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2章 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章《12.1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章作业设计【学习过程】一、神经系统组成1.人体的自我调节包括和。
人体调节过程十分复杂,其中以起着最为主要的作用。
2. 、和组成神经系统。
二、神经元1.神经细胞又叫作,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2.科学家将这种可传导的生物电变化叫作,简称。
3.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
4.一个神经元由和组成。
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突起适合沿定方向传导冲动。
5.突起分为和,每个神经元树突可能有,而轴突。
6.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色泽较灰暗,称为;大量神经元突起成束聚集之处色泽较白亮,称为。
三、反射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作。
完成某一反射过程的结构,叫作。
每一反射弧都由个部分组成:、、、和。
参考答案:一、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神经调节脑脊髓神经二、神经元结构与功能神经冲动冲动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胞体突起胞体树突轴突许多只有一个灰质白质三、反射反射弧五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课堂检测】1.2022年2月14日,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四届奥运会老将徐梦桃摘金圆梦。
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比赛中,运动员依靠神经系统及时调整自己的身体姿势以获得最好成绩。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C.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D.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
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神经系统。
2.神经元分化程度高,所以一旦神经元受伤修复起来十分的慢,如果受伤严重,还有可能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而且修复神经元的药物的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
所以,一旦有损伤,后果很严重。
下列有关神经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是细胞体,③和④是神经纤维B.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它能接受刺激,并自动有节律地收缩D.兴奋或神经冲动只能由③进行传导【答案】B【解析】①是树突,②是细胞体,③是轴突,④是神经末梢,A错误;如图是神经细胞图,也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正确;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但不能收缩,C错误;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树突→细胞体→轴突.可见神经冲动不是只能由③传导的,D错误。
12.1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_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学目标: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概述反射和反射条件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教学重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概述反射和反射条件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教学难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概述反射的类型及其特征4、举例说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教学用具:挂图、显微镜等教学过程:一、脊髓和脑导入:简单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由此引入新课。
(先让学生自主预习这部分的内容,同时将本节课的知识先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围绕知识点来预习)(一)脊髓1、神经系统的组成(结合挂图,学生回答)①、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内脑位于颅脑内②、周围神经系统(可以让学生用针扎一下手和脚,说明神经遍布全身,从而引出神经元的概念)2、神经细胞(神经元)①概念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神经元的结构(先用显微镜观看神经元玻片标本,指导学生怎样去识别树突和轴突,并让学生说一下树突和轴突的作用,从而引出神经纤维、神经末稍和神经的概念)细胞体突起树突神经纤维(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归纳出神经元的结构,并引出灰质和白质)3、灰质和白质在脑和脊髓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集中的部分色泽灰暗,称为灰质,神经纤维集中的部分色泽亮白,称为白质。
4、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中央呈蝴蝶状的是灰质,周围为白质。
(先让学生看挂图,告诉学生其结构,再用显微镜观察其横切面玻片标本,识别白质和灰质,然后让学生回答脊髓的作用及介绍脊神经。
)(二)脑(看挂图,让学生回答其组成及在老师的指导下,介绍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并将大脑的灰质与白质的分布与脊髓的灰质和白质作一个简单的比较。
)1、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2、大脑的功能(老师简单地介绍一下)3、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4、小脑和脑干的作用总结巩固布置作业附板书一、脊髓和脑(一)脊髓1、神经系统的组成2、神经元3、灰质和白质4、脊髓(二)脑1、组成和功能2、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3、小脑和脑干的作用。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2章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学设计(第1课时)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安徽淮南龙湖中学郁洪涛一、教学分析人体的自我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占有主导地位。
前面几章分别从人体的消化、血液循环、呼吸、代谢废物的排出等方面,介绍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或某一方面的生理活动。
在学习和认识人体每一个系统时,我们反复强调人体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而本节所学习的神经系统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占有相对重要的地位,它在协调人体各系统功能、统一人体各方面生理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一方面对其他各章的学习内容具有总结和深化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上构建准确、系统、严谨的神经系统知识结构,对整个人体生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很好地掌握了人体的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的组成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各系统之间的联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初步认识到人体能够通过协调各个系统的生理活动以及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
尽管学生已经感觉到了神经系统在各系统之间具有协调作用,但对于协调的形式和参与调节的机理等还不明白,渴望进一步搞清楚神经系统参与各系统调节的理论基础。
三、核心素养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有关神经调节的知识对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四、设计思路(一)教材处理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单位——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人脑中以大脑皮层为最高级中枢的高级神经活动。
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元的有关内容,可以组织学生从观察活动入手,引导学生从宏观观察过渡到微观。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掌握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的知识,对学生进一步理解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元的功能,内容较为抽象,微观性很强,可以借助动画展示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
关于反射、反射弧、反射的类型、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内容联系较为紧密,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和整合,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12.1 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 第1课时-2020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第12章

12.1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第1课时课题名称12.1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第1课时教学目标①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②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分布特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和分布特点难点:神经元的结构和分布特点教学用具多媒体、图片演示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展示图片:拳击运动员敏捷地地躲闪对方的拳头为什么,拳击运动员能快速的做出反应呢?这主要是因为人体自我调节功能意义:生物与环境相适应——体现生物与环境的统一。
人体各部分功能协调——体现人是统一的整体。
类型:1、神经调节(最主要)2、激素调节对自我调节有个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铺垫神经系统的组成脑【自主预习】5分钟展示3个病例:都提问:病变部位是什么?反应异常部位是什么?1. 脑血栓的老人的四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出现了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的症状。
2.一位妇女脑颅内长了肿瘤。
肿瘤压迫大脑,结果造成了这位妇女失明。
3. 一位运动员摔伤腰部脊髓,导致该运动员的下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形成了截瘫: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
过渡:脑和脊髓是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一旦受损,就会影响人体的协调,导致其他器官异常。
【神经系统的组成】稍微讲解:周围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组成,分别是12对和31对。
【1、脑】重点认识大脑、小脑、脑干的位置脑:分左右脑根据病例推测,回答问题1.脑;肢体2.脑颅;眼睛3.脊椎;下肢了解自我调节和神经系统的重要性阅读课本,思考给学生对知识点有个大体、粗略的认识,为后面的讲解打好基础,提高学生接受能力框架展示神经系统的组成,清晰明了脑神经神经元神经元作用种类分布图片2:让学生辨认大脑、小脑、脑干【2、脑神经】由脑发出,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中。
3. 脊神经(31对)由脊髓发出,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作用:神经系统通过脑神经和脊神经对全身的控制【神经元(神经细胞)】1、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详细讲解:神经元分为:突起和胞体。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2章 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2)概述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功能特点,描述、区别有关概念。
2、能力目标:(1)学会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而学习概念的方法。
(2)提高文字阅读和文字信息处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对人体自身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神经系统的组成概括。
2、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征。
教学准备:1、人体神经系统整体形态图。
2、脑、脊髓和神经元的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1、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哪些途径?(1)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体外。
(2)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3)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其中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最主要的途径。
代谢废物的排出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导入新课:人体能够协调体内各部分功能而成为统一的整体,并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是人体的自我调节。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游戏:我说你做(请几位同学上讲台,说出几个简单的动作让学生完成。
例如:举起左手、抬起右脚等)同学们为什么能够迅速而准确的完成这些动作?这与神经调节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讨论)研究表明,人体内的自我调节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其中神经调节起着最为主要的作用。
完成这一调节任务的是神经系统,下面我们来认识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
三、讲授新课:(一)展示人体神经系统整体形态图,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结合课本70页和课文71页,分组讨论三个问题:1、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器官。
2、尝试描述脑和脊髓的形态和位置。
3、尝试描述脑神经和脊神经的形态和分布。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1、学生:神经系统位于人体的中央部位,包括上部膨隆的脑和下部柱状的脊髓,以及由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2、教师:(出示脑的模型)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
3、(提问)一个人喝醉酒为什么走路会摇摇晃晃的?------小脑的作用是维持身体的平衡。
_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2章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教案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课堂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堂使用的是北师大版教材,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
本节课首先简要地讲述了神经系统的组成,使学生从宏观上对神经系统的结构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着重从微观上讲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为以后学习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接着,通过膝跳反射实验,讲述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以及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
学好本节课的知识,不仅会使学生对人体的神经调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且还为后面学习人类神经调节的特征、视觉和听觉等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是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征。
二、学习者分析1. 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能通过图和讲解来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
2. 神经调节的神秘感,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兴趣。
3. 学生对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及其特殊功能活动有初步的了解,但对本章的知识比较生疏,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
4. 学生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功能;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
2.理解神经元的概念、基本结构。
3.观察膝跳反射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1.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关于神经调节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2.养成勤于分析、认真思考和大胆假设的习惯。
3. 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初步了解如何进行科学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2. 透过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揭示事物普遍的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3. 通过认识生命本质,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协调的,是一个平衡的状态。
4. 通过神经调节在生活中的例子,学会如何正确看待我们身体出现的某些生理现象。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了解神经调节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原理还可以应用到现代科学技术中去,认识到科学与技术、社会是紧密联系的。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2章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案2 北师大版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目的和要求:1、知识目标:(1)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
(2)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
2、能力目标:(1)学会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而学习概念的方法。
(2)提高文字阅读和文字信息处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对人体自身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征。
教学过程:一、复习:1、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哪些途径?(1)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体外。
(2)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3)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其中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最主要的途径。
代谢废物的排出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导入新课:人体能够协调体内各部分功能而成为统一的整体,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是什么原因?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1、游戏:我说你做(请几位同学上讲台,说出几个简单的动作让学生完成。
例如:举起左手、抬起右脚等)。
2、录象:乔丹的投篮过程。
乔丹能够这么迅速的完成投篮动作,在短暂的瞬间完成系列动作,这与神经调节有什么关系?三、讲授新课:(一)结合课本,分组讨论三个问题:1、说出神经系统由什么组成。
2、尝试描述脑和脊髓的形态和位置。
3、尝试描述脑神经和脊神经的形态和分布(二)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包括上部膨隆的脑和下部柱状的脊髓。
2、脑的侧面图:分为大脑、小脑、脑干。
3、(提问)一个人喝醉酒为什么走路会摇摇晃晃的?------小脑的作用是维持身体的平衡。
因为酒精使小脑麻痹了,导致身体平衡力比较差,所以走路就摇摇晃晃了。
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时期,不要喝酒,防止酒精中毒。
4、脑神经和脊神经的分布脑神经大部分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和皮肤、肌肉里,起到支配身体活动的作用。
5、脊髓的作用:除了头部的信息,其他信息都必须经过脊髓传到大脑。
第一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案(北师大版初一下)

我们曾经看到过足球场上如此的情形:裁判员哨声一响,守门员赶忙摆出预备打球的姿势全神贯注盯着点球主罚者的举动。就在对方起脚射门的刹那,这位门将也几乎同时鱼跃而起、飞身扑向……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样的调剂方式才能使守门将在如此紧张短暂的瞬时,完成了一系列复杂的反应?
研究讲明人体内的调剂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其中神经系统的调剂功能起着最
看书阅读
பைடு நூலகம்分组讨论举出其他的例子。
看图了解神经系统的差不多组成。
练习巩固
听、明白得
看书、经历
分组练习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周围神经
直截了当连接
系统系统
脑脊髓
大脑小脑脑干脑神经脊神经
第一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案(北师大版初一下)
课题: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剂
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剂
教学目标:
1、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
2、描述神经元的形状结构特点,讲出神经元的差不多功能。
教学重点:
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和神经元的差不多结构与特点。
教学难点:
神经系统的组成
课前准备:
挂图、教具、模型、相关的资料
课时:
1课时
教师活动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板书
举例讲明在神经系统的调剂下,人是如何完成复杂的动作的
指导看图
讲明
提出咨询题
〔从属关系〕
讲解为主
指导看书
布置任务
人体能够和谐体内各部分功能而成为统一的整体能够和谐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因而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坚持自身相对稳固的状态,这确实是人体的自我调剂功能,这种自我调剂包括神经调剂和激素调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
(2)描述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征
(3)说出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4)分析神经元适应其功能的结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守门员扑点球的视频创设问题情景,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对新课题的学习中来,引导学生对有关扑球的问题加以讨论,建立“调节功能”的概念,并进一步提出“神经系统的调节何以能发挥出最为主要的作用”的问题,由此引到神经系统与结构的学习内容上来。
通过多媒体展示神经系统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
然后提出“神经调节的每一个信息都是以神经细胞为单位来传递和产生的”,从而引入学习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学生的具体生活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生命奥秘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和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难点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教法与学法】
1、教法:多媒体教学,问题解决法,讲授法等
2、思考、讨论,归纳总结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树突——胞体——轴突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