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规律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专题二 第一讲:地球的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专题二    第一讲:地球的运动规律
观测,同步卫星都是静止的。
答案 (1)A (2)B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知识点二
地球运动的意义
1.与地球运动有关的计算 (1)时间的相关计算 ①光照图上的时间信息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昼弧中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 夜弧中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方时为12点或24点。 ②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③两类日期界线(自然日界线0时和人文日界线180 经线)。
昼短夜长,纬度越高, 昼越短 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极夜范围扩大
昼最短夜最长,北极 南回归线 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北极圈内极夜范围缩 小 全球昼夜平分
冬至日—次年春 南半球 分日
二分日 赤道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结论: 1.直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且 出现极昼. 2.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数与直射点纬度 数互余. 3.同一纬线上各点的昼夜长短相同,且一年内该纬 线上两次相同,关于二分或二至日对称. 4.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上昼夜长短状况相反. 5.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越大. 6.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另一半球相 反.赤道终年昼夜平分.
为0°。例如太阳直射在15°S、60°W时,太阳
高度的分布如下图H所示。
H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结论: 直射点所在经线上,太阳高度差等于纬度差. 同一纬线上各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但有年 变化. 同一地点,直射点移动度数等于正午太阳高 度变化度数,且靠近时增大.

(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

地球的运动规律

地球的运动规律

地球表面的线速度大小(海拔为0)
计算公式V=1670·cosφ Φ表示当地的地理纬度
纬度 00 300 450 600
837 15
900
0 0
线速度 1670 1447 1181 (千米/小时) 角速度 15 15 15 (度/小时)
不同海拔、不同纬度的线速度计算公式
v是线速度,R是赤道半径,h是海拔 高度,φ为地理纬度,T是自转周期。 规律:线速度的大小与海拔高度 成正比,与地理纬度成反比。
北京
东京 东9区
旧金山 西5区
堪培拉 东10区
时间 早晚
日期 最晚 日期 最早
区时的推算方法
2006年8月24日晚上9点,世界天文联合 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东1区)通过决议:冥 王星被淘汰,太阳系只有8个行星。 此时北京时间是什么?
东一区 相差7个时区 布拉格 东八区
21+7=28
北京
8月24日晚上9点
探究一:正午太阳高度时空变化规律的应用问题
1. 确定时间: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 此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为12时。 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定位,进而判断该地区地理特征。 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的示意图。
D 10.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 2时 B. 8时 C. 14时 D. 20时 11.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 安大略湖畔曙光初现 B. 白令海峡烈日当空C. 火地岛午夜 太阳高照 D. 尼罗河畔夜幕深沉
2
黄道面
3
赤道面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一轴两面三角度”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间的 夹角,目前为23度26分
“一轴”指地轴;
“两面”指黄道 平面和赤道平面; “三角度”指黄 道平面和赤道平 面的夹角为 2326地轴与黄 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地轴与赤 道平面的夹角为 90。

地球运动规律

地球运动规律
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1、自转中心:
地球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从南极上空看
逆时针 顺时针
地球自转的速度
(1)角速度:作圆周运动的物
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旋转一周的角度 = 自转的周期 360° 360° = =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360° = 15 ° = 1° 24时 4分钟 小时
16时
2时 21时
4、一架飞机3月6日5点从北京(东八区) 出发,飞行了11个小时到达伦敦,问到达后 的当地时间是多少?
3月6日8时
1、我国目前采用的时间是(C ) A.北京的地方时 B.北京所在的经线的时间 C. 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 D.我国领土所跨5个时区的各个区时的平均值
2、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同一条纬线上地方时相同 B。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C.东边的地点地方时晚于西边的地点 C.地方是每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4度 3、当北京时间为19点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是( A.8点 B .12点 C. 13点 D. 6点
3、当东经30º 为8点,5点在哪儿?
西经15º
时区与区时
15º 0º 15º 30º 45º 西 一 区 中 时 区 东 一 区 180º 西 十 二 区
……
东 二 区
东 东 三 ……十 二 区 区
1、时区的划分: 时区与区时 全球分为24个时区, 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东经所在时区为东时区,西经所在时区为西时区
(1)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12月22日
前后。
(2)当DF为昏线时,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 置是 23°26′N 。
(3)当AC为晨线时,此时是 夏至 节气;当 DE为昏线,此日是 冬至 节气;当AD为晨线,此 日是 春秋分 节气

自然地理原理和规律

自然地理原理和规律

十、世界各地区、国家和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
东亚——季风气候(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
东南亚、南亚——热带季风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为主
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雨林、热带草原面积大
中亚——温带大陆性为主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最典型,但温带大陆性面积大 北美洲——温带大陆性面积最大 澳大利亚——半环状分布 十一、大气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产生 的原因、后果及治理措施
昼长15小时
日出
正午12时
日落
读图,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 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拍摄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4-5题。 4、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C )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5、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 )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解析:由题意可知 120°E————9时 75°W————? 由此计算P点的日落时间 为20时。
6、太阳升落的方位问题
两分日日照图
北半球冬至日日照图
北半球夏至日日照图
1、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全球正东日出(日影朝向正西) 正西日落(日影朝向正东)。
2、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东北方向日出(日影朝 向西南);西北方向日落(日影朝向东南)。
3、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东南方向日出 (日影朝向西北);西南方向日落(日影朝向东北)。
时间
补给特点
分布地区
雨水补给 雨季 流量较大,流量随降 我国季风区和世界
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上绝大多数河流 雨季形成汛期 季节性积雪 春季 流量变化小,形成春 温带和寒带地区、 融水补给 我国东北地区 为主 汛

地球运动规律

地球运动规律

地球运动规律二、晨昏线晨昏线判断方法(如图):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由昼进入夜经过昏线(图B ) 由夜进入昼经过晨线(图A ) 三、昼夜长短变化 1、变化规律②.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地:同一时刻,一地昼长等于另一地夜长 ③.同一纬度,夏至昼长等于冬至夜长 2、相关计算①.昼夜长短的计算:昼长时间=(12-日出时间)×2 夜长时间=(24-日落时间)×2或:昼长时间=昼弧弧度/15 夜长时间=夜弧弧度/15②.与地方时的相关计算: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 结合光照图判读,寻找已知条件: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0点或24点四、太阳高度角的变化1、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太阳高度空间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递减;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空间变化:由直射点向南北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年际变化规律: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年际变化越大。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H=90°-纬度差(纬度差:太阳直射点纬度与所求纬度间,遵循同侧减异侧加)与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有关规律:①.两地间的纬度差即正午太阳高度之差;②.太阳直射点纬度与极昼极夜边界纬度互余;③.极昼区子夜太阳高度=该地纬度-极昼边界纬度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与地方时的计算结合判断经纬度如:如图为夏至日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判断该地经纬度?(2)计算楼间距图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一般取当地的最小值。

因为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意味着前一幢楼的影子是一年中最长的,而此时的楼间距能保证,则一年四季都能确保。

故一般地北半球取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南半球的取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计算过程如下:tanH=h/L → L=h·cotH结论:楼间距与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呈反比;与前一幢楼的楼高呈正比(3)计算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角度为获得最大热量,热水器集热板应时刻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

1.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赤道周长:1670 24=40080千米 ~ ~ 8万里
例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最吻合的地点是( C ) A 、 900W 890S B、800E 400N C 、 100E 10S D 、1800 710N
二、地球的公转
远日点
中心
近日点
太阳
地球公转轨道叫黄道
远日点
中心 太阳
顺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进入昼 的是晨线 ,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
四、时差
1、地方时 (1)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2)偏东地点的地方时比偏西地点的地方时早 (3)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 每隔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重庆的地方时与石柱的地方时早还是晚?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
自西向东
春分 3月21日 夏至 6月22日
23°26'N
23°26'S
冬至 12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23º 26‘N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
23º 26‘S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 运动,叫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近日点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公转周期:1个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速远 度日 慢点 7月初
S2
中心
S1
太阳
S3
近速 日度 点快 1月初
日地距离和公转速度图 (角速度和线速度) 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的向径(太阳中心到行星中心 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S1 =S 2=S3

地球运动的一般规律

地球运动的一般规律

时区的划分
时区的定义
时区的影响
地球上的时间区域是根据地球自转和经 度划分的。每个时区覆盖经度15度,并 规定一个标准时间,称为区时。
时区的划分使得不同地区能够根据当 地时间进行生活和工作,方便了国际 交流和合作。
时区的划分方法
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从 西向东依次递增,相邻两个时区相差 1小时。
地球公转的定义
1 2
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它是地球最主 要的运动形式之一。
地球公转的方向
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 向东。
3
地球公转的周期
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即一个恒星年。
地球公转的轨道
01
椭圆形轨道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于椭圆形的轨道,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接近
地球上的气候分布
气候的形成因素
01
气候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纬度、地形、洋流、大
气环流等。
气候带的划分
02
地球上根据纬度可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带,每
个气候带具有不同的气候特点。
气候分布的规律
03
气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赤道附近地区通常较热,而
靠近两极地区则较冷。
洋流和季风的形成
洋流的定义
洋流是指海洋中大规模的流动, 是由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和地球 重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洋流的分类
洋流可根据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 流和补偿流等类型。
季风的形成
季风是由于地球表面温度和气压分 布不均引起的,导致不同地区在一 年中的不同时间受到不同方向的风 的影响。
05 地球运动的探索历程
地球运动的一般规律

地球的运动免费

地球的运动免费

假设一架飞机于当地区时5月10日12点,从某机 场(西经58度)起飞,经过18小时飞行,抵达 北京国际机场。试问:飞机到达时,北京时间 是几点? 解题思路:(1)求出已知地的时区;(2)计 算起飞时所求地的区时;(3)求出所求地的时 间。 (1)起飞地点为西4区; (2)两地时差4+8=12小时,飞机起飞时 北京为12+12=24点; (3)加上飞行时间18小时,到达时北京 为5月11日18点。
2.度数=23°26′
3.数量关系 A + B = 90°
回 归 线 度 数 极 圈 度 数
B
A
“一轴” 0 “两面” “三角 “三个基本不变” 【思考】黄赤夹角为 °、变大、变小时,五带范围的变化
2.五带的划分
北寒带 北极圈
有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北温带
北回归线 有阳光直 射
热带
无 极 昼 极 夜
南回归线 无阳光直射
地球绕太阳的Leabharlann 动侧视自西向东, 俯视北逆南顺 1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速度
除南北极点为0外, 360°/年(365日) 角速度 处处相等,即15°/小时 约1°/日 赤道最快,向两极减小。 约30千米/秒 线速度 (南北极点为0)
三、黄赤夹角-----地球的公转与自转的关系 1.定义:地球自转平面(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 平面的夹角轨道
【例2】:北京时间13:00时,兰州的日影达一天 最短,求兰州的经度。
(五)时区和区时 ⅰ、时 区
1、时区的划分:
37.5º W 7.5º W 52.5º W 142.5º 22.5º W 西二区 西三区 西一区 45º W 30º W 15º W 15º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地球的运动规律(学案)
主讲李武德时间2016、3、30
考点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M日最接近()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

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

图3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

完成下列各题。

3、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A、云量
B、海拔
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美国科学家预言:在2012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会有极光、停电等现象出现,很快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

回答问题。

1、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A.短波通讯中断 B.信鸽丢失C.指南针失灵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考点二、时间计算
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

图2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题。

1、T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A.2月18日12时 B.2月18日20时
C.2月19日4时 D.2月19日12时
2、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

3、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A、1/4
B、1/3 C 、1/2 D、3/4
考点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015•四川卷)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物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
人民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

图1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下题。

1、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C、昼长较广州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考点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

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
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

1、发生日食的这天,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太阳能路灯既环保又节能,近年来发展迅速。

新疆和硕县几乎村村都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
但有时受自然条件影响,能量不足,影响了太阳能路灯的推广作用。

若能智能调节太阳能电池
板角度,使之最大限度地接收太阳能,可以大大解决能量不足问题。

下图为“太阳能路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长春(44°N 附近)若安装太阳能路灯,在一天中为最大限度获得太阳能,则智能调节太阳
能电池板水平方向上角度变化幅度应最大设置约为
A.46°
B.52°
C.90°
D.185°
(2015·经典模拟·江苏镇江)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 N)和福州(约26° N)开发了两个楼盘。

两地各有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结构如(乙图)所示。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冬季卧室采光条件最好的是()
A、北京北卧室
B、福州南卧室
C、北京南卧室
D、福州北卧室
2、在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甲图)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
被要求修改。

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A、扩大南北楼的楼间距
B、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
C、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
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
课后作业地球的运动规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6·西安市联考)2015年1月15日13日凌晨4时24分,太阳M处爆发2015年首个太阳活动(如图)。

完成1~2题。

1.图示太阳活动爆发于()
A.太阳内部B.色球层C.光球层D.日冕层
2.此太阳活动爆发对地球的可能影响有()
A.地球沿海地带出现大潮B.扰乱大气层,造成有线通信中断
C.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D.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
(2016·南京市二模)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日6时40分左右,嫦娥五号测试飞行器在内蒙古预定区域顺利着陆。

图甲示意着陆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中四点为二分二至),图乙示意飞行器着陆时的地球光照。

读图,完成3~4题。

3.图甲中,地球在公转位置上()
A.由①到④时公转速度先快后慢B.由④到③时南京昼长夜短
C.由③到②时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D.由②到①时西风带总体向南移4.图乙中B点的区时是()
A.11月1日0时B.10月31日23时40分
C.11月1日12时D.10月31日12时40分
(2016·兰州市联考)下图为北京时间7月14日4:10摄影师在巴西东南沿海某地(约22°S,44°W)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5~6题。

5.照片拍摄于当地时间()
A.13日上午B.13日下午C.14日上午D.14日下午
6.拍摄照片时摄影师站在雕像的()
A.东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
(2016·西北工大附中模拟)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某校在操场积雪融化期间,测得的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旗杆影子方向和长度(图中时间均为地方时)。

读图,完成7~8题。

7.与图示测量日期最接近的是()
A.12月22日B.6月22日C.3月21日 D.9月23日
8.上述测量结束后一个月内,该旗杆正午的影长将()
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短后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
(2016·宁夏一中模拟)下图是北半球夏至日a地太阳高度角变化图及夏至日、春秋分日太阳视运动图。

完成9~10题。

9.a地的纬度是()
A.36°34′N B.66°34′S C.83°26′N D.46°52′N
10.夏至日,下列地点可见到类似于a地太阳运动路线图(图乙)的是()
A.摩尔曼斯克B.伦敦C.南极D.北京
(2016·西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为北半球经纬网的某部分,丙和乙在同一日期界线上,阴影部分为黑夜,且此日出现极昼的最低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0°。

读图,完成11~12题。

11.若此时一架军机正以每小时3 300千米的超音速从甲地飞向位于正北方向45°N的丁地,降落在丁地机场时正好看到一轮红日落下。

则此日丁地的昼长为()
A.14小时B.15小时C.16小时D.17小时
12.若甲乙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在15°~30°之间,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可能为() A.10°N,55°E B.10°N,65°E C.20°N,55°E D.20°N,65°E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016·兰州一中模拟)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12分)
2014年6月9日,中国海军首次派出海军舰队参加环太平洋军事演习,舰队于当地时间(区时)6月24日9时抵达珍珠港。

下图为医疗船航行路线示意图。

(1)计算舰队抵达夏威夷珍珠港时的北京时间。

(3分)
(2)描述舰船由舟山驶往关岛期间,船员感受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9分) 14.(2016·天水一中模拟)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图中的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

完成问题。

(28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6分)
(2)说明图示日期全球昼长分布规律以及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6分)
(3)比较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转速度大小。

(10分)
(4)计算此刻地球上与甲地处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

(6分)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B 2. C 3. D 4. B 5. B 6. A 7.C 8.B 9. C 10. A 11. B 12. 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 (1)25日3时。

(2)先逐渐增大;至最大90度;后逐渐减小。

14.(1)0°,120°E
(2)全球昼长相等,均为12小时。

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线速度从大到小依次是丁、乙、甲、丙;角速度四地相等。

(4)60°W—0°—180°(日界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