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溶液中图像题突破

高中化学溶液中图像题突破
高中化学溶液中图像题突破

溶液中图像题突破

“溶液中图像题”中点偏难,考察的是综合能力,属于拉分型的必考考点,需师生共研重点突破!

(考纲要求)考查知识点:

(1)强弱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理论的分析判断。

(2)三大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的影响规律及应用。

(3)三大常数(电离常数、水解常数、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及其应用。

解答溶液中图像题的一般思路:

1.分析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

2.结合原理分析点、线、面。

点:起点、拐点、终点、过量点。线:增函数、减函数、斜率、线性关系等

3.化学平衡中的先拐先平、定一议二等技巧仍适用

4、原理:

(1)电离平衡(弱酸、弱碱、水、多元弱酸的酸式盐考虑电离平衡)

(2)水解平衡(有弱酸阴离子、多元弱酸的酸式根、弱碱阳离子的盐考虑弱离子的水解平衡)(3)三大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一、稀释曲线:

(1)稀释,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有弱离子的盐水解程度均增大,无限稀释看作水。

(2)注意:可以从起点及PH图像的斜率判断强弱酸(斜率越大酸性越强)。

(3)提醒:一是任何条件下,只要溶液中c(H+)=c(OH-)一定呈中性;二是溶液中电荷一定守恒。典例1、【2015年高考全国1卷第13题】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V/ V0)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

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D.当lgV/ V0=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c(R+)增大

思考:ROH的电离平衡常数K是多少?

练习1、【2017届辽宁省葫芦岛市】取浓度均为0.1mol/L的NaA和NaB两种盐溶液各1L,分别通入少量CO 2,发生反应:NaA+CO2+H2O=HA+NaHCO3、2NaB+CO2+H2O=2HB+Na2CO3。将浓度均为0.1mol/L、体积均为1L的HA溶液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

为VL,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A是强酸,HB是弱酸

B.X是HA,Y是HB

C.常温下,X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5

D.NaA与NaB的混合溶液:c(Na +)+c(H +)=c(A -)+c(B -)+c(HA)+c(HB)

二、滴定曲线(1)起点的PH可以确定被滴定的酸或碱的强弱。

(2)看特殊点:如起点的PH,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PH等于7等。

(3)根据三大守恒作为判断依据。

典例2、【2016年高考天津卷第6题】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酸(HA、HB、HD)溶液,滴定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 HA>K HB>K 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c(Na+)>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

c(HA)+c(HB)+c(HD)=c(OH-)-c(H+)

思考:.pH=5时,三种溶液中:c(A-),c(B-),c(D-)的大小?

练习2、【2013年高考浙江卷12题改编】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1

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00 mol·L-1的三种酸HX、HY、

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HY<HX

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 a(HY)≈10-5

C.pH=4时,三种溶液中:c(X-)=c(Y-)=c(Z-)

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c(H+)=

(HY)(HY)

(Y)

a

K c

c

+c(Z-)+c(OH-)

综合练习

1、【2016年高考江苏卷第14题改编】H2C2O4为二元弱酸。20 ℃时,配制一组

c(H2C2O4 )+c(HC2O4-)+c(C2O42-)=0.100 mol·L-1的H2C2O4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

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pH=2.5 的溶液中:c(H2C2O4)+c(C2O42-)>c(HC2O4-)

B.c(Na+)=0.100 mol·L-1的溶液中:c(H+)+c(H

2

C2

O

4

)=c(OH-)+c(C2O42-)

C.c(HC2O4-)=c(C2O42-)的溶液中:c(Na+)>0.100 mol·L-1+c(HC2O4-)

D.pH=7.0 的溶液中:c(Na+)<2c(C2O42-)

2、【2017届湖南省长郡中学】25℃时,有c(CH3COOH)+c(CH3COO-)=0.1 mol/L 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图示可求出25℃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 a=10-4.75

B.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Na+)+c(H+)=c(CH3COOH)+c(OH-)

C.pH=3.5的溶液中:

c(Na+)+c(H+)-c(OH-)+c(CH3COOH)=0.1 mol/L

D.向W点所表示的1.0 L溶液中通入0.05 mol HCl气体(溶液体积变

化可忽略):c(H+)=c(CH3COOH)+c(OH-)

答案:1、B 2、D

课后练习

高中化学平衡图像专题Word版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基础知识: 对于反应mA(g) + nB(g) pC(g)+qD(g) △H<0 m+n>p+q 条件改变变化结果 K变化平衡移动反应A的浓度C(A)A转化率C的含量条件改变ν逆ν正变 化 1C(A)增大 2C(A)减小 3C(C)增大 4C(C)减小 5温度升高 6温度降低 7压强增大 8压强减小 9加催化剂 课时探究 探究一、图像绘制,读图解题 例题1:氨气有广泛用途,工业上利用反应3H2(g)+ N2(g)2NH3(g) 来合成 氨气;某小组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在a b两种条件下分别加入相同浓度 时间t/min02468 条件a c(H2)/10-2mol·L-1 2.00 1.50 1.100.800.80 条件b c(H2)/10-2mol·L-1 2.00 1.30 1.00 1.00 1.00 12 1 T2 下同),△H 0,根据表格数据请在下面画出c(H2)-t图: (2)a条件下,0~4min的反应速率为;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 ; 平衡常数为; (3)在a条件下,8min末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1/2,11min后达到新的平衡,画出 8min~12min时刻c(H2)的变化曲线。

探究二、图像解题方法 1、反应mA(g) + nB(g) pC(g)+qD(g) △H <0 m+n>p+q 反应速率和时间图如图所示 ,t 1时刻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 ①图1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②图2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③图3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④图4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⑤图5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2、①对于反应mA(g)+nB(g) pC(g),右图所示, 请判断温度大小:T 1 T 2,△H 0 ②对于反应mA(g)+nB(g) pC(g),右图所示, 请判断温度大小:T 1 T 2,△H 0 P 1 P 2, m+n p 探究三、陌生图像的解题技能 1、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图像可以得到什么信息?该信息与所学知识的关联?能用关联解决问题? △H 0 mA(g)+nB(g) pC(g) ①y 是A 的浓度,△H 0,m+n p ②y 是C 的含量, △H 0,m+n p

高中化学09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一、几大影响因素对应的基本v-t图像 1.浓度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改变浓度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曲线: 2.温度。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进行;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着放热的方向进行。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知识梳理

由曲线可知:当升高温度时,υ正和υ逆均增大,但吸热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要大于放热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即υ吸>υ放,故化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当降低温度时,υ正和υ逆 <υ放,故化学平降低,但吸热方向的速率降低的倍数要大于放热方向的速率降低的倍数,即υ 吸 衡向着放热的方向移动。 3.压强 对于有气体参加且方程式左右两边气体物质的量不等的反应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曲线[举例反应:mA(g)+n(B)p(C),m+n>p] 由曲线可知,当增大压强后,υ正和υ逆均增大,但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的速率增大的 倍数大于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对于上述举例反应来说,即'υ正增大的倍 数大于'υ逆增大的倍数),故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当减小压强后,υ正和υ 均减小,但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的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的速率逆 减小的倍数(对于上述举例反应来说,即'υ正减小的倍数大于'υ逆减小的倍数),故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注意】对于左右两边气体物质的量不等的气体反应来说: *若容器恒温恒容,则向容器中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如稀有气体等),虽然容器中的总压强增大了,但实际上反应物的浓度没有改变(或者说:与反应有关的气体总压强没有改变),故无论是反应速率还是化学平衡均不改变。 *若容器恒温恒压,则向容器中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如稀有气体等),为了保持压强一定,容器的体积一定增大,从而降低了反应物的浓度(或者说:相当于减小了与反应有关的气体压强),故靴和她均减小,且化学平衡是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高考化学平衡图像精选必刷试题

高考化学平衡图像精选必刷试题 1.焦炭催化还原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s)+2SO 2(g) S2(g)+2CO2(g)。一定压强下,向1L密闭容器中充入足量的焦炭和1molSO2发生反应,测得SO2的生成速率与S2(g)的生成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 B.C点时达到平衡状态 C.增加C的量能够增大SO2的转化率D.T3时增大压强,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 【答案】B 2.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C 2H4(g)+H2O(g) C2H5OH(g)。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下(起始时,n(H2O)=n(C2H4)=1 mol,容器体积为1 L)。 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A.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H<0 B.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1>p2>p3 C.图中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 = 5 16 D.达到平衡状态a、b所需要的时间:a>b 【答案】B 3.一定温度下,将1molA(g)和1molB(g)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 xC(g)+D(s)△H<0,在 t1时达平衡。在 t2 、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 C(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t2 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B.t3时刻v(逆)可能小于t2时刻v(逆) C.t3时刻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D.t1~t2、t2~t3平衡常数均为0.25 【答案】B 4.恒容条件下,1 mol SiHCl3发生如下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已知:v正=v消耗(SiHCl3)=k正x2(SiHCl3),v逆=2v消耗(SiH2Cl2)=k逆x(SiH2Cl2)x(SiCl4),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仅与温度有关),x为物质的量分数。如图是不同温度下x(SiHCl3)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v正,a<v逆,b B.化学平衡状态时2v消耗(SiHCl3)=v消耗(SiCl4) C.当反应进行到a处时,v正/v逆=16/9 D.T2 K时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 mol SiHCl3,平衡正向移动,x(SiH2Cl2)增大 【答案】C 5.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如图可得出的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高三化学化学图象与图表专题

2009届化学图象与图表题 化学图形题是一种利用数学中的二维图象解决化学问题的题型。它考查范围广,中学化学中的所有内容,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均可以此方式进行考查。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以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题目不断增多。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图象是题目的重主要组成部分,把所要考查的知识寓于坐标曲线上,简明、直观、形象。解答图象题必须抓住有关概念和有关物质的性质、反应规律及图象特点。析图的关键在于对“数” “形” “义” “性”的综合思考,其重点是弄清“起点” “交点” “转折点(拐点)”“终点” 及各条线段的化学含义。 基础能力测试百看不如一练 1.在1 L 含0.1 mol NaAlO 2和0.1 mol Ba (OH )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1mol ·L -1的H 2SO 4溶液,下列 图象中能表示反应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硫酸溶液体积之间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2.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合的是 A .NaHSO 3粉末加入HNO 3溶液中 B .H 2S 气体通入氯水中 C .NaOH 溶液滴入Ba (HCO 3)2溶液中 D .CO 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3、将足量的CO 2不断通入KOH 、Ca(OH)2、KAlO 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 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4.向用盐酸酸化的MgSO 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m 与加入的体积V 之间的关系,关于下图曲线的推测正确的是 A .ab 段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 B .ab 产生段的沉淀为氢氧化镁 C .bc 段产生的沉淀为氢氧化镁 D .bc 段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镁 5.反应N 2O 4(g )2NO 2(g );ΔH =+57 kJ ·mol -1,在温度为T 1、T 2时,平衡体系 中NO 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C 两点的反应速率:A >C B .A 、 C 两点气体的颜色:A 深,C 浅 C .由状态B 到状态A ,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D .A 、C 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 > C m/g

最新高考化学图像专题

高考化学图像专题 一、考纲要求 2012年《考试说明》中(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近年来,在高考化学试题尤其是新课程高考试题中凸现出了一种新的题型—动态多变量图像题。 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 (1)图像在一个坐标系上有多个变化量,图像较为复杂; (2)图像中隐含信息量大,对学生读图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较高; (3)由于多变量的存在,要求学生会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和探究问题,有效的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推理判断能力。 二、坐标图的特点及解题策略 坐标图是用来显示某一变量(应变量)是如何随着另一变量(自变量)而变化的。其优点是不但显示了所测量的点,还可以用来预测一些实验中没有测量的数值。解答时要求首先弄清楚自变量和因变量各代表什么样的化学量,然后根据化学知识分析概念—图象—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步骤可以概括为“明确坐标”,“分析折点”,“认识曲线”。 1、明确坐标 明确坐标就是明确横、纵坐标的具体含义,分析出横、纵坐标所示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曲线的意义,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从进行分析和判断。 2、分析折点 分析折点就是分析坐标图中的关键点,主要有“起点、折点、终点”。 3、认识曲线

高中化学图像图表专题复习

高中化学图像图表专题复习 一、图象题 对于化学有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 1、(1)解题思路 ①看懂图象:要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变化的趋势),三看点(即看线是否通过原点,两条线的交点及线的拐点),四看要不要做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五看量的变化(如温度、浓度、压强、转化率、产率、百分含量等的变化趋势)等 ②联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2)分析过程 对于化学平衡的有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 ①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勒夏特列原理相结合。 ②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搞清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等。 ③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桥。 ④看清起点、拐点、终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 ⑤先拐先平。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象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 ⑥定一议二。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图像类问题是同学们学习离子反应中难点,采用“识图像 想原理 学整合”三步曲解决图像题,能提高解题效率。识图像——指理解图像中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曲线和点表示意义;联原理——根据题示信息,涉及到哪些化学反应原理,如化学反应,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并与数据结合起来;学整合——在识图像,联原理的基础上,将图像与原理结合起来思考问题,找准切入点。 (一)化学平衡图像 *已知图象判断反应特点 1.符合图象的反应为( )。 A.N2O3(g) NO2(g)+NO(g) B.3NO2(g)+H2O(l )2HNO3(l )+NO(g) C.4NH3(g)+5O2(g)4NO(g)+6H2O(g) D.CO2(g)+C(s) 2CO(g)

2020高中化学热点图像解题技巧.doc

高中化学热点图像解题技巧 2020年《考试说明》中(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模型、图形、图表等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运用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应用的能力。 (3)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近年来,在高考化学试题尤其是新课程高考试题中凸现出了一种新的题型—动态多变量图像题。 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 (1)图像在一个坐标系上有多个变化量,图像较为复杂; (2)图像中隐含信息量大,对学生读图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较高; (3)由于多变量的存在,要求学生会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和探究问题,有效的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推理判断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 (1)看清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理解图示化学曲线的意义; (2)理清图像变化的趋势,重点把握起点、拐点、终点。突破口在于抓住图像中关键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化学原理作出正确的判断。 1.(09年全国理综Ⅱ·27)(15分) 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1)根据下表中数据,在由图中画出X、Y、 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t/min X/mol Y/mol Z/mol 0 1.00 1.00 0.00 1 0.90 0.80 0.20 3 0.75 0.50 0.50 5 0.65 0.30 0.70 9 0.55 0.10 0.90 10 0.55 0.10 0.90 14 0.55 0.10 0.90 (2)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3)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

探究高中化学图像题的解题技巧

探究高中化学图像题的解题技巧 王凤文 新高考制度的实施,促使化学图像题成为各地高考的重要题型。融合新课改及核心素养理念的图像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解题思维,学生在解答此类试题的同时,他们的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提升。高中化学图像题的解答需要一定的技巧,类型不同的试题在解题中具有相似的步骤。高中化学试题中的图像包括结构图、流程图、坐标图等,常结合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及原理等知识综合考查。本文结合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中出现的常见题型,探究此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一、电解质溶液类题型 电解质溶液类的题型主要包括电解质溶液的稀释、酸碱中和滴定及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三个内容,学生在解答时要看清纵坐标和横坐标所代表的量,分析图中出现的点及所对应的数据,结合试题情景中的信息和所学化学知识,即可准确得到答案。 例1(全国卷Ⅰ)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 a1=1.1×10-3,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1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分析:在解答图像题时,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看清轴、关注点、分析线、解读面、运用数、掌控律,现结合本题进行详细解读。看清轴:本题中横坐标表示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混合溶液中的导电能力,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电解质溶液类题型中的酸碱中和反应的定性判断;关注点:a点是反应的起点,b点为反应的终点,c点为添加NaOH溶液的终点;分析线:图像中的相对导电能力的变化是a点到b点缓慢增大,b 点到c点明显增大,说明随着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和种类是相关的;解读面:图中只有一条曲线,表示导电能力随所加溶液体积的变化;运用数:本题图像中没有明确的数字,但从题意我们可知,a点时反应还未开始,此时导电能力最低,b点时反应结束,导电能力比a高比c点低,相对于a点,b点溶液中Na+的浓度较高,由此可知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点时所加溶液过量,导电能力最强;掌控律:本题考查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需分析图中各点溶液中的主要成分,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KHA,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2A、K2A,此时溶液呈碱性,c点时NaOH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2A、K2A和NaOH,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 (K+)>c(OH-)。因此,本题选C。 二、化学反应速率类题型 化学反应速率类图像题涉及较多数据,解答时要分析物质与所给数据之间的关系,清楚知道化学反应速率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产生的变化,主要查考学生对图像的观察能力。 例2 (江苏卷)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2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完整word)初三化学图像图表专题训练

图像图表专题训练 化学图表题在历年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机率很高。其特点为利用有限的文字信息,将化学知识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较好地考查了同学们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样才能解好图像题呢?首先要读懂题目中有限的文字信息,弄清考查的是哪方面的化学知识,对物质的量作了哪些说明,实验进行的程度如何等等;其次要看清横纵坐标轴(也称x 、y 轴)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再有就是对整个函数图像进行多角度认真地分析,这是解好图像题的关键环节。 考点一:金属与酸反应 【例一】相同质量的Al 和Mg 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图中横坐标表示与酸反应的时间,纵坐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能正确表示两种金属反应情况的是下图中的 ( ) A B C D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率越快,在坐标中斜线越陡,相同质量的Al 和Mg 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铝生成的氢气比镁多. 【例二】如图示出的是将铁、锌、铝、银分别插入足量的CuSO 4溶液后,金属溶解的质量与析出金属的质量关系.图中直线a 表示( ) A 、锌 B 、铁 C 、铝 D 、银 解析:根据金属与硫酸铜的反应质量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与图象的对比得出正确答案. 【练练】 1、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金属活动性甲比乙强 B 、若甲是铁,则乙可能是锌;若甲是铝,则乙可能是镁。 C 、若稀硫酸的质量相等,则甲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乙大 氢气的质量/g 反应时间/s 甲 乙

高中化学溶液中图像题突破

溶液中图像题突破 “溶液中图像题”中点偏难,考察的是综合能力,属于拉分型的必考考点,需师生共研重点突破! (考纲要求)考查知识点: (1)强弱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理论的分析判断。 (2)三大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的影响规律及应用。 (3)三大常数(电离常数、水解常数、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及其应用。 解答溶液中图像题的一般思路: 1.分析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 2.结合原理分析点、线、面。 点:起点、拐点、终点、过量点。线:增函数、减函数、斜率、线性关系等 3.化学平衡中的先拐先平、定一议二等技巧仍适用 4、原理: (1)电离平衡(弱酸、弱碱、水、多元弱酸的酸式盐考虑电离平衡) (2)水解平衡(有弱酸阴离子、多元弱酸的酸式根、弱碱阳离子的盐考虑弱离子的水解平衡)(3)三大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一、稀释曲线: (1)稀释,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有弱离子的盐水解程度均增大,无限稀释看作水。 (2)注意:可以从起点及PH图像的斜率判断强弱酸(斜率越大酸性越强)。 (3)提醒:一是任何条件下,只要溶液中c(H+)=c(OH-)一定呈中性;二是溶液中电荷一定守恒。典例1、【2015年高考全国1卷第13题】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V/ V0)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 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D.当lgV/ V0=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c(R+)增大 思考:ROH的电离平衡常数K是多少? 练习1、【2017届辽宁省葫芦岛市】取浓度均为0.1mol/L的NaA和NaB两种盐溶液各1L,分别通入少量CO 2,发生反应:NaA+CO2+H2O=HA+NaHCO3、2NaB+CO2+H2O=2HB+Na2CO3。将浓度均为0.1mol/L、体积均为1L的HA溶液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 为VL,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A是强酸,HB是弱酸 B.X是HA,Y是HB C.常温下,X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5 D.NaA与NaB的混合溶液:c(Na +)+c(H +)=c(A -)+c(B -)+c(HA)+c(HB) 二、滴定曲线(1)起点的PH可以确定被滴定的酸或碱的强弱。 (2)看特殊点:如起点的PH,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PH等于7等。 (3)根据三大守恒作为判断依据。 典例2、【2016年高考天津卷第6题】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酸(HA、HB、HD)溶液,滴定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 HA>K HB>K 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c(Na+)>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 c(HA)+c(HB)+c(HD)=c(OH-)-c(H+) 思考:.pH=5时,三种溶液中:c(A-),c(B-),c(D-)的大小? 练习2、【2013年高考浙江卷12题改编】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1 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00 mol·L-1的三种酸HX、HY、 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HY<HX 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 a(HY)≈10-5 C.pH=4时,三种溶液中:c(X-)=c(Y-)=c(Z-) 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c(H+)= (HY)(HY) (Y) a K c c +c(Z-)+c(OH-) 综合练习 1、【2016年高考江苏卷第14题改编】H2C2O4为二元弱酸。20 ℃时,配制一组 c(H2C2O4 )+c(HC2O4-)+c(C2O42-)=0.100 mol·L-1的H2C2O4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 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pH=2.5 的溶液中:c(H2C2O4)+c(C2O42-)>c(HC2O4-) B.c(Na+)=0.100 mol·L-1的溶液中:c(H+)+c(H 2 C2 O 4 )=c(OH-)+c(C2O42-) C.c(HC2O4-)=c(C2O42-)的溶液中:c(Na+)>0.100 mol·L-1+c(HC2O4-) D.pH=7.0 的溶液中:c(Na+)<2c(C2O42-) 2、【2017届湖南省长郡中学】25℃时,有c(CH3COOH)+c(CH3COO-)=0.1 mol/L 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图示可求出25℃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 a=10-4.75 B.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Na+)+c(H+)=c(CH3COOH)+c(OH-) C.pH=3.5的溶液中: c(Na+)+c(H+)-c(OH-)+c(CH3COOH)=0.1 mol/L D.向W点所表示的1.0 L溶液中通入0.05 mol HCl气体(溶液体积变 化可忽略):c(H+)=c(CH3COOH)+c(OH-) 答案:1、B 2、D 课后练习

高中化学 化学平衡图像全面分类总结

化学平衡图像题专题分类总结 一、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法 1、步骤: (1)看图像。一看面,即看清楚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意义;二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即起点、终点、交点、拐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温度、浓度、压强、转化率、产率、百分含量等的变化趋势 (2)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3)做判断。根据图像中体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对比,做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2、原则: (1)“定一议二”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横坐标、纵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量,先确定横坐标(或纵坐标)所表示的量,再讨论纵坐标(或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2)“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 二、常见的几种图像题的分析 1、速率—时间图 此类图像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例1】对于达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度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图像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A、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 B、Z,W中之一为气体,X,Y为非气体 C、X,Y,Z皆为气体,W为非气体 D、X,Y为气体,Z,W中之一为气体 2、浓度-时间图像 此类图像题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拐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

高中化学化学流程图专题分析

化学流程图专题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化工题逐渐成为一类热门的主流题型"它将高中化学与某些化工生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题目情景新颖,综合性强,思维量大,具有挑战性。一些专家预测,在新课改背景下,无机化工题可能会逐渐取代以往高考化学试题中的无机框图型推断题,2007年广东、山东、上海高考化学试题中均考查了化工题,江苏省十三大市化学试题中几乎都设置了化工题。化工题是以某个具体的工业生产为背景,以化学基本理论为主线,结合化学实践!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考查同学们应用所学知识探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化工题的特点表现为:题目多以流程图的形式出现;题目所涉及的情景新颖;在题目中还时常出现一些化工术语(酸浸!水洗! 水热处理表面处理等);题目实际考查的是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原理、离子平衡理论!晶体结构知识!物质制备和分离(提纯)知识、绿色化学观点、安全生产思想及从经济的视角分析、评价、探究实际生产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为了能够从容应答这类试题,考得理想的分数,下面我通过一个例题来分析解答化工题的一般思路和主要策略,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例1】重铬酸钠(Na2Cr2O7·2H2O)俗称红矾钠,在工业方面有广泛用途。我国目前主要是以铬铁矿(主要成份为FeO·Cr2O3,还含有Al2O3、MgO、SiO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①中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主反应:4FeO·Cr2O3+8Na2CO3+7O 2 8Na2CrO4+2Fe2O3+8CO2 副反应:SiO2+Na2CO 3Na2SiO3+CO2↑、Al2O3+Na2CO 32NaAlO2+CO2↑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沉淀物 Al(OH )3Fe(OH )3 Mg(OH )2 Cr(OH )3 完全沉淀时溶液 pH 4。7 3。7 11。2 5。6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①”中反应是在回转窑中进行,反应时需不断搅拌,其作用是▲。两个副反应均为吸热反应,但在高温下均能自发进行,其原因是▲。 ⑵“③”中调节pH至4.7,目的是▲。 ⑶“⑤”中加硫酸酸化的目的是使CrO42-转化为Cr2O72-,请写出该平衡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⑷“⑦”中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析出红矾钠,依据是▲。 【解析】以红矾钠的工业制备为背景考察化学原理部分的知识,过程中考察了条件的控制、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和控制pH的应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图像问题和推断专题

高一化学必修1重点难点习题集 (图象题) 1、将一定质量的Mg-Al合金投入到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中,合金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5mol/LNaOH溶液至 过量,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1)原合金中Mg、Al质量各多少克? (2)HCl的物质的量浓度。 2、向含0.02molAl3+的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Ba(OH)2溶液时,产生沉淀的质量y(g) 与Ba(OH)2溶液的体积x(m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图中:V1= ;V2= ;m1= ;m2= 。 3、向100mL1mol/L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Ba(OH)2溶液。 (1)直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达最大值,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是: 。 (2)随着Ba(OH)2溶液加入,沉淀总的物质的量(y轴)与Ba(OH)2溶液的体积(x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A、C两点对应的Ba(OH)2 溶液体积为:A mL;C mL 4、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每份50mL。向其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随后各取溶液10mL,并分别加水稀 释到100mL。分别向稀溶液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a)(b)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a)情况下,溶质为(写化学式)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标准状况下CO2气体的体积为。 (2)在(b)情况下,溶质为(写化学式)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标准状况下CO2气体的体积为。 (填空题)

高考化学图像专题题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高考化学教研材料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中的常见图像题 张维青 2015.3.7 解答图像题的一般思路: 1.分析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 2.结合原理分析点-线-面。点:起点、拐点、终点、过量点.线:增函数、减函数、斜率、 线性关系等 3.化学平衡中的先拐先平、定一议二等技巧仍适用 一、稀释曲线: Ⅰ稀溶液中电离度、水解度均增大,无限稀释看作水。 Ⅱ、主要离子的浓度均下降。 1.(2015年1卷13题,6分)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 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 V V0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D.当lg V V0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c(R+)增大 2.(2015海南 11.)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甲,K a=1.8×10-5)和一氯乙酸(乙, K a=1.4×10-3)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是 二.滴定曲线:以滴定酸为例 Ⅰ、起点的PH确定酸的强弱 Ⅱ、突变范围(终点±0.1%)确定指示剂: 同一强酸浓度越大突变范围越宽。同浓度的不同酸酸性越弱,突变范围越窄。 Ⅲ、酸性太弱的(如铵根)用间接滴定法

3. (2010江苏12)常温下,用 0.1000 mol·L 1-NaOH 溶液滴定 20.00mL0.1000mol·L 1-3CH COOH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①所示溶液中: ()()()()33CH COO OH CH COOH H c c c c --++=+ B .点②所示溶液中: ()()()33Na CH COOH CH COO c c c +-=+ C .点③所示溶液中: ()()()()3Na OH CH COO H c c c c +--+>>> D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33CH COOH CH COO H Na OH c c c c c -++->>>> 4. 2013浙江12.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 的NaOH 溶液滴 定20.00 mL 浓度均为0.1000 mol/L 的三种酸HX 、HY 、HZ ,滴定曲 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 < HY <HX B .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 a (HY)≈10 —5 C .将上述HX 、HY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 溶液滴定至HX 恰好完全反应时:c (X —) >c (Y —)>c (OH —)>c (H +)

高中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基础知识: 对于反应mA(g) + nB(g) pC(g)+qD(g) △H<0 m+n>p+q 条件改变变化结果 条件改变ν逆ν正变化K变化平衡移动反应A得浓度C(A) A转化率C得含量 1 C(A)增大 2 C(A)减小 3 C(C)增大 4 C(C)减小 5 温度升高 6 温度降低 7 压强增大 8 压强减小 9 加催化剂 课时探究 探究一、图像绘制,读图解题 例题1:氨气有广泛用途,工业上利用反应3H2(g)+ N2(g) 2NH3(g) 来合成氨气;某小组为 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得影响,在a b两种条件下分别加入相同浓度得氢气与氮气合成 时间t/min 0 2 4 6 8 条件a c(H2)/10-2mol·L-12、00 1、50 1、10 0、80 0、80 条件b c(H2)/10-2mol·L-12、00 1、30 1、00 1、00 1、00 12 1 T2 0,根据表格数据请在下面画出c(H2)-t图: (2)a条件下,0~4min得反应速率为;平衡时,H2得转化率为;平衡常 数为; (3)在a条件下,8min末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得1/2,11min后达到新得平衡,画出 8min~12min时刻c(H2)得变化曲线。 探究二、图像解题方法 1、反应mA(g) + nB(g) pC(g)+qD(g) △H<0 m+n>p+q 反应速率与时间图如图所示,t1时刻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

①图1所示 ,t 1 时刻改变得因素就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②图2所示, t 1 时刻改变得因素就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③图3所示, t 1 时刻改变得因素就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④图4所示 ,t 1 时刻改变得因素就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⑤图5所示, t 1 时刻改变得因素就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2、①对于反应mA(g)+nB(g) pC(g),右图所示, 请判断温度大小:T 1 T 2,△H 0 ②对于反应mA(g)+nB(g) pC(g),右图所示, 请判断温度大小:T 1 T 2,△H 0 P 1 P 2, m+n p 探究三、陌生图像得解题技能 1、解决得问题就是什么?从图像可以得到什么信息?该信息与所学知识得关联?能用关联解决问题? 例题1: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 2(g)+3B 2(g)2AB 3(g)化学平 衡状态得影响时,得到如图所示得变化规律(图中n 表示物质得量),根据图示得出得结论中正 确得就是( ) A.反应速率a >b >c B.a 、c 两点A 2得转化率相等 C.a 点得化学平衡常数小于b 点得化学平衡常数 D.达到平衡时,AB 3得物质得量大小为:c >b >a 例题2:在容积相同得不同密闭容器中内,分别充入同量得N 2与H 2,在不同温度下,任其发生反应:3H 2 + N 2 2NH 3,并分别在t 0秒时测定其中NH 3得体积分数[x(NH 3)],绘成如图得曲线。 (1)A 、B 、C 、D 、E 五点中,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得点就是_______。 (2)此可逆反应得正反应就是____(填“放”或“吸”)热反应。 △H 0 mA(g)+nB(g) pC(g) ①y 就是A 得浓度,△H 0,m+n p ②y 就是C 得含量, △H 0,m+n p

高中化学_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 图像专题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二化学任务单25 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图像专题 学习目标:1、能认识数据、图形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及数据解释、说明有 关原理和事实;2、能运用图象、数据进行有关比较与分析、归纳与演绎解决化学问题。 目标一、转化率(百分含量等)/压强或温度图像(多条曲线对比) 看下面左图,以反应 mA(g)+nB(g) pC(g)+qD(g)为例, 分析 ΔH 0;m+n p+q 的判断依据,总结看图技巧。 看上面右图,分析反应mA(g)+nB(g) pC(g)+qD(g) ΔH 0 ; m+n p+q 2014新课标28、(3)下图为气相水合反应C 2H 4 (g)+H 2O(g) C 2H 5OH(g)的反应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n(H 2O)︰n(C 2H 4)=1︰1) ②图中压强P 1、P 2、P 3、P 4的大小顺序为: , 理由是: 目标二、转化率(百分含量等)/压强或温度图像(一条曲线点对比) 下面左图,是其他条件不变时,某反应物的最大转化率(α)与温度(T )的关系曲线,右图是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mA(g)+nB(g) pC(g)+qD(g)中某反应物的最大转化率(α)与温 度(T)的关系曲线图根据图像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ΔH 0?平衡点是 。 变式1 跟踪高考1

(2)分析图像中未达平衡的点,反应进行的方向,并比较该点v(正)、v(逆)的大小?(3)比较1点速率和3点速率的大小?总结看图技巧 mA(s)+nB(g)qC(g)ΔH>0的可逆反应中,在恒温条件下,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p)的关系如上右图所示,则: (1)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之间的关系(2)X点,v正v逆;(3)X点比Y点反应速率(填“快”或“慢) (福建高考) 利用H2S废气制取氢气的方法有多种,高温热分解法已知:H2S(g) H2(g)+S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H2S分 解实验。以H2S起始浓度均为c mol·L-1测定H2S的转化率,结 果见右图。图中a为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b曲线 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且未达到化学平衡时H2S的转 化率。据图说明随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逼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目标三.浓度(物质的量、百分含量、转化率等)---时间图像看下面两图,以反应mA(g)+nB(g) pC(g)+qD(g)为例,分析: (1) T1T2,ΔH 0, 判断依据? (2)p1p2;m+n p+q判断依据?总结看图技巧。 看右图,分析反应mA(g)+nB(g) pC(g)+qD(g), 1T2,ΔH 0 ;判断方法? n c P1 P2 P1 变式2 跟踪高考2 例2变式2变式3

高中化学离子图像题

2010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图像题专题 湖南华鑫高中教师整理 题型一:溶液离子浓度及导电能力的变化 1、(08年广东·18)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 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应。右图是KOH溶液分别滴定HCl溶液和CH3COOH 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 CH3COOH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D 2、(09河北正定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往含 molNaOH和 molB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 当通入气体的体积为(标况下)时立即停止,则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和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象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D ) 3、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23—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a、b、c三点溶液的pH:c c(CH3COO-) > c(OH-) > c(H+) B.在B点,a > ,且有 c(Na+) = c(CH3COO-) = c(OH-) = c(H+) C.在C点:c(CH3COO-) > c(Na+) > c(H+) > c(OH-)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图像专题精选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图像专题1.对反应2A(g)+2B(g)3C(g)+D(?),下列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依据图①,若t1时升高温度,则ΔH<0 B. 依据图①,若t1时增大压强,则D是固体或液体 C. 依据图②,P1>P2 D. 依据图②,物质D是固体或液体 【答案】B 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甲表示放热反应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图乙表示一定温度下,溴化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其中a点代表的是不饱和溶液,b点代表的是饱和溶液 C. 图丙表示25℃时,分别加水稀释体积均为100mL、pH=2的一元酸CH3COOH溶液和HX溶液,则25℃时HX 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CH3COOH D. 图丁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答案】B 3.—定条件下,CO2(g)+3H2(g)CH3OH (g)+H2O(g) △H=-57.3 kJ/mol,往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CO2和3 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①、反应②与反应③,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b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 v(正)>v(逆) B. b点反应放热53.7 kJ C. 催化剂效果最佳的反应是③ D. 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3(mol-2.L-2) 【答案】A 4.如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A、B一定都是气体 C. D一定不是气体 D. C可能是气体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