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轮椅尺寸

标准轮椅尺寸
标准轮椅尺寸

大车轮

承载主要的重量。轮的直径有51、56、61、66cm数种。除了少数使用环境要求而用实心轮胎外,多用充气轮胎。

小车轮

直径有12、15、18、20cm数种,直径大的小轮易于越过小的障碍物和特殊的地毯。但直径太大使整个轮椅所占空间变大,行动不方便。正常小轮在大轮之前,但在下肢截瘫者用的轮椅,常将小轮放在大轮之后。操作中要注意的是小轮的方向最好可与大轮垂直,否则易倾倒。

手轮圈

为轮椅所独有,直径一般比大轮圈小5cm。偏瘫用单手驱动时,再加一个直径更小者以供选择。手轮圈一般由患者直接推动,若功能不佳,为易于驱动,可有下列方式的改动:⑴在手轮圈表面加橡皮等以增加磨檫力。⑵沿手轮圈四周

增加推动把手(knob)。推把有以下几种:①水平推把。用于C5脊柱损伤时。因此时,肱二头肌健全,手放在推把上,靠屈肘力可推车前进。若无水平推把,则无法推动。②垂直推把。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手关节活动受限时。因此时无法使用水平推把。③加粗推把。用于手指运动严重受限而不易握拳的患者,也适用于骨关节炎、心脏疾病或老年病人。(手摇轮椅由手摇驱动炳代替手轮圈)轮胎

有实心的、有充气内胎和无内胎充气型三种。实心型在平地走较快且不易爆破,易推动,但在不平路上振动大,且卡入与轮胎同宽的沟内时不易拔出;有充气内胎的较难推,也易刺破,但振动比实心的小;无内胎充气型因无内胎不会刺破,而且内部也充气、坐起来舒服,但比实心者较难推。

刹车

大轮应每轮均有刹车,当然象偏瘫者只能用一只手时,只好用单手刹车,但也可装延长杆,操纵两侧刹车。刹车有两种:⑴凹口式刹车。此刹车安全可靠,但较费力。调整后在斜坡上也能刹住,若调到1级在平地上不能刹住为失效。⑵

肘节式刹车。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几个关节而后制动,其力学优点比凹口式刹车强,但失效较快。为加大患者的刹车力,常在刹车上加延长杆,但此杆易损伤,如不经常检查会影响安全。

椅座

其高、深、宽取决于患者的体型,其材料质地也取决于病种。一般深为41、43cm,宽40、46cm,高45、50cm。

座垫

为避免压疮,对垫子要高度注意,有可能尽量用蛋篓(eggcrate)型或Roto 垫,这种垫由一块大塑料,上面有大量直径5cm左右的乳头状塑胶空心柱组成,每个柱都柔软易动,患者坐上后受压面变成大量的受压点,而且患者稍一移动,受压点随乳头的移动而改变,这样就可以不断地变换受压点,避免经常压迫同一部位造成压疮。如无上述垫子,则需用层型泡沫塑料,其厚度应有10cm,上层为0.5cm厚的高密度聚氯基甲酸酯(polyarethane)泡沫塑料,下层为中密度的同样性质的塑料,高密度者支持性强,中密度者柔软舒适。在坐位时,坐骨结节承压很大,常超出正常毛细血管端压力的1~16倍,易于缺血形成压疮。为避免此处压力过大,常在相应处的垫子上挖去一块,让坐骨结节架空,挖时前方应在坐骨结节前2.5cm处,侧方应在该结节外侧2.5cm处,深度在7.5cm左右,挖后垫子呈凹字形,缺口在后,若采用上述垫子加上切口,可以相当有效地防止压疮的产生。

脚托及腿托

腿托可为横跨两侧式,或两侧分开式,这两种托都以采用能摇摆到一边和可以拆卸的为最理想。必须注意脚托的高度。脚托过高,则屈髋角度过大,体重就更多地加在坐骨结节上,易引起该处压疮。

靠背

靠背有高矮及可倾斜和不可倾斜之分。如患者对躯干的平衡和控制较好,可选用低靠背的轮椅,使患者有较大的活动度。反之,要选用高靠背轮椅。

扶手或臂托

一般高出椅座面22.5~25cm,有些臂托可调节高度。还可在臂托上架上搭板(lapboard),供读书、用餐。

护裙板(网)

根据不同的用户,可选用护裙板、护裙网,防止使用者的裙子或衣摆卷入车轮。

选用

轮椅尺寸

选用轮椅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轮椅的尺寸。乘坐轮椅者承受体重的主要部位为臀部坐骨结节周围、股骨周围、帼窝周围和肩胛骨周围。轮椅的尺寸,特别是座位宽窄、深浅与靠背的高度以及脚踏板到座垫的距离是否合适,都会使乘坐者有关着力部位的血液循环受影响,并发生皮肤摩损,甚至压疮。此外,还要考虑患者的安全性、操作能力、轮椅的重量、使用地点、外观等问题。

注意问题

⑴座位宽度:测量坐下时两臀间或两股之间的距离,在加5cm即坐下以后两边各有2.5cm的空隙。座位太窄,上下轮椅比较困难臀部及大腿组织受到压迫;座位太宽则不易坐稳,操纵轮椅不方便,双肢易疲劳,进出大门也有困难。

⑵座位长度:测量坐下时后臀部至小腿腓肠肌之间的水平距离,将测量结果减6.5cm。若座位太短,体重将主要落在坐骨上,易造成局部易受压过多;若座位太长会压迫腘窝部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并易刺激该部皮肤。对大腿较短或有髋、膝屈曲挛缩的患者,则使用短座位较好。

⑶座位高度:测量坐下时足跟(或鞋跟)至腘窝的距离,再加4cm,在放置脚踏板时,板面至少离地5cm。坐位太高,轮椅不能入桌旁;座位太低,则坐骨承受重量过大。

⑷坐垫为了舒服和防止褥疮,轮椅的椅坐上应放坐垫。常见的坐垫有泡沫橡胶垫(5~10cm厚)或凝胶垫。为防止座位下陷可在坐垫下放一张0.6cm厚的胶合板。

⑸*背高度:*背越高,越稳定,*背越低,上身及上肢的活动就越大。低*背:测量坐面至腋窝的距离(一臂或两臂向前平伸),将此结果减10cm。高*背:测量坐面至肩部或后枕部的实际高度。

⑹扶手高度:坐下时,上臂垂直,前臂平放于扶手上,测量椅面至前臂下缘的高度,加2.5cm。适当的扶手高度有助于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平衡,并可使上肢放置在舒适的位置上。扶手太高,上臂被迫上抬,易感疲劳。扶手太低,则需要上身前倾才能维持平衡,不仅容易疲劳,也可以影响呼吸。

⑺轮椅其他辅助件:是为了满足特殊患者的需要而设计,如增加手柄摩擦面,车匣延伸,防震装置,扶手安装臂托,或是方便患者吃饭、写字的轮椅桌等

保养

轮椅保养:1、首先要完全了解这个设备,如何使用,各处按钮的功能,不要出现东西买了,关键时刻不能灵活运用,尤其是如何启动和如何快速停止,当遇到突发事情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2、保持车身清洁放于干燥通风处,防止配件锈蚀。

3、轮椅使用前及一个月内,应检查各螺栓是否松动,若有松动,要及时紧固。正常使用中,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查,确保所有部件均良好,检查轮椅上各种坚固螺母(特别是后轮轴的固定螺母),如发现松动,需及时调整、紧固。

4、请定期检查轮胎使用状况,及时维修转动部件,定期加注少量润滑油。

5、有时候出门免不了沾上泥水,或者被雨淋湿,注意及时清洗擦拭泥土,并涂上防锈蜡,雨水是太有酸性的,泥土如果不及时清理和容易是轮椅生锈,最起码从视觉上影响其美观。

6、轮胎保持气压充足,不能与油、酸性物质接触,以防变质。

7、轮椅车座架的连接螺栓为松联接,严禁旋紧。

8、对于电动轮椅车要养成用了即充的习惯,是电池电量保持饱满。禁止亏电存放;如长时间不使用电动轮椅,亏电存放会严重影响使用寿命,而且闲置时间越长,电池损坏越严重。闲置的电动轮椅要养成定期充电的习惯。使电池长期处于“吃饱状态”。还有避免雨淋!轻拿轻放等等。

9、经常检查活动、转动结构的灵活性,并涂润滑剂。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将轮子的轴拆去,在重新安装时应确保螺母拧紧,不会松动。

10、轮椅车座架的连接螺栓为松联接,严禁旋紧。

轮椅对开下半身残疾或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就是他们的第二双脚.而多人都是这样,把轮椅买回家之后,只要轮椅不出故障,他们一般不会去检查和保养,对它们很放心,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虽然生产厂家可以保证轮椅的质量没问题,但是不能保证在你用过一段时间后没问题,所以为了确保轮椅的最佳状态,轮椅需定期保养。

轮椅尺寸

轮椅是由大车轮、小车轮、手轮圈、轮胎、刹车、椅座等大小部件组成的,因为轮椅使用者所需要的功能不同,所以轮椅的尺寸大小也是不尽相同的,并且根据成人与幼儿身形的不同,也还分为幼儿轮椅与成人轮椅。但基本上来说,一般常规的轮椅的总宽度为65cm,总长度为104cm,椅座的高度为51cm。

在选择轮椅上也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但为了使用的方便与安全,选择一个合适的轮椅是有必要的,在购买轮椅是要注意座位宽度的测量,最好的宽度是使用者坐下时两臀间或两股之间的距离加5cm即坐下以后两边各有2.5cm的空隙。

轮椅的结构

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下面简述轮椅各主要部件的功能。

1、大车轮?承载主要的重量。轮的直径有51、56、61、66cm数种。除了少数使用环境要求而用实心轮胎外,多用充气轮胎。

2、小车轮?直径有12、15、18、20cm数种,直径大的小轮易于越过小的障碍物和特殊的地毯。但直径太大使整个轮椅所占空间变大,行动不方便。正常小轮在大轮之前,但在下肢截瘫者用的轮椅,常将小轮放在大轮之后。操作中要注意的是小轮的方向最好可与大轮垂直,否则易倾倒。

3、手轮圈?为轮椅所独有,直径一般比大轮圈小5cm。偏瘫用单手驱动时,再加一个直径更小者以供选择。手轮圈一般由患者直接推动。

4、轮胎?有实心的、有充气内胎和无内胎充气型三种。实心型在平地走较快且不易爆破,易推动,但在不平路上振动大,且卡入与轮胎同宽的沟内时不易拔

出;有充气内胎的较难推,也易刺破,但振动比实心的小;无内胎充气型因无内胎不会刺破,而且内部也充气、坐起来舒服,但比实心者较难推。

5、刹车?大轮应每轮均有刹车,当然象偏瘫者只能用一只手时,只好用单手刹车,但可装延长杆,操纵两侧刹车。刹车有两种:

(1)凹口式刹车。此刹车安全可靠,但较费力。调整后在斜坡上也能刹住,若调到1级在平地上不能刹住为失效。

(2)肘节式刹车。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几个关节而后制动,其力学优点比凹口式刹车强,但失效较快。为加大患者的刹车力,常在刹车上加延长杆,但此杆易损伤,如不经常检查会影响安全。

6、椅座?其高、深、宽取决于患者的体型,其材料质地也取决于病种。一般深为41、43cm,宽40、46cm,高45、50cm。

7、座垫?为避免压疮,坐垫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垫子的选择上也要高度注意。

8、脚托及腿托?腿托可为横跨两侧式,或两侧分开式,这两种托都以采用能摇摆到一边和可以拆卸的为最理想。必须注意脚托的高度。脚托过高,则屈髋角度过大,体重就更多地加在坐骨结节上,易引起该处压疮。

9、靠背?靠背有高矮及可倾斜和不可倾斜之分。如患者对躯干的平衡和控制较好,可选用低靠背的轮椅,使患者有较大的活动度。反之,要选用高靠背轮椅。

10、扶手或臂托?一般高出椅座面22.5~25cm,有些臂托可调节高度。还可在臂托上架上搭板,供读书、用餐。

电动轮椅车设计.

电动轮椅车设计 ee (ee) 指导教师:ee [摘要]:文中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各种轮椅的状况,在对比总结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由于直流电机的额定输出转矩较低,不足以驱动后轮克服地面摩擦阻力传动,根据国内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含有机械传动减速机构的电动轮椅,基于这种方案,设计了与之相匹配的减速器及其他传动机构,该方案采用直流电机经减速器与链条连接到后轴,以减低输出转速,增大输出转矩。应用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对驱动方式进行分析和再设计,优化车身骨架结构,添加必要的辅助功能装置,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构建轮椅及各零部件三维模型,为新型低成本电动轮椅的设计开发打下了一定基础,提供了一种供参考的驱动方案和骨架结构。 [关键字]:电动轮椅;设计;机械系统;

The design of electric wheelchair ee (ee) Tutor : ee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various wheelchair status, based on 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ecause the rated output torque DC motor is low, not enough to drive the rear wheel to overcome the ground friction transmissio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proposed the electric wheelchair with a mechanical reduction gear mechanism, based on this driving scheme, design of the reducer and oth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matched, the DC motor through reducer and the chain is connected to the rear axle, so as to reduce the output rotation speed, increase the output torque. Use the modern mechanical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 analyze and re-design the drive mode. Optimize the body frame structure. And add some necessary accessibility devices. Use computer aided design software to build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wheelchair an d it’s components. This design of the electric wheelchair’s mechanical systems has lay a certain foundation for the new type low-cost electric wheelchair and has given a reference scheme about drive mode and body frame structure. Keywords: wheelchair; design; mechanical system

设计中的各种尺寸

室内设计中的各种尺寸 1.餐厅 (1) 餐桌高:750—790mm。 (2) 餐椅高;450—500mm。 (3) 圆桌直径:二人500mm.二人800mm,四人900mm,五人1100mm,六人1100-1250mm,八人1300mm,十人l500 mm,十二人1800mm。 (4) 方餐桌尺寸:二人700×850(mm),四人1350×850(mm),八人2250×850(mm), (5) 餐桌转盘直径;700—800mm。 餐桌间距:(其中座椅占500mm)应大于500mm。 (7) 主通道宽:1200—1300mm。 内部工作道宽:600—900mm。 (9) 酒吧台高:900—l050mm,宽500mm。 (10) 酒吧凳高;600一750mm。 2、墙面尺寸 (1)踢脚板高;80—200mm。 (2)墙裙高:800—1500mm。

(3)挂镜线高:1600—1800(画中心距地面高度)mm。 3.商场营业厅 (1)单边双人走道宽:1600mm。 (2)双边双人走道宽:2000mm。 (3)双边三人走道宽:2300mm。 (4)双边四人走道宽;3000mm。 (5)营业员柜台走道宽:800mm。 营业员货柜台:厚600mm,高:800—l 000mm。 (7)单靠背立货架:厚300—500mm,高:1800—2300mm。 双靠背立货架;厚;600—800mm,高:1800—2300mm (9)小商品橱窗:厚:500—800mm,高:400—1200mm。 (10)陈列地台高:400—800mm。 (11)敞开式货架:400—600mm。 (12)放射式售货架:直径2000mm。 (13)收款台:长:1600mm,宽:600mm 4.饭店客房

多功能轮椅设计概述

1前言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它的发明可以说为腿部行动不便群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它在部分使用场景下以及部分功能上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例如,其在上下楼梯时就不能使用人群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需求,给相关人群提供性能优越的代步工具,研究一种价格适宜、平稳安全的爬楼梯装置是十分必要的。本设计可以解决传统的星轮式轮椅行走波动较大、在针对楼梯倾角调节轮椅时的困难等问题。本设计采用剪切式的连杆机构,其既可使前部伸出而上楼梯,也可使后部缩短而方便下楼梯,故可以使座椅保持相应的平衡而使上下楼梯的功能得以实现。 2爬楼梯轮椅的设计 2.1总体设计 该轮椅主要由车架、座椅、多连杆机构、行星轮机构、驱动机构等组成。该轮椅高度为0.8m,前后宽度为0.7m,左右宽度为0.7m,重量约为20kg。通过多连杆机构可调整轮椅上楼梯的角度,在行星轮的配合之下即可实现上楼梯的功能。 2.2行星轮设计 现行楼梯台阶的尺寸为:阶高应在140-170mm,阶面宽度为220-270mm,以此为依据,预设三星轮子轮直径为180mm,在此尺寸下,利用三星轮的转动功能,爬台阶功能很容易实现。 2.3多连杆机构设计 四连杆机构设计如下:四连杆的一端铰链连接三星轮,对角端的铰链连接在轮椅箱体中伸出的螺杆上,且四连杆中与箱体连接的其中一杆是固定。箱体内通过蜗轮蜗杆机构驱动轴的转动,以此来控制四连杆整体的转动,并且由于有一杆是固定的,就可以控制四连杆的收缩。再将在三星轮主轴上连接四连杆机构,借用四连杆机构的伸缩来实现轮椅角度的改变,使之保持水平。 2.4爬楼梯功能可行性分析 在下楼梯过程中,经软件模拟, 多连杆机构的极限位置如下左图所 示,通过如下的计算可知,此过程是

轮椅与护理床

一、轮椅与护理床 序号名称参数单位数量 1 成人轮椅1、车体:总长100cm ,总宽65cm、高88cm、折叠 后宽度26cm;喷涂车架;壁厚 1.2mm;机器手焊 接; 2、高品质 7寸前轮、带减震胶套;24寸后轮、四 轮全为免充气实心橡胶轮胎,前后四刹车; 3、轮椅可折叠,后背有储物袋,方便存放各种小 东西,活动扶手可上掀,塑胶踏板; 4、承重:≥110KG. 5、车架材质高强度铝合金,管直径:25mm、壁厚: ≥1.5mm,表面氧化处理,可折叠; 6、除上述要求外,其他参数不低于 GB/T13800-2009《手动轮椅车》国家标准。 辆240 2 腋拐铝合金腋拐: 1.技术参数: (1)材质为纯铝合金,壁厚≥0.8mm,表面佛山脱 亮银氧化。 (2)腋托:医用TPR材料,一体化超柔手感,高 度可调,9档调节,调节范围为1140mm-1340mm, 徒手轻松调节,伸缩自如、定位安全可靠。 (3)支脚垫材质为有弹性、耐磨、防滑的pvc材 料,使用中任何角度防测滑,安全系数高。 (4)净重约为950g 只50 3 手杖手杖: 1.技术参数: (1)材质:纯6063铝合金,壁厚1.1mm,表面处 理工艺,佛山无痕亮银氧化(亮白、雾银、亮黑、 古铜、炫蓝、五色可选) (2)手柄:医用PVC材料,高度可调,10档调节, 调节范围为700mm-920mm,徒手轻松调节,伸缩自 如。 (3)支脚垫材质为有弹性、耐磨、防滑的pvc材 料。 只50

4 护理床护理床配置:ABS床板、松木条制床面、铝合金护 栏、翻转餐桌板、六公分床垫(4公分海绵+2公分 椰丝,床垫外包装为防水布)、杂物架、输液架、 ABS床头柜 技术参数及配置: 1、金属部分经酸洗磷化喷塑处理,配备鞋架。整 床金属净重≥45kg。整床重量≥60kg。长度:2米、 宽度:0.9米,床面高度:0.50米。 2、床框部分钢材为80×40×T1.5mm方管、床腿采 用50×50×T1.2mm方管制作。床体安全承重:≥ 240 kg。 3、床头、床尾采用PE头料。颜色:珍珠白。美观 大方,耐腐蚀、耐脏,易擦洗。 4、床面为正宗松木,表面经防护处理。具有透气 性好、不变形、防蛀、防水性能。 5、背部可弯曲,弯曲角度:≥65°。具有背部手 动功能。 6、餐桌板为翻转式,餐桌支架采用40×16×1.5mm 扁管。餐桌板材料:ABS塑料,易清洗、耐磨损。 7、五档护栏柄收放自如、稳定性强。护栏材料: 铝合金,表面有防撞护条。护栏支撑杆壁厚2mm, 有保护包套。 8、床面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YY0003-90 进行承重静压试验检测。 9、伸缩式摇手,可折叠。摇柄采用ABS塑料成型, 内卡含油螺母。丝杆具有PVC防尘罩。丝杆具有双 向打滑限位功能。丝杆材料:45#钢滚丝。万向节 采用金属铸造。 10、鞋架尺寸为:825×320mm(长×宽)。鞋架材 料:喷塑钢管。方管尺寸:20×20mm。 11、配备伸缩不锈钢2头输液架,以防疗养人不便 之时使用。 张 20

居住区设计常用尺寸

1.步行适宜距离: L=500.0m 2.负重行走距离: L=300.0m 3.正常目视距离: L<100.0m 4.观枝形: L< 30.0m 5.赏花:L=9.0m 6.心理安全距离: L=3.0m 7.谈话距离:L>0.70m 居住区道路:W>20.0m;小 区路:W=6.0~9.0m; 组团路:W=3.0~5.0m; 宅间小路: W>2.50m; ` 园路、人行道、坡道宽:W=1.20m,轮椅通过:W≥1.50m, 轮椅交错:W≥1.80m。尽端式道路的长度: L<120.0m,尽端回车场: S>12.0m x12.0m 楼梯踏步室内: H < 0.15m,W > 0.26m;室外: H=0.12~0.16m,W=0.30m~0.35m; 可坐踏步: H=0.20~0.35m,W=0.40~0.60m。台阶长度超过3米或需改变攀登方向的地方,应在中间设置休息平台,平台:W<1.20m。 居住区道路最大纵坡: i<8%;园路最大纵坡: i<4%; 自行车专用道路最大纵坡:i<5%;轮椅坡道一般: i=6%;i<8.5%;人行道纵坡: i<2.5%。 无障碍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坡度:1:20 1:16 1:12 1:10 1:8最大高度(m): 1.50 1.00 0.75 0.60 0.35平长度(m): 30.00 16.00 9.00 6.00 2.80 室外座椅(具): H=0.38~0.40m,W=0.40~0.45m,单人椅: L=0.60m左右,双人椅: L=1.20m左右,三人椅: L=1.80m左右,靠背倾角: 100-110°为宜。 扶手: H=0.90m (室外踏步级数超过了3级时)残障人轮椅使用扶手: H=0.68m\0.85m栅栏竖杆的间距: W<1.10m。

残疾人(轮椅)适用电梯的标准

JEAS-C506A 关于残疾人(轮椅)适用电梯的标准 1范围 本标准对在乘客电梯(包括人货共用、消防电梯)以及病床用电梯中,残疾人使用者可以使用的轿厢、出入口的尺寸、以及残疾人使用者在使用时所需要的装置、功能进行规定。 该残疾人电梯不但适用于健全者,同时适用于具有能单独外出的行动能力的残疾人使用者。 电梯的操作方式是集选方式,或是群控方式时,事先规定的群组中的特定1台电梯,或是相临的2台电梯作为残疾人适用电梯。 另外,配置一部分本标准中规定的残疾人使用者用的装置、功能的电梯不称为残疾人适用电梯。 【解说】 本标准是对具有能单独外出的行动能力的残疾人使用者在乘坐轮椅的状态下,能够乘降的轿厢、出入口的尺寸、以及容易操作的专用的层站召唤按钮、轿厢按钮等的安装位置进行规定的同时,使应答专用按钮后停止时的开门的时间(开门时间)进行延长等,在残疾人使用时,为了提高其安全性而对所需要的各种功能进行规定的标准。 在集选方式或是群控方式那样的多台电梯作为1群组,进行运行管理的方式中,事先规定的1台电梯,或是相临的2台电梯作为残疾人适用电梯是根据以下的理由。 ①为了即使在距离残疾人等待的地方很远位置的电梯达到时,残疾人也能靠近该电梯,并确保乘入的时间,延长群组中的所有电梯的开门时间后,电梯整体的运行效率明显降低。 ②由于到达的电梯满员而不能乘入时,很难接近下一到达的电梯,所以对于残疾人来说,如果是等候在针对专用层站按钮的召唤必须进行应答的特定的电梯前面,就容易使用。 另外,能够单独外出的,没有行动能力的残疾人时,由于当然需要在外出时跟随保护者,所以即使是在乘坐电梯时,保护者一起乘坐作为前提。 2内容 轿厢尺寸是对于作为残疾人(轮椅)适用而进行使用所必要的尺寸。 (1)手动轮椅中,轮椅的尺寸是全宽650mm以下,全长1100mm以下时。 1)轮椅是在轿内可以180°旋转的规格时,轿厢的内壁间距最小尺寸是开口1400mm ×进深1350mm。 2)轮椅是在轿内不可旋转的规格时,轿厢的内壁间距最小尺寸是开口1000mm×进深1100mm。 (2)手动轮椅中,轮椅的尺寸是全宽700mm以下,全长1200mm以下时。 1)轮椅是在轿内可以180°旋转的规格时,轿厢的内壁间距最小尺寸是开口1500mm ×进深1350mm。 2)轮椅是在轿内不可旋转的规格时,轿厢的内壁间距最小尺寸是开口1000mm×进深1350mm。 (3)电动轮椅时 (4)轮椅在轿内不旋转作为前提,轿厢的内壁间距最小尺寸是开口1000mm×进深1350mm。 【解说】 轿厢尺寸是考虑以下所示的条件后进行的规定。 (a)手动轮椅能在轿内进行180°旋转的规格是以残疾人前进入梯,并在轿内改变其方向后前进下梯,和除了残疾人外,能够有几个人同时乘坐作为条

标准轮椅尺寸

大车轮 承载主要的重量。轮的直径有51、56、61、66cm数种。除了少数使用环境要求而用 实心轮胎外,多用充气轮胎。 小车轮 直径有12、15、18、20cm数种,直径大的小轮易于越过小的障碍物和特殊的地毯。 但直径太大使整个轮椅所占空间变大,行动不方便。正常小轮在大轮之前,但在下肢截瘫者用的轮椅,常将小轮放在大轮之后。操作中要注意的是小轮的方向最好可与大轮垂直,否则易倾倒。 手轮圈 为轮椅所独有,直径一般比大轮圈小5cm。偏瘫用单手驱动时,再加一个直径更小者 以供选择。手轮圈一般由患者直接推动,若功能不佳,为易于驱动,可有下列方式的改动: ⑴在手轮圈表面加橡皮等以增加磨檫力。⑵沿手轮圈四周增加推动把手(knob )。推把 有以下几种:①水平推把。用于C5脊柱损伤时。因此时,肱二头肌健全,手放在推把上, 靠屈肘力可推车前进。若无水平推把,则无法推动。②垂直推把。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 手关节活动受限时。因此时无法使用水平推把。③ 加粗推把。用于手指运动严重受限而不 易握拳的患者,也适用于骨关节炎、心脏疾病或老年病人。(手摇轮椅由手摇驱动炳代替 手轮圈) 轮胎 有实心的、有充气内胎和无内胎充气型三种。实心型在平地走较快且不易爆破,易推 动,但在不平路上振动大,且卡入与轮胎同宽的沟内时不易拔出;有充气内胎的较难推,也 易刺破,但振动比实心的小;无内胎充气型因无内胎不会刺破,而且内部也充气、坐起来舒服,但比实心者较难推。

刹车 大轮应每轮均有刹车,当然象偏瘫者只能用一只手时,只好用单手刹车,但也可装延长杆,操纵两侧刹车。刹车有两种:⑴ 凹口式刹车。此刹车安全可靠,但较费力。调整后 在斜坡上也能刹住,若调到1级在平地上不能刹住为失效。⑵肘节式刹车。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几个关节而后制动,其力学优点比凹口式刹车强,但失效较快。为加大患者的刹车力,常在刹车上加延长杆,但此杆易损伤,如不经常检查会影响安全。 椅座 其高、深、宽取决于患者的体型,其材料质地也取决于病种。一般深为41、43cm, 宽40、46cm,高45、50cm。 座垫 为避免压疮,对垫子要高度注意,有可能尽量用蛋篓( eggcrate )型或Roto垫,这种垫由一块大塑料,上面有大量直径5cm左右的乳头状塑胶空心柱组成,每个柱都柔软易动,患者坐上后受压面变成大量的受压点,而且患者稍一移动,受压点随乳头的移动而改变,这样就可以不断地变换受压点,避免经常压迫同一部位造成压疮。如无上述垫子,则需用层型 泡沫塑料,其厚度应有10cm,上层为0.5cm厚的高密度聚氯基甲酸酯(polyarethane )泡沫塑料,下层为中密度的同样性质的塑料,高密度者支持性强,中密度者柔软舒适。在坐位时,坐骨结节承压很大,常超出正常毛细血管端压力的1~16倍,易于缺血形成压疮。为避 免此处压力过大,常在相应处的垫子上挖去一块,让坐骨结节架空,挖时前方应在坐骨结节 前2.5cm处,侧方应在该结节外侧 2.5cm处,深度在7.5cm左右,挖后垫子呈凹字形,缺 口在后,若采用上述垫子加上切口,可以相当有效地防止压疮的产生。 脚托及腿托 腿托可为横跨两侧式,或两侧分开式,这两种托都以采用能摇摆到一边和可以拆卸的为最理想。必须注意脚托的高度。脚托过高,则屈髋角度过大,体重就更多地加在坐骨结节上,易引起该处压疮。 靠背 靠背有高矮及可倾斜和不可倾斜之分。如患者对躯干的平衡和控制较好,可选用低靠背的轮椅,使患者有较大的活动度。反之,要选用高靠背轮椅。 扶手或臂托 一般高出椅座面22.5~25cm,有些臂托可调节高度。还可在臂托上架上搭板( lap board ),供读书、用餐。

景观道路常用尺寸

园林常用尺寸---收集作者:末末 1.步行适宜距离: L=500.0m 2.负重行走距离: L=300.0m 3.正常目视距离: L<100.0m 4.观枝形: L< 30.0m 5.赏花: L=9.0m 6.心理安全距离: L=3.0m 7.谈话距离: L>0.70m 居住区道路:W>20.0m;小区路:W=6.0~9.0m; 组团路:W=3.0~5.0m;宅间小路: W>2.50m;园路、人行道、坡道宽:W=1.20m,轮椅通过: W≥1.50m,轮椅交错: W≥1.80m。尽端式道路的长度: L<120.0m,尽端回车场: S>12.0mx12.0m 楼梯踏步室内: H < 0.15m,W > 0.26m;室外: H=0.12~0.16m,W=0.30m~0.35m; 可坐踏步: H=0.20~0.35m,W=0.40~0.60m。台阶长度超过3米或需改变攀登方向的地方,应在中间设置休息平台,平台:W<1.20m。 居住区道路最大纵坡: i<8%;园路最大纵坡: i<4%; 自行车专用道路最大纵坡:i<5%;轮椅坡道一般: i=6%;i<8.5%;人行道纵坡: i<2.5%。无障碍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坡度:1:201:16 1:121:101:8最大高度(m): 1.50 1.000.750.60 0.35平长度(m): 30.00 16.00 9.00 6.00 2.80 室外座椅(具): H=0.38~0.40m,W=0.40~0.45m,单人椅: L=0.60m左右,双人椅: L =1.20m左右,三人椅: L=1.80m左右,靠背倾角: 100-110°为宜。 扶手: H=0.90m(室外踏步级数超过了3级时)残障人轮椅使用扶手: H=0.68m.85m栅栏竖杆的间距: W<1.10m。 路缘石: H=0.10~0.15m。 水篦格栅: W=0.25~0.30m。 车档: H=0.70m;间距=0.60m; 墙柱间距:3-4m;一般近岸处水宜浅(0.40~0.60m),面底坡缓(1/3~1/5); 一般园林柱子灯高3-5m; 树池铸铁盖板:有1.2、1.5m规格大小和圆、方外型; 低栏杆:H=0.2~0.3m;中栏杆:H=0.8~0.9m;高栏杆:H=1.1~1.3m。 亭:H=2.40~3.00m,W=2.40~3.60m,立柱间距=3.00m左右。 廊:H=2.20~2.50m,W=1.80~2.50m。 棚架:H=2.20~2.50m,W=2.50~4.00m,L=5.00~10.00m, 立柱间距=2.40~2.70m。柱廊:纵列间距=4-6m,横列间距=6-8m。 机动车停车车位指标大于5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机动车停车车位指标大于50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出入口之间净距须大于10m,出入口宽度不得少于7m,服务半径<150.0m

轮椅的基本结构(图示1).

◆轮椅的基本结构(图示1)◆◆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轮椅 选购轮椅时,最少考虑三类因素: ※轮椅的大小 ※轮椅组成部分的功能 ※其他因素 ※轮椅的大小 1.轮椅座位的宽度:座位与臀部左右各留 2.5CM空 隙 2.轮椅的外廓宽度:要比家居内最窄的通道稍宽 3.轮椅座位的深度:膝部后方与座位应有适当空间 4.轮椅靠背的高度: 靠背越高:所能提供的承托越稳固 靠背越低:上身及上肢可活动范围越 大 5. 轮椅坐位高度与脚踏板的高度: 一般要求使用者的双膝踝关节在坐下后呈90度, 轮椅踏板与地距离5CM ※轮椅组成部分的功能 1.扶手的选择: 短扶手:可供轮椅进入枱面下或电脑桌下,便 利生活工作 长扶手:适当高度,可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 2.轮胎的选择: 实心轮胎:保养简单,适平地使用 充气轮胎:减震效果良好,凹凸地面行走合适 聚胺脂(PU)轮胎:保养简单,耐磨,减震效果 良好 3.脚踏板的选择: 固定型脚踏板:普通轮椅配置 可拆卸型脚踏板:方便偏瘫截瘫人士上下轮椅 可调式脚踏板:适用于下肢肌力差的人士 ◆其他因素: 1.上肢功能: 上肢功能好:可选择手动式 上肢功能差:选择20寸轮他人推动型 2.家居环境: 楼层高或需频繁搬动者:使用轻型轮椅 楼层低或有电梯:普通重量轮椅可 3.承重: 常用轮椅一般承重160斤以下 160斤以上体重者需特殊订制 ◆轮椅上下楼梯台阶和体位转移装 置 轮椅滑轨:长度不等(一米至三米),可覆盖在数级楼 梯台阶上供轮椅平稳、安全上下过行台阶 身体转移板:供伤残人士体位转移使用 轮椅升降平台:供伤残人士单独使用可以上下多层楼层 轮椅爬楼梯机:供伤残人士及轮椅一同使用上下居家楼 层

标准轮椅尺寸

标准轮椅: A. 坐椅(seat): 1. 坐宽(seat width):为髋部和大腿间最宽的距离(约在大转子间的联机)往左、右各加1吋,选择一个适当宽度的轮椅座位对患者来说是很重要的,不但可以让患者舒适,同时也能让患者稳定的坐在座位上以避免滑动或是跌落的危险性,若座位太过于狭窄不仅是让患者感觉不适,而且也会压迫到神经血管导致痔疮发生率增加;同样的,若座位太过于宽敞,也会使患者无法固定躯干而倾向某一侧,长期下来无形助长了使用者臀部某一侧的压迫力,同时也会增加患者推动轮椅的困难度。 2. 坐深(seat depth):为髋关节至腘窝(popliteal fossa)的长度减去2吋,重点在于腘窝不能受到座位边缘的压迫,若太浅的话会使患者的腿部无法正确地固定在脚架上,进而影响患者使用轮椅的平衡感,若太深的话,则会使患者的脚部易于伸出脚架与滑动,进而压迫并影响其腿部的血液循环。 3. 坐椅高度(seat height):为膝腘窝到脚跟(膝部不需要坐90°)再加上1吋,或是脚踏板的最低点要离地面2吋以上,主要目的是为了能支撑患者的重量,而且适当脚踏板的调整会提高轮椅的安全性,因此若太高会使患者重心变高而容易摔倒,若太低则会使患者的脚扥在地面上。 4. 坐垫大致可分为折迭式及硬质式两类。折迭式坐垫是由软塑料或帆布做成,便于折迭携带,减少轮椅存放的空间。但是如果使用者肌力不良,或有明显痉挛及肢体变形的问题,最好使用硬质座椅,有些硬质坐垫内嵌木制材质,使座垫更加坚固以及有附有固定患者坐姿的功能,对于有些患者,由于臀部以及腿部皆失去知觉,坐垫上附加的特殊减压和预防褥疮功能是必要的,此时可以考虑充气式坐垫,因为它能随着人体造形提供臀部最大面积的接触以分散压力,分压效果良好,但是对姿势支撑性较小,所以须配合硬式坐垫使用以增加稳定性,适用褥疮高危险群者,而且材质轻,不过缺点是容易刺破,不易修补。 B. 椅背(seat back): 1. 标准高度至肩胛骨下缘上方2吋(约在腋下4吋),不过椅背的高度可依不同的轮椅使用方式而变动,大致上椅背的高度最高以能够支撑患者的背部,并且不会妨碍患者的动作为原则,因为椅背太高会限制上身的活动,最低的高度则不能使低于患者的肩胛,否则易使患者的背部感到不适。 2. 它的材质可以是软塑料可折迭或硬质椅背,有些患者有需由轮椅的背面进入轮椅的需求,此时椅背则必须有垂直拉炼、易于拆开的钮扣装置或是活动式的椅背(zippered opening),以便于打开或是移除背靠,可以方便患者由轮椅后方移位。 3. 在某些状况下,如:患者坐姿姿势性低血压时,椅背要能向后倾倒以符合需求,在椅背倾倒上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采用座位与靠背可以同时倾斜,但是这两夹角却不会改变的座位系统,也就是所谓的空间倾斜的座位系统,可降低倾斜时所承受的剪应力;而另一种是倾斜式的靠背,它是采用全卧式(Full reclining back)或半卧式(Semireclining back—约可倾斜30度)椅背以达到使病人后倾之目的;在此不论是哪一种类型,这类椅背常需要加高,并增加头靠,使颈部获得良好的支撑,常用于颈椎受伤合并有四肢瘫痪之患者。 C. 扶手(arm rest): 1. 扶手除了可以提供患者的前臂放置休息,防止患者由侧方跌落之外,同时也提供了患者在使用轮椅时双手的灵敏度,可使患者藉助扶手的支撑力来保持上半身的正确姿势,并且在不妨碍血液循环的情况下,达到防止患者得到缛疮的功能,而扶手的高度从椅面到手肘(要弯曲90°)的底侧再加1吋,若太高会使患者形成耸肩的动作(shoulder up),若太低则会患者产生圆背(round back)的代偿。 2. 扶手可以分成固定式和活动式,而活动式是利用栓锁或是弹簧锁固定在轮椅上,随

景观尺寸标准规格

景观尺寸 1.步行适宜距离:L=500.0m 2.负重行走距离:L=300.0m 3.正常目视距离:L<100.0m 4.观枝形:L< 30.0m 5.赏花:L=9.0m 6.心理安全距离:L=3.0m 7.谈话距离:L>0.70m 居住区道路:W>20.0m;小区路:W=6.0~9.0m; 组团路:W=3.0~5.0m;宅间小路:W>2.50m;园路、人行道、坡道宽:W=1.20m, 轮椅通过:W≥1.50m,轮椅交错:W≥1.80m。 尽端式道路的长度: L<120.0m,尽端回车场:S>12.0mx12.0m 楼梯踏步室内:H < 0.15m,W > 0.26m;室外:H=0.12~0.16m,W=0.30m~0.35m; 可坐踏步:H=0.20~0.35m,W=0.40~0.60m。台阶长度超过3米或需改变攀登方向的地方,应在中间设置休息平台,平台:W<1.20m。 居住区道路最大纵坡:i<8%;园路最大纵坡:i<4%; 自行车专用道路最大纵坡:i<5%;轮椅坡道一般:i=6%;i<8.5%;人行道纵坡:i<2.5%。 无障碍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坡度:1:201:161:121:101:8最大高度(m):1.50 1.000.750.600.35平长度(m):30.00 16.00 9.00 6.00 2.80 室外座椅(具):H=0.38~0.40m,W=0.40~0.45m,单人椅:L=0.60m左右,双人椅:L=1.20m左右,三人椅:L=1.80m左右,靠背倾角:100-110°为宜。 扶手:H=0.90m(室外踏步级数超过了3级时) 残障人轮椅使用扶手:H=0.68m\0.85m栅栏竖杆的间距:W<1.10m。 路缘石:H=0.10~0.15m。

手动轮椅车产品技术要求奥托博克

手动轮椅车 适用范围:适用于行动困难的残疾人、病人及年老体弱者做代步工具。 1.1 型号、规格:SYIV100-480F53=00000,规格Start M0; SYIV100-480F53=10000,规格Start M1;SYIV100-480F53=20000,规格 Start M2;SYIV80-480F53=30000,规格Start M3;SYIV100-480F53=40000,规格Start M4;SYIV100-480F53=50000,规格Start M5; SYIV100-480F53=60000,规格Start M6 1.2划分说明 按照GB/T 13800-2009中4的要求对型号进行命名和划分。 1.3 产品参数及图示:见附录A 2.1 表面、外形和质量要求 2.1.1表面要求 2.1.1.1零部件外表面:轮椅车所有手能触及的外表面均应平整光滑,不得有锋棱、毛刺、尖角等,各管孔端部均应加有封头。 2.1.1.2阳极氧化零件:主要表面应色泽均匀,无色差、无可见缺陷。 2.1.1.3涂漆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不许露底、起泡、剥落、开裂,不得有明显的擦伤、碰伤。 2.1.1.4焊接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焊瘤或凹坑,焊缝均匀,不得有气孔、裂纹、夹渣、漏焊、烧穿等缺陷。 2.1.2外形尺寸 轮椅车的最大外形尺寸不得大于表1的规定的数值。

表1 轮椅车外形尺 寸mm 2.1.3质量 折叠普通型手动四轮轮椅的质量应不大于22kg。 2.2 装配 2.2.1轮椅车装配后其各项功能应能按生产商的说明正常使用,所有转动、移动部件均应运动均匀,灵活,间隙适当,不得有卡滞或松弛现象。 2.2.2轮椅车的轮辋(车圈)应符合QB1802的规定,辐条和条母应符合QB/T 1888的规定,轮胎应符合QB/T 1702或GB/T10824的规定。 2.2.3各车轮的辐条应调节均匀,辐条头不允许突出条母之外。 2.2.4装配后的轮辋(车圈)的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均应小于4mm,手圈的径向跳动应小于10mm,端面跳动应小于5mm。 2.2.5传动机构应有良好的配合,链条和链轮之间的啮合应松紧适当,传动中不应出现掉链现场,不应有咬链声。 2.2.6折叠式轮椅车应折合、展开灵活,不得过松或过紧。 2.2.7折叠式轮椅车的搁脚板应易于翻动,翻起后应不会自行落下,搁脚板翻下后与脚托架的夹角应为88°~90°,内侧不应有下垂现象。 2.3性能:轮椅车的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园林设计常用尺寸

园林设计常用尺寸 一、消防 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 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 “T”形 “O”形

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 二、车道 1.道路纵坡 1.1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 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2.L为坡长。 1.2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 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 2.道路纵坡 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人行道横坡为1.0%~2.0% 3.道路宽度 3.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3.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3.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 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3.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3.5 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 单车道: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 4.转弯半径 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 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9.0m:车长6-9米的一般二轴载重汽车、中型车。 12.0m:车长10米以上的的铰接车、大型货车、大型客车等大型车。 基地出入口转弯半径应适量加大。 5.道路与建筑物间距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的最小距离(m)表 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2.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边缘之路面边线;当小区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缘。 3.建、构筑物无组织排水,则为散水边缘至道路边缘。 三、人行道 人行道宽:不小于1m,并按照0.5的倍级递增。 路牙要求:车行与人行道之间路牙地面高度在100~200之间;人行与草坪之间宜0~ 120。

残疾人专用轮椅的研究与设计

I 摘要 近些年由于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造成的肢体残疾人数量在不断增多,下肢残疾人占很大一部分比例。轮椅作为下肢残疾人的代步工具,在其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今的轮椅功能单一、造型色彩单调,根本无法满足残疾人更深层次的需求。 本文对现有残疾人轮椅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其分类形式和功能都做了归纳阐述,总结出了现有轮椅主要的不足功能,同时为了规范轮椅设计尺寸及研究下肢残疾人活动范围,推导出坐在轮椅上健全人的人体尺寸,近似等同于下肢残疾人人体尺寸。本文还运用人因工程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知识分析了人体疲劳的原因,总结出了满足人体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论文还引入残疾人心理需求研究,分析总结出残疾人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并提出把残疾人心理需求加入到轮椅的设计中是有必要的并且是可行的。轮椅的设计部分加入了我自己的设计实践,提出了现有轮椅的四个不足之处,并全部解决。 本论文设计研究的这台轮椅基本满足了乘坐舒适性的要求和残疾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能对下肢残疾人的生活和治疗过程有一些帮助。 关键词 : 轮椅;下肢残疾人 ;舒适性;残疾人心理

I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amount of extremity disability ,caused by the natural disasters and traffic accidents ,is continually increasing and the lower extremity disability takes a big proportion. Wheelchair as lower limb disabled people instead of walking to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ir lives. Wheelchair single function at present ,modeling is drab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disabled persons at a deeper level. The paper will start from the wheelchairs and the summaries research analysis presenting manual of categories and functionalities.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regulate wheelchair design size and scope of activities of lower limb disabilities ,wheelchair deduced healthy person's body size ,approximately equivalent to the lower limb disabled body dimensions. The paper also applies ergonomics and physiology of the human body and other disciplines of knowledge causes of fatigue analysis ,summed up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uman comfort. This paper also will introduce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research of disabled people, analyses and summarizes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disabled ,and adding Psychological needs of disabled persons and into the design of wheelchairs is necessary and feasible. Wheelchair's design part join writer's design practice ,It will propose four shortcomings about present manual wheelchairs and how they got solved. The wheelchair meets the request of comfortable or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disabled people. It will be helpful in everyday life of disabled people or during their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wheelchair ;lower extremity disability ;comfortability ;Psychology of disability

标准轮椅尺寸

标准轮椅尺寸

大车轮 承载主要的重量。轮的直径有51、56、61、66cm数种。除了少数使用环境要求而用实心轮胎外,多用充气轮胎。 小车轮 直径有12、15、18、20cm数种,直径大的小轮易于越过小的障碍物和特殊的地毯。但直径太大使整个轮椅所占空间变大,行动不方便。正常小轮在大轮之前,但在下肢截瘫者用的轮椅,常将小轮放在大轮之后。操作中要注意的是小轮的方向最好可与大轮垂直,否则易倾倒。 手轮圈 为轮椅所独有,直径一般比大轮圈小5cm。偏瘫用单手驱动时,再加一个直径更小者以供选择。手轮圈一般由患者直接推动,若功能不佳,为易于驱动,可有下列方式的改动:⑴在手轮圈表面加橡皮等以增加磨檫力。⑵沿手轮圈四

操纵两侧刹车。刹车有两种:⑴凹口式刹车。此刹车安全可靠,但较费力。调整后在斜坡上也能刹住,若调到1级在平地上不能刹住为失效。 ⑵肘节式刹车。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几个关节而后制动,其力学优点比凹口式刹车强,但失效较快。为加大患者的刹车力,常在刹车上加延长杆,但此杆易损伤,如不经常检查会影响安全。椅座 其高、深、宽取决于患者的体型,其材料质地也取决于病种。一般深为41、43cm,宽40、46cm,高45、50cm。 座垫 为避免压疮,对垫子要高度注意,有可能尽量用蛋篓(eggcrate)型或Roto垫,这种垫由一块大塑料,上面有大量直径5cm左右的乳头状塑胶空心柱组成,每个柱都柔软易动,患者坐上后受压面变成大量的受压点,而且患者稍一移动,受压点随乳头的移动而改变,这样就可以不断地变换受压点,避免经常压迫同一部位造成压疮。如无上述垫子,则需用层型泡沫塑料,其厚

残疾人座椅

残疾人座椅 一、浙江残疾人电动车 产品型号:jjs-106 产品特点: 1、结构设计新型,造型时尚。车身灵巧、操作简单。 2、安全性能高,采用最先进的电子刹车控制系统和制动系统。 3、座椅宽大舒适,可随时调整高度,旋转360度。 4、扶手可自由翻起折叠,适合老年人与残疾人使用。 5、适合室内外行驶,可进电梯、大型超市以及地铁。 6、具有防侧翻系统。 7、采用行星齿轮(后桥驱动)。 技术参数: 1、整车尺寸:1350*635*1280mm 2、座椅尺寸:560*520*350mm 3、电池尺寸:340*210*210mm 4、离地距离:80mm 5、整车重量:97.6kg 6、载重:200kg 7、最大前进速度:6-12km/h(可调) 8、最大后退速度:0-6km/h(可调) 9、爬坡能力:15度 10、转弯半径:1500mm 11、车轮尺寸:12" 12、电机:400w 13、电池:12v 38Ah*2 14、充电时间:6-8h 二、【轮椅的结构和功能】 轮椅的结构 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如图3-7-7。下面简述轮椅各主要部件的功能。 1. 大车轮承载主要的重量。轮的直径有51、56、61、66cm数种。除了少数使用环境要求而用实心轮胎外,多用充气轮胎。 2. 小车轮直径有12、15、18、20cm数种,直径大的小轮易于越过小的障碍物和特殊的地毯。但直径太大使整个轮椅所占空间变大,行动不方便。正常小轮在大轮之前,但在下肢截瘫者用的轮椅,常将小轮放在大轮之后。操作中要注意的是小轮的方向最好可与大轮垂直,否则易倾倒。 3. 手轮圈为轮椅所独有,直径一般比大轮圈小5cm。偏瘫用单手驱动时,再加一个直

[资料]标准轮椅尺寸

[资料]标准轮椅尺寸 标准轮椅: A. 坐椅(seat): 1. 坐宽(seat width):为髋部和大腿间最宽的距离(约在大转子间的联机)往左、右各加1吋,选择一个适当宽度的轮椅座位对患者来说是很重要的,不但可以让患者舒适,同时也能让患者稳定的坐在座位上以避免滑动或是跌落的危险性,若座位太过于狭窄不仅是让患者感觉不适,而且也会压迫到神经血管导致痔疮发生率增加;同样的,若座位太过于宽敞,也会使患者无法固定躯干而倾向某一侧,长期下来无形助长了使用者臀部某一侧的压迫力,同时也会增加患者推动轮椅的困难度。 2. 坐深(seat depth):为髋关节至腘窝(popliteal fossa)的长度减去2吋,重点在于腘窝不能受到座位边缘的压迫,若太浅的话会使患者的腿部无法正确地固定在脚架上,进而影响患者使用轮椅的平衡感,若太深的话,则会使患者的脚部易于伸出脚架与滑动,进而压迫并影响其腿部的血液循环。 3. 坐椅高度(seat height):为膝腘窝到脚跟(膝部不需要坐90?)再加上1吋,或是脚踏板的最低点要离地面2吋以上,主要目的是为了能支撑患者的重量,而且适当脚踏板的调整会提高轮椅的安全性,因此若太高会使患者重心变高而容易摔倒,若太低则会使患者的脚扥在地面上。 4. 坐垫大致可分为折迭式及硬质式两类。折迭式坐垫是由软塑料或帆布做成,便于折迭携带,减少轮椅存放的空间。但是如果使用者肌力不良,或有明显痉挛及肢体变形的问题,最好使用硬质座椅,有些硬质坐垫内嵌木制材质,使座垫更加坚固以及有附有固定患者坐姿的功能,对于有些患者,由于臀部以及腿部皆失去知觉,坐垫上附加的特殊减压和预防褥疮功能是必要的,此时可以考虑充气式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