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组青岛海尔收购美泰克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控制分析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控制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在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获取资源等方面的首选方式之一。
青岛海尔作为中国的家电巨头,一直以来都在不断进行跨国并购,以提高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其中,海尔于2016年成功收购了美国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为其加速国际化进程提供了重要助力。
然而,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风险控制成为了十分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中美两国政治、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
一、政策风险在进行跨国并购时,政策风险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政策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跨国并购的执行和效果。
因此,在进行跨国并购时,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并熟悉目标国家的法律法规、财税政策、外汇监管、市场准入等相关政策。
在海尔收购通用家电业务时,由于涉及到涉外资产的跨境转移,因此需要注意中国、美国两个国家的相关政策。
同时,在通用电气家电业务的交易过程中,美国政府还要求海尔保留其在美国的三个生产基地和维修中心,这对海尔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风险。
因此,企业需要在交易过程中前期就进行充分的合规性分析,保证合法性。
二、文化风险企业在跨国并购时,难免会面临文化差异的问题。
企业必须了解目标国家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差异,在交流、合作和管理上要有所调整和改变。
海尔收购通用家电业务时,文化差异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中国和美国在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企业需要在跨国并购之前进行文化风险评估,以了解目标文化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文化适应策略、管理方案和人员培训计划,以便于企业在整个收购过程中更好地管理和合作。
三、品牌风险在进行跨国并购时,品牌风险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目标公司的品牌在目标市场具有一定的形象和信誉,因此,品牌的保持和提升对于企业的跨国并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跨国并购之前,企业需要对目标公司的品牌进行评估和分析,以制定相应的品牌保护策略和品牌整合方案。
四、经济风险跨国并购所涉及的资金规模和时间周期都是相当庞大的,因此,经济风险则是跨国并购的常见风险之一。
青岛海尔并购美国通用家电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2、财务风险分析
(1)估值风险
(1)估值风险
在跨国并购中,估值风险主要来自于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由于信息不对称 和未来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企业可能高估或低估目标企业的价值,从而产生估 值风险。在青岛海尔并购美国通用家电的案例中,由于对美国通用家电的市场前 景及资产状况了解不够充分,青岛海尔可能面临估值风险。
3、灵活运用支付方式,降低支付风险
例如可以采用混合支付方式进行支付:部分现金加部分股权或债券等。这样 可以有效降低单一支付方式带来的财务风险。
四、结论与建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结论与建议
本次演示通过对青岛海尔并购美国通用家电的案例分析发现,跨国并购中存 在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估值风险、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等。为了有效管理这些风 险,企业应充分了解目标企业信息、优化融资结构、灵活运用支付方式等措施。 政府应加强对外投资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为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更多的帮助 和支持。此外,企业还应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团队的建设,以提高企业 在跨国并购中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3、灵活运用支付方式,降低支 付风险
3、灵活运用支付方式,降低支付风险
在跨国并购中,灵活运用支付方式是降低支付风险的关键。青岛海尔在并购 美国通用家电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目标企业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例如,青岛海尔可以采用股权支付方式减轻现金流压力,同时还可以采用发行债 券等债务性融资方式筹集资金进行支付。此外,青岛海尔还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支 付方式的组合来降低财务风险。
青岛海尔并购美国通用家电财 务风险管理研究
01 引言
目录
02
一、跨国并购与财务 风险概述
二、青岛海尔并购美
03 国通用家电背景及财 务风险分析
海尔收购美泰克

3.电器平民化。当前电器普遍的时代,美泰克需要迎合消费者心理,顺应时代潮流。
4.坚持创新的原则。在海尔中央研究院(位于青岛的海尔科研基地)的带领下推陈出新,及时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
坚持“走出去”战略。与国际化接轨,在得到UL,CSA,SAA,VDE,CE,SASO15个种类、48个国家的国际认证,ISO9001认证,ISO14001认证后,争创国际免检产品。
四、海尔与美泰克未来的发展状况
海尔未来发展状况:
1.海尔必须面对危机公关。危机的危险性自不必言,但危机的机遇性却是经营者决不可忽视的:首先,危机可以暴露企业的弊端,使企业能够对症下药,为进一步发展清除障碍;其次,企业在危机中往往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如果危机处理得当,可以比在常态下更为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提升企业公众形象的一次机遇。危机的普遍存在性、隐蔽性和本质的双重性决定了现代企业要想在商场中有最高的胜算,就必须具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必须充分考虑和1.加大科研力度。创造新型电器,在保住当前市场份额的状况下寻求争夺。
5.构建海外专营网络,实现全球市场竞争
“三个三分之一”。海尔以创国际名牌为导向的国际化战略,通过以国际市场作为发展空间的“三个分之一”的目标正在加快实施与进展。(海尔产品1/3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国外生产国外销售。)
6.国际化的信息、技术开发网络。在世界大城市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及时更新国际化信息。
海尔收购美泰克案例
一、兼并背景
海尔如今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采购、制造、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工业园13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30个,海外设计中心8个,营销网点58800个。按2004年的家电销售额计算,惠而浦是仅次于通用电器的美国第二大家电巨头,旗下家电品牌包括Roper和KitchenAid,美泰克则排在惠而浦之后,拥有Jenn-Air、Amana、Jade、Hoover等品牌。由于惠而浦在美国家电市场占据了30%到35%的市场份额,而美泰克的市场份额也达到15%到20%
海尔放弃竞购 美泰克的前世今生.doc

海尔放弃竞购美泰克的前世今生海尔放弃的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它为何在最后关头退出竞购?美国衣阿华州牛顿市是美国第三大家电制造商美泰克(Maytag)公司全球总部。
从美泰克公司CEO拉尔夫·黑克(Ralph F. Hake)的位于屋子一角的办公室望出去,公司员工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而外面街道上的车来车往也一览无余。
但是黑克现在已经没有了这个好心情,眼下他所领导的公司正作为一个猎物被众多想法各异的买家来回争夺。
成立于1893年的美泰克生产包括洗衣机、干衣机、洗碗机、电冰箱、灶具与吸尘器等众多产品,美泰克家电产品中洗衣机是全美品牌最好、知名度最高的产品;美泰克所生产的自动售货机在北美乃至全世界是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它目前大约占有17%的美国家用电器市场份额。
当2001年6月黑克接手的时候,美泰克此前一年的全球销售额为43亿美元,尚未亏损;4年之后,美泰克销售额仅仅增长了4.2亿美元,但是亏损则达到900万美元。
更为可怕的是,美泰克已经陷于10亿美元巨额债务的深渊。
40%的债务将于2006年到期,每年仅利息支出就要6000多万美元,公司发行的债券被评为“垃圾债券”。
1925年,美泰克在纽约股票市场上市。
2004年底它收到Ripplewood基金公司每股23美元的收购建议,但是当时管理层对形势判断过度乐观,否决了这个建议。
但是到了2005年5月,对方将收购价降到每股14美元的时候,美泰克却开始认真考虑。
此时,美泰克第一季度产品净销售下跌大约26.3%,其主要产品因为在BEST BUY这个美国大型网上折扣商场销售不佳而被停止出售。
2005年6月,已在美国闯荡多年的中国青岛海尔公司突然对收购美泰克产生兴趣,它联合美国风险投资公司Bain Capital 和Blackstone集团向美泰克提交了初步收购意向,即以每股约合16美元共.8亿美元的现金收购,并承诺承担美泰克9.7亿美元的债务。
为正式发出竞购请求,海尔对美泰克开始作尽职调查。
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控制21个!

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控制21个!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控制21个!这事实说明,中国经济不仅不是私有化的问题,而是经济殖民化的问题。
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中,排名前 5 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 21 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从行业上看,银行、保险、电信、汽车、物流、零售、机械制造、能源、钢铁、IT、网络、房地产等,凡此种种,这些热门行业都已经有外资进入。
并购方阵营中,来自美国的跨国公司最多,占比超过30%,欧盟企业次之,约占27%,其余来自东盟和日本等。
从资金来源看,国外收购资金主要包括两种:跨国企业、QFII 及各种私募基金,而且,近年来国际私募基金逐渐成为并购的主角。
“精英”喜欢说,开放国门,与狼共舞.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我们不是与狼共舞,是以身噬狼.《士兵突击》里老A和702团的演习较量,702团长自己评价这次演习说,攻不成攻,守不成守.号称攻方的三五三团全过程中就无隙发动像样的攻势.守的蓝军打一开始倒以劣势兵力四面出击,三五三团重装部队的数量优势和火力优势完全无法发挥,至今连蓝军指挥部位置都没能确定.不过换成"精英"来评价这次演习,他们会厚着脸皮说,谁说我们输了.我们还俘虏了一名中校.还是让我们看看各行各业被外资掌控的情况把:1.矿产贵州烂泥沟金矿远景储量在150吨以上,云南播卡金矿探明储量为150吨,辽宁营口市猫岭金矿远景储量达300吨,这三个世界级大型金矿都被境外资本轻易拿走了控制权,外资控股分别为85%,90%,79%.2.银行1).中国工商银行: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入股工商银行,收购工行10%的股份,收购价格1.16元。
上市后,按照2007年1月4日盘中价格6.77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755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净赚2460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9.3倍,世界罕见。
十大并购案例

并购已成为企业迅速扩张和企业家迅速增长财富的重要手段,因此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都上演着许多扑朔迷离的资本传奇故事。
有人为之自豪与狂欢,有人则为此沮丧和懊恼。
中国企业家及其企业也开始尝到其中的美妙与苦涩。
中海油和海尔分别高调并购美国优尼科和美泰克,华为欲重磅并购英国马尼可,都以失败告终,但却大大开阔了中国企业家及其企业的国际化视野,并得到了对国际市场游戏规则很好的历练。
这也就有了中石油等企业的再次成功起航。
并购也在迅速改变全球产业格局,并引起各国政府高度警惕。
凯雷并购徐工、法国SEB并购苏泊尔(21.76,-1.14,-4.98%)都引起了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并出台了相关政策;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同样导致了美国政府的介入而使这桩交易无疾而终。
并购近来表现出的更大魅力是,史无前例地影响着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和商业思想,并在不断加快这一认知和实践进程。
并购使企业综合竞争力被迫迅速提升,行业品牌集中度迅速加大,企业经营技能迅速攀升。
中国与世界正一同进入并购时代。
这也就是我们总结近三年来国内极具代表性的10大并购案例的初衷。
No.1联想并购IBM PC时间:2004年12月8日并购模式:“蛇吞象”跨国并购。
联想以12.5亿美元并购IBMPC业务,其中包括向IBM支付6.5亿美元现金和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集团普通股(18.5%股份),同时承担IBMPC部门5亿美元的资产负债。
联想5年内无偿使用IBM品牌。
联想当时年营业额30亿美元,且试图自己走出去,但无起色。
而IBM PC业务2003年销售额达到120亿美元,但亏损巨大,只好选择剥离PC业务。
并购难点:1.面临美国监管当局以安全为名对并购进行审查,以及竞争对手对IBM PC 老客户的游说;2.并购后,供应链如何重构。
最新挑战:如何整合文化背景悬殊的企业团队和市场。
典型经验:1.改变行业竞争格局,跃升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公司;2.把总部移至美国,选用老外做CEO,实施本土化战略,很好地把握了经营风险;3.先采取被并购品牌,再逐渐过渡到自有品牌发展。
海尔加速国际化

海尔加速国际化2005年07月08日 10:55不管成败如何,海尔的国际化依旧充满争论□记者袭祥德在经过长达15年的探索后,海尔的国际化之道终于转回到最简便也最有效的道路上。
6月中旬,海尔集团对外承认,正在考虑并购美国第三大家电企业美泰(Maytag)。
据海外媒体报道,6月20日,海尔美国公司与两家美国私人资金运营基金Blackstone Capital和Bain Capital已共同向美泰开出每股16美元的收购申请。
按照这个报价,海尔等3家企业至少要支付12.5亿美元,同时要承担美泰留下的9.75亿美元债务,整个收购完成至少需要22.5亿美元。
美泰是美国三大家电制造商之一 ,年销售收入在40亿美元以上,但近两年效益每况愈下,2004年净亏损达到900.6万美元。
海尔的竞争对手是一家名为Ripplewood控股公司组织的财团。
此前,Ripplewood公司已经与美泰达成每股14美元、总金额21亿美元的收购协议,但股东方考虑到谈判过程没有第三方介入,因此允许美泰30天时间寻找出价更高的收购方,随后海尔宣布介入竞购。
不过,海尔在国内对此事异常低调和谨慎。
6月22日,海尔集团企业文化中心在给《商务周刊》的回复中表示,“海尔集团非常关注Maytag的收购,但至今尚未对收购事宜做出任何决定。
”海尔的国际化起步于1991年。
当海尔品牌在国内市场取得初步成功后,开始策划把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出口海外,并采取当地建厂推广品牌的策略进行国际化。
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海尔选择了“先难后易”之路,即先在欧美发达国家开拓市场,后向发展中国家进军。
为此,海尔在拓展国际市场方面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走出去”,进入国外的主流国家、主流市场;第二步是“走进去”,走进国外的主流渠道,销售主流产品;第三步是“走上去”,也就是真正成为当地的一个主流品牌。
15年时间里,海尔在德国、美国、菲律宾等国家开设了13个海外工厂和22个贸易中心。
海信战略选择

海信国际化战略研究(湖南商学院黄少坚)[摘要] 本案例以海信集团国际化战略为核心,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海信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路径与海信海外直接投资的模式。
对同一背景下的中国其他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海信国际化战略海外直接投资0.引言中国大中型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将国际化经营作为发展壮大的战略。
中国加入WTO,尤其是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一方面在本土与跨国大公司同台竞争,迅速成长,在规模迅速扩展的同时,经营质量、创新能力也在提高。
另一方面在立足本土的前提下,展开跨国经营,有些还采用当今最流行的并购方式,开启了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化道路。
2005年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中海油竞购优尼科,TCL并购汤姆孙,海尔收购美泰克等等,都是大手笔运作,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预示着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即将掀起新一轮跨国并购的热潮[1]。
因此,研究中国本土企业的跨国经营模式,总结经验教训,将有促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健康成长。
本文以中国海信集团为例展开分析,探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模式以期对中国跨国经营的企业有所借鉴。
1.企业国际化理论综述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产品寿命周期理论、特定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邓林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产品寿命周期理论认为,主要是国内一些饱和的产品,为了延长它的产品寿命周期,在国外经营。
特定优势理论认为,国际化经营时,每个企业应该有自己的特定优势,换句话说就是有核心竞争力。
内部化理论主要从交易成本角度出发,认为内部化可以节省很多交易费用,企业的成本优势就会显著增强,竞争力就会增强。
邓林在总结国际化经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国际化经营折中理论。
它强调国际化经营应该有三个优势,一个是所有权优势,一个是内部优势,还有一个是区位优势。
它把这三个优势概括为国际化经营非常重要的支柱。
这些国际化经营理论在探索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般规律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但是仍然不能全面所有的企业国际化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
2005
1170000
-51294
-4.2
7732
-30928
-80
页数 18
美泰克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单位:千美元
年份 总资产 总负债 资产负 债比率 0.99
2002
3104249
3062110
资产负债比 率=总负债/ 总资产
2003
3024140
2958329
0.98
页数 29
美泰克未来三年利润预测表
年份 2005 2006 2007 总计 每股盈余
单位:美元
股份总数
单位:股
税后/净利润
单位:美元
0.54 0.75 0.8
79361344 79361344 79361344
42855125.76 59521008 63489075.2 165865208.96
5622
3419 6428 8146 5718 1616 10021 2523 14274 57767
市场总销售量 市场份额(%) 美泰克销售量
电灶
燃气灶 洗碗机 洗衣机 电烘干机 燃气烘干机 电冰箱 冷柜 微波炉 总计
12
18 16 20 19 25 11 1 2 ——
675
615 1029 1629 1086 404 1102 25 2855 9421
页数 28
利润预测
根据传统的每股收益指标计算公式为: 每股收益=期末净利润÷期末股份总数 2002年的期末股份总数为:77693004 2003年的期末股份总数为:78518300 2004年的期末股份总数为:81872727 为了使数据更加准确我们采取了这三年的期 末股份总数的平均数作为计算基数,即 79361344
页数 22
2005年第一季度其他相关财务信息
1、合并销售额比2004年下降了4.2% 2、家用电器销售额比2004年下降了2.8% 3、商用产品销售额比2004年下降了26.3% 4、总经营收入比2004年下降了3950万美元, 即下降了62.1%
页数 23
电器类别
美泰克2003年家电业主要电器销售数量 单位:千件
电工烘干机 燃气烘干机 冰箱 冷柜 微波炉 总计
销量情况分析
2003年和2004年的销售额分别是4791866千 美元和4721538千美元,主要家电销售量分别 是9421千件和7633千件。那么根据这个比例我 们可以算出2003年和2004年的家电销售平均价 格为:563.605美元。那么根据2005和2006年 的主要家电销售量可以得出预计销售额分别是: 4264799千美元和5237018千美元。 由此可以得出泰克公司2005年将继续亏损, 但是2006年就会上升,并且2006年的销量/销 售额增长率为22.80%。
页数 30
根据美泰克未来三年利润预测分析表可以得 出:美泰克公司预计会在未来的三年内税后净利 润总计达到165865208.96美元,大约为1.7亿美元。 并且2006的利润增长率为38.89%,2007年的利润增 长率为6.67%。 假设2007年后的利润增长率不变,保持在 6.67%,那么可以得出如果海尔以12.75亿(不包括 负债)的价格收购美泰克,那么: 42855125.76+59521008+[63489075.2*(11.0667ⁿ)]/(1-1.0667)=12.75亿 则计算得出n大致等于40年,也就是说如果海 尔在2005年以12.75亿的价格收购美泰克的话,假 设用税后净利润来抵消收购的成本的话则海尔需 页数 31 要差不多42年的时间。
市场总销售量 市场份额(%) 美泰克销售量
预计美泰克2005年家电业主要电器销售数量 单位:千件
电器类别 电灶 燃气灶 洗碗机 洗衣机 市场总销售量 市场份额(%) 美泰克销售量 6265 3802 7377 8932 12 18 16 20 752 684 1180 1786
电烘干机
燃气烘干机
6350
1677
19
25
1207
419
电冰箱
冷柜 微波炉
11019
2439 15074
11
1 2
1212
25 302
总计
62935
7567页数 26
电器类别 电灶 燃气灶 洗碗机 洗衣机
预计美泰克2006年家电业主要电器销售数量 单位:千件
市场总销售量 市场份额(%) 美泰克销售量 6361 3914 7513 9111 8301 6603 11246 2514 15485 73562 12 18 16 20 19 25 11 1 2 763 705 1202 1822 1577 1651 1237 25 310 9292页数 27
页数 5
做出假设:假设海尔收购美泰克
优势
SWOT
6
优势分析
1、海尔收购美泰克,可以利用美泰克的一线 品牌和完备的销售网络增加海尔在美国市 场上的市场份额。 2、海尔收购美泰克,可以立即获得新技术、 经验丰富的营销管理人才,降低研发和人 员培训费用。 3、美泰克与独立家电零售商、全美连锁零售 商和电器分销商/批发商有长期的贸易关系, 收购会使海尔获得新的销售渠道,这会一 定程度上降低海尔的促销费用。
青岛海尔集团:收购美泰克的案例 分析
演讲者:刘宁 小组成员:郭鹏 叶春芝 王娟 范 一伟 袁帅飞 孙春强
目 录
公司简介 产业分析 做出假设 SWOT分析 竞争分析 分销渠道分析 顾客购买行为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 决策及建议
2
青岛海尔公司简介
• 青岛海尔集团发家于一个濒临破产的电冰箱厂 (青岛电冰箱厂)。1984年,该厂引进德国利勃 海尔公司(Liberhaier)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了 海尔有限公司。从那时起,海尔就成为发展中国 家中前50位的跨国公司之一。海尔的家电产品涵 盖90个产品线的15000种产品,包括电冰箱、冷 柜、洗衣机、烘干机、洗碗机、微波炉和空调, 还有电视机和手机,全部在海尔这一品牌名下出 售。 • 海尔在中国的家电市场占主导地位,海尔占总过 130亿美元家电市场的30%,并在国内洗衣机、电 冰箱、真空吸尘器和空调市场上遥遥领先。海尔 以其产品质量、持续创新和顾客服务在国内市场 上赢得了美誉。从销售收入来看,海尔是继美国 的惠而浦和通用电气,瑞典的伊莱克斯和德国博 世西门子之后世界第五大家电企业。
859531
106978
1.53
2004
4721538
-70328
-1.5
660219
-9006
0.11
页数 17
2005年第一季度财务分析报表 单位:千美元
年份 同比去 同比去 销售额 年增加 年降低 /减少 (%) (千美 元)
1221294 —— ——
同比去 同比去 净收入 年增加 年增加 /减少 /降低 (千美 (%) 元)
页数 16
美泰克财务分析 2002-2004年财务分析 单
年份
位:千美元 销售额 比去年增 比去年 毛利润 净收入 每股股 票盈余 长/降低 增长/ (千美元) 降低(%) (美元)
4666031 —— —— 1004602 192526 2.43
2002
2003
4791866
+125835
+2.7
页数 11
机 会
优势
SWOT
威 胁
劣势
12
威胁分析
1、在美国的竞争压力较大,惠而浦、通用电 气、伊莱克斯的弗瑞吉戴尔家电占据美国 核心家电市场份额的78.1%。 2、收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高,对美国资本市 场认识不够,不确定性因素多,导致风险 高。 3、美国政府和企业的阻碍。 4、收购美泰克会减少海尔在开发拉美市场的 资本,使竞争对手抢先占领消费群体。 5、美国大容量的洗衣机很难返销国内,市场 局限性大。
页数 13
竞争分析
1、参与竞争收购的还有两个美国公司,收购 的价格可能会提高。 2、由于钢铁和石油价格的上涨使得家电竞争 非常激烈。 3、与惠而浦、通用电气等美国大型家电公司 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美泰克可能不会有 扭转的局面反而会拖累海尔。
页数 14
美国家电分销渠道分析
电器制造商
2020%22 2222222 2222%
页数 9
机 会
优势
SWOT
劣势
10
机会分析
1、中国政府的支持 2、海尔可以利用美泰克的配送网络和分销渠 道进行全球布局,从而提升自己在国际市 场上的地位。 3、利用的美泰克的影响力在美国上市,实现 梦想。 4、利用美泰克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使海尔在 美国的市场份额提高到16%,同时使海尔的 品牌形象提升。
2004
3020024
3095048
1.02
页数 1 债 存货 流动比 速动比 率 率
2002
132359 116374 468433 9 0 130432 983790 468345 3
144549 7 91063 515321
1.14
页数 21
2004年其它相关财务信息
1、家用电器销售额比2003年减少4000万美元 (即下降了0.9%)。 2、商用产品销售额比2003年减少3040万美元 (即下降了10.4%)。 3、总毛利为6.602亿美元,比2003年减少 1.993亿美元。 4、合并运营收入从2003年的2.283亿美元跌 落至4040万美元,即:合并运营收入从 2003年净销售额的4.8%下降到2004年的 0.9%。
页数 4
产业分析
1、北美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型家电市场,也是世界上 家庭饱和程度最“成熟”的地区,例如:目前北 美家庭电冰箱和炊具(除微波炉外)的拥有率接 近100%,洗衣机拥有率为94%,电熨斗为81%。 2、大部分大型家电产品在西欧和东欧市场的饱和度 约是北美的一半. 3、就人口和潜在购买力而言,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 大型家电消费市场,而且目前饱和度很低,市场 空间很大。 4、大洋洲家电市场的家庭饱和程度与西欧相仿,大 约有15家制造商在这一市场中角逐。 5、拉美市场有15家家电制造商,业内分析师认为, 拉美大型家电市场将来有很大的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