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标准体系框架构建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06•【字号】粤府办[2012]15号•【施行日期】2012.03.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粤府办〔2012〕15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二年三月六日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录前言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二)面临形势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三、产业发展重点(一)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二)新能源汽车产业(三)LED产业(四)生物产业(五)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六)节能环保产业(七)新能源产业(八)新材料产业四、产业空间布局(一)总体空间布局(二)重点产业布局五、主要任务(一)产业发展创新工程(二)骨干企业培育工程(三)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四)市场应用示范工程(五)产业国际合作工程(六)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六、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协调(二)加强政策扶持(三)深化体制改革附件:1.产业空间布局图(附图1、2)2.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前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选择。
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革与调整新趋势,国家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时作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决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

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2008年7月2日)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结合实际,现就加快建设我省现代产业体系作如下决定。
一、加快建设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性现代产业体系是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
(一)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
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广东服务”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国际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
既是一国或地区参与全球高端竞争的基础,也是工业化国家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普遍规律,有利于增强我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抢占国际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三)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我省产业发展升级的必由之路。
我省已初步形成了适度重型化、高级化的产业体系,但总体上与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仍存在不少差距,面临着国内外产业竞争的严峻挑战。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我省破解发展难题,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建设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为引领,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扬长补短,狠抓关键,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打造示范带动力强的八大重要载体,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建立既与世界接轨又有广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争当全国现代产业发展排头兵。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粤府[2011]87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加快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抢占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为目标,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自主发展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着眼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着力完善发展环境,着力壮大骨干企业,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和高端产业集聚地,将广东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LED)三大产业率先突破,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初具规模,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2.5万亿元,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左右;在主要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标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和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3-5个产业链较完整、产值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
到202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2010年翻两番,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6%左右,广东成为全国领先、世界先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二、重点发展领域(一)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
加强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进一步强化我省在全国通信产业的领先优势,打造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链和国家级通信产业集聚区。
重点发展新型显示产业,推进高世代液晶面板及其关键配套产业,着力推进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材料与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推进激光显示、三维(3D)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及下一代视频技术研发。
广东省工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方案(2016-2018年)

广东省工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方案(2016-201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意见》(粤发〔2015〕10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粤府〔2016〕31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粤府〔2015〕35号),提高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工作思路。
以创新驱动作为促进工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完善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工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全面推动技术、产品、品牌、模式、质量、管理等创新。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提升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有效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长,推动优势重点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初步构建创新型经济发展格局。
(二)主要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我省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步伐加快,工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
力争到2018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23%以上,其中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1.3%左右。
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50%和30%。
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至25万元/人左右,年均增长5.2%左右。
二、重点任务(三)加强企业研发载体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1.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建设研发机构。
按照“有专职人员、有固定场所、有专项经费、有专门设备、有具体项目”的要求,支持企业加快建设研发机构,打造企业研发创新载体。
广东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特点与对策探究

9 ・ 0
《 南 亏I) 02年第 5 西  ̄2 1 ) ) 期
经
济
长的 2%。三是现代信息服务业 中的某些产业发展迅猛 。软件业 已发展成为现代信息服务业 的核 5
心 产业 ,而 数字 内容创 意产 业也 E益发 展成 为现 代信 息 服务业 中 的新 增长 点 。 t
从 国内来看 ,2 0 年出台的 “ 09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强调信息服务业 已成为我 国电子信息产业
的重要增长引擎 ,在通信设备 、应用 电子 、信息服务业等领域 以新应用带动产业新增长。2 1 00 年 ,国务 院提 出的发展七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 ,其 涵盖的重点领域就包 括新 一代信息技术等 。
2 1 年5 0 2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该规划详 细提 出了 “ 十二 五”时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的重点发展方 向和主要任务 。预计整个 “ 十二五” 期间 ,信息技术服务和数字内容产业将保持高速增长 ,数据中心 、数据容灾备份 、数据管理、数 据服务 、呼叫中心 、数字技术 、数字 网络 、新媒体 、创意动漫等新兴产业将 获得快速发展 。总 之 ,未来 几 年 ,在 政 策推 动 与需 求 拉 动下 ,国内现 代 信息 服 务业 将 呈 现快 速 良性 的 发展 势 头 ,该
产业 ,发展低碳经济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建立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 ,从而赢得未来发展 的主动 权 。2 1 年 8 00 月广东省政府出台了 《 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计划》 ,计划 3 年内投资 10 亿元 50 建设 1 个高端新型 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与此 同时 ,《 江三角洲地 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 5 珠 (00 2 2 年 )》也 对 外 发 布 ,该 规 划 提 出 到 2 1 年 广 东 将 创 建 2 以上 国家 级 软件 名 城 、3 5 2 1—0 0 05 个 — 个 国家 级 软件 和信 息技 术 服务 园 区 ( 地 ) - 个 国家级 服 务外 包示 范城 市 。 基 、2 3
基于创新范式的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战 略选 择 。
( 二)经济全球化 。提升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迫切性
经济 全 球 化 时 代 ,跨 国公 司 可 以在 全 球 范 围 内配 置 研 发 资 源 ,导 致 发 展 中 国
家本 土技术 的边缘 化 、研发资源 的严重流失 。同时 ,发达 国家和跨 国公司为了保
①
国务院办公厅 ,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 和发展战略性 新兴产业的决定 [ E  ̄ / O L ] . h t t p : / / w w w
_
g o v . e n / z w g k / c o n t e n t1 7 2 4 8 4 8 . h t m, 2 0 1 0 - 1 0 - 1 8 。
于技术 创新 ,备 受 经济 界 、科 技界 的重视 和关 注 。2 0 1 0年 l 0月 1 0日,国务 院 正式 发布 “ 关 于加 快 培育 和发 展 战略性 新兴 产业 的决 定 ” ,指 出战 略性新 兴产 业是 引导 未
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计划用 2 0 年时间,使节能环保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
国的 4 0 %,居全国首位。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 4 8 4 8 亿元 、
② ③
④ ⑤
・
刘志 阳, 施祖 留. 我国战略新兴产业 自主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 , [ J ] . 福建论坛 , 人 文社会科 朱瑞博 .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 策取 向[ J ] . 改革 , 2 0 1 0 , ( 3 ) , l 9 — 2 8 。
持技术领先优势与利益 。将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揉合在一起 ,往往通过标准战略 ,
现在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

广东省政府印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的通知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2010-2015年)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粤发〔2008〕7号),特编制《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
规划期为2010-2015年,展望到2020年。
一、发展条件(一)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凭借在全国先行一步的政策优势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工业化,迅速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了门类齐全、规模庞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体系,奠定了建立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服务业基地的雄厚基础,推动我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实力显著增强。
200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82亿元,约占全国的1/8,连续21年居全国第一位,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
其中服务业增加值17805亿元,装备制造业增加值5315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3455.8亿元,均居全国首位。
——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双轮驱动”初步形成。
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29.8∶46.6∶23.6调整为2009年的5.1∶49.3∶45.6.产业结构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高技术制造业产值约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4.3%,轻重工业比重从1978年52.6∶47.4调整为2009年40.7∶59.3,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7.2%。
电子信息、电气机械、汽车、石化等产业已成为制造业支柱产业,新电子、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高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形成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模组生产基地。
商贸服务、房地产、金融、物流已成为四大重要服务业行业。
优势传统产业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
——集聚发展趋势明显,协作配套不断深化。
xx研究院建设方案[1]
![xx研究院建设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ce957b7bceb19e8b8f6ba74.png)
附件6xx研究院有限公司热管理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xx研究院有限公司2016年4月18日一概述1.1 项目名称xx研究院有限公司热管理创新平台建设1.2 单位概况1、概况xx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研究院)是xx科技公司和公司团队人员100%持股的以高导热材料民用开发为主方向的科研企业。
xx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国防大学情报中心指导支持组建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经多年科研攻关,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高导热材料,该材料性能独特优异且具有良好的工程适应性,在军用、核能和工业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很高的社会经济价值。
xx研究院于2015年10月在广州设立。
公司贯彻中央提出军民融合,富国强军的方针,坚持市场先导,技术领先的原则。
在广东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为民用市场提供传热和散热系统解决方案。
xx科技团队受国防大学的领导,优先为国防科研服务。
技术团队成员主要以国外留学和中科院博士为主,具有多年的研发经验,曾参与多类型的传热和散热系统项目和国家863计划项目。
公司研发的新型高导热材料,具有独特的原创性和良好的工程适应性,在军用和民用领域有较高的战略价值和社会价值,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种自主可控的战略高新技术和重要领域核心关键技术。
公司和多家国内著名公司有着广泛的战略合作,业务触及能源,交通和通讯等行业。
公司参与合作单位:中国核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工业动力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北京交通大学、中国联通、华为、格力等。
2、创新情况公司目前共申请专利34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已经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为6项,是国内先进的高科技热管理系统材料商及应用产品研发制造企业。
xx研发团队根据市场需求,运用具有独特优异性和良好的工程适应性的高导热材料,实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着重在能源、交通、通讯、IT行业快速进入市场运用阶段。
(1)太阳能聚光发电技术。
主要包括碟式聚光和槽式聚光两种。
碟式太阳能高效聚光发电,成本降低,使用寿命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9STANDARD SCIENCE 2013, No.3·Research on Standard Application ·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标准体系框架构建徐湛 王贺珍 谭思敏(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广州 510050)摘 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作为21世纪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其迅速发展,标准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提升标准化水平、规划产业标准体系是推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在分析总结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标准体系框架,为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标准体系 高端新型电子信息 广东Construction of Standard System Framework of Guangdong High-level and New-type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XU Zhan WANG He-zhen TAN Si-min(Guangzhou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Guangzhou 510050)Abstract: As a strategic new industry in the 21st century , high-level and new-typ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is now at its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With its development , Standards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industry evolutive boosters. Planning of the standard system and improving standardization level are the prerequisite and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igh-level and new-typ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status and trend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the standard system framework of guangdong high-level and new-typ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is built. It will guid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guangdong high-level and new-typ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and promote the industry develop .Keywords: standard system framework, high-level and new-typ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guangdong投稿日期:2012-10-15项目基金: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标准化推进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1B070300049)。
作者简介:徐 湛(1972- )男,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师,主要从事标准化、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
王贺珍(1981-)女,标准化工程师,从事标准化研究,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应用与研究。
引 言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增长迅速,2011年,仅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就高达3,614.75亿元,同比增长18.6%,规模继续居全国首位。
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趋势明显,对经济的领先和支柱作用日益凸显。
因此,广东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科学选择确定了优势产业(新型显示产业和新一代通信产业)、新型业态(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网标 准 科 学2013年第3期络增值服务、新一代空间信息)、高端环节(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数字家庭、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和基础产品(关键元器件和专用电子设备)四大领域共13个方向作为发展重点,将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列为广东省“十二五”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以此作为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抓手。
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是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端技术和产业价值链的高端阶段,以及新型的升级换代产品,是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以各种新技术的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
当今产业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和市场的竞争,而更体现在标准的角逐上。
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在研发技术能力、产业集聚和配套能力方面已初具规模。
但是由于标准体系的缺失和标准的滞后,导致标准化工作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不协调。
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因此,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高端新型电子产业标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1 国内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标准体系框 架的研究现状由于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被细分为13个方向作为发展重点,在我国国家层面与其相关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约有20多个,主要是信息技术(SAC/ TC 28)、信息安全(SAC/TC 260)、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SAC/TC242) 、半导体器件(SAC/TC 78)、地理信息(SAC/TC 230)、通信(SAC/TC 485)、 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SAC/TC 426)等。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自1983成立后,着力于信息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工作,先后成立了云计算、传感器网络、软件工程、SOA等多个工作组,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标准化相关研究。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信息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电子信息相关标准也在不断制定完善,截止2012年9月,共发布标准1,014项。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端电子信息产业标准的发展跟不上产业技术的发展。
一方面,高端电子信息产业涉及行业领域较多,标准项目逐年增加,但由于涉及的行业和标准存在多方制定和多头管理的问题,出现了标准不协调、不统一现象;另一方面我国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的标准绝大部分将国际标准等同采用转换过来,自主研制的标准较少。
技术标准还不完善,标准制定与市场需求脱节,存在很多空白领域,标准零散,不成系统。
因此,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协调和统一显得尤为重要。
自上世纪70年代起,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相关标准化机构和专家学者在电子信息基础理论、技术应用、管理和电子信息产业标准体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经过多年的发展,初步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的雏形。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信息产业部)为了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标准研究和制修订工作与产业紧密结合,以企业为主体成立了26个热点领域的标准工作组,包括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卫星定位应用系统标准工作组、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等。
每个工作组都制定相应领域的标准体系。
同时,为有效进行标准计划项目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信息产业部)针对整个电子信息产业,构建了标准体系及其数据库(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软件业、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等标准分类。
此体系重视全面性和标准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指导性,从整个电子信息产业标准管理的顶层和各个标准的技术内容,确定了标准在体系中的位置,涵盖了所有电子产品材料、元器件、设备和家用电子产品系统、各种软件技术标准。
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于标准计划的管理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1],但无法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还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2 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标准体系 框架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和市场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加上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呈现高端化和新型化的趋势,标准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标准化对象越来越复杂,对标准化的需求也会提高。
因此,针对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标准体系框架需要结合广东省实际发展需求,进行规划、细化和完善,同时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进度和完善标准化协调·标准应用研究·7071STANDARD SCIENCE 2013, No.3·Research on Standard Application ·推进机制,才能有效促进标准化工作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在充分研究、分析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各类标准体系框架构建和分类方法,以促进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为重点,遵循标准体系编制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课题组最终按照电子信息产业的细分领域和标准的对象,对收集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分类,并经过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相关专家论证,最后提出了适合广东省产业实际的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标准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该体系共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根据产业技术结构和特点,划分为13个子体系;第二层每个子体系按照标准的对象,均细分为5个标准类别,分别为通用基础标准、设备技术标准、安全技术标准、检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和应用技术标准。
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标准体系的编制应实行动态管理,实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产业。
3 结 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对于任何产业而言,完善的国家或行业标准都是维系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体系的创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科技与管理的创新,标准体系也应不断完善,在动态的变化中保持系统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图1 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标准体系框架(责任编辑:韩 超)吴敏.电子信息产业标准体系制定的思考[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5(6):52-53.参考文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