前已发现多种心肌肌钙蛋白变异体,它们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心肌病发生的机制,为心脏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总结起来,心肌肌钙蛋白是与心肌收缩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包括心肌肌钙蛋白C、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肌钙蛋白T和心肌肌钙蛋白变异体等不同类型。
通过检测心肌肌钙蛋白的水平变化,可以判断心肌损伤的程度和预后,对于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对心肌肌钙蛋白的研究不断深入,相信将有更多关于心肌肌钙蛋白的新发现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