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与国际环境实验标准差异对照表
我国环境试验方法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对照表(供参考)

IEC68-2-17-1994替代1987年版 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 试验 试验Q:密封
26
GB2423.24-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
等同
IEC68-2-5-1975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 试验 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
27
GB2423.25-9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试验Z/AM:低温、低气压综合试验方法
GB2423.16-199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J和导则:长霉
等同
IEC68-2-10-1988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 试验 试验J和导则:霉菌生长
19
GB/T2423.17-9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等效
IEC68-2-11-1981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 试验 试验Ka:盐雾
51
GB/T2423.49-199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e:振动 正弦拍频法
等同
IEC68-2-59-1990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 试验 试验Fe:振动 正弦拍振法
52
GB/T2423.50-19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y:恒定湿热 主要用于元件的加速试验
49
GB/T2423.47-199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g:声振
等同
IEC68-2-65-1994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 试验 试验Fg:振动 诱发噪声
50
GB/T2423.48-199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f:振动 时间历程法
等同
IEC68-2-57-1989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 试验 试验Ff:振动 时间历程法
中国与国外游泳池水质标准主要指标的对比和分析

中国与国外游泳池水质标准主要指标的对比和分析1、浑浊度浑浊度是反映游泳池的物理性状的一项指标,也可以说是水中的能见度或透明度。
浑浊度的单位为NTU(散射浊度单位)。
从消毒和安全考虑,池水的浑浊度应比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的要求要高一些,通过国内游泳场的初步调查,常规的水处理(沉淀——砂滤——氯化)在正常合理的运行条件,是可以将浑浊度净化到≤1~2NTU。
世界卫生组织“游泳池水环境指导准则”指出宜在0.5NTU。
但考虑我国国情,新标准中规定目标为1NTU,参考日本标准,人数负荷高时可达2.0NTU的标准。
从表1可以看出,WHO和欧美发达国家的浑浊度指标都比较低,而我国和相邻国家及地区的浑浊度指标大大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我们认为在这次编制新“游泳池水平标准”时,应尽量缩小这种差距,与国际水平接轨。
各国游泳池标准中浑浊度限值见表1。
综观国外游泳池水质标准的发展,浑浊度限值趋向降低。
2、pH值生活饮用水的允许范围在6.5-8.5之间,对人们的饮用和健康均不受影响,但在游泳池水处理中,调节池水的pH值是很重要的。
大多数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取决于pH值,因此必须使pH值保持在一种消毒剂的最佳有效范围内。
以氯消毒剂为例,从表2可看出次氯酸盐与pH的变化关系。
7.2 70.7 29.37.4 60.4 39.67.5 54.8 45.27.6 49 51.07.8 37.8 62.28 27.7 72.38.2 19.5 80.58.5 10.8 89.2因此HOCL比OCL-是更强的氧化剂。
当水的pH为7.2时,次氯酸盐的氯为70.7%,当pH倾向高于7.8时,HOCL减少了一半。
由于随着pH升高,HOCL百分数降低,OCL-的量增加。
所以pH是非常重要的水质控制指标。
使用氯消毒应使pH值保持在7.2-7.8,消毒作用最有效和最经济,为了保证消毒效果使游泳者舒适和保持水质平衡等因素必须监测pH值,我国以前的游泳池标准将池水的pH范围定位6.5-8.5,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我们认为在pH的范围上,新的游泳池水质应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
欧盟与我国水质标准比较

对硫磷(mg/L)
0.003
灭草松(mg/L)
0.3
甲基对硫磷(mg/L)
0.02
百菌清(mg/L)
0.01
呋喃丹(mg/L)
0.007
林丹(mg/L)
0.002
毒死蜱(mg/L)
0.03
草甘膦(mg/L)
0.7
敌敌畏(mg/L)
0.001
莠去津(mg/L)
0.002
溴氰菊酯(mg/L)
0.02
0.9
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
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
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15消费者可以接受,并无异常变化
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
1消费者可以接受,并无异常变化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
臭和味
无异臭、异味
消费者可以接受,并无异常变化
0.02
六氯丁二烯(mg/L)
0.0006
丙烯酰胺(mg/L)
0.00050.10ug/ L
四氯乙烯(mg/L)
0.0410ug/ L(三氯+四氯)
甲苯(mg/L)
0.7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mg/L)
0.008
环氧氯丙烷(mg/L)
0.00040.10ug/ L
苯(mg/L)
0.011.0ug/ L
1,1,1-三氯乙烷(mg/L)
2
三氯乙酸(mg/L)
0.1
三氯乙醛(mg/L)
0.01
2,4,6-三氯酚(mg/L)
0.2
三溴甲烷(mg/L)
我国环境试验方法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对照表(供参考)

IEC68-2-35-1973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试验Fda:宽带随机振动高再现性修正件1(1983)
15
GB2423.13-199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db:宽带随机振动——中再现性
等同
IEC68-2-36-1973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试验Fdb:宽带随机振动中再现性修正件1(1983)
等效
IEC68-2-11-1981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试验Ka:盐雾
20
GB2423.18-200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等同
IEC68-2-52-1996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试验Kb:交变盐雾(氯化钠溶液)
21
GB2423.19-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c:接触点和连接件的二氧化硫试验方法
等同
IEC68-2-6-1985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试验Fc及导则:振动(正弦)
13
GB2423.11-199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d:宽带随机振动试验方法一般要求
等同
IEC68-2-34-1973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试验Fd:宽带随机振动一般要求修正件1(1983)
14
GB2423.12-199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da:宽带随机振动——高再现性
9
GB/T2423.7-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c和导则:倾跌与翻倒(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
等同
IEC68-2-31-1969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试验Ec:倾跌与翻倒修正件1(1982)
10
GB/T2423.8-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和导则:自由跌落
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比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X 6 5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1 6 7 4— 0 2 5 4 ( 2 0 1 3 ) 0 5— 0 0 1 6— 0 5
Co mp a r i s o n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a i r q u a l i t y s t a n d a r d s i n Ch i n a a n d a b r o a d
.
t h e c it r e ia r o f t h e i f r s t c l a s s re a c l o s e t o t h a t o f mo s t a d v a n c e d c o u n t r i e s ,wh i l e he t s e c o n d c l ss a i s mu c h l e s s s t r i c t .C h i n a s h o u l d g r a d u ll a y c a n c e l t h e ra g d i n g s y s t e m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q u li a t y s t a n d a r d s s i n c e i t h i n d e r e d t h e b la a n c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p o l l u t i o n c o n t r o l i n e a c h r e g i o n s .
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比

二级:居住 区、商业交 通居民混合 区、文化区、 工业区和农
村地区,执 行二类标准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CO
SO2 NO2 O3
Pb
PM2.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CO
SO2 NO2 O3
Pb
PM2.5
1、CO的浓度限值比较
欧盟 0.025
0.015 中国一级、美国次级
中国二级 0.035
(mg/m3)
国内外PM2.5年均浓度限值比较
国内一、二级标准 4.00
28.60 韩国
美国 40.00
(mg/m3)
国内外CO小时浓度限值比较
2、SO2的浓度限值比较
美国初级 0.075
中国一级、韩国 0.15
0.1 日本
0.5 中国二级
泰国 0.78
(mg/m3)
国内外SO2小时浓度限值比较
2、SO2的浓度限值比较
WHO 0.02
日本 0.105
5、Pb的浓度限值比较
美国季均 0.15
中国季均 1
0.5 中国、欧盟、韩国年均
(μg/m3)
国内外Pb年均和季均浓度限值比较
6、PM2.5的浓度限值比较
中国一级、美国 0.035
0.04 泰国
中国二级 0.075
(mg/m3)
国内外PM2.5日均浓度限值比较
6、PM2.5的浓度限值比较
美国初级 0.012
TSP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初级:初级 标准保护公 众健康,包 括“敏感” 人群: 如哮 喘病人,儿 童和老人
国内外洁净区标准等级对比

对平面布局影响大的条款-2
✓在过大、过复杂更衣室的同时 ✓许多设计不分无菌控制万级及非无菌控
制万级 ✓混淆了无菌及非无菌控制区的界限 ✓降低了标准 ✓增大了污染的风险 ✓浪费了投资
送风速度和换气次数
达到动态洁净度标准,须一定的条件 换气次数,单位: 次/小时
总送风量÷房间体积 风速,层流要求 0.45 (1±20%)米/秒 折算-比较
100
50
25
-
D
200
100
50
-
国际GMP规范对洁净度要求的特点
a) 强调动态监控,标准与产品质量直接相关 b) 关键区(高风险区)有风速及气流组织要求 c) 对关键作业采用双重安全措施 B+A 级 d) 欧盟和WHO指南中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实际执 行标准--关键区微生物不超1CFU/m3,其实是 不得检出。
-
10 000 35 300 100 000 353 000 1000 000
283 1 000 2 830 10 000 28 300
M6.5
100 000
3 530 000
100 000
M7
-
10 000 000
28 3000
USP28 <1116> 对制药业洁净级别标准表
区域
关键区 M3.5 控制区 M5.5 控制区
欧盟 GMP 2002 微粒指标 *
级别
静态(b)
动态(b)
尘粒最大允许数/m3(a)
A B(c) C(c) D(c)
≥0.5μm(d) 3500 3500 350000
3500000
≥5μm 1(e) 1(e) 2000 20000
≥0.5μm(d)
新旧国标内容差异对照

8
铂铑-铂热电偶直径0.5mm长度700mm
铑-铂热电偶直径0.5mm长度650mm
9
试样制备的时候筛分物取直径21mm筛上物
试样制备的时候筛分物取直径23mm筛上物
10
当料层中心温度达到1100℃切断N2
当料层中心温度达到1100℃稳定10min切断N2
GB/T 214-1996与GB/T 214-2007的对照表
若抽气量降到300ml/min以下,证明仪器各部件及接口气密性良好
7
无
仪器标定、标定程序、标定有效性核验
8
加入250~300ml的电解液
无具体规定加入量
9
空气干燥煤样0.05g
空气干燥煤样(0.05±0.005)g
10
无
硫酸标准溶液的配置
硫酸标准溶液的标定
11
将高温炉加热并控制在(1200±5)℃
将高温炉加热并控制在(1200±10)℃
GB474-1996与GB474-2008的对照表
序号
GB474-1996
GB474-2008
1
制样总则:(3种)情况下对制样的设备进行精密度核验和偏倚试验
制样总则:(4种)情况下对制样的设备进行精密度核验和偏倚试验
增加:首次采用或改变制样程序时
2
无
对制样环境、人员装备作出规定
对密封式和联合破碎缩分机提出“冲洗”程序
序号
GB/T 212—2001
GB/T 212—2008
1
范围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范围适用于褐煤、烟煤、无烟煤和水煤浆
2
两种水分测量方法(通氮干燥法、空气干燥法)
三种水分测量方法(通氮干燥法、空气干燥法、微波干燥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EC68-2-34-1973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Fd:寬頻隨機振動 一般要求 修正件1(1983)
14
GB2423.12-1997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Fda:寬頻隨機振動——高再現性
等同
IEC68-2-35-1973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Fda:寬頻隨機振動 高再現性 修正件1(1983)
等效
IEC68-2-50-1983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Z/AFc:低溫/振動(正弦)綜合試驗(散熱和非散熱試驗樣品通用)
38
GB2423.36-82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試驗Z/BFc:散熱和非散熱試驗樣品的高溫/振動(正弦)綜合試驗
等效
IEC68-2-51-1983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Z/BFc:散熱和非散熱試驗樣品的高溫/振動(正弦)綜合試驗
9
GB/T2423.7-1995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Ec和導則:傾跌與翻倒(主要用於設備型樣品)
等同
IEC68-2-31-1969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Ec:傾跌與翻倒 修正件1(1982)
10
GB/T2423.8-1995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Ed和導則:自由跌落
31
GB2423.29-1999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U:引出端及整體安裝件長度
等同
IEC68-2-21-1983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U:引出線和整體安裝件強度 修正件3(1992)
32
GB2423.30-1999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XA和導則:在清洗中浸漬
43
GB/T2423.41-1994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風壓試驗方法
44
GB/T2423.42-1995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低溫/低氣壓/振動(正弦)綜合試驗方法
45
GB/T2423.43-1995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元件設備和其它產品在衝擊(Ea)、碰撞(Eb)、振動(Fc和Fd)和穩態加速度(Ga)中的動力試驗時的安裝導則
7
GB/T2423.5-1995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Ea和導則:衝擊
等同
IEC68-2-27-1987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Ea及導則:衝擊
8
GB/T2423.6-1995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Eb和導則:碰撞
等同
IEC68-2-29-1987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Eb及導則:碰撞
等同
IEC68-2-47-1982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元件、設備和其它產品在衝擊(Ea)、振動(Fc和Fd)和恒加速度(Ga)等動力試驗時的安裝導則
46
GB/T2423.44-1995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Eg:撞擊 彈簧錘
等同
IEC68-2-63-1991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Eg:彈簧錘撞擊
等同
IEC68-2-45-1980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XA及導則:在清洗中浸漬 修正件1(1993)
33
GB2423.31-85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傾斜和搖擺試驗方法
34
GB2423.32-85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試驗Ta:濕潤稱量可焊性試驗方法
等效
IEC68-2-54-1985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Ta:錫焊、濕潤稱量法可焊性試驗
12
GB/T2423.10-1995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Fc和導則:振動(正弦)
等同
IEC68-2-6-1985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Fc及導則:振動(正弦)
13
GB2423.11-1997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Fd:寬頻隨機振動試驗方法 一般要求
等同
IEC68-2-67-1995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Cy:恒定濕熱 主要用於元件的加速試驗
53
GB/T2423.XX-19XX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試驗Fh:振動 寬頻隨機(數控)及導則
等同
IEC68-2-64-1993替代1989年版 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Fh:振動 寬頻隨機(數控)及導則
49
GB/T2423.47-1997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Fg:聲振
等同
IEC68-2-65-1994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Fg:振動 誘發雜訊
50
GB/T2423.48-1997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Ff:振動 時間歷程法
等同
IEC68-2-57-1989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Ff:振動 時間歷程法
29
GB2423.27-81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試驗A/ZMD:低溫、低氣壓濕熱連續綜合試驗方法
等效
IEC68-2-39-1976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Z/AMD:低溫、低氣壓和濕熱連續綜合試驗
30
GB2423.28-82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試驗T:錫焊試驗方法
等效
IEC68-2-20-1979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T:錫焊 修正件2(1987)
等同
IEC68-2-1-1990替代1974年版 環境試驗 第一部分 試驗 試驗A:寒冷 修正件1(1993),修正件2(1994)
4
GB2423.2-2000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 試驗方法 試驗B:高溫
等同
IEC68-2-2-1974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B:幹熱 修正件1(1993) 修正件2(1994)
IEC68-2-42-1982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Kc:接觸點和連接件的二氧化硫試驗
22
GB2423.20-81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試驗Kd:接觸點和連接件硫化氫試驗方法
等效
IEC68-2-43-1976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Kd:接觸點和連接件的硫化氫試驗
23
GB2423.21-91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試驗M:低氣壓試驗方法
51
GB/T2423.49-1997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Fe:振動 正弦拍頻法
等同
IEC68-2-59-1990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Fe:振動 正弦拍振法
52
GB/T2423.50-1999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Cy:恒定濕熱 主要用於元件的加速試驗
等效
IEC68-2-40-1976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Z/AM:低溫、低氣壓綜合試驗 修正件1(1983)
28
GB2423.26-92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試驗Z/BM:高溫、低氣壓綜合試驗方法
等效
IEC68-2-41-1976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Z/BM:高溫、低氣壓綜合試驗 修正件1(1983)
非等效
IEC68-2-13-1983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M:低氣壓
24
GB2423.22-87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試驗N:溫度變化試驗方法
等效
IEC68-2-14-1984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N:溫度變化 修正件1(1986)
25
GB2423.23-1995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Q:密封試驗方法
等同
IEC68-2-17-1994替代1987年版 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Q:密封
26
GB2423.24-1995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Sa:模擬地面上的太陽輻射
等同
IEC68-2-5-1975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Sa:模擬地面上的太陽輻射
27
GB2423.25-92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試驗Z/AM:低溫、低氣壓綜合試驗方法
國內與國際環境實驗標準差異對照表
1
GB2421-1999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1部分 總則
等同
IEC68-1-1988環境試驗 第一部分 總則 修正件1(1992)
2
GB2422-1995環境試驗 術語
等效
IEC68-5-2-1990環境試驗 第五部分起草試驗方法導則術語和定義
3
GB2423.1-1999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 試驗方法 試驗A:低溫
GB2423.16-1999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試驗J和導則:長黴
等同
IEC68-2-10-1988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J和導則:黴菌生長
19
GB/T2423.17-93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試驗Ka:鹽霧試驗方法
等效
IEC68-2-11-1981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Ka:鹽霧
41
GB2423.39-90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試驗Ee:彈跳試驗方法
等效
IEC68-2-55-1987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Ee及導則:彈跳
42
GB/T2423.40-1997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Cx:未飽和高壓蒸汽恒定濕熱
等同
IEC68-2-66-1994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Cx:穩態濕熱(不飽和高壓蒸氣)
35
GB2423.33-89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試驗Kca:高濃度二氧化硫試驗方法
36
GB2423.34-86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試驗Z/AD:溫度/濕度組合迴圈試驗方法
等效
IEC68-2-38-1974環境試驗 第二部分 試驗 試驗Z/AD:溫度/濕度組合迴圈試驗
37
GB2423.35-86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試驗Z/AFc:散熱和非散熱試驗樣品的低溫/振動(正弦)綜合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