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类大分子,它在维持生命活动、调控代谢过程和完成各种生物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不同的蛋白质结构决定了其特定的功能,而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则来源于其多样的结构类型。
本文将探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一、蛋白质的结构类型蛋白质的结构可分为四个层次: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1. 一级结构: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线性排列。
根据氨基酸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蛋白质分为多肽和多聚体两类。
2. 二级结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中氨基酸间的局部相对空间排列。
常见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和β-折叠。
3. 三级结构: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立体构象的整体排列,由二级结构元素的折叠和旋转所组成。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决定了其终生物理性质和功能。
4. 四级结构:四级结构是指蛋白质中两个或多个多肽链的空间排列。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对于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活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
不同的结构类型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
下面以几个典型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为例进行讨论。
1. 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酶的活性严重依赖于其特定的结构。
酶的结构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多肽链组成,这些链以特定的方式折叠和旋转形成酶的活性中心。
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的结合导致底物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酶的催化作用。
2. 抗体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抗体是一类具有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蛋白质。
抗体分子的结构包含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它们通过二硫键相互连接,形成Y形的结构。
抗体的结构决定了其可以与特定的抗原结合,从而阻止抗原进一步侵入机体或参与免疫反应。
3. 结构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结构蛋白是一类结构稳定,形成生物体内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关键蛋白质。
结构蛋白通常由多肽链相互组装而成,形成复杂的三维结构。
这种结构保持了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特征,同时还能提供细胞和组织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是生物体中最为重要的有机分子之一,它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到关键作用。
蛋白质的结构多样且复杂,这种结构的多样性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蛋白质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功能之间的联系。
一、蛋白质的结构层次蛋白质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是指由氨基酸组成的线性多肽链,通过肽键连接在一起。
二级结构是指由氢键形成的稳定的结构片段,常见的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
三级结构则是指蛋白质在空间上的折叠和疏水性相互作用形成的三维结构。
最后,四级结构是指多个多肽链通过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形成功能完整的蛋白质复合物。
二、蛋白质的功能1. 结构功能:蛋白质可以组成细胞的骨架结构,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稳定性。
例如,肌纤维中的肌动蛋白和微管中的微管蛋白可以赋予细胞运动和形态维持的能力。
2. 酶功能:蛋白质中的酶可以促进生物反应的发生,例如在代谢途径中催化化学反应,如葡萄糖酶催化葡萄糖的分解。
3. 运输功能:许多蛋白质可以在细胞和器官之间进行物质的运输。
血红蛋白是一种负责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组织的蛋白质。
4. 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可以识别和结合病原体,从而触发免疫反应,并协助淋巴细胞杀伤病原体。
5. 调节功能:一些蛋白质可以调节细胞内物质的合成和代谢,包括细胞凋亡、基因表达和信号转导等过程。
6. 结合功能:许多蛋白质具有结合小分子的能力,如激素与其相应的受体的结合。
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不同的结构使得蛋白质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担任特定的功能。
例如,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决定了其折叠形态和稳定性,从而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另外,蛋白质的胺基酸序列决定了其结构的折叠方式和功能区域的位置。
蛋白质的功能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温度、PH值和离子浓度等环境因素都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当蛋白质受到变性剂的作用时,其结构会发生破坏,功能也会丧失。
总结起来,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THE RELATION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一、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一)蛋白质是生物体重要组成成分(结构蛋白)
分布广:所有器官、组织都含有蛋白质;细胞的各个部分都含有 蛋白质。 含量高:蛋白质是生物体中含量最丰富的生物大分子,约占人体 固体成分的45%,而在细胞中可达细胞干重的70%以上。 更新快:组织细胞每天都在不断地更新。因此,人体必须每天摄 入一定量的蛋白质,作为构成和补充组织细胞的原料。
I 型MHC蛋白的结构
I 型MHC蛋白的功能
(二)蛋白质与配体的特异性结合
IgM的五聚体形式
IgG的结构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三、蛋白质一级结构是பைடு நூலகம்级结构与功能的基础
(一)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
牛核糖核酸酶A一级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关系
(二)一级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高级结构与功能
一级结构相似的多肽或蛋白质,其空间构象以及功能也相似。
细胞色素C的生物进化树
(四)重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可引起疾病
例:镰刀形红细胞贫血
HbA β 肽 链
N-val · his · leu · thr · pro · glu · glu · · · · ·C(146)
HbS β 肽链
N-val · his · leu · thr · pro · val · glu · · · · ·C(146)
Hb氧合与脱氧构象转换示意
血红素与氧结合后,铁原子半径变小,就能进 入卟啉环的小孔中,继而引起肽链位置的变动。
别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 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伴随其功能的变化,称为别构效应。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分子,它们在细胞中起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功能。
不同的蛋白质拥有不同的结构,这些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
因此,探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蛋白质结构入手,探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
一、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链状分子,它们通过肽键连接在一起。
蛋白质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其中,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中的局部结构,如α-螺旋、β-折叠等;三级结构是指整个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而四级结构是由两个或多个蛋白质互相作用形成的复合物结构。
二、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在生物界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如酶、结构蛋白、激素、抗体等。
其中,酶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蛋白质,它们可作为催化剂促进生物反应的进行。
结构蛋白是构成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器的基本支架,它们起到维持细胞形态稳定性的作用。
激素则是控制体内各种生理功能的化学信使,它们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与细胞相互作用。
抗体则是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们能够与入侵的病原体结合并激活免疫反应。
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一方面,蛋白质的结构为它们的功能提供了基础。
不同的蛋白质拥有不同的结构,因此它们能够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例如,酶具有特定的空间位形,这些空间位形使得它们对特定底物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而抗体则通过特定的抗原结合位点来识别入侵的病原体。
这些结构的差异直接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
另一方面,蛋白质的功能对其结构产生影响。
例如,在酶的催化作用中,底物与酶结构之间存在互动作用,这种互动作用通过构象变化使底物转化为产物。
此外,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功能。
这些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蛋白质的结构。
四、蛋白质结构与疾病蛋白质结构与疾病也密切相关。
某些病理学变化常常表现为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
简述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简述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是生物体中至关重要的一种生物大分子。
它不仅通过形态、功能多样性支持或调节生命的各种机能,还参与到能量代谢、信号传导等重要生理过程中。
而蛋白质的各种功能与其特殊的空间结构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对蛋白质在生命体系中的功能所产生的原因作出简要阐述。
一、蛋白质的结构分类和性质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由其一级和二级结构组成的,主要具有弯曲、环形和螺旋等基本结构类型。
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由一系列氨基酸以特定顺序连接而成的线性多肽链。
二级结构是由α-螺旋、β-折叠等二级元件,按一定的空间位置和拓扑关系连接成的规则性结构。
而三级结构则是指由多个不同的二级结构等连接成的如几何形态般的折堆交错折叠结构。
根据蛋白质聚合体的不同构成成分,可将蛋白质分为单体、多聚体和复合物三种类型。
同时,一些蛋白质具有可溶、可短期和积累的特性。
其中可溶的蛋白质通过其在水溶液中易游离运动以及能够与其他蛋白质、多肽和其他有机化合物进行相互作用;可短期的蛋白质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做出响应,而不必长期存在;积累性蛋白质则具有很高的保持稳定模式、生物限制性、自限制性等性质,可以被识别和分解。
二、蛋白质的功能种类及作用机制蛋白质有多种功能种类,主要分为催化酶、结构性蛋白、纤维蛋白、激素、受体、抗体、运输蛋白、负责调节稳态和保护细胞膜等职能,下面将简要介绍蛋白质在这些方面的具体作用。
1. 催化酶: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它们能够将化学反应加速到生命体系所需要的速率。
若缺少某些酶,代谢过程就会相应受到抑制,从而会引起很多严重的疾病。
蛋白质的酶活性主要是由其特定的氨基酸在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的互作下构成的特殊酶活位及酶标志序列所决定。
不同的酶活性模型在与其底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往往对应不同的催化过程。
2. 结构性蛋白和纤维蛋白:如胶原蛋白和骨架蛋白,主要在细胞形态和组织形态方面发挥作用,为细胞组织赋予一定的强度和支撑作用。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异)。
1、胰岛素
2、细胞色素C
说明:不同机体中表现同一功能的蛋白质的
氨基酸排列顺序有明显差异。起决定作用的是 一级结构中的相同部分(不变的氨基酸残基部 分),它对维持蛋白质的特定构象和发挥生物 学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A链
1 5
—S————S—— 6 7 S S 5 7 10 15 10 11 15 20 S S 19 20 21
子结合成不溶性盐而沉淀.
加热变性沉淀法:蛋白质因加热变性而凝固.
◆ 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变性:天然蛋白质分子在受到理化因素的作用时 导致溶解度降低、不对称性增高、生物活性丧失及理化 特性改变,此过程称之为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分子中次级键被破坏,引起 天然构象解体。变性不涉及共价键破坏,即蛋白质一级
球状蛋白是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多的一类蛋白质。 这类蛋白结构紧密,分子的外层多为亲水性残基,能够 发生水化;内部主要为疏水性氨基酸残基。因此,许多 球蛋白分子的表面是亲水性的,而内部则是疏水性的。 典型的球蛋白是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脊 椎动物红细胞主要 组成部分,它的主 要功能是运输氧和 二氧化碳。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胶体溶液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质是不能通过半透膜。 所谓半透膜是指这类膜上具有小孔,只允许水及小分 子物质通过,而蛋白质等大分子不能通过,故称为" 半透膜"。
动物体内的各种膜,另外像人造火棉胶、羊皮纸、 玻璃纸等都是半透膜。在生产实践中可用这种半透膜 作成的透析袋除去蛋白质样品中所混有的小分子物质, 达到纯化蛋白质之目的。 与低分子物质比较,蛋白质分子扩散速度慢,不 易透过半透膜,粘度大,在分离提纯蛋白质过程中, 我们可利用蛋白质的这一性质,将混有小分子杂质的 蛋白质溶液放于半透膜制成的囊内,置于流动水或适 宜的缓冲液中,小分子杂质皆易从囊中透出,保留了 比较纯化的囊内蛋白质,这种方法称为透析(dialysis)。
生物化学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生物化学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是生物体中必不可少的一类有机分子,它们在生命活动中担当着关键的角色。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密不可分,只有了解其结构,才能深入理解其功能。
本文将介绍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和功能,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可以从氨基酸序列开始。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通过肽键连接在一起。
不同的氨基酸组合而成的序列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在蛋白质家族中,氨基酸序列可以有很大的变化,导致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的形成。
二、二级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在氨基酸序列中存在着两种常见的二级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
α-螺旋是由氢键相互作用形成的螺旋形结构,具有稳定性和韧性。
β-折叠是由氢键相互作用形成的平行或反平行的链状结构,具有稳定性和刚性。
不同氨基酸序列所形成的二级结构会决定蛋白质在空间立体结构中的排列方式。
三、三级结构——立体构象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氨基酸序列在空间中的立体构象。
它的形成受到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等多种相互作用力的调控。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决定了其最终的立体构象,从而影响其功能的表现。
不同的蛋白质通过三级结构的差异来实现其特定的功能,如酶的催化作用、抗体的识别能力等。
四、四级结构——多肽链聚合体在某些情况下,多个蛋白质可以相互结合形成一个更大的功能单位,这种现象被称为四级结构。
例如,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就是由四个亚单位组成的。
四级结构的形成使得蛋白质的功能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蛋白质的特定结构决定了其特定的功能,而功能的表现也要依赖于蛋白质的特定结构。
举例来说,酶作为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其特定的结构使得它可以与底物结合,并通过催化反应来转化底物。
同样,抗体作为一种免疫分子,其特定的结构允许它与抗原结合,并发挥识别和中和作用。
总结起来,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密不可分。
深入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层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功能的表现。
(完整版)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结构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在蛋白质分子从N-端至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空间构象和特异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但不是决定蛋白质空间构象的唯一因素。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的主链骨架本身在空间上有规律的折叠和盘绕,它是由氨基酸残基非侧链基团之间的氢键决定的。
常见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三股螺旋、β折叠、β转角、β凸起和无规卷曲。
α螺旋中肽链骨架围绕一个轴以螺旋的方式伸展,它可能是极性的、疏水的或两亲的。
β折叠是肽链的一种相当伸展的结构,有平行和反平行两种。
如果β股交替出现极性残基和非极性残基,那么就可以形成两亲的β折叠。
β转角指伸展的肽链形成180°的U形回折结构而改变了肽链的方向。
β凸起是由于β折叠股中额外插入一个氨基酸残基而形成的,它也能改变多肽链的走向。
无规卷曲是在蛋白质分子中的一些极不规则的二级结构的总称。
无规卷曲无固定走向,有时以环的形式存在,但不是任意变动的。
从结构的稳定性上看,右手α螺旋>β折叠> U型回折>无规卷曲,但在功能上,酶与蛋白质的活性中心通常由无规卷曲充当,α右手螺旋和β折叠一般只起支持作用。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卷曲和折叠,形成主要通过氨基酸侧链以次级键以及二硫键维系的完整的三维结构。
三级结构通常由模体和结构域组成。
稳定三级结构的化学键包括氢键、疏水键、离子键、范德华力、金属配位键和二硫键。
模体可用在一级结构上,特指具有特殊生化功能的序列模体,也可被用于功能模体或结构模体,相当于超二级结构。
结构模体是结构域的组分,基本形式有αα、βαβ和βββ等。
常见的模体包括:左手超螺旋、右手超螺旋、卷曲螺旋、螺旋束、α螺旋-环-α螺旋、Rossmann卷曲和希腊钥匙模体。
结构域是在一个蛋白质分子内的相对独立的球状结构和/或功能模块,由若干个结构模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球形结构单位,它们通常是独自折叠形成的,与蛋白质的功能直接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摘要:蛋白质特定的功能都是由其特定的构象所决定的,各种蛋白质特定的构象又与其一级结构密切相关。
天然蛋白质的构象一旦发生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它的生物活性。
由于蛋白质的构象的变化引起蛋白质功能变化,可能导致蛋白质构象紊乱症,当然也能引起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现而今关于蛋白质功能研究还有待发展,一门新兴学科正在发展,血清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本文仅就蛋白质结构与其功能关系进行粗略阐述。
关键词: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空间结构、折叠/功能关系、蛋白质构象紊乱症;分子伴侣正文:
1、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分子中关键活性部位氨基酸残基的改变,会影响其生理功能,甚至造成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
例如镰状细胞贫血,就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中两个β亚基第6位正常的谷氨酸变异成了缬氨酸,从酸性氨基酸换成了中性支链氨基酸,降低了血红蛋白在红细胞中的溶解度,使它在红细胞中随血流至氧分压低的外周毛细血管时,容易凝聚并沉淀析出,从而造成红细胞破裂溶血和运氧功能的低下。
另一方面,在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关系中,一些非关键部位氨基酸残基的改变或缺失,则不会影响蛋白质的生物活性。
例如人、猪、牛、羊等哺乳动物胰岛素分子A链中8、9、10位和B链30位的氨基酸残基各不相同,有种族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它们都具有降低生物体血糖浓度的共同生理功能。
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不同生物中具有相似生理功能的蛋白质或同一种生物体内具有相似功能的蛋白质,其一级结构往往相似,但也有时可相差很大。
如催化DNA 复制的DNA聚合酶,细菌的和小鼠的就相差很大,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可见生命现象十分复杂多样。
2、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和其性质及生理功能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不同的蛋白质,正因为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因此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
如指甲和毛发中的角蛋白,分子中含有大量的α-螺旋二级结构,因此性质稳定坚韧又富有弹性,这是和角蛋白的保护功能分不开的;而胶原蛋白的三股π螺旋平行再几股拧成缆绳样胶原微纤维结构,使其性质稳定而具有强大的抗张力作用
又如细胞质膜上一些蛋白质是离子通道,就是因为在其多肽链中的一些α-螺旋或β-折叠二级结构中,一侧多由亲水性氨基酸组成,而另一侧却多由疏水性氨基酸组成,因此是具有“两亲性”(amphipathic)的特点,几段α-螺旋或β-折叠的亲水侧之间就构成了离子通道,而其疏水侧,即通过疏水键将离子通道蛋白质固定在细胞质膜上。
载脂蛋白也具有两亲性,既能与血浆中脂类结合,又使之溶解在血液中进行脂类的运输。
3、折叠/功能关系
体内各种蛋白质都有特殊的生理功能,这与空间构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肌红蛋门和血红蛋白是阐述空间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典型例子。
肌红蛋门(Mb))和血红蛋白(Hb)都是含血红素辅基的结合蛋白质。
Mb有一条肽链,经盘曲折折叠形成三级结构,整条肽链由A~H8段α螺旋盘曲折叠成为球状,疏水氨基酸侧链在分子内部,亲水氨基酸侧链在分子外部,形成亲水的球状蛋白,血红素辅基位于Mb分子内部的袋状空穴中。
Hb有四条肽链,两条β链也有与Mb 相似的A~H8段α螺旋,有两条α链只有7段α螺旋。
Hb与Mb的折叠方式相似,也都能与氧进行可逆的结合。
Hb的一个亚基与氧结合后可引起构象变化,是另一个亚基更易于与氧结合,这种带氧的亚基协助不带氧的亚基去结合氧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
氧与Hb结合后可
引起Hb构象变化,这种蛋白质分子在表现功能的过程中引起的构象变化的现象称为变构效应。
小分子的氧称为变构剂,Hb则称为变构蛋白。
Hb的这种变构蛋白的氧解离曲线呈“S”形,Hb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而不是变构蛋白的Mb,其中氧解离曲线为矩形双曲线,功能主要是贮存氧。
4、蛋白质构象紊乱症
生物体内蛋白质错误折叠概率很高,但是强大的质量控制系统,如分子伴侣、蛋白质的泛素降解途径、DNA修复、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等,能在遗传信息表达的各个时期减少错误折叠蛋白质的产生。
当然如果这些蛋白质不能及时清理,它们将发送聚集,导致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国外对与多肽错误折叠后聚集的毒性机制及相应对策的研究日益重视。
错误折叠蛋白质通常产生三种效应:(1)被细胞防御机制降解,导致功能缺失(2)发生错误定位,导致细胞功能紊乱(3)错误折叠蛋白质相互聚集形,成淀粉样沉积物【9】。
近年来发现一些疾病总伴随有蛋白质错误折叠并发生聚集的现象,这类疾病统称为蛋白质构象紊乱症(protein conformational disorder,PCD)。
所有涉及PCD的蛋白质都是一级结构不变而二级结构或三级结构发生改变。
这些蛋白质各不相同在序列和结构上都没有任何同源性。
但是这些发生聚集的错误折叠蛋白质都具有极其稳定的β折叠构象。
β折叠是致病的错误折叠蛋白质中最常见的一种构象。
同一蛋白质或不同蛋白质的β折叠片之间通过肽键的氨基(—NH)和羰基(—CO)形成氢键。
这种结构极其稳定,在患PCD的个体组织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以这种方式相互交联,形成不溶性纤维状聚集体(insoluble fibril-like aggregates)。
蛋白质功能被研究得最为详细的当推酶蛋白(enzyme protein),酶委员会(enzyme committee,EC)对酶的4个层次的分类是迄今最完备的蛋白质功能分类系统。
每个酶都能用一个EC数(EC number)来表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黄积涛. 蛋白质结构、运动、功能.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2
2胡敏. 蛋白质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
3韦日生、王佩蓉、尹长城. 骨骼肌内质网Ca离子泵装运Ca离子的结构基础.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6
4董彩华、王志强、王延枝. 大豆液泡膜H+-ATPase功能与构象关系的初步研究.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0
5方慧生、吴梧桐、王旻、余江河、郑珩. 蛋白质天然构象预测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5
6白晓苏、任伟、张素华. 血清蛋白组学的最新研究以及应用现状.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7张建国、何彩云、段爱国、殷继艳. 植物热激蛋白研究进展.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