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凸轮传动

合集下载

第10章 凸轮传动

第10章 凸轮传动
凸轮传动
§10-1 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10-2 从动件运动规律 §10-3 按给定运动规律设计凸轮 §10-4 凸轮基本尺寸要点 §10-5 凸轮的强度
§10-1 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凸轮机构特点: 凸轮机构特点: 运动规律自由、点或线接触、接触应力高。 运动规律自由、点或线接触、接触应力高。 分类: 分类: 按凸轮形状分:盘形、移动、圆柱。 按凸轮形状分:盘形、移动、圆柱。 按从动件的运动分:直动、摆动。 按从动件的运动分:直动、摆动。 按从动件底型式分:尖底、滚子、平底。 按从动件底型式分:尖底、滚子、平底。 按高副的锁合方式分:力锁合、几何锁合。 按高副的锁合方式分:力锁合、几何锁合。 其它:等宽凸轮、等径凸轮、共轭凸轮。 其它:等宽凸轮、等径凸轮、共轭凸轮。
δ
§10-4 凸轮基本尺寸要点
2、平底从动件的底部尺寸确定 、
Q ω | OP |= v
b B 1 P 3 O 2 C
ds dδ 即 | OP |= dt dt ds ∴ | OP |= dδ
s
b = | ds / dδ |max +
δ
§10-4 凸轮基本尺寸要点
3、设计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时的特别问题 、
§10-2 从动件运动规律
偏置直动尖底从动件凸轮机构中的几个术语: 偏置直动尖底从动件凸轮机构中的几个术语: 基圆半径(r 推程(Φ 远休止(Φ 回程(Φ 近休止(Φ 基圆半径 b) 推程 Φ) 远休止 Φs) 回程 Φ’) 近休止 Φs’)
Φs’ rb Φ’ Φs h Φ Φs 2π π Φ’ Φs’
ρ = r0 + s + d 2 s / dδ 2 ≥ ρ min
r0 ≥ ρ min s d 2 s / dδ 2

凸轮机械原理ppt

凸轮机械原理ppt
凸轮机构的基本结构
凸轮、从动件和机架是凸轮机构的基本结构,其中凸轮是控制从动件运动的 关键元件。
凸轮机构的分类
根据凸轮和从动件的运动关系,凸轮机构可分为平面凸轮机构和空间凸轮机 构,以及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和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的优化目标与方法
凸轮机构的优化目标
主要包括提高凸轮机构的传力性能、减小凸轮和从动件之间的接触应力、降低凸 轮机构的振动和噪声等方面。
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是凸轮转动时,从动件在凸轮轮 廓控制下沿着一定轨迹进行往复运动。
平面凸轮机构又可以分为尖顶从动件、滚子从动件和 平底从动件三种类型。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凸轮的轮廓形状和从动件的 Βιβλιοθήκη 构形式。凸轮机构的运动规律
凸轮机构的运动规律取决于凸轮的轮廓形状和从动件 的结构形式。
每种运动规律都有其特点和应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 需要选择合适的运动规律。
解决方法
为了减小冲击,可以在配合部件之间加入阻尼材料,如橡胶 、聚氨酯等,以吸收冲击能量。同时,可以调整配合间隙的 大小,提高配合部件的刚度,以减小冲击。
凸轮机构的疲劳及解决方法
总结词
凸轮机构的疲劳是由于长期承受交变载荷 的作用,使得配合部件表面出现微裂纹并 逐渐扩展,最终导致配合部件破坏。
VS
解决方法
2023
凸轮机械原理
目录
• 凸轮机构概述 • 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 凸轮机构的类型及特点 • 凸轮机构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 凸轮机构的设计及优化 • 凸轮机构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01
凸轮机构概述
凸轮机构的定义与特点
凸轮机构的定义
凸轮机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中的高副机构,它由凸 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通过凸轮的轮廓控制 从动件的位移和运动规律。

机械原理第10章 凸轮设计

机械原理第10章 凸轮设计
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廓线的设计 1)尖端从动件
①等分位移曲线;
②选定r0,画基圆;
③应用反转法逐点作图确 定 各 接 触 点 位 置 B0 , B1 , B2,……;
④光滑连接B0,B1,B2 , …… 点 , 就 得 所 要 设 计 的 凸轮廓线。
10.2 凸轮机构的廓线设计
2)滚子从动件
第10章 凸轮机构设计
Design of Cam Mechanisms
第10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
凸轮机构的运动与传力特性
2
凸轮机构的廓线设计
10.1 凸轮机构的运动与传力特性
10.1.1 凸轮机构的工作循环
基圆——以凸轮轮廓的最小向径rb (或r0)为半径的圆。
图10-1 尖端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工作循环
从动件一方面随机架和导路以角速度-ω 绕O点转动,另一方面又在导 路中往复移动。由于尖端始终与凸轮轮廓相接触,所以反转后尖端的运动 轨迹就是凸轮轮廓。
10.2 凸轮机构的廓线设计
10.2.2 图解法设计过程
添加!
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 (图解法凸轮廓线的设计)
(26分钟)
10.2 凸轮机构的廓线设计
10.2 凸轮机构的廓线设计
10.2.3 凸轮廓线设计的解析方法
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如图所示为一偏置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建立直角坐标系oxy。若已
知凸轮以等角速度逆时针方向转动,凸轮基圆半径rb、滚子半径rr,偏距e,从动 件的运动规律s=s()。
1、理论廓线方程 B点坐标(凸轮的理论廓线方程)
s
v
a


j

h (1 cos)

机械基础凸轮机构教案

机械基础凸轮机构教案

机械基础凸轮机构教案第一章:凸轮机构概述1.1 凸轮机构的定义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组成的机械传动机构。

凸轮是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旋转构件,用于转换转动运动为线性或其他形式的运动。

1.2 凸轮的分类按形状分类: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等。

按工作原理分类:正凸轮、逆凸轮、复合凸轮等。

1.3 凸轮机构的特点和应用特点:简单、紧凑、易于控制和调节。

应用:印刷机械、包装机械、机床、汽车等。

第二章:凸轮的轮廓设计2.1 凸轮轮廓的基本参数基圆半径:凸轮与从动件接触点的圆的半径。

顶圆半径:凸轮最高点或最低点的圆的半径。

工作圆半径:凸轮轮廓的最小圆的半径。

2.2 凸轮轮廓的计算按运动规律计算:正弦、余弦、直线等运动规律。

按压力角计算:凸轮轮廓的压力角与基圆压力角的关系。

2.3 凸轮轮廓的设计方法按运动要求设计:确定凸轮的升程、降程和回程。

按力学要求设计:计算凸轮的强度和刚度。

按加工要求设计: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刀具。

第三章: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设计3.1 从动件的分类和特点按形状分类:摆动从动件、直线从动件、滚子从动件等。

按驱动方式分类:曲柄摇杆机构、摆线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等。

3.2 从动件的设计要点确定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要求。

选择合适的从动件形状和尺寸,满足力学和运动要求。

考虑从动件与凸轮的接触条件和磨损情况。

3.3 从动件的设计实例以摆动从动件为例,介绍其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

分析不同形状和尺寸的从动件对凸轮机构性能的影响。

第四章:凸轮机构的动力特性4.1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啮合角压力角:凸轮和从动件接触点处的压力角。

啮合角:凸轮和从动件啮合点处的啮合角。

4.2 凸轮机构的动态特性冲击和振动:凸轮和从动件的接触冲击和振动。

传动误差:凸轮和从动件的啮合误差。

4.3 凸轮机构的动力分析和优化分析凸轮机构的动力特性对整个机械系统的影响。

优化凸轮的形状和参数,减小冲击和振动,提高传动效率。

第五章:凸轮机构的应用实例5.1 印刷机械中的凸轮机构介绍印刷机械中凸轮机构的作用和应用。

理论力学 第六版部分习题答案 第十章

理论力学 第六版部分习题答案  第十章

上式代入式(4)得
FN = 4mB g − mB
10-6 如图 11-10a 所示,质量为 m 的滑块 A,可以在水平光滑槽中运动,具有刚性系 数为 k 的弹簧 1 端与滑块相连接,另 1 端固定。杆 AB 长度为 l,质量忽略不计,A 端与滑 块 A 铰接,B 端装有质量 m1,在铅直平面内可绕点 A 旋转。设在力偶 M 作用下转动角速度 ω 为常数。求滑块 A 的运动微分方程。
F = 1 068 N = 1.068 kN 10-3* 如图 11-3a 所示浮动起重机举起质量 m1=2 000 kg 的重物。设起重机质量 m2=20 000 kg,杆长 OA=8 m;开始时杆与铅直位置成 60°角,水的阻力和杆重均略去不计。当起 重杆 OA 转到与铅直位置成 30°角时,求起重机的位移。
vC = 2vC1 = lω
代入式(1),得
149
p=
lω (5m1 + 4m2 ) (方向如图 11-7b 所示) 2
A
p
vC
C
vC1
ω
O
ωt
C1
B
(a) 图 11-7
(b)
10-5
质量为 m1 的平台 AB,放于水平面上,平台与水平面间的动滑动摩擦因数为 f。
质量为 m2 的小车 D,由绞车拖动,相对于平台的运动规律为 s = 不计绞车的质量,求平台的加速度。
棱柱 B 接触水平面时系统质心坐标
a b ⎤ ⎡ m A (l − ) + m B ⎢l − (a − )⎥ 3 3 ⎦ 3(m A + m B )l − a(m A + 3m B ) + m B b ⎣ ′ = = xC m A + mB 3(m A + m B )

5-2 凸轮传动

5-2 凸轮传动


设计步骤 (( 31 )) 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尖顶在各等 选比例尺 l ,作位移曲线和 11 半径为rb的基圆。 分点占据的位置。 ( (2 4) )等分位移曲线及反向等分各运动角,确定反转后对应 将各尖顶点连接成一条光滑曲线。 于各等分点的从动件的位置。
2. 对心滚子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滚子) 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b,滚子半径rr、 凸轮角速度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设计 该凸轮轮廓曲线。
(4)对于推程和回程,先对推杆的位移曲线均分为几段,再 在凸轮上绘制出对应的点。
(4)对于推程和回程,先对推杆的位移曲线均分为几段,再 在凸轮上绘制出对应的点。
[ CAD: 圆形阵列得到射 线,偏移得到圆]
[ CAD: 延伸得到各等分点]
(5)用光滑的曲线连接推程数据点和回程数据点。
[ CAD: 用PL连线]
凸轮机构的基本运动学参数 凸轮机构运动参数及基本尺寸 推程角(Cam angle for rise) 远停角(Cam angle for outer dwell)S 回程角(Cam angle for return) 近停角(Cam angle for inner dwell)S 从动件的位移s、速度v、加速度a、跃度j 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 基圆(Base circle)半径rb 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的偏距(Offset distance)e 摆动从动件的杆长(Follower arm)l 中心距(Center distance)L 滚子半径(Radius og roller)rr 平底宽度(Face width)b
凸轮机构设计内容 五、凸轮机构的设计内容
动 学 设 计 凸 轮 机 构 运
计算从动件位移参数
机构运动 分配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教程(凸轮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教程(凸轮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教程(凸轮 传动)
欢迎来到机械设计基础教程!本课程将深入介绍凸轮传动的概念、原理、设 计步骤和实例分析,帮助您掌握这一重要的机械传动方式。
凸轮传动概述
凸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通过凸轮的运动实现对其他机械零件 的控制和驱动。
凸轮传动原理
凸轮的作用是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其他特定的非旋转运动,并实现机械零件的控制。凸轮的轮廓设计 对传动效果至关重要。
3. 选取材料和加工工艺
根据凸轮传动的负载和工作环境等,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
凸轮传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 问题1: 凸轮磨损
解决方法: 定期润滑凸轮和选择耐磨性能较好的材料。
2 问题2: 传动误差
解决方法: 优化凸轮轮廓设计并采用精密加工工艺。
3 问题3: 噪音和振动
解决方法: 调整传动参数和采用减振装置等。
凸轮传动实例分析
气门控制系统
纺织机械
凸轮传动用于控制发动机的气门 开关,调整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 间,以实现燃烧室内压力的调控。

凸轮传动用于驱动纺织机械中的 布料推进装置,精确地控制布料 的运动速度和布匹张力。
机械手运动控制
凸轮传动用于控制机械手的运动, 如夹持、抓取和放置物体等,实 现精确的运动轨迹和操作。
凸轮传动的应用
凸轮传动具有许多应用,其中包括发动机的气门控制、机械手的运动控制和纺织机械中的布料推进等。凸轮传 动具有一些优点,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
凸轮传动的设计步骤
1. 确定传动要求
根据具体应用确定凸轮传动的要求,例如传动比、工作周期和运动速度等。
2. 设计凸轮轮廓
根据步骤1中的要求设计凸轮的轮廓,保证凸轮的运动满足所需的运动规律。

机械基础凸轮机构教案

机械基础凸轮机构教案

机械基础凸轮机构教案第一章:凸轮机构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凸轮机构的定义、分类和应用。

2. 掌握凸轮的形状、尺寸和运动特性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1. 凸轮机构的定义和分类。

2. 凸轮的形状和尺寸。

3. 凸轮的运动特性和曲线。

4. 凸轮机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2. 展示凸轮机构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3. 分析凸轮的运动特性和曲线。

教学活动:1. 引入凸轮机构的定义和分类。

2. 展示凸轮的形状和尺寸的图片。

3. 分析凸轮的运动特性和曲线。

4. 举例说明凸轮机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作业与练习:1. 复习凸轮机构的定义和分类。

2. 练习分析凸轮的形状和尺寸。

3. 练习分析凸轮的运动特性和曲线。

第二章:凸轮的设计与制造教学目标:1. 掌握凸轮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 了解凸轮制造的工艺和设备。

教学内容:1. 凸轮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 凸轮制造的工艺和设备。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2. 展示凸轮设计的实例。

3. 分析凸轮制造的工艺和设备。

教学活动:1. 介绍凸轮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 展示凸轮设计的实例。

3. 分析凸轮制造的工艺和设备。

作业与练习:1. 复习凸轮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 练习分析凸轮制造的工艺和设备。

第三章: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与分析教学目标:1. 掌握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2. 学会分析凸轮机构的运动特性和性能。

教学内容:1. 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2. 凸轮机构的运动特性和性能分析。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2. 演示凸轮机构的运动。

3. 分析凸轮机构的运动特性和性能。

教学活动:1. 介绍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2. 演示凸轮机构的运动。

3. 分析凸轮机构的运动特性和性能。

作业与练习:1. 复习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2. 练习分析凸轮机构的运动特性和性能。

第四章: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实例教学目标:1. 了解凸轮机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2. 学会分析凸轮机构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10
kk9k1k0k1181kk21k73k14k6O1k55k4kk3k21

9
设计步骤小结:
11’
4.偏置直动尖底从动件盘形凸轮
偏置直动尖底从动件凸轮机构中,
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min,角速度
e
ω,和 设从计动该件 凸的 轮运 轮动 廓规曲律线和。偏心距e 8’
7’ 5’ 3’ 1’
1 3 5 78
9’ 11’ 12’
13’ 14’
9 11 13 15
ωA
15’15 14’14
13’ 12’
13 12
§10-1 凸轮传动的组成、应用和类型
刀架 o 2 1
3 线
2A 1
绕线机构
2 1
放音键
卷带轮
5 3
摩擦轮
4
录音机卷带机构
皮带轮
组成:凸轮、从动件、机架 应用:从动件能实现预期的运动规律的场合
分类:1.按凸轮形状和运动分 1)盘形回转凸轮 2)平板移动凸轮 3)圆柱凸轮 2.按从动件的形式分 1)尖底从动件 2)滚子从动件 3)平底从动件 3.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 1)直动从动件 2)摆动从动件。
4)偏置直动尖底从动件盘形凸轮
5)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凸轮廓线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
反转原理:
给整个凸轮机构施以-ω时,不影响各构件之间的相
对运动,此时,凸轮将静止,而从动件尖顶复合运动
的轨迹即凸轮的轮廓曲线。
-ω 1
依据此原理可以用几何作图的方法 3’
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例如: 尖底凸轮绘制动画 滚子凸轮绘制动画
a
v=-πhωsin(πδ/δ0’)δ/2δ0’
δ
a=-π2hω2 cos(πδ/δ0’)/2δ’02
在起始和终止处理论上a为有限值,产生柔性冲击。
§10-3 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1.凸轮廓线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 2.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
1)对心直动尖底从动件盘形凸轮 2)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 3)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
2’
2
1’ 1
ω
2
O
33
1.对心直动尖底从动件盘形凸轮
对心直动尖底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已知
凸轮的基圆半径rmin,角速度ω和从动

件的运动规律,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
ω
8’ 7’ 5’ 3’ 1’
1 3 5 78
9’ 11’ 12’
13’ 14’
9 11 13 15
设计步骤小结: ①选比例尺μl作基圆rmin。 ②反向等分各运动角。原则是:陡密缓疏。 ③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尖顶在各等份点的位置。 ④将各尖顶点连接成一条光滑曲线。
求得:C0=-h, C1=4h/δ0, C2=-2h/δ02
减速段推程运动方程为:
s =h-2h(δ-δ0)2/δ02 v =-4hω(δ-δ0)/δ02 a =-4hω2/δ02
重写加速段推程运动方程为:
s =2hδ2/δ02 v =4hωδ/δ02 a =4hω2/δ02
s
h/2
h/2
1 23 4 5
③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尖顶在各等份点的位置。
④将各尖顶点连接成一条光滑曲线。
⑤作各位置滚子圆的内(外)包络线。
3.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
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已知
凸轮的基圆半径rmin,角速度ω和从动

件的运动规律,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
ω
1’ 2’ 1 23
3’
4’
8’ 7’ 5’ 3’ 1’
§10-2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及其选择
凸轮机构设计的基本任务:
1)根据工作要求选定凸轮机构的形式;
2)从动件运动的规律;
3)合理确定结构尺寸;
4)设计轮廓曲线。
而根据工作要求选定推杆运动规律,是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前提。
一、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基圆半径r ——凸轮的最小向径所作的圆称为基圆。
推程 —— 从动件从最低位置到最高位置的运动过程。 升程h —— 推程中从动件上升的运动距离。 推程运动角t —— 推程中凸轮相应的转角。 远休止角s —— 从动件在最高位置停留不动期间对应的凸轮转角。 回程 —— 从动件从最高位置到最低位置的运动过程。
δ0

v 2hω/δ0
δ a 4hω2/δ02
δ
柔性冲击
3.简谐运动
5 6s
4
推程:
3
h
s=h[1-cos(πδ/δ0)]/2
2 1
v =πhωsin(πδ/δ0)δ/2δ0
a =π2hω2 cos(πδ/δ0)/2δ02
δ
1 2 34 5 6
δ0 v Vmax=1.57hω/2δ0
δ
回程:
s=h[1+cos(πδ/δ0’)]/2
s
在推程终止点:δ=δ0,s=h
代入得:C0=0, C1=h/δ0
推程运动方程:
s =hδ/δ0
v = hω/δ0
a=0
同理得回程运动方程:
s=h(1-δ/δ’ v=-
0
)
haω=/0δ’0
δ0
v
a 刚性冲击 +∞
h
δ
δ
δ
-∞
2. 等加等减速(二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位移曲线为一抛物线。加、减速各占一半。
1 3 5 78

9’ 11’ 12’
13’ 14’
9 11 13 15
14’1154 13’ 1312
4 5’
5 6 6’
87
7’
12’ 1110 9
8’
设计步骤:
11’
①选比例尺μl作基圆rmin。
10’ 9’
②反向等分各运动角。原则是:陡密缓疏。
③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平底直线在各等份点的位置。
④作平底直线族的内包络线。
运动规律:从动件在推程或回程时,其位移S、速度
V、和加速度a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
S= S(t) V= V(t) a= a(t)
B’
A
D δ02
r0
δ0
δ’0 δ01
s 位移曲线
h
t o δ0 δ01 δ’0 δ02 δ ω
B
C
一、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及时选择 1. 等速运动运动规律
在推程起始点:δ=0, s=0
推程加速上升段边界条件:
起始点:δ=0, s=0, v=0 中间点:δ=δ0 /2,s=h/2
求得:C0=0, C1=0,C2=2h/δ02
加速段推程运动方程为:
s =2hδ2/δ02 v =4hωδ/δ02 a =4hω2/δ02
推程减速上升段边界条件:
中间点:δ=δ0 /2,s=h/2 终止点:δ=δ0, s=h, v=0
2.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
滚子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
的基圆半径rmin,角速度ω和从动件的

运动规律,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
8’ 9’
ω
7’
11’
5’
12’
理论轮廓
3’
1’
13’
14’
1 3 5 7 8 9 11 13 15
设计步骤小结:
实际轮廓
①②选反比向例 等尺 分μ各l运作动基角圆。rm原in。则是:陡密缓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