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合集下载

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逐渐凸现。

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非常突出。

从东部的各大经济中心城市到西部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

因此,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稳定经济和全面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东部地区拥有多数富裕的城市和经济发展区域,而西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西部和中部地区经常陷入贫困的局面,这使得全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很大的影响。

2.资源禀赋不平衡。

我国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

东部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比如沿海城市的海洋资源,拥有海量的自然资源,而西部地区贫乏。

所以,在资源获取和利用方面,各地的差距也比较大。

3.人口流动不平衡。

许多年轻人在东部城市工作和生活,随着他们的离开,许多中西部城市变得更加贫困。

由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廉价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也成为了一种流动性问题,这种问题导致社会稳定性下降。

以上三个方面均表明我国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二、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为了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当前我国需要采取的对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发展中西部地区。

发展中西部地区非常重要。

政府可以调整投资政策来支持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积极推动当地企业与东部地区的企业进行合作。

这样可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机会,减轻人口流动的问题。

2.鼓励内部城市的协调发展。

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将一些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流动的人才带回当地,支持内部城市的长期稳定发展。

这种做法可以丰富中西部城市的人才库、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3.加强资源整合。

地方政府应该精心规划,调动当地的资源和优势,优化当地的投资环境,鼓励在当地投资的企业,包括当地企业和外地企业之间的合作。

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分析及对策

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分析及对策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西以改革开放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经济会发展。

但与周边兄弟省市相比,江西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

面对新形势,如何有效发挥江西区域优势,加速在中部地区经济板块中崛起,缩小与发达省份的差距,顺利实现江西经济在新起点上“崛起新跨越”,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区域经济学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着眼于区域经济活动在结构、空间和组织上的最优化,着重于对区域经济问题的总体、综合和动态的研究,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规律。

因此,江西必须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选择培育经济发展极,调整与完善各项政策,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等,以实现江西的崛起。

【关键词】中部崛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ABSTRACT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Jiangxi in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development, a strong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However, compared with neighboring provinces and cities, Jiangxi, or in a relatively backward situation.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how to play Jiangxi regional advantages, accelerate the rise of the middle plate in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narrow the gap with the developed provinces, the smooth realization of a new starting point on the economy in Jiangxi, "the rise of a new leap forward" is undoubtedly a major in front of us subject. Regional Economics based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regional economic activity in the structure, space and organizational optimization, focus on the overall regional economic issues, comprehensive and dynamic research, i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Effective law. Therefore, the Jiangxi-based regional economy must create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development, accelerat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actively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foste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highly select, adjust and perfect the policies, and actively explore new models for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so as to to achieve the rise of Jiangxi Province.【Key words】central China rise;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strategy目录1 导论 (1)1.1研究对象 (1)1.1研究背景 (1)1.1研究思路 (2)2江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3)2.1江西区域经济的资源优势 (3)2.2江西区域经济的优势产业 (4)3 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8)3.1 江西GDP总量偏小 (8)3.2 工业经济效益较低 (8)3.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处中等水平 (8)3.4 城市化水平落后 (9)3.5江西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其他问题 (9)4 江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1)4.1发挥矿产资源优势 (11)4.2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12)4.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3)4.4充分利用生态优势 (13)4.5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 (14)参考资料 (16)致谢 (17)导论1.1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通过政策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政策支持,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 益。
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通过政策支持,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 。
政策支持与保障的对策和建议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优化政策支持结构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域发展不 平衡
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 距较大,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相 对滞后。- 产业结构不合理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历史原 因
一些地区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 影响,市场化程度不高,经济 发展活力不足。- 自然条件限 制
02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对策
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 策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对策 • 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对策 • 人才引进与培养对策 • 政策支持与保障对策
01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概述- 区域经济总量持续增长:随着国家 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区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 断增强。-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 兴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方向发展。-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加, 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方向和目标
扩大人才总量
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增加人才总量,满足区域 经济发展的需求。
优化人才结构
通过调整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方向,优化人才结构 ,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

我国区域经济按地理位置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湛江等整个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第三层次是西部地区为发展落后的经济区域。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1、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看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已进人工业化的起飞阶段,走在全国前列。

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并在WTO规则下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

国民经济以年均10%--11%的速度增长,超过全国平均2个以上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5%以上,人均GDP达1700美元。

这一地区形成3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和都市圈,即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这三个区域相继创造出区域发展的奇迹。

今年以来,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速赛跑,比翼齐飞,成为我国的制造业中心,占全国经济的权重愈来愈大。

2、从西部大开发取得的进展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4年里,国债投资及其带动的投资达7000亿元人民币,五大标志性工程: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两线工程进展顺利。

东部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资加快了西进步伐。

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出现可喜发展的势头。

各省市区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利、县乡道路、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推进很快。

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3、从东北经济发展新机遇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出台,给解决东北问题带来了一次新机遇。

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和巨大潜力,是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政策和操作方法都与西部开发不同,采取直接面对一个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核心内容是用高新技術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技术,用市场化的先进管理取代传统管理模式,所需资金采取多渠道筹集方式,包括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城镇化和经济增长是当前中社会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在研究的工作,也是对国家在推动社会发展是的良好参考。

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作用毋庸置疑,是绝对推动力,反过来说,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是不置可否的。

所以如何是经济增长和城镇化产生一个平衡点,使得两者可以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最后使得两者产生良性的互相作用。

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江西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首先,通过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和书籍,大致了解和梳理两者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和影响机制。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历史进程和如今现状,对建国之后和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城镇化率,速度和效果进行较全面的描述。

除此之外,大致分析江西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城镇化发展可能的原因。

其次,选取城镇化率和人均GDP相关数据,构建模型,运用动态计量分析方法,得到大致两者的数量关系,得到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以及相关结论。

为江西省更有力地推进城镇化提出有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增长环境分析江西省Abstract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re the two main themes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wo promote each other and coordinate with each other, have long been the focus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object.A steady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s the motive force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growth is the fundamental impetus to urbanization level enhances unceasingly.How to maintain steady economic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steadily advancing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to keep the benign interaction. This needs u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jiangxi province. First of all, we book, and organize related literatures both overview and combing the basic theory of interaction and influence mechanism.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from the history and status quo of nowadays, on and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peed and the effect of a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In additio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urbaniz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roughly to restrict the possible reasons of urbanization.Second, the selection of urbanization rate and the per capita GDP data, build the model, using the dynamic econometric analysis method, get roughly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 of the two, there is a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ogether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so on, to more effectively promote urbaniz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Keywords:urbanization;economic growth;situation analysis; jiangxisheng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言 (4)1.1选题背景和意义 (4)1.2研究现状 (4)1.3研究方法 (5)1.4论文结构安排 (5)第二章城镇化理论和问题的概述 (6)2.1 城镇及城镇化的内涵 (6)2.2 城镇化水平的衡量 (6)第三章江西省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7)3.1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历史进程 (8)(一)城镇化开始起步阶段(1949年~1957年) (8)(二)城镇化震荡停滞阶段(1958年~1977年) (8)(三)城镇化稳步发展阶段(1978年~2000年) (9)(四)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9)3.2 江西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10)第四章江西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原因 (11)4.1 江西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1)4.2 制约城镇化的原因 (12)第五章江西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14)第六章推进江西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15)致谢 (17)第一章绪言1.1选题背景和意义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产出的持续增加,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

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 0 1
[ 作者 简介 ] 郭爱 萍 ( 1 9 5 5 一 ), 女, 河北河 间人 , 教授 , 研 究生 , 研 究方 向 : 社 会 主义市 场经 济 、区域 经济 发展 与政策
邢 台学院学报
2 0 1 3 年第 4期
4 9
第2 8卷 第 4期 2 0 1 3年 1 2月
邢 台学 院学 报
J oUR NAL OF XI NGT AI UNI VE RS I TY
VO l _ 2 8 . No . 4
De c . 201 3
Hale Waihona Puke 江西省 区域 经 济差异 的成 因与对 策 分析
郭 旁 萍
( 中共江 西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江西南昌 3 3 0 0 0 3 )
中图分类号 :F 1 2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6 7 2 . 4 6 5 8 ( 2 0 1 3 ) 0 4 . 0 0 4 8 . 0 3
江西省南北地 区 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其 中北 部主要是南昌、九江、上饶、新余、萍乡、宜春、 鹰潭、景德镇等地级市;而南部主要有赣州、吉安 及抚州等三个城市,南北两地虽然土地面积相差不 大,但是总人 口数量却相差近千万,并且南北两地 的经济实力也相差悬殊,南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 仅为北部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江西省内的经济 发展存在严重失衡的问题,从而对其整体水平产生 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全省的经济发展及人 民生活 水平的改善。所 以 研 究江西省区域经济出现差异的 原因,并提 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其 区域经济的协 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来越 悬殊。
( 四 )产 业结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的不断深入 ,江西省的产业 结构 变化也非常明显,这种变化大大 改善 了人 民的 生活水平,并且促进地 区间的经济发展 。但是地 区 间产 业结构 的明显差异正是 导致 区域经济差异不断 扩大的重要原因。 表 1 江西 1 1 地市 2 0 1 1 年产业结构 占G D P比例分析表

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经济总量
近年来,江西省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21年GDP达到2.96万 亿元,同比增长8.6%。
产业结构
江西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渐形成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导 ,农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
社会发展
江西省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城市化水 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江西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估
南昌市
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 对较高,2019年GDP为5246.85亿元,居全省首 位。
赣州市
赣州市是江西省面积最大的城市,也是农业和人 口大市,经济发展水平一般,2019年GDP为 3474.24亿元,居全省第三位。
九江市
九江市是江西省的重要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经 济发展也相对较好,2019年GDP为3768.66亿元 ,居全省第二位。
数据分析
收集相关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江西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和趋势预测。
案例研究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产业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了解其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为优化江西省产业结构和发展现代服务 业提供借鉴。
02
江西省经济发展概况
江西省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地理位置
江西省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
03
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
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评估
要点一
经济总量
要点二
人均GDP
江西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较低水 平,2019年GDP仅为3.67万亿元,居 全国第18位。
江西省的人均GDP也相对较低,2019 年人均GDP为5.48万元,居全国第29 位。

江西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析

江西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析
数的构成可以看出江西省的区域 经济差距主要有北部内部差距造成,主要表现在上饶、 宜春与其它北部地区经济的差距过大,其次为南北之间 的差距, 而南部内部的差距比较小。从数据可以看出, 总 泰尔指数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 %’’" — %’’# 年,可以看出泰尔指数一路走高,到 %’’# 年达到 "$ "("!’ ,从 %’’# — !""" 年泰 尔指 数又逐 渐下 滑,到 然后从 !""" —!""& 年 !""" 年泰尔指数降低到 "$ ")’(* , 逐年升高, 到 !""& 年达到最大值 "$ "&!%’ 。分析泰尔指 数可以看出,江西省的区域经济差异有逐步扩大趋势, 并且主要表现为北部 + 市内的经济差异;其次表现为南 部 ) 市与北部 + 市之间的经济差异,南部 ) 市之间的经 济差异相对较小,主要因为南部 ) 市人均 ,-. 差距不 大,而北部 + 市各市之间人均 ,-. 差距较大,南部人均 从而会出现南北以及南北之间 ,-. 低于北部人均 ,-., 泰尔指数贡献率如此大的差距。 二、 江西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 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和扩大,是自然地 理环境、 经济政策、 交通条件、 制度、 人口质量、 对外开放 度和产业结构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 一)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客观因 素,主要体现为自然和区位资源两个方面,它们往往具 有不可移植性和不可改造性,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长期 影响作用。 从地形分布情况看,全省的地势分布周高中低。向
*)/ 。 这种矿产分布使江西北部矿产工业在北部发展 更为迅速, 为北部城市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业基础。 ( 二) 区域经济政策因素 在计划经济时代,经济投资严重偏向钢铁为首的煤 炭、 机械、 电力和铁路等五大行业, 导致了矿产资源丰富 的北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从而逐渐形成了具有较为完 善的工业体系,较好的基础设施,较理想的协作配套条 件, 技术先进, 工人素质高, 管理水平较高, 企业的自我 积累能力强。投资环境较好, 不仅易于从国内取得资金, 而且也易于取得外资的支持,而且中北部的优势区位也 便于其开展与国外的技术、产品交流,参与世界经济的 循环,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而南部煤炭等矿产资 源相对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北部与南 部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虽然有较好的钨、 铜、铀、 稀土等 资源优势,但在一定时期内资源开发的条件差,不仅公 路、铁路等运输网络不完善,而且开发所需的配套条件 也不理想,政府对这一地区的扶持力度有限,工业生产 落后。在国家计划经济时代, 资源大量向北部倾斜, 加剧 了江西区域经济差异。 ( 三) 交通条件因素 交通运输直接影响区域经济活动,是区域经济活动 生产、 流通、 分配、 消费环节以及各部门、 各地区之间实 现联系的纽带。现代工业必须有发达的交通物流系统做 支撑, 农业的现代化、 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工业产品的销 售、信息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发达 的交通网络是城市 ( 城镇 ) 间的人流、 物流、 能量流、 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环境
江西省自1980年至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660亿元,同期投资仅是江苏省的19%,福建的46%,为湖南同期投资的52%。

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制约江西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特别是南部落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改善农村交通状况,争取早日实现“村村通水泥(沥青)路”的目标,让农村能有更好的条件去发展经济。

(二)建好三个轴线:南昌—九江—武汉轴线、上海(杭州)—上饶轴线、广州—赣州轴线
增长极是带动区域发展的有效形式,而在落后地区又较难培植增长极,通过有效地组织中心城市与希望出现增长极的城市的联系,也就是通过“点—轴渐进式扩散”的发展模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3]点轴渐进式扩散是指发自扩散源,沿着若干扩散通道(线状基础设施束) 渐次扩散社会经济“流”,在距中心不同距离的位置形成强度不同的新集聚。

相邻地区扩散源扩散的结果使扩散通道联结,成为发展轴线。

南昌作为江西省的经济中心,基础设施条件好、科技教育较发达,因而南昌无疑是作为增长极的首选点。

九江面临长江黄金水道,水陆运输便捷,是江西重要的港口城市。

南昌——九江构成一个双核型空间结构,利用南昌区域中心的地位,结合九江港口城市的优势,把南昌、九江间建成一个工业带,是江西开发重点唯一的最佳选择。

南昌、
九江离武汉相对较近,融入到武汉外围经济环中将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

目前,将建成武汉—长株潭—萍乡—新余—南昌—九江—武汉高速公路环线,这个环线总长约1,000km,武汉—长沙—南昌连成一线,形成“汉三角”。

在此轴线上,南昌实力相比之下较弱,因而其主要是接受武汉、长沙的扩散,并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参与城市产业间的分工协作。

江西东部离杭州、上海最近的是上饶市,既有浙赣线又有320国道相连。

鹰潭距上饶106km,经济实力仅及上饶的一半,可作为上海(杭州)—上饶轴线上的延伸,可望成为次一级的增长极。

因此,赣东发展轴线就选择上海( 杭州)—上饶发展轴。

杭州作为此轴中间的一个中心城市,作为上海向此方向辐射的接力点,有利于江西东部城市接受上海的渐进扩散。

上饶市政府应加大与杭州市、上海市政府、企业的合作,积极招商引资,主动寻找合作方案,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升级。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且位于江西南部的中心地带,因其实力较弱,未能承担起辐射赣南的重任。

赣(州) 龙(岩) 铁路的开通,成为横贯我国南部,连接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和西南的交通大动脉的一部分,在全国路网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厦(门) 赣(州) 郴(州) 铁路、赣粤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使赣州成为我国东南部的又一交通枢纽。

以交通建设为契机,加快以赣州为核心的江西省副中心城市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现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本身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寻找新的出路,低成本优势
将在赣州发挥作用,珠三角部分产业会逐渐实现向赣州地区转移。

(三)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舒尔茨曾指出:“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力资本投资机会受挫的结果”,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江西应积极培养和引进师资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政府在政策上以适当倾斜,加强对相对落后的江西南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也可以拨出一定的“扶贫基金”来改造落后地区的学校建设。

通过加大教育投资,逐渐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进而采取积极行动以追赶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

(四)一手抓城市经济,一手抓县域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城市是国民经济的重心,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江西省经济发展落后于周边省份和存在着较大的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城市发展滞后、区域城市发展不平衡。

2006年南昌GDP为1184.5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为150.6亿元,而浙江省会杭州GDP为3440.99亿元、财政收入为624.49亿元,其二级城市宁波GDP为2864.49亿元、财政收入为561亿元。

所以,江西省必须解决城市经济实力弱,城市功能不强、不完备,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辐射作用小,地区经济发展缺少能起带动作用的增长极的问题,千方百计壮大城市经济实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创新城市管理、加强城市经营,提高城市公用设施供给效率,加速城市化发展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发展将缺少支撑,县域经济作为一个功能相对完整和健全的经济系统单元,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江西省70%的贫困县集中在赣南地区,因此要加大对赣南地区县域的投资和政策
上的扶持,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政策扶贫、科教扶贫、城镇带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措施,建设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后,江西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江西的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产业结构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制约了江西经济的协调发展,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在产业结构合理分配的基础之上。

江西省第一、三产业水平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第二产业在全国处于弱势地位,在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具有一定的优势;第三产业的区位商略大于1,但第二产业的区位商却小于1,说明江西省工业化水平低,因而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江西省产业发展总体不容乐观,第二产业中有色金属、采矿业相对有优势,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滞后,这严重限制了产业结构升级,所以,应该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力争培植效益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集团,创出一批名牌企业,还应继续放宽政策、创造有利条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比例较高,但主要体现在一些低附加值的服务业上,人均产出值很低,而金融、科技、通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却很缓慢。

因此,应努力促进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研究技术服务业等的发展。

各地应根据当地的产业和资源的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实
现生产的专业化和产业化。

南昌可以根据自己的原有的优势,大力发展汽车制造、航空、精密仪器、电子信息、食品、生物医药工业;九江可以依赖庐山和靠近港口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物流业,同时发展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冶金建材、汽车制造、电子电力、食品加工;萍乡继续发展矿资源开采业;抚州市在以坚持发展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以食品、建材、机械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完善改造纺织、化学、轻工等传统产业。

吉安工业比较落后,第三产业也不发达,农业占经济比例大,应该继续发展采煤、水泥制造、卷烟、钢材制造等工业企业,提升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上饶应该积极吸收杭州、上海的投资,实现产业升级,继续发展卷烟、矿山开采、有色金属加工、材料加工业等,壮大工业实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