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例题与习题)
力学第七章练习题

3解题例如例题5—5 如图5—9所示。
弹簧的质量忽略不计,而倔强系数6.11=k 牛顿/米。
绳子质量忽略不计且不可伸长。
滑轮的半径=R 10厘米,绕其抽转动的转动惯量01.0=I 千克.2米。
空气阻力不计,求质量1=m 千克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此时弹簧无伸长)落下1=h 米时的速度大小(h v )。
己知 m N k /6.11=,cm R 10= ,201.0m kg I ⋅=,m h 1=,kg m 1=求 h v例题5一6 一均匀棒长4.0=l 米,质量1=M 千克,可绕通过其上端O 的水平轴转动,质量01.0=m 千克的弹片以速度200=v 米/秒射入棒中,射入处离O 点为米〔图5-11〕。
求棒与弹片一起转动时的角速度ω,及转过的角度θ。
l 、M 、m 、弹片射入处求ω、θ角动量与刚体转动练习题一. 选择题1.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卫星轨道近地点和远地点分别为 A 和 B 。
用 L 和 Ek 分别表示对地心的角动量及其动能的瞬时值,那么应有.,)(kB kA B A E E L L A >>.,)(kB kA B A E E L L B <=.,)(kB kA B A E E L L C >=.,)(kB kA B A E E L L D << 解:由角动量守恒 B A L L = 由机械能守恒,因为势能 pB pA E E < .kB kA E E >∴答案 :(C)2. 由一半径为 R 的水平圆转台,可绕通过其中心的竖直固定光滑轴转动,转动惯量为 J ,开始时转台以匀角速度ωo 转动,此时有一质量为 m 的人站在转台中心,随后人沿半径向外跑去,当人到达转台边缘时,转台的角速度为图5—9.)(02ωmR J J A + .)()(02ωRm J J B + .)(02ωmR J C .)(0ωD 解:由角动量守恒 ωω)(020mR J J +=+.02ωωmR J J +=∴ 答案 :(A)3. 如下图,一静止的均匀细棒,长为 L 、质量为 M ,可绕通过棒的端点且垂直于棒长的光滑固定轴 O 在水平面内转动,转动惯量为1/3 ML2. 一质量为 m 、速率为 v 的子弹在水平面内沿与棒垂直的方向射入并穿入棒的自由端,设穿过棒后子弹的速率为1/2 v , 那么此时棒的角速度应为.)(ML mv A .23)(ML mv B .35)(ML mv C .47)(MLmv D 解:由角动量守恒 ω23121ML vl m mvl +⋅= .23ML mv =∴ω 答案 :(B )4. 关于力矩有以下几种说法:〔1〕对某个定轴而言,内力矩不会改变刚体的角动量。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7章习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7章习题例题与解析选择题例题与解析例7-1 下面是某单位主页的Web地址,其中地址格式正确的是。
A.http//B.http:C.D.http:/答案与解析本题答案为C,其中,http为协议名,其他可用的协议还有FTP、Gopher、File等。
“:”的后半部分为资源名,该例的资源名就是其主机名,也可以是IP地址。
例7-2 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时,通常可以省略的是。
A.http://B.ftp://C.mailto://D.news://答案与解析本题的答案为A,Internet中通过各种传输协议使用户可以准确地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这些协议主要有HTTP、FTP、FILE、TELNET、MAILTO、NEWS、W AIS、GORHER等。
其中的http协议是IE浏览器默认的协议,在地址栏中输入地址时可以省略。
例7-3 在IE浏览器中,要迅速将网页保存到收藏夹列表,请按。
A.BackSpace键B.Ctrl+D键C.Alt+←键D.F4键答案与解析本题答案为Bo本题主要考查IE浏览器快捷键的使用常识。
例7-4 在Internet中,搜索引擎其实也是一个。
A.网站B.操作系统C.域名服务器D.硬件设备答案与解析本题答案为A。
搜索引擎其实也是一个网站,只不过该网站专门为用户提供信息“搜索”服务,它使用特有的程序把Internet上的所有信息归类以帮助人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快速搜寻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例7-5 当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申花”,想要去查询一些申花企业的资料时却搜索出了很多申花足球队的新闻,我们可以在搜索的时候键入。
A.申花&足球B.申花+足球C.申花-足球D.申花OR足球答案与解析本题答案为C。
“申花&足球”表示同时满足“申花与足球”两个条件,“申花+足球”表示同时满足申花与足球两个条件,“申花-足球”表示在申花的搜索结果中不包含足球内容,“申花OR足球”表示搜索内容只要包括申花和足球即可。
最新《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第7章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第7章------------------------------------------作者xxxx------------------------------------------日期xxxx第7章基本放大电路【基本要求】理解晶体三极管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理解晶体三极管的放大、饱和、截止三种工作状态以及电流放大作用;理解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几种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以及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重点】晶体三极管的放大、饱和、截止三种工作状态以及电流放大作用;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几种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和动态指标的近似计算;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难点】晶体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以及电流放大作用;几种基本放大电路的近似计算;多级放大电路的近似计算。
7。
1基本理论7。
1。
1 晶体三极管1. 要使三极管起放大作用,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必须反向偏置,这是放大的外部条件。
因此,采用NPN型或PNP型三极管联接放大电路时,一定要注意集电极电源EC和基极E B极性的正确联接。
2 / 40另外,要使三极管起放大作用,基区必须做得很薄,基区的掺杂浓度必须远小于发射区的掺杂浓度,这是放大的内部条件。
对于NPN型三极管来说,这样才可以大大减少自由电子与空穴在基区复合的机会,使从发射区扩散过来的电子绝大部分到达集电区。
2。
三极管的输入特性I B=f(U BE)|U CE=常数与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相似,也有死区电压.三极管的输出特性I C=f(U CE)|I B=常数是一族曲线,可分为放大区、截止区和饱和区。
在输出特性曲线上近于水平的部分是放大区。
放大区具有恒流特性,且I C=β̄I B,β̄近似为常数。
此时发射结处于正偏,集电结处于反偏。
I B=0的曲线以下的区域是截止区,I C近似为零,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处于反偏。
当UCE<UBE时,集电结处于正偏,三极管工作于饱和状态,UCE≈0。
VB实习第七章

实习内容:例题7-1以下程序段用来在C盘根目录下建立一个名为test.txt的顺序文件。
例题7-2某班30名同学学习成绩如表7-2所示。
建立一个名为“student.txt”的顺序文件存放该班同学的学习成绩,每条记录包括学号、姓名、高数、英语、物理、计算机刘向数据。
例题7-3对例题7-2中生成的“student.txt”文件记录进行如下处理:(1)计算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
(2)将平均成绩大于或等于80分的记录写入“student1.txt”文件中。
例题7-4统计例题7-3中生成的“student1.txt”文件中的记录数。
例题7-5将例题7-2生成的顺序文件“student.txt”读出,按随机方式写入随机文件“student2.txt”中。
例题7-6从随机文件“student2.txt”中读出数据,计算平均成绩,并将大于或等于80分的学生成绩写入另一个随机文件“student3.txt”中。
例题7-7以二进制模式建立一个数据文件,其中的内容是随机产生的100个大写字母。
例题7-8以二进制方式读取文件text。
Txt,并将结果显示在文本框中。
例题7-9编写一个复制文件的程序。
例题7-10编写一个加密软件,要求将源文件按“字节逐位倒排序加密法”,加密。
习题7-3把随机产生的200个4位整数存入顺序文件file1.txt中。
事件代码为: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1 To 200) As Integer, i%, n%, m%For i = 1 To 200a(i) = Int(Rnd * 9000 + 1000)Next iOpen "H:\VB实习\周晓伟\实验七\file1.txt" For Output As #1For m = 1 To 200Write #1, a(m);If m Mod 20 = 0 ThenPrint #1,End IfNext mCloseEnd Sub运行结果为:习题7-4从第三题的file1.txt文件中读出数据存入数组a中,从中挑选出所有各位和百位是偶数的数据存入数组b中,并存储到随机文件file2.txt中。
课后习题六(第七章)

课后习题(第七章)1、为了缩短指令中地址码的位数,应采用( B )寻址。
A、立即数B、寄存器C、直接D、间接2、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 B )A. 可降低指令译码难度B. 缩短指令字长、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C. 实现程序控制D. 提高指令执行速度3、零地址运算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地址,它的操作数来源自( C )A. 立即数和栈顶B. 暂存器C. 栈顶或隐含约定的位置D. 存储器4、单地址指令中,为完成两个数的算术运算,除地址译码指明的一个操作数外,另一个数常采用( C )A. 堆栈寻址方式B. 立即寻址方式C. 隐含寻址方式D. 基址寻址方式5、二地址指令中,操作数的物理位置安排,描述正确的是( C )A. 两个主存单元(且依然在现指令系统中采用)B. 栈顶和次栈顶C. 主存单元或寄存器D. 两个同时为寄存器不允许使用6、操作数在寄存器中的寻址方式称为( C )寻址A. 直接B. 立即C. 寄存器直接D. 寄存器间接7、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在( C )A. 通用寄存器B. 堆栈C. 主存单元D. I/O外设中8、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 C )A. 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B. 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C. 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D. 形式地址本身9、采用基址寻址可扩大寻址范围,且( B )A. 基址寄存器内容由用户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一般不可变B. 基址寄存器内容由操作系统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一般不可变C. 基址寄存器内容由用户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可随意变化D. 基址寄存器内容由操作系统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可随意变化10、变址寻址和基址寻址的有效地址形成方式类似,但是( C )A. 变址寄存器内容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是不可变的B.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变址寄存器和基址寄存器的内容可以随意变化C.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变址寄存器的内容可随意变化D. 以上均不对11、堆栈寻址中,设A为累加器,SP为栈顶指针,[SP]为其指向的栈顶单元,如果进栈的动作顺序是(SP)-1→SP,(A)→[SP],那么出栈的动作顺序是( A )A. [SP] →(A),(SP)+1→SPB. (SP)+1→SP,[SP] →(A)C. (SP)-1→SP,[SP] →(A)D. [SP] →(A),(SP)-1→SP12、设变址寄存器为X,形式地址为D,某机具有先变址再主存间址的寻址方式,则这种寻址方式的有效地址为( C )A. EA=(X)+DB. EA=(X)+(D)C. EA=((X)+D)D. EA=((X))+D13、设变址寄存器为X,形式地址为D,某机具有先主存间址再变址的寻址方式,则这种寻址方式的有效地址为( B )A. EA=(X)+DB. EA=(X)+(D)C. EA=((X)+D)D. EA=((X))+D14、运算型指令的寻址和转移类指令的寻址不同点在于( A )A. 前者取操作数,后者决定程序转移地址B. 前者计算转移地址,后者取操作数C. 前者是短指令,后者是长指令D. 前者是长指令,后者是短指令15、指令的寻址方式有顺序和跳跃两种,采用跳跃寻址方式可以实现( C )A. 程序的条件转移B. 程序的无条件转移C. 程序的条件转移和无条件转移D. 以上均不对16、设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占两个字节,第一个字节是操作码,第二个字节是相对位移量(补码表示),若CPU每当从存储器取出一个字节时,即自动完成(PC)+1 PC。
第7章 静电场习题

q 4πε 0 r 2
。由此可知,球外空间的场强与气球吹大过程无关。
(3)因为球表面的场强 E 表=
q 4πε 0 R 2
,在球吹大的过程中,R 变大,所以,
球表面的场强随气球的吹大而变小。 通过该立方体各面的 7-7 一个点电荷 q 位于一个边长为 a 的立方体的中心, 电通量是多少? 答:点电荷位于立方体中心时,通过该立方体各面的电通量都相等,并且等 于总通量的 1/6。由高斯定理可知总通量为
ε0
∑q
i
i
E2 4πr 2 =
由此可解得区域 II 的电场强度为
Q1
ε0
E2 =
4πε 0 r 2
Q1
在区域 III,做半径 r﹥R2 的球形高斯面。由于该高斯面内的电荷为 Q1+Q2, 由高斯定理可得
∫∫
S
r 1 r E 3 ⋅ dS =
ε0
∑q
i
i
E3 4πr 2 =
Q1 + Q2
ε0
E3 =
( 方向向上 )
7-5 如图 7-46 所示,长为 l 的细直线 OA 带电线密度为 λ ,求下面两种情 况下在线的延长线上距线的端点 O 点为 b 的 P 点的电场强度: (1) λ 为常量,且 λ >0;(2) λ =kx,k 为大于零的常量,(0≤x≤1)。
P O A x
b
54
第七章 静电场
合力的大小为
F = Fx = 2 F1cosθ = 2 ⋅
1 4πε 0
⋅
2e 2 d x2 + 2
2
⋅
2
x d x + 2
2
=
1
4πε 0 4 x 2 + d 2
电力系统分析第七章例题(栗然)

第七章习题7-1:电力系统接线图示于图6-44a 。
试分别计算f 点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后0.2s 和2s 的短路电流。
各元件型号及参数如下:水轮发电机G-1:100MW ,cosϕ=0.85,''0.3d X =;汽轮发电机G-2和G-3每台50MW ,cos ϕ=0.8,''0.14d X =;水电厂A :375MW ,''0.3d X =;S 为无穷大系统,X=0。
变压器T-1:125MVA ,V S %=13; T-2和T -3每台63MVA ,V S (1-2)%=23,V S (2-3)%=8,V S (1-3)%=15。
线路L-1:每回200km ,电抗为0.411 /km Ω;L-2:每回100km ;电抗为0.4 /km Ω。
解:(1)选S B =100MVA ,V B = Vav ,做等值网络并计算其参数,所得结果计于图6-44b 。
(2)网络化简,求各电源到短路点的转移电抗利用网络的对称性可将等值电路化简为图6-44c 的形式,即将G-2,T-2支路和G-3,T-3支路并联。
然后将以f ,A ,G 23三点为顶点的星形化为三角形,即可得到电源A ,G 23对短路点的转移电抗,如图6-44d 所示。
230.1120.1190.1120.1190.3040.1180.064G X ⨯=++=+(0.1180.064)0.1190.1180.0640.1190.4940.112Af X +⨯=+++=最后将发电机G-1与等值电源G 23并联,如图6-44e 所示,得到139.0304.0257.0304.0257.0123=+⨯=f G X(3)求各电源的计算电抗。
123100/0.85250/0.80.1390.337100jsG f X +⨯=⨯=853.1100375494.0=⨯=jsA X(4)查计算曲线数字表求出短路周期电流的标幺值。
机械原理典型例题(第七章轮系)

z2 z3 n1 nH i 5 n3 nH z1 z2 '
H 13
H
1
1)若n1,n3方向相同 则n1=+200r/min,n3=+50r/min 代入上式得: 200 n H 5 50 n H
n H 75r / min
2)若n1,n3方向相反 则n1=+200r/min,n3=-50r/min 得: 200 n
H i13
n3 nH i n4 nH
H 34
H 31
行星轮 — Z2,Z2’ 联动关系 — n2=n2’ 系杆 — H 中心轮 — 1,3,4 3K-H型周转轮系
n1 nH n 1 1 n3 nH nH z3 = 5 z1
n3 nH z1 1 i = n1 nH z3 5
7-14:图示锥齿轮组成的差速器。已知Z1=48, Z2=42,Z2’=18,Z3=21,n1=100r/min, n3=80r/min,转向如图所示。求nH=?
2 1 2' H 3
H i13
n1 n H z z 49 2 3 z1 z 2 48 n3 n H
转化轮系中 n1与n3相 反
n1 nH 49 n3 nH 48
100 nH 49 80 nH 48
实际方向, n1与n3相反
nH 9.07r / min
1’ 1
n1
定轴: n2和n4’转向相反,n2’和n4转向相反
5’ 5
n Z i12 1 2 n2 Z1 n1Z1 n2 Z2
i1'4'
n1' Z5' Z 4' = n4' Z1' Z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 反馈控制电路例题、习题及解答
[补充例题7.1]试画出锁相环路的方框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1)环路锁定时压控振荡器的频率0ω和输入信号频率i ω是什么关系?
(2)在鉴相器中比较的是何种参量?
答 (1)环路锁定时压控振荡器的频率0ω和输入信号频率i ω相等,即i ω=0ω;
(2)在鉴相器中比较的是输入信号)(t u i 和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t u o 的相位。
[补充例题7.2]画出锁相环路(PLL )用于鉴频的方框图,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答 用锁相环路可实现调频信号的解调,其原理框图如图所示。
如果将环路的频带设计得足够宽,则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跟随输入信号的频率而变。
若压控振荡器的电压-频率变换特性是线性的,则加到压控振荡器的电压,即环路滤波器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必定与调制信号的规律相同。
故从环路滤波器的输出端,可得到解调信号。
[补充例题7.3]锁相环路频率合成器如图所示,分析输出频率与输入频率的关系。
答:输入信号频率i f ,经固定分频(M 分频)后得到基准频率1f ,把它输入到相位比较器的一端,VCO 输出信号经可预制分频器(N 分频)后输入到相位比较器的另一端,这两个信号进行比较,当PLL 锁定后得到N
f M f i 2=,12Nf f M N f i ==。
[补充习题7.1] 有哪几类反馈控制电路,每一类反馈控制电路控制的参数是什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解:①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
参数是可控增益放大器的增益;作用是当输入信号电压变化很大时,保持接收机输出电压恒定或基本不变。
② 自动频率控制(AFC)电路
参数是频率;作用是用来维持电子设备中工作频率的稳定。
③ 自动相位控制(APC)电路(又称锁相环路PLL )
参数是相位;作用是实现无频率误差的频率跟踪。
[补充习题7.2]AFC 电路达到平衡时回路有频率误差存在,而PLL 在电路达到平衡时频率误差为0,这是为什么?PLL 达到平衡时,存在什么误差?
解:AFC 电路达到平衡时,回路有剩余频差存在。
这是因为,在AFC 电路中,误差信号来自鉴频器,与两个比较频率源之间的频率差成正比。
因为环路的控制作用必须存在,所以最终稳定时,两个频率不可能完全相等,存在剩余频差r y ωωω-=∆。
而在PLL 电路中,误差信号由鉴相器产生,与两个比较信号的相位差成正比,因此环路锁定时,必有剩余相差,而无剩余频差。
[补充习题7.3]为什么锁相环既能进行调频、又能进行鉴频?既能进行倍频,又能进行分频、混频?为什么对调幅、调频、调相信号均能解调?试说明之。
解:调频是利用了锁相环路中的压控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受调制信号控制,此时环路的作用是提高输出调频波的中心频率。
鉴频是将环路设计成调制跟踪状态,则环路的控制电压就是鉴频输出电压。
倍频、分频是利用锁相环路的跟踪特性,在环路中插入特定分频比的分频器(或倍频器),就能实现高精度及高稳定度的倍频(或分频)输出。
混频(这里所指的混频,其输出频率非常稳,可以与本振在同一数量级)是将混频环节加入锁相环路的VCO 与鉴相器之间,利用锁相环的跟踪特性提高混频输入中频的稳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