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
2022开学第一课家长的直播观后感500字(通用12篇)

2022开学第一课家长的直播观后感500字(通用12篇)开学第一课家长的直播观后感500字1岁月无声,转眼间我们已经和快乐的暑假说再见了,怀着开心与激动的心情重新回到美丽的校园,继续求学之路。
每年的九月一号对于学生们而言,是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一天,不仅是标志着学生们迎来新学期学校生活的到来,且也是央视大型教育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播出的时间,这是一个有内涵的节目,每年呈现出来的主题都不尽相同,让不少观看过的学生感触极深,反思甚多。
的《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节目中张桂梅、李宏塔、杨利伟、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巩立姣、杨倩、李亚中等嘉宾,带我们聆听理想的故事,传递不一样的人生价值观,从而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感受到了真正的人生意义,也触动了心灵深处的感知,感慨万千!观看金秋九月的这一《开学第一课》,主题的呈现结合了当下的时代背景,传播正能量,同时也可以说此节目是我们学生对于世界观和价值观构建的萌芽。
面对如今崭新的时代,祖国持续不断地往前发展,我们中小学生也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热爱祖国热爱党,树立正确的理想与目标,为将来有机会成为祖国和党所需要的人才,奋发努力,积极向上,实现自己最好的人生价值,收获有意义的人生,照亮美好的未来。
对于《开学第一课》,相信看过的朋友们都会为其赞不绝口,同时给予我们的影响也是极大,所以此公益节目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不晓得你们认同吗?让我们一起上好《开学第一课》,感受人生真谛吧!开学第一课家长的直播观后感500字2转眼间,这个暑假已经结束了,我们迎来了又一开学日子,可以说心情非常激动。
在9月1日晚8点,我准时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
不得不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都让人印象深刻,值得深深地思考,好好感悟自己的人生,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触良多,脑海里浮现的都是该节目中的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画面,以及一个又一个励志的故事。
家长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

家长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家长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精选篇1开学的日子又到了,在家里度过了漫长的暑假,身心早已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学。
新的学期,新的面貌,开学第一课的钟声敲响了,我和所有的同学都一样,一起观看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为全国中小学生准备的开学节目,这份礼物我一定会好好收下的。
回想起开学之前,父母为我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开学清单,可是我的心思却还放在玩上面,丝毫没有上学的表现。
几乎每到放长假的时候,我都是浑浑噩噩的状态,在返校当天,内心对暑假还有诸多的不舍。
暑假的生活确实让人很舒服,没有老师的管教,也没有作业的烦恼。
每天睡醒就是玩手机,打电脑游戏,父母平时上班忙,虽然出门前都会叮嘱我不要一直打游戏,但我还是没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做。
相信大家都有我这样的经历,放假的两个星期,父母的态度是比较温和的,对我们所做的事情也没有太多的话语。
但在家里待的时间长了,父母恨不得想要送我们去上学,整天在家里度日子,哪里还有学生的样子。
越是到开学的时间,父母就会替我们着急,担心我们没有准备好开学的物品。
说实话,在进入校园的那一刻,虽然内心比较激动,但还是不想这么快就返校。
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经历过今年的疫情,就算再怎么不喜欢学习的同学,观看开学第一课的时候也是全神贯注的看完。
如果只是平常的上课方式,绝不会有这样的效果,比如新学期里面,老师做了一下自我介绍,然后就开始讲课,下面的同学估计都走神了。
看完这次的开学第一课,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心思也从暑假回归到课堂。
在接下来的学习日子里,我要刻苦学习,助人为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争做新一代创造力的小学生。
家长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精选篇2有梦想就有动力,有梦想就要坚持,有梦想就能出彩。
任何一个梦想,都是一架飞机,有了动力才能前进、成功。
从《开学第一课》中,我明白什么是乘着梦想的翅膀前进。
“梦想是一种不竭的动力,让你不断燃烧内心的小宇宙,激发对美好生生不息的渴望。
这种力量,会让你无惧风雨、无畏风险,不断前进。
家长开学第一课读后感

家长开学第一课读后感家长开学第一课是一本以家长为目标读者的教育书籍,书中内容丰富,涵盖了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通过作者的深入剖析和生动的案例分析,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家长的责任和使命,也让我对孩子的成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书中提到了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指出,家长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引导者和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发展。
因此,家长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做孩子的良好榜样,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家长,我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才能更好地影响孩子的成长。
其次,书中强调了家长在孩子学习中的指导和帮助。
作者指出,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在孩子学习中,家长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同时,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成长的乐趣。
这让我明白到,作为家长,我需要在孩子的学习中找到平衡点,既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又要让他们有自主学习的机会。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家长在孩子情感成长中的重要性。
作者指出,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同时,也要给予孩子适当的挑战和压力,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家长,我需要在孩子的成长中找到平衡点,既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又要让他们学会独立和坚强。
通过阅读《家长开学第一课》,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家长的责任和使命,也让我对孩子的成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会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同时,我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成为孩子的良好榜样,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让孩子在成长中茁壮成长,成为有用的人才。
新学期家长第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

新学期家长第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作为家长,在新学期家长第一课中的观后感和心得体会真的是太多了,我想写5500字都不够表达。
首先,这次新学期家长第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发。
通过与学校教育专家的亲密接触,我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专家们以简单明了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案例解释,向我们介绍了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并探讨了培养孩子的品格、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等重要问题。
这些让我对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产生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其次,我深深感受到,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也需要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与支持。
只有家校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我从专家们的讲解中了解到,家长要多陪伴孩子,给予他们关心和鼓励,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价值观。
同时,也要与学校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困难,并与老师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这对家长来说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幸福和满足。
此外,我还深受专家们关于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讲解所触动。
现在的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也很快,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
专家们提到了指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巧等重要内容。
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要注意给孩子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资源,给予他们学习上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输送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此外,教育还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专家们提到,现在的孩子在面临学业的压力和竞争的挑战中,往往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焦虑、压力、自卑等心理问题。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他们提供合理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塑造。
最后,我认识到教育就是爱与责任的融合。
作为家长,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有爱和责任心。
2023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023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3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篇1)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更是各位家长的事。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是家长给孩子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孩子性格的养成,做人原则的形成,都是靠家庭教育而完成的。
家庭教育是家风的基础,家风靠家庭教育来培育。
家庭是园圃,孩子是苗,家长就是这个园圃的园丁。
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
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可见,家风的重要。
好的家风,能培育出积极、健康的孩子;不好的家风,只能把孩子带入歧途,形成不良的人生观。
重视家风,注重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华夏子孙世世代代传承的优良传统。
曾几何时,家风家教,被疏远,被遗忘,然而,带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惨痛的,社会上人的道德沦丧,人情淡漠,是非难辨,美丑不分。
我们要像拯救民族文化遗产一样去梳理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去拯救我们的家风家教。
我们要激活华夏民族优良传统,重新审视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唤醒沉睡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有人曾探讨,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中华民族一直屹立于世界东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注重家庭美德教育”。
重视人伦教育,培养情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也是华夏文明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
汉字“孝”的形义,不仅是“子”要继承“老”,而且是“老”传传给“子”。
中华文化的人伦教育和情感文化的培育都是通过家庭代代相传。
走进新时代,国家不断加强对公民道德方面尤其是道德伦理方面的教育。
不仅注重公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而且还注重“个人品德”培养,加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教育。
现代心理学已经证实,儿童的早期记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因此“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一定道理的。
儿童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优良沃土,好的家庭教育为孩子成长提供必不可少的优良养份,好的家风又为孩子成长注入高尚的精神滋养。
开学第一课节目家长版观后感范文通用

开学第一课节目家长版观后感范文通用《开学第一课》是一档备受关注的教育类电视节目,该节目向观众述说了一个个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人故事,并通过这些故事传递出对教育的深刻思考和启示。
作为家长,我深受触动,以下是我对《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
首先,这档节目真实地展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们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建立了起很好的沟通。
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朋友和倾听者。
在他们的关怀下,学生们慢慢敞开心扉,勇敢面对自己的困惑与烦恼。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素养,更要有爱心和耐心,用心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真正的关怀和关心。
其次,《开学第一课》给我带来了对教育的新的思考。
节目中,孩子们多次表达了自己的苦恼和烦恼,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问题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也普遍存在。
比如学习压力过大、交友困难、家庭环境的影响等等,而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学科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孩子的全面素质。
看到这些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呐喊和希望,我深刻地意识到,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来解决这些问题,家庭和社会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更多地陪伴孩子,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成长的困难。
另外,《开学第一课》中也展现了学校和教师们努力创新的一面。
在现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很多学校和教师们开始尝试创新的教学手段,如借助科技设备进行教学、组织实践活动等等。
他们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这些创新,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也取得了显著的提升。
这让我意识到,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最后,《开学第一课》中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关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未来。
在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的学科知识,更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和人格培养。
教师的关怀和鼓励可以让孩子们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开学第一课》是一部纪录片,记录了中国某中学一年一度的开学典礼。
这部纪录片主要通过展示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和家长们的故事,探讨了中国教育系统的现状以及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态度。
观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深受触动,对其中涉及的问题和故事产生了很多思考。
以下是我个人的观后感。
首先,纪录片中展示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如何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他们不仅要保证课程的质量,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
这让我认识到作为教育者,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担,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以更好地服务学生。
同时,我也觉得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其次,纪录片中展示了中国教育系统的一些问题。
例如,过度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沉重的负担和竞争压力。
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学生们为了考试不断努力,甚至连周末和假期都没有休息的时间。
这让我感到心痛和担忧,因为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也会导致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
我希望中国的教育能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数。
另外,纪录片中展示了许多家长对教育的追求和期望。
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获得更多的机会。
然而,有些家长过于焦虑和担心,将过多的期望压在孩子身上,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我认为,家长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自主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过度干涉和控制他们。
最后,纪录片中展示了学生们的努力和奋斗精神。
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努力提升自己。
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令我钦佩,我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热爱学习,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
总的来说,《开学第一课》这部纪录片通过展示学校、家长和学生们的故事,揭示了中国教育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我希望中国的教育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
作为一个家长,在观看了电影《开学第一课》后,我对这部电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
许多感悟。
首先,我为电影中所传递的教育理念所打动。
电影中,教师一方面注重学
生的学习成绩,帮助他们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这种教育理念非常可贵,能够培养出健康、快乐以及积极向上的下一代。
其次,电影中展现的一系列教育场景也让我对如何教育孩子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电
影中,教师通过鼓励、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从
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让他们主动学习,探索和实践。
此外,电影中还给我留下了关于家庭教育的一些启示。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
常重要的一环。
电影中的父母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关心他们的学习进度和心理健康。
他们给予孩子充分的鼓励和支持,与孩子共同制定目标和计划。
这让我认识到,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需求和情感变化,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以及帮助他们规划和追求自己的目标。
总之,电影《开学第一课》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演绎,向观众传递了积极的
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发了我对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思考。
我相信,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
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学第一》家长观后感
张暄梓妈妈
看了今天的开学第一,感触很深,也很惭愧。
"言传身教",我们当父母的,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我们自己都做得不够好,怎么要求孩子将来孝顺我们呢?平时由于工作忙,也会理所当然地享受父母的照顾,总觉得有心而无"力",为自己找借口。
今天和孩子一起受教育,今后也一起努力!
欧泽仪妈妈
今天和孩子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很受启发。
节目从四个方面很深动的给我们家长和孩子上了一。
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言传身教影响我们的孩子。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给他涂上什么颜色他就是什么颜色。
爱--现在的孩子大都很会享受家人给予的爱,但是否能给予别人爱,我们还需要时间和努力来教育。
礼--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我个人觉的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礼仪需要更好的普及。
生活中点滴都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礼仪。
节目中容祖儿说吃饭的时候要
等长辈入席才可以动筷子。
我就想到了自己的孩子。
在家经常是我们都还没有上桌,他就已经开始动筷子了。
是我们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生怕孩子饿坏了,饿了就先吃吧。
看过节目之后,我深深的觉的自己的教育方法需要改正。
真是很有意义的开学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