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逻辑电路》公开课教案
《组合逻辑电路》教案

《组合逻辑电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3. 能够运用组合逻辑电路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什么是组合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2. 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组合逻辑电路的构成,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
3.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步骤,如何判断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
4.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如何选择适当的逻辑门实现组合逻辑电路。
5. 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组合逻辑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如何利用组合逻辑电路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组合逻辑电路的教学PPT,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2. 教学案例:准备一些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际应用案例,用于分析。
3. 实验器材:准备一些逻辑门电路元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逻辑门电路实例,引入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
3. 分析:分析一些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
4. 设计: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些组合逻辑电路,并进行展示和讲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组合逻辑电路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3. 设计作业:评估学生设计的组合逻辑电路方案,检查其分析和实现能力。
七、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组合逻辑电路的复杂性:通过实例分析和简化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组合逻辑电路。
2. 设计方法的灵活运用: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灵活运用设计方法。
组合逻辑门电路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组合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组合逻辑门电路的组成原理和功能。
3. 培养学生运用组合逻辑门电路进行简单电路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组合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介绍组合逻辑门电路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 组合逻辑门电路的组成原理讲解组合逻辑门电路的基本组成元件,如与门、或门、非门等,并介绍它们的符号和功能。
3. 组合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分析组合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举例说明其在不同输入条件下的输出结果。
4. 组合逻辑门电路的设计与应用引导学生运用组合逻辑门电路设计简单的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等,并分析其工作过程。
5. 组合逻辑门电路的性能评估介绍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如真值表、卡诺图等,并学会利用这些工具对电路进行性能评估。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组合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原理和功能。
2. 利用举例法,分析组合逻辑门电路在不同输入条件下的输出结果。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组合逻辑门电路的相关课件,便于讲解和展示。
2. 实验器材:准备组合逻辑门电路的实验器材,如与门、或门、非门等。
3. 练习题库:编写组合逻辑门电路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组合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原理:讲解组合逻辑门电路的组成原理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其工作过程。
3. 举例分析:通过举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组合逻辑门电路在不同输入条件下的输出结果。
4. 动手实践:引导学生动手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5. 性能评估:介绍组合逻辑门电路的性能指标,学会利用真值表、卡诺图等工具对电路进行性能评估。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案-数字电路-组合逻辑

教案数字电路组合逻辑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3. 学习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功能4. 能够分析和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二、教学内容1. 组合逻辑电路概述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2. 逻辑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的基本原理和真值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的基本原理和真值表逻辑门电路的应用3. 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多路分配器4.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最小项表达式和卡诺图Karnaugh图的绘制方法和规则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5.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真值表的分析方法卡诺图的分析方法Karnaugh图的分析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和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使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组合逻辑电路案例,使学生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分析方法。
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验室实践,使学生了解逻辑门电路的物理实现,增强对组合逻辑电路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逻辑门电路的理解。
2. 练习题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分析方法的掌握。
3. 实验报告通过实验室实践,评估学生对组合逻辑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字电路》《组合逻辑电路》2. 实验室设备逻辑门电路实验板组合逻辑电路实验板3. 多媒体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教学视频六、教学步骤1. 引入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解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2. 详细讲解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和真值表,通过示例说明各种逻辑门的应用。
3. 介绍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如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和多路分配器,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功能和原理。
4. 教授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如最小项表达式、卡诺图和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设计过程。
《组合逻辑电路》教案

《组合逻辑电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组合逻辑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步骤。
3. 常见组合逻辑电路介绍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和算术逻辑单元等常见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4. 组合逻辑电路实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的组合逻辑电路,如数字电压表、数字频率计等。
5.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实践引导学生运用组合逻辑电路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电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分析和设计方法,常见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2. 难点: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实践,灵活运用组合逻辑电路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分析和设计方法。
2. 利用实物模型、图示和仿真软件,直观展示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
3.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组合逻辑电路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组合逻辑电路》相关章节。
2. 实物模型:组合逻辑电路的实物模型。
3. 教学课件:组合逻辑电路的相关图示和动画。
4. 仿真软件:如Multisim,用于模拟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过程。
5. 练习题:组合逻辑电路的相关习题和案例分析题。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组合逻辑电路的学习。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引导学生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
3. 分析和设计方法: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步骤,让学生掌握如何分析和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4. 常见组合逻辑电路:介绍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和算术逻辑单元等常见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各种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和结构。
教案数字电路组合逻辑

教案数字电路组合逻辑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3. 学会使用逻辑门电路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4. 能够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和性能二、教学内容1.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2. 逻辑门电路与门(AND gate)或门(OR gate)非门(NOT gate)与非门(NAND gate)或非门(NOR gate)与或门(AND-OR gate)3.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设计原则和方法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实例4.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分析方法和技术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和性能评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2. 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搭建和测试逻辑门电路,以及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组合逻辑电路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材或教学资源,包括PPT、讲义、实验指导书等。
2. 实验室设备:准备逻辑门电路实验套件,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
3.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白板、粉笔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讲解和演示。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等。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环节的动手能力和对组合逻辑电路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组合逻辑电路知识的掌握情况。
4. 期末考试:设计期末考试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理论课和16次实验课。
2. 课程进度安排:理论课:每次课2课时,共计16课时实验课:每次课2课时,共计16课时七、教学活动1. 理论课: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讲解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和性能2. 实验课:搭建逻辑门电路测试逻辑门电路的功能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和性能八、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资源:推荐学生阅读《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教材,并提供相关的教学PPT、讲义、实验指导书等资源。
《组合逻辑电路》公开课教案

《组合逻辑电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组合逻辑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2. 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3.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4. 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实例5. 组合逻辑电路的仿真实验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组合逻辑电路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析设计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3. 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共同探讨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场景。
4. 实践:分组进行组合逻辑电路的仿真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特点和分析设计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实验教学法:进行组合逻辑电路的仿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仿真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4. 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组合逻辑电路》相关章节。
2. 课件:制作组合逻辑电路的课件,用于辅助讲解。
3. 实验设备:计算机、仿真实验软件。
4.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教学视频、案例,用于课堂拓展。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计算机和投影仪。
2. 实验区:配备计算机和仿真实验软件的实验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3. 第三课时: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实例。
4. 第四课时:进行组合逻辑电路的仿真实验。
《组合逻辑电路》公开课教案

《组合逻辑电路》公开课教案第一章:组合逻辑电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和特点使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构成要素培养学生理解组合逻辑电路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1.2 教学内容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构成要素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实例采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组合逻辑电路的构成要素1.4 教学准备教案、PPT、教学设备组合逻辑电路的相关案例资料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1.5.2 讲解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和特点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构成要素1.5.3 案例分析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实例1.5.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组合逻辑电路的构成要素第二章: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设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2 教学内容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实例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实例采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设计方法的应用2.4 教学准备教案、PPT、教学设备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相关案例资料2.5 教学过程2.5.1 导入复习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引出设计方法的话题2.5.2 讲解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2.5.3 案例分析分析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实例2.5.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设计方法的应用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的仿真与测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仿真与测试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仿真与测试方法诊断和优化电路的能力3.2 教学内容组合逻辑电路的仿真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的测试方法组合逻辑电路仿真与测试实例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仿真与测试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组合逻辑电路仿真与测试实例采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仿真与测试方法的应用3.4 教学准备教案、PPT、教学设备组合逻辑电路仿真与测试的相关案例资料3.5 教学过程3.5.1 导入复习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引出仿真与测试的话题3.5.2 讲解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仿真方法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测试方法3.5.3 案例分析分析组合逻辑电路仿真与测试实例3.5.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仿真与测试方法的应用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实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实例培养学生运用组合逻辑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2 教学内容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实例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实例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组合逻辑电路应用实例采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应用实例的设计与实现4.4 教学准备教案、PPT、教学设备组合逻辑电路应用实例的相关资料4.5 教学过程4.5.1 导入复习组合逻辑电路的仿真与测试,引出应用实例的话题4.5.2 讲解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实例4.5第五章:组合逻辑电路的综合设计实例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综合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综合设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2 教学内容组合逻辑电路的综合设计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综合设计实例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综合设计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综合设计实例采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综合设计方法的应用5.4 教学准备教案、PPT、教学设备组合逻辑电路综合设计的相关案例资料5.5 教学过程5.5.1 导入复习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实例,引出综合设计的话题5.5.2 讲解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综合设计方法5.5.3 案例分析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综合设计实例5.5.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综合设计方法的应用第六章:组合逻辑电路的优化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优化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优化方法提高电路性能的能力6.2 教学内容组合逻辑电路的优化方法组合逻辑电路优化实例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优化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组合逻辑电路优化实例采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优化方法的应用6.4 教学准备教案、PPT、教学设备组合逻辑电路优化的相关案例资料6.5 教学过程6.5.1 导入复习组合逻辑电路的综合设计,引出优化的话题6.5.2 讲解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优化方法6.5.3 案例分析分析组合逻辑电路优化实例6.5.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优化方法的应用第七章:组合逻辑电路的troubleshooting 与维护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troubleshooting 与维护方法培养学生运用troubleshooting 与维护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2 教学内容组合逻辑电路的troubleshooting 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的维护方法组合逻辑电路troubleshooting 与维护实例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troubleshooting 与维护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组合逻辑电路troubleshooting 与维护实例采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troubleshooting 与维护方法的应用7.4 教学准备教案、PPT、教学设备组合逻辑电路troubleshooting 与维护的相关案例资料7.5 教学过程7.5.1 导入复习组合逻辑电路的优化,引出troubleshooting 与维护的话题7.5.2 讲解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troubleshooting 方法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维护方法7.5.3 案例分析分析组合逻辑电路troubleshooting 与维护实例7.5.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讨troubleshooting 与维护方法的应用第八章:组合逻辑电路在现代电路中的应用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在现代电路中的应用领域培养学生运用组合逻辑电路解决现代电路问题的能力8.2 教学内容组合逻辑电路在现代电路中的应用领域组合逻辑电路在现代电路中的应用实例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组合逻辑电路在现代电路中的应用领域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组合逻辑电路在现代电路中的应用实例采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组合逻辑电路在现代电路中的应用8.4 教学准备教案、PPT、教学设备组合逻辑电路在现代电路中的应用领域的相关资料8.5 教学过程8.5.1 导入复习组合逻辑电路的troubleshooting 与维护,引出现代电路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编排:确保教学内容既能够覆盖组合逻辑电路的基础知识,又能够结合实例深入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组合逻辑门电路教案

连云港大港中等专业学校教案教案纸8.3组合逻辑门电路实用中常把与门、或门和非门组合起来使用。
8.3.1 几种常见的简单组合门电路一、与非门1.电路组成在与门后面接一个非门,就构成了与非门,如图8.3.1所示。
2.逻辑符号在与门输出端加上一个小圆圈,就构成了与非门的逻辑符号。
3.函数表达示式与非门的函数逻辑式为BAY⋅=(8.3.1)4.真值表表8.3.1给出了与非门的真值表。
5.逻辑功能与非门的逻辑功能为“全1出0,有0出1”。
表8.3.1 与非门真值表A B A B BA⋅0 0 1 1 0111111二、或非门1.电路组成在或门后面接一个非门就构成了或非门,如图8.3.2所示。
2.逻辑符号在或门输出端加一小圆圈就变成了或非门的逻辑符号。
3.逻辑函数式或非门逻辑函数式为BAY+=(8.3.2)4.真值表表8.3.2给出了或非门的真值表。
表8.3.2 或非门真值表A B A B BAY+=备注课题讲授检查完成任务情况巡视辅导图8.3.1 与非门图8.3.2 或非门0 0 1 1 01111115.逻辑功能或非门的逻辑功能为“全0出1,有1出0”。
三、与或非门1.电路组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与门的输出端接到一个或非门的各个输入端,就构成了与或非门。
与或非门的电路如图8.3.3(a)所示。
2.逻辑符号与或非门的逻辑符号如图8.3.3(b)所示。
3.逻辑函数式与或非门的逻辑函数式为CDABY+=(8.3.3)4.真值表表8.3.3给出了与或非门真值表。
表8.3.3 与或非门真值表A B C D Y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5.逻辑功能与或非门的逻辑功能为:当输入端中任何一组全为1时,输出即为0;只有各组输入都至少有一个为0时,输出才为1。
图8.3.3 与或非门图8.3.4 异或门异或门的电路如图8.3.4(a)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备
分析教材、
查阅资料、书写投影片
教学难点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
探究目标
通过复习组合电路的概念、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过程,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问题导向式
教学
方法
类比、练习、讨论、归纳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和内容
师生活动
复习
基本应用
组合
应用
总结
作业
问题:
1、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三种逻辑运算关系。
1、由逻辑电路图写出逻辑表达式;
2、由逻辑表达式列写真值表;
3、由真值表分析电路的逻辑功能。
讨论:此电路的逻辑功能即判断两个输入端信号是否相异,称为异或门。
推导:将异或门的逻辑表达式取非,根据化简得到的表达式用组合逻辑电路实现。
板书:
三、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由逻辑表达式画出逻辑电路图。
讨论:所实现的组合逻辑电路即为同或门,其逻辑功能与异或门相反。
学生完成表格填写,教师引导进行对比。
教师设问,学生讨论。
学生思考,分析作图。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输入输出工作波形说明逻辑功能。
学生:由波形写出真值表,分析逻辑功能,确定电路名称。
教师:基本门如何构成复合门。
学生:复合门的形成及比较。
教师:给出具体的组合逻辑电路,解题的要求体现了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过程。
学生:按步骤从输入至输出逐级推导,可使用中间变量,最终确定逻辑表达式。
问题:与非门、或非门如何用基本门进行简单组合构成?
答:与门串接非门,或门串接非门。
投影片:
同样,将复合门的各基本门的区别。
例题3:根据下图所示的组合逻辑电路图,写出该电路输入输出的逻辑函数表达式,列出真值表,并分析其逻辑功能。
板书:
二、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例题1:如果与门的两个输入端A、B的信号波形如图所示,试画出输出波形图。
逻辑功能:当B=1时,与门打开,A信号能顺利通过门电路;当B=0时,与门封锁,A信号不能通过门电路。
可见,B端为控制端。
例题2:满足下图波形所示的输入、输出关系的门电路是()。
针对以上两个例题分析方法的小结:
其实质均为逻辑电路的描述方式:输入输出工作波形与电路逻辑功能之间的相互转换问题。
投影片:
将异或门、同或门的逻辑符号等描述方式列入常用逻辑电路的表格中。
逻辑电路的各种描述方式本质相通,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转换,几种类型的例题其实质均是完成这些描述方式之间的转换。
请同学根据逻辑电路的各种描述方式间的相互转换,模仿例题,自行设计出题以实现不同的转换关系。
教师提问有关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组成单元,学生逐步作答。
学生:逻辑代数定律的应用。
教师:与例题3相反的实现过程即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师生共同揭示题型的实质,用方框图表示。
教师:注意这些方式的转换中亦包含了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流程。
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组内公开课教案
课题
组合逻辑电路
课型
复习
教时
2
科室
电子电器教研室
班级
14级工业类高考2班
教者
周剑华
教学
目标
1、掌握基本、复合逻辑门电路的各种描述方式及相互转换;
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及一般分析方法与步骤;
3、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思路与步骤。
教学重点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
2、实现以上三种逻辑运算的门电路。
3、逻辑电路几种常用的描述方式。
板书:
一、常用逻辑门电路的归纳对比
投影片:
将与门、或门、非门电路各种描述方式(逻辑电路名称、逻辑符号、真值表、逻辑表达式、逻辑功能)的归纳对比列于表格中。
讨论:若将与门和或门的输入端扩展为多个,是否仍满足其逻辑功能?
结论:扩展为多个输入端并不影响其逻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