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一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第3课时导学课件

自主预习
2.大脑皮层的功能区: ①大脑皮层居于最高级中枢地位,它的生理活动 叫做 高级神经 活动。像人的学习、记忆、语言、 情绪和睡眠等,都属于 高级神经 活动。 ②大脑左右两半球对躯体的管理为交叉对侧管 理,即左半球管理 右 侧躯体,右半球管理 左 侧 躯体。
返回目录
自主预习
③管理运动的 躯体运动中枢 ,管理感觉
返回目录
目录 contents
课后作业
5
返回目录
课后作业
1.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中枢是( A )
A.语言中枢
B.视觉中枢
C.运动中枢
D.听觉中枢
返回目录Biblioteka 课后作业2.某人喝酒过量后,说话语无伦次,走路摇摇晃晃, 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D ) A.酒精已伤害了脑干 B.酒精已伤害了小脑 C.酒精已伤害了大脑 D.酒精已伤害了大脑和小脑
正常,但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最有可能受
损的部位是( D )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脊髓腰段
返回目录
课后作业
6.小儿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的现象,是由于( D ) A.泌尿系统发育不完善 B.有关的神经传导不畅通 C.脊髓反射功能不完善 D.大脑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控制脊髓的排尿 中枢
返回目录
自主预习
重点难点突破
随堂检测 趣味阅读
课后作业
目录 contents
自主预习
返回目录
自主预习
知识点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教材P77~P78)
1.大脑的结构特征: 大脑 是人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的部分,由 左 、 _右___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表面的 沟(凹)和 回__(__突__)_使大脑的实际表面积要比平滑的外形大 许多。大脑皮层就是大脑表层的 灰质 结构。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2章第1节神经调节.复习ppt

为什么突触小体中含较多的线粒体? 线粒体可提供合成新递质所需要的三磷酸腺苷。
2、突触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相连,每一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只与 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此接触部位被称为突触。
突触后膜有两种:
① 细胞体膜简称胞体膜 ②树突膜
突 触
问题:上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是怎样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 呢?
第二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第1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功能:受刺激 兴奋 并传 产生 导 兴奋 。
细胞体:代谢和营养中心
神经元 突起 轴突:一根,把冲动传离细胞体,传到神经末梢
树突:多而短,接受刺激,把冲动传向细胞体
思考
树突
反射的发生必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反
射弧的任何一个部位受到破坏,反射都不能发生。
思考:.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需要几个神经元?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有两个神经元,即传入神经
元和传出神经元。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
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大多数反射弧
的神经中枢中还有一个中间神经元(又称联络神经元)如 缩手反射。 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 例2、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物质可 以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 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 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 B ) 时效应是 (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受体
兴奋
突触 突触小泡 小体
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二课时反射)

请你举出生活中人和动物产生反射的 一些事例: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 射、排尿反射
完成反射过程的结构——反射弧
神经调节 1.反射弧是 的结构基础.
2.反射弧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
3.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任何一个反射都要通 过 反射弧 来完成. 4.反射是 神经调节 的基本方式.
膝跳反射
叩击韧带时,小腿以膝盖为轴,突然地 跳起来,迅速前伸——膝跳反射。这种 反射是生来就有的。
反射的概念哪个更合适?
反射:指人的动作。 反射:人体受到刺激后的反应。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3)如果D受损伤,叩击A处膝跳 反射是否还能发生? 不能 ,原因 传入神经元受损,反射弧不完整 是 。
2.下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手偶然碰到某种刺激(如火焰),手上皮肤里的 [1] 感受器 受到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到,神经冲动沿着 [2] 传入神经元 传到脊髓里的[3] 神经中枢,由此再发出神 经冲动通过 传出神经元 传达到手臂上的[5] 效应器,引起肌肉收 [4] 缩,产生缩手反射. (2)若[2]受损,[1]受到刺激,[5]是否会发生反应? 不能 。
复 习 神经元的结构
胞体 树突
轴突
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轴突末梢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第二课时
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当你的手指无意间碰到灼热的物体时,会 立即缩回手臂,这一反应使你及时避开了 造成伤害性刺激的物体。——缩手反射
第2章 神经调节 第1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微训练2
1.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胶质细胞
B.神经元
C.树突和轴突
D.传出神经
答案:B
解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2.下列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是神经元数
(2)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广泛分布于神
经元之间,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
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神经胶质细胞还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
面的髓鞘。
知识拓展
神经元的分布
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形成的神经末梢和树突末端的细小分
支形成的神经末梢一样吗?
提示:不一样。树突可以接受其他神经传来的信息,并把信
②组成: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它们的作用通常是
相反 的。
③意义: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
更好地 适应环境 的变化。
微思考1饮酒过量的人往往表现为走路不稳、体温降低、
呼吸急促,这依次是人脑中哪些生理结构受到了影响?
提示:小脑,下丘脑,脑干。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故走路不稳与小脑有关;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故体温降低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均加强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均减弱
答案:A
解析:心跳加快等生理变化是由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此时交
感神经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
6.神经系统通过复杂而精确的调节,使得机体能够保持高度的
协调一致与稳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细胞聚集形成不同的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下第四单元第12章第1节同步练习(有答案)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1课时【基础梳理】1、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指的是人体能够协调体内各部分功能而成为的整体,能够协调自己与的关系,能够适应的变化,并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自我调节包括和激素调节。
其中,的调节功能起着最为主要的作用。
23、神经细胞又叫,是神经系统和的基本单位。
一个神经细胞由和组成。
4、神经元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一种生物电变化,这种变化能沿按一定方向传导,称为。
5、神经系统的功能是:接受,产生,传导。
【综合应用】6、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下正确的是()A、神经元也是一种细胞B、神经元可以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C、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的基本单位D、神经元细胞体上的树突是神经末梢7、神经系统中有“活命中枢”之称的结构是脑中()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8、在脑和脊髓,由构成了灰质,由和构成了白质。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由灰质和白质构成的。
9、在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膨大成节,称为;由一些神经元突起集合成束,外被膜,称为。
10、关于神经系统的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脑神经和脊神经分别连接脑和脊髓B、各种神经元的胞体都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C、脑与脊髓是能过脊神经和脑神经相连接的D、各种神经元的突起部分都分布在周围神经系统11、神经元的胞体部分是神经元的中心,它和其它人体细胞一样也具有其基本结构,应该包括、、,和植物细胞相比缺少了。
12、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具有方向性的,神经冲动在神经元的结构中的传导方向应该是:(在空格中用箭头来表示)树突胞体轴突13、判断题:(1)脑神经只分布在脑部,脊神经主要分布在全身各处。
()(2)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可以相互连接,互通信息。
()(3)神经元中树突和轴突的数目是相同的,一一对应的。
()14、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醉酒驾车。
醉酒驾车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第12章 第1节 第1课时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6。1920年,印度发现了两个“狼孩”,其中最小 的一个8岁,经过科研人员9年的艰辛训练,到l7 岁时,其智力仅有4岁小孩的水平.这是由于此 “狼孩”的什么结构发育不完善造成的?( ) A.脊髓B.小脑C.大脑D.脑干 8.某成年男子醉酒驾车把自己撞成“植物人”, 他只能靠输液生存,有心跳、呼吸、血压但没有 意识,不能说话也不能动.这说明他至少哪部分 神经中枢没撞坏( )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大脑皮层是什么?有什么功能?
定义:是大脑表面的结构
功能:接受来自各感受器传入的信息而 形成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等),也 能够发出传向各下位中枢的信息,大脑 皮层成为管理整体神经调节的最高级中 枢。因此,大脑皮层居于最高级中枢地 位,它的生理活动叫做高级神经活动。 运动 管理:存在专门管理 感觉 视觉 某些活动的功能区 听觉 人类特有的语言
7.1,7.3,7.2
二、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 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胞体 1 树突 2 轴 突 末 梢
轴突 3
神经元的结构:神经细胞
胞体
神经元结构
突起 轴突 树突
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神经元的功能
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传导兴奋的方向:
周围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区别
神经节----神经元胞体集中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
大脑
小脑 脑干
脊髓
脊神经
大脑皮层的形态结构
大脑是人的中枢神经
系统中最大的部分,由左、
右两半球组成。在大脑半 球的表面呈现许多弯弯曲 曲的沟 (凹)和回(凸),这使 大脑的实际表面积要比平 滑的外形大许多。
【生物选必1知识清单】第二章 神经调节

第二章第1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一)1.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1)中枢神经系统:脑(颅腔内)+脊髓(椎管内)①脑: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具有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下丘脑——具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②脊髓:灰质(蝴蝶形)+白质功能:脊髓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2)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与脑相连)+脊神经(与脊髓相连)按功能可分为:①传入神经——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②传出神经——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输到相应器官,包括:b. 躯体运动神经(受意识支配):心跳、呼吸加快胃肠功能减弱:心跳、呼吸减慢胃肠功能加强【补充】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作用于同一器官,但作用方向相反。
【辨析】“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中枢”的关系:①神经中枢:由大量神经细胞聚集而成,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②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构成,含有多个神经中枢,如: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位于脊髓的膝跳反射中枢等。
【生活实际】①喝酒后,走路摇摇晃晃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小脑;②喝酒后,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大脑皮层;③喝酒后,呼吸急促,与此现象相关的是脑干;④植物人具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可肯定其脑干未受损;⑤植物人具有正常的渗透压和体温,可肯定其下丘脑未受损;⑥植物人失去躯体感觉和运动的能力,说明其受损部位为大脑皮层。
2.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1)神经元:①作用: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结构:胞体(膨大部分,内含细胞核)神经元树突(短而粗,接收信息)轴突(长而细,传出信息)【补充】神经末梢:指树突末端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
(2)神经胶质细胞:①作用: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在外周神经系统中,还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第12章 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案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案(第1课时)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明反射的概念与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2、能与同学共同完成测试“握手——握手”反射要多少时间的实验活动;3、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4、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5、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思考:本节课通过学生完成“膝跳反射”,启发学生建立反射的概念,探讨反射通过什么结构来完成以及完成反射需要一定的时间,通过阅读学生活动,让学生尝试完成握手----握手反射时间的测定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活动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2、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师生、学生之间的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2、能与同学共同完成测试“握手—-握手”反射时间的活动。
教学难点:理解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引入课题(影片)、师生演示“膝跳反射”实验、学生尝试做“膝跳反射”实、学生提问、教师确定课堂探讨目标、完成目标、总结讨论、布置作业教学准备:1、分组:课前分3个小组,每组20人左右,小组成员有分工(组长,计时者,记录者,表达与交流者)。
2、培训:小组长、计时员和记录员。
3、活动器材:棒槌,秒表。
4、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新课:播放影片(生活中反射活动的影片),引出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题)。
二、师生演示或学生尝试做“膝跳反射”实验:1、实验准备被实验者坐在椅子上,让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
2、敲击膝盖下位的韧带实验者用手掌内侧边缘(或棒槌)快速地敲击被实验者上面那条腿的膝盖下位的韧带,同时观察小腿的反应。
三、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完成“膝跳反射”实验,请你们提出本节课想和老师探讨的问题:(学生:1、敲击膝盖下位韧带时,小腿出现什么反应?这种反应叫什么?学生:2、这一活动过程是怎样完成的?学生:3、完成这一活动过程(反射)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学生:4、为什么敲击膝盖下位的韧带能完成伸小腿?学生:5、为什么敲击膝盖下位的韧带有时不能完成伸小腿这一动作?学生:6、……四、课堂探讨问题:教师:根据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选择下列3 个问题作为本节课探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 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
神 经 系 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脑神经:12对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31对
12对脑神经
由脑发出,分 布在头部的感觉 器官、皮肤、肌 肉中,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迷副舌下十二全。
31对脊神经
由脊髓发出,分布 在躯干、四肢的皮肤 和肌肉里 。主要控制 躯体、内脏的感觉和 运动。
大脑
脑干 小脑
脑包括大脑、小脑和 脑干
大脑: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 最高级中枢 小脑:是动作协调、准确, 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 吸、血压等的神经中枢
脊髓:是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 路,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人喝醉了酒:
乱说话,口齿不清
——大脑被酒精麻痹 走路摇晃,站立不稳 ——小脑被酒精麻痹 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 ——脑干被酒精麻痹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 D )
A、鸟听到枪声飞走
B、有物体从眼前飞过,迅速闭眼 C、小明躲开飞来的石头 D、小华的胳膊受到重物的撞击骨折了
2、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感受器是( A ),效应器是( B )。
A、膝下韧带 C、脊髓 B、大腿上的一些肌肉 D、脑
3、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B ) A、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
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模式图
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元 感受器 中间神 经元 效 应 器 传出神经元
缩手反射
传入(感觉)神经元 神 经 中 枢
感受器
效应器 传出(运动)神经元
膝跳反射
运动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
神经中枢
视频:膝跳反射
意义:
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 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 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 体内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适 当的反应。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婴儿的
吮吸反射等,都属于非条件反射。
新生儿吮吸反射——非条件反射
眨眼反射——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吃过梅的人,看到或谈到梅时,才会发生唾 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 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后天性反射。 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
学习——条件反射
4、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元突起成束
聚集之处色泽较白亮,称为白质。
三、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叫做反射,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
2、完成某一反射过程的结构叫做反射弧,反射弧由
五个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4、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 ①、请说出A、B、C、D、E的 名称: A 神经中枢 、 B 感受器 C 传入神经 D 效应器 、 、 、
E 传出神经
。
② 请按照反射的过程,说出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途径:
B→C→A→E→D
练习
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C.条件反射 B.反射弧 D.非条件反射
第一躯体感觉皮层的躯体感觉定位图
大脑皮层上的功能区
视频:大脑皮层的功能区
二、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
细胞体:内含细胞核,是神经 元的代谢中心
突起
沿一定 方向传 轴突:数量少,1条,分枝少 导冲动
树突:数量多,呈树枝状
1、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 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冲动 传入神经元:将冲动传导到特定的神经中枢
反射弧
的结构
神经中枢:调节人体某一项生理活动 传出神经元:将来自神经中枢的冲动传到效应器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3、神经冲动在反射弧的传导方向:
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元→效应器 4、神经系统就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反射活动 来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反射是神经调节
4.在神经调节方面,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点 是( D )
A.人能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发生反应 B.人的大脑皮层具有语言中枢 C.人能有目的地进行社会性劳动和生活 D.以上三种特点都是
思考与练习1
答:脊神经和脑神经中支配骨骼肌的神经纤维可 将中枢产生的控制运动的冲动传达到肌肉;中 枢神经系统各发射中枢间的联络使控制运动的 效果彼此协调;随意运动的命令发自大脑皮层 身体运动中枢。心肌与呼吸肌的运动也受到传 入神经的直接控制;当肌肉运动增强后,使血 液中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增多,可以刺 激体内有关的感受器,感受器产生冲动到达中 枢后,经过反射调节的方式可以使循环系统和 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与运动系统的活动在整 体上相互协调。
避雨——条件反射
听到发令枪声冲出起点——条件反射
守门员扑球——条件反射
狗咬飞盘——条件反射
海豚表演——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形成时间 先天性
条件反射
后天性
刺激性质
反射中枢
非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
神经联系
种类数目 意义 两者联系
皮层以下中枢(脑 大脑皮层 干、脊髓) 固定 不固定 少 生存的本能 多 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史蒂芬.霍金
国际著名数学家、 理论物理学家 肌肉萎缩,肌无力 ——渐冻人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OMIM 105400)是一种运动 神经元病,也是四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 (其它三种为亨廷顿氏病、老年性痴呆症、帕金森 氏病)。本病发病率约5人/10万,男女患者之比约 3:1, 约1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其遗传方式可以 是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该病又被称为Lou Gehrig 病(卢伽雷病),是因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棒球手 Lou Gehrig患有此病而得名。
小结: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刺激 反射
反应
在完成反射时,反射弧的五个部分缺一不可,任 何一个部分受到损伤,都会产生调节障碍,因此 ,健康完整的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条件。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
先天性反射。 低级的神经活动。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如脑干、脊髓)
参与即可完成。
条件反射必须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
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前苏联生理学家 巴甫洛夫
条件反射实验
实验第一阶段
食物刺激
实验第二阶段
铃声刺激
实验第三阶段
食物刺激 与铃声刺激多 次结合
实验第四阶段
铃声刺激
食物
铃 流口水
不流口水
铃
食物
流口水
铃
流口水
条件反射的建立的意义
• 提高了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 条件反射水平越高,适应环境的生活能力 也必然越强。 • 人类在形成条件反射的能力上比所有其他 动物都强。
谢 谢
2、神经调节的每一个信息,都以神经细 胞为单位来产生和传递。 3、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一种生物 电变化,这种变化能沿细胞膜按一定方 向传导。科学家将这种可传导的生物电 变化叫做神经冲动,简称冲动。 4、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刺激、产 生冲动、传导冲动。
5.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方向: 树突 突 细胞体 轴突 下一个神经元树
C)Βιβλιοθήκη 2.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A.条件反射
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B.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C.条件反射是遗传的 D.条件反射
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反复多次结合的结果
3. 下列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B )
A.骑车时见到红灯标志则停止前进 B.婴儿的排尿反射 C.吃过酸杏的人见到酸杏分泌唾液 D.上课铃响学生走进课室
7.神经元的分布
胞体集中部位
中枢神经系统内 灰质 神经节
突起集中部位
白质 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内
相关概念
1、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
现的部位
2、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由一些神经元突起集
合成束、外被结缔组织膜组成的结构
3、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
的部位色泽灰暗,称为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