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汽车构造与设计
第二章-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第二节 厢式货车的结构与设计
二、车厢结构与设计
(二)车厢结构与设计 1.车厢的骨架结构设计 骨架结构型式对车厢强度、刚度以及车厢自重影响很大。
车厢骨架
骨架结构型
骨架材料种
骨架截面 形状
11
第二节 厢式货车的结构与设计
二、车厢结构与设计
在材料截面积相等和壁厚不变的条件下,抗扭能力如下:
骨架结构设计除了满足车厢要求以外,还要考虑内外蒙皮装配的工艺 性和车厢骨架的系列化设计,以提高内外蒙皮、底架、门框(扇)等零部件 通用化系数,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18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一、冷藏与冷藏运输的概念及制冷方式
(一) 冷藏保温汽车的定义与分类 冷藏汽车是指既装有隔热结构的车厢,又装备有制冷装置,用于 冷藏运输的专用汽车。 保温汽车是指装有隔热结构的车厢,用于短途保温运输的专用汽 车。 冷藏保温汽车可按以下方式分类; (1)按制冷装置的制冷方式分为机械冷藏汽车、液氮冷藏汽车、冷 板冷藏汽车、干冰冷藏汽车、水(盐)冰冷藏汽车。 (2)按整车总质量又分为微型、轻型、中型和重型四类。
2
普通结构厢式汽车 客车 货车
按结构特征 分类
特殊结构厢式汽车
翼开启式 卷帘式 冷藏保温式 活动顶盖式 容积可变式 .....
3
第二节 厢式货车的结构与设计
一、总体结构与设计
目前,厢式货车大多是在二类货车底盘基础上,安装一个独立 封闭的车厢而成。
4
第二节 厢式货车的结构与设计
5
第二节 厢式货车的结构与设计
9
第二节 厢式货车的结构与设计
二、车厢结构与设计 (一) 车厢尺寸参数的确定 (1) 车厢外廓尺寸:参照相关的法规和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2)车厢内框尺寸(长×宽×高)确定了车厢容积的大小 应从车 辆用途、装载质量、货物度以及包装方式、尺寸规格等方面 考虑,以便提高运输效率。
卡车整车及总成构造

图1-1-2
(3) 按照冷却方式分类 内燃机按照冷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水冷发动机和风冷发动机(图1-1-3)。水冷发动机是利用在气缸体和 气缸盖冷却水套中进行循环的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而风冷发动机是利用流动于气缸体与气 缸盖外表面散热片之间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水冷发动机冷却均匀,工作可靠,冷却效果好, 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车用发动机。
单层车架+标准板簧+HW16桥+无内胎轮胎 单层车架+标准板簧+ST13桥+无内胎轮胎 双层车架(300*90*(8+5)+标准板簧 (9*13)+ST16桥+斜交胎
备注
双联桥可选 HUV橡胶悬 架
工作环境
公路物流、集装箱运输
牵 引
3 4 5
标载、重载交替作业
四骑马螺栓
双层车架+加强板簧(9*16)+HC16桥+斜交 胎
图1-1-1
(2) 按照行程分类 内燃机按照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行程数可分为四行程内燃机和二行程内燃机(图1-1-2 )。把曲轴 转两圈(72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称为四行程内燃机; 而把曲轴转一圈(36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称为二行 程内燃机。汽车发动机广泛使用四行程内燃机。
8 7
6
图2-1-2
图2-1-3
图2-1-4
第二章
离合器
第一节 离合器的功用及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一、离合器的功用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部件。 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是离合器的首要功用 2、保证传动系换档时工作平顺 3、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防止传动系过载 图2-2-1 由上述可知,欲使离合器起到上述作用,它应该是这样一个传动机构;其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可以 暂时分离,又可逐渐结合,并且在传动过程中还要有可能相对转动。所以,离合器的主动部件与从动部 件之间不可采用刚性连接,应借两者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作用来传动转矩(摩擦离合器),或者利用液体 作为传动介质(液力耦合器),或是利用磁力传动(电磁离合器)。在离合器中,为产生摩擦所需的压 紧力,可以是弹簧力、液压作用力或电磁力。目前汽车上采用比较广泛的是用弹簧压紧的摩擦离合器。 二、摩擦离合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2-2-1) 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借接触面间的摩擦作用,使两者之间可以暂时分离,又可逐渐接合, 在传动过程中又允许两部分相互转动。摩擦离合器基本上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 四部分组成。主、从动部分和压紧机构是保证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并能传递动力的基本结构,而离合器 的操纵机构主要是使离合器分离的装置。离合器的具体结构,首先应在保证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前提 下,满足两个基本要求:1、分离彻底;2、接合柔和。其次,离合器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要尽可能小; 离合器散热良好。
汽车构造与使用第一章

第一章学习目标1.掌握汽车的分类方法2.了解国产汽车的编号规则3.掌握汽车的总体构造4.了解车辆识别代号的组成5.了解汽车主要技术参数的含义6.掌握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1.1汽车的组成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传动装置、行驶和控制装置)、车身和电气设备等部分组成。
图1-1所示为典型的轿车总体构造。
图1-1 典型轿车的总体构造1-发动机2-悬架3-空调装置4-转向盘5-车身6-转向驱动轮7-制动器8-变速器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其作用是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烧而发出动力。
一般汽车都采用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它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汽油发动机使用)和启动系组成,如图1-2所示。
图1-2 发动机图1-3 传动系行驶和控制装置,是将汽车各总成及部件连接成一个整体、起到支撑全车并保证汽车正常行驶的装置,它包括悬架、转向器、制动器、车轮等部件,如图1-4、图1-5、图1-6所示。
图1-4 悬架图1-5 转向系车身是形成驾驶员和乘客乘坐空间的装置,也是存放行李等物品的工具,因此要求它既要为驾驶员提供方便的操作条件,又要为乘客提供舒适的环境;既要保护全体成员的安全,又要保证货物完好无损。
也就是说,车身既是保安部件又是承载部件。
在现代汽车中,它又是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的艺术品。
轿车车身由本体、内外装饰和车身附件等组成,如图1-7所示。
图1-6 制动系图1-7 车身电气设备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电源、发动机点火系(汽油机)和启动系、照明和信号装置、空调、仪表和报警系统以及辅助电气等组成。
高级轿车更多地采用了现代新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如微机处理、中央计算机系统及各种人工智能装置等,从而显著的提高了汽车的性能,如图1-9、图1-9所示图1-8 发动机电气图1-9 车身电气1.2汽车的定义与分类1.汽车的定义汽车是指由动力驱动,通常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五架线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
全套电子课件:汽车构造(第三版)

2. 油环
三、活塞销
活塞销的作用是连接活塞和连杆小头,并把活塞承受 的气体压力传给连杆。
四、连杆
连杆的作用是连接活塞与曲轴。
1. 连杆小头
对全浮式活塞销,由于工作时小头孔与活塞销之间有 相对运动,所以常常在连杆小头孔中压入减磨的青铜衬套。
2. 连杆杆身
连杆杆身通常做成“I” 字形断面,抗弯强度好,重量 轻,大圆弧过渡, 且上小下大,采用压力法润滑的连杆, 杆 身中部都制有连通大、小头的油道。
第二节 活塞连杆组
学习目标
1.掌握活塞连杆组的组成及作用。 2.掌握活塞连杆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及作用。
活塞连杆组
一、活塞
活塞的作用是与气缸盖和气缸壁共同组成燃烧室;承 受气缸中燃烧气体的压力,并将此力通过活塞销传给连 杆以推动曲轴旋转。
1. 活塞顶部
活塞顶部承受气体压力,它是燃烧室的组成部分,其 形状、位置、大小都与燃烧室的具体形式有关,都是为 满足可燃混合气形成和燃烧的要求。
发动机前置
发动机后置
发动机中置
2.底盘
底盘的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 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 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3.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组成。
4.车身
车身容纳驾驶员、乘客和货物,并构成汽车的外壳。 载货汽车的车身由驾驶室和货厢组成,客车与轿车的车 身由统一的外壳构成。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2)压缩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进气行程
压缩行程
作功行程
排气行程
2.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四行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a)进气行程 b)压缩行程 c)作功行程 d)排气行程
汽车总体构造1

1-1-2 底盘1.发动机——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是汽车行驶的动力源。
2.底盘——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正常行驶。
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组成。
(1)传动系——将发动机的动力传到驱动轮。
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等组成。
(2)行驶系——安装部件、支承全车并保证行驶。
由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等组成。
(3)转向系——保证汽车按驾驶员选定的方向行驶。
由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组成。
(4)制动系——使汽车能减速以至于停车,并保证驾驶员离去后汽车能可靠停驻。
3.车身——用以安置驾驶员、乘客或货物。
客车和轿车是整体车身;普通货车车身由驾驶室和货箱组成。
4.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组成,包括发电机、蓄电池、起动系、点火系以及汽车的照明、信号装置和仪表等。
此外,在现代汽车上愈来愈多地装用各种电子设备:微处理机、中央计算机系统及各种人工智能装置(自诊、防盗、巡航、防抱死、车身高度自调等),显著地提高了汽车的使用性能。
按照传统划分,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四个部分组成。
一、发动机――是把某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变成机械能的机器。
现代汽车所使用的发动机多为内燃机,内燃机是把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然后又把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的机器,并且这种能量转换过程是在发动机气缸内部进行的。
即:内燃机:燃料化学能→热能→机械能汽车上使用的内燃机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按燃料分)。
现今汽车广泛采用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发动机总体构造(两大机构+五大系统)两大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五大系统――供给系、点火系、冷却系、润滑系、起动系柴油机是压燃的,不需要点火系。
二、汽车底盘汽车底盘组成包括传动系、行驶系、制动系和转向系四部分。
1、传动系---将发动机的动力传到驱动轮。
包括:(1)离合器---实现传动的结合与分离,起步、换档;过载保护。
(2)变速器---改变系统传动比,适应行驶需要;空档;倒档。
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械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
下面整理了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供大家参考!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相关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控制的基础理论,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生产管理、自动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控制工程基础、电工与电子学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工程材料、测试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应用系列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
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创新训练等。
机床数字控制技术,机械制造设备实验,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测试技术实验,智能仪器设计实验,汽车构造实验,汽车电子技术实验,模具设计与制造实验。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其他机械类相关专业课程模块课内教学集中实践教学毕业要求学时学分比例通识教育课必修%周,学分1.修满各课程模块的学分。
2.完成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
3.完成创新实践3学分。
4.完成经典背诵3学分。
5.完成应用文写作2学分。
合计修满189学分。
选修%学科基础课必修%选修专业课必修%选修%合计%总计(一)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表课程设置层次修读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学时分配考试学期学期安排(周学时·理论/实验)理论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通识教育必修0001013A-B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643242/12/10001021A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3321612/10001031A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220001041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321622/115060130-3大学英语IA~ID162561-4444408020107大学计算机基础232207020108计算机技能操作实验132200030101-4体育IA~ID41282、4222200012501-8形势与政策2课内64,课外小计39512288学科基础必修02010101-2高等数学IA-IB121921,266 02010505工程数学I+积分变换6962602020106-7普通物理IA-IB10128482,34/24/207020103C语言3323222/2小计3144880专业基础必修06040502电工电子技术I+实验/13/1 05030001工程图学69661,24205030007计算机绘图23210205030002理论力学5803505030003材料力学46484405030004机械原理(双语)464104405030005机械设计46485405030006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基础4561054 05060001机械工程控制基础34865305060004机械工程测试技术348106305010003液压与气压传动34866305010004互换性与技术测量23285205010005微机原理及应用34286305010006机械制造技术基础580666小计选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8128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9144小计1727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xx周)总计注:1.学生毕业前应至少修满8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汽车专用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汽车专用课程二、课程背景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为了满足社会对汽车行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汽车专业人才,特制定本课程设计方案。
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原理、构造、性能、维修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汽车故障诊断、维修、保养等实际操作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课程内容1.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维修(1)发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2)发动机维修技术(3)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2.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1)底盘各部件结构及功能(2)底盘维修技术(3)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3. 汽车电气系统与维修(1)汽车电气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2)汽车电气设备维修技术(3)汽车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4. 汽车车身维修(1)车身结构及维修技术(2)车身涂装技术(3)车身修复与整形5.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1)故障诊断方法(2)故障排除技巧(3)汽车维修案例分析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汽车相关知识,使学生对汽车有全面了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法: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汽车维修技能。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课程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操作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实训报告等。
3. 期末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
4. 考核方式: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
七、课程实施与保障1. 教师队伍建设: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
2. 实训基地建设:建设完善的汽车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
3. 教材与教学资源:选用优秀的教材,配备丰富的教学资源。
4. 教学质量监控: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查,确保课程质量。
汽车构造(下)

缺点
胎侧薄且软,胎冠厚, 在二者的过渡区容易产生 裂纹; 吸振能力差,胎面噪音 大;制造技术要求高,成 本高。
普 通 斜 交 轮 胎
轮胎的噪音小; 外胎面柔软;制造容易; 价格低;
受侧向力时接地面积变 小,胎冠滑移大。抗侧向 力能力差; 高速行驶的稳定性差; 轮胎易磨损; 承载能力较子午线轮胎 小。
压缩阀
补偿阀
压缩阀和伸张阀上有常通小孔隙。当振动速度较小时,只 靠这些小孔工作。当振动速度较大时,才打开阀门工作。阻尼 力随振动速度变化。
由于伸张阀弹簧的刚度和预紧力设计的大于压缩阀,在同样 压力作用下,伸张阀及相应的常通缝隙的通道载面积总和小于 压缩阀及相应常通缝隙通道截面积总和。这使得减振器的伸张 行程产生的阻尼力大于压缩行程的阻尼力,达到迅速减振的要 求。
5.4 减振器 汽车减振器的作用:
通过减振器自身的运动,消耗弹簧变形储存的能量,将其变为热能, 并散发到空气中,以衰减弹簧的振动。 减振器的类型: 按工作方式分为: 单向减振器和双向减器。 按结构形式分为:
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双向作用油液减振器。
按阻尼是否可调分为: 阻尼可调式和阻尼不可调式; 按工作介质分为: 油液减振器、气体减振器。 按是否充气分为:充气减振器和不充气减振器。
子午线轮胎与普通斜交轮胎的比较
类别
子 午 线 轮 胎
优点
接地面积大,附着性能好,对地面的单位压 力小,磨损少,寿命长; 胎冠较厚,且有坚硬带束层不易刺穿,行驶 时变形小,可降低油耗; 帘布层少,胎侧薄,散热性好; 径向弹性大,缓冲性好、负荷能力大; 承受侧向力时,接地面积基本不变,行驶稳 定性好。
2.车架
边梁式、承载车身式 3.车桥 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支持桥 4.车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用汽车构造与设计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专用汽车总体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专用汽车的总体布置
第三节专用汽车底盘车架的改装设计
第四节专用汽车主要性能计算
第五节专用汽车整车性能试验
第三章自卸汽车构造与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普通自卸汽车
第三节高位自卸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第四节摆臂式自装卸汽车的结构与设计第四章罐式汽车构造与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常压液体罐车构造与设计
第三节粉罐汽车的构造与设计”
第四节液化气罐汽车构造与设计
第五节其他罐式汽车构造与设计
第五章厢式汽车构造与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冷藏保温汽车构造与设计
第三节运钞车构造与设计
第四节翼开启厢式车构造与设计
第六章起重举升汽车构造与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随车起重运输车构造与设计第三节栏板起重运输车构造与设计第四节高空作业车构造与设计
第五节起重吊车构造与设计
第七章仓栅式汽车构造与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散装粮食运输车结构与设计第三节散装饲料运输车结构与设计第四节栅栏式运输车结构与设计
第八章环卫车辆构造与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后装压缩式垃圾车构造与设计第三节厨余垃圾车构造和设计
第四节道路清扫车构造和设计
第五节高压清洗车
第九章建筑类专用车构造与设计
第一节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构造与设计第二节混凝土泵车构造与设计
第十章汽车列车构造与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挂车构造与设计
第三节牵引联接及支承装置
第四节汽车列车的制动系统
第五节挂车其他部件结构与设计
第十一章消防车构造与设计
第一节消防车的分类和型号编制
第二节水罐消防车的设计
第三节泡沫类消防车的设计
第四节消防车总体设计的内容、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第十二章特种结构汽车构造与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集装箱运输车结构与设计
第三节除雪车的结构与设计
第四节机场特种车的结构与设计
第五节警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