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图像图表专题复习
4高考考点点点过2.正确解答化学平衡图像 含解析

【考向分析】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在生活、工业生产中都有涉及,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沉淀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等知识的核心,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化学平衡是高考历年来必考点之一,对于平衡图像的考察特别能体现理科素养,因此平衡图像提成为高考青睐的题型之一.图像和图表分析能力是高中化学重点考查的能力之一,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和图表题属于高频考点,要求能够分析图像、图表,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答题。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题有如下几种类型:分析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由图像判断反应特征(确定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判断热效应或气体物质化学计量数的变化关系)、由反应和图像判断图像中坐标或曲线的物理意义、由反应和图像判断符合图像变化的外界条件、由反应判断图像正误等。
【考点归纳】1.速率-温度(压强)图象:对于N2(g)+3H2(g)2NH3(g)ΔH =-92。
4 kJ·mol-1,曲线的意义是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等)对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幅度。
图中交点是平衡状态,温度升高后逆反应速率增大得快,平衡逆向移动;压强增大后正反应速率增大得快,平衡正向移动。
2。
百分含量(或转化率)—时间—温度(压强)图象:已知不同温度或压强下,反应物的转化率α(或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推断温度的高低及反应的热效应或压强的大小及气体物质间的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以A(g)+B(g)C(g)中反应物的转化率αA 为例,分析反应由开始(起始物质相同时)达到平衡所用时间的长短可推知反应条件的变化.①若为温度变化引起,温度较高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
如甲中T2>T1。
②若为压强变化引起,压强较大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如乙中p1>p2。
③若为是否使用催化剂,使用适宜催化剂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
如图丙中a使用催化剂。
高中化学练习:反应原理图像专题复习

v (正) 图3图1t 5 t 4 t 3 t 2 t 1 v (逆) t/s 图4 a cbt/min 图5T 5 T 4 T 3 T 2 T 1 温度C (H 2)万“变”不离其“宗”——平衡图像微专题姓名 班级 学号任务一:在各种“变”图中寻找“宗”:例题1:一定条件下,由CO 2和H 2制备甲醇的过程中含有下列反应: 反应1:CO 2(g)+H 2(g)CO(g)+H 2O(g) ΔH 1 反应2:CO 2(g)+3H 2(g)CH 3OH(g)+H 2O(g) ΔH 2(1)在温度为300℃时,使一定量合适体积比的H 2和CO 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反应1、2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①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在催化剂X 的作用下,可以显著提高甲醇的选择性(转化的CO 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试用过渡态理论解释其原因: 。
②请在图2中画出CH 3OH 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2)若只发生反应2,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3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反应在t 2时达到平衡,在t 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不可能是( )A.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C.增大H 2(g )的浓度D.增大压强②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O 2和H 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4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________。
A.反应在c 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b 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t 1=℃t 2时,CO 2的转化量:a ~b 段小于b ~c 段 请在下图4中画出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时间/min c (CH 3OH )图2图 4 α型 β型 T 1T 6 T 5 T 4 T 3 T 2 温度/℃ d a c b CO 2转化率 图5 (3)在某温度T 1、压强P 1下,将一定量CO 2和H 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 2(g)+3H 2(g) CH 3OH(g)+H 2O(g) ΔH 2;在t 时刻,测定容器中H 2气体的浓度。
高中化学图像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化学图像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高中化学中的选择题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这些题目中,图像型选择题是最难解决的一类。
这类题目主要通过各种图片、图表和数据来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因此,解题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在解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题目的背景知识。
这类题目中的图片、图表和数据都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需要先把它们看清楚,了解它们的含义。
其次,我们需要从数据和图像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是关于化学反应的条件、物质的性质、反应过程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把所提取的信息与我们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比对。
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来帮助我们解题。
其中一个很有效的技巧就是利用图像或数据中隐含的信息。
例如,如果一张图片显示的是一个化学实验的现场,我们可以从图片中观察到实验室里使用的仪器和试剂,从而推断出实验的类型和目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排除法来帮助我们解题。
这个方法就是通过排除显然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来缩小答案的范围,从而使解题变得更加简单。
最后,我们需要对答案进行核对。
这样我们就可以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总的来说,解决高中化学图像型选择题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我们需要了解背景知识,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我们还需要学会使用技巧,如排除法和利用隐含信息来帮助我们解题。
总之,通过不断练习和总结,我们可以在解决高中化学图像型选择题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题时,不要慌乱,要仔细分析,不断思考和总结。
只有通过不断练习和总结,我们才能在高中化学图像型选择题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化学坐标图形题类型及其解题分析

高中化学坐标图形题类型及其解题分析作者:宋浩祺徐炳锋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年第02期化学课程在高中理综占据极为关键的地位,化学坐标图形题更是在高考中出现率较高的题型,其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占据较大分值.因此,想要提升高中生化学成绩,势必需要学会化学坐标图形题的解题技巧.新课标化学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要运用实际实物、实物模型或图形图标,观察现实社会、实际生活及大自然中的化学现象,促使学生得到感性知识,培养学生初步认识、加工、吸收知识等能力,将解决问题过程通过图表、模型等方法表达出来,赋予学生解释化学现象的能力.一、化学坐标图形题解题面临的困境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步深入,要求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为全面落实双导师制,高中化学教育人员也应紧紧围绕双导师进行交流.但在化学教研组讨论中,认识到学生对于解化学坐标图形题面临困境,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1)学生并未全面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相关的化学知识点难以连贯起来,导致学生的化学知识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洞,直接影响其对于这类题型的解决.(2)学生对化学坐标图形图进行解答时,自身解题思路不清晰,对于问题的分析及知识推理明显不足,无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不利于提升解答这类题目的能力.(3)学生并未深入理解化学坐标图形题中涉及图形代表的含义,导致其在解题中,难以找到隐含的条件,无法轻松解答这类题.二、解化学坐标图形题的技巧1.加强基础知识学习.高中化学不仅包括理论知识学习,也包括应用化学知识解题的技能学习.高考坐标图形题能够把深奥的化学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不单考查学生灵活应用化学理论知识,也可以展现出学生对这类题的识别与分析能力.而让学生掌握高中化学坐标图形题的解题技巧,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对高中化学这门学科进行教学时,想要提升学生解答化学坐标图形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注重不断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逐步完善其化学知识体系,为更好地解答这类题型奠定基础.2.深入分析坐标图形含义.如果要提升高中生对于化学坐标图形题的解题能力,一线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化学坐标图形,明确图形代表的化学含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要让高中生了解横轴坐标所代表的含义,并把不同类化学坐标图形知识搭配起来,组成连贯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了解坐标图形内的起、交、拐、终这四点,在坐标图像题目内的含义,并把起点和终点显示的化学反应初始与平衡状态融入在一起,为后续展开分析打下基础.同时,要让学生了解每一段坐标图形变化情况,比较横纵坐标,判定其化学反应状态,进而确定化学平衡方向.而在多变量条件下,要让学生合理控制变量,并与各类化学知识连贯起来,深入分析图形图标.例如:反应aA(g)+bB(g)催化剂cC(g)(ΔH解答下列问题:(1)在相应地化学方程式中,a∶b∶c为;(2)A平均反应速率vI(A)、vⅡ(A)、vⅢ(A),它们自大至小排列如下;解析:通过分析图像可在,当第Ⅰ阶段处于平衡状态下,A、B、C三者之间的浓度变化量依次为1.0、3.0、2.0.问题(1)的答案为:1∶3∶2.在此基础上,对A平均反应速率进行求解,依次为0.05mol/(L·min)、0.0253mol/(L·min)、0.012mol/(L·min),从大至小排列顺序如下:vI(A)>vⅡ(A)>vⅢ(A).总之,日常开展化学教学时,教师必须加大对于化学坐标图形题的教学力度,促使学生掌握这类题型解题技巧,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高中化学化学图像题与图表题的解题方法

煌敦市安放阳光实验学校化学图像题与图表题的解题方法用图表表述化学过程或呈现背景信息是化学的基本表达方式,简约化是理科考生该具有的最基本的思维特征,而图表正是化繁为简的妙法。
在这其中,图表型的计算题将数据处理与化学问题融为一体,信息量大,信息加工涉及诸如信息的寻找、选择、整理、重组、用各方面,因此学生普遍反映困难较大。
因此在平时的化学学习中我们自觉地去了解图表所呈的化学含义,掌握化学图表最基本的分析剖析方法,从中提炼出相关的化学信息,尝试用图表分析解决化学问题,表述自己的思路与思维的结果。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识表识图能力,更能通过这个过程训练与优化自己的思维策略。
下面将几种常见的题型进行分析,说明对这类问题解决所采取得信息处理方法。
一、据图表中数据计算分析例1.将固体FeC204·2H20放在一个可称量的容器中加热灼烧,固体质量随温度升高而变化,测得数据如下:根据计算分析推理,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25℃~300℃时固体发生变化的反方程式__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2)350℃~400℃发生变化得到的产物是_____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3)500℃时产物的含氧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写出600℃~900℃时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解析:FeC2O4·2H20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物质。
其性质只能通过类比来推测,解答时主要利用信息类比策略。
将FeC2O4·2H20与硫酸铜晶体作比较,加热时可失去所带结晶水;将FeC2O4·2H20与H2C2O4作比较,加热时能分解。
解题时要将物质性质的推测与数据运用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地进行分析、比较、验证,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勇气,才能完成解答过程。
(1) FeC2O4·2H20带有结晶水,在25℃~300℃失去的可能是结晶水,也可能是结晶水,若结晶水失去,则:FeC2O4·2H20 FeC2O4 + 2H20 △m180 361.0 (1.0—0.8)=0.20加热减少的质量于所含结晶水的质量,因此推测正确。
浅谈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

浅谈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摘要】高中化学图像题在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需要通过解题思维来理解和分析。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中化学图像题的重要性和解题思维的重要性,然后对图像题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接着从运用化学知识解读图像题、理清图像题的逻辑关系、注意图像题的细节和实际操作中的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在提出了提升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能力的方法,同时总结了解题思维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特点分析、化学知识、逻辑关系、细节、实际操作、技巧、提升方法、总结、重要性1. 引言1.1 高中化学图像题的重要性高中化学图像题在考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图像题,考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化学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与传统的文字题相比,图像题更具有生动性和实践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图像题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化学思维和解题思维。
通过分析图像、理清图像背后的化学现象,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这些能力不仅在解决图像题时非常重要,也对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中化学图像题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通过认识到高中化学图像题的重要性,学生可以更加重视图像题的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在化学学习中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1.2 图像题解题思维的重要性图像题解题思维的重要性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像题是高中化学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通过观察给出的化学图像,学生需要理解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并进行推理和解答。
图像题的解题过程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化学知识基础,同时也需要运用灵活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TJ模式图、示意图复习

2.下列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有
A.在 a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1 中内容物释放至 2 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a
1
e
C.2 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 3 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2
D.1 中内容物使 b 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b
3
f
1
二、《示意图》
图三
图四
图五
(1)图一、图二分别是课本提供的动物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在图三、图四、图 五中,哪些图与图一、图二相对应,并指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及其功能。
(2)代谢比脂肪细胞较强的肝脏细胞,数目较多的细胞器是图一中的______。植物根尖分 生区细胞对应图二不存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称)。
细3 胞 数 (2
B D
×103
第 8 章、豌豆杂交试验;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果蝇唾液腺染色体观察;红绿色盲遗传;
非姐妹染色体互换;染色体结构变异;无子西瓜培育过程;血型关系;基因治疗过程;
第 9 章、脊椎动物心脏进化;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
第 10 章、生物富集
拓展教材:
和
第 1 章、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氮循环;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的实验;微生物传染病在某地区
坐标曲线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等
此类直观图文转换 题,图文转 换实质考查 对生物基础知 识的掌握和 基本技能的 训练。生物 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图、实验图像,其表现形式有实物图、模式图、示意图、系谱图等。
解题策略: 解这类题时要求能 辨认出图中所 发映的形态、 结构,正确理 解生理过程的 规律,并能 联想 和运用与图示信息相关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来分析、思考,表述出正确答案。 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 熟记课本所有模式图,包括模式图所有的结构名称及图形特征。 熟记各结构的化学组成。 熟记各结构的功能。 正确理解结构与功能、数目与功能、行为与功能的统一性。 正确区分辨别模式图与具体结构的区别。 一、《模式图》 教材中的模式图: 第 3 章、细胞膜结构;动植物亚显微结构;细菌结构;病毒结构; 第 4 章、叶绿体结构; 第 5 章、皮肤结构;眼的结构;耳的结构;反射弧结构;神经细胞;突触结构;激素对糖的调 节;激素的反馈调节;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第 6 章、DNA 分子结构; 第 9 章、脊椎动物前肢骨骼;
高中化学曲线型图像题类型与解析概论

高中化学曲线型图像题类型与解析概论摘要曲线型图像题可分4类:溶解度曲线类多为利用物质溶解度的差异而分离或提纯某种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类多为探求因变量(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或体现平衡移动的量)与自变量(外界条件)间的关系;反应体系中某种物质或某种离子的量的变化类多表达了化学反应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推定化学反应类多为在定量条件下通过计算确定特定的化学反应。
关键词曲线型图像题类型能力化学曲线型图像题,指基于某种化学量随时间或条件的改变而产生连续性变化的曲线图像并依此而设计问题的试题。
纵观近20年的化学高考试题,曲线型图像试题所基于的化学基础知识主要有以下几类,溶解度曲线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类、反应体系中某种物质或某种离子的量的变化类、定量推定化学反应等4类。
近年来此类试题的命制,其问题背景的设置更趋于现实化,有基于工业生产的、有基于环境污染或保护的、有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等等,而从曲线形状来看主要有以下2种变化,一为从单线型向多线集合型变化,二为从理想的线性变化向实际的描点图形或计算机图谱方向转变。
解决此类基于曲线图形的化学问题必须通过对图形、图表的观察,去芜存精以获取有用的信息,这能充分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而基于曲线图的问题必须进行辨析或将化学信息进行归纳而统摄成一定的规律,并运用此规律,进行推理或抽象成数学规律而解决问题,因此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1];在解决曲线型试题时常需将试题所给的新信息,与课内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解决问题所需的新的知识或方法,这也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而曲线图也是化学实验中处理实验数据的一种典型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因此,此类试题必定是高考与竞赛中的热点,同时此类试题也是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载体。
1 化学曲线型图像题类型与例析1.1 溶解度曲线类高中化学溶解度曲线类试题中的图像多为多线集合型,问题指向多为利用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差异而分离或提纯某种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图像图表专题复习一、图象题对于化学有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 1、(1)解题思路①看懂图象:要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变化的趋势),三看点(即看线是否通过原点,两条线的交点及线的拐点),四看要不要做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五看量的变化(如温度、浓度、压强、转化率、产率、百分含量等的变化趋势)等②联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2)分析过程对于化学平衡的有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①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勒夏特列原理相结合。
②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搞清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等。
③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桥。
④看清起点、拐点、终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
⑤先拐先平。
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象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
⑥定一议二。
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图像类问题是同学们学习离子反应中难点,采用“识图像 想原理 学整合”三步曲解决图像题,能提高解题效率。
识图像——指理解图像中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曲线和点表示意义;联原理——根据题示信息,涉及到哪些化学反应原理,如化学反应,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并与数据结合起来;学整合——在识图像,联原理的基础上,将图像与原理结合起来思考问题,找准切入点。
(一)化学平衡图像 *已知图象判断反应特点1.符合图象的反应为( )。
A.N2O3(g)NO2(g)+NO(g)B.3NO2(g)+H2O(l )2HNO3(l )+NO(g) C.4NH3(g)+5O2(g)4NO(g)+6H2O(g) D.CO2(g)+C(s)2CO(g)2.mA(s)+nB(g)qC(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中,在恒温条件下,B 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p )的关系如图6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q B.n>qC.X点,v正>v逆;Y点,v正<v逆 D.X点比Y点反应速率快3.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 C(g)+qD(g),如图5所示是A 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正反应吸热,m+n>p+q B.正反应吸热,m+n<p+qC.正反应放热,m+n>p+q D.正反应放热,m+n<p+q 4.反应2X(g)+Y(g)2Z(g)(正反应放热),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 1和p 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10所示。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p 1<p 2 B.T1<T2,p 1>p 2 C.T1>T2,p 1>p 2 D.T1>T2,p 1<p 25、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 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 II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 I 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 II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 I 和平衡态 II 时浓度不相等*已知反应判断图象对否 5.能正确反映出N 2+3H 22NH 3(正反应放热)特点的图象是6.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 + B(g) 3 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低3、已知:4NH3(g)+5O2(g)=4NO(g)+6H2(g). △H=-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4、反应N2O4(g)2NO2(g);ΔH=+57 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5、已知可逆反应aA+b B c 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在T 1、T 3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B .该反应在T 2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C .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6、 在容积固定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 、Y 气体各2mol ,发生可逆反应:X(g)+2Y(g)2Z(g),并达平衡,以Y 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度v v 正逆、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Y 的平衡浓度表达式正确的是(式中S 是对应区域的面积)( )A SB SC SD S aOb aObabdO bOd ....2121----7、 可逆反应2A+B2C (g )+Q (Q>0)随T (℃)变化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r 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 和B 可能都是固体B. A 和B 一定都是气体C. A 和B 可能都是气体D. 若B 为固体,则A 一定为气体8、向用盐酸酸化的MgSO 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m 与加入的体积V 之间的关系,关于下图曲线的推测正确的是A .ab 段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B .ab 产生段的沉淀为氢氧化镁C .bc 段产生的沉淀为氢氧化镁D .bc 段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镁二、元素周期表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890.074 主要化合价+2 +3 +-62、 +2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L 、R 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L R >B. M 与T 形成的化合物有两性m/gV/mLOa b cdC. Q 、T 两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都存在氢键D. L 、Q 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例2. 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某些性质的数据:元素编号元素性质 (1) (2) (3) (4) (5) (6) (7) (8)原子半径(1010m ) 0.74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 最高化合价 +2 +1 +5 +7 +1 +5 +3 最低化合价-2-3-1-3请确定编号为(3)(4)(5)(8)的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将元素的编号填入下表中:族周 期IA IIA IIIA IV A V A VIA VIIA 0 1 2 3例3: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部分数据,其中X 数值是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若X 值越大,其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带负电荷一方:元素编号元素性质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X3.44 2.55 0.98 2.04 2.19 3.16 0.93 3.04 1.61最高价 +4 +1 +3 +1 +3 常见 化合价 最低价 -2-3-1-3(1)请确定以上9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将元素符号填入下表中:族周期I A I I A I I I A I V A V A V I A V I I A O 1 2 3(2)推测同周期中X 值与原子半径大小的一般关系是_____________。
(3)推测在元素周期表中,X 值最大的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名称为_____。
三、图像与离子反应整合1、根据图像推断混合物中离子例1.有一种透明溶液,其中可能含有Fe 3+、Fe 2+、Mg 2+、Al 3+、Cu 2+,Na +,NH 4+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一种淡黄色固体粉末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同时产生白色沉淀,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纵轴)与所加淡黄色粉末的物质的量(横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淡黄色固体粉末的名称是 ,所含化学键是 ; (2)溶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 ;(3)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2、根据图像确定化学式例2.甲溶液中含A a+离子浓度为0.10mol/L,乙溶液含B b-离子浓度为0.35 mol/L ,取不同体积的甲、乙两溶液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
则沉淀物的化学式为()A、A2B3B、A3B2C、AB2D、A23、根据相关数据画图像计算例3.某结晶水合物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
称取两份质量均为45.3g的该结晶水合物,分别配成溶液。
向其中一份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气体逸出,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热后共计可收集到该气体 2.24L(标准状况);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
另一份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开始现象类似,经洗涤和干燥,得到白色固体沉淀;过滤,用稀硝酸处理沉淀物,经洗涤和干燥,得到白色固体46.6g。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结晶水合物中,含有的两种阳离子是和,阴离子是。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
(3)假设过程中向该溶液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请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关系示意图。
(二)化学反应及能量图像1.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
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三)金属及其化合物相关图像1、下列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图形(纵坐标n均表示产生的Al(OH)3的物质的量)不相符的是( )A.在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B.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至过量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D.向H2SO4溶液中加入NaAlO2溶液至过量2、将0.4gNaOH和1.06932Na CO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1L 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2CO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3、在下图中,横坐标为向一定量的某溶液中加入某种物质的量,纵坐标为生成沉淀的量。
从图中,选择适合表中各题要求的序号填入表中3n32O)n2)n溶液加(或通入)物质序号⑴饱和石灰水通入过量CO2⑵AlCl3溶液加入过量浓氨水⑶含少量NaOH的NaAlO2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⑷MgCl2、AlCl3混合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⑸NaOH溶液逐滴加入A l2(S O4)3溶液至过量⑹稀硫酸溶液逐滴加入NaAlO2溶液至过量⑺含少量盐酸的AlCl3溶液逐滴加入KOH溶液至过量答案:⑴A;⑵B;⑶D;⑷E;⑸C;⑹F;⑺G二、表格题【例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 800 830 1000 1200K 0.6 0.9 1.0 1.7 2.6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