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土壤吸湿水含量的测定

土壤吸湿水含量的测定

土壤吸湿水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测定吸湿水含量的方法。

2、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为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二、实验原理
新鲜的土壤样品都含有一定的水分。

将新鲜土样晾置于室内,土壤中的水分会因不断地向空气中蒸发而损失,当土壤中的水分与空气中的水分达到平衡是,称此时的土壤为“风干土二风干土中仍含有一些被土壤颗粒紧紧吸附的不能进入空气的水分,这称为吸湿水。

吸湿水可在高温环境下被烘干。

此时的土壤称为“烘干土,风干土和烘干土的重量差值,即可计算土壤吸湿水的含量。

在土壤的各项理化分析中,都是以“烘干土”作为最后结果的衡量标准。

而在实际的实验中,都是以“风干土”样进行分析的。

知道了土壤的吸湿系数,就可由风干土样重换算出实验分析土壤的实际烘干土重。

即:
烘干土样重⑷=携M需X1OO
三、实验仪器
烘箱、带盖铝盒、分析天平、干燥器
四、实验步骤
(1)在分析天平上称出干燥洁净的铝盒重量(W)。

(2)在铝盒中放入约5g风干土样,合上盒盖,称重(W1
(3)将铝盒开盖放入烘箱,在1。

5℃下连续烘干9~10Q
(4)取出铝盒迅速放入干燥器中,使之冷却至室温。

(5)从干燥器中取出铝盒,立即放上天平称重(W口。

(6)平行测定三次。

五、结果计算
土壤吸湿水含量(%)=电二町、100
W2-W
六、思考题
(1)土壤吸湿水含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土壤吸湿水含量测定的意义是什么?。

土壤水分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水分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水分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生长、土壤微生物活动以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常见的土壤水分测定方法,了解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土壤改良和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本次实验采用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烘干法的原理是将土壤样品在 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通过烘干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水分含量(%)=(烘干前质量烘干后质量)/烘干前质量 × 100%酒精燃烧法的原理是利用酒精燃烧时产生的高温,使土壤中的水分迅速蒸发,通过燃烧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仪器电子天平:精度 001g烘箱:能保持温度在 105℃±2℃铝盒:若干干燥器酒精:浓度 95%量筒玻璃棒2、材料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如砂土、壤土、黏土四、实验步骤(一)烘干法1、取适量的新鲜土壤样品,放入已知质量的铝盒中,用电子天平称取湿土质量,记录为 M1。

2、将装有湿土的铝盒放入烘箱,在 105℃±2℃的条件下烘 6 8 小时,直至恒重。

3、将烘干后的铝盒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用电子天平称取干土质量,记录为 M2。

(二)酒精燃烧法1、取适量的新鲜土壤样品,放入已知质量的铝盒中,用电子天平称取湿土质量,记录为 M3。

2、向铝盒中倒入适量的酒精,使土壤充分浸润,点燃酒精,待火焰熄灭后,重复燃烧 2 3 次,直至土壤颜色变浅。

3、冷却后,用电子天平称取干土质量,记录为 M4。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方法|土壤类型|湿土质量(g)|干土质量(g)|水分质量(g)|水分含量(%)|||||||||烘干法|砂土|M11|M21|M11 M21|(M11 M21)/ M11 × 100%||烘干法|壤土|M12|M22|M12 M22|(M12 M22)/ M12 × 100%||烘干法|黏土|M13|M23|M13 M23|(M13 M23)/ M13 × 100%||酒精燃烧法|砂土|M31|M41|M31 M41|(M31 M41)/ M31 ×100%||酒精燃烧法|壤土|M32|M42|M32 M42|(M32 M42)/ M32 ×100%||酒精燃烧法|黏土|M33|M43|M33 M43|(M33 M43)/ M33 ×100%|六、实验结果分析1、不同土壤类型的水分含量差异砂土的孔隙较大,透气性好,保水能力相对较弱,水分含量较低。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书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书

1. 实验二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烘干法与酒精燃烧法)一、目的意义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播种、灌排、保墒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作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水肥条件。

二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如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中子测量法等,其中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土壤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虽然需要采集土样,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常用的方法。

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土壤自然含水量是指田间土壤中实际的含水量,它随时在变化之中,不是一个常数。

土壤自然含水量测定的方法,介绍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一)烘干法1.方法原理 将土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水(土粒表面从空气中吸取活动力强的水汽分子而成的一种水分)在内的所有水分烘掉,而一般土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2.操作步骤(1)将铝盒擦净,烘干冷却,在1/1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A )。

(2)在田间取有代表性的土样(0~20cm )20g 左右,迅速装入铝盒中,盖好盒盖,带回室内(注意铝盒不可倒置,以免样品撒落),在天平上称重(B ),每个样品至少重复测3份。

(3)将打开盖子的铝盒(盖子放在铝盒旁侧或盖子平放在盒下),放人105℃±2℃的恒温箱中烘6~8小时。

(4)待烘箱温度下降至50℃左右时,盖好盖子,置铝盒于干燥器中30分钟左右,冷却至室温,称重(C ),如无干燥器,亦可将盖好的铝盒放在磁盘或木盘中,待至不烫手时称重。

(5)然后,启开盒盖,再烘4小时,冷却后称重,一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1%时为止(C )。

3.结果计算土壤含水量(%)=100A C C B ⨯--式中:A — 铝盒重(g )B — 铝盒加湿土重(g )C — 铝盒加烘干土重(g )4.注意事项(1)烘箱温度以105℃±2℃为宜,温度过高,土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

吸湿水实验报告

吸湿水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吸湿水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2. 掌握土壤吸湿水测定的实验原理和步骤。

3. 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吸湿水含量。

二、实验原理土壤吸湿水是指土壤在温度和大气压力一定的条件下,从大气中吸收的水分。

土壤吸湿水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土壤的保水性能、通气性能和微生物活动等。

本实验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吸湿水含量。

将土壤样品在恒温条件下烘干,烘干后的土壤质量与烘干前土壤质量的差值即为土壤吸湿水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风干土样2. 实验仪器:烘箱、天平、温度计、称量纸、剪刀、镊子等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风干土样研磨,过筛,使土样均匀。

2. 称量:用天平称取一定量的土样(如10g),记录土样质量。

3. 样品处理:将土样放入称量纸中,用剪刀剪成小块,使土样分布均匀。

4. 烘干:将土样放入烘箱中,设定温度(如100℃)和烘干时间(如6小时),待土样烘干后取出。

5. 称量:用天平称取烘干后的土样质量,记录土样质量。

6. 计算吸湿水含量:吸湿水含量 = (烘干前土样质量 - 烘干后土样质量) / 烘干前土样质量× 100%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土样质量(g) | 烘干后土样质量(g) | 吸湿水含量(%) ||--------------|-------------------|----------------|| 10.0 | 9.5 | 5.0 |2. 结果分析本实验中,土壤吸湿水含量为5.0%,说明该土壤具有一定的吸湿能力。

吸湿水含量越高,土壤的保水性能越好,有利于植物生长。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土壤吸湿水测定的原理和步骤,学会了使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吸湿水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吸湿水含量对土壤的保水性能、通气性能和微生物活动等具有重要影响。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烘干时间,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在称量土样时,要注意防止土样吸湿,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三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实验三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一、目的要求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土壤肥力因素。

进行土壤水分的测定有两个目的:一是了解田间土壤的水分状况,为土壤耕作、播种、合理排灌等提供依据;二是在室内分析工作中,测定风干土的水分,把风干土重换算成烘干土重,可作为各项分析结果的计算基础。

本实验要求掌握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测定土壤水分的原理和方法,能较准确地测定出土壤的水分含量。

二、仪器与试剂天平(感量0.01g和0.001g)、烘箱、干燥器、称样皿、铝盒、量筒(10ml)、无水酒精、滴管、玻棒等。

三、测定方法测定土壤中水分含量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烘干法是目前测土壤水分的标准方法,其测定结果比较准确,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但这种方法需要时较长。

酒精燃烧法测定土壤水分快但精确度较低,只适合田间速测。

(一)烘干法1. 方法原理在105±2℃的温度下从土壤中全部蒸发,而结构水不会破坏,土壤有机质也不被分解。

因此,将土壤样品至于105±2℃下烘至恒重,根据其烘干前后质量之差,就可以计算出土壤水分含量的百分数。

2. 操作步骤(1)取有盖的铝盒(或称样皿),洗净,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然后再分析天平上称重(W1),并注意标好号,以防弄错。

(2)用角匙取过1mm筛孔的风干土样4~5g(精确至0.001g),铺在铝盒中(或称样皿中)进行称重(W2)(3)将铝盒盖打开,放入恒温箱中,在105±2℃的温度下烘6h左右。

(4)盖上铝盒盖子,将铝盒放入干燥器中20~30min,使其冷却至室温,取出称重。

(5)打开铝盒盖子,放入恒温箱中,在105±2℃的温度下再烘2h,冷却,称重至恒重(W3)。

3. 结果计算以烘干土为基数计算土壤水分的百分含量(W%)土壤水分含量= (W2- W3)/W3*100%水分系数(x)=烘干土重/风干土重风干土重换算成烘干土重为:烘干土重=风干土重*水分系数4.注意事项(1)测定风干土样中吸湿水含量时,一般用感量0.001g的分析天平称重,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大于0.003g为恒重。

土壤水分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水分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水分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课名称:实验项目名称:土壤水分测定
学生班级:学生姓名:一、实 Nhomakorabea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土壤水分的类型和动态,并通过计算了解各种不同质地土壤有效水,土壤水分含量。从而进一步摸清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肥力状况及田间水分状况等问题。
二、实验过程:
1土壤最大吸湿水的测定:首先在天平上称出干净铝盒的重量w,然后放入10毫克风干土,准确称重为w1,再将盒盖打开放入烘箱中,控制105度范围,连续烘干6--8小时,取出后迅速放入干燥器冷却半个小时,取出后称重w2检验是否恒重,在进行计算。
2土壤水是土壤形成的催化剂,植物成长所需要的水分,都是土壤供给,土壤水分在土壤形成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土壤水分才能被植物利用,提高土壤的保肥性,改善土壤,促进农作物生长。
教师评分教师签名日期
土壤最大吸湿水%=[(w1-w2)/(w2-w)]*100= 4 .35
分析:风干的土壤,都含有吸湿水,要排除吸湿水,必须对土壤进行吸热在105°~110°时吸湿水能重新成为气态而与土壤分离,而一般有机质不至于分解
六、实验作业:
1风干的土壤,都含有吸湿水,其中的含量根据大气的湿度和土壤的性质而异,为了使各个土样在一致的基础上比较其理化性质,使整个分析得到合理性的相对性值,所以在计算其他物理含量使要以烘干土作为基数
2土壤凋萎含水量的测定:用以上求出的最大吸湿水含量来计算土壤凋萎水含量即:土壤凋萎水含量%=土壤最大吸湿水%*2,此为经验方法。
三、实验材料:0.25g土
四、实验仪器及药品:烘箱,分析天平,铝盒,干燥箱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烘干前净重10.08g,烘干后净重9.66g,W1=35.88g w2=35.46g

土壤测水实验报告

土壤测水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掌握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在土壤水分测定中的应用,并分析不同方法在测定结果上的差异。

通过实验,加深对土壤水分在农业生产中重要性的认识,为后续的土壤管理和作物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中子测量法等。

其中,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土壤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

其原理是将土壤样品放在10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水在内的所有水分烘掉,而一般土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酒精燃烧法则是通过将土壤样品与酒精混合,使土壤中的水分被酒精吸收,然后通过燃烧酒精来测定土壤水分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风干土样2. 实验仪器:烘箱、天平、铝盒、酒精、燃烧器、酒精灯、温度计四、实验步骤1. 烘干法测定土壤水分含量(1)将铝盒擦净,烘干冷却,在1/1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A)。

(2)取一定量的风干土样,放入铝盒中,称重,记下铝盒和土样的总重量(B)。

(3)将铝盒连同土样放入10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即连续两次称重结果之差小于0.1g。

(4)取出铝盒,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记下铝盒和土样的总重量(C)。

(5)计算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水分含量(%)= [(B-C) / (B-A)] × 100%2. 酒精燃烧法测定土壤水分含量(1)将一定量的风干土样与酒精混合,搅拌均匀。

(2)将混合好的土样放入燃烧器中,点燃酒精,待酒精燃烧完毕后,用温度计测量土壤温度。

(3)计算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原始温度 - 燃烧后土壤温度) / 土壤原始温度] × 100%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烘干法测定结果本次实验中,烘干法测定的土壤水分含量为15.2%。

2. 酒精燃烧法测定结果本次实验中,酒精燃烧法测定的土壤水分含量为14.8%。

3. 结果分析通过对比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测定结果,可以看出两种方法在测定土壤水分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

土壤最大吸湿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

土壤最大吸湿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

土壤最大吸湿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的测定本实验测定的三种土壤水分含量均是重要的土壤水分性质,是反映土壤水分状况的重要指标,与土壤保水供水有密切的关系。

一、土壤最大吸湿量的测定风干土样所吸附的水气,称为吸湿水。

土壤吸湿水的多少与空气相对湿度有关,当空气湿度接近饱和时,土壤吸湿水达到最大量,称为最大吸湿量或吸湿系数。

最大吸湿量的1.25—2.00倍,大约相当于凋萎系数。

凋萎系数的测定较难,故可由最大吸湿量间接计算而得土壤最大吸湿量也可以用来估计土壤比表面的大小。

(一)方法原理饱和KS0在密闭条件下可使空气相对湿度达98—99%,风干土样在此相对湿度下达最24大吸湿量。

(二)操作步骤1、称取通过1mm筛孔的风干土样5—20克(粘土和有机质多的土壤5—10克,壤土10—15克,砂土15—20克),平铺于已称重的称量皿底部。

2、将称量皿放人干燥器中的有孔磁板上,另用小烧杯盛饱和KSO溶液,按每克土大约242毫升计算,同样放入干燥器内。

3、将干燥器放在温度保持在20r的地方,让土壤吸湿。

4、土样吸湿一周左右,取出称重,再将其放人干燥器内使之继续吸水,以后每隔2—3 天称一次,直至土样达恒重(前后二次重量之差不超过0.005克),计算时取其大者。

5、达恒重的土样置于105—110°C烘箱内烘至恒重,按一般计算土壤含水量方法计算出土壤最大吸湿量。

二、田间持水量测定土壤田间持水量是指地下水位较深时,土壤所能保持的最大含水量。

因此是表征田间土壤保持水分能力的指标,也是计算土壤灌溉量的指标。

(一)土壤田间持水量的野外测定方法1、方法原理:通过灌水、渗漏,使土壤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时,取土测定水分含量,此时的土壤水分含量即为土壤田间持水量。

2、操作步骤(1) 选地:在田间地块选一具有代表性的测试地段;先将地面平整,使灌水时水不致积聚于低洼处而影响水分均匀下渗。

(2) 筑埂:测试地段面积一般为4平方米,四周筑起一道土埂(从埂外取土筑埂),埂高30厘米,底宽30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土壤吸湿水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地点:生地楼实验时间:
实验人:
一:目的意义
风干土中水分含量受大气中相对湿度的影响,土样仍保有一定水分。

在土壤理化分析中,各项分析结果都以“烘干土”作为计算标准,分析是一般都用风干土,计算时就必须根据水分含量换算成烘干土。

因为风干土的含水量因生物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组成不同而差异很大,难以相互比较。

因此分析测定的土样,必须测定其吸湿水含量。

二:实验原理
测定时把土样放在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则失去的质量为水分质量,即可计算土壤水分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土壤吸着水被蒸发,而结构水不致破坏,土壤有机质也不致分解。

三:实验仪器
分析天平(0.001g)、小铝盒(2个)、烘箱、牛角勺、干燥器。

四:操作步骤
1).在分析天平上称出干燥而洁净的铝盒重量(w);
2).放入约5g过1mm筛的风干土(称两份土做平行);
3).烘干:盖上盒盖,准确称重(w1),再将盖打开放入已预热至105°±2℃的烘箱中,控制在105-110℃范围,连续烘干6-8小时;
4).冷却:取出铝盒迅速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冷却至室温,然后取出立即称重(w2);
5).称重:再放入烘箱中,烘干3——5小时,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重,检验是否恒重。

(占干土重的百分数,准确至0.001)。

五:原始数据记录
(1)实验数据
(2)数据处理
土壤吸湿水含量%=(w1-w2)▪ 100/(w2-w)
W——铝盒重量(g)w1——铝盒+风干土重(g)w2——铝盒+烘干土重(g)六: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恒温条件,温度过高,土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

2.按分析步骤的条件一般试样烘6h可烘至恒重,含水较多,质地黏重的样品需8h。

3.在烘干期间不要随意打开烘箱,以免影响烘箱内温度升降变化和使土壤吸湿。

4.平行测定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数最后一位数。

水分小于5%的风干土样,相
差不得小于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