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急救穴位
中医心脏急救方法

中医心脏急救方法
以下是 6 条关于中医心脏急救方法的内容:
1. 哎呀,你知道吗,中医有一种特别简单的心脏急救方法,那就是掐按劳宫穴呀!就像有时候我们头疼会按揉太阳穴一样有效呢。
比如有人突然心脏不舒服,赶紧掐按劳宫穴,说不定就能缓解不少呢,这难道不是很神奇吗?
2. 嘿,告诉你哦,按压内关穴也是中医心脏急救的好办法呢!这就好比是我们身体里的一个“急救开关”呀。
假设遇到有人心跳异常,迅速按压内关穴,也许就能帮上大忙啦,你不觉得很厉害吗?
3. 哇塞,还有一种方法呢,就是刺激中冲穴!这就像给心脏注入一股力量一样。
要是看到有人心脏病发作,赶快去刺激中冲穴,说不定就能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呢,你还不赶紧记住呀?
4. 天呐,中医的耳穴按压也超厉害的好不好!就如同给心脏开启了一道保护门。
想象一下,在紧急时刻,按压耳穴来急救,是不是感觉很有意思呀?
5. 哟呵,中医的艾灸也能用于心脏急救呢!这就如同给心脏送来温暖呀。
假设有人突然不适,赶紧艾灸相关穴位,说不定能有意外惊喜哦,你不尝试一下吗?
6. 嘿呀,还有一种叫拍痧的方法呢!就像给心脏来一场及时的“清理行动”。
如果遇到有人心脏难受,赶紧拍痧试试呀,说不定真能救急呢!
我觉得啊,这些中医心脏急救方法真的很不错,在关键时刻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呢!。
中医心脏病急救方法

中医心脏病急救方法
中医在心脏病急救方面有独特方法呢!比如内关穴按摩,这就像给心脏安装了一个紧急调节器。
用大拇指用力按压内关穴,那力度就像在给心脏加油打气。
这方法简单易操作,谁都能试试。
可别小看这小小的穴位按摩,关键时刻能救命呢!难道不是吗?要是在心脏病突发时,身边没有急救药物,内关穴按摩说不定就能派上大用场。
中医还有一种方法是艾灸。
想象一下,艾灸就像是给心脏送去温暖的阳光,让它重新充满活力。
艾灸神阙穴等穴位,可以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但艾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别烫伤了自己。
这方法安全稳定吗?当然啦!中医的急救方法都是经过千百年实践验证的。
中医心脏病急救方法的应用场景很广泛呢!在家里、在户外,只要有双手,就能进行急救。
它的优势在于简单、便捷、无副作用。
不像西药,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
这多好啊!
我听说有个例子,一位老人在公园里突然心脏病发作,旁边正好有一位懂中医的人,赶紧给他按摩内关穴,不一会儿,老人的症状就缓解了。
这效果多神奇啊!难道不是吗?
中医心脏病急救方法真的很厉害。
在关键时刻,这些方法可能就是救
命稻草。
大家都应该了解和掌握一些中医急救知识,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治疗心脏疾病、疏通全身血液的董氏奇穴

治疗心脏疾病、疏通全身血液的董氏奇穴
1、通关、通山、通天穴
【三穴定位】
1.通关穴:大腿正中线上,膝盖横纹上5寸
2.通山穴:在通关穴直上2寸处。
3.通天穴:在通山穴直上2寸处。
【三穴主治】
1、通于心血管系统,故可以治疗心悸、心脏病、心口痛、心血管硬化症。
2、通于胃肠道系统,故可以治疗胃痛、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肠道不通症。
3、治疗四肢痛、膝盖痛、手脚发抖。
【三穴针刺】:直刺0.8-1.0寸。
【按摩】:采用指揉法或掌跟揉法,每晚一次,每次3-5分钟。
2、通心穴、通灵穴
【二穴定位】
1.通心穴:大腿正中线上,膝盖横纹上1寸
2.通灵穴:通心穴直上2寸处。
【二穴穴性】:安心宁神、疏通心络。
【二穴主治】:心脏扩大引起的前额疼痛、心神不安、心脏积水、血管硬化。
【二穴针刺】:直刺0.5-0.8寸,或从下往上斜刺0.8-1.0寸。
【应用】: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五穴为董氏奇穴中治疗心脏病最重要的穴位,可以疏通全身的血液。
五穴配通胃穴、通肾穴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有奇效。
心点穴位置、作用及正确刺激方法

心点穴位置、作用及正确刺激方法
心点穴是心经的起点,与心脏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刺激心点穴,可以调节心脏的功能,改善心脏的供血,缓解心脏的缺氧,防止心脏的损伤,从而达到抢救的目的。
主要用于治疗荨麻疹、急性脑梗、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血管破裂等疾患的抢救。
心点穴位置
心点穴在手指中指靠指尖第一节指横缝的中点处,左右两手各一个,共两穴。
心点穴作用
心点穴是心经的起点,与心脏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刺激心点穴,可以调节心脏的功能,改善心脏的供血,缓解心脏的缺氧,防止心脏的损伤,从而达到抢救的目的。
地心点穴正确刺激
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一是掐法,二是针灸法。
1、掐法。
就是用单手或双手指端甲缘重按于心点穴的部位,操作时手指垂直,用力按压,用的力度由轻到重,以不刺破皮肤为度。
不能边抠边动以免掐破皮肤。
掐后常给予按揉以缓和刺激,减轻局部的疼痛,每次掐法的次数在5—6次,不宜反复长时间的应用掐法。
2、针灸法
就是用细针或三棱针刺入心点穴,深度约0.1—0.2厘米,用泻法或补泻法,每次留针10—5分钟,每日1—2次。
针灸法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操作。
心点穴只是一种应急的方法,不能代替正规的医疗,如出现心脑
血管疾病症状,还是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保护心脏的三大“强心穴”

保护心脏的三大“强心穴”对于现在的社会,心脏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这其中的原因是十分的复杂,不过久坐、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等因素不可忽视。
如果身体状况较好,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如果已经患有心脏疾病,需要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突破。
现在,特别介绍三种常见的被认为是有助于保护心脏的“强心穴”。
一、内关穴这个穴位可以在手腕上,具体而言,该穴位即为手掌腕关节的中央位置。
这是指当你将手和手指捏在一起的时候,它们相互接触的地方。
要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用拇指或中指轻柔地揉搓,大约是五到十分钟左右,感受到穴位渐渐发热,这时就可以停止按摩了。
内关穴的具体运用方法十分简单,可以随时随地自行操作,并且主要的效果是减轻压力和缓解疲劳。
而压力和疲劳是心脏病的两个重要因素,按摩内关穴是一种对身体十分温和的方法,可以在不影响事务或者工作的情况下进行。
二、尺泽穴尺泽穴通常被用于减轻高血压、心悸、心律不齐等心脏相关症状。
尺泽穴位于手腕区域的内侧,也就是从手掌中心的基础位置到小臂尺侧靠近尺骨的部位。
再具体一点,等距离手腕三个手指宽的区域,那就是尺泽穴所在的位置了。
对于尺泽穴这个穴位,平时可以进行按摩来保护心脏健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强劲的力量按摩,最好是用手指轻柔地按压一下,并形成循环的环形按摩方式。
像内关穴一样,每个穴位按摩五到十分钟即可。
三、神门穴神门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穴位,由于其类似于打击人体的“硬件重启”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中医和武术等等方面。
对于保护心脏来说,神门穴也具有着类似的作用。
穴位位于头顶的后部,大约是头骨凸出点的正中央。
找到神门穴后,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来进行呵护。
按摩时间往往较短,只需要在五到十秒钟之间轻按一下,手指和穴位形成一个细小的矩形就可以了。
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按摩,既可以使身体得到有效的保护,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不良的影响。
综上,保护心脏健康也需要我们日常进行如手动按摩等一些方法来提升保护效果。
勤按极泉名穴防治“心”病 给心最好的呵护

勤按极泉名穴防治“心”病给心最好的呵护
极泉——治心脏病及脉络不通的名穴
【定位取穴】举臂开腋,在腋窝中间取穴。
【主治功效】此穴具有宽胸宁神、舒筋活络的作用。
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包炎、肺心病、脑血管病后遗症、肋间神经痛、上肢麻木疼痛、肩周炎、腋臭、癔症、颈淋巴结核、乳汁分泌不足等。
【适宜疗法】1.按摩,用中指螺纹面按于对侧极泉穴,用力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或电麻感向指端放射为佳。
2.针刺,选用1.0~2.0寸毫针,常规消毒后取针直刺1~1.5寸,每次抽动3次,施术1分钟,留针30分钟。
内关穴

内关穴:心脏的保护伞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心脏疾患,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等。
尤其对预防心梗发作具有最突出的效果。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它自古就是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
几乎所有与心脏异常有关的症状均可使用。
位置:内关穴位于前臂掌面的下段,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大陵穴(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揉内关穴,不论时间地点,随时可做,以感觉酸胀为度,常常按揉时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刺激感沿着前臂内侧传至心脏,此为较好的刺激效果,但注意适可而止不要用力过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三指拿捏法拿捏内关穴处的表皮。
坚持操作一个月后,患者就可以感到呼吸憋闷、心烦心悸等感觉明显减轻或消失了。
少府穴
少府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于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
取穴时仰掌,手指屈向掌心横纹,当小指指尖下凹陷处是穴。
此穴可治疗心悸,胸痛,小便不利,遗尿,阴痒痛,小指挛痛等疾病。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
〖解剖〗在第四、五掌骨间,有第四蚓状肌,指浅、深屈肌腱,深部为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静脉;布有第四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疾病〗心悸,胸痛,小便不利,遗尿,阴痒痛,小指挛痛。
〖人体穴位配伍〗配内关穴治心悸。
〖刺灸法〗直刺0.3~0.5寸。
〖附注〗手少阴经所溜为“荥”。
少府穴荥穴,属火〖别名〗兑骨穴。
〖穴义〗心经气血在此聚集。
董氏奇穴---心脏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穴位

第十七章心脏血液、循环系统疾病之樊仲川亿创作(一)治疗心脏疾病经常使用穴道1、心灵一穴、心灵二穴、心灵三穴2、通关穴、通山穴、通天穴3、地宗穴4、四花上穴、四花中穴、四花外穴点刺放血5、委中穴的上下左右找青筋点刺放血6、背部第四到第六胸椎之间区段放血7、火包穴8、委中穴、阴陵泉穴附近放血治心脏病、痔疮,一次轻,多次愈。
(阴陵泉穴附近见青筋,非心脏病即痔疮)。
9、一切心脏病:皆可于背部第五、六椎间及阴阳泉穴附近放血。
10、心脏病总治(1)肘弯处点刺放血(2)四花中穴点刺放血(3)五岭穴点刺放血。
(二)心绞痛1、上俞穴、下俞穴、委中穴点刺出血,立愈。
2、火包穴点刺出血,再针心灵三穴,立愈。
3、四花中穴点刺出血,再针地宗穴,有效。
4、小腿阳明区找青筋放血,针火包穴、妇灵穴5、针火包穴(因为火包穴在胃经上,根据脏腑别通原理,胃与心包通,故治心绞痛,特效)6、心绞痛急救:针地宗穴。
7、真心痛、心肌炎、心绞痛:火包穴,三棱针点刺放出黑血,有特效。
(三)狭心症(心肌梗塞)1、委中点刺,配心灵穴,特效。
2、针通天穴、通关穴,配通肾穴、驷马穴,特效。
3、尺泽穴点刺出血,配心门、地宗穴,特效。
4、四花穴、委中穴点刺出血,针心灵穴。
5、先在面前心肺区第四至六椎间放血,再针地宗穴,配心灵穴。
6、心常穴、双灵穴、火星上、火星下穴、三火穴。
7、膝后太阳区、小腿阳明区及手肘横纹上青筋放血,针通心穴、通灵穴。
(四)血管硬化1、足小腿阳明区、足膝后太阳区点刺放血,针地宗穴。
2、面前心肺区放血,针富顶穴、后枝穴、肩中穴、建中穴。
3、四花中穴、四花副穴,点刺放出紫黑色血。
4、委中穴点刺出血,有效。
5、四花中穴、四花外穴点刺,有特效。
6、五岭穴(第四至七椎旁开1、.5、寸~3、寸)点刺出血,有特效。
7、心脏血管硬化:四花中穴、四花副穴点刺放血。
(五)胆固醇过多1、手五金穴、手千金穴。
2、肩中穴、建中穴,配木一穴、木二穴、木三穴。
3、十八星穴、委中穴、四花穴点刺放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病的急救穴位
心脏病的急救穴位
1、内关:腕横纹上2寸(三横指下),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就可以起到一个保护心脏的作用——内关穴,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还可以治疗晕车、晕船等,对怀孕前3个月恶心、呕吐的妊娠反应疗效也很好。
沿着手腕上下方向或用硬币侧轮滚动按揉,每天按揉半小时。
内关穴位非常好找,在腕横纹上面三横指,我们稍微用点劲,有两个大筋,在两个大筋之间就是内关穴,轻轻按压有一种很酸胀的感觉。
心脏病的急救穴中冲、劳宫和内关
2、神门:位置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小手指侧腕横纹处);
3、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一只手手心握另一只手面,用拇指按揉)
4、劳宫: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下即可。
均用拇指点压或有力度的环形按揉,顺时针36次,逆时针24次常见的突发心脏病的处理方法有:
1、突发心脏病患者出现胸部似被绳子捆紧样地难受时,可能是心绞痛。
症状初发时,首先要保持安静。
若痛感持续10分钟不
缓解时,要叫救护车。
先解松领带、皮带、钮扣等。
让突发心脏病患者坐下,等待阵痛过去。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当,并安抚病人,使其精神稳定下来。
2、碰到心肌梗塞的突发心脏病患者时:密切注视生命征候情况的同时,叫救护车。
解松衣服,让突发心脏病患者保持半坐位或感到最舒服的体位,并保持绝对安静。
让突发心脏病患者先含硝酸甘油(如果是心绞痛发作,5分钟之内可缓解)。
剧烈疼痛持续,放射到左腕、左手背部,脸色苍白,脉搏紊乱,是非常危险的。
可以选择以下姿势中的某一种(以病人感到最舒服为准)保持着等候救护车到车。
有桌子的话,可让突发心脏病患者伏在桌子,两手当枕,垫在头下。
叠高被子,让病人背靠,让头部也倚在被子上。
垫好枕头,让病人仰卧,并适度垫高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