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导学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导学案

(完整word版)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导学案

6。

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导学案班别: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杠杆,能根据实物画出杠杆示意图,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阻力臂。

2、记住力臂的概念,会画出杠杆的力臂。

3、通过探究,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判断生活中的杠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力臂的画法.【自主学习】古代的阿基米德曾有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什么是杠杆和支点?阿基米德真能撬动地球吗?请我们走进课本,走向知识的殿堂……一、探究跷跷板中的道理1、问题1-—怎样才能使跷跷板保持水平?小时候,大家都玩过跷跷板,观察课本图6-37,怎样才能使跷跷扳保持水平?设计方案:为了探究你提出的问题,有时可以把实际物体简化,便于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请结合课本谈谈你的实验方案,并与同学交流,确定最佳方案.2、问题2—-什么是杠杆?在物理学中,把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________,这个固定点叫________。

使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_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__,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___,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___。

思考:(1)杠杆是否都是直的?(2)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3)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3、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本节的难点,对力臂的理解,注意以下几点:(1)力臂是指支点到力(动力或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力臂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在杠杆上.(3)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__________。

(4)画力臂三步骤:找______点、画出力的_________线、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______线(有时需要将力的作用线进行正向或反向延长)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问题3——怎样才能使杠杆保持平衡(不转动)?2、进行实验:该怎样来操作实验器材,获得合理的数据呢?让我们一起来合作完成。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导学案)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导学案)

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导学案(第二课时)余庆县构皮滩中学周瑜【学习目标】1.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2.培养学生的评估能力,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

3.能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点】实验中分析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时安排】本节共3学时,第一学时认识杠杆。

第二学时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三学时对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及杠杆的分类。

【实验器材】杠杆(含支架)、弹簧测力计、钩码。

【教学过程】:一、趣味情景导入:杆秤的工作。

让学生回顾生活中买卖东西中使用杆秤称量时的场景,学生也用模拟的杆秤体验一下称量的过程,同时感受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并提出问题?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有什么关系?二、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学生可能会有许多种猜想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5、分析与论证:实验结论:6、评估:7、交流与合作:8、整理器材。

三、扩展实验.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使杠杆的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拉弹簧测力计的位置由①→②→③的过程中示数将如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变化?四、课堂练习例题1:杠杆平衡时,动力为10N,阻力为40N,动力臂为0.4m ,求阻力臂。

例题2:当杠杆处于平衡时,已知石头对杠杆的压力为3000N,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为180cm和6cm,请问动力为多少?。

10.1杠杆的平衡条件导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10.1杠杆的平衡条件导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10.1杠杆的平衡条件导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一、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杠杆是一种基本的简单机械,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关系,杠杆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省力杠杆,如撬棍;一类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等臂杠杆,如天平;还有一类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费力杠杆,如筷子。

2. 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在平衡状态下,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即F1L1=F2L2,这是杠杆的基本平衡条件。

3.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我们可以解释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如如何使用杠杆更省力,如何判断杠杆是否平衡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杠杆的基本平衡条件。

2. 能够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杠杆的分类和杠杆平衡条件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撬棍、天平、筷子等。

2. 学具:笔记本、尺子、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体验使用撬棍、天平和筷子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是杠杆,并思考杠杆的平衡条件。

2. 概念讲解:介绍杠杆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杠杆平衡条件。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演示如何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杠杆是否平衡,如何使用杠杆更省力等。

六、板书设计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七、作业设计(1) 一根撬棍,动力臂为1米,阻力臂为0.5米,动力为20牛。

(2) 一台天平,动力臂为1米,阻力臂为1米,动力为10牛。

(3) 一根筷子,动力臂为0.2米,阻力臂为0.1米,动力为5牛。

2. 答案:(1) 不平衡,因为201≠100.5。

(2) 平衡,因为101=101。

(3) 不平衡,因为50.2≠10.1。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案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案

第十章 机械与人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杠杆;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2、方法与过程 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我国古代的应用。

二、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内容)1、 杠杆的定义: 。

2、 支点: 用 表示。

3、 动力: 用 表示。

4、 阻力: 用 表示。

5、 动力臂: 用 表示。

6、 阻力臂: 用 表示。

7、观察下面的两副图,思考:杠杆一定是直的吗? 。

支点一定是在动力和阻力作用点的中间吗? 。

8、请试着画出各力的力臂。

三、实验探究(用钩码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把钩码重作为动力F 1和阻力F 2.)1. 提出问题:动力F1、距离L1、阻力F2、距离L2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时杠杆平衡?2. 你的猜想是:① F1+L1=F2+L2 ② ③ ④ 。

3.设计并进行实验:(每个钩码重 N ,杠杆上每一格的长度为 m )(1)如图所示,调节杠杆尺两端的平衡螺母,将没挂钩码的杠杆尺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左边挂一定数目的钩码当做阻力F2, 在杠杆右边挂一定数目的钩码当做动力F1,调节钩码所挂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将4个实验数据填入表格。

(3)改变钩码个数—即动力F1和阻力F2的大小,并调节支点到阻力作用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距离L1和L2,使杠杆平衡。

将各次实验数据填入表格。

F 1F 2O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杠杆平衡条件为: 。

5、和其他小组讨论交流,看看你们的结论是否一致?是否有充足的理由说明你的结论是正确的?6、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实验开始前如何调节杠杆平衡 。

(2)实验时应该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 。

(3)至少应该测量三组数据,再归纳结论,目的是使结论具有 。

四、当堂练习1、杠杆的五要素是什么: 。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导学案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导学案

杠杆的平衡条件导学案教学目标: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猜想和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能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灵活运用解题 教学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难点: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灵活运用解题知识点:一、杠杆的平衡状态回顾 平衡:物体保持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状态不变,叫做平衡力的单位:_________。

物体质量为10千克,则其重力为___________。

(1)杠杆的平衡状态杠杆在动力和阻力共同作用下杠杆处于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2)猜想: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猜想: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请写出你的实验设计 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讨论①:A 、B 两图中的杠杆处于静止平衡状态,实验时采用哪幅图?为什么?(4)实验步骤: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为什么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 。

主要目的 。

(注意:左右两端平衡螺母都往_______处调。

)图A: 图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杠杆的左侧挂上适量的钩码,对杠杆的拉力F 2是阻力,在杠杆右侧挂上适量的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右侧钩码示数F 1是动力。

实验过程中,在杠杆的两侧挂上钩码后,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导学案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导学案
课题反思:
应用
杠杆的分类:三类杠杆
(请每个小组从特点、作用、生活实例三个角度归纳,每种杠杆生活实例要求5种以上并要求寻找相应图片上交)
习题讲解
请每位同学找至少三道不同类型的杠杆习题。并用计算机制成word版本,6月9日由组长收齐后上交。(注文件名为学生姓名)
各位同学请用A4纸打印,订好上交
动力臂L1/cm
钩码
个数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意
1.实验数据要求10组,请合理收集数据,为后面的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数据保障。
2.填写数据时,如果动力或阻力非钩码充当可不用填写钩码个数。
3.实验中,g=9.8N/kg
4.6月9日上课去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请同学们提前自学好P63实验探究部分。
课题研究
课题一: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和动力臂成反比”。
数据收集:
次数
钩码
个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钩码
个数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3
4
课题反思:
课题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动力臂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阻力和动力成正比”。
数据收集:
次数
钩码
个数
动力F1/N
2.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F1L1= F2L2
比例式: 由此可见,力与力臂成反比。
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
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讨论杠杆在各种条件时,各个物理之间的关系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导学案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导学案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2、理解力臂的概念,能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3、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4、能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学习重点1、杠杆的概念和五要素。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学习难点1、力臂的概念和画法。

2、设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四、知识准备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学习过程(一)杠杆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各种任务。

例如,用撬棒撬石头、用羊角锤拔钉子、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等。

这些工具在工作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

我们把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二)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2、动力(F₁):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F₂):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l₁):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l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为了更好地理解力臂的概念,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例如,用撬棒撬石头时,撬棒绕着支点 O 转动。

动力是施加在撬棒上的力 F₁,阻力是石头对撬棒的压力 F₂。

动力臂 l₁是从支点 O 到动力 F₁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阻力臂 l₂是从支点 O 到阻力 F₂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三)力臂的画法画力臂的方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步:1、首先,找到杠杆的支点 O。

2、然后,画出力的作用线。

延长力的作用线,用虚线表示。

3、最后,从支点 O 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足与支点之间的距离就是力臂。

(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提出问题杠杆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平衡呢?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猜想。

猜想 1: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阻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 2: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臂、阻力臂的长度有关。

9.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导学案)

9.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导学案)

§9.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班级:姓名:【知识准备】1、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或状态。

2、作出点A、点B到直线L的距离【学习本节,意味着你】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归纳出杠杆的共同特征,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阻力臂;2、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实验结论;【学习过程】一、认识杠杆1、[交流讨论]你对杠杆了解多少?举出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一些杠杆的实例,通过讨论说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与杠杆有关的概念[自主学习](1)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______,用字母______表示;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__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__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

(2)杠杆上从支点到______ _______叫做动力臂,用字母______表示;杠杆上从支点到______ ___ ___ 叫做阻力臂,用字母______表示。

(3)以剪刀为例,图中“O”表示杠杆的,“F1”表示杠杆受到的,“F2”表示杠杆受到的,“L1”表示,“L2”表示。

[难点突破]力臂的画法练一练1: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力臂的说法正确的是()A、OA是动力臂B、OB是阻力臂C、AC是动力臂D、OD是阻力臂练一练2:画出图中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二、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是指 。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实验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选择的实验器材: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得出初步的实验结论交流与合作:实验结论:评估:[思考题]如右图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把A 、B 两点分别向O 点移动一格,杠杆还能平衡吗?为什么?【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学会了吗】(填空60分,选择40分,总分100分)1、在_____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_______的 ,物理学中叫做杠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课堂引入: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你相信吗?学习了本节课你就会有自己的看法。

二、导学提纲:
认识杠杆
1、阅读P164 图9—1 (a)、(b)、(c)、(d)、(e),我们可以概括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杠杆。

你还能举出一些在生活和生产中杠杆的例子吗?
2、阅读P165 图9---2回答下面的问题:
叫支点,用表示;
叫动力,用表示;叫阻力,用
表示;叫动力臂,用表示;
叫阻力臂,用表示。

让我们在右图中画出杠杆的五要素吧!(在A点用力提
起物重G)
杠杆的平衡
3、阅读P165“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当杠杆处于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将杠杆调至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3)要排除甲和乙猜想的理由是
4、做一做:利用课桌上的器材完成实验探究,并将所测数据填入课本上的表格中
5、对表中的数据认证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6、阅读课文P167图9—4中a、b、c 、d,对杠杆进行分析:
a图是杠杆,特点是,;
b图是杠杆,特点是,;
c图是杠杆,特点是,;
d图是杠杆,特点是,。

7、就你的生活经验而言,还见过哪些省力的、等臂的、费力的杠杆?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人体中又有哪些杠杆呢?
8、看P168图9—6古人对杠杆的应用,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猜想古埃及的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
三、例题
例1.如图所示,一根杠杆可绕O点转动,B处挂着一重物
G,如果在A点施加一个如图所示的动力F使杠杆在水平方向上
平衡,则该杠杆为()
A.费力杠杆 B.省力杠杆
C .等臂杠杆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例2. 如图所示,AOB 为一机械设备的简化示意图,我
们可以把它看成杠杆(自重不计),已知AO=2OB 。

固定O
点,使OB 处于水平位置,此时B 端挂一重为40N 的物体,
要使杠杆不发生转动,至少需在A 端施加F=_________N
的力,在图上画出..
此时力F 的方向。

四、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课堂达标练习
1、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如右图所示,若货物在
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 是,售货员向下按扶
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时 (写出字母);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 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
是 。

2、如图所示,F 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 点处的动力,O 为
支点。

画出动力F 1的力臂L 1。

3、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
量往剪刀轴O 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
A 、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 、减小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C 、增大动力臂,省力
D 、减小阻力臂,省力
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右端下倾,则应
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像 (选填“左”或“右”)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若将左侧
的3个钩码该挂在D 处,要是杠杆仍然保持平衡,
则应将右端钩码该挂在 处
(3)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若在左侧的3个钩码下添加1个钩码,要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则应将右侧钩码改挂在 处
(4)分析有关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 。

5、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
A .剪刀
B .起子
C .镊子
D .钢丝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