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矿水文补勘报告

合集下载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补充勘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补充勘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补充勘查报告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补充勘查地球物理勘探报告贵州地质工程勘察院二○一三年三月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补充勘查地球物理勘探报告项目负责:报告编写:审核:总工程师院长:提交单位:织金县滥坝煤矿编制单位:贵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交时间:二O一三年三月目录前言 (1)一、任务的由来 (1)二、方案编制的依据 (2)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4)一、矿山地理位置 (4)二、矿山开采情况 (5)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7)一、矿山自然概况 (7)二、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7)三、水文地质条件 (10)第三章物探工作方法 (13)一、基本原理 (13)二、测点观测 (15)三、资料整理 (16)四、质量评述 (17)第四章物探异常推断解释 (18)一、异常圈定 (18)二、异常分类 (19)三、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19)第五章水患预测区的划分及其分布 (19)一、水患区 (23)二、水患区危险性程度的划分 (23)三、该矿区不同程度水患预测区的分布 (24)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26)一、结论 (26)二、建议 (27)附图目录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1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物探测线布置及平面综合图1:2000 2 2-1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物探1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3 2-2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物探2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4 2-3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物探3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5 2-4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物探4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6 2-5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物探5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7 2-6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物探6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附件目录1、采矿许可证复印件2、委托书3、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4、照片5、其它前言一、任务的由来(一)任务来源近年来,各地均有煤矿透水事故不断发生,给矿山安全生产和企业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一些矿难事故伤亡人员较多,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引起各地政府部门和矿山企业的高度重视。

黄家庄煤矿水文补勘

黄家庄煤矿水文补勘

黄家庄煤矿水文补勘黄家庄煤矿是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的一座煤矿,煤矿的生产经营是需要充分考虑煤矿地下水文情况和其变化,因为煤矿地下水文特性对煤矿井下的煤安生产和采煤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针对该煤矿生产实际需求,进行了一次水文补勘工作,本文主要介绍黄家庄煤矿水文补勘工作的方法、步骤、结果及其意义。

一、水文补勘方法煤矿地下水文补勘是指对煤矿周边区域地下水文特征、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评价,利用地质勘探手段补勘河流、水文井、水文站等资料,确定新的水文位置和控制点,对煤矿井下水灾预测、防治措施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黄家庄煤矿水文补勘工作采用了现场调查和分析、地震勘探、钻孔测试等地质勘探方法,规划掌握煤矿地下水文特点。

二、水文补勘步骤1. 分析煤矿地质条件和周边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确定地下水域类型、水漏点位置、地下水汇集点、地下水流动方向、地下水水位变化等;2. 经过现场调查和分析后,确定水文控制点,建立水位监测系统,确定地下水位监测时间和监测点数量;3. 进行地震勘探,选取合适的勘探方法,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探和解释;4. 钻孔测试,对地下水水位、水文地质物的含水性、透水性及渗透性进行测定和分析;5. 处理和分析采集到的水文勘掘资料,形成水文地形图、断面图和水位变化曲线,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描述和分析。

三、水文补勘结果通过水文补勘工作,收集了大量的地下水文勘探资料,确定了新的水文控制点,建立了高精度的水位监测系统,经过对采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 煤矿水文的变化周期为一年,水位在7月和9月左右高涨;2. 煤矿区地下水潜水面降低方向与煤体节理及断层漏水方向有关,断层方向大致为北东-南西,漏水多为抽采排放过程中产生的;3. 煤矿区域地下水按照流向划分,分为4个水域:长塔水域、青化水域、八于岗水域和太平井水域。

4. 煤矿井下地下水流入量和应力状态均有变化,对井下揭露煤体影响较大,需要随时监测井下地下水水位。

内蒙古鲁新矿井水文补勘报告

内蒙古鲁新矿井水文补勘报告

内蒙古鲁新矿井水文补勘报告内蒙古鲁新矿井水文补勘报告鲁新矿井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附近,是一座大型煤矿,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井下水文环境的变化对矿井的安全和生产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鲁新矿井的水文情况,我们进行了补勘报告,以便更好地指导矿井的管理和生产。

一、研究方法和过程为了进行水文补勘,我们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包括:1. 调查和研究矿井周边的地质和水文环境,了解地下水的来源、形态和流向等情况。

2. 对矿井的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井下水位、温度、PH值等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

3. 进行地下水文模型的建立和模拟,以了解地下水流动规律和变化趋势。

4. 采取现场勘察和取样等方式,对矿井的排水系统进行检测和分析,了解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水质状况。

5. 结合水文模型和实测数据,对矿井的水文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二、矿井水文环境分析通过上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我们对鲁新矿井的水文环境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 鲁新矿井的地下水主要是从周边山体和附近河流等地方补给,供水量较为充足,但由于矿井的开采和排水等原因,地下水流量和水位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 矿井的水位变化较大,受季节和雨量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和调控。

3. 矿井的排水系统较为完备,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不稳定的情况,有可能导致水质污染和漏水等问题。

需要加强对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4. 矿井地下水含盐量和PH值等参数均在一定范围内,未发现异常情况,但需要继续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治理。

5. 根据地下水文模型的建立和模拟结果,可以预测出地下水的流向和变化趋势,为矿井的管理和调控提供依据。

三、管理措施和建议在分析和评价矿井的水文环境后,我们提出了以下管理措施和建议:1. 加强矿井的地下水监测和调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地下水位变化和水质异常等情况。

2. 完善矿井的排水系统,加强对排水管道和泵站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排水稳定、安全和有效。

黄家庄煤矿水文补勘

黄家庄煤矿水文补勘

黄家庄煤矿水文补勘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查报告贵州省西能煤炭勘查开发二〇一二年十一月贵州林东煤业进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查报告拟编:余金华审核:甘明生制图:余金华总工程师:舒万柏总经理:沈加申报告编制单位:贵州省西能煤炭勘查开发报告提交时刻:二〇一二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目的与任务 (1)第二节自然地理 (2)第三节生产建设概况 (5)第四节井田内及周边煤矿开采情形 (6)第二章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8)第一节以往地质工作 (8)第二节以往水文地质工作 (8)第三节矿井地质工作 (9)第三章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2)第一节区域地层与构造 (12)第二节区域水文地 (12)第三节区域含水岩系特点 (13)第四章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15)第一节地质概况 (15)第二节井田及周边地表水体概况 (18)第三节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9)第四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21)第五节矿井涌水量预算 (24)第五章矿井要紧水害及其防治措施 (26)第一节对矿井开采受水害阻碍程度的评判 (26)第二节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判 (26)第六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28)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29)第一节结论 (29)第二节建议 (29)附图目录附表附表1 贵州林东煤业进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区域水井综合调查成果表附表2 贵州林东煤业进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区域溪沟及泉点流量调查表附表3 贵州林东煤业进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区域老窑调查表附件1、托付书2、采矿许可证3、地质勘查资格证〔甲级〕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与任务一、目的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为矿井设计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依据,该矿托付我单位在现有勘探工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面及矿井调查资料分析,为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查报告。

本次报告参照«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12719-91及«煤矿防治水规定»的相关要求编制。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书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书

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山西山地物探技术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八月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写:刘国生张婧审核:牛先根总工程师:钱校丰经理:常锁亮山西山地物探技术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八月目录第一章矿井概况1一、目的和任务1二、煤矿的位置及交通2三、自然地理4四、以往地质工作情况6五、本矿小窑开采历史及矿井生产现状7六、周边矿井情况8第二章矿区地质15一、地层15二、构造18三、煤层及煤质21第三章水文地质补充勘查36一、水文地质补充调查36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42第四章矿井涌水量预算和水害防治80一、矿井排水系统简述及涌水量预算80二、矿井水害防治措施83第五章结论和建议88一、结论88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89附图图号图名比例尺01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1:500002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1:50003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A-A′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1:200004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05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9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06 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15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07 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探测成果图1:500008 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探测实际材料图1:5000附件附件1、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采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情况报告附件2、采矿许可证复印件附件3、承诺书第一章矿井概况一、目的和任务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78年,1981年投产,原为长治县二轻局办煤矿,后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

矿井面积7.2901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2′07″~113°03′59″,北纬:35°56′17″~35°58′18″。

2011年11月取得省国土资源厅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11230045871,准采3号-15号煤层,开采深度为1229.97~759.97m,生产规模120万吨/年,有效期2011年11月29日至2012年11月29日。

瓮安县洗马煤矿矿井补充水文地质调查报告(DOC)

瓮安县洗马煤矿矿井补充水文地质调查报告(DOC)

瓮安县洗马煤矿矿井补充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编制:总工程师:矿长:2013年3月目录第一章矿井概况及水文地质情况 (3)第一节工作目的与任务 (3)第二节矿井概况 (3)第三节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4)第二章矿井补充水文地质调查 (9)第一节调查内容 (9)第二节调查情况报告 (10)第三节矿井水患分析 (13)第四节结论 (15)第一章矿井概况及水文地质情况第一节工作目的与任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进一步查清本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为探放水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我矿采掘活动的安全。

经矿委会研究决定组织技术人员对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调整,2013年3月份通过对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的搜集、历年采空区的统计调查测绘、矿井涌水量的调查分析,相领矿井的资料搜集,编写此报告。

第二节矿井概况1、交通位置:洗马煤矿为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的合法生产矿井。

矿井位于瓮安县城8.1m,属瓮安县永和镇管辖,距镇政府约3.6公里,交通较为便利。

2、矿区范围与相邻关系:矿区面积:3.3993km2,开采深度1275-550m标高矿区拐点坐标见下表:3、自然地理矿区地势北高南低,区内地貌受地质构造及河溪侵蚀作用而形成一走向北东的单面山,因本区位于瓮安向斜倾斜端的北延部分,其走向为北北东,倾向西西北。

本矿区总体上属侵蚀一溶蚀型山丘陵地貌,矿区峰丛,洼地等喀斯特地貌较发育;在逆向坡地带易形成陡崖、陡坡,含煤地层以多次风化剥蚀形成低凹或缓坡地形。

矿区内气候条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历年最高气温34.3℃,最低气温-9.2℃,全年平均气温13.6℃,7月平均温度25.7℃。

区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148.2mm,雨季多集中在5~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6%,年相对湿度83%。

第三节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原《瓮安县洗马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本矿水文地质特征如下: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洗马煤矿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乌江南岸一级支流清水江次级支流白水河上游。

红山煤业补充勘探水文地质报告

红山煤业补充勘探水文地质报告

红山煤业补充勘探水文地质报告红山煤业补充勘探水文地质报告随着现代化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壮大,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

能源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被视为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资源,其保障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求,煤炭的采掘、开采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煤炭采掘是一项涉及到环境、安全、生态等诸多因素的复杂工程,如果不对其进行周密的规划和管理,势必会造成很多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后果。

红山煤矿是浙江省重要的煤矿之一,其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价对于今后的规划与管理具有很大的意义,是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采掘计划的基础。

红山煤业补充勘探水文地质报告就是在对红山煤矿进行勘探的基础上制作出来的关于该煤矿水文地质情况的补充报告,其内容涉及到了煤炭开采所必须了解和关注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对红山煤业补充勘探水文地质报告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该煤矿的水文地质情况,为今后的采掘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一、勘探原则红山煤业补充勘探水文地质报告的编制是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进行的。

该勘探的目的是为了充分了解该煤矿的水文地质情况,是制定合理、科学的采掘方案和对煤矿开采环境的保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勘探工作采用综合手段,包括地面勘探、钻探、渗流监测等,旨在全面、准确地掌握该煤矿的地质和水文地质状况,排除掉各种潜在风险隐患,确保煤炭开采工作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二、煤层和岩层情况红山煤矿主要以石炭纪为主,为分支合成煤系,煤体呈现为块状煤体和杂煤。

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红山组和两口山组煤层,其中红山组煤层为掌状、列状、板状煤体,厚度主要在0.5~15m之间,煤体中夹杂着泥屑、粘土和石炭化植物。

同层煤体之间由千枝鸟、泥岩等岩层相互分割,岩层的影响对煤的采掘和开采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此外,本煤矿两口山组煤层含量较少,常因岩体夹层而难以采矿。

XXX煤矿水文地质调查

XXX煤矿水文地质调查

XXX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为了确保本矿安全生产及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同时为防治水、探放水提供必备的依据,本矿通过深入实地勘测及对周边能给我矿带来水患威胁的报废矿井的情况进行调查。

具体情况如下:一、水文地质特征本矿区主要由下石炭流地层组成的平缓丘陵溶蚀地貌,顶部往往基岩裸露,溶沟、溶蚀现象普遍,地形起伏不大。

地表标高自+365~+290m,相对高差75m,矿井为斜井开拓,井筒穿越梓门桥组和测水组地层,虽然梓门桥组含水层含水丰富,但距主采煤层较远,且煤层比较平缓,无煤系地层风化带,同时含煤地层测水组本身为良好隔水层,矿井驻外水不大,一般随大气降水强度变化而变化。

因而旱季排水量小,暴雨时排水量增加,主要充水因素是井筒穿过组地层,而从各层流入井下。

根据我矿多年水文资料,矿井正常涌水量7m3/h,最大涌水量为14m3/h。

二、矿井充水因素(1)大气降水本矿区煤层埋藏较浅,在开采浅部煤层时,由于采动而产生裂缝,使大气降水易于沿裂缝涌入地下造成矿井涌水量增大,因此大气降水是矿坑充水的主要补给因素。

(2)组含水量该含水层位于煤层顶板之上,含中等的岩溶裂隙水,局部地段含水较富。

但含水深度有限,一般至下部或深部存在不含水段,厚度一般有20-30m,最厚有70-100m,在正常情况下,该层地下水也不能对矿井直接充水,只能井筒充水。

(3)老窑水老窑及采空区蓄水是本矿矿井充水的实发性补给源,我们的调查情况是,因本矿区煤层向西南倾斜,对于东北方向自10多年前报废,但此老窿水经我矿于2007-2008年多次排放,所存水量已不多,只有少量下部废巷积水,西南方向积水属我矿区下部,但积水如果超过+270m,当采矿误穿老窿水时易发生水害。

因此,开采时必须采用探放水的方法,以防老窿水事故的发生。

3、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综上所述,本区含煤地层测水组含水性弱,该组上部不含煤段只局部含微弱的风化裂隙水,中部含煤段是良好的隔水层。

区内地质构造简单,断裂构造不发达,当地侵蚀基准面积标高为+280m左右,可采煤层大部分位于侵蚀其次面以下,区内地表水系和水体发育一般,地表水与地下含水层水力联系甚微,故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类型属充水岩层以岩溶裂隙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三段(T1f3):浅灰色,薄~中厚层状灰岩为主,夹泥灰岩及钙质泥岩,厚 62 米, 煤矿区内仅矿区西部边缘山顶有少量分布,残留厚度约 40 米。 6、第四系(Q):主要为坡积、崩积、残积亚粘土、砂、砾石等松散沉积物,厚一 般 5-15,主要分布于倮弄及矿区西南的白乌。 (2) 、 矿区构造 煤矿区属阿弓向斜中段,所处区域构造位置见区域构造示意图(图 2-1-1) 。阿弓向 斜为一不对称向斜,轴向北东—南西,煤矿位于南东翼北段,为一简单单斜。地层走向 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一般 5—20 度,仅矿区东南部边缘的 AF7 断层附近,个 别地段倾角在 60 度左右,含煤地层底部(32 号煤层以下)局部地层倒转,但最下一个可 采煤层之上,地层产状正常。 煤矿区内断层有 AF7、F85、F14、F86、F15A 及 F83~88 等,以落差小于 10 米 的小断层为较发育,对煤矿开采有较大影响的大、中断层不发育。 AF7 逆断层:出露于矿区东部边缘的含煤地层近底部,顺地层走向(北东向)延伸, 区内延长 0.75 公里,倾向南东,倾角 60—8 1 度,两侧次级小褶曲较发育,地层断距大 于 50 米,地面出露于煤系底部,深部延深于茅口灰岩中,对煤系地层无影响。 F85 正断层: 横向断层, 出露于矿区中部(2 号勘查线附近), 向北 302 度方向延伸, 倾向北东,倾角 50—61 度,南盘上升,北盘下降,最大落差 20 米,该断层地面有 3 个 地质点控制,深部有 2063 号钻孔控制。 F15A 及 F79~84 正断层组:出露于矿区南部 3—4 号勘查线的煤系地层中,为走 向断层,剖面上倾向北西呈阶梯状排列。其中最长 650 米(F15A),最短仅 80 余米(F80), 最大地层断距 10 米(F79),最小仅 2 米(F81)。 F86 走向正断层,出露于矿区东北部 1 号勘查附近,向北东延长,长 600 米左右, 倾向北西,倾角 50 度,地层断距 3 米,落差小于 10 米。 F14 横向正断层:出露于矿区东北近边缘,向北西 320 度延长,倾向南东,倾角 70 度,地层断距 12 米。 其 F87~91 等小断层,地层断距均小于 6 米。 综上所述,煤矿区为一简单单斜,小断层发育,东南部的 AF7 断层及北部矿外边 缘的 AF4 大断层,均为煤矿边界断层,区内仅 F85 横向断层落差 20 米左右,区内地层 产状多在 7—15 度,仅东南边界断层 AF7 附近较小范围有较大变,总体来说构造复杂 程度中等。
附 图 目

图号 01 02
顺序号 01 01-05


贵州织金县城关镇富祥煤矿水文物探补勘(水患)物探线平面布置图 贵州织金县城关镇富祥煤矿水文物探补勘(水患)物探成果图
03
01
川东南地质大队-地质勘查资质证书
1、前言
近年来,贵州省小煤矿水害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为 加强对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监管,督促各矿做好水害的防治工作,有效避免煤矿水害的 发生,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三个部 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小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黔煤办字[2007]37 号)文件, 要求在全省各地方煤矿进行水文地质调查,为矿井防治水方案提出确切的依据。贵州省 织金县城关镇富祥煤矿积极响应文件精神,为作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防止水害的发生, 特委托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对织金县城关镇富祥煤矿进行水文 物探补勘工作,其目的是初步查明整个矿区的水文地质情况以及富含水区域,为矿区建 设和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水文地质资料参考依据。 通过前期的现场踏勘, 在充分考虑了矿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地层产状等诸多因素的 情况下, 根据委托方的要求, 对勘探剖面采用了高密度电法, 以达到本次勘探工作目的。 1.1、目的任务
2、矿区概况
2.1、矿区交通位置 工作区位于织金县城西约 8 公里处,方位 262 度,直距 5.5 公里,行政属织金县 城关镇管辖,织金至白岩村公路经过矿区南部边缘,交通方便(见图一交通位置图) 。 地理坐标:东经 105°42′12″—105°43′20″,北纬 26°38′53″—26°40′15″, 南北走向长 2.2 公里,东西(倾向)宽 1.35 公里,面积 2.976 平方公里。 2.2、矿区地层、构造 (1) 、 矿区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有二迭系下统茅口组,上统龙潭组、长兴组、大隆组,三迭系下统 飞仙关组及第四系。现分述如下: 1、茅口组(P1m):由石灰岩、燧石灰岩及少量硅质岩组成,下段为厚层至块状 灰岩为主,下部夹白云岩,上段底部为薄至中层状燧石灰岩夹燧石层,中、上部为石灰 岩、生物灰岩。位于含煤地层(龙潭组)底部,厚 390 米。 2、龙潭组(P2l):待后专述。 3、长兴组(P2c):位于龙潭组上部,以海相灰岩为主,上部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 岩夹岩屑细砂岩及泥岩,距顶 1.00~3.00 米处夹一薄煤层,一般 0.30 米。下部为一层
3、物探工作方法...................................................................................................................... 9 4、物探异常推断解译............................................................................................................ 10
1
(3)编制物探剖面成果图 5 幅; (4)编制物探补勘报告 1 份。 1.3、执行和参照的主要技术标准和资料 本次物探工作主要技术质量要求参照下列规范标准执行。 (1)DZ/T0153-95 物化探测量规范; (2)DZ/T0069-93 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3)DZ/T0073-1993 电阻率法技术规程; (4)DZ/T0072-1993 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 (5)DD2005-03 岩矿石物性调查技术规程。 本次工程物探依托和借鉴的基础资料,主要有: (1)《贵州未来矿业有限公司织金县富祥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贵州省煤田地质 局地质勘察研究院) 。
5、结论与建议........................................................................................................................ 13
5.2、结论............................................................................................................................................................... 13 5.2、建议............................................................................................................................................................... 13
4.1 资料解释原则.................................................................................................................................................. 11 4.2 富祥煤矿物探解译.......................................................................................................................................... 11


1、前言...................................................................................................................................... 2
1.1、目的任务......................................................................................................................................................... 2 1.2、野外工作概况及任务完成情况.....................................................................................................................2 1.3、执行和参照的主要技术标准和资料.............................................................................................................3
2、矿区概况.............................................................................................................................. 3
2.1、矿区交通位置.................................................................................................................................................3 2.2、矿区地层、构造.............................................................................................................................................3 2.3、矿区水文地质特征...................................................................................................................................00 米的燧石灰岩,深灰色,巨厚层状,坚硬,在地表往往形成陡坎。产蜒科、 腕足类等化石,厚 29 米。 4、大隆组(P2d):黑灰色中厚层状硅质岩,夹黄绿色蒙脱石泥岩,产菊石等化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