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电生磁(2课时)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一章第2节电生磁课件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一章第2节电生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一章第2节“电生磁”的内容。
具体包括: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周围磁场的方向判定,以及电生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掌握奥斯特实验的基本操作。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电生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周围磁场的方向判定。
难点:奥斯特实验的操作及磁场的方向判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导线、电池、小磁针、铁钉等。
学具:每组一套电流表、导线、电池、小磁针、铁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磁铁为什么能吸引铁钉?磁场是如何产生的?2. 例题讲解讲解电流的磁效应,引导学生学习奥斯特实验。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奥斯特实验,观察电流通过导线时,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引导学生得出电流产生磁场的结论。
4. 知识讲解讲解通电导体周围磁场的方向判定方法,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给定导线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电流通过导线时,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2)通电导体周围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答案:(1)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磁场,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2)根据右手螺旋法则,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且满足右手螺旋关系。
2. 拓展延伸:了解电生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铁、电动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了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方向的判定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同时,鼓励学生了解电生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研究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电生磁》PPT课件(第2课时),共17页

3.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与条形磁铁 处于同一水平线放置,且左端固定,当开关S闭合,电路中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下移动时,条形磁铁始终保持静止, 则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A擦力( ) A.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B.方向向右,逐渐增大 C.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D.方向向左,逐渐增大
7
5. 实验结论: (1)当电磁铁的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
铁的磁性就越强; (2)当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8
通电螺线管和电磁铁的异同
名称 构成 磁性强弱
通电螺线管
电磁铁
导线缠绕的螺线管、电源
导线缠绕的螺线管、铁芯、 电源
弱
强
磁场方向 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级出来,回到S级
谢谢观看
第1章 电与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2节 电生磁
第2课时
探究: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1. 提出问题:通那么电电螺磁线管铁中的插磁入性铁强芯弱后还(与电哪些磁因铁素)有,关磁呢性?大大增强,
是否带铁芯(已验证) 2. 建立假设: 可能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可能与线圈的匝数有关 ……
3. 设计实验:
(1)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可能有多个因素,我们可采
(1)实验中是通过电磁铁_吸__引__大___头__针__数__目___的__多__少___来判定其磁性 强弱的,所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转_换__法______。
(2)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 个数__增__加___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线圈匝数一定时, 电流越____大______,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3)根据图示的情景可知,____甲______(填“甲”或“乙”)的磁性 强,说明__电__流__一__定__时___,__线__圈__匝___数__越__多__,___电__磁__铁__的___磁__性__越。 (4)根据右手强螺旋定则,可判断出电磁铁乙的上端是_南__(_S_)___极。 (5)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是 __大__头___针__被__磁__化__,___同__名__磁__极___相__互__排__斥__。
电生磁-PPT全文课件

或靠近小磁针,观察现象
结论;通电螺线管周围也存在磁场
3、在螺线管中插入一枚铁钉再吸引大头针,观察现象
结论:带铁芯当 于一根磁铁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特点
在穿过螺线管的有机玻璃板上 均匀地撒上铁屑,通电后轻敲 玻璃板,观察铁屑分布情况。
结论: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 似。
三、安培定则. 通电螺线管相当于一个条形磁体,其极性和电流 方向的关系符合: 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
I
应用安培定则的方法和顺序: 1:查清螺线管的绕线方向。 2:标出电流在螺线管中的方向。 3:用安培定则确定螺线管的磁极方向。
(大拇指指向的为N磁极方向)
第2节 电 生 磁
I
一、奥斯特实验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终于用实验证实通电 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这一重大发现轰动了科 学界,使电磁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电流的磁场与电流方向有关,改变 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也随之改变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是如何分布的?
在有机玻璃板上穿一个小孔, 一根直导线垂直穿过小孔, 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一些 铁屑,给直导线通电后,轻 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 情况
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的磁性比不带铁芯 的通电螺线管的磁性要强。
我们把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称为电磁铁 .
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用电流来控制
铁芯为什么是用铁制成的?而不用 钢制成的?为什么插入铁芯后磁性 大大加强?
铁芯插入通电螺线管,铁芯被磁化,也要产 生磁场,于是通电螺线管的周围既有电流产 生的磁场,又有磁铁产生的磁场,因而磁场 大大增强了.
•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电磁铁的一些 特点,它的这些特点与永磁体相比,有 哪些优点呢?
电生磁第二课时——对安培定则的理解和掌握

同学们,你们对安培定则的理 解和应用都掌握了吗?
安培定则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 的方向,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方法技巧】安培定则的应用
(1)使用的是右手而不是左手. (2)用手握住螺线管是掌心紧贴. (3)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是让四指方向与
明面电流方向相同(明面是指看得见的一面,背面是 指看不见的朝里的一面).
答案:
【例2】如图,当开关闭合后,两螺线管向相反方向运动,请把 乙螺线管的导线连接在右边电源上.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安培定则的应用.解决这类作图题的一 般思路是:先审题或看图,明确是知电流,还是知极性,再 看是让画绕线,还是让标电流(标电源正负极)或是标极性.
分析本题应抓住以下六个环节:
答案:
【例1】如图,根据磁感线的方向标出通电螺线管中 的电流方向和小磁针的N极.
Hale Waihona Puke 【思维导图】掌握安培定则的应用及抓住题图中的信息是解 决此题的关键,应按以下思路分析: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了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磁感线是从磁体 的N极指向S极,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根据安培 定则可以判定螺线管中的电流的方向是向上的.小磁针N极的 指向与磁感线的方向一致,所以小磁针左端为S极,右端为N 极.
1.2 电生磁(第二课时)

钢在电的作用下会永久磁化,而软铁上电磁化, 掉电就去磁。电磁铁要的就是磁来去自由,这才 好实现控制。
流的大小 、 线圈的匝数 和有无插入铁芯 有关.
2.
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 移动时,电磁铁中的磁性将 减弱 .
版权所有-
C
)
A.减小电流
C.改变电流方向
B.增加螺线管的匝数
D.将铁芯从螺线管中拔出
4.通电螺线管的磁性是可以改变的。为了增强通 电螺线管的磁性,采取下列哪一种方 法是无效的 ( C )。 A.增大两端的电压 B.增加线圈的匝数
C.改变电流方向
D.插入铁棒
版权所有-
如下图所示,木制小船模型静止在水面上,船上装有一块电磁 铁,船头A指向东.若接通开关S,则小船将会在水平面内自由转 动.当小船再次处于静止状态时,船头A指向().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6.将通电螺线管、滑动变阻器、电源与开 关接成成闭合回路,若将变阻器的滑片向 右移动,那么螺线管上端悬挂铁块的弹簧 将:
A.不变
C.伸长
B.缩短
D.不能判断 N
思考:若悬挂的铁块 改为磁铁,情况又将 怎样呢?
版权所有-
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是可以改变的,要使电磁铁
的两个磁极对调,可采取的方法是(
A.跟电流通断的关系 C.跟电流方向的关系
版权所有-
练一练
2.下图中为两只轻小的通电螺线管,当它们互 相靠近时,它们将 ( ) C
N
相斥
N
A.静止不动 C.互相排斥
B.互相吸引 D.一齐向左运动
版权所有-
练习 5.标出如图所示各图中通电螺线管的正确绕 线法,并标出N、S极.
+ _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一章第2节电生磁课件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一章第2节电生磁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生磁现象的发现过程,理解电生磁现象的本质;2. 使学生掌握电流的磁效应,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生磁现象的发现过程、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
难点:电生磁现象的本质、电流与磁场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磁针、导线、电池、课件等。
学具:电流表、磁针、导线、电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磁铁为什么会吸引铁钉?电和磁之间是否有联系?2. 新课导入介绍奥斯特实验,让学生了解电生磁现象的发现过程。
3. 例题讲解讲解电流的磁效应,通过实际操作展示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解释电生磁的本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5. 知识巩固讲解电流的磁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铁、电动机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电生磁现象的本质;(2)列举电流的磁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3)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电流的磁效应。
2. 答案:(1)电生磁现象的本质是电流产生的磁场;(2)电流的磁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电磁铁、电动机等;(3)实验设计:将导线绕在铁钉上,接入电流表和电池,观察铁钉是否具有磁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生磁现象的发现过程和本质理解较为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发现及其在现代通讯技术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生磁现象的本质;2. 电流的磁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3. 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一、电生磁现象的本质电生磁现象指的是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周围会产生磁场的现象。
这一现象的本质是电流中的电子运动产生磁矩,从而形成磁场。
具体来说,当电流通过导线时,电子在导线中作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教学设计】第2节 电生磁(2)

第2节电生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奥斯特的图片、事迹介绍,感悟奥斯特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2.通过体验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养成乐于探索自然界奥秘的习惯。
【教学重点】奥斯特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电和磁具有一定联系;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教学准备】学生器材:学生电源、开关、导线、直线导体、螺线管、小磁针、大头针若干;教师器材:多媒体设备及课件、电源、开关、直线导体、螺线管、铁屑、小磁针、大头针若干、安培定则立体模型。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魔术纸盒吸铁利用纸盒内隐蔽的通电螺线管吸引大头针。
【设问1】此盒中可能有什么?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2.断开开关,在靠近铁屑【设问2】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你有哪些疑问?3.将纸盒打开,展示螺线管【设问3】观察盒内的器材,你想到了什么?可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进行探究?(设计意图: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不能吸引铁屑引起学生思维冲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观察实验现象,猜想。
盒内可能有磁体,磁体能吸引铁屑。
为什么不吸引了呢?盒内到底是什么?电和磁之间有联系,电流也能产生磁场。
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一)电流的磁效应1. 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2.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想想做做】1.设问:电流真的能产生磁场吗?引导学生探究教材第124页中的“想想做做”2.提问:你们是怎么做的?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3.思考:改变电流的方向,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又说明了什么?4.小结:通电导线周围存在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1.2电生磁第2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 .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1.2电生磁第2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能说出奥斯特实验现象,知道直线电流磁场的特性,认识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特性,会用安培定则判断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通电导线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结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1.奥斯特的实验揭示了电流的磁效应,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3.使学生明白电和磁具有一定联系。
三.教具准备奥斯特实验器材一套、通电螺线管、小磁针、大头针及自制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电磁起重机的原理导入(二)新课展开:学生实验:奥斯特实验,认识电流的磁效应:1.让小磁针静止,确定小磁针的南北极,让直导线位于小磁针的正上方,观察:1、当直导线通电时产生什么现象?(小磁针发生偏转);2、断电后发生什么现象?(小磁针转回到原来指南北的方向);3、改变通电电流的方向后发生什么现象?(小磁针发生偏转,和原先方向相反)提问:由此现象,你能想到什么,得到怎样的结论?学生思考,比较,分析,回答问题: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小结: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
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具有历史意义,揭示了电和磁不是各自孤立的。
演示实验:直线电流的磁场(如图)观察铁屑分布的情况现象:铁屑分布呈同心圆,靠近直导线,铁屑越多,越密。
归纳:直导线周围帆布的规律:一个个同心圆,离直线电流越近,磁性越强,反之越弱。
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判断: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直导线,让大拇指的指向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其余四指弯向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练一练1:根据通电直导线的电流方向或磁感线方向标出磁感线方向或电流方向问:通电直导线能产生磁场,那么将长直导线绕成螺线管,通电后,它是否也能产生磁场呢?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学生实验得出结论:通电螺线管能产生磁场实验:将直导线绕制螺线管后通电,观察能否吸引大头针?然后插入一根铁棒,再观察吸引大头针和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3、设计实验:
(1)可能有多个因素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那么,对这样的问题一般采取什么方法进行研
究?
控制变量法
(2)你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
弱?
通过观察电磁铁能吸起的大头针数量
当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的线圈匝数____ 多 ,电磁铁的磁性
越____ 强。
1、如图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磁铁磁性增强,
可采用的方法是(A )
A、滑片P向左移动
B、滑片P向右移动
C、减少线圈的匝数
D、增加通电的时间
2、使通电螺线管磁性增强的操作是(A )
A、把线圈的匝数增加一倍
B、改变电流方向
C、把电流强度大小减少一半
1. 画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并说明它的 分布特征。
2. 判断如图 1-27所示的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电源极性。
S
N
+
-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我们知道,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铁
很相似,在螺线管中插入一个铁棒,就成为一
个电磁铁,其周围的磁场会增强。
那么,电磁铁的磁性除了与是否带铁芯有关之
D、把螺线管中的铁芯抽出来
3、将电磁铁、滑动变阻器、电源与开关接成闭
合回路,若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那么螺
线管上端悬挂铁块的弹簧将: C B
验中,由于两块电磁铁 串联 保证了 电流 相等,结论是
连接, 。
通过的电流相等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 磁性越强。
外,还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1、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哪些
2、建立猜想:
电磁铁磁性强弱可能跟电流的大小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磁铁磁性强弱可能跟匝数的多少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能跟匝数
的多少有关”这一猜想,可在图中A、B两点处
接入_________的电磁铁,并让电路中的 ______ 不同匝数 电流
保持不变,进行实验研究。
A B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4、进行实验: 根据上面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把观察到 的实验现象记录在下列表格中。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3、设计实验:
(3)如果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能跟电流
的大小有关”这一猜想,应让 ____________保 匝数的多少
持不变,利用 _________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变阻器
观察电磁铁磁性强弱是否改变。为此,应当如
何设计电路?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3、设计实验:
线圈的匝数(匝) 电流(安) 吸起的大头针数量(枚) 0.5 4 50 1 7 0.5 6 100 1 15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线圈的匝数(匝) 电流(安) 吸起的大头针数量(枚) 0.5 4 50 1 7 0.5 6 100 1 15
5、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____ 强; 大 ,电磁铁的磁性就越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