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患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选择
【练习题】西医内科学—白血病、急性白血病(上)

西医内科学——白血病、急性白血病(上)1、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中属粒细胞破坏过多的是A、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B、脾功能亢进C、苯中毒D、应用抗肿瘤药E、恶性肿瘤2、急性白血病发生感染,最常见的是A、咽峡炎、口腔炎B、泌尿道感染C、皮肤感染D、肺部感染E、肛周炎3、最常见于儿童的急性白血病是A、急单核白血病B、急巨细胞白血病C、急红白血病D、急粒白血病E、急淋白血病4、急性白血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A、肝功能衰竭B、中枢神经系统浸润C、严重感染D、严重贫血E、大出血5、急性白血病常见的首发表现是A、关节疼痛B、脾肿大C、发热及感染D、贫血、出血E、淋巴结肿大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破坏超过骨髓代偿能力发生粒细胞减少,见于严重败血症、慢性炎症、脾功能亢进、结缔组织疾病和药物所致免疫性粒细胞减少。
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急性白血病发生感染以咽峡炎、口腔炎最多见,肺部感染、肛周炎及皮肤感染也较常见。
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成年人最多见的急性白血病是急粒白血病;儿童最多见的是急淋白血病。
二者可比较记忆。
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严重感染可致菌血症或败血症,是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急性白血病,约半数以上患者以发热起病。
发热程度不同,多因感染引起。
再生障碍性贫血要点五鉴别诊断再障须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或粒细胞减少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恶性组织细胞病等相鉴别。
要点六病情评估1.查明病因,判断病因学类型(1)遗传性再障如Fanconi贫血、家族性增生低下性贫血及胰腺功能不全性再障等,详细询问家族史,可以提供发生贫血的遗传背景,表现为一系或两系或全血细胞减少,可伴发育异常、皮肤色素沉着、骨骼畸形、器官发育不全等,有可能发展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及其他各类肿瘤性疾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处理方案的初步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处理方案的初步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引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HSAA)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骨髓疾病,其特点是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虽然常规治疗(如免疫抑制剂治疗)在一些患者身上有效,但有些患者无法从常规治疗中获得持久的治疗效果。
对于这些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HSAA方面表现出很大的潜力,但其风险也相对较高。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患者的预处理方案,减轻治疗风险,提高移植效果。
本研究旨在评估一种新的预处理方案,以提高HSAA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长期生存率。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一种新的预处理方案,以提高HSAA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长期生存率。
具体目标如下:1.评估这种新预处理方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2.评估该预处理方案对HSAA患者移植后生存期(移植后一年着重考虑)的影响;3.评估该预处理方案对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如移植后排异、移植后感染等。
研究方法1.研究设计本研究为单臂前瞻性研究,包括20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HSAA患者。
所有患者将接受来自HLA不完全匹配供体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但预处理方案将采用新的方案。
2.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HSAA的确诊;(2)经常规治疗(如免疫抑制治疗)无效;(3)完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2.0×109/L,血小板<30×109/L,血红蛋白<60g/L;(4)全身状况良好(Karnofsky评分≥70);(5)HLA不完全匹配供体。
排除标准:(1)心血管、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2)存在其他恶性肿瘤;(3)怀孕或哺乳期妇女;(4)有感染性疾病;(5)治疗前3个月内接受过其他干细胞移植或免疫抑制治疗。
3.研究过程参与者将按照一定比例接受以下新的预处理方案:(1)环磷酰胺800mg/m2,第-6、-5、-4、-3天IV缓慢静注;(2)甲磺(马司克)15 mg/kg/d,第-6天口服,至移植后15天停用。
改良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疗效观察

c c o h s h m ie ( y lp o p a d CTX)a d a t lmp od c l g o u i ra t h mu ln e lg o u is y l p o p a n n i y h i e l l b l o n i — n —t y s g a d c l lb l ;c co h s h — n mi e my o h n l t f t a d a t CD2 r s d t r v n h r f— e s s h s ie s GVHD) d 、 c p e o a e mo e i n n i — 5 we e u e O p e e tt e g a tv r u — o t s a e( d .Th n ee —
Efe to m p o d n m y oa atv lgen i e i h albl d s em l tan DInt tOn f c fi r ve on el bl ie al o e c p rp er oo t ce l r s a a I
f ev r l s i n ors e e ap a tc a em i a
se elrnpatt n ( tm clta slnai NAS i tetet n f e eea l t n mi(AA) Meh d ]T e t ai t o T)n h rame t vr pa i a e aS os sc .[ to s w nyp t ns e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造血系统疾病,其诊断标准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根据2016年修订的国际SAA诊断标准,SAA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 骨髓形态学,骨髓穿刺涂片显示骨髓形态学异常,主要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粒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骨髓增生减低。
2. 骨髓干细胞数量,骨髓干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干细胞占骨髓细胞总数的少于25%。
3. 周围血象,周围血象显示全血细胞减少,粒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4. 无器质性疾病,排除其他造血系统疾病、先天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等器质性疾病。
5. 无外部因素影响,排除药物、化学品、辐射等外部因素对造血系统的损害。
在进行SAA的诊断时,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实验室检查等信息,同时结合上述诊断标准进行综合分析。
除了以上诊断标准外,还需要进行HLA配型、免疫学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等辅助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并确定SAA的诊断。
对于SAA的诊断,需要临床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一旦确诊为SAA,患者需要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包括免疫抑制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以提高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
在进行SAA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给予支持性护理。
同时,对于SAA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总之,SAA的诊断标准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临床医生需要全面了解诊断标准,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SAA的准确诊断和规范治疗。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为SA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1例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与MSC共移植治疗SAA的护理

l i mao oe c t C l n sn hma Se C l/ WANG xioig, AI a v He tp i i Se ela dMe cy l t te t m s e m e s l/ a jn B H& 摘 要 : 1 重 症 再 生 障碍 性 贫 血 ( A 患 者 进 行 了 HI 半 相 合 非 清 髓 性 造 血 干 细 胞 与 间 充 质 干 细 胞 ( C 共 移 对 例 S A) A MS )
植 治 疗 。结 果 移 植 后 + 1 2 d中性 粒 细 胞 数 > 0 5 0 / + 2 B . × 1 L Hb 9 / P T 1 8 0 / 。经 . ×1 。 i , 1 W C 4 5 0 / , 9g i, L 0 ×1 I d HL 配 型 , 细 胞 亚 型 和 vNT A 红 R检 测 , 供 者 型 完全 嵌 合 体 。 患 者 除 口干 、 干 外 , 访 3 为 眼 随 6个 月 , 仍 无 病 存 活 , 现 无
男 ,4岁 。1 9 2 9 9年 6月无 明显 诱 因 出现 头 晕 、 乏
DQ 4 0 , 6 。在 患 者 知 情 同 意 的 情 况 下 决 定 行 B (2 0 )
HL 半相 合外 周血 造血 干细 胞和 供者 MS A C共移 植 。 移植 前 患者 WB . ×1 。L , 9g L, L × C 1 2 0 / Hb 2 / P T6 1 。 L。预 处理 方 案为 T I . , ; 胸腺 细胞球 0/ B 0 一3d 抗 3 蛋 白( G) / g ~ 3 d 环 磷 酰 胺 ( Y) 0 mg AT 5 mg k , ; C 6 / k , , 。GVHD 预 防方 案 为 C A 2 0mg g 一3d 一2d S 5 / d 一1d开始 ; , 甲氨蝶 呤 ( MTX) 5mg +1d 1 , 1 , ; 0mg +3d + 6d + 9d 抗 C 5单 抗 2 , , 。 , , ; D2 0mg 0d +4d 0d和 +1d 注 G C F动员 供 者外周 血单 个 核细 胞 输 —S 9 2 ×1 。k , Da细胞 8 5 ×1 k , . 2 0/ g C + 4 . 6 0/ g 0d输 注 经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进展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进展王璐;韩冰【摘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病死率高,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的开展,这部分患者生存率已得到极大的提高.SAA一旦诊断需立即开始治疗.对于非输血依赖的非SAA患者,可选择观察和支持治疗.年轻(小于40岁)有同胞全相合供者的SAA患者首选造血干细胞移植,没有条件的患者首选免疫抑制治疗.免疫抑制治疗国外一线推荐马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国内相关研究表明兔ATG和猪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LG)都可作为一线治疗,血液学缓解率可达60%~70%.复发、难治的SAA患者,可考虑无关供者骨髓移植、第2次ATG治疗或阿伦单抗治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c-MPL)拮抗剂艾曲波帕及左旋咪唑在难治性及复发的SAA患者中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疗效,期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4(029)010【总页数】4页(P1083-1086)【关键词】贫血,再生障碍性;免疫抑制剂;造血干细胞移植;阿伦单抗;间充质干细胞【作者】王璐;韩冰【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6.5韩冰,女,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科临床博士。
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并获得美国心脏病协会基金资助,后又在英国利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Leeds)教学医院进修,目前主要从事各种血液学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各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各种血细胞减少(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血细胞增加及各种罕见血液疾病的诊治,多次在国内外大会发言并获奖,目前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基金研究。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红细胞疾病学组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征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征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不足导致。
这种疾病的特征是贫血(红细胞数量不足,低血红蛋白),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易出血等症状。
这种疾病因为是自身免疫疾病,因此容易发生感染、出血等合并症。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以下几种:1. 免疫抑制治疗:该治疗方法是采用免疫抑制药物来抑制自身免疫反应,提高骨髓造血功能。
这种方法一般是采用大剂量的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从而达到抑制免疫反应的目的。
2. 骨髓移植:这种治疗方法是为那些免疫抑制治疗无效的患儿采用的。
患儿需要进行骨髓移植,并需要选择合适的供体进行移植。
骨髓移植的治疗效果比其他治疗方法要好得多。
3. 支持性治疗:这种治疗方法的重点在于提高患儿的免疫力、控制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
支持性治疗可以通过补液、输血、抗感染用药、营养支持等方式进行实施。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注意事项1. 预防和控制感染:由于患儿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感染。
因此,需要注意预防和控制感染。
家长要帮助患儿加强个人卫生,保持室内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2. 坚持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进行持续的治疗,家长不能轻言放弃。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调整治疗方法和药物的剂量,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3. 多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儿需要休息充分,保持良好的心态。
家长应该尽量避免吓唬、警告患儿,而是要鼓励和保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家人的温暖。
4. 注意饮食调理: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需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增加饮食多样性,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蛋白质等食物。
同时需要避免食用过多的糖、油脂和食盐等食物。
总结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家长需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为了避免感染、控制病情,家长需要注意饮食、休息和调节情绪等细节,以帮助患儿尽快康复。
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症

对于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患者,可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意愿考虑移植;
在伊马替尼治疗中或任何时候出现基因突 变的患者,首选
对第二代治疗反应欠佳、失败或不耐受的 所有患者,可进行
加速期或急变期患者建议进行,移植前首 选治疗
年轻患者,尤其具有高危遗传学核型的患者, 如(;);(;); 初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疾病进展需要挽 救性治疗的患者
.霍奇金淋巴瘤
难治或后复发患者
.非霍奇金淋巴瘤()
()():年轻患者在下列情况下具有指征: )嘌呤类似物无效或获得疗效后个月之内复 发; )嘌呤类似物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或后获得疗 效,但个月内复发; )具有高危细胞核型或分子学特征,在获得 疗效或复发时; )发生转化。
③未获得的:难治及复发性各种类型,可以进行挽 救性,在有经验的单位尝试
)年龄>岁: 符合上述条件,身体状况也符合的条件,建议在有 经验的单位进行治疗。
.
()年龄>岁:
期具有指征:原则上推荐~岁所有患者在 期进行,尤其诱导缓解后周未转阴或具有 预后不良临床特征的患者应尽早移植。
对于部分青少年患者如果采用了儿童化疗 方案,移植指征参考儿童部分。
.
()评分中危Ⅱ及高危患者尽早移植; ()低危或中危伴有严重中性粒细胞或 血小板减少或输血依赖的患者 ()儿童患者。
.骨髓纤维化():
中危Ⅱ和高危原发或继发性
:年龄>岁、症状;< 、>×、外周血原始细胞>%。 低危:没有上述危险因素 中危:个危险因素 中危Ⅱ:~个危险因素 高危:危险因素>个
.
未达到周和周均为阴性标准
)>期患者的移植:很早期复发及早期复发患 者,建议在期进行;所有以上患者均具有移 植指征。 )挽救性移植:对于难治、复发未缓解患者, 有经验的单位尝试性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2% 77%±4% 71%±7% 68%±8%
48%±10%
Passweg J R, Hematology Am Soc Hematol Educ Program,2010,2010:36-42
APHCON: AA treatment guideline
APHCON: AA treatment guideline
Marsh J C, et al . Br J Haematol,2009,147(1):43-70. Frickhofen N, et al. Blood,2003,101(4):1236-1242.
AA 的移植现状
Actuarial survival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HLA identical sibling BMT for SAA according to age
Peinemann, F, et al. PLoS One, 2011. 6(4): p. e18572.
Peinemann, F, et al. PLoS One, 2011. 6(4): p. e18572.
Peinemann, F, et al. PLoS One, 2011. 6(4): p. e18572.
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移植
干细胞来源—BM VS PBSC+BM
BM(25例)
PBSC/+BM (93例)
OS 90.3% 82.0%
Univaritate analysis
P-value
DFS
0.317
77.4% 78.7%
P-value 0.788
Ahmed P, et al. 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12,22(9):553-559.
CIBMTR资料:1999-2004年1300例SAA
患 者 年 龄 与 移 植 疗 效
Gupta V, et al. Haematologica,2010,95(12):2119-2125
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移植
EBMT数据: 1999-2009年:2316例SAA
患 者 年 龄 与 移 植 疗 效
Marsh JCW. Blood Rev 2005;19:143–151.
AA的移植现状
➢ 是目前唯一可治愈AA的手段; ➢ 主要阻碍:GF、GVHD及配型困难; ➢ 5Y OS 75%~90%,疗效受年龄及移植中心水平影响; ➢ 移植并发症多,风险大,费用较高。
Marsh J C, et al. Br J Haematol,2009,147(1):43-70.
SAA患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选择
SACN.THYM.15.11.2475
内容
➢ AA的治疗现状 ➢ 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移植 ➢ 无关供者移植 ➢ 单倍体供者移植
UK Guideline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Aplastic Anemia
Marsh JC et all. Br J Haematol. 2009;147:43-70.
WPSAA-EBMT
Bacigalupo A, et al. Haematologica,2012,97(8):1142-1148.
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移植
干细胞来源——BM VS PBSC
EBMT-CIBMTR资料
OS
OS
Bacigalupo A, et al. Haematologica,2012,97(8):1142-1148.
Frickhofen 43 32 (7-80) ALG+MP+CSA 70% at 4mo 45% 11y OS 58%
41 32 (2-67) ALG+MP
41% at 4mo 30% 11y OS 54%
Rosenfeld 122 35
ATG+MP+CSA 60% at 3mo 35% 7y OS 55%
UK Guideline For Management of Non Severe Aplastic Anemia
Marsh JC et all. Br J Haematol. 2009;147:43-70.
Results of Selected Studies of IST for AA
Study N Age Treatment Response Relapse Surv预处理方案
➢ WPSAA-EBMT: ≤30岁,推荐Cy联合ATG的非清髓预处理方案 Cy:200mg/kg(分4天:-6d~-3d) ATG:12.5~15mg(分4天;-6d~-3d)
GF:1-43%;Ⅱ-IVaGVHD:0-88%;cGVHD:3-27%; NO response to IST:6-71%;Overal MRT: HSCT(3-67%) vs IST(9-58%)
内容
➢ AA的治疗现状 ➢ 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移植 ➢ 无关供者移植 ➢ 单倍体供者移植
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移植
Kojima 110 9 (1-18) ATG+CSA+DAN 68% at 6mo 22% 3y OS 88%
Locas 104
ATG+CSA+MMF 62% at 6mo 37%
Kao SY 24 70( 61-78) ATG+CSA
42% at 2yr
3y OS 49%
AA 的IST治疗现状
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移植
干细胞来源——BM VS PBSC
EBMT & CIBMTR资料
cGVHD
OS
Schrezenmeier H et al . Blood,2007,110(4):1397-1400.
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移植
干细胞来源——BM VS PBSC
WPSAA-EBMT资料:任何年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