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冠脉搭桥术的麻醉处理

冠脉搭桥术的麻醉处理冠脉搭桥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手术方法。
在进行冠脉搭桥术时,麻醉处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能够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本文将介绍冠脉搭桥术中常用的麻醉处理方法,以及其在手术中的作用。
一、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冠脉搭桥术中最常见的麻醉处理方法之一。
在全身麻醉下,患者将进入无意识状态,手术期间不会感觉到任何疼痛或不适。
全身麻醉包括使用静脉药物和吸入麻醉药物,通过调整药物剂量和浓度来维持患者的麻醉状态。
在全身麻醉下,麻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
同时,他们还需要根据手术情况进行麻醉深度的调整,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二、局部麻醉除了全身麻醉外,冠脉搭桥术中还可以使用局部麻醉。
相比于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具有恢复迅速、副作用较少等优点,适用于某些特定病例。
局部麻醉可以通过麻醉药物的直接注射或者局部浸润的方式实施。
麻醉药物会阻断冠脉区域的神经传导,并减轻患者在手术中的疼痛感。
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手术的特点来决定是否采用局部麻醉,并确定使用的药物和剂量。
三、监测麻醉效果在冠脉搭桥术中,麻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麻醉效果,以确保患者在手术期间处于适当的麻醉状态。
目前,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血压监测、心电监护和麻醉深度监测等。
血压监测可以通过测量患者的动脉血压来评估麻醉深度和循环状态。
心电监护则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心律和心脏功能,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麻醉深度监测则可以通过监测脑电图等指标,来评估患者的麻醉深度和意识状态。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根据监测结果来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浓度,以确保患者的麻醉效果处于理想的范围。
总结起来,冠脉搭桥术的麻醉处理是一项关键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合理选择麻醉处理的方式,可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和不适,同时也能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麻醉医生在冠脉搭桥术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效果,做出及时调整,以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康复。
冠脉搭桥的麻醉

全身麻醉需要专业的麻醉师进行操作,并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手 术部位周围,使手术区域的感觉 神经传导被阻断,达到镇痛的目
的。
局部麻醉适用于较小的手术或某 些特定部位的手术,如四肢手术
等。
局部麻醉操作简单,对患者的生 理干扰小,但镇痛效果不如全身
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反 应和手术需要,调整麻醉药物 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麻醉药物的副作用与处理方法
01
02
03
04
呼吸抑制
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或窒息,需 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心血管事件
可能引起血压波动、心律失常 等心血管事件,需及时监测并
处理。
苏醒延迟
手术后患者苏醒时间延长,需 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
手术发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冠脉 搭桥手术逐渐成为一项成熟的心 脏外科手术,手术成功率逐年提
高,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
手术现状
目前,冠脉搭桥手术已经成为治 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 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手术适用人群
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患者
其他心脏疾病患者
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 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麻醉。
镇静镇痛
镇静镇痛是通过给予患者镇静药物和 镇痛药物,使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的 睡眠状态,同时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 痛和不适感。
镇静镇痛需要专业的麻醉师进行操作, 并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镇静深 度。
镇静镇痛适用于短小手术或诊断性检 查操作,如胃镜、肠镜等。
04 麻醉对冠脉搭桥手术的影 响
麻醉对手术过程的影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病人的麻醉处理

海 南 医学 院 学报 2期
2 0 ,( )1 5 18 0 2 8 2 :2 - 2
Jt- /o ia dclC l g ou a fHa n Meia o ee n n l
15 2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病 人的麻醉处理
陈 新 春 , 诚 章 傅
循 环 下 冠 脉 搭 桥 术 (f- u c rn r atr 血 , 成 血肿 使 狭 窄 加 重 , 上原 因可 引起 患 者 不 o p mp oo ay r y e 形 以
b ps rfn O C B ). 主要 由于:① 快 车 道 稳 定性 心 绞痛 , 至 急性 心 肌梗 塞 。冠状 动 脉 硬化 y asgat g P A Gt J i 3, 4 甚 心 脏外 科 的 兴起 , 心 脏 手 术创 伤 更 小 , 术 过 程 常 侵 人 多支 血 管 , 常病 变 在 主 要冠 状 动 脉 近端 , 使 手 通 更 简 单化 , 医疗 费 用 低 。 ② 尽 管 冠状 动 脉成 形 术 多 见 于 分叉 部 位 , 发 生 在 左 主干 、 降 支 , 角 可 前 对 ( T A)具 有 创 伤 小 的 特 点 , 术 后 再 狭 窄 发 生 支 和 右 冠状 动 脉 及 回旋 支 ,走行 于心 肌 内的 冠状 PC 但 率较 高 (0%- 0%) 并 约 3 3 6 , 0%的患 者 在 3个 月 动 脉 不 易发 生 病 变 , 变 也 可能 很 广 泛 , 及 远端 病 累 内 尚需 再 次接 受介 入 或手 术 治疗 [ ③ 虽 体 外循 环 动 脉 , 5 1 。 以致 无 法手 术 治疗 。
( 京 医科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麻 醉 科 , 南 南京 2 0 2 ) 10 9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培训课件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1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升主 动脉和冠状动脉梗阻远端用体大隐静 脉
“搭桥”,或者用 体内乳动脉远端与冠状动 脉梗阻的远端相吻合,使病变冠状动脉供 血 区的心肌重新获 得血运. 冠状动脉的主要 分支包括(1)左前降支及其主要对角支;(2) 回旋支及其主要左室支;(3)右 冠状动脉及 后降支.
病病人在发现心肌缺血方面比心电图更敏
感,较早地发现术中心肌缺血,可持续监测 前负荷 (左室终末舒张面积EDA)心肌缩力 (射血分数EF或短轴缩短分数FS等)和心排 量.有研究表明,TEE对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 区域性室壁 运动异常,或收缩期室壁增厚的 发现,都早于心电图缺血的改变,对前负荷 的测定也比PCWP更好.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15
3中心静脉压 :主要反映右心充盈压及脑静 脉.在左心功能良好者右心充盈压与左心充 盈压可有其相关性.但对左心功能不全者,最 好采用漂浮导管监测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和心脏指数(CI)等,以便准确判定 心功能的变化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16
4二维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脉冲多普勒: 是一种新型 的术中心室功能监测工具,冠心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19
全麻效果较芬太尼更好,心血管状态更稳定, 可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首选药物.常配以 安定或咪唑安定,依托咪酯 ,氟哌啶 , 羟基 丁酸钠等镇静药物.肌松药物常选用库溴铵 气管插管静脉注射为 0.1~0.15mg/kg,2~3min内肌松药达高 峰,不释放组胺,可使心率增加而与大剂量芬 太尼用可抵消对心率的影响.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12
.心肌供血减少或需氧增加均易导致心肌缺 血缺氧,因此防止和解除心肌缺血的主要措 施在于改善心肌供氧及降低心肌需氧,且后 者更为重要.其中心动过速及左心前负荷增 加是破坏心肌氧供/氧需平衡的最危险因素. 因为心动过速不但因舒张期缩短而降低冠 脉流量,同时心肌需氧量与心率也成正相关, 所以心动过速,既使心肌供氧少,又增加心肌 需氧量,故应竭力防止.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资 料 与 方 法
每 次 1 2 mg 即 可 控 制 心 率 不 超 过 8 0 0 , 0次 / n 手 术 时 间 mi。
为 ( . ±0 5 h 麻 醉 时 间 ( . ±0 4 h 术 中 输 液 总 量 (9 3 3 .) , 4 1 .)。 80
意 。术 后 苏 醒 时 间 ( . 2 3±0.) , 管 时 间 术 后 ( . 12 8 h拔 32± . ) h I U 停 留 时 间 0 5 10 , 后 ( . 。 C . ~ .d 术 7 0±16 d出 院 。 无 脑 .) 血管意 外 、 肌梗 塞等并发症 , 住院 期间死亡 。 心 无
定 , 少 心 肌 抑 制 及 心 肌 氧 耗 , 应 用 血 管 活 性 药 物 纠 正 手 减 并 术 操 作 引 起 的 血 压波 动 , 麻 醉 的 关 键 。此 类 病 人 心 脏 功 能 是
及 代 偿 能 力 往 往 很 差 , 醉 诱 导 应 力 求 平 稳 , 们 采 用 小 剂 麻 我
旧性 心 梗 1 2例 , 能 性 室 壁 瘤 3例 , 并 有 肾 功 能 不 全 、 功 合 高 血 压 、 尿 病 或 脑 血 管疾 病 者 6 糖 9例 , 皮 冠 状 动 脉 腔 内成 型 经
±30 ml所 有 病 人 均 未 输 异 体 血 。 6 8) , 6例 病 人 于 搭 桥 完 成 后 , 冠 脉 血 流 测 量 仪 测 定 每 支 桥 的 血 流 量 及 波 形 , 果 满 用 结
0 3 。 入 室 后 即 监 测 E G、 p 2 B , 罩 吸 氧 。 麻 醉 诱 .mg C SO 、P 面 导 采 用 咪 唑 安 定 0 0 ~0 0 mgk 、 胺 酮 0 4 .5 .7 /g 氯 . ~0 5 /g .mgk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体会

停 。 由于 丘脑 下部 受 累及 意识 障碍 , 易 出现 中枢 性 高热 、 激性 溃 疡 、 固性 应 顽 呃逆及肺 内感 染 , 积极 防治 并发 症 有利 于提 高疗 效 。本 组 资 料显 示 死 亡 率 达
水肿程度 以及数 目。本组 3处 以上病 灶 者 占6 . % , 1 1 以中脑 、 丘脑伴 其他部位 梗 死最常见 , 大脑后动脉是基底动脉终末 分 支, 供应中脑 、 丘脑的深 穿支较其 皮层 支
摘
要 目的 : 5 对 8例 非 体 外 循 环 下 冠
糖 尿 病 l 例 (5 9 ) 左 室 射 血 分 数 5 2.% ,
( F 04 0 7 。 E ) .0— .2
状 动 脉搭 桥 手 术 的麻 醉 管 理 进 行 回 顾 性
血 流供应 0 。因此 , 中维持 心肌 的氧 术 供需平衡 , 主要是通过降低心肌氧耗来 实
时间 25 ±I2 小 时。 术 中 输 血 3 例 . . 0
动力学干扰 小的麻 醉药。③ 当术 者搬 动 心脏时 , 由于心脏结构改变及重力等原 因 常出现低血压 , 因容量不 足 , 取头低 如 可
芬太尼 4~ k 。声 门喷 2 6 g %利多卡因 2~ m , 4 !3分钟 后行 气管插 管。潮气 量 6
7 00 50 4宁 夏 医 科 大 学 附属 医 院 ( 银川 )
Ⅲ级 2 例 , 7 Ⅳ级 9例 ; 术前有不稳 定性心 绞痛 3 0例( 17 ) 稳定性心绞痛 l 5.% , 9例
(27 ) 心 肌 梗 死 病 史 患 者 2 3 .% , 3例 ( 96 ) 合 并 高血 压 3 3 .% ; 9例 (7 2 ) 6.% ,
2 Mih a M , h ia tv Dh rA , ta . pr- s r S rv s a a S, a e 1 A o s e t e e au to f h mo y a c i sa ii p ci v l a in o e d n mi n tb lt v y d rn f —p mp c r n r re y b p s i" u i g of— u o o ay a t r y a s Sl一 l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近些 年来 , 体 外 循 环 下 冠 状 动 脉 搭 桥 术 ( P A G) 非 O C B 愈
[ ] 安 刚 .婴 幼 儿 麻 醉 学 [ .北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0 25 4 2 M] 人 2 0 :7 [ ] 徐启 明 .临 床 麻 醉 学 [ .2版 .北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0 5: 3 M] 人 20
问题 。 因4 J 皮 肤 薄 , 下 组 织 少 , 表 ,L 皮 体
19 83 9 7: 4
小 儿 骶 骨 是 软 骨 , 完 全 骨 化 。所 以 穿 刺 时 操 作 应 轻 柔 , 未 以免 进 针 过 深 或 穿 过 骶 骨 , 起 并 发 症 。 另外 , 儿 骶 管 内蛛 引 小 网膜 囊 位 置 较 低 , 穿 刺 过 深 , 有 误 入 蛛 网膜 下 腔 造 成 全 脊 如 易
麻 的可 能 , 以应 提 高 警 惕 L 。f J 骶 管 短 ( ~5n , 管 所 l L 3 ] , 1 l m) 骶
[ ] 陈浩 铭 , 丽 蓓 .小 儿 硬 膜外 阻 滞 13例 临 床 分析 [ ] 5 张 6 J .临床 麻 醉 学 杂 志 ,95,1 1 :1 19 1 ( )4 [ 稿 1 ] 21 0 收 3期 0 0— l一1 5
非 体 外循 环 冠状 动 脉 搭桥 术 的麻 醉 管 理
张孝华 , 莫 耀 , 陈 红 , 陈小琴 , 恒 叶 , 晓 宁 蔡 赖
( 东省茂 名 市 中医院 , 东 茂名 5 5 0 ) 广 广 2 0 0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 非 体 外 循 环 下 冠 状 动 脉 搭 桥 术 患 者 围 术 期 的麻 醉 管 理 。 方 法 择 期 非 体 外 循 环 下 行 冠 状
2022年冠状动脉搭桥术相关知识

2022年冠状动脉搭桥术相关知识一、概述: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已有3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冠心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其方法主要是:在全身麻醉下,开胸将非心脏血管移植于主动脉至心脏病变血管的远端,恢复心脏的正常血液供应。
通俗的说法,CABG是在身体中截取一段静脉血管,在狭窄的冠状动脉血管周围重新造一条血管通路,就像是搭了一个桥,取代本已狭窄的血管,让这个"桥"继续为心肌供血供氧。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万冠心病病人接受此种手术。
我国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技术目前也较为成熟,且较多数的大型医院也已经广泛开展。
因此,冠状动脉搭桥术已经成为可以选择的治疗冠心病的常规方法之一。
二、适应症:冠状动脉搭桥适合于较严重的冠心病患者(主要指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
包括下面情况:(1)左主干病变(狭窄≥50%)或相当于左主干病变,即前降支和回旋支起始部狭窄≥70%;(2)二支、三支病变(狭窄≥70%),不稳定型心绞痛/无Q波型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3)介入治疗失败后紧急冠状动脉搭桥术;(4)介入治疗后再狭窄;(5)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狭窄;(6)合并左心室室壁瘤;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等。
禁忌证:若冠状动脉病变呈弥漫性,远端冠状动脉无法手术;严重的心、脑、肺、肝、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创伤者为。
三、术后并发症及防治:1、一过性意识丧失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一过性意识丧失多发生于原先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多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脑血管痉挛造成的一过性脑缺血。
此类病人CT检查往往没有明显病灶。
进行支持治疗后,可以自行恢复。
但这些病人以后有再次发病的危险。
因此,建议有过一过性意识丧失的患者在身体完全恢复以后及时到神经内科检查治疗,以免发生更为严重的脑部并发症。
2、脑卒中如果升主动脉上有硬化斑块,手术中可能因为手术操作而脱落,脱落的斑块栓塞大脑导致脑卒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8
3、β-受体阻滞剂:减轻心肌收缩力、减漫 心率降低耗氧。过去认为长期服用β-受体 阻滞剂,可导致术中严重心功能紊乱,因 而主张在2周前停用,近年来认识到突然停 用这类药物,可使原来因用药而降低了的 心肌耗氧量聚增,从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 心律失常的发作,甚至心肌梗死,故主张 继续服用至手术当天,术中对心率及血压 进行适当调配。
编辑版ppt
11
(三)呼吸道准备 术前必须戒烟,合并呼吸感染或呼吸功能不全者,
应作相应的治疗,以感染被控制,呼吸功能改善后 手术为宜. (四)麻醉前用药 冠心病人术前容易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使心率,血 压升高.增加心肌耗氧.因此,术前除做好解释工作 外,麻醉前用药宜偏重,消除其对手术的顾虑. 颠 茄类药一般以东莨菪碱为宜,既不增加心率, 也有 镇静作用.伴有心绞痛发作频繁者,可使用硝酸甘 油软膏贴片于心前,有助于防止诱导前心绞痛及心 肌缺血.
编辑版ppt
6
3近期心肌梗死:手术距心肌梗 死时间对术 后梗 死率有决定性影响.据报道梗 死后3个 月内手术梗 死率为30%,3-6个月内为 15%,6个月以后为4%-5%.一般认为择期 手术应在3个月后甚至6个月为宜,外科病情 不允许者例外.
4其他:冠状动脉梗 死病变广泛,远端血管细 小或伴有瓣膜病者,手术 危险性大.
编辑版ppt
7
(二)手术前药物治疗:手术前常需药物 治疗以调整心肌供养与需氧的平衡,改善 心脏功能和全身情况。
1、硝酸脂类:除能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 脏前、后负荷外,还可同时扩张冠状动脉, 增加心肌供氧。
2、钙拮抗剂:可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增加 心肌供氧外,还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心 肌顺应性,降低心肌需氧量。
编辑版ppt
3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升主 动脉和冠状动脉梗阻远端用体大隐静 脉
“搭桥”,或者用 体内乳动脉远端与冠状动 脉梗阻的远端相吻合,使病变冠状动脉供 血 区的心肌重新获 得血运. 冠状动脉的主要 分支包括(1)左前降支及其主要对角支;(2) 回旋支及其主要左室支;(3)右 冠状动脉及 后降支.
编辑版ppt
13
心肌氧供/氧需平衡的因素
供氧降低 1降低冠状血流 (1)心动过速 (2)低舒张压 (3)前负荷增加 (4)低CO2血症 (5)冠状动脉痉挛 2 降低氧的释放 贫血
需氧增加 1 心动过速 2 增加室壁张力 (1)增加前负荷 (2)增加后负荷 3 增加心肌收缩力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2:管腔缩 小25%以内为一级,26%-50%为二 级,51%-75%为三级,76%-100%为四级. 三.四级狭窄使心肌 供血明显下降.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可发生于任何分支,其中以左前 支最为多见.冠状动脉病变以局限性狭窄为 多,但也可为弥漫性.慢性梗阻可能在缺血区 周围形成侧支供血,但急性梗阻可能造成急 性心肌梗 死甚至心室壁穿孔.
编辑版ppt
4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冠心病是指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发生 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冠 状动脉血流减少,其核心问题是心肌供血 不足,主要病变发生在动脉内膜下层,也 称缺血性心脏病。麻醉手术中许多因素都 可破坏心肌氧的供需平衡,加重心肌缺血, 引起心率失常及心功能衰竭等意外。因此 冠心病病人手术的危险性远大于一般病人。
14
.心肌供血减少或需氧增加均易导致心肌缺 血缺氧,因此防止和解除心肌缺血的主要措 施在于改善心肌供氧及降低心肌需氧,且后 者更为重要.其中心动过速及左心前负荷增 加是破坏心肌氧供/氧需平衡的最危险因素. 因为心动过速不但因舒张期缩短而降低冠 脉流量,同时心肌需氧量与心率也成正相关, 所以心动过速,既使心肌供氧少,又增加心肌 需氧量,故应竭力防止.
编辑版ppt
5
麻醉前准备
(一)术前评估: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 1、左室功能不全:左室功能差者手术死亡率高,
一般认为,EF<25-30%,LVEDP>2.6663.333kPa(20-25mmHg)临床上有充血性心 力衰竭的表现者手术危险性大。 2不稳定心绞痛或变异心绞痛:其心绞痛的特点为 变化多端,常无明显诱因地在静息时繁发作,呈现 出严重心肌血表现.变异性心绞痛表现为剧烈活动 时不发作,而在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 作,疼痛时心 图出现S-T 抬高,主要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有以 上情况容易发生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 死.
编辑版ppt
10
5、洋地黄类和利尿剂:心力衰竭的病人常用,用 洋地黄化的病人,由于该类药与麻醉药如琥珀酸 胆碱的相互作用和术中过度通气等因素,造成的 低血钾,易引发心律失常等副作用,故主张术前 24-48小时停用。长期服用利尿剂,可引起缺钾 或有效血容量不足,要注意补钾。
6、其他:术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血小板功能而不 减少其数量,容易增加出血,故应在术前10天停用.
编辑版ppt
12
二.麻醉管理
(一)麻醉原则
冠心病病人麻醉的关键是维持心肌氧供需 平衡,实际是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正常心 脏从冠状动脉已几乎最大限度地摄取氧量, 所以如心肌需氧量增加,只有靠增加冠脉血 流,才能从动脉血中摄取额外的氧量,以求得 供氧和需氧的平衡.影响心肌氧供需平衡的 因素如表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 麻醉
一、缺血性心脏病的基本认识
缺血性心脏病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是同义词。流行病学研究对冠
心病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1)年龄:冠 心病死亡率与年龄增长成正比;(2)性别: 男性多于女性,2 . 3倍;(3)血清胆固
醇浓度与冠心病呈正相关,而高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与冠心病呈负相关;(4)高血压; (5)吸烟:吸烟是急性心肌梗死与冠心病 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6)膳食;(7) 饮酒。
编辑版ppt
9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抑制 药):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前、后负荷, 是抗高血压的有效药物,开搏通常与利尿 药和地高辛联合应用,以减缓充血性心力 衰竭的进展,已证明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和 高血压时用ACE抑制药是有益的。 ACE抑 制药和全身麻醉药合用后存在的主要问题 是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并可延迟至术后发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