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九年级下人美版《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合集下载

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了解并学习兵马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综合素养。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个关于兵马俑的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兵马俑。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过程和艺术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增强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教学重点】1. 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制作过程。

2. 分析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教学难点】1. 理解兵马俑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 分析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给学生展示兵马俑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制作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中式封建帝国的背景和意义。

2. 兵马俑的制作过程:介绍如何制作兵马俑,包括材料的选择、制作技术和规模等。

三、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展开讨论,例如兵马俑的造型、表情、服饰和姿势等,让学生分析它们表达的意义和价值。

四、展示与展览(20分钟)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发表个人观点。

然后,让学生共同设计一个兵马俑展览,利用纸板、彩纸等材料模拟兵马俑的展示。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对本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归纳兵马俑的历史和艺术特点,并思考兵马俑对于中国古代文明的意义。

【课后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艺术品或文物进行研究,并撰写一篇相关的作文。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兵马俑博物馆或其他相关展览,深化对兵马俑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以上教案的课堂教学,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过程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综合应用能力,并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同感。

美术九年级下人美版《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美术九年级下人美版《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九年级美术下册《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及教学反思人美版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兵马俑主要艺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在人物特征表现上继承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认识秦始皇陵是由身份不同、形态各异的数千个陶俑组成的现实主义的艺术雕塑群,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的泥塑,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奇迹。

从而培养学生欣赏与评述问题的意识。

2、情感与价值:向学生渗透保护当地建筑历史遗迹、民间文物的思想意识,通过认识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历史文化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爱国主义的情感与意识。

3、过程与方法:课前先查阅资料,然后设计有层次性问题,让学生分析、欣赏、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使学生得到情感与体验,挖掘其内在潜艺术感并产生共鸣,萌生爱好美术的兴趣与思想,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教学重点:认识兵马俑主要艺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兵马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设计。

兵马俑美术教案初中

兵马俑美术教案初中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创作兵马俑题材的美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2. 欣赏和分析兵马俑作品3. 创作兵马俑题材的美术作品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

2. 欣赏和分析:教师展示兵马俑作品,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造型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兵马俑的细节,如服饰、表情、姿态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3. 创作实践:教师发放兵马俑制作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出改进意见。

4.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从艺术表现、创意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他评,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兵马俑艺术特色和制作工艺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创作实践中的表现,如线条运用、色彩搭配、造型设计等。

3. 学生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新精神。

4.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1. 兵马俑图片和作品。

2. 兵马俑制作材料(如陶土、画笔、颜料等)。

3. 相关教学参考资料。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新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注重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5.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设计上课教案

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设计上课教案

一、谈话导入,释题引趣1、谈话导入。

大约20年前,比利时的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读者呼吁:“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吧!当我们还在漫漫黑夜时,中国人在干什么?”你知道这则消息指的是什么吗?(中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板书课题并齐读。

现在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难忘的艺术之旅(出示课件)2、交流资料,释题引趣。

根据查找到的资料对秦始皇陵兵马俑进行介绍。

(1)俑:古代殉葬的偶像.在奴隶社会,奴隶产死后,都要用活人也就是奴隶来陪葬,但到了商代的后期,随着社会的发情,奴隶渐渐获得了人身自由,用奴隶陪葬就改成了用“俑”代替“活人”的方式来进行。

(2)秦始皇陵兵马俑:在我国陕西西安临潼城东5000米处,有一处显赫的皇陵,这就是秦始皇陵。

它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

1974年以来,共出土兵马俑7000多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

1987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把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被誉为“世界第入大奇迹”。

3、浏览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国外展出以后,引起了怎样的反响?注意快速捕捉段落中的关键词语。

(“盛赞”)(结合内容理解“盛赞”)过渡: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一起学习一下,看看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什么会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二、整体感知,交流反馈1、自由读课文。

要求:将课文读准读通,难读的字词做上记号。

把文章中你主为比较关键的词语画出来,并且试着用这些关键的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地下大军高超艺术制作技术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一)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师:同学们,让我们展开快乐搜索行动,看书阅读“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这一部分看看自己能搜索到哪些关键的词语,你能用这些词语给我们概括出这支地下大军的特点吗?1、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气势宏伟、规模巨大、结构严整2、文章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兵马俑的这些特点?谁来结合具体的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1)、一号坑是以步兵为主、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特点是规模庞大、布局严密。

小学美术《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优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设计设计者:单位:《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课业类型: 欣赏评述课标解读:《美术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欣赏教学提出如下要求: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感受与认识。

联系本课,指导学生通过对兵马俑多角度的观察、分析和描述,认知兵马俑的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背景,以及创作者的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描述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欣赏课。

学习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

第二部分,学习兵马俑的风格特征。

按照“整体感知——个体分析——细节观察” 的顺序由浅到深地进行欣赏评述。

第三部分,了解兵马俑的制作过程。

整节课都在欣赏中感受、在评述中认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过一篇课文《秦兵马俑》,对兵马俑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在三年级学过纸浮雕的制作,已掌握浮雕的概念。

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在美术欣赏、分析、理解、概括等方面刚刚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还需须加以夯实与加强。

所以,在进行教学思路设计的时候,尽量充分利用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等方面开展,大胆尝试采用欣赏与表述、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学目标:1. 通过相互交流,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体会创始者的思想情感。

2. 播放视频,学生欣赏、感受,了解兵马俑的规模与气势。

3. 图片欣赏,学生观察、比较,说出圆雕与浮雕的区别。

4. 通过2 组图片,学生观察、发现、描述作品,掌握兵马俑“写实”、“精雕细刻”的艺术特征。

5. 播放视频,了解兵马俑的制作过程,感受古人雕塑的杰出水平,增强对创作者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说出圆雕与浮雕的区别;掌握兵马俑“写实”、“精雕细刻”的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用恰当、精美的语言描述、评价兵马俑的艺术特征。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美术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美术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美术教案标题:探索秦始皇兵马俑的美术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2. 掌握绘画和雕塑技巧,通过创作表达对兵马俑的理解和想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绘画和雕塑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黏土等。

3. 展示板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简短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探索:1. 分组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讨论它们的特点和细节。

2. 引导学生思考兵马俑的制作过程和艺术意义。

技巧讲解:1. 介绍绘画和雕塑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形状等。

2. 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表达兵马俑的形象和氛围。

创作实践:1. 学生使用铅笔或彩色铅笔,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对兵马俑的理解,绘制一幅兵马俑的画作。

2. 学生使用黏土或其他雕塑材料,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对兵马俑的理解,创作一个小型的兵马俑雕塑作品。

展示和分享:1. 学生将自己的画作和雕塑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创作过程和想法。

2.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鼓励他们表达对他人作品的赞赏和建议。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内容和创作成果。

2. 引导学生思考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对历史的重要意义。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艺术展览,进一步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其他历史文化遗址或艺术作品,并进行相关的创作实践。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创作表现。

2. 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包括对兵马俑形象和氛围的表达程度、技巧运用等。

教学延伸:1. 在美术课程中,继续引入其他历史文化遗址或艺术作品的学习和创作。

2. 结合语文或历史课程,开展与秦始皇兵马俑相关的阅读和研究活动。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的安全,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

小学美术《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设计课题:第20 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课型: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2、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教学准备:师: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收集陶俑模型等。

生:搜集占有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用分组抢答的形式来比一比、看一看,哪一组的同学上课最认真、观察最仔细、回答最积极,老师将同学们划分成了六个组,并给各队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皮皮虾队、小海螺队、八爪鱼队、大鲨鱼队、大螃蟹队、小海星队)让我们一起鼓鼓掌为自己的队伍加油吧!PPT 师: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比赛规则(我们找同学来大声朗读一下):规则二、引导阶段: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下面让我们根据给出的信息来猜一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呢?哪个队能够最先抢答。

PPT:师:1、雕塑2、陕西省西安3、第一位皇帝4、世界上最大5、第八大奇迹生:抢答,师:回答正确,恭喜某某队旗开得胜获得一颗星!其他队伍要加油啊!PPT: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 课珍爱国宝—秦始皇兵马俑(板书)师:秦始皇简介,下面选项中哪一项对秦始皇描述的不正确?PPT:1、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2、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3、公元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师:开始抢答!回答正确恭喜某某队加上一颗星PPT 师:兵马俑来历简介三、发展阶段:1、师:什么是俑?俑是古代陪葬的偶人,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随葬的陶兵、陶马。

这也是雕塑的一种形式。

PPT 师:雕塑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

猜猜它们哪个是圆雕?哪个是浮雕?开始抢答!生:抢答。

新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第一课《秦始皇陵兵马俑群》教学设计(精品).doc

新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第一课《秦始皇陵兵马俑群》教学设计(精品).doc

秦始皇陵兵马俑群.课题秦始皇陵兵马俑群课时 1 总课时数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也是秦朝社会历史的缩影,是秦朝国威、军威的象征;认识到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的珍贵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由身份美术教案第13课毕业纪念册设计.课题13 毕业纪念册设计课时1 总课时数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纪念册设计方面的知识,学习设计方法。

能力目标:运用学过的书籍装帧艺术,设计一个构思新颖、美观实用的毕业纪念册,并结合毕业活动使用纪念册。

情感目标:通过毕业纪念册的设计第12课藏书票与书签.课题10 探究书籍的奥秘课时1 总课时数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调查、搜集、研讨、统计、制作这一参与过程使学生学习到研究问题的方法。

能力目标:更加了解书籍、热爱书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情感目标:通过对书籍知识的探究,激发学第3课设计制作环境雕塑.课题3 设计制作环境雕塑课时1 总课时数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通过讲授、分析、比较等欣赏活动,让学生学会欣赏、评述环境雕塑作品、了解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多视角地理解环境雕塑的文化内涵。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与设计环境雕塑方案及(责任编辑:sems)期末复习计划教案.课题复习(一)课时 1 总课时数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分析兵马俑的造型特点,了解兵马俑在塑造人物方面注重刻画细节、注重表现心里、注重个性变化的表现技巧及艺术效果。

2 、通过对比的方法,了解我国与世界上优秀建筑、雕塑、绘画的艺术风格复习导入。

填空:1、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面积为(14260)平方米,里面埋藏着(6000)多件等身大的陶俑、陶马。

2、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已经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环境雕塑)是环境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环境雕塑按环境地点可分为:(城市广场雕塑)、(园林雕塑)、(小区雕塑)等。

5、抽象形态构成的环境雕塑突出表现力度,作品(简洁)、(明快),打造诗一般的空间,视觉效果(强烈),引发人的想象与联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美术下册《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及教学反思人美版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兵马俑主要艺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在人物特征表现上继承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认识秦始皇陵是由身份不同、形态各异的数千个陶俑组成的现实主义的艺术雕塑群,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的泥塑,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奇迹。

从而培养学生欣赏与评述问题的意识。

2、情感与价值:向学生渗透保护当地建筑历史遗迹、民间文物的思想意识,通过认识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历史文化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爱国主义的情感与意识。

3、过程与方法:课前先查阅资料,然后设计有层次性问题,让学生分析、欣赏、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使学生得到情感与体验,挖掘其内在潜艺术感并产生共鸣,萌生爱好美术的兴趣与思想,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教学重点:认识兵马俑主要艺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兵马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