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热采工艺技术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稠油热采是指采用加热方法将低温、高粘度稠油加热达到减低粘度、增加流动性的目的,使其在地层中被驱移至井眼,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加工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是在稠油开采过程中应用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将从工艺技术及应用效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常见的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常见的稠油热采工艺技术主要包括:蒸汽驱动技术、电加热技术、火烧技术和微波加热技术等。
目前,其中蒸汽驱动技术应用最广泛。
此外,也有一些新型的稠油热采技术被开发,如太阳能热能利用技术、地热热采技术以及地层在矿井周围热交换技术等。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主要应用于低温、高粘度稠油藏中。
稠油热采具有采油率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加拿大、委内瑞拉、俄罗斯等国家。
稠油热采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有助于缓解全球能源压力,提高油气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稠油的流动能力,增强储层渗透性,提高采油率,同时还能提高工业生产效益和环保效益。
1、提高采收率稠油采收率低,而采用稠油热采技术后,因为稠油在高温下粘度变小,流动性增强,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采收率。
研究表明,稠油热采技术可以将采收率从50%提高至70%以上。
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依靠稠油热采技术,大大提高了油资源的开采利用率,并成为加拿大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2、提高环保效益传统的开采方式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有毒物质,严重污染环境,而稠油热采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产生,从而提高环保效益。
此外,热采过程中产生的CO2可以被永久性注入地下储层,有利于减少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
3、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由于稠油热采技术可以提高采收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例如,稠油资源利用的增加将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稠油热采工艺技术是一种可持续的能源开发方式,对优化能源结构和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稠油热采开发技术(ppt)

稠油资源分布
稠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 的加拿大、中国、委内瑞 拉、俄罗斯等地。
稠油资源储量
全球稠油资源储量巨大, 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 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和中 国的克拉玛依油田。
热采开发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热采开发技术定义
热采开发技术是一种利用热能将 稠油资源转化为可流动状态,然 后进行开采的技术。
热采开发技术特点
率的稠油开采方法。
原理
火烧油层法通过向油层注入空气 或氧气,并点燃油层中的轻质组 分,使燃烧反应持续进行。燃烧 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
原油流向生产井。
适用范围
火烧油层法适用于粘度高、油层 厚度大、渗透率较高的稠油油藏。 该方法可以提高采收率,但开采 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火势和燃烧
条件。
热水驱法
投资回报低
由于技术难度和开采效率问题,稠油热采项目的 投资回报率较低。
市场风险
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稠油热采项目的经济效 益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环境挑战
排放控制
稠油热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需要严格的排放控制 措施。
生态保护
稠油热采活动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生态 保护措施。
案例二:某油田的蒸汽驱项目
蒸汽驱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稠油热 采技术,通过向油藏注入高温蒸 汽,将稠油驱赶到生产井,进一
步提高采收率。
某油田的蒸汽驱项目实施过程中, 通过优化注汽参数、改善井网布 置等方式,提高了蒸汽驱的开发
效果和经济性。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表明,蒸汽驱 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稠油油藏的开 发,为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了有
其降粘并提高流动性。
采收和运输
通过采油树和采油管线将稠油 采出地面,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是一种通过加热稠油使其降低黏度,以方便开采的方法。
稠油热采
工艺技术主要包括蒸汽吞吐、电加热、电阻加热、焦耳加热、微生物采油等。
本文将对稠
油热采工艺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
蒸汽吞吐工艺是稠油热采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工艺。
蒸汽吞吐工艺通过注入高温高压
蒸汽到井筒中,使稠油受热而降低黏度,从而使其能够被抽采。
蒸汽吞吐工艺具有成本低、采油效果好的特点,适用于具有一定温度的稠油油层。
经过实践证明,蒸汽吞吐工艺可以
使稠油的采收率提高20%以上。
电加热工艺是一种通过电流加热稠油的方法。
在电加热工艺中,通过在地下注入电极
并通电,产生高温从而加热稠油。
电加热工艺适用于具有低温稠油油层,其优点是可以局
部加热,提高采收率。
电加热工艺的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因此在实际应用中
受到一定的限制。
微生物采油是一种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改变稠油性质以方便开采的方法。
微生物采油
工艺主要通过注入特定的微生物群体,改变原油中的组分和性质,从而降低黏度,提高可
采性。
微生物采油工艺具有环境友好、低成本的特点,但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可以提高稠油开采的可行性和效率。
不同的
工艺技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油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工艺
技术。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将会进一步完善,为稠油资源的开
采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稠油热采工艺技术是针对原油中高粘度、高密度以及高黏度等特性而发展出来的油田开采技术,在石油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详细分析。
1.热采工艺热采工艺是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核心部分。
该技术利用地下蒸汽及热水将胶体状高粘度油膜分解成较小的油滴,从而减少流体阻力,降低运输能耗,提高油田开采效率。
常见的热采工艺有蒸汽吞吐采油法、电加热采油法、火烧油田法等。
2.注水采油工艺注水采油工艺是一种稀释油藏厚度、降低油藏渗透性、改善地下油井环境、提高压力的方法。
该工艺通过将固体或液体注入油藏来形成压力,从而推动稠油进入井底,降低粘度,提高产油率。
3.化学反应采油工艺化学反应采油工艺是利用化学物质促进原油分解、破乳和降粘度等过程来提高油田开采效率的一种工艺。
常见的化学反应采油工艺有聚合物水驱和碱驱。
稀油热采工艺技术还包括一些其它采油工艺,例如浸泡采油、气体驱动采油、压裂热采采油法等。
1.提高产油率从产油效果来看,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在能够迅速提高油井产出能力方面表现突出。
在配合注水、GH等辅助措施下,其产油率可以提高2倍以上。
2.节省能源常规开采方式往往存在能源浪费的问题,而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则可以有效利用地下能源,如地下蒸汽、热水等,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3.降低生产成本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稠油地区制造业的发展。
相对于传统采油方式,它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开支。
4.提高油矿总体盈利能力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油矿的总体盈利能力。
此外,在开发石油资源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稠油热采技术是目前石油工业中一种重要的开采方式。
其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产油率、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矿总体盈利能力。
分析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及其应用

分析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及其应用一、热力开采稠油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热力开采稠油技术是通过注入热能到稠油沉积层,降低油粘度,提高原油流动性,从而实现对稠油资源的有效开采。
常见的热力开采技术包括燃烧法、蒸汽吞吐法、电热法等。
1. 燃烧法燃烧法是通过在地下将天然气或其他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使稠油沉积层受热而降低粘度,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这种方法需要考虑燃烧带、温度分布等因素,采取合理的燃烧控制措施,以避免地下岩石破裂和环境污染。
2. 蒸汽吞吐法蒸汽吞吐法是通过注入高温高压蒸汽到稠油沉积层,使得原油粘度降低,提高采收率。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地表和近井筒地段,对油层温度、压力等参数要求严格,需要考虑地下岩石热传导、蒸汽分布等问题。
3. 电热法电热法是通过在油层中布设加热电缆或电极,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提高原油流动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稠油储量大、开采难度大的情况,并且对地下温度、电热能量传递等因素要求严格。
热力开采稠油技术的特点包括:能够有效提高稠油资源的采收率;可以改善油田开采技术条件,降低原油开采成本;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应用现状目前,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加拿大、委内瑞拉等地,已经有大规模的稠油资源开采项目采用了热力开采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国油田开采中也有一些热力开采稠油技术的应用案例,如在塔里木盆地、达里湖盆地等地,一些稠油沉积层已经开始采用燃烧法、蒸汽吞吐法等技术进行开采。
2. 发展趋势未来,热力开采稠油技术的发展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1)技术综合应用热力开采稠油技术需要和水平井、压裂、水驱等其他现代油田开采技术相互配合,形成技术综合应用,提高热力开采的效率和可操作性。
(2)节能环保技术随着社会对能源节约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热力开采稠油技术需要向着节能、低碳、无排放的方向发展,减少对资源和环境的损害。
(3)新技术研发在燃烧法、蒸汽吞吐法、电热法等传统热力开采技术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开展新技术研发,如微波加热、纳米材料应用等,以提高稠油开采的技术水平。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稠油热采是一种特殊的油田开采方式,针对在稠油油藏中,采油难度大、采油成本高的问题,通过高温高压等措施,提高稠油流动性,降低油藏粘度,从而增加采油效率,降低采油成本,实现对油田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本文将介绍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1.地热采油地热采油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加热稠油,提高稠油流动性的采油方式。
采用地热采油技术,要选址在地热资源丰富、热储量大、地温高的区域开发,通过地下加热设备把高温蒸汽或者热水注入到油田井位,使稠油流动性提高,达到提高采油效率的目的。
同时,地热采油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
2.蒸汽注入蒸汽注入是一种将高温高压蒸汽注入到油藏中,使油藏温度升高、压力增大的方法。
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稠油的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强,能够顺畅地流入油井中。
蒸汽注入技术具有注入量大、渗透能力强、采出量高、生产周期短等优点,对于稠油热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电加热电加热技术是将电流直接作用于稠油中,通过油井中的电极产生的热量提高油藏温度,从而降低油层粘度,提高粘度低的油井采出率。
由于电能输入量大,作用范围广,电加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的稠油油田开发中。
稠油热采技术能够将深层次、稠黏度高的稠油采出,大大提高稠油油田的采油率。
例如,CNPC在塔里木油田应用稠油热采技术,采出的原油产量比传统采油技术提高了25%以上,有效释放了油田的潜力和能源资源。
2.降低采油成本稠油热采技术通常需要在油田内注入大量的高温高压水、蒸汽、电能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将深层稠油流动化,加快采出速度,降低采油成本。
稠油热采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采油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提高资源利用价值稠油往往被视为难以采集的能源资源,但是稠油热采技术的应用,可以将那些一度被认为是无法开采的资源变成国家和企业的宝贵财富。
眼下国内外的稠油资源大量存在,通过稠油热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还可以打破能源稀缺的格局。
分析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及其应用

分析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及其应用热力开采稠油技术是一种针对稠油资源的开采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热能将粘稠的稠油变得更加流动,从而方便提取。
随着全球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稠油资源的开采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本文将就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及其应用进行分析。
一、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原理热力开采稠油技术主要包括蒸汽吞吐法、蒸汽驱替法、地热法、电阻加热法等几种方法。
1. 蒸汽吞吐法蒸汽吞吐法是通过将高温的蒸汽注入稠油层,使稠油受热膨胀并形成气相驱动油的运移。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能够更有效地提高稠油产量。
蒸汽驱替法是将蒸汽注入稠油层,通过高温高压破坏稠油的粘度结构,从而使得稠油与油藏底部的水形成乳状液,提高了油品的可采性。
3. 地热法地热法是利用地下热能来提高稠油层的温度,使稠油在地热的作用下变得更加流动,并且可以减少热能的消耗。
4. 电阻加热法电阻加热法则是通过在井筒中加入电阻加热器,通过电流产生的热能来加热稠油,降低其粘度,从而方便提取。
热力开采稠油技术主要应用于稠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加拿大、委内瑞拉、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在这些地区,使用传统采油技术提取稠油的效果并不理想,而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1. 加拿大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稠油生产国之一,其阿尔伯塔地区的稠油储量巨大,但由于粘度高,采油困难。
加拿大在热力开采稠油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 委内瑞拉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地区拥有丰富的稠油资源,但大部分是非常高粘度的稠油,传统采油技术效果不佳。
委内瑞拉政府和石油公司在热力开采稠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3. 俄罗斯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在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大量的稠油资源。
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在热力开采稠油技术方面经验丰富,在稠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上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热力开采稠油技术相较于传统的采油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包括以下几点:1. 提高采收率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稠油资源的采收率,从而增加了石油产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是一种采用高温热媒注入井底,使稠油升温稀释,从而提高油井产
能的一种采油方法。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热媒选择:稠油热采中,热媒的选择至关重要。
常用的热媒有油品混合气、蒸汽
和燃烧气。
不同的热媒具有不同的特点,其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蒸汽可通过高温高
压水蒸气进行注入,使稠油升温稀释,提高流动性,并通过密封能力强、渗透性好的特点,迅速到达油层,提高稠油的采收率。
2. 注入方式:稠油热采中,注入方式包括水平井、斜井和垂直井等。
水平井注入方
式可以增加井底温度和井筒壁面积,提高热媒与稠油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提高稠油
的采收率。
斜井注入方式利用重力效应,提高泵入油井的采油效果。
垂直井注入方式则通
过井底的孔隙和裂缝来实现热媒与稠油的接触,稠油热采效果比较稳定。
3. 采油效果分析: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应用和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热采后原油凝固度降低,粘度减小,流动性增加,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
稠油热采还
可以减少管内结垢、梯度阻力和物质阻塞等问题,延长井眼的寿命,降低了采油的成本。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稠油的采收率、降低采油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在具
体的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
稠油热采工艺
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环保和安全等问题,确保工艺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蒸汽吞吐技术
二、蒸汽吞吐机理
降粘作用:温度升高粘度下降。 解堵作用:高温高速蒸汽对近井储层的冲刷作用,可解除井筒附近钻 井液等的污染。 降低界面张力:高温蒸汽将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从而改善液阻和气 阻效应(即贾敏效应)。 热膨胀作用:高温将导致原油和水发生膨胀,也导致岩石膨胀,使孔 隙体积减少,增加油的产出量。
第二节 水及水蒸汽的热特性
二、湿饱和蒸汽的特性
1.干度: 汽相占有的质量分数称为蒸汽的干度,用X表示。 一般直流式注汽锅炉出口的干度控制在80%,而不是再高;因为 这可使炉管中有20%左右的水相,以携带走结垢物质,防止结垢。 2.湿饱和蒸汽的热焓(或比热焓)
第二节 水及水蒸汽的热特性
二、湿饱和蒸汽的特性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
科研所 2019年4月
内容
第一节 稠油的特性及分类 第二节 水及水蒸汽的热特性 第三节 蒸汽吞吐技术 第四节 注蒸汽系统热效率 第五节 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技术 第六节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介绍
第一节 稠油的特性及分类
一、稠油的一般特性
1.稠油中的胶质与沥青质含量高,轻质馏分少。 我国主要稠油油田原油中的胶质与沥青含量在25%-50%之间, 而原油轻质馏分(300℃)一般仅10%左右 。 2.稠油对温度的敏感性强。 以下是胜利油田三类稠油粘温曲线
第三节 蒸汽吞吐技术
四、蒸汽吞吐生产特征 低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
蒸汽吞吐属于依靠天然能量开采,为一次采油方式。 加热半径为10~30m,最大不超过50m;
第三节 蒸汽吞吐技术
三、蒸汽吞吐渗流机理
330 ℃
泄油半径
80 ℃
加热半径
65 ℃
牛顿流区
启动压力梯度 油层温度
非牛顿流区
L
35m 流动区56m
不流动区
波及区 未波及区
注汽后渗流特征表现为复合油藏特点,稠油油藏具有波及区和未波及 区,在波及区流体流动性较高,而在未波及区流动性较差。
第三节蒸汽吞吐技术
第二节 水及水蒸汽的热特性
二、湿饱和蒸汽的特性
4.湿饱和蒸汽的比容: 饱和蒸汽比容: 单位重量的饱和蒸汽 占据的体积:Vs 饱和水的比容: 单位重量的饱和水 占据的体积:Vw 湿饱和蒸汽的比容Vws就是干蒸汽与饱和水的比容之和。 Vws=Xs·Vs+(1-Xs)Vw
第二节 水及水蒸汽的热特性
二、湿饱和蒸汽的特性
第二节 水及水蒸汽的热特性
一、水是最好的注热载体
1.除液态氨外,其余任何液体 的比热(或热容)都比水小。 水的比热是1卡/kg.℃。 2.水的饱和温度随压力的增加 而增加,当压力确定后,饱和 温度只有唯一值。
第二节 水及水蒸汽的热特性
一、水是最好的注热载体
3.当水的温度低于此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则水是热水; 当水的温度等于饱和温度,称为饱和水。 饱和水逐渐被加热,液态水开始沸腾或汽化,称为水与汽两相混合 液体,此时的温度并不增加,而吸收的热量用于水的汽化,汽化所需的 热能很大,称为汽化潜热。 当将饱和水继续加热达到完全汽化时,此时蒸汽称为饱和蒸汽。 当继续加热,饱和蒸汽吸收更多的热量后,在固定压力下,蒸汽的 温度将升高,超过了饱和温度,此时蒸汽称为过热蒸汽。
第一节 稠油的特性及油对温度的敏感性强
10000000 1000000 100000 10000 1000 100
草4ES44 草104 郑411
由粘温曲线可见: 随温度升高,其粘度急 剧下降。 这一特性也是进行注蒸 汽的原因。
10
1 50 60 70 80 90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内容
第一节 稠油的特性及分类 第二节 水及水蒸汽的热特性 第三节 蒸汽吞吐技术 第四节 注蒸汽系统热效率 第五节 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技术
第三节
蒸汽吞吐技术
一、蒸汽吞吐概念
周期性的向油井口注入一定量的蒸汽,通过焖井,而后开井产油的一 种开采方式。
注汽时,地层分为3个带: 蒸汽带、热水带和冷水带。 传热方式: 热对流是主要传热机理, 把蒸汽的热焓传递给油层。 热传导,油层的部分热量传 递给顶底盖层。
热采
特稠油
Ⅱ
10000—50000 >0.9500 热 采
超稠油
Ⅲ
>50000
>0.9800 热 采
注:*指油层条件下粘度,无*者指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
内容
第一节 稠油的特性及分类 第二节 水及水蒸汽的热特性 第三节 蒸汽吞吐技术 第四节 注蒸汽系统热效率 第五节 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技术 第六节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介绍
4.湿饱和蒸汽的比容: 由图中看出: 蒸汽的比容远比饱和水的比容要大得多; 干度越高,比容越大,波及体积越大,加热范围越大; 随着压力升高,蒸汽比容与饱和水的比容差值变小。例如:1Mpa时, 蒸汽比容是饱和水比容的近200倍,而20Mpa时只有近2倍。 所以注湿蒸汽,一是追求高干度,二是千方百计追求降低注汽压力。
波及三区域、蒸汽吞吐渗流机理
未波及区域
日
产 液
压 力
随着时间的延长, 可明显看出波及 区的压力降低, 逐渐进入未波及 区
/MPa m3/d
从压力扩散传播变化关系看,在波及区域压力扩散过程,压力值逐渐 降低,形成地层拟稳态流动,当压力传到未波及区,进入无限大地层压力 传播区域,从该井生产特征看,前期注入液体等构成波及区域,当采完后 就进入了未波及区域,表现为稳定的低产低液生产特征。
温度/℃
第一节 稠油的特性及分类
二、稠油的分类标准
稠油分类
名称
类别
普通稠油
Ⅰ
亚 Ⅰ-1 类 Ⅰ-2
中国的稠油分类标准
主要指标
辅助指标
粘 度mPa·s
50*(或100)~ 10000
相对密度 (20℃)
>0.9200
50*一150*
>0.9200
150*一10000
>0.9200
开采方式
可以先注 水
Hs=Xs·Lv+Hws
式中:
Hs——总热焓 Xs——蒸汽干度 Lv——汽化潜热焓 Hws——水的显热焓
显热随压力增加而 增加,汽化潜热随压力 增加而减小;这也是为 何千方百计降低注汽压 力的原因之一。
第二节 水及水蒸汽的热特性
二、湿饱和蒸汽的特性
3.不同压力、不同干度的热焓。
由图中看出: 在相同压力下,蒸汽 干度越高,热焓越大; 随压力升高,汽化潜 热焓和显热焓的差值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