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探究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刘玉兵)

磁通量发生变化的因素
发生变化; ①磁感应强度 B发生变化; ②线圈的面积S发生变化; 线圈的面积S发生变化; ③磁感应强度B与面积S之间的夹角θ发生变化. 磁感应强度B与面积S之间的夹角θ发生变化.
遗憾出自哪里? 遗憾出自哪里?
1825年,科拉顿做 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将 一个磁铁插入连有灵敏 电流计的螺旋线圈,来 观察在线圈中是否有电 流产生。但是在实验时, 科拉顿为了排除磁铁移 动时对灵敏电流计 的影响,他通过很长的导线把接在螺旋线圈上的灵敏电流计放到另一间房 里他想,反正产生的电流应该是“稳定”的(当时科学界都认为利用磁场 产生的电应该是“稳定”的),插入磁铁后,如果有电流,跑到另一间房 里观察也来得及就这样,科拉顿开始了实验。然而,无论他跑得多快,他 看到的电流计指针都是指在“0”刻度的位置。科拉顿失败了。
学法指导
闭合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产 生不是取决于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 量“有不有”,而是取决于磁通量 有不有” “变不变”。 变不变”
例2、下列图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 × × × × × ×× × × v ×× × × × (A)
× × × × × × × ×× × × ×× × × × (B)
精彩回放
“电生磁”!
“磁生电”?
“磁生电”是在变化、运动过程中才 磁生电”是在变化、 磁生电 能出现的效应! 能出现的效应!
变 化 的 电 流 变 化 的 磁 场 运 动 的 恒 定 电 流 运 动 的 磁 铁 在 磁 场 中 运 动 的 导 体
重温初中时光
在初中学过,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 在初中学过, 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还有哪些情况可以产生感应电流? 还有哪些情况可以产生感应电流?
第82讲 磁通量及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解析版)

第82讲磁通量及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一.知识回顾1.磁通量(1)定义: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磁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叫作穿过这个面积的磁通量,简称磁通。
我们可以用穿过这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的多少来形象地理解。
(2)公式:Φ=BS。
(3)公式的适用条件:①匀强磁场;②S是垂直磁场方向的有效面积。
(4)单位:韦伯(Wb),1 Wb=1T·m2。
(5)标量性:磁通量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
磁通量的正负是这样规定的:任何一个平面都有正、反两面,若规定磁感线从正面穿出时磁通量为正,则磁感线从反面穿出时磁通量为负。
(6)物理意义:相当于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的条数.如图所示,矩形abcd、abb′a′、a′b′cd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与平面a′b′cd垂直,则:(1)通过矩形abcd的磁通量为BS1cos θ或BS3.(2)通过矩形a′b′cd的磁通量为BS3.(3)通过矩形abb′a′的磁通量为0.2.磁通量的变化量在某个过程中,穿过某个平面的磁通量的变化量等于末磁通量Φ2与初磁通量Φ1的差值,即ΔΦ=Φ2-Φ1。
磁通量变化的常见情况变化情形举例磁通量变化量磁感应强度变化永磁体靠近或远离线圈、电磁铁(螺线管)内电流发生变化ΔΦ=ΔB·S有效面积变化有磁感线穿过的回路面积变化闭合线圈的部分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如图ΔΦ=B·ΔS回路平面与磁场夹角变化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如图磁感应强度和有效面积同时变化弹性线圈在向外拉的过程中,如图ΔΦ=Φ2-Φ1磁通量的变化快慢)磁通量的变化量与发生此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ΔΦΔt。
4.电磁感应现象与感应电流“磁生电”的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作感应电流。
5.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当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导体回路中就产生感应电流。
判断感应电流能否产生的思维导图:6.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种典型情况(1)闭合导体回路的一部分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电磁感应产生条件

电磁感应产生条件“电磁感应”是一种指当电场和磁场的变化时,其中一个会被影响,而另一个也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种现象被用来制造电气器件,比如发电机和电动机。
一般来说,电磁感应的产生需要三方面的条件:1.荷:首先,电荷是必需的,因为它是电磁感应发生的条件。
它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电荷,或者是其他形式的电荷。
2.流:其次,电流也是必需的,它是提供电荷的动力,促使电磁感应发生。
3.场:最后,磁场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是电磁感应所发生的背景,它是电荷和电流交互作用的框架。
这三个条件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电条件,另一类是磁条件。
其中,电条件指的是电荷和电流,而磁条件指的是磁场。
电磁感应的发生首先要求存在电荷和磁场,而且这电荷和磁场必须相互作用。
这种交互作用可以通过电流的流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电荷自身的移动来实现。
电磁感应的内容可以概括如下:当一个电荷和一个磁场处于某种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一个电磁感应电场,使得另一个电荷(或者磁场)也发生改变。
由此可见,电荷、电流、磁场都是电磁感应所必需的条件,而这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是电磁感应所必要的条件之一。
电磁感应的发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磁学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实现电动机和其他电气器件的设计与制造。
电磁感应可以用来制造电动机和发电机。
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把电力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而发电机则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力的装置。
它们都可以利用电荷、电流、磁场交互作用的结果来实现机械能和电力的转换。
此外,电磁感应还可以用于通信设备和多项科学研究的基础中。
电磁感应发生的结果可以用来发出信号,实现无线电通信;也可以用来研究电磁学中的基本原理,揭示自然界的奥秘。
综上所述,电磁感应的发生需要电荷、电流、磁场三种条件,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必需的。
在技术应用上,电磁感应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设计与制造,以及实现通信和科学研究。
高二物理课件《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课件

课堂练习
书 P9 No.2
课题研究:“摇绳能发电吗?
2、线圈中插入、抽出磁铁
通过前面两个实验,我们可以 得到什么结论? 只有磁铁相对线圈运动时,才 有电流产生。磁铁相对线圈静 止时,没有电流产生。 想一想:这个结论是不是普遍 适用的呢?
探究实验-------书 P 7实验
操作
开关闭合瞬间 开关断开瞬间
现象
有电流产生
有电流产生
无电流产生 有电流产生
归纳总结
结论:
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 化,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 产生。
例题1
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 B的匀强磁场中有一 面积为S的矩形线圈abcd,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 则此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多大?现使线圈以ab 边为轴转180°,求此过程磁通量的变化量? 如果线圈转过的角度是1200, 磁通量变化了多少?
学科网
法拉第的创新:
组卷网
圆盘发电机揭开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的序幕。
从此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壮美的都市夜景
二、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实验现象 】 ? 感应电流、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条件 】 ?
1、初中研究的结论:闭合电路 的部分导体 切割磁感线 时有感 应电流产生。
二、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开关闭合时, 滑动变阻器不动 开关闭合时, 迅速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实验结论: 只有当线圈A中电流发生变化时,线圈B中过以上几个产生感应电流 的实验,我们能否寻找它们之 间的共同之处,并从本质上概 括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分析论证
△Φ=B · △S
分析论证
分析论证
4.1 划时代的发现
zxxk
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一、划时代的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及电磁在生活中的应用

电磁感应现象及电磁在生活中的应用摘要:电磁感应,也称为磁电感应现象是指放在变化磁通量中的导体,会产生电动势。
此电动势称为感应电动势或感生电动势,若将此导体闭合成一回路,则该电动势会驱使电子流动,形成感应电流。
电磁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技术(例如:电磁炉、微波炉、蓝牙技术、磁悬浮列车等等)。
是经过很多人的探索和努力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
正文:电磁感应的定义: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本质是闭合电路中磁通量的变化。
由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的发现:1831年8月,法拉第把两个线圈绕在一个铁环上,线圈A 接直流电源,线圈B接电流表,他发现,当线圈A的电路接通或断开的瞬间,线圈B中产生瞬时电流。
法拉第发现,铁环并不是必须的。
拿走铁环,再做这个实验,上述现象仍然发生。
只是线圈B中的电流弱些。
为了透彻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做了许多实验。
1831年11月24日,法拉第向皇家学会提交的一个报告中,把这种现象定名为“电磁感应现象”,并概括了可以产生感应电流的五种类型: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
法拉第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一卓越成就,是同他关于各种自然力的统一和转化的思想密切相关的。
正是这种对于自然界各种现象普遍联系的坚强信念,支持着法拉第始终不渝地为从实验上证实磁向电的转化而探索不已。
这一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的内在联系,为建立完整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电磁感应是指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乃是电磁学中伟大的成就之一。
它不仅让我们知道电与磁之间的联系,而且为电与磁之间的转化奠定了基础,为人类获取巨大而廉价的电能开辟了道路,在实用上有重大意义。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标志着一场重大的工业和技术革命的到来。
事实证明,电磁感应在电工、电子技术、电气化、自动化方面的广泛应用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磁通量、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条件(含答案)

磁通量、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条件一、基础知识 (一)磁通量1、定义: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面积S 和B 的乘积.2、公式:Φ=BS .适用条件:(1)匀强磁场.(2)S 为垂直磁场的有效面积.3、磁通量是标量(填“标量”或“矢量”).4、磁通量的意义:(1)磁通量可以理解为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的条数.(2)同一平面,当它跟磁场方向垂直时,磁通量最大;当它跟磁场方向平行时,磁通量为零;当正向穿过线圈平面的磁感线条数和反向穿过的一样多时,磁通量为零. (二)电磁感应现象1、电磁感应现象:当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导体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表述1: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内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表述2: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3、能量转化发生电磁感应现象时,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深化拓展 当回路不闭合时,没有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动势,只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也可以称为电磁感应现象,且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或线圈相当于电源.(三)电磁感应现象能否发生的判断 1、磁通量发生变化的三种常见情况(1)磁场强弱不变,回路面积改变; (2)回路面积不变,磁场强弱改变;(3)回路面积和磁场强弱均不变,但二者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 2、判断流程:(1)确定研究的闭合回路.(2)弄清楚回路内的磁场分布,并确定该回路的磁通量Φ.(3)⎩⎨⎧Φ不变→无感应电流Φ变化→⎩⎪⎨⎪⎧回路闭合,有感应电流不闭合,无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动势二、练习1、如图所示,ab是水平面上一个圆的直径,在过ab的竖直面内有一根通电直导线ef,且ef平行于ab,当ef竖直向上平移时,穿过圆面积的磁通量将()A.逐渐变大B.逐渐减小C.始终为零D.不为零,但始终保持不变答案 C解析穿过圆面积的磁通量是由通电直导线ef产生的,因为通电直导线位于圆的正上方,所以向下穿过圆面积的磁感线条数与向上穿过该面积的条数相等,即磁通量为零,而且竖直方向的平移也不会影响磁通量的变化.故C正确.2、试分析下列各种情形中,金属线框或线圈里能否产生感应电流?答案除A外均能产生感应电流3、如图所示,一个金属薄圆盘水平放置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下列做法中能使圆盘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B.圆盘以某一水平直径为轴匀速转动C.圆盘在磁场中向右匀速平移D.匀强磁场均匀增加解析只有当圆盘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圆盘中才产生感应电流,当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或圆盘在磁场中向右匀速平移时,圆盘中的磁通量不发生变化,不能产生感应电流,A、C错误;当圆盘以某一水平直径为轴匀速转动或匀强磁场均匀增加时,圆盘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圆盘中将产生感应电流,B、D正确.答案BD4、如图所示,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答案 B解析A图中线圈没闭合,无感应电流;B图中磁通量增大,有感应电流;C图中导线在圆环的正上方,不论电流如何变化,穿过线圈的磁感线相互抵消,磁通量恒为零,也无感应电流;D图中的磁通量恒定,无感应电流.故选B.5、(2012·山东理综·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C.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答案AD解析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是法拉第,故选项A正确;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故选项B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选项C错误;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表现,故选项D正确.6、(2012·北京理综·19)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跳环实验”.如图,她把一个带铁芯的线圈L、开关S和电源用导线连接起来后,将一金属套环置于线圈L上,且使铁芯穿过套环.闭合开关S的瞬间,套环立刻跳起.某同学另找来器材再探究此实验.他连接好电路,经重复实验,线圈上的套环均未动.对比老师演示的实验,下列四个选项中,导致套环未动的原因可能是()A.线圈接在了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过高C.所选线圈的匝数过多D.所用套环的材料与老师的不同答案 D解析金属套环跳起的原因是开关S闭合时,套环上产生的感应电流与通电螺线管上的电流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线圈接在直流电源上,S闭合时,金属套环也会跳起.电源电压越高,线圈匝数越多,S 闭合时,金属套环跳起越剧烈.若套环是非导体材料,则套环不会跳起.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7、现将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电流计及电键按如图所示连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键闭合后,线圈A插入或拔出都会引起电流计指针偏转B.线圈A插入线圈B中后,电键闭合和断开的瞬间电流计指针均不会偏转C.电键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匀速滑动,会使电流计指针静止在中央零刻度D.电键闭合后,只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加速滑动,电流计指针才能偏转答案 A解析电键闭合后,线圈A插入或拔出都会引起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使电流计指针偏转,选项A正确;线圈A插入线圈B中后,电键闭合和断开的瞬间,线圈B的磁通量会发生变化,电流计指针会偏转,选项B错误;电键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无论匀速滑动还是加速滑动,都会导致线圈A的电流发生变化,使线圈B的磁通量变化,电流计指针都会发生偏转,选项C、D错误.8、如图所示,一个U形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其上放有一个金属导体棒ab,有一个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斜向上穿过轨道平面,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下列各过程中,一定能在轨道回路里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ab向右运动,同时使θ减小B.使磁感应强度B减小,θ角同时也减小C.ab向左运动,同时增大磁感应强度BD.ab向右运动,同时增大磁感应强度B和θ角(0°<θ<90°)答案 A解析设此时回路面积为S,据题意,磁通量Φ=BS cos θ,对A,S增大,θ减小,cos θ增大,则Φ增大,A正确.对B,B减小,θ减小,cos θ增大,Φ可能不变,B错误.对C,S减小,B增大,Φ可能不变,C错误.对D,S增大,B增大,θ增大,cos θ减小,Φ可能不变,D错误.故只有A正确.9、如图所示,在条形磁铁的中央位置的正上方水平固定一铜质圆环.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释放圆环,环下落时产生感应电流B.释放圆环,环下落时无感应电流C.释放圆环,环下落时环的机械能守恒D.释放圆环,环下落时环的机械能不守恒答案BC解析由条形磁铁磁场分布特点可知,穿过其中央位置正上方的圆环的合磁通量为零,所以在环下落的过程中,磁通量不变,没有感应电流,圆环只受重力,则环下落时机械能守恒,故A、D错误,B、C正确.10、如图所示,闭合圆导线线圈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其中ac、bd分别是平行、垂直于磁场方向的两条直径.试分析线圈做如下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使线圈在纸面内平动B.使线圈平面沿垂直纸面方向向纸外平动C.使线圈以ac为轴转动D.使线圈以bd为轴转动答案 D解析使线圈在纸面内平动、沿垂直纸面方向向纸外平动或以ac为轴转动,线圈中的磁通量始终为零,不变化,无感应电流产生;以bd为轴转动时,线圈中的磁通量不断变化,能产生感应电流,所以D选项正确.。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探究感应电流的形成原因。
实验器材:导体绕制成的圆形线圈、恒强磁场、电流表、直流电源。
实验步骤:1. 将导体绕制成圆形线圈,线圈大致平面与恒强磁场方向垂直。
导体选用铜线,导线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相连,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通过线圈。
2. 用电流表测量磁场中导体线圈周围的电流,记录下来。
3. 改变线圈的运动方向,观察电流变化情况。
4. 改变磁场方向,观察电流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在磁场中,当导体线圈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线圈内将会产生感应电流。
随着线圈运动方向的改变,电流方向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当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或反平行时,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实验分析:从物理学角度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磁场会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可以产生磁通量的改变,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流。
此时,电流的方向应当与运动方式和磁场的方向有关,从而实现磁场与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中,观测到线圈通过磁场时电流方向的改变,可以进一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
另外,由于导体材料的不同,线圈本身所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也会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导体线圈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相互垂直,线圈内部的电流方向和线圈运动方向有关。
总之,本次实验通过观测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探究了感应电流的形成原因。
此外,了解了电磁感应原理的应用,对于理解电磁学相关知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海头中学高二物理教案 4.2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海头中学高二物理教案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漫漫的人类历史长河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的问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我们刚刚跨过的二十世纪,更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
经济建设离不开能源,人类发明也离不开能源,而最好的能源是电能,可以说人类离不开电。
饮水思源,我们忘不了为发现和使用电能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法拉第。
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由此受到启发,开始了“由磁生电”的探索,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于1831年8月29日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开辟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
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二)进行新课 1、实验观察(1)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在初中学过,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如图4.2-1所示。
【教师活动】演示:导体左右平动,前后运动、上下运动。
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1中。
如图所示。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记录现象。
表导体相对磁场运动还有哪些情况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呢?(2)向线圈中插入磁铁,把磁铁从线圈中拔出【教师活动】演示:如图4.2-2所示。
把磁铁的某一个磁极向线圈中插入,从线圈中拔出,或静止地放在线圈中。
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2中。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记录现象。
表(3)模拟法拉第的实验【教师活动】演示:如图4.2-3所示。
线圈A 通过变阻器和开关连接到电源上,线圈B 的两端与电流表连接,把线圈A 装在线圈B 的里面。
观察以下几种操作中线圈B 中是否有电流产生。
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3中。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记录现象。
磁体相对导体运动磁体相对导体不发生运动2、分析论证【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演示实验1中,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闭合电路所围面积发生变化(磁场不变化),有电流产生;当导体棒前后、上下平动时,闭合电路所围面积没有发生变化,无电流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遵循新课标 的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创设能引导学生主 动参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经历电磁感 应产生条件的探究活动,领悟科学研究 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 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谢谢! 请各位专家批评指导
四、 教学方法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教 学中我采用探究,对比,讨 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5分钟)
寻宝活动:在教室的角落各放四个不透明盒子, 其中有两个盒子里面有磁铁,判断究竟哪两个 盒子中有磁铁?教师应用线圈连接灵敏电流计 找到有磁铁的两个盒子,在有磁铁的盒子附近 移动线圈,电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此时提出 问题,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设计意图: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好 奇心和求知欲,通过一个问题引入本节主题。
§2.探究电磁感 应的产生条件
岳阳市一中 周凤娟
说课流程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 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是学生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 次定律和交变电流产生的基础。
2、学情分析
1、用什么产生磁场? 2、如何检验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 有这两个提示,学生在设计实验过程中, 就有了思考的方向。再经过讨论,最终 确定三种方案。
方案一: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在磁 场中运动
方案二:线圈接灵敏电流计,条形 磁体在线圈中运动
方案三:小线圈接电源、开关、滑动变 阻器构成电磁铁,大圈接灵敏电流计
3、知识应用(8分钟)
应用一:得出结论后回到引入新课时提 出的问题:解释“寻宝活动”中电流产 生的原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 释,前后呼应。
应用二:手摇发电机,此时教师可以展 示手摇发电机使小灯泡发光,巩固所学 知识,并且与生活相联系,体会科学进 步对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应用三
最后邀请学生一起演示“摇绳发 电”实验,并将灵敏电流计指针 的摆动用多媒体投影,并让学生 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2、探究实验(30分钟)
给学生提供的实验器材:条形磁铁, 蹄形磁铁,导体棒,灵敏电流表, 线圈(大小各一个),学生电源, 开关,滑动变验 -分组实验-实验展示-分析总结-得出结 论。
设计实验(6分钟)
让学生用这些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在设计“磁生电”的过程中,如果没有 任何提示,完全让学生自主设计是不切 实际的,提示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 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通过科学进步和科技成果 对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激发学 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秀品 质。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性实验找 到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从观察到的实验现 象,通过分析和推理,概括出 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让学 生解决实际问题,熟练掌握感应电流产生 的条件.
4、课堂小结(2分钟)
让学生自主回顾实验过程中产 生感应电流的情景,体会回路 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板书设计 §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方案一: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结论: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方案二:条形磁铁在线圈中运动 结论:条形磁铁插入或抽出线圈 方案三:模拟法拉第的实验(变化的电流) 结论: 小线圈中得电流发生变化 总结: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分析总结(8分钟)
分析总结(8分钟)
从磁感应强度B或闭合线圈的有效面积S改变
方案一B不变,S改变 方案二B改变,S不变 方案三B改变,S不变
得出结论: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 分析总结,不仅形象直观,而且定量分析,层层 递进,得出结论,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对知识信 息进行梳理总结归纳的能力。
分组实验(8分钟)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组做一种方 案,学生开始进行实验,在此过程 中,教师在教室巡查,注意引导学 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实验展示 (8分钟)
让各组派代表到讲台上展示实验,说明本组看 到的实验现象以及得到的到的实验结论。各组 的实验不同,结论也会不同 • 甲组做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的实验,可能得出 结论: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会产生电流。 • 乙组做条形磁体在线圈中运动的实验,可能得 出结论:当磁体在线圈中运动时有电流产生。 • 丙组通过实验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当小线圈的 电流发生变化时,大线圈中有电流产生。 • 设计意图:由于时间有限,每组做一种方案, 通过另外两组同学的展示,学生能感受小组合 作的力量,体验亲自动手设计获得实验成功的 乐趣,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细致观察、 科学描述的能力。
学生在初中虽然对电磁感应有 了初步认识,但仅存留在现象上, 对电磁感应的根本原因还缺乏全 面的和理性的认识。而且大多数 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论分析能力 和推理能力还较弱。这也是本节 课教学的难点所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会应用 条件判断有无感应电流产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和强化学 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和理性分析 方法,使学生感悟由现象到本质的实 验设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