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主管护师-内科护理学专业实践能力-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主管护师-内科护理学专业实践能力-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单选题]1.采集的骨髓输完的时间是A.6小时内B.7小时内C.8小时内D.9小时内E.10小时内正确答案:(江南博哥)A参考解析:采集的骨髓尽可能在6小时内输完,速度宜先慢后快,为防肺脂肪栓塞的发生每袋骨髓液输至最后5ml时弃去。
掌握“专业实践能力-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知识点[单选题]2.骨髓移植的适应证不包括A.急性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E.恶性淋巴瘤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骨髓移植的适应证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恶性淋巴瘤。
掌握“专业实践能力-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知识点[单选题]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脾大显著时,指导患者采取的卧位是A.右侧卧位B.左侧卧位C.平卧位D.俯卧位E.半坐卧位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脾大显著,易引起左上腹不适,可采取左侧卧位。
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慢性白血病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4.急性白血病患者错误的护理措施是A.高热量、高蛋白饮食B.控制饮水量C.避免口腔黏膜损伤D.保持病室清洁E.限制探视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化疗期间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避开化疗前后2小时进餐,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在2000ml以上,以预防尿酸性肾病。
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急性白血病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5.护士对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内容应除外A.帮助患者寻找致病因素B.急性期卧床休息C.避免接触致敏原D.让患者学会自我观察E.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虾、蟹等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过敏性紫癜: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不要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鱼、虾、牛奶等,多吃蔬菜、水果。
掌握“专业实践能力-过敏性紫癜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6.骨髓穿刺术的禁忌症包括A.血友病B.白血病C.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黑热病E.疟疾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骨髓穿刺术禁忌证包括血友病、晚期妊娠及局部皮肤感染者禁用。
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护理常规】
1.体位护理:重症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病情较轻或处于缓解期患者适当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贫血严重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3.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热、寒战、贫血、出血倾向等症状。
4.用药护理:化疗的患者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鼓励患者多饮水,加快利尿,同时促进尿酸的排泄。
5.基础护理: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定期更换内衣及床单,用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
长期卧床患者应按时协助翻身,以免发生压疮。
6.专科护理: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
2)嘱患者每日刷牙,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勤漱口,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擦洗口腔,保持口腔湿润。
3)保持空气清新,定期空气消毒。
7.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信任、融洽的关系,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2.进行健康指导,预防疾病复发,鼓励慢性患者坚持治疗,定期复查。
3.加强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无刺激和易消化的饮食。
化疗期间或食欲不振时,给予清淡饮食;胃肠道出血者按医嘱禁食。
3、及时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或治疗护理,遵医嘱正确采集各种血液和体液标本,高热患者采集血液标本做细菌培养或药敏试验,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
4、活动与休息护理贫血症状明显、重度贫血或贫血发生迅速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中度贫血或慢性贫血应限制活动多卧床休息;轻度贫血应限制剧烈活动,适当休息,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气促时给予吸氧。
5、感染的护理①高热者予冰袋物理降温,避免乙醇擦浴应用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的退热药物。
及时更换被服,并注意保暖,以免受凉感冒;⑨坚持定期环境消毒,限制探视,白细胞低下时可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有条件者入住洁净层流室,防止交叉感染③鼓励并指导患者早晚刷牙,宜用软毛牙刷,坚持用漱口液漱口。
对牙龈出血的患者,口腔护理2次/天;④注意肛门及外阴部的清洁卫生,便后及每晚睡前用1:2000氯己定液或1:5000P粉溶液坐浴,防止肛门周围脓肿。
6、出血的护理出血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局部注射。
鼻腔出血者可给予1%麻黄碱棉球局部压迫止血,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咳嗽和便秘。
遵医嘱输成分血或血小板,严密观察输血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7、化疗的护理化疗期间,注意保护患者静脉,避免药物外渗。
严格遵守用药的顺序、时间、剂量,观察化疗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鼓励患者多饮水,加强利尿以促进尿酸的排泄,防止出血性膀胱炎、尿酸性肾病等。
8、保持急救药品、物品的完好,做好急救准备。
二、贫血护理常规按内科及血液内科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有无引起贫血的因素,如营养状况及有无偏食、饭后饮浓茶等习惯;有无出血、黑便、酱油色尿、妇女月经过多:有无化学毒物、放射线物质或特殊药物接触史;家族中有无类似的贫血患者及有无慢性炎症、感染、肝肾疾病、结缔组织病及恶性肿瘤的病史。
血液内科护理常规

血液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护理
血小板数目减少及其功能异常,毛细血管脆性或通透性增加,血浆中凝血因子缺乏以及循环 血液中抗凝血物质增加,均可导致出血或出血倾向。 休息与活动:若出血仅限于黏膜,无需太多限制;若血小板计数<50×109/L,应减少活动, 增加卧 床休息时间;若血小板计数<20×109/L,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做好各种生活护理。 饮食指导: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质,禁食过硬、粗糙的食物。保 持大便通畅,排便时不可用力,以免腹压骤增而诱发内脏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便秘者可给予缓 泻剂或开塞露。
心理护理:加强沟通,耐心解释与疏导,稳定病人情绪,减少不良刺激。 (二)发热的护理 发热是血液系统常见症状,具有持续时间长,热型不一、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特点。 疑为传染病者,应先行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休息:卧床休息,采取舒适体位,减少机体消耗,必要时可吸氧。经常通风换气,穿透气棉质 衣物,有寒战时给予保暖。 饮食: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软食,指导患者摄取足够的水分,每天至 少 2000ml 以上,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病情观察:监测体温并记录;观察感染灶的症状、体征及变化,协助检验标本的采集及送检, 注 意抗生素的疗效及用药反应。 治疗:先给予物理降温,高热病人可先给予物理降温,有出血倾向者禁用温水或酒精拭浴, 必 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及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观察用药后反应,以免发生虚脱。 加强沟通,耐心解释与疏导,稳定病人情绪,减少不良刺激。 (三)骨、关节疼痛 主要与肿瘤细胞的过度增生或局部浸润,导致骨髓腔压力增高、局部瘤块形成及压迫、骨质疏 松或溶骨性破坏、病理性骨折等有关。具体见疾病。 (四)贫血
护理中的血液系统疾病护理要点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
总结词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详细描述
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以预 防感染。医护人员应加强手卫生管理,定期对病房进行消 毒。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口腔、 皮肤等部位的护理。
总结词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详细描述
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应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出 血情况及有无感染等症状。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 生并协助处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合理安排饮食,补充营养物质
详细描述
根据贫血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多摄入富含铁、叶酸、维生素 B12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绿叶蔬菜、水果等。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可能需要
通过口服或静脉补充铁剂、叶酸或维生素B12等。
贫血患者的护理
总结词
预防感染,保持个人卫生
详细描述
贫血患者容易感染,因此应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定期消毒,减少人员流动。同时,患者应保持个人卫 生,勤洗手、洗澡,口腔、皮肤等易感染部位要加强护理。
总结词
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详细描述
白血病患者常常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医护人 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帮助患 者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血友病患者的护理
总结词
预防出血,加强关节保护
详细描述
血友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以防出血不止。医护人 员应指导患者加强关节保护,定期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预防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 征兆,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治疗方法
根据不同的血液系统疾病,治疗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放疗、化疗、骨髓移 植等。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论一、血液病的分类1.红细胞疾病如各种贫血、红细胞增多症。
2.白细胞疾病如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症、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
3.出血性疾病(1)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异常: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无力症等。
(2)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遗传性酶原缺乏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3)血管疾病:如过敏性紫癜,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4.血栓性疾病如静脉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5.其他血液病如脾功能亢进,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二、血液病常见症状和护理(一)常见症状1.贫血贫血是血液病中最常见的症状。
我国血红蛋白浓度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Og /L,可诊断为贫血。
贫血发生原因可分为:(1)红细胞生成减少:常见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红细胞破坏过多: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
(3)失血:急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
临床表现:贫血时由于血液携氧能力减低,可造成全身组织缺氧。
轻度贫血多无症状,中、重度贫血可见甲床、口唇及眼结膜苍白,甚至面色苍白。
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常出现头晕、耳鸣、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呼吸、循环系统表现为活动后心悸、气短,严重贫血可诱发心绞痛、发生贫血性心脏病。
由于胃肠道缺血缺氧,消化液分泌减少及胃肠蠕动功能紊乱,多表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泄或便秘。
肾脏、生殖系统缺氧,可出现多尿、低比重尿、蛋白尿及性功能减退,女性常伴有月经不调或继发性闭经等。
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最突出的体征,由于环境温度、皮肤色素及水肿等因素会影响皮肤的颜色,贫血时一般以观察甲床、口唇黏膜、睑结膜较为可靠。
临床上将贫血分为轻度(男HB<120g/L,女HB<110g/L)中度(HB<90g/L)、重度(HB<60g/L)极重度(HB<30g/L)四级。
2.继发感染(1)常见原因:多见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血液病。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导学本章节目录常见症状护理贫血病人的护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白血病病人的护理一、常见症状护理(一)贫血——病因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生成不足造血物质缺乏缺铁贫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各种溶血性贫血红细胞丢失过多失血性贫血急性和慢性失血性贫血临床表现一般表现轻度无症状,重度可见甲床、口唇及眼结膜苍白等;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最突出的体征,观察甲床、口唇黏膜、睑结膜较为可靠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头晕、耳鸣、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循环S 活动后心悸、气短,严重诱发心绞痛消化S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泌尿生殖S 多尿、低比重尿、蛋白尿及性功能减退(二)继发感染病因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再障、粒缺等正常成熟白细胞↓→防御能力↓→细菌、病毒、真菌感染临表感染部位:呼吸系统、皮肤、泌尿系统多见,AL易肛周感染或脓肿轻度或早期感染多为低热或不规则热,严重感染如败血症可为弛张热(三)出血或出血倾向血管脆性↑血小板异常凝血因子↓或缺乏皮肤粘膜出血多见(小、分散多见(小、分散)少见(大、片状)诱因自发性较多自发性较多多外伤常见出血部位皮肤黏膜(口腔、鼻腔、牙龈等)、关节腔、内脏出血(咯、呕、便血,血尿及阴道流血)严重者颅内出血,多危及生命对应疾病过敏性紫癜ITP,AA等血友病,VK缺乏二、护理——出血倾向护理措施病情观察测血压、心率,注意意识,出血部位、范围等心理护理保持身心健康饮食高热量、蛋白、维生素,少渣软食,餐前后漱口皮护抬高患肢减少出血,保持皮肤清洁鼻出血肾上腺棉球压迫止血并冷敷,无效油纱填塞,嘱不挖鼻,液体石蜡滴鼻,防止干裂出血口腔护理肾上腺素棉球或明胶海绵压迫止血;防干裂用药护理注意止血药作用、不良反应输血护理核对血型、姓名,注意输血、过敏反应护理——发热护理措施(要点)病情观察体温、呼吸、脉率、血压、意识等预防感染WBC<1×109/L时保护性隔离,保持皮肤(坐浴,会阴清洁)、口腔(饭前后碳酸氢钠漱口)卫生饮食高蛋白、热量、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发热时液体入量在3000ml/d左右寒战大汗寒战-保暖-饮热水,大汗-更换内衣降温护理>38.5℃应降温,物理(冰袋)+药物(避免虚脱)用药护理抗炎,了解不良反应贫血病人的护理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一、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减少而引起的一种贫血。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 第一节 概述 2 第二节 运用护理程序对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返回
第一节 概述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一)血液组成 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约占血液容积的45%,均为成形细胞
(即红细胞、 白细胞、血小板);余下血液容积的55%为血浆,是一 种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二)血液的功能 1. 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中央较薄,周围较厚呈双凹圆盘形,较球型有更 大面积,以利 于气体交换;红细胞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有利于携运气 体,因此具有结合与输送O2和 CO2的功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概述
嗜碱性粒细胞能释放组胺及肝素,主要与变态反应有关。淋 巴细胞在免 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经胸腺作用后称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淋 巴细胞 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3. 血小板 具有止血功能,主要参与生理性止血和血液凝固保持血 管内皮的完整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运用护理程序对血液系统疾病病 人的护理
3. 生活史和家族史 (1)居住区及工作环境:病人居住地及从事的职业有无核放射污染,
这与白血病、再 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有关。 (2)饮食习惯:平日的饮食习惯及食欲,若长期偏食、素食可能造成
缺铁性贫血,食 物中缺少新鲜蔬菜或过度烹煮食物可致巨幼细胞性贫血。 (3)家族史:询问病人家族中有无血液病,如某些溶血性贫血、血友
3.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疾病 如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恶性组织细胞 病等。
4.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 如各类淋巴瘤,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 多发性骨髓瘤 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概述
5. 造血干细胞疾病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 髓增生异常综 合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 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 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 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一、护理评估
1、有无黄疸、血红蛋白尿。
2、有无贫血、皮肤黏膜出血,出血的发生部位、主要表现形式、发展或消退情况。
3、有无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大。
4、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轻症或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3、病情观察:观察有无发热、贫血及出血情况。
4、药物观察: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
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尽量减少和避免肌内注射,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
6、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用软毛牙刷刷牙,选择合适漱口液,于餐前、餐后及睡前含漱。
7、肛周护理:保持大便通畅,每次便后清洁肛周或用 1:5000 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防止肛周感染。
8、预防感染:保持病室清洁及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防止受
凉,减少或限制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9、出血的护理:肢体皮肤或深层组织出血可抬高肢体,以减少出血,深部组织血肿也可应用局部压迫方法止血。
尽量少用注射药物,必须使用时在注射后用消毒棉球充分压迫局部直至止血。
少量鼻出血可用干棉球或 1:1000 肾上腺素棉球塞鼻腔压迫止血,并局部冷敷,若出血不止,用油纱条做后鼻孔填塞。
牙龈渗血时,可用肾上腺素棉球或明胶海棉片贴敷牙龈。
牙龈出血时易引起口臭,使患者食欲或心情受影响,可用 1%过氧化氢液体漱口。
10、心理护理:加强沟通,减少焦虑及恐惧。
三、健康指导要点
出血的预防:避免肢体的碰撞或外伤;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保持鼻腔湿润,勿用力擤鼻,避免用手枢鼻痂和外力撞击鼻部;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避免情绪激动、剧烈咳嗽和和用力排便。
四、注意事项
高热患者禁用酒精或温水擦浴。
沐浴时水温不可过高和用力擦拭皮肤。
若出现突然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物模糊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征象,应及时告知医生,配合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