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Ⅰ)——适应证、预处理方案及供者选择(完整版)
国家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年版)

国家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年版)G0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年版)为规范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其造血干细胞来源包括血缘(HLA全相合或者单倍型相合)和非血缘供者的骨髓、外周血或脐带血。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有合法的造血干细胞来源。
(二)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血液内科或儿科及相关专业诊疗科目。
(三)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科室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有百级层流病房床位4张以上,配备患者呼叫系统、心电监护仪、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机。
2.成人血液内科开展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还应当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医疗机构儿科医师。
(四)其他相关科室。
1.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具有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措施的实验室或固定协作关系的实验室,能够进行造血干细胞活性检测、有核细胞计数、CD34+细胞计数和HLA组织配型,具备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和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监测能力。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所需的相关检验项目,需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并合格后方可开展。
2.有病原微生物检测、血液病理学检测(形态、流式、遗传、分子)实验室,或与具备上述条件和能力并具有相关部门认可资质的实验室有固定协作关系。
3.全身放射治疗(TBI)做预处理时,有放射治疗科或有固定协作关系的放射治疗科,能够实施分次或者单次全身放射治疗,能够实施放射剂量测量。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或儿科专业的本医疗机构在职医师。
2.有10年以上血液内科或儿科领域临床诊疗工作经验、有参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培训经历,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症的诊断和处理能力。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马骁孙爱宁陈峰王荧(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适应症及预处理】一、恶性血液病(一)急性白血病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适应症(异基因移植)①第一次缓解期患者:ⅰ.标准“3+7”诱导化疗不敏感的患者;ⅱ.细胞遗传学预后良好组患者:存在c-kit突变、巩固化疗期间MRD不降反升的患者;ⅲ.细胞遗传学预后中等组患者;ⅳ.细胞遗传学预后不良组患者;②第二次及以上缓解期患者;③难治性AML患者:标准“3+7”诱导方案2疗程不缓解;含高剂量Ara-C的诱导方案无效;诱导缓解后早期(小于12个月)复发,再诱导无效;④复发状态患者:移植前尽可能行再诱导化疗以力求缓解或减低肿瘤负荷;(2)适应症(自体移植)可用于化疗敏感的预后良好组患者,以及因各种原因无法实施异基因移植的非预后良好组患者。
(3)预处理通常情况下,首选清髓性移植,而年龄>50岁或有较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应选择减低剂量预处理(RIC)作为预处理方式。
清髓性预处理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选择TBI/CY 或Bu/CY方案为主。
有条件、有适应症的可以联合使用单抗。
(4)APL的HSCT自身移植适应症:第二次缓解期并能获得基因水平缓解的患者;异体移植适应症:常规治疗不能获得持续基因水平缓解的患者。
(5)老年患者的HSCT鉴于老年AML患者化疗的长期生存率不高,所有年龄小于70岁的老年AML患者都有异基因移植的适应症。
取得完全缓解的患者首选RIC移植以降低治疗相关死亡率。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适应症(异基因移植)①具有以下不良预后因素的CRI患者:ⅰ.成年人;ⅱ.初诊高白(B系>×109/L,T系>×109/L);ⅲ.具有不良预后的细胞遗传学变化,如t(9;22)、t(4;11)、t(1;19)、复杂染色体等;ⅳ.有髓外病变;ⅴ.标准诱导治疗5周以上才获缓解;ⅵ.巩固治疗期间MRD持续不降者。
最新: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最新: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是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 )的成功使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数量快速增长口23]。
据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登记组报告,2019 年我国140家单位实施allo-HSCT近万例,其中haplo-HSCT占60%o 尽管allo-HSCT的疗效不断改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仍然是主要的合并症和死亡原因。
目前急性GVHD的国际指南中的证据多来自HLA 相合同胞供者(简称同胞相合)移植和非血缘供者移植,各种指南的推荐存在差异,推荐的疗效评判标准和严重程度分度标准也不尽相同[4,5]。
与国外alIo-HSCT以HLA相合移植和非血缘供者移植为主的模式明显不同,我国haplo-HSCT占第一位。
鉴于我国的移植现状,加之各移植单位规模差别较大,急性GVHD的处理经验难免存在差别,所以有必要制定中国的专家共识。
本共识在国际指南基础上纳入了中国医师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旨在形成适合中国情况的诊疗规范,为各移植单位提供指导性意见,并为移植中心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共识由22 位本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讨论制定。
一、急性GVHD的定义和发生率(一)急性GVHD的定义GVH D指由异基因供者细胞与受者组织发生反应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的定义将急性GVHD分为经典急性GVHD和晚发急性GVHD :经典急性GVHD 一般指发生在移植后IOO d ( +100 d)以内,且主要表现为皮肤、胃肠道和肝脏三个器官的炎性反应;晚发急性GVHD指具备经典急性GVHD的临床表现、但发生于+100 d后的GVHD o晚发急性GVHD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0Od后新发生的急性GVH D s已获控制的经典急性GVH D在+10Od后再激活、经典急性GVH D 延续至+100 d后。
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Ⅰ)——适应证、预处理方案及供者选择(完整版)

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Ⅰ)——适应证、预处理方案及供者选择(完整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已经广泛用于恶性血液病和非恶性血液病的治疗。
在我国,仅参加HSCT登记的移植中心已经达到60个,但各个中心的移植指征、预处理方案和供者选择各不相同。
为了规范我国allo-HSCT适应证和移植时机、为患者推荐合适的预处理方案和供者,我们在参考NCCN指南、欧洲骨髓移植协作组(EBMT)指南的基础上,制订了体现中国特色的专家共识。
一、allo-HSCT的适应证和移植时机当具有某些特征的患者采用非移植疗法预期效果很差,或者已有资料显示该组患者接受移植的疗效优于非移植时,这类患者具有HSCT的指征。
(一)恶性血液病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APL患者一般不需要allo-HSCT,只在下列情况下有移植指征:1)APL初始诱导失败;2)首次复发的APL患者,包括分子生物学复发(巩固治疗结束后PML/RARα连续两次阳性按复发处理)、细胞遗传学复发或血液学复发,经再诱导治疗后无论是否达到第2次血液学完全缓解,只要PML/RARα仍阳性,具有allo-HSCT指征。
(2)AML(非APL):1)年龄≤60岁:①在CR1期具有allo-HSCT指征:Ⅰ.按照WHO分层标准处于预后良好组的患者,一般无须在CR1期进行allo-HSCT,可根据强化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的变化决定是否移植,如2个疗程巩固强化后AML/ETO下降不足3 log或在强化治疗后由阴性转为阳性;Ⅱ.按照WHO分层标准处于预后中危组;Ⅲ.按照WHO分层标准处于预后高危组;Ⅳ.经过2个以上疗程达到CR1;Ⅴ.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的AML或治疗相关的AML。
②≥CR2期具有allo- HSCT指征:首次血液学复发的AML患者,经诱导治疗或挽救性治疗达到CR2后,争取尽早进行allo-HSCT;≥CR3期的任何类型AML患者具有移植指征。
《2023 CSCO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指南》解读 PPT课件

04
指南更新要点及亮点
更新要点概述
干细胞来源选择
新增脐带血、胎盘等来源干细胞移植相关内容,为 临床提供更多选择。
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
强化免疫抑制剂使用规范,降低移植后并发症风险 。
移植后管理
完善移植后随访、康复及生活质量评估等方面内容 ,提高患者生存率。
新增内容及亮点分析
儿童移植适应症扩展
针对儿童血液系统疾病,新 增部分适应症,提高治疗效 果。
患者C
一名患有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年患 者,经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 后续免疫治疗,病情得到缓解, 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经验教训总结
重视移植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移植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准确把握,降低移 植风险。
个体化预处理方案
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分期和预后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预处理方案 ,以提高移植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
制定个体化的预处理方案,以降低移植后排斥反应和并发症风 险。
加强移植后患者的免疫抑制治疗和感染防控,提高移植成功率 和患者生存率。
成功案例分享
患者A
一名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年轻 患者,经过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 移植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已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患者B
一名患有能 ,避免了长期依赖输血和免疫抑 制剂的风险。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发展
简述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历史、现状及前景 。
国内外指南概况
概述国内外相关指南的现状及差异。
指南目的与意义
01
规范造血干细胞移 植治疗
明确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 统疾病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 规范。
02
提高治疗效果
03
推动行业发展
通过规范化治疗,提高造血干细 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缓解 率、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后置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效果

incidence of acute and chronic GVH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eutro⁃
cell transplantation were selected,among whom,15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ost-cyclophosphamide conditioning regi⁃
men(observation group)and 14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lassic busulfan/cyclophosphamide conditioning regimen(con⁃
6 hours)from day 3 to day 6 before transplantation,and cyclophosphamide 60 mg/(kg·d)by intravenous infusion on day
3 and day 4 before transplantation. The main observation indicators were the incidence of acute and chronic GVHD and
中图分类号:R5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18-0039-05
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细胞治疗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细胞治疗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 HSCT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1)二、 CAR-T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3)三、血液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5)四、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GVHD的治疗进展 (7)五、解读AML新指南,实践新标准化诊疗 (9)六、通用型CAR-T治疗ALL (11)七、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粘膜损伤的临床管理 (13)八、 CAR-T细胞治疗并发症的临床管理 (15)九、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 (17)十、淋巴瘤病理学诊断 (18)十一、淋巴瘤治疗后18F-FDGPET/CT表现之诊断误区总结 (20)十二、 PET/CT在淋巴瘤诊疗中的应用(上) (22)十三、 PET/CT在淋巴瘤诊疗中的应用(下) (24)十四、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管理 (26)十五、抗肿瘤药物的肝损伤机理与预防 (28)一、HSCT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权威指南共识一致推荐HSCT作为SAA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案,以下指南描述不正确的是()A.对年轻或成人的SAA应先行MSD HSCT治疗,但35-50岁的患者需在考虑移植前仔细评估合并发症况B.对年龄≤25岁且有HLA相合同胞供者的SAA患者,如无活动性感染和出血,首选HLA相合同胞供者HSCTC.对年龄<50岁且有HLA相合同胞供者的SAA或vSAA患者,可接受allo-HSCT作为一线治疗D.如找到亲缘相合供者,HSCT是SAA、vSAA及输血依赖的NSAA患者的治疗选择E.HLA相合亲缘供者移植是后天获得性AA的一线治疗方法之一参考答案:B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流行病学中,正确的是()A.男:女=1:1B.发病率是欧美的33倍-5倍C.发病年龄呈双峰特点:20-24岁D.发病年龄呈双峰特点:>60岁E.男:女=2:1参考答案:A3.以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减少为特征A.全血细胞B.白细胞C.红细胞D.血小板E.粒细胞参考答案:A4.单倍体供者选择中,()是不适合SAA患者的供体A.父亲B.母亲C.祖父母D.兄弟姐妹E.子女参考答案:C5.以下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经大剂量放、化疗或其他免疫抑制预处理B.清除受者的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C.重建造血和免疫D.移植是很多疾病的唯一治愈手段E.放化疗剂量很大,最大程度杀灭肿瘤细胞能提供正常的造血干细胞参考答案:D二、CAR-T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英国真实世界研究小结中,以下不正确的是()A.入组标准与ZUMA-1相似B.英国研究中大多数患者允许桥接治疗C.安全性:≥3级CRS与ZUMA-1相同D.安全性:≥3级ICANS高于ZUMA-1E.中位13.1个月时,ORR达83%,与ZUMA-1 ORR 82%(至少随访6个月)相当参考答案:D2.CAR-TvsSOC二线治疗中,描述不正确的是()A.多项CAR-T III期临床研究挑战二线SOC治疗地位,目前取得一致性结果B.荟萃分析提示CAR-T疗法具有优势C.高剂量化疗后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被认为是对补救治疗有反应的复发或难治性(R/R)大B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的二线治疗标准护理(SOC)D.CAR-T治疗R/R DLBCL真实世界数据提示:随治疗线数增加,CR率降低E.FDA已批准三种抗CD19 CAR-T产品(Axi-cel、Tisa-cel、Liso-cel)用于R/R DLBCL治疗参考答案:A3.德国真实世界研究中,关注的指标不包括()A.总生存率(OS)B.总体缓解率(ORR)C.无进展生存率(PFS)D.非复发死亡率(NRM)E.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参考答案:B4.西班牙真实世界研究小结中,不正确的是()A.有限的随访时间内,缓解情况一般B.1个月时,ORR达78%,CR 40%C.100天时,ORR 66%,CR 48%D.中位随访6.3个月,中位OS率78%,中位OS 7.3个月E.安全性:≥3级 CRS 6.5%,≥3级 ICANS 15%,均低于ZUMA-1研究参考答案:A5.属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是()A.BTK抑制剂B.免疫调节剂C.PD-1抑制剂D.CAR-T细胞免疫疗法E.BCL-2抑制剂参考答案:C三、血液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1.营养风险筛查的工具是()A.NRS2002B.MUSTC.MSTD.理想体重E.BMI参考答案:A2.肿瘤营养不良属于的分类是()A.伴有炎症DRMB.无炎症DRMC.饥饿营养不良D.社会经济相关性营养不良E.心理相关性营养不良参考答案:A3.肿瘤患者入院需进行营养评估(PG-SGA),2-3分为()A.无营养不良B.可疑营养不良C.轻度营养不良D.中度营养不良E.重度营养不良参考答案:B4.评估是发现有无营养不良及严重程度,评估量表的金标准是()A.SGAB.PG-SGA-CAC.MNAD.GLIME.24小时膳食回顾参考答案:A5.益生菌和代谢物质中,不属于活菌的缺点是()A.很难在肠内定植(定殖抗性)B.到达肠道前,大部分被酸碱杀灭C.产量少,价格贵D.贮藏条件要求严格,保质期短E.存在细菌易位的风险参考答案:C四、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GVHD的治疗进展1.关于治疗GVHD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全身性类固醇治疗是治疗急性GVHD的金标准B.治疗应持续到所有GVHD症状消失C.一旦发现主要改善,应立即减少使用类固醇剂量D.目前已确立二线治疗方案,但治疗方案的活性有限E.约50%的患者难以耐受一线治疗(类固醇)参考答案:D2.急性GVHD发病机制中,受者APC活化供体T细胞属于第()阶段A.1B.2C.3D.4E.5参考答案:B3.急性GVHD类固醇抗性的定义为治疗()后没有反应A.3天B.5天C.7天D.10天E.2周参考答案:C4.急性GVHD的表现中,()是最先受累的组织A.皮肤B.肠道C.肝脏D.肺E.造血系统参考答案:A5.预防GVHD最有效的途径是()A.清除或抑制T细胞B.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细胞趋化因子阻断剂D.间充质干细胞(MSC)E.新的分子调节剂参考答案:A五、解读AML新指南,实践新标准化诊疗1.中华医学会初治AML指南(2021)更新要点中,不包括()A.完善体查B.增加推荐等级C.MRDD.老年AMLE.BCL-2靶向治疗参考答案:AWHO分型中增加了胚系易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因此在病史采集及重要体征中,增加()A.此前有无血液病史B.是否为治疗相关性C.有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D.有无髓外浸润E.有无白血病或者肿瘤家族史参考答案:E2.不属于初治AML的病史采集及重要体征的是()A.年龄B.性别C.此前有无血液病史:主要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等D.是否为治疗相关性:包括肿瘤放疗、化疗E.有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主要指心、肝、肾功能等参考答案:B3.化疗药物的剂量警示中,IDA最大累积剂量是()mg/m2A.160B.190C.260D.290E.550参考答案:D4.初治AML的预后不良因素中,以下不正确的是()A.年龄≥50岁B.此前有MDS或MPN病史C.治疗相关性/继发性AMLD.合并CNSLE.合并髓外浸润(除外肝、脾、淋巴结受累)参考答案:A六、通用型CAR-T治疗ALL1.()位列2013年十大科技突破之首A.肿瘤免疫治疗B.基因工程免疫细胞药物C.基因工程生物药物D.化学合成药物E.单抗类药物参考答案:A2.自体CAR-T细胞治疗的不足,以下不正确的是()A.无法获得足够的T细胞B.制备失败风险C.即用型D.存在“CAR-癌细胞”风险E.已上市CAR-T药物价格贵参考答案:C3.关于对造血干细胞CAR-T优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无需采集患者淋巴细胞,对患者有特殊要求B.细胞未受到癌症免疫效应的影响C.细胞未受到化疗药物的影响D.无肿瘤污染E.可利用已经批量制备细胞迅速进行治疗参考答案:A4.AT19细胞治疗特点不包括()A.完全的兼容性B.优良的安全性C.神奇的有效性D.适用人群窄E.多次治疗仍然有效参考答案:D5.异体CAR-T细胞治疗——未来方向中,以下不正确的是()A.T细胞不依赖于患者供给,CAR T细胞的活力有保障B.临床无脱轨风险,杜绝“CAR-癌细胞”存在的潜在风险C.现货供应(off-the-sheff)即来即用D.可以供给多位患者使用,但价格昂贵E.扩大了临床适用人群,自身免疫状态差的患者也能得到CAR T细胞治疗参考答案:D七、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损伤的临床管理1.口腔黏膜炎临床分级(WHO分级)中,口腔黏膜出现溃疡,无法进食,属于()级A.1B.2C.3D.4E.5参考答案:D2.放化疗患者相关口腔黏膜炎中,治疗方法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口腔黏膜溃疡发生频率>()%A.50B.60C.70D.80E.90参考答案:C患者口腔黏膜评估表中,口腔黏膜有2个﹥1.0cm的溃疡,疼痛明显,能进流食,属于()级A.0B.ⅠC.ⅡD.ⅢE.Ⅳ参考答案:D3.口腔黏膜炎,预防大于治疗,口腔护理标准方案中,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属于第()步骤A.1B.2C.3D.4E.5参考答案:B4.患者口腔黏膜评估表中,口腔黏膜有1—2个﹤1.0cm的溃疡,出现红斑伴轻度疼痛,属于()级A.0B.ⅠC.ⅡD.ⅢE.Ⅳ参考答案:B八、CAR-T细胞治疗并发症的临床管理1.不属于CAR-T并发症的肿瘤裂解综合征的表现是()A.高尿酸血症B.高钾血症C.高钙血症D.高磷血症E.急性肾功衰参考答案:C2.()是血液肿瘤治疗界的"抗癌利器"A.CAR-T细胞治疗B.基因工程免疫细胞药物C.基因工程生物药物D.化学合成药物E.单抗类药物参考答案:A3.CAR-T细胞治疗并发症中的分级标准,轻度,无需处理属于()级A.0B.ⅠC.ⅡD.ⅢE.Ⅳ参考答案:B4.不属于CAR-T细胞治疗入组标准的是()A.骨髓或外周血淋巴瘤细胞CD19表达阳性B.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1×109/LC.血小板计数≥75×109/LD.绝对淋巴细胞计数≥90个/μLE.充足的器官功能储备参考答案:D5.患者口腔黏膜评估表中,口腔黏膜有1—2个﹤1.0cm的溃疡,出现红斑伴轻度疼痛,属于()级A.0B.ⅠC.ⅡD.ⅢE.Ⅳ参考答案:B九、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1.多发性骨髓瘤易被误诊,误诊率达()%A.40B.45C.50D.55E.60参考答案:D2.多发性骨髓瘤病因不包括()A.染色体异常B.家族史C.职业环境D.细菌感染E.辐射参考答案:D3.高黏滞综合征的表现不包括()A.头痛B.痛觉减退C.头晕D.耳鸣E.视物障碍参考答案:B4.多发性骨髓瘤停药危害大,以下不属于其危害的是()A.生存期缩短B.生存质量降低C.引起复发D.错失更好的治疗机会E.症状加重参考答案:B5.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中,不正确的是()A.低钙血症B.肾功能损害C.贫血D.感染E.骨病参考答案:A十、淋巴瘤病理学诊断1.霍奇金淋巴瘤的肿瘤细胞形态是()A.经典RS细胞B.单核HRS细胞C.陷窝型HRS细胞D.固缩型HRS细胞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不包括()A.结节硬化型B.淋巴细胞丰富型C.淋巴细胞消减型D.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E.混合细胞型参考答案:D3.成熟B细胞淋巴瘤最多见的类型是()A.浆细胞瘤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滤泡性淋巴瘤D.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套细胞淋巴瘤参考答案:D关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下述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明显的地域人群分布特点B.儿童发病为主,男孩更为多见C.发生部位以中面部为主,临床过程高度侵袭性D.与EBV高度相关,EBV原位杂交阳性E.大部分NK细胞来源,少数为NK样细胞毒性T细胞来源参考答案:B4.霍奇金淋巴瘤以()多见A.纵隔淋巴结B.颈部淋巴结C.腹膜淋巴结D.腹股沟淋巴结E.支气管肺门淋巴结参考答案:B十一、淋巴瘤治疗后18F-FDGPET/CT表现之诊断误区总结1.18F?FDGPET/CT可用于淋巴瘤的()A.诊断和初始分期B.治疗疗效评价C.指导淋巴瘤放疗策略D.预后评价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2.虽然18F-FDGPET/CT在淋巴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价方面具有很大价值,但其()有限A.敏感性B.安全性C.特异性D.阳性似然比E.阴性似然比参考答案:C3.新部位有放射性摄取,但与淋巴瘤无关,其Deauville评分标准为()A.XB.5C.4D.3E.2参考答案:A4.CT上摄取18F-FDG与低密度组织相对应时应考虑()A.感染/炎症B.棕色脂肪酸C.淋巴瘤转化D.脂肪坏死E.第二恶性肿瘤参考答案:D5.(),Deauville评分标准为4分A.肝血池摄取≤病灶18F-FDG摄取B.纵隔血池摄取≤病灶18F-FDG摄取≤肝血池摄取C.病灶18F-FDG摄取轻度高于肝血池摄取D.病灶18F-FDG摄取明显高于肝血池摄取E.新部位有放射性摄物,但与淋巴瘤无关参考答案:C十二、PET/CT在淋巴瘤诊疗中的应用(上)1.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A.多发淋巴结肿大也可表现为单个淋巴结肿大B.淋巴结肿大融合趋势明显C.多累及肺D.发热E.盗汗参考答案:B2.AnnArbor会议推荐的淋巴瘤临床分期II期的表现是()A.病变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B.病变累及横膈同一侧两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C.膈上下都已有淋巴结病变,可同时伴有脾累及D.淋巴结以外的某一器官受累,加上膈两侧淋巴结受累E.病变已侵犯多处淋巴结及淋巴结以外的部位参考答案:B3.可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肿大、发热的是()A.淋巴瘤B.结核C.结节病D.巨大淋巴结增生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4.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细胞来源的约占()A.0.65B.0.5C.0.85D.0.25E.0.15参考答案:C5.Kikuchi病淋巴结肿大多累及()A.支气管肺门淋巴结B.腹股沟淋巴结C.腹膜后淋巴结D.颈部和腋窝淋巴结E.纵隔淋巴结参考答案:D十三、PET/CT在淋巴瘤诊疗中的应用(下)1.Lugano标准的淋巴瘤疗效评价方法是()A.CTB.MRC.PET/CTD.MR+PETE.X线+PET参考答案:C2.淋巴瘤在12周内病灶SPD增加≥50%,临床无恶化,LYRIC标准属于()A.部分缓解B.疾病稳定C.不确定因素D.旧病复发E.疾病进展参考答案:C淋巴瘤部分缓解的淋巴结和结外受累病灶PET/CT评效标准为()A.5PS小于3分,残余病灶可为任意大小B.5PS为4—5分,18F-FDG摄取较基线降低,残余病灶有所减小C.5PS为4—5分,18F-FDG摄取较基线降低,残余病灶可为任意大小D.5PS为4—5分,18F-FDG摄取较基线降低,无残余病灶E.无代谢反应参考答案:D3.某20岁霍启金淋巴瘤患者治疗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价,PET-CT结果显示病灶的摄取量高于纵隔但低于肝脏,通过Deauville量表进行评分为()A.1分B.2分C.3分D.4分参考答案:C4.淋巴瘤疗效评价报告描述的内容,不包括()A.患者预后B.受累部位C.病灶大小D.代谢情况E.评分参考答案:A十四、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管理1.有研究显示,明确诊断并接受治疗的侵袭性曲霉病患者的病死率可达()A.45%B.55%C.50%D.60%参考答案:C2.既往有报道称,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合并IFD的相关病死率可达()A.50%B.29%D.29%-90%参考答案:D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一项针对83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像学分析,结果显示:侵袭性肺曲霉病的CT表现因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和疾病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气道侵袭性改变在MM患者中较为常见,而血管侵袭性改变则在AML患者中相对更为常见B.侵袭性肺曲霉病CT表现与免疫缺陷类型或程度及潜在宿主疾病相关:严重免疫抑制时免疫反应极为有限;而免疫恢复/重建时,反应将增加、病变可能会扩大C.不同影像学表现可能代表疾病的不同阶段1:免疫缺陷患者疾病早期以晕轮征为主,随后以空气新月征、空洞常见2;此外,患者初期病变数量及大小增加,随后进入减少的平稳阶段D.T2Candida可从全血标本中检测出常见念珠菌种类,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达98%和90%以上参考答案:D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氟康唑是CYP3A4及2C9的重要抑制剂B.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是CYP3A4的强抑制剂C.伏立康唑是CYP2C9及2C19的强抑制剂,CYP3A4的中等抑制剂D.艾沙康唑对CYP3A4、P-gp和BCRP具有抑制作用参考答案:A5.研究显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低危、中危、高危人群的IFD发病率分别为()A.1.5%、5%、21.4%B.1.5%、21.4%、5%C.5%、1.5%、21.4%D.5%、5%、21.4%参考答案:A十五、抗肿瘤药物的肝损伤机理与预防1.下列不是引起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药物是()A.卡培他滨B.吡柔比星C.阿糖胞苷D.伊立替康E.氟尿嘧啶参考答案:C下列药物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血压、血清钾、钠浓度的是()A.异甘草酸镁B.多环磷脂酰胆碱C.还原型谷胱甘肽(GSH)D.甘草酸二铵E.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参考答案:D2.下列药物因其注射剂含苯甲醇,可导致致命的喘息综合征,禁用于新生儿的是()A.异甘草酸镁B.多环磷脂酰胆碱C.甘草酸二铵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E.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参考答案:B3.下列药物不能与VB12、VK3、抗组胺药、磺胺、四环素混合使用的是()A.多环磷脂酰胆碱B.异甘草酸镁C.甘草酸二铵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E.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参考答案:D4.有以下情况中,需要密切注意肝功能,必要时预防性使用保肝药()A.合并基础肝病、老年、酗酒、营养不良等高危人群B.HBV阴性者C.必须联合使用多种药物者D.联用其他慢性病药物治疗中E.药物过敏或DILI史者,预防性保肝参考答案:B。
国家限制类技术目录(2022年版)

国家限制类技术目录(2022年版)第一部分:国家限制类技术目录G0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G02同种胰岛移植技术G03同种异体运动系统结构性组织移植技术G04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G05性别重置技术G06质子和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技术G07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G08肿瘤消融治疗技术G09心室辅助技术G10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G11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G12自体器官移植技术第二部分:国家限制类技术对应疾病诊断、手术/操作编码编制说明一、为加强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信息化管理,完善全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明确医疗机构限制类技术相关数据报送范围,我委制定了《国家限制类技术对应疾病诊断、手术/操作编码》(简称《编码》)。
二、部分限制类技术现有手术/操作名称及编码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技术定义内涵,可通过手术/操作编码直接识别,不再罗列相关疾病诊断及编码;部分限制类技术需要疾病诊断与手术/操作编码相结合进行识别;部分限制类技术需要将多个手术/操作编码组合进行识别。
三、未纳入本《编码》的疾病诊断、手术/操作不作为国家限制类技术进行管理。
四、本《编码》中疾病诊断编码采用《疾病分类与代码国家临床版2.0》,手术/操作编码采用《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3.0》。
G0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一、技术定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适用于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其造血干细胞来源包括血缘(HLA全相合或者单倍型相合)和非血缘供者的骨髓、外周血或脐带血。
二、对应手术/操作名称及编码ICD-9-CM-3手术/操作名称备注41.0600脐血干细胞移植41.0800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G02同种胰岛移植技术一、技术定义同种胰岛移植技术是指将来自人体(包括同种异体和自体)的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胰岛移植到接受人(受体),以达到治疗糖尿病目的的技术。
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及基因修饰的胰岛细胞移植技术不适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Ⅰ)——适应证、预处理方案及供者选择(完整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已经广泛用于恶性血液病和非恶性血液病的治疗。
在我国,仅参加HSCT登记的移植中心已经达到60个,但各个中心的移植指征、预处理方案和供者选择各不相同。
为了规范我国allo-HSCT适应证和移植时机、为患者推荐合适的预处理方案和供者,我们在参考NCCN指南、欧洲骨髓移植协作组(EBMT)指南的基础上,制订了体现中国特色的专家共识。
一、allo-HSCT的适应证和移植时机当具有某些特征的患者采用非移植疗法预期效果很差,或者已有资料显示该组患者接受移植的疗效优于非移植时,这类患者具有HSCT的指征。
(一)恶性血液病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APL患者一般不需要allo-HSCT,只在下列情况下有移植指征:1)APL初始诱导失败;2)首次复发的APL患者,包括分子生物学复发(巩固治疗结束后PML/RARα连续两次阳性按复发处理)、细胞遗传学复发或血液学复发,经再诱导治疗后无论是否达到第2次血液学完全缓解,只要PML/RARα仍阳性,具有allo-HSCT指征。
(2)AML(非APL):1)年龄≤60岁:①在CR1期具有allo-HSCT指征:Ⅰ.按照WHO分层标准处于预后良好组的患者,一般无须在CR1期进行allo-HSCT,可根据强化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的变化决定是否移植,如2个疗程巩固强化后AML/ETO下降不足3 log或在强化治疗后由阴性转为阳性;Ⅱ.按照WHO分层标准处于预后中危组;Ⅲ.按照WHO分层标准处于预后高危组;Ⅳ.经过2个以上疗程达到CR1;Ⅴ.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的AML或治疗相关的AML。
②≥CR2期具有allo- HSCT指征:首次血液学复发的AML患者,经诱导治疗或挽救性治疗达到CR2后,争取尽早进行allo-HSCT;≥CR3期的任何类型AML患者具有移植指征。
③未获得CR的AML:难治及复发性各种类型AML,如果不能获得CR,可以进行挽救性allo-HSCT,均建议在有经验的单位尝试。
2)年龄>60岁:如果患者疾病符合上述条件,身体状况也符合allo-HSCT的条件,建议在有经验的单位进行allo-HSCT治疗。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年龄>14岁:1)在CR1期具有allo-HSCT指征:原则上推荐14~60岁所有ALL患者在CR1期进行allo-HSCT,尤其诱导缓解后8周MRD未转阴或具有预后不良临床特征的患者应尽早移植。
对于部分青少年患者如果采用了儿童化疗方案,移植指征参考儿童部分。
>60岁患者,身体状况符合allo-HSCT 者,可以在有经验的单位尝试在CR1期移植治疗。
2)≥CR2患者均具有allo-HSCT指征。
3)挽救性移植:难治、复发后不能缓解患者,可尝试性进行allo-HSCT。
(2)年龄≤14岁:1)CR1期患者的移植:推荐用于以下高危患者:①33 d未达到血液学CR;②达到CR但12周时微小残留病(MRD)仍≥10-3;③伴有MLL基因重排阳性,年龄<6个月或起病时WBC >300×109/L;④伴有Ph染色体阳性的患者,尤其对泼尼松早期反应不好或MRD未达到4周和12周均为阴性标准。
2)≥CR2期患者的移植:很早期复发及早期复发ALL患者(附件1),建议在CR2期进行HSCT;所有CR3以上患者均具有移植指征。
3)挽救性移植:对于难治、复发未缓解患者,可在有经验的单位尝试性进行allo-HSCT。
3.慢性髓性白血病(CML):(1)新诊断的儿童和青年CML患者,具有配型相合的同胞供者时;如果有配型较好的其他供体,在家长完全知情和理解移植利弊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移植;(2)慢性期患者如果Sokal评分高危而EBMT风险积分≤2,且有HLA 相合供者,可选择移植为一线治疗;(3)对于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患者,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意愿考虑移植;(4)在伊马替尼治疗中或任何时候出现BCR-ABL基因T315I突变的患者,首选allo-HSCT;(5)对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反应欠佳、失败或不耐受的所有患者,可进行allo-HSCT;(6)加速期或急变期患者建议进行allo-HSCT,移植前首选TKI治疗。
4.MDS:包括MDS及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慢性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不典型CML、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MDS/MPN未分类]。
(1)IPSS评分中危Ⅱ及高危患者应尽早接受移植治疗;(2)IPSS低危或中危Ⅰ伴有严重中性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或输血依赖的患者;(3)儿童JMML患者。
5.骨髓纤维化(MF):中危Ⅱ和高危原发或继发性MF患者IPSS或动态IPSS(DIPSS)评分见附件2。
6.多发性骨髓瘤(MM):allo-HSCT适用于具有根治愿望的年轻患者,尤其具有高危遗传学核型的患者,如t(4;14);t(14;16);17p-,或初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后疾病进展需要挽救性治疗的患者。
7.霍奇金淋巴瘤(HL):难治或auto-HSCT后复发患者。
8.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年轻患者在下列情况下具有auto-HSCT指征:1)嘌呤类似物无效或获得疗效后12个月之内复发;2)嘌呤类似物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或auto-HSCT后获得疗效,但24个月内复发;3)具有高危细胞核型或分子学特征,在获得疗效或复发时;4)发生Richter转化。
(2)其他:滤泡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套细胞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和Burkitt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在复发、难治或≥CR2患者具有allo-HSCT指征。
成年套细胞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当配型相合的供者存在时,CR1期患者也可以考虑allo-HSCT。
(二)非恶性血液病1.再生障碍性贫血(AA):(1)新诊断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年龄< 50岁(包括儿童患者),病情为SAA或极重型SAA(vSAA),具有HLA相合的同胞供者;儿童SAA和vSAA患者,非血缘供者≥9/10相合,HSCT也可以作为一线选择;有经验的移植中心可以在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情条件下尝试其他替代供者的移植。
(2)复发、难治SAA:①经免疫抑制治疗(IST)失败或复发,<50岁的SAA或vSAA,有非血缘供者、单倍体相合供者具有移植指征,在有经验的单位,也可以尝试脐血移植;②经IST治疗失败或复发,年龄50~60岁,体能评分≤2,病情为SAA 或vSAA,有同胞相合供者或非血缘供者也可进行移植。
(3)输血依赖的非SAA患者,移植时机和适应证同SAA。
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SAA/PNH移植参考SAA。
3.地中海贫血:HSCT适用于依赖输血的重型地中海贫血,如重型地中海贫血、重型血红蛋白E复合地中海贫血、重型血红蛋白H病等。
一般建议尽量在患儿(2~ 6岁)疾病进展到三级(附件3)前接受HSCT。
4.范可尼贫血:在输血不多且并未转变为MDS或白血病时。
5.其他: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SCID)等先天性缺陷、黏多糖累积症等先天遗传代谢病等。
二、预处理方案(一)恶性血液病1.白血病/MDS方案:1)一般强度的预处理方案:清髓预处理方案(MAC)常用的有经典TBICy 和BuCy方案及其改良方案,后者以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的方案在国内应用最多(表1),其他如包含马法兰(Mel)的方案,因为药物来源受限国内很少应用。
表1经典和改良的清髓预处理方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一般用于替代供者的移植,剂量不等,ATG(商品名即复宁)常用剂量为6~10 mg/kg,或费森尤斯生产的兔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TG- F)应用剂量为20~40 mg/kg;为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更低剂量ATG也尝试用于配型相合的同胞HSCT中。
2)治疗白血病/MDS的减低强度预处理(RIC)方案:RIC方案有多种,主要为包括氟达拉滨的方案和(或)减少原有组合中细胞毒药物剂量增加了免疫抑制剂如ATG的方案(表2)。
表2治疗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减低强度预处理(RIC)方案3)加强的预处理方案:加强的预处理方案一般在经典方案基础上增加一些药物,常用Ara-C、依托泊苷(Vp16)、Mel、TBI或氟达拉滨、赛替哌等,常用于难治和复发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表3)。
表3经常采用的加强预处理方案预处理方案的选择受患者疾病种类、疾病状态、身体状况、移植供者来源等因素的影响。
55岁以下的患者一般选择常规剂量的预处理方案,年龄大于55岁或虽然不足55岁但重要脏器功能受损或移植指数大于3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RIC方案,而具有复发难治的年轻恶性血液病患者可以接受增加强度的预处理方案。
增加强度的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复发率,但可能带来移植相关死亡率增加,不一定能带来存活的改善;而RIC 方案提高了耐受性,需要通过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治疗降低移植后疾病的复发率,有报道组合方案用于治疗复发难治的恶性血液病,如FLAMSA(氟达拉滨+安吖啶)续贯RIC。
也可以采用常规预处理方案,移植后通过调节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治疗加强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
2.其他恶性血液病:见表4。
表4多发性骨髓瘤(MM)、淋巴瘤的预处理方案也可以采用白血病的清髓预处理方案,如经典BuCy或TBICy方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采用改良BuCy方案。
(二)非恶性血液病1.SAA:同胞相合移植的预处理方案为Cy-ATG,非血缘供者移植推荐采用FluCy-ATG方案,单倍体相合的移植治疗SAA尚无统一的预处理方案(表5)。
表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预处理方案2.地中海贫血:采用与白血病相同的常规强度预处理方案疗效欠佳,国内一般采用加强的预处理方案(表6)。
表6地中海贫血的预处理方案3.范可尼贫血:HSCT治疗范可尼贫血经常采用FluCyATG预处理(Flu 150 mg/m2,Cy 5~10 mg·kg-1·d-1,共4 d;兔抗人ATG 10 mg/kg)进行allo-HSCT,替代供者移植可以再增加低剂量TBI。
三、HLA配型及供者选择原则(一)HLA配型:HLA相合的同胞是allo-HSCT的首选供者,次选供者为单倍体相合亲属、非血缘志愿供者和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