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指导
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预习指导实验二熔点的测定1.测熔点时,若有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答:(1)熔点管壁太厚,则热传导时间加长,会产生熔点偏高。
(2)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尚有一针孔,则不易传热,造成熔程变大。
(3)熔点管不洁净,会使熔点偏低,熔程变大。
(4)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会使熔点偏低,熔程变大。
(5)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则不易传热,造成熔程变大。
(6)加热太快,则会使熔点偏高。
2.可否用第一次测熔点后已经冷却重新结晶的试样,再做第二次测定?为什么?答:不可以。
因为在测熔点加热时,有时某些化合物部分分解,有些经加热会转变为具有不同熔点的其他结晶形式。
这使得样品不纯,所测得的熔点不准确。
3.如何观察试样已经开始熔化和全部熔化?答:试样塌陷并在边缘部分开始透明时就说明开始熔化;全部透明时说明全部熔化。
4.测定熔点对确定化合物的纯度和鉴定有机物有何意义?答:当化合物含有杂质时,其熔点下降,熔距变宽,因此,通过测定熔点不仅可以鉴别不同的有机化合物,而且还可以判断有机化合物的纯度,同时还能鉴定熔点相同的两种化合物是否为同一化合物。
5. 沾有浓硫酸的温度计能否直接用水冲洗?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这样容易使温度计破裂。
应使温度计上的浓硫酸充分冷却后用布擦去,再用水小心地冲冼。
实验三蒸馏及沸点的测定1、什么叫沸点?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什么关系?答:当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对液面的总压力(通常是大气压力)时,就有大量气泡从液体内部逸出,即液体沸腾。
这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2、用蒸馏法测定沸点时,加热过猛,蒸馏速度太快,所测数据会发生什么误差?答:加热过猛,蒸馏速度太快,使蒸气成为过热蒸气,造成温度计所显示的沸点偏高。
3、蒸馏时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什么?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能否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当重新蒸馏时,用过的沸石能否继续使用?答: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为了形成许多气化中心,防止爆沸。
化学老师工作中需求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化学老师工作中需求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案摘要:有机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本篇教案旨在设计一系列有机化学实验,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和教学效果。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分析,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实验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鉴定本部分选择了几个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合成实验,如酯的合成、酮的合成等。
学生需要学习合成的方法和条件,并根据物质性质进行鉴定和分析。
2.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测试本部分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测试,如酸碱性测试、红外光谱分析等,帮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
3.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研究本部分通过对有机化合物反应机理的探究,让学生了解反应机理和机制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药品b. 检查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c. 进行实验前的知识预习和讨论2. 实验操作a.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b. 注意安全措施和实验条件c.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3. 实验后处理a. 清洁实验器材和工作台b.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c. 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四、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要佩戴安全眼镜和实验手套2. 注意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和保存3. 实验操作时要注意火源和化学药品的防火性质4. 所有废弃物和残余物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五、实验评价与展望通过本次有机化学实验,学生们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和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并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
未来可以考虑扩大实验的种类和难度,提高实验的探究性和创新性。
结论:有机化学实验教案的设计应兼顾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验安全性。
通过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性质测试和反应机理研究,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甲酸和苯醛在碱性条件下的缩合反应,合成苯甲醇;掌握醛的缩合反应制备醇的实验方法;加深对有机化合物合成反应的理解。
实验原理:甲酸和苯醛在碱性条件下可以通过缩合反应生成苯甲醇。
实验器材与试剂:
1. 烧杯
2. 搅拌棒
3. 试管
4. 反应管
5. 分液漏斗
6. 手套、护目镜
7. 甲酸、苯醛、氢氧化钠溶液
注意事项:
1. 实验涉及有机化合物,应注意防护措施,穿戴手套和护目镜。
2. 操作过程中应小心,避免溶液溅到皮肤上。
实验步骤:
1. 在烧杯中加入甲酸和苯醛,按1:1的比例混合。
2. 将氢氧化钠溶液慢慢滴入混合溶液中,同时用搅拌棒搅拌。
3. 反应产生苯甲醇,并沉淀在溶液中。
4. 将溶液通过分液漏斗分离,得到苯甲醇。
实验结果:实验产物为苯甲醇,其外观为白色固体。
实验评价: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方法,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和化学实验分析能力。
同时,深化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第一学期)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一、教学目的、任务1.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能力以小量规模正确地进行制备试验和性质实验,分离和鉴定制备的产品的能力。
2.了解红外光谱等仪器的使用。
3.培养能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初步会查阅文献的能力。
4.培养良好的实验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以及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为此,我们首先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学生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之前,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这部分内容。
二、有机化学实验室的一般知识1-1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为了保证哟机化学实验正常进行,培养良好的实验方法,并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
1.切实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2.进入实验室时,应熟悉实验室灭火器材,急救药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
3.实验时应遵守纪律,保持安静。
4.遵从教师的指导,按照实验教材所规定的步骤、仪器及试剂的规格和用量进行实验。
5.应经常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6.爱护公共仪器和工具,应在指定地点使用,宾白感保持整洁。
7.实验完毕离开实验室时,应把水、电和煤气开关关闭。
1-2 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由于有机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多数是有毒、可燃有腐蚀性或有爆炸性的,所用的仪器设备大部分是玻璃制品,故在实验室工作,若粗心大意,就易发生事故。
必须认识到化学实验室是潜在危险场所,必须经常重视安全问题,提高警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措施,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下面介绍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一、实验室安全守则。
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①火灾的预防②爆炸的预防③中毒的预防④触电的预防三、事故的处理和急救①火灾的处理②玻璃割伤③烫伤⑤中毒四、急救用具1-3 有机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装置一、有机化学实验室常用普通玻璃仪器二、有机化学实验室常用标准接口玻璃仪器三、有机化学实验室常用装置四、仪器的装备1-4 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和保养一、玻璃器皿的洗涤二、玻璃仪器的干燥三、常用仪器的保养1-5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有机化学实验操作要点[1]
![有机化学实验操作要点[1]](https://img.taocdn.com/s3/m/c9401910a76e58fafab003c3.png)
减压蒸馏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被蒸馏液体中若含有低沸点物质时,通常先进行普通蒸馏,再进行水泵减压蒸馏,而油泵减压蒸馏应在水泵减压蒸馏后进行。
(2)如图安装好减压蒸馏装置后,在蒸馏瓶中,加入待蒸液体(不超过容量的二分这一),先旋紧橡皮管上的螺旋夹,打开安全瓶上的活塞(我们用的是螺旋夹或弹簧夹,下同),使体系与大气相通,启动油泵或水泵抽气,逐渐关闭活塞至完全关闭,注意观察瓶内的鼓泡情况(如发现鼓泡太剧烈,有冲料危险,立即将活塞旋开些),从压力计上观察体系内的真空度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是因为漏气(而不是油泵本身效率的限制)而不能达到所需的真空度,可检查各部分塞子、橡皮管和玻璃仪器接口处连接是否紧密,必要时可用熔融的固体石蜡密封。
如果超过所需的真空度,可小心地旋转活塞,使其慢慢地引进少量空气,同时注意观察压力计上的读数,调节体系真空度到所需值(根据沸点与压力关系)。
调节螺旋夹,使液体中有连续平衡的小气泡产生,如无气泡,可能是螺旋夹夹得太紧,应旋松点;但也可能是毛细管已经阻塞,应予更换。
(3)在系统调节好真空度后,开启冷凝水,选用适当的热浴(一般用油浴)加热蒸馏,蒸馏瓶圆球部至少应有三分之二浸入油浴中,在油浴中放一温度计,控制油浴温度比待蒸液体的沸点高20-30℃,使每秒钟馏出0.5~1滴。
在整个蒸馏过程中,都要密切注意温度计和真空计的读数,及时记录压力和相应的沸点值,根据要求,收集不同馏分。
通常起始流出液比要收集的物质沸点低,这部分为前馏分,应另用接收器接收;在蒸至接近预期的温度时,只要旋转双叉尾接管,就可换个新接收瓶接收需要的物质。
(4)蒸馏完毕,移去热源,慢慢旋开螺旋夹(防止倒吸),再慢慢打开活塞,平衡内外压力,使测压计的水银柱慢慢地回复原状,(若打开得太快,水银柱很快上升,有冲破测压计的可能),然后关闭油泵和冷却水。
【注意顺序】思考题及解答1、在怎样的情况下才用减压蒸馏?答:沸点高的物质以及在普通蒸馏时还没达到沸点温度就已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质才考虑用减压蒸馏。
实验指导书-上海交通大学课程中心

2.通过Grignard试剂与酮反应制备叔醇
二、 实验内容
1.Grignard试剂乙基溴化镁的制备
2.由乙基溴化镁制备2-甲基-2-丁醇 3.学习无水操作 4.进一步学习萃取,蒸馏等基本操作。
-2-
三、 实验示意图
图 7-1 电磁搅拌回流装置 (冷凝管和滴液漏斗上分别装有氯化钙干燥管)
- 12 -
%
九、 实验方法指示及注意事项 1.所有的反应仪器及试剂必须充分干燥。溴乙烷事先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蒸馏 进行纯化。丙酮用无水碳酸钾干燥亦经蒸馏纯化。所用仪器在烘箱中烘干后,让 其稍冷后,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待用(也可以放在烘箱中冷却) 2.镁带应用沙纸擦去氧化层,再用剪刀剪成约 0.5cm 的小段,放入干燥器中 待用。或用 5%盐酸溶液与之作用数分钟,抽滤除去酸液,依次用水、乙醚洗涤, 干燥待用。 3.乙醚应绝对无水。 4. 开始为了使正溴丁烷局部浓度较大,易于发生反应和便于观察反应是否开始, 故搅拌应在反应开始后进行。若 5 分钟后仍不反应,可用温水浴加热,或在加热 前加入一小粒碘以催化反应。反应开始后,碘的颜色立即褪去。 5.如仍有少量残留的镁,并不影响下面的反应。 6.硫酸溶液应事先配好,放在冰水中冷却待用,也可用氯化铵的水溶液水解。 7.为了提高干燥剂的效率,可事先将干燥剂放在瓷坩锅中焙烧一段时间,冷却 后待用。
- 11 -
八、 对实验结果和实验中某些现象的分析讨论 1.Grignard 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反应刚开始时,溴乙烷的滴加速度不宜 过快,必要时可用冷水冷却。当反应开始后,调节滴加速度,使反应物保持微沸 为宜。
2.卤代烷生成 Grignard 试剂的活性次序为:RI>RBr>RCl,在用活性较差的溴 乙烷制备 Grignard 试剂时,若反应不易发生,温水浴加热,或可采用加入少许 碘粒的 1,2 一二溴乙烷或事先已制好的 Grignard 试剂引发反应发生。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化学教学部重庆邮电学院生物信息学院2002年6月23日前言本书参考了多门实验教材,主要参照中山大学化学系许遵乐、刘汉标主编的《有机化学实验》。
并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了其中部分实验内容,也增添了部分趣味性的实验,如阿司匹林的合成、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等实验。
另外增设了设计性实验,以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
本教材共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为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包括实验室规则、安全注意事项、有机实验常用仪器装置的介绍等,第二部分为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介绍常用有机化学实验单元操作的技术要点等。
第三部分为有机化合物的实验,安排有19个不同的实验,分为基本有机合成实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实验等,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之我们的业务水平有限,书中定有不少错误及万安之处,敬请各校教师和同学们在使用过程中提出批评指正;以不断提高本教材的质量。
目录第一部分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4)一、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4)二、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7)三、玻璃仪器的清洗、干燥和塞子的配置 (11)四、简单玻璃工操作 (14)五、有机化学反应的常用装置 (16)六、加热和冷却 (22)七、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实验报告的书写 (24)第二部分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27)一、重结晶 (27)二、蒸馏 (31)三、分馏 (35)四、萃取与洗涤 (37)五、干燥 (41)第三部分实验 (44)一、基本操作训练 (44)实验一简单玻璃工操作 (44)实验二蒸馏和沸点测定 (45)实验三重结晶 (46)二、合成实验 (48)实验四 1-溴丁烷 (48)实验五环己稀 (50)实验六苯乙酮 (51)实验七己二酸 (53)实验八乙酰苯胺 (54)实验九乙酰乙酸乙酯 (55)实验十β-萘乙醚 (57)实验十一乙酸乙酯 (58)实验十二乙醚 (59)实验十三乙酸正丁酯 (60)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61)实验十四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61)实验十五酚的化学性质 (61)实验十六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62)实验十七羧酸衍生物的性质 (65)四、设计实验 (67)实验十八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 (67)实验十九阿司匹林的合成 (67)二、蒸馏三、分馏(二)四、萃取与洗涤五、干燥第三部分实验实验三重结晶四。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熟悉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反应物的称量、溶解、加热、冷却、过滤、洗涤、干燥等。
2.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验原理有机化学反应通常涉及碳原子与其他原子(如氢、氧、氮、卤素等)之间的共价键的形成和断裂。
这些反应通常需要催化剂、加热、光照等条件。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产物的形成和物理性质的变化来推断化学反应的进行。
三、实验内容1.实验一:醇的氧化实验目的:通过氧化醇制备醛或酮。
实验原理:醇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可以氧化成醛或酮。
常用的氧化剂有酸性高锰酸钾、酸性铬酸钾等。
实验步骤:(1)称取适量的醇。
(2)将醇加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氧化剂。
(3)加热反应混合物,观察反应物的变化。
(4)冷却反应混合物,观察产物的形成。
2.实验二:酯化反应实验目的:通过酯化反应制备酯。
实验原理:酸和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发生酯化反应,酯。
常用的催化剂有浓硫酸、磷酸等。
实验步骤:(1)称取适量的酸和醇。
(2)将酸和醇加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催化剂。
(3)加热反应混合物,观察反应物的变化。
(4)冷却反应混合物,观察产物的形成。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
2.实验前,要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反应物的变化,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4.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五、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报告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讨论等内容。
2.实验报告要求文字表述清晰,数据准确,图表规范。
3.实验报告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4.实验报告要按时提交,不得抄袭。
六、实验评价1.实验操作(30%):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有机化学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和环境工程等专业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基本操作和实验技术、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及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天然产物的分离提取等。
实验课的任务不仅是验证、巩固和加深理论性教学所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肃认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从而使学生在科学方法上得到初步的训练。
一、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目的要求1、有机化学实验的目的: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识,以建立对有机化学中某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深入理解;掌握有机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素养,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有关的后续课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2、有机化学实验的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较牢固地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掌握主要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原理、方法和技能;掌握有机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正确使用某些玻璃仪器和测量仪器,具备安装实验装置和使用精密仪器的初步能力;了解重要天然有机物的提取、纯化技术。
加深对有机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3、开设的实验个数与总教学时数:总学时数:18学时实验总数:6个二、面向专业、年级有机化学实验面向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
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或二年级的第一学期与有机化学理论课同步开设。
三、实验内容和课时安排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每位学生一套磨口仪器,各自独立完成实验内容。
每个标准实验班人数为15人。
五、成绩考核方法有机化学实验成绩实行等级制,考核方式合计分实行“基础化学实验课考试方法”。
具体计分为:平时实验成绩占40%,期末实验考核占30%,期末理论知识考核占30%。
实验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
六、实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兰州大学、复旦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主编《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主要参考书:(1)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4月第二版。
(2)高复兴等主编《有机化学实验》,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3)刘约权李贵深主编《实验化学》,高教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有机实验规则为了保证有机化学实验课正常,有效,安全地进行,保证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规则: 1.认真预习在进入有机实验室之前,必须认真阅读本章内容,了解进入实验室后应注意的事项及有关规定.每次做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教材,复习有机化学教材中的有关章节,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弄清原理和操作步骤,了解实验的关键和注意事项。
2.注意安全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场所,必须严肃、认真。
做化学实验期间必须穿工作服,不准穿拖鞋。
了解实验室水、电、气(煤气)总开关的地方,了解消防器材(消火栓、灭火器等)、紧急急救箱装置的摆放位置和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安全通道。
禁止在实验室内吃食品、喝水、咀嚼口香糖等。
在实验内不允许嬉闹、高声喧华,也不允许带耳机边听边做实验。
任何有关实验安全问题,皆可询问指导老师。
出现意外情况,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即时处理。
3.规范操作实验时要听从老师指导,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改动,若因客观条件不同需要改动,须事先取得指导教师同意。
及时、如实地在专用记录本或记录纸上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做出科学的解释。
4.保持实验室整洁实验室的废弃物要按指导教师要求放在指定的废物收集器内。
实验完毕要将实验仪器清洗干净,关好水电、气开关和做好清洁卫生。
实验结束后,由指导老师签字,方可离开实验室。
实验室安全知识(一)、实验者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前,应首先熟悉仪器设备和各项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实验楼的楼梯和出口,实验室内的电气总开关、灭火器具和急救药品在什么地方,以便一旦发生事故能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原则上应防止任何化学药品以任何方式进入人体。
必须注意,有许多化学药品的毒性,是在相隔很长时间以后才会显示出来的;不要将使用小量、常用化学药品的经验,任意移用于大量化学药品的情况;更不应将常温、常压下试验的经验,在进行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的试验时套用;当进行有危险性或在严酷条件下的反应时,应使用防护装置,戴防护面罩和眼镜。
(三)、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事务管理局(OSHA)颁布了有致癌变性能的化学物质[见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News,p.20,July 31,(1978)]。
因此实验时应尽量少与这些物质接触,实在需要使用时应带好防护手套,并尽可能在通风橱中操作。
这些物质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苯、四氯化碳、氯仿等常见溶剂,所以实验时通常用甲苯代替苯,用二氯甲烷代替四氯化碳和氯仿。
(四)、许多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有爆炸组分界限,当混合物的组分介于爆炸高限与爆炸低限之间时,只要有一适当的灼热源(如一个火花,一根高热金属丝)诱发,全部气体混合物便会瞬间爆炸。
某些气体与空气混合的爆炸高限和低限,以其体积分数表示,列表如表1。
因此实验时应尽量避免能与空气形成爆鸣混合气的气体散失到室内空气中,同时实验室工作时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不使某些气体在室内积聚而形成爆鸣混合气。
实验需要使用某些与空气混合有可能形成爆鸣气的气体时,室内应严禁明火和使用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等,禁穿鞋底上有铁钉的鞋子。
表1 与空气混合的某些气体的爆炸极限(20℃,p0)(五)、在化学实验中,实验者要接触和使用各类电气设备,因此必须了解使用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知识:1.实验室所用的市电为频率50Hz的交流电。
人体感觉到触电效应时电流强度约为1mA,此时会有发麻和针刺的感觉。
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到了6.9mA,一触就会缩手。
再高电流,会使肌肉强烈收缩,手抓住了带电体后便不能释放。
电流强度达到50 mA时,人就有生命危险,因此使用电气设备安全防护的原则,是不要使电流通过人体。
2.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大小,决定于人体电阻和所加的电压。
通常人体的电阻包括人体内部组织电阻和皮肤电阻。
人体内部组织电阻约1000Ω,皮肤电阻约为1kΩ(潮湿流汗的皮肤)到数万欧姆(干燥的皮肤)。
因此我国规定36V 50Hz的交流电为安全电压,超过45V都是危险电压。
3.电击伤人的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大小、通电时间长短、通电的途径如何有关。
电流若通过人体心脏或大脑,最易引起电击死亡。
所以实验时不要用潮湿有汗的手去操作电器,不要用手紧握可能荷电的电器,不应以两手同时触及电器,电器设备外壳均应接地。
万一不慎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对触电者采取急救措施。
有机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与使用一般来说,有机实验室里常用的玻璃仪器和设备,可分为公共和个人使用两大类。
若进一步划分,又可分为玻璃仪器和非玻璃仪器。
玻璃仪器容易打碎,一般都由个人使用。
公用的玻璃仪器,如旋转蒸发仪等,都是比较笨重和结实的。
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方便使用角度看,都应不要损坏仪器和设备。
玻璃仪器有机化学实验室玻璃仪器可分为普通玻璃仪器和磨口玻璃仪器。
标准接口玻璃仪器是具有标准化磨口或磨塞的玻璃仪器。
由于仪器口塞尺寸的标准化、系统化、磨砂密合,凡属于同类规格的接口,均可任意连接,各部件能组装成各种配套仪器。
与不同类型规格的部件无法直接组装时,可使用转换接头连接。
使用标准接口玻璃仪器,既可免去配塞子的麻烦手续,又能避免反应物或产物被塞子玷污的危险,口塞磨砂性能良好,使密合性可达较高真空度,对蒸馏尤其减压蒸馏有利,对于毒物或挥发性液体的实验较为安全。
标准接口玻璃仪器,均按国际通用的技术标准制造,当某个部件损坏时,可以选购。
标准接口仪器的每个部件在其口塞的上或下显著部位均具有烤印的白色标志,表明规格。
常用的有10,12,14,16,19,24,29,34,40等。
下面是标准接口玻璃仪器的编号与大端直径:有的标准接口玻璃仪器有两个数字,如10/30,10表示磨口大端的直径为10mm,30表示磨口的高度为30mm。
使用标准接口玻璃仪器应注意以下几点:(1)磨口塞应经常保持清洁,使用前宜用软布揩拭干净,但不能附上棉絮。
(2)使用前在磨砂口塞表面涂以少量凡士林或真空油脂,以增强磨砂口的密合性,避免磨面的相互磨损,同时也便于接口的装拆。
(3)装配时,把磨口和磨塞轻轻地对旋连接,不宜用力过猛。
但不能装得太紧,只要达到润滑密闭要求即可。
(4)用后应立即拆卸洗净。
否则,对接处常会粘牢,以致拆卸困难。
(5)装拆时应注意相对的角度,不能在角度偏差时进行硬性装拆,否则极易造成破损。
磨口套管和磨塞应该是由同种玻璃制成的。
实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测定沸点的意义和蒸馏的意义2.掌握常量法(即蒸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1.纯净的液体有机物在一定压力下具有固定的沸点。
沸点是液体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之一,因此通过测定沸点可以鉴别有机化合物并判断其纯度。
2.利用蒸馏可将沸点相差较大(如相差30℃)的液体混合物分开。
液体混合物加热后沸点较低者先蒸出、沸点较高者随后蒸出、不挥发的留在蒸馏瓶内,这样可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课堂内容】通过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提问内容如下:1)测沸点有何意义?2)什么是沸点?纯液态有机化合物的沸程是多少?3)什么是蒸馏?蒸馏的意义?4)什么是爆沸?如何防止爆沸?5)沸石为什么能防止爆沸?6)蒸馏的用途?7)何时用常量法测沸点何时用微量法测沸点?8)有机实验室常用的热源?加热的方式有几种?11)热浴的方式有几种?12)安装、拆卸仪器装置的顺序是什么?13)冷凝管的种类有几种?14)蒸馏物的体积是多少?16)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位置是怎样的?【实验仪器及设备】1. 150mL圆底烧瓶19#2. 蒸馏头19#×3或19#×2×14#3. 温度计套管19# 或14#4. 温度计100℃5. 直形冷凝管(短的)19#×26. 接尾管19#×27. 100 mL三角瓶1个8. 100 mL烧杯1个9. 100 mL量筒10. 沸点管,温度计100 ℃,胶塞,沸石,乳胶套圈11. 升降架2个12. 250 mL加热套,三角架,s扣,夹子。
【药品】1. 工业酒精75ml/人【实验装置图】【实验内容】常量法测乙醇的沸点,蒸馏75ml工业酒精。
【测得结果】乙醇的沸程为:77~79 ℃(理论值78.4 ℃)【注意事项】1. 仪器安装要严密、正确。
2. 注意安装拆卸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