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滴定分析法概述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讲解学习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讲解学习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一、酸碱滴定原理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之间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

基本反应H++ OH- = H2O滴定曲线与直接滴定的条件强碱滴定强酸强碱滴定弱酸强酸滴定弱碱cK a≥10-8cK b≥10-8多元酸的滴定混合酸的滴定多元碱的滴定c o K a1≥10-9c o K b1≥10-9K b1/K b2>104液基准物质无水碳酸钠、硼酸邻苯二甲酸氢钾、苯甲酸应用硼酸的测定、铵盐的测定、克氏定发、酸酐和醇类的测定等酸碱溶液pH计算一元弱酸两性物质二元弱酸缓冲物质理定分析方法。

基本反应M+Y=MY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酸效应αY(H)干扰离子效应αY(N)溶液酸度越大,αY(H)越大,表示酸效应引起的副反应越严重。

αY(H)=1+β1[H+] +β2[H+] ²+β3[H+] ³+β4[H+]⁴+βⁿ [H+] ⁿ[Y]越小,αY(N)越大,表示干扰离子效应引起的副反应越严重。

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αM(OH)、αM(L)及总副反应αMY的总副反应αY条件稳定常数K’MYαM越小,αY越小,K’MY越小,配合物稳定性越大滴定条件准确直接滴定的条件K’MY≥10-6分别滴定的条件K’MY≥10-6,△lgK≥5配位剂1.无机配位剂 2.有机配位剂:EDTA、CyDTA、EGTA、EDTP等指示剂铬黑T、二甲酚橙、钙指示剂、PAN等指示剂原理指示剂游离态与配合态颜色不同影响滴定突跃范围因素1.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K’MY一定时,CM越大,ΔpM’越大2.条件稳定常数的影响:CM一定时,K’MY越大,ΔpM’越大3.酸度的影响:pH越小,αY(H)越大,K’MY越小,ΔpM’越小4.其他辅助配位剂的影响:CL越大,αM(L)越大,K’MY越小,ΔpM’越小用掩蔽和解蔽的方法进行滴定常用掩蔽方法配位掩蔽法沉淀掩蔽法氧化还原隐蔽法解蔽法应用测定石灰石中CaO、测定Ga2+、Mg2+Bi3+、Zr4+、Th4+的滴定测定Cu2+、Zn2+、条件电极电位条件对电极电位的影响离子强度副反应酸度一般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一般用浓度代替活度酸度变化直接影响电对的电极电位条件平衡常数滴定反应条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1.反应物浓度2.温度3.催化剂4.诱导作用滴定化学计量点前化学计量点时化学计量点后曲线与终点的测定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自身指示剂、专属指示剂预处理预氧化、预还原,除去有机物:干法灰化。

4-滴定分析概论

4-滴定分析概论

滴定分析法概论作业答案3. 基准试剂(1)H 2C 2O 4 ·2H 2O 因保存不当而部分风化;(2)Na 2CO 3因吸潮带有少量湿存水。

用(1)标定NaOH[或用(2)标定HC1]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用此NaOH (HC1)溶液测定某有机酸(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偏高还是偏低?答:用(1)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时,结果偏低,H 2C 2O 4 ·2H 2O 风化,失水,有效成分H 2C 2O 4 增加m A /M A =1/2c B V B m 大→V 大→c 小用此NaOH 溶液测定有机酸的摩尔质量时结果偏高。

M A = m A /(c B V B ) c 小→M 大用(2)标定HCl 溶液的浓度时,结果偏高;Na 2CO 3吸潮,有效成分Na 2CO 3减少,m A /M A =1/2c B V B m 小→V 小→c 大用此HCl 溶液测定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偏低。

M A = m A /(c B V B ) c 大→M 小6.下列各分析纯物质,用什么方法将它们配制成标准溶液?如需标定,应该选用哪些相应的基准物质?H 2SO 4, KOH , 邻苯二甲酸氢钾, 无水碳酸钠。

解:基准试剂课采用直接配制法,非基准试剂只能采用间接配制法(标定法)配制。

H 2SO 4,KOH 用间接配配制法配成标准溶液。

邻苯二甲酸氢钾, 无水碳酸钠用直接配制法配成标准溶液。

H 2SO 4选用无水Na 2CO 3,KOH 选用邻苯二甲酸氢钾。

11.要加多少毫升水到1.000 L 0.2000 moL•L -1HCl 溶液里,才能使稀释后的HCl 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T HCl / CaO =0.005000g ∙ mL -1?已知:M CaO =56.08 g.mol -1 解:已知 M CaO =56.08 g.moL -1,HCl 与CaO 的反应:CaO+2H +=Ca 2++H 2O即: 2=ab 稀释后HCl 标准溶液的浓度为:1331783.008.562005000.010000.1210-⋅=⨯⨯⨯=⨯⨯=L mol M T C CaO CaOHCl HCl 设稀释时加入纯水为V mL ,依题意:1.000×0.2000=0.1783×(1.000+10-3×V)0.2000 = 0.1783 + 0.1783×10-3 × V0.2000 -0.1783 = 1.783×10-4 × V0.0217 = 1.783×10-4 × V∴ V=122mL (三位有效数字)12.欲使滴定时消耗0.10mol·L -1HC1溶液20~25 mL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Na 2CO 3多少克?此时称量误差能否小于0.1%?已知:M Na2CO3=105.99 g.mol -1解:设应称取x g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当V1=V=20mL ,时, x=1/2×0.10×20×10-3×105.99=0.11g当V2=V=25mL ,时, x=1/2×0.10×25×10-3×105.99=0.13g应称取基准试剂Na 2CO 3 0.11~0.13克如果要求称量的相对误差小于0.1%,一般采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一次的绝对误差为±0.0001g ,称量一份试样需读两次数,则绝对误差为±0.0002g , 则试样最小称取量为g g 2.0%1.00002.0=± 那么,称取0.11~0.13克, 此时称量误差不能小于0.1%16.称取分析纯试剂K 2Cr 2O 7 14.709g ,配成500.0mL 溶液,试计算:(1)K 2Cr 2O 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K 2Cr 2O 7溶液对Fe 和Fe 2O 3的滴定度;111.7.159,.845.55,.2.294:32722---===mol g M mol g M mol g M O Fe Fe O Cr K 已知解: 根据公式:VM m c B B B ⨯= (1) 已知 g m O Cr K 709.14722=,mL V 500=和 moL g M O Cr K 2.294722=代入上式得:111000.010005002.294709.14722--⋅=⋅⨯=L moL L mL mLmoL g g c O Cr K(2) C r 2O 72-+6Fe 2++14H +==2Cr 3++6Fe 3++7H 2OCr 2O 72 ≎ 6Fe 2 ≎ 6Fe ≎ 6Fe 3+ ≎ 3Fe 2O 3+-⨯=227261Fe O Cr n n 3227231O Fe O Cr n n ⨯=- ∴Fe O Cr K Fe O Cr K M LmL c T ⨯⨯⋅⨯=-6100011722722 =111845.556100011000.0---⋅⨯⨯⋅⨯⋅moL g L moL L moL =0.03351g ·mL -132722327223100011O Fe O Cr K O Fe O Cr K M L mL c T ⨯⨯⋅⨯=- =0.1000mL ·L -1117.159310001--⋅⨯⨯⋅⨯moL g L mL=0.04791g ·mL -117.已知1.00mL 某HCl 标准溶液中含氯化氢0.004374 g.mL -1,试计算:(1) 该HCl 溶液对NaOH 的滴定度T HCl/NaOH;(2) 该HC1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T HCl/CaO 。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的分析方法。

而滴定法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它通过溶液的滴定来确定物质的含量,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在分析化学中,有四种常用的滴定方法,分别是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

本文将对这四种滴定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希望能够为化学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酸碱滴定是一种通过酸碱中和反应来确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在实验中,通常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标志滴定终点,常见的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溴甲酚等。

酸碱滴定广泛应用于酸度、碱度和中和值的测定,是化学分析中最基本的滴定方法之一。

其次,络合滴定是一种通过金属离子与络合剂形成络合物的反应来确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络合滴定常用于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如测定水样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含量。

络合滴定的滴定剂通常是EDTA(乙二胺四乙酸)等络合剂,滴定过程中需要控制pH值以确保络合反应的进行。

第三,氧化还原滴定是一种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确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有淀粉溶液、二酮类化合物等。

氧化还原滴定广泛应用于测定含氧量、还原剂含量等,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滴定方法。

最后,沉淀滴定是一种通过沉淀生成反应来确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在沉淀滴定中,常用的滴定剂有氯化银、氯化铅等。

沉淀滴定广泛应用于测定阴离子含量,如测定水样中的氯离子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等。

总的来说,四种滴定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和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滴定方法。

在进行滴定实验时,需要注意滴定条件的控制、指示剂的选择以及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能够对化学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概述

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概述

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概述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概述一、滴定分析法的原理与种类1.原理滴定分析法是将一种已知精准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定量反应为止,依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这种已知精准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滴定液。

将滴定液从滴定管中加到被测物质溶液中的过程叫做滴定。

当加入滴定液中物质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定量反应完成时,反应达到了计量点。

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变化点称为滴定尽头。

滴定尽头与计量点不肯定恰恰符合,由此所造成分析的误差叫做滴定误差。

适合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反应必需按方程式定量地完成,通常要求在99.9%以上,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

(2)反应能够快速地完成(有时可加热或用催化剂以加速反应)。

(3)共存物质不干扰重要反应,或用适当的方法除去其干扰。

(4)有比较简便的方法确定计量点(指示滴定尽头)。

2.滴定分析的种类(1)直接滴定法用滴定液直接滴定待测物质,以达尽头。

(2)间接滴定法直接滴定有困难时常采纳以下两种间接滴定法来测定:a 置换法利用适当的试剂与被测物反应产生被测物的置换物,然后用滴定液滴定这个置换物。

铜盐测定:Cu2++2KI→Cu+2K++I2│用Na2S2O3滴定液滴定、以淀粉指示液指示尽头┗————————————————————→b 回滴定法(剩余滴定法)用定量过量的滴定液和被测物反应完全后,再用另一种滴定液来滴定剩余的前一种滴定液。

二、滴定液滴定液系指已知精准浓度的溶液,它是用来滴定被测物质的。

滴定液的浓度用“XXX滴定液(YYYmol/L)”表示。

(一)配制1.直接法依据所需滴定液的浓度,计算出基准物质的重量。

精准称取并溶解后,置于量瓶中稀释至肯定的体积。

如配制滴定液的物质很纯(基准物质),且有恒定的分子式,称取时及配制后性质稳定等,可直接配制,依据基准物质的重量和溶液体积,计算溶液的浓度,但在多数情况是不可能的。

4 滴定分析法

4 滴定分析法

2I S4O6

2
指示剂:淀粉指示剂,且需在近终点时加入。原因:当溶液 中有大量碘时,易被淀粉表面吸附,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
3.置换碘量法(司可巴比妥钠的含量测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凡标准电极电位高于
-还原,定量置换出I

0 I I 2 /2I的电对,其氧化态可用
2,置换出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
[H ] K aca 1.7 10 5 0.1000 1.3 103 (mol/L)
pH=2.88 缓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溶液组成:HAc+NaAc (Va>Vb)
冲液
[Ac ] pH pK a lg [HAc]
化学计量点时: 溶液组成:NaAc ,(Va=Vb) pH取决Ac-的离解
0 I 2 /2I的电对,其还原
态可用碘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此方法称为直接碘量法。 直接碘量法基本反应: I2(s) + 2e 2I-
2.直接碘量法滴定条件:只能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
液中进行。因pH>9,碘分子会发生歧化反应
3I2 +6OH-
5I-+IO- 3+3H2O
3.指示剂:
• 淀粉指示剂→蓝色
Kw 1.0 10 14 [OH ] Kbcb cb 5.00 10 2 5.4 10 6 (mol/L) 5 Ka 1.7 10

pH=8.72
化学计量点后: 溶液组成:NaAc+NaOH (Vb>Va)
pOH=4.30 pH=9.70
滴定曲线变化
非水溶液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在非水溶液中进行的酸碱滴定法 非水溶剂:与不含水的无机溶剂指的是有机溶剂与不 含水的无机溶剂 特点:增大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改变物质的酸碱性; 扩大酸碱滴定应用范围。

分析化学 滴定法概述

分析化学 滴定法概述

比较法:用一种已知浓度的标液来确定 另一种溶液的浓度方法。
4.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4.1物质的量浓度(简称浓度) (1)定义 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n), 如物质B的浓度用符号 表示。
(mol/L) 注意:单位和下角标!
(2 -1)
(2)物质的量n与质量m的关系
mB nB MB
(2 -2 )
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
基本概念 标准溶液 滴定分析的计算
1. 基本概念
(1)滴定分析法: 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加到 待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滴加的试剂 与待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为 止,然后根据试液的浓度和体积,通过
定量关系计算待测物质含量的方法。
(2)滴定:滴加标准溶液的操作过程。
5.2 被测组分质量分数的计算
设试样质量为mS ,被测组分的质量为 mA ,则被测组分在试样中的质量分数为
m 100% (2-8) m a m C V M b
A A S
A
B
B
A
a C V M 100% b m
B B A A S
(2-9)
5.3 根据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计算 滴定剂和被测物质之间的计量关系
C2O42-
间接测定
3. 标准溶液
概念
标准溶液:浓度准确已知的溶液 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
溶液的物质
一般试剂等级及标志
级别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标签颜色 主要用途
一级 优级纯 GR 绿 精密分析实验 二级 分析纯 AR 红 一般分析实验 三级 化学纯 CP 蓝 一般化学实验 生物化 生化试剂 BR 咖啡色 生物化学及 学试剂 生物染色剂 (染色剂:玫红色) 医用化学实验

医用基础学--滴定分析法概述

医用基础学--滴定分析法概述

突跃范围
10
酚酞
计量点
8
pH
6
HAc 甲基红
4
甲基橙
2
HCl
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滴 定 百 分 数/%
讨论
(1) 曲线起点的pH值高,是2.88 (2) 曲线前部分两端斜率较大
滴定开始后,溶液pH增加较快 接近计量点时,溶液pH增加较快 (3) 曲线前部分中部较平坦。随着滴定的进行,溶液 构成缓冲溶液,pH增加缓慢。 (4) 计量点时,pH为8.73
第一节 滴 定 分 析 概 述
一、滴定分析的概念与术语
滴定分析法
标准溶液
试样
滴定
化学计量点(计量点) 滴定终点
滴定误差
二、滴定分析的一般过程
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溶液的标定、分析组分含量
三、滴定分析反应的条件和滴定方式
条件: 1. 反应必须定量 2. 反应必须迅速完成 3. 无副反应,无干扰反应 4. 有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常见滴定方式: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 法、间接滴定法
❖ 通常溶液浓度以0.1 mol·L-1~0.5 mol·L-1为宜
强酸滴定强碱
14
12
10
强碱滴定强酸
8
pH
6
4
2
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百 分 数 /%
(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0.1000 mol·L-1 NaOH 滴定 20 mL 0.1000 mol·L-1 HAc 溶液pH的变化
0.6327 0.6326

滴定分析概述

滴定分析概述

2. 返滴定法(back titration) 返滴定法(back
返滴定法:先准确加入过量滴定剂,待反应完 返滴定法 全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滴定剂; 根据反应消耗滴定剂的净量就可以算出被测物 质的含量。 使用条件: 反应速率较慢,或反应物 使用条件:当滴定反应速率较慢 反应速率较慢 反应物 是固体,或没有合适的指示剂 没有合适的指示剂时,选用返滴 是固体 没有合适的指示剂 定法。
3.滴定误差 (end point error) 滴定误差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由此所 造成的误差。 4.指示剂 指示剂(indicator) 指示剂 为了能比较准确地掌握化学计量点的 达到,在实际滴定操作时,常在被测物质的 溶液中加入一种辅助剂,借助于它的颜色变 化作为化学计量点到达的信号,这种辅助试 剂称为指示剂。
例如,欲配制 0.01000mol/LK2Cr2O7 溶液1升 时,首先在分析天平上精确称取2.9420 克 K2Cr2O7 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后, 定量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再定容即得。
2.间接配制法 即先配成近似所需浓度的溶液,再 用基准试剂或另一种物质的标准溶液来 标定,然后计算出它的准确浓度。
nB = n A
二、滴定分析中确定基本单元的原则和步骤 确定基本单元的步骤: 确定基本单元的步骤 (1)写出有关方程式,将其配平。 (2)确定标准溶液的基本单元。 (3)根据计量关系,确定被测物的基本 单元,使之符合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
对于任一滴定反 应 tT +aA
P
T为滴定剂,A为待测物质,P为生成物。
滴定分析法的特点: 滴定分析法的特点: 1)用于常量组分的测定; )用于常量组分的测定 2)仪器简单、操作简便; )仪器简单、操作简便 3)快速准确; )快速准确 4)应用广泛; )应用广泛; 5)与仪器分析法相比,灵敏度较低。 )与仪器分析法相比,灵敏度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
例3: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浓盐酸的密度ρ =1.19g/mL)
①.是否可以准确确定HCl 的量? ②.如何配制?
③.怎样标定?
30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
⑴ 配制0.1mol.L-1盐酸溶液1000mL
(浓盐酸的密度ρ =1.19g/mL) 用量筒量取9mL浓盐酸,倒入预先盛有适量水的试 剂瓶中,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贴上标签。
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物。如KMnO4测定Ca2+
19
三、滴定分析法的分类和滴定方式
3、滴定分析法的特点
用于组分含量在1%以上的常量组分的分析; 快速、简便、准确度高(相对误差<0.2%); 应用范围广。
20
第二节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 基准物质
• 标准溶液的配制
21
一、基准物质

基准物质(primary reference material):
10
一、基本概念
滴定装置
11
一、基本概念
1、滴定分析法:
根据化学反应进行滴定的方法
2、滴定: (titration)
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 滴加到待测组分的溶液中,直到所加标准溶液和待测组分 恰好完全定量反应为止的操作
3、滴定液:(标准溶液,titrant)
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制备标准溶液用水应符合GB6682中三级水规格;

所用分析天平的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均
需定期校正;

标定标准溶液的试剂为基准试剂,配制标准溶液的
试剂为分析纯以上试剂。
33
二、标准溶液

制备标准溶液的浓度系指20℃时的浓度,在标定和
使用时,若温度有异,须校正;

“标定”或“比较”标准溶液浓度时,平行试验不
②、溶解; ③、转移至容量瓶定容。
28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
例2:锌标准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氧化锌约0.16g于100mL烧杯中,用少量水
润湿,再逐滴加入6mol/L盐酸溶液1mL,边加边搅至
完全溶解,定量转移入2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 刻度,摇匀。 ①、用分析天平称量基准物质(基准试剂); ②、溶解; ③、转移至容量瓶定容。
38
二、标准溶液
溶液储存时可能变质的原因:

玻璃与水和试剂作用或多或少会被侵蚀(特别碱性溶液), 因此低于1mg/mL的离子溶液不能长期存放; 由于试剂瓶密封不好,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氨或酸 雾侵入,使溶液发生变化;


一些溶液见光分解;
一些配位指示剂溶液放置时间长后发生聚合和氧化反应, 不能敏锐指示终点;
指示化学计量点到达而能改变颜色的辅助试剂。
8、滴定误差:(滴定误差:end point error)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吻合而引起的误差。
13
二、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1、滴定反应必须具备条件——滴定三原则
快速完全 定量 易确定终点
反应完全的程度达 到99.9%以来自 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 滴定的依据: 合适的指示剂
试比较四种滴定法 的共性与差异?
16
三、滴定分析法的分类和滴定方式
2、按滴定方式分类
直接滴定法 间接滴定法 (direct titration): (indirect titration):
返滴定法 (back- titration)
置换滴定法 (replacement titration)
17
三、滴定分析法的分类和滴定方式
1
实验3: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
思考下列问题
1.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如何计算?
2.碳酸钠质量为什么为0.15g?为什么用减量法称量? 3.滴定结束前为什么要加热?然后又冷却? 4.如何计算盐酸的准确浓度? 写出具体操作步骤 制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2
第五章分组预习表
第1组:酸碱:①什么是酸、碱?②如何比较弱酸、弱
4、被滴定液:(titrand)被测定的溶液
12
一、基本概念
5、理论终点:(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
滴入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反应完全时的点。
6、滴定终点:(end point of the titration)
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
7、指示剂:(indicator)
☀ 直接配制(步骤)
基准物质
☀ 标定法(步骤)
25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
3、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
例1:配制0.1000mol.L-1Na2CO3标准溶液500mL
n 溶质 C=———
V 溶液
容量瓶

①.确定Na2CO3固体的量? ②.选择溶解物质的仪器? ③.怎样确保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 ④.确保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不超过瓶颈上的刻度线?
(1)直接滴定法:利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待测物质
(2)返滴定法(回滴定法):在待测试液中准确加
入适当过量的滴定剂(标准溶液),待反应完全后,
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返滴剩余的第一种标准溶液。如:
用盐酸测定固体碳酸钙
返滴定法特点:用于反应速度慢或反应物是固体,加
入滴定剂后不能立即定量反应或没有适当指示剂的滴 定反应。
弱酸反应 0.1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 0.1 mol/L HCl溶液。 HAc
HBO3
第5组:多元弱酸、弱碱滴定的特点
4
第四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
Titrimetry Introduction
5
知识目标:
理解滴定分析的基本术语和分类,掌握滴定分析法对滴定 反应的要求;
将浓度高的标准溶液用煮沸并冷却的水稀释,必要
时重新标定;

碘量法分析时,溶液的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在15-
20℃之间进行;

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
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个月。
35
二、标准溶液
几点说明:
标准溶液由专人负责配制、标定; 标准溶液要定期标定。
36
二、标准溶液
碱的强弱?③酸碱滴定的条件?
第2组:指示剂:①变色原理;②变色范围;③如何选
择?
第3组:绘制滴定曲线:不同浓度一元强碱与强酸反应 1.0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 0.1000 0.0100 20.00 mL 1.0 mol/L HCl溶液 0.1 0.01
3
第五章分组预习表
第4组:绘制滴定曲线:相同浓度的一元强碱与不同
了解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掌握滴定分析中常用基准物
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掌握标准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和配制方法; 掌握滴定分析中的相关计算。
6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洗涤、使用常用玻璃器皿; 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分析天平;
能够正确计算标准溶液的浓度和待测组分的含量。
7
第一节
• 基本术语
14
二、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2、完成滴定分析的必备条件 准确称量物质质量的分析天平; 测量溶液体积的器皿; 能进行滴定的标准溶液; 能准确确定化学计量点的指示剂。
15
三、滴定分析法的分类和滴定方式
1、按化学反应类型及使用的溶剂不同分类
酸碱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络合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
实验2:容量器皿的使用和校正
解决三个问题:
1.滴定管的作用、种类、结构
2.滴定管的使用 3.滴定管的校正 4.写出具体操作步骤 ①.酸式、碱式滴定管的洗涤;
②.酸式、碱式滴定管的使用:20滴、10滴、半滴
③.50mL碱式滴定管与100mL容量瓶的相对校正
④.50mL酸式滴定管的绝对校正(P42表4.12)
9
一、基本概念
例2:VC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样品约0.2g于锥形瓶中,加新沸放冷的蒸馏 水100mL与稀醋酸10mL使溶解,加淀粉指示剂1mL,立 即用0.1mol/L碘标准溶液(滴定液)滴定,至溶液显 兰色并在30秒内不退 。 仪器: 天平、锥形瓶、滴定管
试剂: 标准溶液、被测溶液、指示剂
操作: 滴定
1、定义: 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2、用途: 用于测定被测物质含量。 如何配制标准溶液?
怎样根据标准溶液的量定量计算待测液的量?
24
Review:滴定分析法概述
一、基本概念
1、滴定液(标准溶液,titrant): 2、指示剂: 3、理论终点: 4、滴定终点:
二、基准试剂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
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溶液浓度的物质
1、应具备的条件: (1)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 (2)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同; (3)稳定; (4)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可降低称量误差)
22
一、基准物质
2、常用基准物质干燥处理方法
名称 碳酸钠 重铬酸钾 化学式 Na2CO3 K2Cr2O7 使用前的干燥条件 270-300℃干燥2-2.5h 研细,100-110℃干燥3-4h

易挥发组分的挥发。
39
第三节 滴定分析的计算
•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 滴定分析计算依据 • 标准溶液浓度计算 • 待测组分含量的计算
40
一、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cB = nB/V
邻苯二甲酸氢钾 KHC8H4O4 110-120℃干燥1-2h
草酸钠
氧化锌 氯化钠 硝酸银
Na2C2O4
ZnO NaCl AgNO3
130-140℃干燥1-1.5h
800-900℃干燥2-3h 500-650℃干燥40-45min 在浓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