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破伤风的药物

合集下载

破伤风抗毒素说明书

破伤风抗毒素说明书

破伤风抗毒素说明书【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中文名称】破伤风抗毒素【产品英文名称】Tetanus Antitoxin【生产企业】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功效主治】本品可中和伤口及游离的破伤风毒素,可预防和治疗破伤风。

【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本品含特异性抗体,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可用于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不良反应】1. 过敏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突然发生。

患者突然表现沉郁或烦躁、脸色苍白或潮红、胸闷或气喘、出冷汗、恶心或腹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者神志昏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可以迅速死亡。

轻者注射肾上素后即可缓解;重者需输液输氧,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进行抢救。

2. 血清病:主要症状为荨麻疹、发热、淋巴结肿大、局部浮肿,偶有蛋白尿、呕吐、关节痛,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瘙痒及水肿。

一般系在注射后 7~14 天发病,称为延缓型。

亦有在注射后 2~4 天发病,称为加速型。

对血清病应对症疗法,可使用钙剂或抗组织胺药物,一般数日至十数日即可痊愈。

【禁忌症】【产品规格】1500IU/支【用法用量】用法: 皮下注射应在上臂三角肌附着处。

同时注射类毒素时,注射部位须分开。

肌内注射应在上臂三角肌中部或臀大肌外上部。

只有经过皮下或肌内注射未发生反应者方可作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应缓慢,开始每分钟不超过 1ml ,以后每分钟不宜超过 4ml 。

一次静脉注射不应超过 40ml ,儿童每 1Kg 体重不应超过 0.8ml ,亦可将抗毒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输液中静脉点滴。

静脉注射前将安瓿在温水中加热至接近体温,注射中发生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

用量: 1. 预防: 1 次皮下或肌内注射 1500 ~ 3000IU ,儿童与成人用量相同;伤势严重者可增加用量1 ~2 倍。

经 5 ~ 6 日,如破伤风感染危险未消除,应重复注射。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英文名称:Human T etanus Immunogolobulin
【成份】
主要组成成分: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适应症】
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尤其适用于对破伤风抗毒素(TAT)有过敏反应者。

【用法用量】
用法:供臀部肌内注射,不需作皮试,不得用作静脉注射。

用量:1预防剂量:儿童、成人一次用量250IU。

创面严重或创面污染严重者可加倍。

2参考治疗剂量:3000~6000IU,尽快用完,可多点注射。

【不良反应】
一般无不良反应。

极少数人有红肿、疼痛感,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禁忌】
对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有过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
1 应用本品作被动免疫的同时,可使用吸附破伤风疫苗进行自动免疫,但注射部位和用具应分开。

2 制品应为澄清或可带乳光液体,可能出现微量沉淀,但一经摇动应立即消散。

若有摇不散的沉淀或异物,以及安瓿有裂纹、过期失效等情况,均不得使用。

3 开瓶后,制品应一次注射完毕,不得分次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应单独使用。

【药理作用】
本品含高效价的破伤风抗体,能中和破伤风毒素,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梭菌感染的作用。

【贮藏】
2~8℃避光保存。

有效期3年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S2*******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深圳市卫光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深圳市光明富力工业区。

青霉素对破伤风的治疗效果

青霉素对破伤风的治疗效果

青霉素对破伤风的治疗效果破伤风是一种由产生毒素的破伤风梭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常见于伤口不洁或被污染的情况下。

破伤风毒素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导致肌肉僵硬和痉挛。

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破伤风的治疗中。

本文将探讨青霉素在破伤风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其作用机制。

青霉素是一类由青霉菌属(Penicillium)产生的抗生素,其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其细胞壁含有肽聚糖和肽聚糖多糖,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阻断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青霉素在破伤风治疗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在感染初期,青霉素可以有效地抑制破伤风梭菌的生长,阻止破伤风毒素的产生。

此外,青霉素还可以加速破伤风梭菌的清除,减少病原菌在体内的数量,从而降低破伤风毒素的释放。

青霉素对破伤风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验证。

研究表明,青霉素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并减少破伤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在早期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患者中,病情往往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症状缓解,并避免了严重的并发症。

青霉素的治疗效果与其药物特性密切相关。

青霉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

此外,青霉素具有较低的毒性和良好的耐受性,使其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然而,对于某些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破伤风梭菌株,青霉素的治疗效果可能会受到限制。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合理的用药选择。

除了青霉素的抗菌作用,其还可能通过其他机制对破伤风产生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青霉素可以抑制破伤风毒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减轻破伤风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此外,青霉素还能够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对破伤风的抵抗力,促进康复。

尽管青霉素在破伤风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但在临床实践中仍需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青霉素过敏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后果。

因此,在使用青霉素前应首先进行过敏试验,以确保患者对该药物的耐受性。

简述破伤风患者的治疗原则

简述破伤风患者的治疗原则

简述破伤风患者的治疗原则
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是可以通过合适的治疗原则来控制。

以下是破伤风患者的治疗原则:
1. 隔离患者:将患者隔离在安静的环境中,以减少刺激和噪音,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痉挛和抽搐。

2. 伤口处理:对伤口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以消除可能存在的破伤风细菌。

这可以通过手术、药物或其他方法来实现。

3. 抗生素治疗:使用抗生素来杀死或抑制破伤风细菌的生长。

通常使用青霉素或甲硝唑等抗生素。

4. 免疫治疗:通过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预防破伤风的再次发生。

5. 支持治疗: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解痉、镇静等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和
改善生活质量。

6. 并发症治疗: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心脏疾病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治疗破伤风患者时,应该遵循上述原则,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加强预防措施,提高公众对破伤风的认识和警惕性,是控制破伤风的关键。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灭活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灭活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灭活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破伤风是一种由产生于某些细菌感染的神经毒素引起的严重疾病,通常由细菌Clostridium tetani引起。

该疾病可以通过接触潜在污染物,如尘土和土壤中的细菌产生的孢子,进入人体中。

一旦孢子进入伤口或破皮处,它们就会转化成成熟的细菌,并且开始产生破伤风毒素。

破伤风疾病导致肌肉痉挛和僵硬,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死亡。

因此,预防破伤风的关键措施之一是接种破伤风疫苗。

然而,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果患者没有接种疫苗或者免疫力较低,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是从有充足破伤风抗体的人血浆中提取的,并经过灭活工艺处理得到的。

该工艺涉及到一系列步骤,包括纯化和灭活过程。

在灭活过程中,病毒性破伤风毒素被处理,以确保其无法引起破伤风感染或其它不良反应。

因此,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经过这种灭活工艺后,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工具。

通过使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我们可以为那些需要迅速建立破伤风免疫保护的患者提供紧急救治。

这些患者可能是由于受伤导致破伤风暴发,或者还没有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灭活工艺确保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既能提供快速的免疫保护,又能减少患者感受到的风险。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灭活工艺的重要性和优势。

我们将深入探讨该工艺的制备过程和相关的灭活技术。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该工艺对未来的影响和应用前景,以及其在破伤风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灭活工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破伤风预防和治疗中的意义,为破伤风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Chapter 1)主要概述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首先,我们将介绍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重要性,包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治疗效果。

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灭活工艺,包括免疫球蛋白的制备过程、灭活方法以及相关的技术流程。

大剂量地西泮在重症破伤风中的应用

大剂量地西泮在重症破伤风中的应用

大剂量地西泮在重症破伤风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大剂量地西泮在治疗重症破伤风中的应用。

方法:25例重症破伤风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均使用微量泵持续输入大剂量地西泮,控制肌肉痉挛,每天最大量为600 mg。

结果:25例患者经持续静脉滴注大剂量地西泮镇静治疗,无不良反应,均治愈出院。

住院时间最长35 d,最短10 d,疗效显著。

结论:大剂量地西泮持续静脉滴注治疗重症破伤风疗效肯定。

标签:重症破伤风;大剂量地西泮;微量泵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过伤口侵入人体后,产生毒素引起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和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症状,是一种特异性传染病。

潜伏期一般为1~2周,可短至1~2 d,或长达2个月余[1]。

潜伏期短的患者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

据报道,重症破伤风死亡率为15%~40%[2]。

近年来,随着重症破伤风治疗上的不断进步,目前其死亡率正呈逐渐下降趋势。

重症破伤风患者应进入重症监护病房。

破伤风的治疗原则为清除破伤风毒素、控制痉挛、预防感染、保证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其中控制痉挛是治疗的重点。

本科2004年8月~2009年12月应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大剂量地西泮控制肌肉抽搐治疗重症破伤风25例,疗效显著。

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5例患者中,男19例,女6例;年龄21~70岁,平均45岁;铁钉或木刺伤14例,石头砸伤9例,动物咬伤2例。

伤口深浅不一,均为闭合性伤口,其中有14例伤口愈合,其他11例伤口愈合不佳。

潜伏期3~20 d,均有苦笑面容,牙关紧闭,张口困难,角弓反张,肢体频发抽搐症状,并且畏光怕声。

1.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给予伤口彻底清创处理,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和游离毒素,应用青霉素及甲硝唑对抗感染,并加强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

所有患者行深静脉置管,有15例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行气管切开,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应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大剂量地西泮有效地控制和解除了痉挛、控制肢体抽搐。

并根据患者抽搐情况、强度,调整泵入速度(在已行气管切开者且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者中使用较安全)。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说明书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说明书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说明书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说明书如下:
1. 成分: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2.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3. 适应症: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尤其适用于对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者。

4. 用法用量:用法:供臀部肌内注射,不需作皮试。

用量:预防用量,一
次1500单位;治疗用量,一次3000~6000单位,一日6000~12000单位,用适量注射用水稀释后使用。

5.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局部疼痛、过敏反应、荨麻疹、哮喘、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6.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7. 注意事项:1. 凡有过敏体质、哮喘、荨麻疹等过敏史者慎用。

2. 本品不
作为破伤风早期治疗用药。

如已出现破伤风或其可疑症状时,应在进行外科处置的同时使用本药治疗。

3. 使用本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有
过敏史者慎用,首次使用者应做过敏试验,如遇过敏反应应及时采取有效急救措施。

4. 本品在低温条件下易析出结晶,使用前应注意检查。

如有结晶,可于50~70℃加温溶解后注射。

5. 本品为液体制剂,无菌冻干粉针剂,使用时应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配制后的溶液应尽快使用,一次用完。

8. 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9. 药理作用:本品含高效价的破伤风抗体,能中和破伤风毒素,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梭菌感染的作用。

10. 规格:1500单位/瓶。

请注意,在使用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破伤风中医治疗原则

破伤风中医治疗原则

破伤风在中医治疗中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解痉止搐:-中医认为破伤风属“痉病”范畴,其核心症状为肌肉痉挛和抽搐。

因此,首要治疗原则是选用具有镇痉、解毒作用的药物,如天麻、全蝎、僵蚕、蜈蚣等虫类药以及清热解毒之品,以达到平肝熄风、解痉止搐的目的。

2. 清热解毒:-破伤风由外邪(尤其是金疮、铁锈等污秽之物)侵入人体,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而发病。

故需使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黄连、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以清除体内毒素。

3. 通络散结:-通过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的药物,如桃仁、红花、丹参等,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并消除因邪气郁结所致的肌肉紧张与痉挛。

4. 扶正固本:-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进展,适时加入补益类药物,如人参、黄芪、当归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加快康复速度。

5. 综合调理:-针对破伤风后期可能出现的身体虚弱、出汗多等症状,进行调和营卫、滋阴养液的治疗,同时注重情志调摄,保持患者心情舒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6. 辨证施治:-中医强调个体差异和疾病阶段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进行辨证论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7. 辅助疗法:-结合针灸、拔罐、刮痧等传统疗法,以助于驱邪外出,缓解肌肉痉挛。

具体来说,根据破伤风的病情轻重,中医治疗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在风毒在襄的轻度阶段,症状较轻,治疗以祛风疏表、解毒定痉为主,可用真散合五虎追风散加减。

如果症状严重,风毒入里,中医治疗则以平肝熄火、解毒镇痉为原则,可用木萸散加减。

同时,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疗程服用以缓解局部症状、降低毒素反应。

此外,中医治疗破伤风还有其他的药物和方剂。

例如,玉真散合五虎追风散加减,其中防风、胆南星、白附子、羌活、白芷、天麻、全蝎、僵蚕、蝉蜕等都是常用的药物。

此外,中医还讲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因此在使用中药治疗破伤风时,最好能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总之,破伤风在中医治疗中应遵循早期干预、内外兼治、标本兼顾的原则,旨在解除急性期痉挛抽搐的症状,同时调整全身状况,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破伤风的药物
破伤风的药物治疗
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消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破伤风的废率约为10%
消除毒素来源(处理伤口):有伤口者均需在控制痉挛下进行彻底的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后敞开伤口以利引流并用3%过氧化氢或1:1000高锰酸钾溶冲洗和经常湿敷如原发伤口在发病时已愈合则一般不需进行清创
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游离的毒素:因破伤风抗毒素和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均无中和已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的作用故应尽早使用以中和游离的毒素一般用2万~5万IU抗毒素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1000ml内由静脉缓慢滴入: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血清反应对清创不够彻底的病人及严重病人以后每日再用1万~2万IU抗毒素作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共3~5日新生儿破伤风可用2万IU抗毒素由静脉滴注此外也可作脐周注射还有将抗毒素5000~1000IU作蛛网膜下腔注射的治疗方法认为可使抗毒素直接进入脑组织内效果较好并可不再全身应用抗毒素如同时加用强的松龙
12.5mg可减少这种注射所引起的炎症和水肿反应
如有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或已获得自动免疫的人的血清
则完全可以代替破伤风抗毒素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一般只需注射一次剂量为3000~6000U
控制和解除痉挛:病人应住单人病室环境应尽量安静防止光声刺激注意防止发生附床或褥疮控制和解除痉挛是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如能做好在极大程度上可防止窒息和肺部感染的发生减少死亡
1.病情较轻者使用镇静剂和安眠药物以减少病人对外来刺激的敏感性但忌用大剂量以免造成病人深度昏迷用安定(5mg 口服10mg静脉注射每日3~4次)控制和解除痉挛效果较好也可用巴比妥钠(0.1~0.2g肌肉注射)或10%水合氯醛(15ml口服或20~40ml直肠灌注每日3次)
2.病情较重者可用氯丙嗪50~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从静脉缓慢滴入每日4次
3.抽搐严重甚至不能作治疗和护理者可用硫喷妥钠0.5g作肌肉注射(要警惕发生喉头痉挛用于已作气管切开的病人比较安全)副醛2~4ml肌肉注射(副醛有刺激呼吸道的副作用有肺部感染者不宜使用)或肌松弛剂如氯化琥珀胆硷氯化筒箭毒硷三磺秀铵酚氨酰胆碱等(在气管切开及控制呼吸的条件下使用)如并发高热昏迷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30mg口服或氢化可的松200~4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防治并发症:补充水和电解质以纠正强烈的肌痉挛出汗及不能进食等所引志的水与电解质代谢失调如缺水酸中毒等对
症状较轻的病人就争取在痉挛发作的间歇期间自己进食对症状严重不能进食或拒食者应在抗痉挛药物的控制下或作气管切开术后放置胃管进行管饲也可作全胃肠外营养
青霉素(80万~100万U肌内注射每4~6小时1次)可抑制破伤风杆菌并有助于其他感染的预防可及早使用也可给甲硝唑500mg口服每6小时1次或1g直肠内给药每8小时1次持续7~10日据文献报道甲硝唑对破伤风的疗效优于青霉素此外还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抽搐频繁而又不易用药物控制的病人尖早期作气管切开术;病床旁应备有抽吸器人工呼吸器和氧所等以便急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