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氢采做讲义
氯化氢采做讲义30页PPT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Leabharlann ,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氯化氢的物理性质和实验制取法微型教案

2、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氯化氢的物理性质和实验制取法
教学设计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上节课我们 复述:(1)氯气和氢气在
学习了 H2与 Cl2的反应, 光 照 条 件 下 发 生 爆 炸 ; 请大家回忆实验现象。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设疑】我们在瓶口 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反应
化氢用 的药品 之一是 氯 分解反应。
的原理。
化钠固体。
思考:盐酸是强酸,不可
【设疑】从反应特点分 能应用强酸制弱酸这条
析,NaCl 是盐,HCl 水溶 反应规律;
液是酸,这个反应属于什 盐酸又是一种挥发性酸,
么类型?
我们利用它这个性质选
【板书】反应原理:
用不挥发性酸来制备它。
培养学生认识反应条
NaCl+( )=HCl↑+( ) 最熟悉的:硫酸。
看到的 白雾是 什么? 这 后都生成氯化氢,在集气
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氯化 瓶的瓶口看到有白思考 复习氯气和氢气反应的
氢。
回答:这是氯化氢和空气 性质,
中的水 蒸气 结合而 成 的 引入新课。
酸雾。
首先我们来研究 HCl 的结构。 【板书】一、氯化氢的结 构 【提问】HCl 是由什么微 粒组成的呢? 在氯化氢分子中 H 原子和 Cl 原子之间是怎样结合 的呢?
思考回答:氯化氢由分子 构成。 H 原子和 Cl 原子之间形成 帮助学 生建 立研究 元 素 一对共用电子对,且偏向 化合物的学习方法:培养 Cl 原子,因此在 HCl 中, 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Cl 显-1价,H 显+1
【板书】二、氯化氢的性 质 1.物理性质 【展示样品】这里是一瓶 氯化氢样品,描述它的色 态。 怎样闻气体的气味? 【提问】氯化氢气体密度 如何? 溶解性怎样? 下面通过实验来研究它
高考化学讲义在海水中的元素 氯(含解析)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了解氯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高频)2.了解氯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中频)氯气的性质、制法和应用1.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但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2.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3.Cl 2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
(2)工业制法(电解法)化学方程式:2NaCl +2H 2O=====电解2NaOH +Cl 2↑+H 2↑。
4.应用(1)制盐酸:利用H 2在Cl 2中燃烧生成HCl ,然后溶于水制盐酸。
(2)制漂白液:利用Cl 2与NaOH 溶液反应制备,其有效成分为NaClO 。
(3)制漂白粉:利用Cl 2与Ca(OH)2乳浊液反应制备,其有效成分为Ca(ClO)2。
(4)制含氯有机物,如Cl 2与CH 4反应可生成CH 3Cl 、CH 2Cl 2、CHCl 3、CCl 4有机物。
氯的重要化合物1.次氯酸(1)不稳定性:2HClO=====光2HCl +O 2↑氯水须现用现配,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冷暗处。
(2)强氧化性:①能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有漂白性。
②杀菌、消毒。
(3)弱酸性:NaClO 溶液中通少量CO 2,化学方程式为:2NaClO +CO 2+H 2O===2HClO +Na 2CO 3。
2.次氯酸盐 (1) (2)3.今天人们不直接用Cl 2作漂白剂而常用漂白液或漂白粉的理由是Cl 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而且生成的HClO 不稳定,难以保存,使用不方便,效果不理想。
卤素及卤离子检验1.卤素(包括F 、Cl 、Br 、I 等)简介 (1)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①单质颜色逐渐变深(F 2:淡黄绿色气体;Cl 2:黄绿色气体;Br 2:深红棕色液体;I 2:紫黑色固体)。
【高中化学】氯化氢PPT课件

C.两气体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反应时,前者(制Cl2)缓缓加热,而制HCl气 体 可加热到500~600℃
11.氯仿(CHCl3)可做麻醉剂,但如保存不当而 被空气氧化,可生成剧毒光气(COCl2),反应为 2CHCl3+O2 →2HCl+2COCl2。为防止医疗事故, 在使用以前要检验氯仿是否变质,适用的检验试 剂是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氯化氢的实验室制取

氯化氢的实验室制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氯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
掌握氯化氢的实验是制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准确应用化学语言纪录实验现象从喷泉实验的演示到尾气吸收装置,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
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的实验设计
板书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化学方程式:
氯化氢气体的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 熔、沸点较低
密度略大于空气 是空气的1.26倍 有刺激性气味 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
溶解比例 1:500
运用 氯化氢的尾气吸收
3O 2
2KCl + 2KClO 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高三化学上学期氯化氢(2019)

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 氯化氢的性质 氯化氢和盐酸的区别
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NaCl(固)、H2SO4(浓) 2、原理: 高沸点的酸制低沸点的酸 3、装置: 固+液 气 4、收集: 向上排空气法 5、检验:蘸湿有浓蓝氨石水蕊的试玻纸璃棒 6、尾气: 用水吸收
演示
;投融资公司 个人投资找项目 企业投资项目 / 投融资公司 个人投资找项目 企业投资项目;
封緤子居代侯 ”二子闻之 不可施刑 太史公曰:孙叔敖出一言 岂敢以有求望邪 邹衍自齐往 其不可成亦明矣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自奉而西游秦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 安国行丞相事 至三公列 入言文帝 周殷反楚 今以毁去矣 侍上 止次曹阳二三月 而追尊谥淮南王为厉王 滑 稽鸱夷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定公朝晋昭公 武生延年及安国 於是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 白圭显於中山 尽卖其车骑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 ”克舍之 弘、汤深心疾黯 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 遭汉初定 及王恢设谋马邑 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 其中则有神龟蛟 鼍 子成公郑立 以厚吴 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 ”高曰:“安可危也 观其对二大夫贵人之谈言 红杳渺以眩湣兮 几尽故宋 侯伺 前行捕虏千四百人 秦拔赵之鄴九城 原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乐章德 进退得齐焉 龟从 ”盎用种之计 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 是为思王 河亶甲居相 攻赵贲 次孝公;晋使郤克於齐 不在此 高祖时天下新定 [标签:标题]汲黯字长孺 三年 与晋战雁门 而立微子於宋 操袖行事 代王谢 武安侯为太尉 魏公五十年卒 臣以为计无便於此者 十二年 何以知其善也 即归汉王父母妻子 从攻下邯郸 朕唯未能循明也 曰:“绛侯绾皇 帝玺 羿浞斯侮 方城外属焉 太史曰:“是害於楚王 王者不绝世 忕邪臣计谋为淫乱 复与魏蒲阪 为相一年 欲与
现代氯碱技术 任务一 合成法氯化氢生产PPT课件

0.06
嗅觉浓度
18
任务一 合成法氯化氢生产
4.毒害与急救:
物料 氯气
侵入途径与中毒症状
急救方法
1.主要通过呼吸道及 1. 立即离开有氯气场所
皮肤黏膜对人体发生 2. 静脉注射5%葡萄糖40-
中毒作用
100mL
2. 刺激眼膜,流泪 3. 眼受刺激用2%的苏打水
、失明、鼻咽黏膜发 洗眼,咽喉炎可吸入2%苏
2
任务一 合成法氯化氢生产
一、原料及产品的识别
(一)产品氯化氢 1.主要物理性质 (1)颜色气味: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组成及结构:HCl,H—Cl,H Cl ,36.5。
(3)密度:气态氯化氢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1.63kg/m3(比空气重)
3
任务一 合成法氯化氢生产
(4)溶解度: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在标准 状况下,约500V氯化氢/1V水,得约46.15%盐酸; 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制备各种不同浓度的 盐酸),通常浓盐酸为37%。
(二)原料氯气 1.相关物理性质
(1) 组成和结构:Cl2,Cl—Cl,Cl Cl ,71 (2) 颜色和气味:常温下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3) 毒性:有毒有害的气体,容易侵害呼吸道及肺 部,造成呼吸困难、肺气肿甚至窒息死亡(生产和使 用场所有规定安全标准1mgCl2/m3空气,注意防护 和救护措施)。
(二)氢气纯度的选择(按前述原料规格) 当氢气纯度低时,含有较多的空气和水分。 1.含氧量达到5%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不利
2.限量:车间空气中,氯化氢的最高允许浓 度为15mg/m3。
20
任务一 合成法氯化氢生产
3.预防:操作人员应备有防毒面具、防护眼镜、 橡胶鞋及橡胶手套。
氯化氢上课

1、氯化氢的物理性质?
2、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各写2个反应方程式】 3 、检验碳酸盐方法:加盐酸,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 4、检验盐酸或可溶性氯化物[Cl-]的方法:先加AgNO3 溶液,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5、氯化氢工业制取方程式? 6、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方程式?
7、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方程实验操作步骤?
打开盖子的时候还看到什么现象,用一张湿润的蓝色 石蕊试纸接近管口,有什么现象, 【现象】瓶口有白雾,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实验中的雾是瓶口逸出的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结 合,形成了盐酸小液滴,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 是雾, 试纸的颜色变红主要是逸出的氯化氢与试纸中的 水结合形成了盐酸,盐酸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氢离子 使石蕊显红色。)
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 它物质反应,只有还原 性,无酸性,不能使干 燥的试纸变色
化学性质
具有酸的通性,具有 弱的氧化性,具有还 原性
返回
盐酸的用途 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盐酸制取很 多化学试剂;用盐酸制造葡萄糖、味精、染料、 药物;用盐酸可除去金属表面上的铁锈。人体 胃液里含有少量的盐酸(称胃酸),能促进消 化,因此医药上用极稀的盐酸溶液治疗胃酸缺 乏和消化不良。
5.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Fe2O3 + 6 HCl ======= 2FeCl3 + 3H2O 棕黄色溶液 红色固体 CuO + 2 HCl ===== CuCl2 + H2O 黑色固体 (蓝色)溶液
碱性氧化物: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uO、Fe2O3、MgO、CaO等)
b、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 入盐酸,微微加热,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绿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试剂和材料
•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和去离子水。 • 3.1 氢氧化钠。 • 3.2 硫氰酸汞。 • 3.3 硫酸铁铵:[NH4Fe(SO4)2・ 12H2O]。 • 3.4 氯化钾:优级纯,于110℃烘干2h。 • 3.5 高氯酸:ρ=1.76g/mL。 • 3.6 无水乙醇。 • 3.7 硫氰酸汞-乙醇溶液:c=0.4g/L。称取0.04g硫氰酸汞 (3.2),用无水乙醇(3.6)配成100mL溶液,放置一周后 将上清液吸至另一个棕色细口瓶中备用。
• 9.4 废气中含有固体氯化物颗粒时,应在第一吸收 瓶之前增加滤膜夹。 • 9.5 用过的吸收瓶、具塞比色管、连接管等,将溶 液倒出后,直接用去离子水洗涤,不要用自来水洗 涤;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尘:手指不要触膜吸收 瓶管口、比色管磨口处,以防氯化物沾污。 • 9.6 采样分析时,样品溶液、标准溶液、和空白对 照必须用同一批试剂同时操作,所加试剂量也要求 准确。 • 9.7 试剂空白液吸光度较高而且不够稳定时,应多 次测定其吸光度,在获得稳定数值后,再绘制校准 曲线及其样品测定。
2 原理
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化氢(HCl)。 溶液中的氯离子和硫氰酸汞反应,生成难电 离的二氯化汞分子,置换出的硫氰酸根与三 价铁离子反应生成橙红色硫氰酸铁络离子, 根据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3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 文。
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 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5 仪器
• 4.1 分光光度计。 • 4.2 具塞比色管:10mL。 • 4.3 采样仪器,参照F-HZ-HJ-DQ-0175中9.3配置 采样装置。 • 4.3.1 有组织排放监测采样仪器 • 4.3.1.1 采样管,用硬质玻璃或氟树脂材质, 具有适当尺寸的管料,并应附有可加热至 120℃以上的保温夹套。 • 4.3.1.2 滤膜夹:尺寸与滤膜(3.13)相配
• 6 操作步骤
• 6.1 校准曲线的绘制 • 6.1.1 标准系列的配制 取8支10ml干燥的具塞比色管(4.2) 按下表配制标准色列:
管号 氯化钾标准 使用液 吸收液 氯化氢含量 0 0 1 0.2 2 0.4 3 0.6 4 0.8 5 1.00 6 1.50 7 2.00
5.00 0
4.80 2.0
附录1
• 3 在排放源上、下风向分别设置参照点和监控 点的方法。 • 3.1 下列各点为必须遵循的原则 • 3.1.1 于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设参照点,下 风向设监控点。 • 3.1.2 监控点应设于排放源下风向的浓度最高 点,不受单位周界的限制。 • 3.1.3 为了确定浓度最高点,监控点最多可设4 个。
9 说明
• 9.1 由于分析时所用的试剂及去离子水均含有微量Cl-,使试剂 空白液吸光度较高。 • 9.2 在采集无组织排放样品时,滤膜夹与第一吸收管、第一吸 收管与第二吸收管之间不可用乳胶管连接,应采用聚四氟乙烯 或聚乙烯塑料管以内接外套法连接,即将塑料管插入滤膜夹出 口及吸收管管口,用聚四氟乙烯胶带缠好,接口处再套一小段 硅橡胶管。 • 9.3 在采集有组织排放样品时,采样管与第一吸收瓶、第一吸 收瓶与第二吸收瓶之间不可用乳胶管连接,应用聚乙烯管或用 聚四氟乙烯塑料管以内接外套法连接,即将塑料管插入吸收瓶 管口,用聚四氟乙烯胶带缠好后,外面再用一段硅橡胶管接好 管口。 • 9.4 废气中含有固体氯化物颗粒时,应在第一吸收瓶之前增加 滤膜夹。
•
5.2.2 环境空气样品采集。按引气管、滤膜 夹、吸收管、流量计量装置、抽气泵的顺序连 接好采样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和可靠性。将 0.3µm滤膜(3.13)装在滤膜夹(4.3.2)内, 后面串联两支各装5mL吸收液(3.10)的吸收 管(4.3.3),以1L/min流量采气30~60min。长 时间采样,需适当加水补充水分蒸发。 • 5.3 样品保存。如果样品采集后不能当天测定, 应将试样密封后置于冰箱3~5℃保存,保存期 不超过46h。
• 6.2 样品测定 • 6.2.1 无组织排放样品的测定 采样后,将第一、二吸 收管的样品溶液分别转移入两支10mL干燥的具塞比色管 (4.2)中,用少量吸收液(3.10)洗涤吸收管,洗涤液 并入比色管,稀释至10mL,摇匀。从各管吸取适量溶液 于另两个比色管中,加吸收液(3.10)至5.00mL,以下 步骤按(6.1.2)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 6.2.2 有组织排放样品的测定。 将吸收后的样品溶液 分别转移入两支50mL容量瓶中,用少量吸收液(3.10) 洗涤吸收瓶,洗涤液并入容量瓶,然后用吸收液(3.10) 定容。摇匀后从各瓶吸取适量样品溶液,分别置于10mL 干燥的具塞比色管(4.2)中,加吸收液(3.10)至 5.00mL。以下步骤按(6.1.2)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 。 2.1.5 设点高度范围为1.5m至15m。 • 2.2 下述设点方案仅为示意,供实际监测时 参考。 • 2.2.1 当具有明显风向和风速时,可参考附 录图1设点。 • 2.2.2 当无明显风向和风速时,可根据情况 于可能的浓度最高处设置4个点。 • 2.3 由4个监控点分别测得的结果 ,以其中 的浓度最高点计值。
4.60 4.0
4.40 6.0
4.20 8.0
4.00 10.0
3.50 15.0
3.00 20.0
• 6.1.2 显色 在上述各管(6.1.1)中加30g/L硫酸 铁铵溶液(3.9)2.00mL,混匀,加硫氰酸汞-乙醇 溶液(3.7)1.00mL,混匀。在室温下放置 20~30min,于波长460nm处,以水为参比,测定 各管的吸光度A。 • 6.1.3 将上述系列标准溶液测得的吸光度A(6.1.2) 扣除试剂空白(零浓度)的吸光度A。便得到校正 吸光度Y。以校正吸光度Y为纵座标,以氯化氢含 量X(µg)为横座标,绘制校准曲线,并计算校准 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Y=a+bX)
• 3.1.4 参照点应以不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影 响,可以代表监控点的背景浓度为原则。 参照点只设1个。 • 3.1.5 监控点和参照点距无组织排放源最近 不应小于2m。 • 3.2 下述设点方案仅为示意,供实际监测时 参考。
• 3.2.1 当具有明显风向和风速时,可参考附录图2设点。
• 5.1.3 采集样品。串联两支各装25mL氢氧化钠 吸收液(3.10)的多孔玻板吸收瓶(4.3.3), 以0.5L/min流量,采样5~30min。在采样过程中, 根据排气温度和湿度调节采样管保温夹套温度, 以避免水汽于吸收瓶之前凝结。 若排气中含 有氯化物颗粒性物质,应在吸收瓶之前接装滤 膜夹,否则可不装滤膜夹。 • 5.2 无组织排放样品采集 • 5.2.1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按本方法附录的规 定,确定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位置,或按其他 特定要求确定采样点
• 5.2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设置方法 • 1 由于无组织排放的实际情况是多种多样 的,故本附录仅对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设 置进行原则性指导,实际监测时应根据情 况因地制宜设置监控点。 • 2 单位周界监控点的设置方法。当方法规 定监控点设于单位周界时,监控点按下述 原则和方法设置。
• 2.1 下列各点为必须遵循的原则 • 2.1.1 监控点一般应设于周界外10m范围内, 但若现场条件不允许(例如周界延和岸分布), 可将监控点移至周界内恻。 • 2.1.2 监控点应设于周界浓度最高点。 • 2.1.3 若经估算预测,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 浓度区域超出10m范围之外,将监控点设置在 该区域之内。 • 2.1.4 为了确定浓度的最高点,实际监控点最 多可设置4个
• d) 转子流量计。控制和计量采气流量,当用 多孔筛板吸收瓶时,流量范围为0~1.5L/min, 当用其他型式吸收瓶时,流量计流量范围要与 吸收瓶最佳采样流量相匹配,精确度应不低于 2.5%。 • e) 累积流量计。用以计量总的采气体积,精 确度应不低于2.5%。 • f) 流量调节装置。用针形阀或其他相应阀门 调节采样流量,流量波动应保持在±10%以内。
5 采样
• 5.1 有组织排放样品采集 • 5.1.1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 • 采样位置: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 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 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和距上述部 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处。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 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 对于气态污染物, 由于混合比较均匀,其采样位置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但应避开涡流区。如果同时测定排气流量,采样位置仍 按上述规定选取。 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 险的场所。 采样点:由于气态污染物在采样断面内一 般是混合均匀的,可取靠近烟道中心的一点作为采样点。
• 4.3.1.3 样品吸收装置。多孔玻板吸收瓶,50mL。 4.3.1.4 流量计量装置。用于控制和计量采样流量,主要部 件包括: a) 干燥器。为了保护流量计和抽气泵,并使气体 干燥。干燥器容积应不少于200mL,干燥剂可用变色硅胶或 其他相应的干燥剂。 b) 温度计。测量通过转子流量计或累积流量计的气体温度, 可用水银温度计或其他型式温度计,其精确度应不低于2.5%, 温度范围-10~60℃,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2℃。 c) 真空压力表。测量通过转子流量计或累积流量计气体压 力,其精确度应不低于4%。
• 3.8 高氯酸溶液:1+1.5。用量筒量取高氯酸(3.5)50mL,缓慢 倒入75mL水中,搅拌均匀后装入干净的试剂瓶中。 • 3.9 硫酸铁铵溶液:c=30g/L。称取3.0g硫酸铁铵(3.3),用高 氯酸溶液(3.8)溶解并稀释至100mL,如浑浊应过滤。 • 3.10 氢氧化钠吸收液:c(NaOH)=0.05mol/L。称取氢氧化钠 (3.1)2.0g,溶于1000mL水中。 • 3.11 氯化钾标准储备液:c(KCl)=1000µg/mL。称取2.045g氯 化钾(3.4),溶解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氢氧化钠吸 收液(3.10)稀释至刻度,摇匀。 • 3.12 氯化钾标准使用液:c(KCl)=10.0µg/mL。移取10.0mL氯 化钾标准储备液(3.11)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氢氧化钠吸收 液(3.10)稀释至刻度,摇匀。 • 3.13 乙酸纤维微孔滤膜:0.3µ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