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等级划分(甲、乙、丙、丁)

合集下载

2020年建筑等级划分(精选干货)

2020年建筑等级划分(精选干货)

建筑等级划分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整理,列出了常见的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和乙类的建筑,除此之外,基本上可以按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筑进行抗震设防。

ﻫ一、基本规定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此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甲类建筑在地震破坏后会产生巨大社会影响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严重次生灾害指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乙类建筑属于地震破坏后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或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包括城市的重要生命线工程和人流密集的多层的大型公共建筑等。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丁类建筑,其地震破坏不致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轻微。

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等....文档交流仅供参考...二、抗震防灾建筑①医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三级特等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甲类。

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县及县级市的二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乡镇主要医院住院部、医技楼,县级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挥、通信、运输系统的重要建筑,县级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工矿企业的医疗建筑,可比照城市的医疗建筑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医院的级别,三级医院指该医院总床位不少于5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m2,二级医院指床位不少于1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m2。

三级特等医院为极少数承担特别重要医疗任务的三级医院....文档交流仅供参考...②消防车库及其值班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甲乙丙丁厂房表

甲乙丙丁厂房表

一、甲类厂房1.闪点小于28℃的液体;例如:己烷、戊烷,石脑油,环戊烷,二硫化碳,苯,甲苯,甲醇,乙醇,乙醚,蚁酸甲酯、醋酸甲酯、硝酸乙酯,汽油,丙酮,丙烯,酒精度为38度及以上的白酒。

2. 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小于10%气体的固体物质;例如:乙炔,氢,甲烷,乙烯,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水煤气,硫化氢,氯乙烯,液化石油气,电石,碳化铝。

3.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例如: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喷漆棉,火胶棉,赛璐珞棉,黄磷。

4.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例如:金属钾、钠、锂、钙、锶,氢化锂,四氢化锂铝,氢化钠。

5. 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例如: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硝酸铵。

6. 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例如:赤磷,五硫化二磷,三硫化二磷。

7. 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大于等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二、乙类厂房1.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如:煤油,松节油,丁烯醇,异戊醇,丁醚,醋酸丁酯,硝酸戊酯,乙酰丙酮,环己胺,溶剂油,冰醋酸,樟脑油,蚁酸。

2. 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

3. 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如:硝酸铜,铬酸,亚硝酸钾,重铬酸钠,铬酸钾,硝酸,硝酸汞,硝酸钴,发烟硫酸,漂白粉。

4. 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如:硫磺,镁粉,铝粉,赛璐珞板(片),樟脑,萘,生松香,硝化纤维漆布,硝化纤维色片。

5. 助燃气体;如:氧气,氟气。

6. 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雾滴;三、丙类厂房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如:动物油,植物油,沥青,蜡,润滑油,机油,重油,闪点≥60℃的柴油,糖醛,白兰地成品库。

建筑等级划分(甲、乙、丙、丁)

建筑等级划分(甲、乙、丙、丁)

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整理,列出了常见得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与乙类得建筑,除此之外,基本上可以按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得建筑进行抗震设防、一、基本规定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得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与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此生灾害得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得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得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甲类建筑在地震破坏后会产生巨大社会影响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严重次生灾害指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与其她严重次生灾害、乙类建筑属于地震破坏后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或造成相当大得经济损失,包括城市得重要生命线工程与人流密集得多层得大型公共建筑等。

丁类建筑,其地震破坏不致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与经济损失轻微。

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得单层仓库等。

二、抗震防灾建筑①医疗建筑得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三级特等医院得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甲类。

大中城市得三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县及县级市得二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得乡镇主要医院住院部、医技楼,县级以上急救中心得指挥、通信、运输系统得重要建筑,县级以上得独立采、供血机构得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得医疗建筑,可比照城市得医疗建筑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医院得级别,三级医院指该医院总床位不少于5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m2,二级医院指床位不少于1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m2。

三级特等医院为极少数承担特别重要医疗任务得三级医院、②消防车库及其值班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③大中城市与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得县级以上抗震防灾指挥中心得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得抗震防灾指挥系统建筑,可比照城市抗震防灾指挥系统建筑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建筑甲乙丙类划分标准(一)

建筑甲乙丙类划分标准(一)

建筑甲乙丙类划分标准(一)建筑甲乙丙类划分标准建筑行业按照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可分为甲级建筑、乙级建筑和丙级建筑。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甲乙丙类划分标准。

1. 甲级建筑甲级建筑为施工安全风险等级高的建筑,建筑工程总投资额大于5000万元,或者单个建筑工程非固定场地的地下建筑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或者地上建筑面积大于5万平方米,或者高度大于100米的建筑。

甲级建筑需要经过专业性审查,获得特种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施工总承包等证书。

甲级建筑通常包括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住宅楼、大型医院、体育馆、高等学府等建筑。

2. 乙级建筑乙级建筑为施工安全风险等级较高的建筑,建筑工程总投资额在1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或者单个建筑工程非固定场地的地下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至5000平方米之间,或者地上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至5万平方米之间,或者高度在50米至100米之间的建筑。

乙级建筑同样需要经过专业性审查,并获得相应的证书。

乙级建筑通常包括较大型的商业综合体、高层住宅楼、医院、学校、大型超市等建筑。

3. 丙级建筑丙级建筑为施工安全风险等级较低的建筑,建筑工程总投资额在1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或者单个建筑工程非固定场地的地下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至1000平方米之间,或者地上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至1万平方米之间,或者高度在20米至50米之间的建筑。

丙级建筑不需要专业性审查和相应的证书。

丙级建筑通常包括小型商业综合体、小型住宅楼、教学楼、商铺、娱乐场所等建筑。

总结建筑甲乙丙类划分标准主要是根据建筑的规模、高度和施工安全风险等级来进行分类。

不同等级的建筑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和要求,以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优缺点分析1. 甲级建筑的优缺点优点1.甲级建筑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需要通过专业性的审查,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2.甲级建筑通常规模较大、功能齐全,能够较好地满足人们的居住、工作和娱乐需求。

3.甲级建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因此有助于推动建筑产业的发展。

建筑各种等级划分

建筑各种等级划分

一、地下建筑防水等级划分使用功能要重要程度、设计人员在进行防水设计时,要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防水层耐用年限来选用防水材料和进然后根据防水等级、求等来确定防水等级,行构造设计。

工程防水等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1 级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 2级,单个湿渍面积不‰工业与民用建筑:湿渍总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1 0.1m2,任意100 m2防水面积不超过一处大于,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其他地下工程:湿渍总面积不大于防水面积的6100m2防水面积不超过4处0.2m2,任意 3 级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单个漏水点的漏水量不大于2.5L/d 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3 m2 防水面积不超过7处任意100m2 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4 级防水面积的平均漏水量不大于任意100m2整个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2L/m2.d, 4L/ m2.d提出一个符合我国地下工程实际情况的防水标准是十分必要当前,说明:结合地下工程不参考国外有关规定数值,的,本条文是根据国内工程调查资料,将地下工程防水划分为四个按不同渗漏水量的指标同要求和我国地下工程实际,等级。

二、民用建筑等级划分按照建设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规定,我国目前将各类民用建筑工程按复杂程度划分为:特、一、二、三、四、五,共六个等级,设计收费标准随等级高低而不同。

《注册建筑师条例》参照这个标准进一步规定,一级注册建筑师可以设计各个等级的民用建筑,二级注册建筑师只能设计三级以下的民用建筑。

所以了解民用建筑的等级划分,对于建筑师执业是重要的。

以下是民用建筑复杂程度等级的具体标准:(一)特级工程1.列为国家重点项目或以国际活动为主的大型公建以及有全国性历史意义或技术要求特别复杂的中小型公建。

如国宾馆、国家大会堂,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大型航空港、国际综合俱乐部,重要历史纪念建筑,国家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三级以上的人防工程等。

2.高大空间、有声、光等特殊要求的建筑,如剧院、音乐厅等。

民用建筑等级划分标准

民用建筑等级划分标准

民用建筑等级划分标准民用建筑等级划分标准,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啊!你知道吗,民用建筑就像人一样,也有不同的等级和身份呢!比如说,甲级建筑就像是班级里的学霸,各方面都超级优秀!它们有着极高的质量标准和严格的要求,从设计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甲级建筑通常在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等方面都表现得极为出色,是不是很厉害?而乙级建筑呢,就像是努力上进的中等生,也有着不错的表现。

它们虽然可能没有甲级那么顶尖,但也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这些建筑在质量和性能上也有一定的保障,让人住着安心。

再看看丙级建筑,可能就像是班级里的普通同学啦,但它们也有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呀!虽然在某些方面可能相对较弱一些,但它们也能为人们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那民用建筑的等级划分到底是根据什么呢?这可就多了去啦!像建筑的结构稳定性,这就好比人的骨骼,得结实才行啊!还有建筑材料的质量,这就像人的衣服,质量好才能穿得久呀!还有施工工艺,这就如同人的做事方法,精细的工艺才能造出好建筑。

再想想,不同等级的民用建筑在外观上是不是也会有所不同呢?甲级建筑可能就像是穿着华丽礼服的明星,光彩照人;乙级建筑可能像穿着得体西装的白领,简约大方;丙级建筑可能就像穿着普通衣服的路人,虽然不那么耀眼,但也有自己的朴实之美。

而且,民用建筑等级的划分还会影响到它的用途呢!甲级建筑可能会被用于一些重要的场所,比如大型商场、高档写字楼;乙级建筑可能会用于一些普通的住宅、办公楼;丙级建筑可能更多地出现在一些较为简单的场所。

这民用建筑等级划分标准真的很重要啊!它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建筑的质量和性能,也能让我们在选择居住、工作等场所时有更明确的方向。

难道不是吗?我们总不能随便找个质量不过关的建筑就住进去吧,那多不安全啊!所以说,民用建筑等级划分标准真的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呢!。

民用建筑等级划分

民用建筑等级划分

民用建筑等级划分按照建设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规定,我国目前将各类民用建筑工程按复杂程度划分为:特、一、二、三、四、五,共六个等级,设计收费标准随等级高低而不同。

《注册建筑师条例》参照这个标准进一步规定,一级注册建筑师可以设计各个等级的民用建筑,二级注册建筑师只能设计三级以下的民用建筑。

所以了解民用建筑的等级划分,对于建筑师执业是重要的。

以下是民用建筑复杂程度等级的具体标准:(一)特级工程1.列为国家重点项目或以国际活动为主的大型公建以及有全国性历史意义或技术要求特别复杂的中小型公建。

如国宾馆、国家大会堂,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大型航空港、国际综合俱乐部,重要历史纪念建筑,国家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三级以上的人防工程等。

2.高大空间、有声、光等特殊要求的建筑,如剧院、音乐厅等。

3.30层以上建筑。

(二)一级工程1.高级大型公建以及有地区性历史意义或技术要求复杂的中小型公建。

如高级宾馆、旅游宾馆、高级招待所、别墅,省级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高级会堂、俱乐部,科研试验楼(含高校),300床以上的医院、疗养院、医技楼、大型门诊楼,大中型体育馆、室内游泳馆、室内滑冰馆,大城市火车站、航运站、候机楼,摄影棚、邮电通信楼,综合商业大楼、高级餐厅,四级人防、五级平战结合人防等。

2.16—29层或高度超过50m的公建。

(三)二级工程1.中高级的大型公建以及技术要求较高的中小型公建。

如大专院校教学楼,档案楼,礼堂、电影院,省部级机关办公楼,300床以下医院、疗养院,地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俱乐部、排演厅、报告厅、风雨操场,大中城市汽车客运站,中等城市火车站、邮电局、多层综合商场、风味餐厅,高级小住宅等。

2,16-29层住宅。

(四)三级工程1.中级、中型公建。

如重点中学及中专的教学楼、实验楼、电教楼,社会旅馆、饭馆、招待所、浴室、邮电所、门诊所、百货楼,托儿所、幼儿园,综合服务楼、2层以下商场、多层食堂,小型车站等。

建筑物等级划分大全

建筑物等级划分大全

一、地下建筑防水等级划分设计人员在进行防水设计时,要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等来确定防水等级,然后根据防水等级、防水层耐用年限来选用防水材料和进行构造设计。

工程防水等级1 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2 级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工业与民用建筑:湿渍总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1‰,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1m2,任意100 m2防水面积不超过一处其他地下工程:湿渍总面积不大于防水面积的6‰,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2m2,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不超过4处3 级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3 m2,单个漏水点的漏水量不大于2.5L/d,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不超过7处4 级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整个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2L/m2.d,任意100m2防水面积的平均漏水量不大于4L/ m2.d 说明:当前,提出一个符合我国地下工程实际情况的防水标准是十分必要的,本条文是根据国内工程调查资料,参考国外有关规定数值,结合地下工程不同要求和我国地下工程实际,按不同渗漏水量的指标将地下工程防水划分为四个等级。

二、民用建筑等级划分按照建设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规定,我国目前将各类民用建筑工程按复杂程度划分为:特、一、二、三、四、五,共六个等级,设计收费标准随等级高低而不同。

《注册建筑师条例》参照这个标准进一步规定,一级注册建筑师可以设计各个等级的民用建筑,二级注册建筑师只能设计三级以下的民用建筑。

所以了解民用建筑的等级划分,对于建筑师执业是重要的。

以下是民用建筑复杂程度等级的具体标准:(一)特级工程1.列为国家重点项目或以国际活动为主的大型公建以及有全国性历史意义或技术要求特别复杂的中小型公建。

如国宾馆、国家大会堂,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大型航空港、国际综合俱乐部,重要历史纪念建筑,国家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三级以上的人防工程等。

2.高大空间、有声、光等特殊要求的建筑,如剧院、音乐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整理,列出了常见的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和乙类的建筑,除此之外,基本上可以按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筑进行抗震设防。

一、基本规定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此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甲类建筑在地震破坏后会产生巨大社会影响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严重次生灾害指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

乙类建筑属于地震破坏后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或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包括城市的重要生命线工程和人流密集的多层的大型公共建筑等。

丁类建筑,其地震破坏不致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轻微。

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等。

二、抗震防灾建筑
①医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
三级特等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甲类。

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县及县级市的二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乡镇主要医院住院部、医技楼,县级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挥、通信、运输系统的重要建筑,县级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的医疗建筑,可比照城市的医疗建筑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医院的级别,三级医院指该医院总床位不少于5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m2,二级医院指床位不少于1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m2。

三级特等医院为极少数承担特别重要医疗任务的三级医院。

②消防车库及其值班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③大中城市和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县级以上抗震防灾指挥中心的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的抗震防灾指挥系统建筑,可比照城市抗震防灾指挥系统建筑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当一个建筑只在某个区段具有防灾指挥中心的功能时,可将该区段划分为乙类。

④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承担研究、中试和存放剧毒的高危险传染病病毒任务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建筑或其区段,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甲类。

县、县级市以上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主要建筑,除上一款规定者,其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三、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
甲类:科学试验建筑中,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的生物制品、天然和人工细菌、病毒(如鼠疫、霍乱、伤寒和新发高危险传染病等)的建筑。

乙类:①体育建筑中,使用要求为特级、甲级且规模分级为特大型、大型的体育场和体育馆。

关于使用要求和规模的分级,特级指举办亚运会、奥运会级世界锦标赛的主场;甲级指举办全国性和单项国际比赛的场馆;大型体育场指观众座位容量不少于40000人,大型体育馆(含游泳馆)指观众座位容量不少于6000人。

场馆要同时满足使用等级、规模的要求。

②影剧院建筑中,大型的电影院、剧场、娱乐中心建筑。

其中,大型剧场、电影院,指座位不少于1200;大型娱乐中心指一个区段内上下楼层合计的座位明显大于1200同时其中至少有一个座位在500以上(相当于中型电影院的座位容量)的大厅。

③商业建筑中,大型的人流密集的多层商场。

当商业建筑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应分别判断,并按区段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其中大型商场指一个区段的建筑面积25000m2或营业面积1000 0m2以上的商业建筑,若取平均每位顾客1.35 m2计算,则人流可达7500人以上。

这类商业建筑一般需同时满足人员密集、建筑面积或营业面积符合大型规定、多层建筑等条件;所有仓储式、单层大商场不包括在内。

当商业建筑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包括商住楼或综合楼,其划分区段按比照原则确定。

例如,高层建筑中多层的商业裙房区段或者下部的商业区段为乙类,而上部的住宅可以为丙类。

还需注意,当按区段划分时,若上部区段为乙类,则其下部区段也应为乙类。

对于人员密集的证券交易大厅,可按比照原则确定抗震设防类别。

④博物馆和档案馆中,大型博物馆,存放国家一级文物的博物馆,特级、甲级档案馆。

其中,大型博物馆指建筑规模大于10000m2,一般使用于各中央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

特级档案馆为国家
级档案馆,甲级档案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馆,二者耐久年限要求在100年以上。

⑤会展建筑中,大型展览馆、会展中心。

在上述展览馆、会展中心中,在一个区段的设计容纳人数一般在5000人以上。

科技馆可比照展览馆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⑥教育建筑中,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

这类房屋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可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其中,低层建筑是指层数不超过三层的砌体房屋。

人数较多的幼儿园指单体建筑幼儿人数200人以上;人数较多的小学指单体建筑学童人数600人以上。

如果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混凝土结构材料和合理的结构类型时,抗震措施可仍按原设防烈度采用。

对于敬老院、福利院、残疾人的学校等地震时自救能力较弱人群使用的砌体房屋,可比照上述幼儿园相应提高抗震设防类别。

⑦高层建筑中,当结构单元内经常使用人数超过10000人时,抗震设防类别宜划分乙类。

此类建筑按人均面积10m2估算,则建筑面积大致超过100000m2,在一个结构单元内集中如此多人数属于高层建筑,其抗震措施一般需要专门研究,即提高的程度是按总体提高一度、提高一个抗震等级还是
在关键部位采取比丙类建筑更严格的措施,可以经专门研究和论证确定。

丙类:住宅、宿舍和公寓。

四、仓库类建筑
仓库类建筑中,储存放射性物质及剧毒、易燃、易爆物质等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危险品仓库应划分为乙类建筑;一般储存物品的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可划分为丁类建筑。

除上述乙类建筑外,仓库并不都属于丁类建筑,需按其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影响程度来确定,由各行业在行业标准中予以规定。

五、说明
①本文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制定;
②确定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时,可参考本文,若按乙类或甲类建筑设计,应有有关主管部门的批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