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

合集下载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45题)1、普遍认为,当今学习目标之父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A.泰勒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答案】 A2、下列属于元认知策略实例的是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预测自己的分数B.利用复述策略记忆C.举一反三D.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答案】 D3、下列选项体现了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特点是()。

A.培养有文化修养的政治家B.教育内容单一C.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D.培养有多重才能的商人【答案】 B4、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取决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答案】 C5、细菌的质粒是()。

A.双链闭环DNA分子B.由DNA和组蛋白组成C.单链开环DNA分子D.单链闭环DNA分子E.双链开环DNA分子【答案】 A6、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讲解获得,而是通过他自己的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而生成建构的。

这种学习理论是( ) 。

A.联结学习论B.认知学习论C.信息加工学习论D.建构学习论【答案】 D7、为了帮助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教师进入教室的时间应该是()A.课前半小时B.课前2-3 分钟C.听到上课铃声时D.等上课铃响过2 分钟【答案】 B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论出自于()。

A.《孟子尽心上》B.《论语学而》C.《庄子应帝王》D.《礼记中庸》E.《诗经国风》【答案】 D9、1776年,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康德D.裴斯泰洛奇【答案】 C10、教学目标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变化,“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是一个()A.明确的教学目标B.含糊的教学目标C.难以实现的教学目标D.教育目标【答案】 B11、从学生的社会地位来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处于()。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1、认知策略主要包括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和()。

A.组织策略B.计划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答案】 A2、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科学。

A.社会对心理制约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C.心理的发生发展D.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答案】 D3、决定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水平和个别差异的是()。

A.遗传因素B.学习C.社会生活条件D.经验【答案】 C4、自我教育是主体自我按照社会要求对客体自我实施的教育。

它是自我意识的()。

A.最初级表现B.基本表现C.常见表现D.最高级表现【答案】 D5、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A.强化B.反馈C.联结D.迁移【答案】 D6、()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A.凝聚力B.反思C.后悔D.成长【答案】 B7、某股票当前价格为63.95港元,下列以该股票为标的期权中内涵价值最低的是()A.执行价格为64.50港元,权利金为1.00港元的看跌期权B.执行价格为67.50港元,权利金为0.81港元的看跌期权C.执行价格为67.50港元,权利金为6.48港元的看跌期权D.执行价格为60.00港元,权利金为4.53港元的看跌期权【答案】 D8、一般认为,人在()之间的学习效率最高。

A.上午8~9点B.上午11~12点C.下午3~4点D.下午6~8点【答案】 B9、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心理特征指的是()。

A.能力B.性格C.气质D.动机【答案】 A10、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A.50%~60%B.60%~70%C.70%~80%D.80%~90%【答案】 D11、测验的()又叫测验的可靠性,指测量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程度。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电子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电子版

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小抄)如果一个人喜欢富有创造性地、有安排、有计划的解决问题,凡事乐于自己制定规则,喜欢以自己的做事方式行事,喜欢没有预先建构好的问题,喜欢自己去搭建结构并决定如何去解决问题,喜欢自己去搭建结构并决定如何去解决问题,喜欢基于创造性和建构性计划的活动,则这个人的思维风格属于()。

A.自由开放型 B.保守拘谨型 B.主动独立型 D.被动执行型 E.分析评判型【正确答案】:C 第2 题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课前指导 B.课堂教学过程 B.课后评价 D.课时计划 E.学年计划【正确答案】:BCD 第3 题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要解决的矛盾是()。

A.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 B.勤奋感对自卑感的矛盾 B.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矛盾 D.自主对羞怯、怀疑的矛盾 E.亲密对孤独的矛盾【正确答案】:C 第4 题现有的影响较大的教育理论有()。

A.桑代克的联结说 B.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B.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D.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E.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正确答案】:ABCDE 第5 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是学习的()。

A.准备率 B.练习率 B.效果率 D.刺激 E.条件反射【正确答案】:C 第6 题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获得知识 B.习得学习方法 B.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D.建立知识系统 E.了解新生事物【正确答案】:C 第7 题如果一个人情绪消极,对生活感到全元乐趣,觉得自己的活动没有价值,这种人患有()。

A.焦虑症 B.抑郁症 B.强迫症 D.恐怖症 E.性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正确答案】:B 第8 题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是()。

A.学习需要 B.动机归因 B.成就动机 D.学习动机 E.自我效能感【正确答案】:E 第9 题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2023年-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

2023年-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

2023年-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单选题(共45题)1、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是形成良好的()。

A.道德习惯B.道德意志C.道德意识D.道德情景【答案】 A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

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变式B.比较C.概括D.抽象【答案】 A3、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

A.感知直观B.形象直观C.言语直观D.表象直观【答案】 C4、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为()。

A.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兴起B.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C.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D.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兴起【答案】 B5、人格是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在人格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和核心意义的部分是()。

A.能力B.气质C.性格D.品德【答案】 C6、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A.联合群体B.正式群体C.松散群体D.非正式群体【答案】 D7、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降低真实性,提高人为性【答案】 A8、我们对见义勇为的行为往往会感到敬佩,对自私自利的行为会感到鄙视,这是一种()。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 B9、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灵活性、稳定性等动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称为()。

A.意志B.动机C.气质D.能力【答案】 C10、研究表明,记忆效果最好的学习熟练程度为()。

A.50%C.150%D.200%【答案】 C11、最高级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答案】 D12、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称之为()。

A.社会助长B.社会逍遥C.旁观者效应D.从众效应【答案】 B13、“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称为()。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训练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训练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训练试卷附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属于()。

A.意志过程B.认知过程C.思维过程D.情感过程【答案】 B2. 韦氏智力量表和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的记分都是34的儿童属于()。

A.轻度弱智B.中度弱智C.重度弱智D.极重度弱智【答案】 C3. 问题解决的第一个阶段是()。

A.提出假设B.发现问题C.明确问题D.检验假设【答案】 B4. 对于技术分析理解有误的是()。

A.技术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市场趋势B.技术分析提供的量化指标可以警示行情转折C.技术分析方法是对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的判断D.技术分析方法的特点是比较直观【答案】 C5. 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笛卡尔B.冯特C.洛克D.华生【答案】 A6. 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者是主动地获得知识,并通过把新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来积极地建构其()。

A.认知结构B.知识体系C.学习观D.心理学【答案】 B7. 有机体学会对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其为()。

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比较D.行为强化【答案】 B8. 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

A.需要B.思维C.世界观D.想象【答案】 A9. 解决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的危机所需的品质是()。

A.能力B.意志C.爱D.希望【答案】 D10. 教师通过书面或口头语言的生动具体的描述、鲜明形象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起直观形象。

这种直观的形式称为()。

A.言语直观B.模象直观C.实物直观D.想象直观【答案】 A11. 教师如果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则容易使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这种现象在宣传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

A.皮格马利翁效应B.“自己人”效应C.威信效应D.“名片”效应【答案】 D12.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时间是()。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 中学教育心理学 自己整理 可直接打印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 中学教育心理学 自己整理 可直接打印

第一章教育学心理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五要素:①学生—群体差异、个体差异②教师③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⑤教学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3三过程①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③评价/反思过程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4桑代克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5.俄国乌申斯基1867-1869年出版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心理学之父6.俄国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杰列夫1877年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我国廖世承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作用:a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c帮助教师预测并敢于学生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第二章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发展的概念(含义):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八个阶段:乳婴幼童少青成老。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目的更明确2、持久性明显发展3、精确性提高4、概括性更强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

2、理解记忆成主要的识记方法。

3、抽象记忆占优势。

情感发展特点:1、初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

(2)自相矛盾的情感(3)少年的热情与冲动(4)选择性友谊的建立(5)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

2、高中生:(1)个性化的情感(2)浪漫主义的热情学习准备,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1、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2023年-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A.苛勒B.加涅C.奥苏伯尔D.布鲁纳【答案】 D2、没有明显的分析活动,没有严密的逻辑推理,个体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反映的是()。

A.分析思维B.直觉思维C.聚合思维D.发散思维【答案】 B3、个人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属于自我意识的()。

A.自我认识B.自我调节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4、(2017年真题)下列关于折现现金流估值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折现现金流估值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估值时点之后目标公司的未来现金流加总得到相应的价值B.使用折现现金流估值法对目标公司进行价值评估时,一般都要预测目标公司未来每期现金流,但是目标公司是永续的,不可能预测到永远C.评估所得的价值,可以是股权价值,也可以是企业价值D.在实际估值中,都会设定一个详细预测期,此期间通过对目标公司的收入与成本、资产与负债等进行详细预测,得出每期现金流【答案】 A5、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的是指学习迁移现象中的()。

A.负迁移B.正迁移C.纵向迁移D.特殊迁移【答案】 A6、(2020年真题)基金管理人建立科学严谨的业务操作流程,可以利用以下()方式来实现业务流程的控制。

A.Ⅰ、Ⅱ、ⅣB.Ⅰ、Ⅱ、Ⅲ、ⅣC.Ⅰ、Ⅲ、ⅣD.Ⅰ、Ⅱ、Ⅲ7、教师既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良好的秩序,又要建好班集体,这属于教师的哪一角色要求()。

A.心理辅导员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C.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D.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答案】 D8、指导法和()是两种相对立的教学方法。

A.发现法B.设计法C.算式法D.假设法【答案】 A9、流行于80年代,并在我国90年代引起教育界极大关注,被认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的学习理论是()。

A.有意义学习理论B.认知发现学习理论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 D10、老师对学生取得的好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期促进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汇总文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汇总文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书本资料总结《教育学》和《心理学》汇总文库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总结《教育学》和《心理学》1、定义: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在四科中,文科是基础,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法、神、医是高级学科。

4、英才教育毛入学率<15%大众化教育15%-50%普及化教育>50%5、在美国把中等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

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概念为: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等中级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7、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上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8、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9、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P5(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2)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0、20世纪80年代,哈佛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六大类,文学与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外国文化,意在培养出有教养的美国人。

11、我国古代的“学而优则仕”传统与官学的设立便是把教育视为一种政治工具的具体表现。

1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一是通过改善教育对象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结构,来提高其从事社会生产和管理活动的能力,二是通过知识与知识应用,推动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高速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13、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P1014、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P12(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2)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5、人才培养职能肇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

)4、初创时期:1903年,美国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5、美国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发展新趋势?(1)研究领域已从行为主义转向认知心理学,即由s-R范式转向认知范式;(2)在学习观上,由强调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强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3)从着重对学习问题的转化向对教学问题的研究4)从注重实验室纯理论研究转化为重视教育实践的实际应用研究(5)从理论的狭隘、零散转化为理论的完善、整合。

6、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产生阶段(十月革命前);(2)发展阶段;(十月革命后);(3)完善并逐渐形成自己特点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

7、俄国的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俄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杰列夫1877《教育心理学》。

8、发展阶段:维果斯基《教育心理学》。

9、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发展特点:(1)注重与发展心理学的结合,开展了许多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研究。

A。

B彼得罗夫斯基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

和M。

B加梅佐的《年龄和教育心理学》。

(2)在学习理论方面,形成了最有代表的两个派别:“联想-反射”理论、“学习的活动”理论。

(3)前苏联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人际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0、中国心理学的起源:孔孟荀墨等。

中国的心理学是在清末随着师范教育的兴起而产生的。

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廖世承1924年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6年,陆志韦翻译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

14、学生心理发展具有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15、心理发展阶段的八个阶段。

(乳儿期。

0-1岁;(婴儿期。

1-3岁;(幼儿期。

3-6、7岁;童年期。

6、7-11、12岁;少年期。

11、12-14、15岁;青年期。

14、15-25岁;成年期。

25-65岁;老年期。

65岁以后。

16、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中学生的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

(2)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

(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17、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目的更明确;持久性明显发展;精确性提高;概括性更强。

18、中学生记忆发展。

(1)有意识记忆占主导地位(2)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3)抽象记忆占优势。

19、初中生情感发展特点。

(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2)自相矛盾的情感;(3)少年的热情和冲动;(4)选择性友谊的建立;(5)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

高中生:个性化的情感;浪漫主义的热情;20、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

“发生认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1)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2)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3)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

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5)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2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

2-7岁单向思维;思维不可逆性;自我中心;反映静止的知觉状态;不具守恒性。

运算:借助逻辑推理将事物的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22、影响发展的因素。

(1)成熟;(2)练习和经验;(3)社会性经验;(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皮亚杰把经验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两种。

◆物理经验指个体通过与物体打交道而获得的有关物体特性的经验,是从物体特性中直接引出来的信息。

◆逻辑数理经验不是基于物体的物理特性,而是基于施加在物体上的动作,是从动作及相互关系中抽象出来的经验。

◆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

这里的知识,是逻辑数理知识。

2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1)丰富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24、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与教育。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

十分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

25、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的基本内容:(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心理发展观;(3)内化学说;(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26、维果斯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

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的,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

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有四个方面的表现:(1)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2)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维果斯基强调了三点:(1)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2)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从而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3)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

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

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

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27、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的主要观点。

埃里克森。

美国。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

整个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

(1)学习信任的阶段(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到24个月);(3)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6岁);(4)变得勤奋的阶段(6-12岁);(5)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20岁);(6)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20-24岁);(7)显示充实感的阶段(24-50岁);(8)达到完善的阶段(50岁以后)。

29、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或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30、智力是指处理抽象观念、处理新情境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我国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

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的综合。

其中,其核心成份是思维能力。

31、智力测验的工具。

(1)比内-西孟表;(2)斯坦福-比内量表;(3)韦克斯勒斯坦福比内量表的公式: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韦克斯勒IQ=100+15*((个体测验分数-同年龄组的平均分)/同年龄组的标准差。

)32、智力的构成:◆(瑟斯顿)提出了七种主要的知力因素:空间知觉、言语理解、语词流畅、记忆、数字能力、归纳和知觉速度。

◆吉尔福德从操作、内容和产品三个维度分析智力的结构。

33、三元智力理论(斯腾伯格1985年发表了《超越智商》一书。

(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习得成分)。

34、多元智力理论。

(美。

加德纳)。

七种不同的智力;言语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体能智力;社交智力;自省智力。

36、学习风格最初1954年由哈伯特.塞伦提出。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策略和学习倾向。

我国认为学习风格划分应从生理、心理、社会进行。

37、学习风格主要特征:持久性;一致性;38、学生的思维方式:(1)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美国赫尔曼.威特金)(2)反思型与冲动型;(杰罗姆.卡根)(3)整体性和系列性;(英国戈登.帕斯克)(4)心理自我调控理论。

(斯腾伯格)39、心理自我调控的功能:主动独立型,被动执行型,分析评判型。

心理自我调控的形式:专一型、等级秩序型、多头并进型、随意无拘型。

心理调控的水平:整体抽象型和局部具体型。

心理调控的范围:任务导向型和人际导向型。

心理调控的倾向:自由开放型和保守拘谨型。

思维对人格具有预测作用,而对智力具有调节作用。

40、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41、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的学习除了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之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

自觉的。

积极主动的过程。

44、加涅认为,学习结果就是各种习得的才能、本领,人类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得以下五种才能: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技能。

◆(加涅把辨别技能作为最基本的智慧技能,按不同的学习水平及其所包含的心理运算的复杂程度,依次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等智慧技能)◆加涅提出三种态度:1儿童对家庭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认识;2对某种活动所伴随的积极的喜爱的情感,如音乐,阅读等;3有关个人品德的某些方面,如热爱国家等。

45、奥苏贝尔的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

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据此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46、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47、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强化在刺激- 反应之间的建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48、桑代克的联结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