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像主题摄影技巧ppt课件

顺光来自相机后面大众化逆光来自拍摄对象的后面艺术化有时候需要补光侧光来自拍摄主体和相机的侧面艺术化又分侧逆光和侧顺光以及90度侧顶光来自拍摄主体的上面压抑底光来自拍摄主题的下面鬼光4
一、人像摄影
• 人像摄影定义:
人像摄影是以静态或动态人物为被摄对象,着重描绘 其外貌和精神面貌, 从而直接表现人的一种摄影。
21
案例3
1.错误示范:强调人物,这是一般人最 常框取的范围,这个影像表现不够明显, 有叙事的成份,但是时空、环境表现不 佳。
2.构图改进:再调整框取的范围, 这张影像就将月台、铁道的延伸感 表现出来了。
完整最新ppt
22
案例4
这张照片问题在于地平线过 高,MM有一各要掉进水里 的感觉,画面失去平衡。
★ 不要以为只有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才需要使用闪光灯,有 时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也必须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 ★ 如果顾及主体进行曝光,那么背景必然曝光过度;而正常 还原了背景,主体又曝光不足,需要用闪光灯进行补光。 ★ 补光需要掌握技巧: ★ 可以将相机设置成光圈优先模式,设定光圈的数值,利用 点测光对背景进行测光,记下测得的快门值。 ★ 然后切换到手动模式,设置光圈和所测得的快门值,再将 闪光灯设置成强制闪光进行拍摄。 ★ 这样就能兼顾主体和背景,照片的背景还原正常,主体也 可以得到很好的表现。 ★ 这方法同样适用于夜景人像拍摄。
术中常拍常新的主要课题,而归纳人物摄影成功的关键,在
于“形神兼备”。
完整最新ppt
1
• 人物摄影的器材装备
一架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是最为实用的选择。 首先,取景准确方便;其次,更换镜头方便,有镜 后测光设备;再者,机身小巧轻便,便于携带,易 于抓拍;
拍摄人物肖像时镜头的焦距以80mm~105mm为宜。 使用这类中等焦距镜头的好处是:①影像畸变小, 特别是拍摄距离较近的人物时;②景深小,有利于 突出主体人物,虚化背景;③视角小,能远距离摄 取人物较大的影像而又不干扰被摄对象。
一、人像摄影
• 人像摄影定义:
人像摄影是以静态或动态人物为被摄对象,着重描绘 其外貌和精神面貌, 从而直接表现人的一种摄影。
21
案例3
1.错误示范:强调人物,这是一般人最 常框取的范围,这个影像表现不够明显, 有叙事的成份,但是时空、环境表现不 佳。
2.构图改进:再调整框取的范围, 这张影像就将月台、铁道的延伸感 表现出来了。
完整最新ppt
22
案例4
这张照片问题在于地平线过 高,MM有一各要掉进水里 的感觉,画面失去平衡。
★ 不要以为只有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才需要使用闪光灯,有 时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也必须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 ★ 如果顾及主体进行曝光,那么背景必然曝光过度;而正常 还原了背景,主体又曝光不足,需要用闪光灯进行补光。 ★ 补光需要掌握技巧: ★ 可以将相机设置成光圈优先模式,设定光圈的数值,利用 点测光对背景进行测光,记下测得的快门值。 ★ 然后切换到手动模式,设置光圈和所测得的快门值,再将 闪光灯设置成强制闪光进行拍摄。 ★ 这样就能兼顾主体和背景,照片的背景还原正常,主体也 可以得到很好的表现。 ★ 这方法同样适用于夜景人像拍摄。
术中常拍常新的主要课题,而归纳人物摄影成功的关键,在
于“形神兼备”。
完整最新ppt
1
• 人物摄影的器材装备
一架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是最为实用的选择。 首先,取景准确方便;其次,更换镜头方便,有镜 后测光设备;再者,机身小巧轻便,便于携带,易 于抓拍;
拍摄人物肖像时镜头的焦距以80mm~105mm为宜。 使用这类中等焦距镜头的好处是:①影像畸变小, 特别是拍摄距离较近的人物时;②景深小,有利于 突出主体人物,虚化背景;③视角小,能远距离摄 取人物较大的影像而又不干扰被摄对象。
人像摄影课件

人像摄影课件
汇报人: 202X-12-21
目 录
• 人像摄影基础知识 • 人像摄影构图技巧 • 人像摄影拍摄技巧 • 人像摄影后期处理技巧 • 人像摄影实践案例分析 • 人像摄影创作思路与灵感来源分享
01
人像摄影基础知识
人像摄影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人像摄影是以人物为拍摄对象,通过 摄影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形象、神态和 情感,以传达人物个性特征和内心世 界的摄影艺术。
案例三:户外环境人像摄影
总结词
环境融合、生动活泼
详细描述
在户外环境中拍摄人像,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元素和环境特点,使人物与环境相互融合,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氛围 。同时,户外光线和色彩的变化也为拍摄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乐趣。
06
人像摄影创作思路与灵感来源分 享
创作思路的启发与拓展
观察与发现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关注人物的特点、情感和细节,从中寻找创 作的灵感。
规则三分法
将画面平均分为九等分, 通过将主题人物放置在交 叉点或线条上,增强照片 的平衡感。
黄金分割法
将画面分为三个部分,主 题人物放置在两个分割线 的交点上,这种构图方式 能够使人物更加突出。
对称构图
以对称的方式安排人物和 背景,给人一种稳定、平 衡的感觉。
构图技巧的运用
使用前景
通过在画面中加入前景元素,如 花草、石头等,能够增强画面的
层次感和深度。
运用背景
选择合适的背景,如纯色背景、自 然背景或人工背景等,能够突出主 题人物,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
运用光影
利用自然光或人工光创造独特的光 影效果,能够增强照片的氛围和情 感表达。
03
人像摄影拍摄技巧
拍摄角度的选择
正面拍摄
汇报人: 202X-12-21
目 录
• 人像摄影基础知识 • 人像摄影构图技巧 • 人像摄影拍摄技巧 • 人像摄影后期处理技巧 • 人像摄影实践案例分析 • 人像摄影创作思路与灵感来源分享
01
人像摄影基础知识
人像摄影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人像摄影是以人物为拍摄对象,通过 摄影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形象、神态和 情感,以传达人物个性特征和内心世 界的摄影艺术。
案例三:户外环境人像摄影
总结词
环境融合、生动活泼
详细描述
在户外环境中拍摄人像,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元素和环境特点,使人物与环境相互融合,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氛围 。同时,户外光线和色彩的变化也为拍摄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乐趣。
06
人像摄影创作思路与灵感来源分 享
创作思路的启发与拓展
观察与发现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关注人物的特点、情感和细节,从中寻找创 作的灵感。
规则三分法
将画面平均分为九等分, 通过将主题人物放置在交 叉点或线条上,增强照片 的平衡感。
黄金分割法
将画面分为三个部分,主 题人物放置在两个分割线 的交点上,这种构图方式 能够使人物更加突出。
对称构图
以对称的方式安排人物和 背景,给人一种稳定、平 衡的感觉。
构图技巧的运用
使用前景
通过在画面中加入前景元素,如 花草、石头等,能够增强画面的
层次感和深度。
运用背景
选择合适的背景,如纯色背景、自 然背景或人工背景等,能够突出主 题人物,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
运用光影
利用自然光或人工光创造独特的光 影效果,能够增强照片的氛围和情 感表达。
03
人像摄影拍摄技巧
拍摄角度的选择
正面拍摄
第六课 人像摄影

特写人像
• 以表现人物表情和脸部特色为主要内容 • 由于被摄者的面部形象占据整个画面,给
人的视觉印象格外强烈,所以对拍摄角度 的选择、光线的运用、神态的掌握、质感 的表现要求的更为严格。
第六课 人像摄影
• 尽可能避免面部的缺陷
第六课 人像摄影
第六课 人像摄影
拍摄的பைடு நூலகம்些注意事项
• 对于脸较胖的被拍摄者,可以适当采用饰 物或手等来遮挡脸部,同时也可以通过提 高机位来将脸拍瘦。
第六课 人像摄影
• 摆拍 与环境
第六课 人像摄影
第六课 人像摄影
• 初学者容易犯得错误是:忽略背景对主题 表现的作用。拍出的照片背景杂乱无章, 不知所云。
第六课 人像摄影
第六课 人像摄影
6.1.2 人像摄影的基本表现形式
• 特写人像 • 半身人像 • 七分身人像 • 全身人像
第六课 人像摄影
• 减少背景,突出被摄主体
第六课 人像摄影
第六课 人像摄影
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
• 平摄:最为自然 • 俯拍:突出头部,凸显人物的表情和视线 • 仰拍:表现人物高大,展现身材
第六课 人像摄影
第六课 人像摄影
第六课 人像摄影
重视拍摄角度
• 正面拍摄 • 侧面拍摄 • 背面拍摄
第六课 人像摄影
• 线条匀称,稳定,有庄重,威严的感觉。 • 但缺乏透视效果,容易显得呆板。
• 对于相貌有严重缺陷的人,尽可能避免拍 摄特写和近照。
• 如果被拍摄者眼白过多,应尽量使被拍者 眼神朝向一侧
• 如果下巴比较尖,可以让被摄者向下看, 或者采用高机位。
第六课 人像摄影
第六课 人像摄影
半身人像
• 以表现上半身为主 • 注意被拍摄者动作与表情的配合
人像摄影精品课件

03
人像摄影器材选择与使用
相机与镜头选择
相机选择
根据个人拍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相机品牌和型号。例 如,如果需要高画质,可以选择全画幅相机;如果需要轻便 易携带,可以选择便携相机。
镜头选择
针对不同的拍摄需求,选择适合的人像镜头。例如,使用定 焦镜头可以获得较高的成像质量和较小的畸变;使用变焦镜 头可以方便地调整视角和构图。
人像摄影作品赏析
赏析人像摄影作品的意义
赏析人像摄影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像摄影的技巧和美学, 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经典作品赏析
介绍一些经典的人像摄影作品,如摄影师陈曼的《中国十二色系 列》、摄影师刘小东的《东乡族》等。
赏析技巧
介绍一些赏析人像摄影作品的技巧,如观察拍摄技巧、画面构成 、主题表达等。
闪光灯与配件选用
闪光灯选择
根据拍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闪光灯品牌和型号。例如,如果需要高质 量的离机闪光,可以选择外置闪光灯;如果需要便携性和易用性,可以选择 内置闪光灯。
配件选用
针对不同的拍摄需求,选择适合的配件。例如,使用遥控器可以避免触摸相 机屏幕时产生指纹和手部阴影;使用柔光罩可以削弱闪光灯的硬光,使光线 更加柔和。
05
人像摄影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
人像摄影行业的现状与趋势
01
02
03
行业概述
人像摄影行业主要包括婚 纱摄影、儿童摄影、个人 写真等。
市场规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人像摄影 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行业趋势
人像摄影行业呈现出个性 化、专业化、高端化的发 展趋势。
人像摄影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纪实人像
用摄影的方式记录人物的真实形象和状态,强 调真实感和现场感。
最新人像摄影ppt精品

对角线构图
三角形构图
框式构图
人像摄影的构图难度很高,它需要捕捉的是 瞬间的感觉,需要摄影师有敏锐的视觉和一 定的预见性。在快门按下之前,人物的位置、 姿势、表情、动作以及与背景的搭配都是需 要关注的,有些时候往往需要在很短的时间 内完成对以上所有元素的观察。尤其是在旅 游途中。
如果要用水平画幅拍摄特写人像或半身人像,需要 尽量避免让人无僵硬站立的正面标准照形式,最好让人物 依靠着一定陪体,作出一定的姿势,形成某种构图形式, 让照片更具活力。
人物被放置在画面的右侧,左侧如果没有自行车的陪 衬,可以想象画面将向右边倾斜,将给人严重失衡的感觉。
垂直画幅的画面配置
垂直画幅是人像摄影中常用的一种方式。用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更无关背景进入画面,影响对 人物形象的突显。
改善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些小技巧:
相貌较难看者——尽量避免拍摄特写和近照 脸型较胖者——采用头纱、手或者其他小饰物来遮挡,同时也
可以提高相机机位。 大小眼睛——调整被拍摄者的角度,小眼睛者尽量靠近镜头 翻白眼——尽量使被拍摄者的眼神朝向一边; 朝天鼻——尽量不拍摄其正面; 脖子较长的者——应当提高机位或遮挡一些; 尖下巴的人——使用高机位; 斗鸡眼——寻找合适的角度,使双眼不同时正对画面出现。
全身人像
全身像是包括被摄者面部表情和整个身体形态的作品,同 时还包括周围的环境,所以再构图上要特别注意人物和背 景的协调,以及让被摄者选择合适的姿态。
全身人像通常适用于外景人像,在拍摄时需要细心观察周 围的背景,选择适当的角度和构图,让背景更好地为突出 人物主体、衬托主题服务。
优秀人像摄影作品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Then Mac heard quick and loud breathing behind him.“Man,th thought.But when he looked to the side,he saw instantly that it wasn’ wolf,quickly catching up with him.
人像与人物摄影精品PPT课件

什么是人像与人物摄影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各不相同, 精神面貌更是千变万化。一幅人物照片,如果抓住了被摄 对象的神态和情感,但外貌没有表现好,就经不起细看,缺 乏应有的艺术表现力;反之,如果外貌酷似,而神态和情 感未经刻划,则人物表现势必呆板,没有韵味。因此,人 物摄影不能限于拍像,而是应当根据主题,对人物的外貌 扬长避短,突出美感,以便通过外貌,能更好地传达和刻 划人物的精神面貌,从而使照片中的人物看起来比真实的 被摄对象更美、更生动、更有精神。只有首先作到形似, 才能传神。
通心灵的眼睛。如果有一张椭圆形匀称的 脸,正面像也可获得满意的造型效果。
构图的技术与技巧
• 人像的造型与姿势
– 脸部造型(脸部的拍摄角度)
• 斜侧面(四分之三侧面像) 让脸往左或往右侧一些,让一只耳朵刚
好看不见为止,就是摄影中最常见的四分 之三侧面像。它既能较全面的表现一个人 的形象,又因脸部大小的变化而显得生动。
• 人物位置的安排
– 中央位置
构图的技术与技巧
• 人物位置的安排
– 三分原则
构图的技术与技巧
• 前景要素
– 利用适当的前景引出或是烘托主体。例如,在 街头,堆起的水果会把我们视线引向微笑的小 贩;集会人群挥动的手臂会烘托出演讲者;弯 弯的小道会把观看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牵手的情 侣身上。
– 前景是用来烘托而不是替代主体的。它不能扰 乱画面效果,更不能喧宾夺主。
构图的技术与技巧
• 人像的造型与姿势
– 脸部造型(脸部的拍摄角度)
• 正侧面 正侧面有一种戏剧性效果,由于人平
时看不到自己的正侧面,所以会对正侧面 像感到新奇。正侧面角度不利于展现人的 正面形象,但是其形式美感较强,突出脸 部的轮廓线条。
人像摄影教程课件

选择轻盈、飘逸的服装,如长裙、纱巾等,搭配简约的妆发造型,突 出清新脱俗的气质。
拍摄技巧
运用浅景深突出人物主体,适当使用反光板补光。捕捉人物自然、轻 松的表情和姿态,营造梦幻般的画面效果。
时尚杂志封面人物拍摄
主题与概念
场地与布景
服装与造型
拍摄技巧
明确拍摄主题和风格,如复古、 未来感、运动风等。进行头脑 风暴,构思独特的视觉元素和 符号。
创意构图
打破常规,尝试不同的 角度和构图方式,创造
独特的视觉效果。
实例分析:优秀人像作品构图解析
作品一:《微笑》 构图方法:规则三分法,将人物眼睛置于交点处。
构图技巧:利用浅景深突出人物主体,背景虚化处理。
实例分析:优秀人像作品构图解析
作品二:《回眸》 构图方法:对角线构图,将人物身体沿对角线放置。
色调与风格
根据需求调整照片的色调和风格,如清新、复古、黑白 等。
输出与备份
将处理完成的照片导出为JPEG或TIFF格式,并备份原始 文件和后期文件。
作品展示方式及平台选择
01
02
03
04
线上展示
将作品上传至个人网站、社交 媒体、摄影论坛等线上平台,
以便更多人欣赏和交流。
线下展示
将作品打印成照片或制作成相 册,参加摄影展览、比赛等活
1 2 3
Adobe Lightroom
提供照片管理、编辑、导出等功能,支持RAW 格式处理,适合摄影师进行批量处理和快速调整。
Adobe Photoshop
专业的图像编辑软件,提供丰富的工具和滤镜, 可以实现复杂的合成和特效处理,适合高级用户 和精细处理需求。
Capture One
专业的RAW处理软件,提供高质量的图像处理 和色彩管理功能,适合对色彩和细节要求较高的 摄影师。
拍摄技巧
运用浅景深突出人物主体,适当使用反光板补光。捕捉人物自然、轻 松的表情和姿态,营造梦幻般的画面效果。
时尚杂志封面人物拍摄
主题与概念
场地与布景
服装与造型
拍摄技巧
明确拍摄主题和风格,如复古、 未来感、运动风等。进行头脑 风暴,构思独特的视觉元素和 符号。
创意构图
打破常规,尝试不同的 角度和构图方式,创造
独特的视觉效果。
实例分析:优秀人像作品构图解析
作品一:《微笑》 构图方法:规则三分法,将人物眼睛置于交点处。
构图技巧:利用浅景深突出人物主体,背景虚化处理。
实例分析:优秀人像作品构图解析
作品二:《回眸》 构图方法:对角线构图,将人物身体沿对角线放置。
色调与风格
根据需求调整照片的色调和风格,如清新、复古、黑白 等。
输出与备份
将处理完成的照片导出为JPEG或TIFF格式,并备份原始 文件和后期文件。
作品展示方式及平台选择
01
02
03
04
线上展示
将作品上传至个人网站、社交 媒体、摄影论坛等线上平台,
以便更多人欣赏和交流。
线下展示
将作品打印成照片或制作成相 册,参加摄影展览、比赛等活
1 2 3
Adobe Lightroom
提供照片管理、编辑、导出等功能,支持RAW 格式处理,适合摄影师进行批量处理和快速调整。
Adobe Photoshop
专业的图像编辑软件,提供丰富的工具和滤镜, 可以实现复杂的合成和特效处理,适合高级用户 和精细处理需求。
Capture One
专业的RAW处理软件,提供高质量的图像处理 和色彩管理功能,适合对色彩和细节要求较高的 摄影师。
人像摄影拍摄方案PPT课件

拍摄方案
• 方案一
第3页/共10页
拍摄方案
•方案二:主灯1/2光输出配反光伞 位于左上方,一个辅灯配柔光箱 位于模特右侧靠后全光输出用来 强调轮廓和模特立体感。柔光伞 照射出模特层次丰富的细节,辅 助光起到的作用是增强了人物的
第4页/共10页
拍摄方案
第5页/共10页
拍摄方案
• 方案三
第6页/共10页
拍摄方案
• 主题:古风 • 模特:… • 道具:汉服、油纸伞单反相机、柔光伞、柔光箱、美人碟、主灯、
背景灯
第1页/共10页
拍摄方案
•方案一:是在蝴蝶光基础上演绎出的一种 相当有魅力的经济型影楼布光。它使人物 面部得到柔美均匀的光照,又在脸颊两侧 产生淡淡的阴影而使人物具有立体感。
第2页/共10页
拍摄方案
•拍摄方案 •方案四:蝶形布光的关键,是将光源设置 在照相机镜头的正上方,使光直接落在人 物的脸上,形成饱满的面部照明 。
第7页/共10页
拍摄方案
• 方案四
第8页/共10页
第9页/共10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0页/共10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
人像摄影的背景
人像摄影时除了要注意到人物的表现,背景对主题的
表现有不可忽略的作用,杂乱无章、零乱的背景会减弱
人物的表现。
34
.
水平画幅的画面配置
水平画幅的人像照片通常用于拍摄全身人像,或者同 时有多个被摄者的情况。此时最好将被摄者放置于画面的 垂直三等分线上,这样才能让画面更具有安定感。
35
3
.
近距离拍摄任务特写照片时,尽量避免拍到 人物脸上的缺陷,而应该找出模特最上镜的一面 进行构图拍摄。
4
.
5
.
半身人像
半身人像将特写人像的拍摄范围扩大了,它以表现人 物的上半身为主,背景环境在画面中通常不会是主角,仅 作为人物的陪衬。这种拍摄方式一般可以考虑让人物上半 身填满整个画面,也可将一定的背景拍进画面中,以更好 地衬托出画面氛围。
全身人像通常适用于外景人像,在拍摄时需要细心观察周 围的背景,选择适当的角度和构图,让背景更好地为突出 人物主体、衬托主题服务。
13
.
14
.
15
.
优秀人像摄影作品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完美的构图 合适的背景 生动的姿势
16
.
人像摄影构图
人像摄影的对象是活 生生的人,具有生命 力和各种不同的表现 力,人们在镜头下有 无限多种构图的可能。 前面所学的很多摄影 通用的构图技法在人 像摄影中同样也可以 用到,比如三分法、 中心式、对角线、三 角形……。
9
.
10
.
因为在七分身人像中包括了模特儿的手部,并且能够 拍摄到模特儿的腰部以下,模特的手部动作和姿态就更加 丰富了。在实际拍摄中,可以让模特试着变换造型,形成 三角形、对角线、X形等构图模式,让七分身构图不再沉 闷与失衡。
11
.
12
.
全身人像
全身像是包括被摄者面部表情和整个身体形态的作品,同 时还包括周围的环境,所以再构图上要特别注意人物和背 景的协调,以及让被摄者选择合适的姿态。
17
.
三分法构图
18
.
19
.
中心式构图,主要用于人物特写:
20
.
21
.
对角线构图
22
.
23
.
24
.
三角形构图
25
.
26
.
27
.
28
.
29
.
框式构图
30
.
31
.
32
.
人像摄影的构图难度很高,它需要捕捉的是 瞬间的感觉,需要摄影师有敏锐的视觉和一 定的预见性。在快门按下之前,人物的位置、 姿势、表情、动作以及与背景的搭配都是需 要关注的,有些时候往往需要在很短的时间 内完成对以上所有元素的观察。尤其是在旅 游途中。
62
.
6
.
半身人像除了要注意 人物面部表情的生动性以 外,同时也要兼顾人物上 半身姿态的自然,人物姿 态与表情应该配合自然, 不能出现别扭的情况,所 以在拍摄中让模特儿自然 放松并轻松发挥是很重要 的。
7
.
8
.
七分身人像
七分身人像也叫膝上景构图,是指拍摄人物从脸部到 膝盖之间部分的摄影方式,还常常包括手的动作。这种人 想比特写和半身人像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因而可以表现 更多的背景环境,也能够是构图富有更多的变化。
40
.
垂直画幅的画面配置
垂直画幅是人像摄影中常用的一种方式。用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更无关背景进入画面,影响对 人物形象的突显。
垂直画幅通常用于特写、半身或七分身人像。 虽然垂直画幅的照片给人的稳定感相对要差一些, 但被摄主体却往往比水平画幅的人像更加明确, 给人以力量或活跃感,视觉印象也会更深刻。
41
49
.
50
.
51
.
人像摄影中的道具使用
人像摄影中要能合理使用小道具,一片树叶、 一个风车、一条丝巾、一副眼镜……运用得当能 够使画面画龙点睛,充满趣味。
52
.
53
.
54
.
55
.
56
.
背面拍摄:绝大多数是为了内容的特殊需要而采用 的,能表达出特殊的意境。
57
.
58
.
59
.
60
.
.
36
.
如果有多个被摄者,可以让他们站在一起, 也可以让他们分开,形成三角形或对角线构图。
37
.
38
.
如果要用水平画幅拍摄特写人像或半身人像,需要 尽量避免让人无僵硬站立的正面标准照形式,最好让人物 依靠着一定陪体,作出一定的姿势,形成某种构图形式, 让照物被放置在画面的右侧,左侧如果没有自行车的陪 衬,可以想象画面将向右边倾斜,将给人严重失衡的感觉。
61
.
改善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些小技巧:
相貌较难看者——尽量避免拍摄特写和近照 脸型较胖者——采用头纱、手或者其他小饰物来遮挡,同时也
可以提高相机机位。 大小眼睛——调整被拍摄者的角度,小眼睛者尽量靠近镜头 翻白眼——尽量使被拍摄者的眼神朝向一边; 朝天鼻——尽量不拍摄其正面; 脖子较长的者——应当提高机位或遮挡一些; 尖下巴的人——使用高机位; 斗鸡眼——寻找合适的角度,使双眼不同时正对画面出现。
.
42
.
垂直画幅的人像照片中,人 物通常居于画面中央,以体现其 重要地位。也可以让人物作出一 定动作或用一定的陪衬让画面更 加生动。
43
.
44
.
45
.
46
.
47
.
人像摄影中的姿势、手势、眼神
人像摄影中的姿势、手势、眼神至关重要, 运用得当能够使画面生动传神。 反之,则呆板无 味。
48
.
人像摄影
吴学军
人像摄影的基本表现形式
人像摄影中基本的表现形式有四种常见模式: 特写人像 半身人像 七分身人像 全身人像
2
.
特写人像
以表现人物表情和脸部特色为主要内容。画面中只包 括被摄者的头部或者更近的特写。由于被摄者的面部形象 占据整个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格外强烈,所以对拍摄角 度的选光线的运用、神态的掌握、质感的表现要求得更为 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