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完全版)

合集下载

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套复习知识提纲

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套复习知识提纲

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套复习知识提纲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套复习知识提纲一、考试科目及内容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包括四部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实践。

考试内容涉及中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生心理、家庭教育等。

二、复习要点1、教育学部分:掌握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了解教育史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理论。

2、心理学部分:掌握心理学基本概念,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学习动机、情绪情感、能力与性格等方面的知识,学会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教育教学。

3、教育法律法规部分:掌握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法规,了解教育法律制度,熟悉教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4、教育教学实践部分:掌握课程与教学理论,熟悉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掌握课堂管理、学生评价等实践技能。

三、复习方法1、系统复习: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对各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重点突破:针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加强自身薄弱环节的练习。

3、练习巩固:通过做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4、模拟测试:进行模拟测试,熟悉考试形式和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四、应试技巧1、注意审题:认真阅读题目,弄清题意,明确考察点,避免答非所问。

2、理清思路:在回答问题时,要有清晰的思路,先列出框架,再逐步展开。

3、简明扼要:答题时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要啰嗦冗长。

4、灵活运用:遇到问题时,要善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

五、注意事项1、复习资料:选择权威的复习资料,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时间安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保证每天都有一定的复习时间。

3、坚持不懈:坚持持续的复习,避免临时抱佛脚,影响复习效果。

4、信心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总之,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套复习知识提纲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需要考生全面掌握知识点,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同时保持良好的信心和心态,为取得优异成绩做好充分准备。

2024年上半年教资考试大纲

2024年上半年教资考试大纲

选择题2024年上半年教资考试中,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学基础部分的重点考察内容?A. 教育心理学理论B. 教育法律法规C. 教育史发展脉络D. 教学方法与技巧(正确答案)在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中,关于心理学基础的考察,以下哪项内容最不可能出现?A. 认知过程理论B. 情感与意志过程C. 个性心理特征D. 天文地理常识(正确答案)以下哪项不是2024年上半年教资考试大纲中对于教育法律法规部分的要求?A. 掌握主要教育法律条文B. 理解教育政策精神C. 能够分析教育法律案例D. 精通外语翻译技巧(正确答案)教资考试中,关于课程与教学的考察,以下哪项内容最可能被详细探讨?A. 课程设计原理(正确答案)B. 教育技术史发展C. 教育心理学实验方法D. 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在准备2024年上半年教资考试时,以下哪项资料不是考试大纲推荐的必备复习材料?A. 官方教材与教辅B. 历年真题与模拟题C. 教育学心理学专著D. 时尚娱乐杂志(正确答案)教资考试大纲中,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考察,以下哪项内容最不可能被包含?A.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B. 教师专业成长路径C. 教师心理调适方法D. 股市投资分析技巧(正确答案)以下哪项不是2024年上半年教资考试大纲中对于考生能力要求的一部分?A. 教育教学能力B. 教育科研能力C. 班级管理能力D. 市场营销策划能力(正确答案)教资考试中,关于教育评价的考察,以下哪项内容最可能被强调?A. 教育评价的原则与方法(正确答案)B. 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C.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D. 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在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教育心理学部分,以下哪项内容最可能被详细考察?A. 学习动机理论(正确答案)B. 教育政策制定过程C.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D. 教育史重要事件回顾。

2024教资考纲

2024教资考纲

2024教资考纲一、教育知识与能力本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的掌握以及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内容涵盖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

要求应试者能够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分析教学问题,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学科知识与教学本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所任教学科的掌握程度,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等。

要求应试者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教育实践与案例分析本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在教育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应试者能够分析教育案例,指出其优缺点,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应试者应具备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能够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四、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本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和实践。

要求应试者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能够在教学中自觉遵守行为规范,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五、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本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了解和掌握。

要求应试者熟悉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了解当前的教育政策,能够在教学中正确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六、教育教学评价与反馈本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教育教学评价的理解和运用。

要求应试者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同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七、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本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的组织能力。

要求应试者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组织有效的班级活动和课外拓展,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同时,应试者应具备初步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常见的心理问题。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大纲一、教育学1.教育学及其发展2.教育及其发展3.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3)教育与科技文化5.教育与个体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6.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2)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3)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7.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8.教师与学生(1)教师劳动的特点(2)教师的素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4)学生的特点(5)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6)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9.课程(1)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2)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4)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0.教学(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2)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3)教学原则及其运用(4)教学方法及其运用(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6)教学组织形式(7)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11.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及其作用(2)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12.思想品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1)德育及其意义(2)德育的目标与内容(3)德育过程的规律(4)德育原则及其运用(5)德育方法及其运用(6)德育的途径(7)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8)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13.课外活动(1)课外活动及其意义、任务(2)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3)课外活动的组织二、心理学1.认知发展与教育(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2)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3)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4)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5)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6)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1)情绪、情感及其功能;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2)意志及其品质、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3.个性发展与教育(1)需要及其种类、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学生的需要与教育;兴趣及其种类、学生的兴趣与教育(2)能力及其类型、能力的差异、能力的测量、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学生能力的培养(3)气质及其类型、气质与教育(4)性格及其结构、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意义4.学习心理与教育(1)学习及其分类、学生学习的特点(2)学习动机及其分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3)学习动机理论(4)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5)迁移及其种类、迁移与教学(6)知识直观的类型、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7)技能及其种类、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8)学习策略及其种类、如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9)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5.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1)心理健康的内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2)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辅导及其目标、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6.教师心理(1)教师成长的阶段和途径(2)教师威信的形成与发展(3)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三、考试形式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完全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完全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自身的(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P6)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大纲(共14页)

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大纲(共14页)

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大纲(共14页)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大纲教育学部分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广义概念是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概念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三大因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其中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3.教育的起源有三种说法:教育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教育心理起源说(孟禄)和教育劳动起源说(凯洛夫)。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1.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以人文主义教育为代表,其特征包括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和贵族型。

2.近代社会的教育特征包括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以及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3.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包括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

三、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学的含义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

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包括《学记》、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和墨家的教育主张。

3.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包括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4.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包括教育学学科的诞生、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和教育学的发展。

马克思教育学的发展包括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于国民制度》、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马卡连科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包括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批判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和拉伊)和文化教育学。

当代教育学发展教育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教育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传统教育学阶段、现代教育学阶段、当代教育学阶段和未来教育学阶段。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学的学科内涵和外延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二是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得到了不断创新;三是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范式得到了不断更新;四是教育学的实践应用和社会影响得到了不断加深。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会尽力去减轻这种紧张感或不一致,比如改变 自己的态度、信念或行为。”这句话介绍了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解释 了人们为什么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信念或行为以减轻紧张感或不一致。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因 素的影响。”这句话指出了社会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即人的行为受到内在因 素和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
内容摘要
通过阅读该书,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心理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实 际应用技巧。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精彩摘录
在教育领域,考试是评估教师资格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 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则是每位教师资格考试的必备指南。这本书不仅为考生提 供了考试的基本框架和内容,还深入阐述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为考生 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这本书强调了教育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它不仅提供了关于如何有效地教授 和学习的策略,还解释了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本书 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了具体的案例和分析,使我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 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
这本书还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心理学在教师职业素养提升中的重要性。通过 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他 们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通过运用心理学原理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提升 职业素养。
“心理辅导的目标是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行为,以适应生活中的挑战和 压力。”这句话阐述了心理辅导的目的和意义,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帮助 学生应对挑战和压力提供了指导。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采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这句话解释了学习策略的本质和作用,即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采用的方法和技 巧。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汇总文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汇总文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书本资料总结《教育学》和《心理学》汇总文库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总结《教育学》和《心理学》1、定义: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在四科中,文科是基础,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法、神、医是高级学科。

4、英才教育毛入学率<15%大众化教育15%-50%普及化教育>50%5、在美国把中等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

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概念为: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等中级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7、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上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8、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9、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P5(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2)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0、20世纪80年代,哈佛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六大类,文学与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外国文化,意在培养出有教养的美国人。

11、我国古代的“学而优则仕”传统与官学的设立便是把教育视为一种政治工具的具体表现。

1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一是通过改善教育对象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结构,来提高其从事社会生产和管理活动的能力,二是通过知识与知识应用,推动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高速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13、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P1014、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P12(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2)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5、人才培养职能肇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
(一)初创时期(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 事件: 1903 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末)
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
nt units Zhijia n of of poly 1, and of method 2, a
nd poly method 3, a
nd of method and
poly method of relationshi
p measureme
nt dista nce of method
1, and tool mea
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
视和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P6)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oulmume 1e, suizneit2s, itabzle,.v..ol um和e, weight a nd rate. (Omitted) 2, commonly
use d time unit s and t heir relationships. (Slightly) with a measureme
hea cnoimn -blinaeti sool nugtiroanp.hCicasteogfoarryefarascutbi je
oncmt :uPltrielimplincatriy konnowwledgoer(d3)pr oblem sc-roerveiew Divoifssioonli appldiccaotintent catoengs enogriy 1-dnesehraipeng problesmarperdoibvliedmedXiVn,t a subjeo: cyli nder act:nrdevcieowne 2, coofluthme measunr is diveimednet dofi thenatmo: cubooiudn,tsquaorfec3a,pa ciotny,emcoeanseuremoefntthae features nodf cubnoitisdsoaf measuremnednt ofccuobmes relati monosnhuipnits boef tmweeaesurenmceharacteristi nt ancds tohfecirirsig culanr ifcicoanencisesilign rathetl1y, scoulrirencyd, sleurfa ce arnegatha,nadrevao,l v
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
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
raenldatsiounbsjehcipt:, geestabli ometryshperedlimeqinuaivryalkent relati nowle ondsgheip(1)--li 14, annedasnudbaje ngclet: raevipepwliccoantitoen pronbt leinme,(a4)--nsdcosreegment, ansdaRnadyp, earcentage and vpeprtliical ca,tiaonnd pparroabllleelm, areviewndcoante ngle angnl teovoef rcvlaieswsiaficationns(swliegrhtlys)s1c7o,raensd, asunbdjeperce ntage acpt:pgliecoamti etry pron pr oelbimleimnaryofkkneoywilse: accorddgie (2)--planngetogrma eani npgh,i (c1s) dreevteiermw ine stcaonte nt trinadnagrle,davol unmd e (udngitess"s1h"a) p(2e) findd, aasnsdocroiautend",vaonludmfaenraatxeiscyomrrmeseptroincdgsratop"hirelationship, T cs perimeter and are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 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 4 方面)
sureme nt 2, and estimates 16,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自身的(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 P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