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之2011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高考作文之2011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高考作文之2011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2011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篇一:2011年上海语文高考作文题目以及优秀作文】 201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以及优秀作文

2011上海高考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优秀作文

1,风中的余香

(得分:68分)

那辉煌的盛唐早已过去,但诗歌仍千百年来在人们心间流淌;古希

腊的城邦早已覆亡,而那自由民主的星火却依旧蔓延,在更深广的

土地上,燃烧了几千年。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是的,没有什

么可以永存,最宏伟的大厦最终也不过化作历史风尘中的一把碎土,但我们创造过的思想与美,却在它们的载体与躯壳湮灭后,化作历

史风沙中的一抹余香,缠绕亘古,永不逝去。

当年左光斗被魏忠贤杀害后,他的喉骨被命令磨成粉,随(后)魏忠贤

一饮而下。连喉骨也彻底地碎了,魏忠贤才彻底放心了,如此,你

还如何再上书、进言?他却不知,自己饮下的,是一生的恐惧。那

东林党人的傲骨不灭,他们的灵魂成为奸恶之人永远的噩梦,也幻

化成为历史一曲永恒悲壮的绝响。是的,一切都不会过去。形式的

过去预言着内涵的永存。

而今,在这个身边风景迅速变化的时代里,你是否曾闻到,那风中

的余香?古龙曾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生活的地方,有人

生活的地方就有传承与遗留。有那么多人感慨的无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丧失,于是他们迫切地想重建,想发扬光大。如此并没有错,只

是有许多的文化,它随着历史的云烟,早已很难在当今世界坐上一

把辉煌的交椅。它们的位置,应当成为风中的淡淡香气,人们精神

家园的盆景,在无声中滋养与温润我们的感情。那些遗忘是必然的

啊,传统的审美,或是略带迷信色彩的习俗,它们其实从未在(我们)

身边消散,只是硬性地想换回轰轰烈烈的纪念形式,我们才反会感

(觉)[到],它们逝去的姿态。并且一切都能,都值得成为那风中的余香。逝与留的辩证正是自然与历史最智慧的斟酌。当表面随着风沙

渐渐融化,那内核也正缓缓显露它的精华。时光逝留的沙漏,更能

让我们看清一样事物它真正的价值。大西北的敦煌,曾经的飞天完

整而清晰,但对画上它的人,它只是壁画;如今的它虽干涸百孔,

却更能承担历史的厚重,真正的杰作,必是经过历史风霜的淘洗,

然后逝去了一些,却更余留了真和美。

我们这个时代,是否想让后世回望的时候能找寻到如此一些不灭的

精魂?那就让文

学的泡沫,让市场的包装淡去些吧,它们,只会在风中逸散。

一直难忘的一次画展,是新兴的画家自办的,朋友看到一幅画问我,那究竟是传统画风还是后现代的?我看着那幅画,很温暖。

那一刻,我仿佛闻到了风中的余香。

2,心雨

(得分:68分)

题记:是谁让我们难以记忆,又是谁让我们难以忘记?谁能笑着让雨湿了心芽? 能过去的当然过去,不能过去也仍然要过去。人总是在无奈中醒悟。

窗透初晓,日照西桥.追寻着一丝光亮,他疲困地睁开了双眼.“孩子

他爸!你可醒了!”病床边的妻子激动

的说。环顾四周都站满了人,但却仿佛没有他所要寻觅的东西,他

着急的追问:“孩子,孩……”“孩子上学校了,多亏乡亲们的帮忙啊!孩子他刚走。”妻子打断他的话回答道。听后他才松了一口气,无意中,他摸到了自己被单旁有一淌湿水,还残留着37℃的余温。他咬

紧唇边,因为男人不能哭的思想,已在他心里根深蒂固.他没有哭出声,只是泪水太倔强,它……它不听劝拦。

将历史翻回故事的扉页。

除夕夜,饭桌上摆了几道母亲的拿手菜,虽谈不上什么名贵佳肴,

却是父亲最喜欢的家庭小菜,与以往有别的是还多了一盘红烧肉,

这顿年夜饭对于他们来说,是何等的奢侈,踌躇满怀的孩子,轻轻

递上了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本该是锦上添花,双喜临门的事情,

却让他喜忧参半.他点燃了一支烟,气氛一下子沉静了下来,那一夜,家里弥漫着烟草味。

孩子是懂事的孩子,自幼勤工俭学,努力学习,每年都能拿到优异

的成绩,墙上写满三好学生的“壁纸”,就是他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

和安慰。

童年的他没有玩具,自制的风筝是他最好的玩伴。当秋风掀起满地

黄蝶时,风筝就载着他的梦想在天空翱翔,到黄昏时分,他知道家

里需要帮忙,便扯断线让风筝独自游玩,把他的故事讲给云儿听,

自己便捡拾着路边的柴枝沿路小跑回家。

父亲是严厉而慈爱的父亲,依靠瘦小的身躯独自将整个家扛起。凭

着几亩玉米地还不足以维持孩子上学的费用,他晚上还坚持在外奔波。孩子的成绩越来越高,而逐年增长的学费也压弯了他的腰。曾

几何时,孩子提出不读书,而选择外出打工来帮父亲分担重担。父

亲一怒之下,第一次动手打了孩子,并承诺就算倾尽家产,也要供

孩子上学。泪落湿衫的孩子明白父亲的决心后,承诺要好好读书,

不再提退学的事.那一次,父亲红着眼眶脸上却挂着一丝笑意;那一次,孩子的童年就些画下了点句。

转眼已十几个春秋,当年的孩子已成为年轻力壮的少年。为了照看

好父亲的那几亩玉米地,他执意拿着哨棒守夜。

无奈流年似水飞快,当年健壮的父亲也已憔悴了容颜。为了凑齐孩

子上大学的费用,他坚持每晚回来还得去看看庄稼的长势。

盈月高挂,月光静谧.守夜站岗的孩子听到了田地里转出一些声响,

随后见一个黑影窜入其中.为了父亲辛劳的成果不被窃取,他顾不上

害怕,就拿起哨棒紧跟在后面。在田地里他躲在一处揣数着脚步声

越来越近,在一处转角对其当头一棒……

一个熟悉的身影应声倒下,一座名为父亲的大山就此坍塌.倒地的声

响不大,仅使得倒伏的玉米杆呻吟吱呀,却将一个孩子的心振碎成沙。月光透过树梢撒在地上,鳞鳞散散的月光宛如孩子的心般支离

破碎。只有布谷鸟红着眼睛在树上喊着:“不哭,不哭……”

赶赴医院的救护哀嚎着将这场悲剧传送。一位劳禄半生的父亲被强

行进入休眠,一个后悔莫及的孩子彻夜末闭眼。挽着父亲的手,十

指相扣,向上帝苦苦哀求,那一夜他泪撒床边……

后记:壮阔的臂膀担不起岁月的重量,一切不能忘记的也只能先跨

过去,然后在某个人生时刻,它们会突然醒来。生活总是在忘记与

铭记之间,让人被成长。

【篇二:2011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点评】

2011年上海语文作文题材料为: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

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要

求考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理性的声音永远不会沉默

孙浩东

上海市大同中学

作为德国基督教民主党领袖的默克尔理应知道:根据基督教教义,

任何生命都是等价的,都应该被尊重,哪怕是罪犯。正因为犯了这

样一个看似微小的常识错误,即使她是权威的领袖,在涉及德国知

识分子的底线问题时,她也最终无法过去。(拉登确应惩处,但不

能“十分”高兴。有独到见解。这就是“理性的声音”。)

依旧是在德国,依旧与默克尔有关。前不久,德国前国防部长的博

士论文涉嫌抄袭一事引起德国国内一片哗然,为了保护这位将大有

作为的政治新星,默克尔以“我们需要的是政治家而非学术研究人员”为之辩解,但是德国两万名教授联名上书反对,直截地表达了德国

知识分子的态度。因为他们担心这将会成为日后学术不端的借口,

他们又一次没有给默克尔面子,再一次让她“一切都会过去”的计划

继续泡汤。(见解深刻,积累丰厚)

我感动于这样一群理性声音的存在,也欣然于确实因为这些知识分

子对于任何权威都能以这种“一切都不能过去”的态度才最终成就了

德国学术圈严谨的优良传统。(主题登场,自然天成)

然而,如此理性的声音又何曾仅仅嘹亮于德国?它又何曾沉默于经

历过五千

年光辉、五千年昏暗的华夏大地?(笔锋一转,到华夏)

尽管受到当时政治的压力,梁思成“拆掉北京的一座墙就等于扒掉我

的一层皮”掷地有声,时至今日仍在我们耳边余音缭绕。当我们面对

现在的北京已与其他城市毫无区别,当我们眼睁睁地看到古老的北

京城只活在文字上、照片里、记忆中的时候,我们终究不禁感叹先

生的先见之明,敬佩先生不顾一切的理性呐喊。也许政治的压迫一

度埋没了先生的呼喊而让一切都过去了,但是历史的拷问却永远不

会让错误过去。(对国运之关怀,情深)

回望历史,多少统治者以权威的姿态、以“一切都会过去”企图将真

理掩埋的时候,又是多少知识分子毅然决然地站出来,以一句“一切

都不会过去”来回答而绝对不容置疑。(责任感)

“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是理性的声音永远不会沉默;“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是知识分子的呐喊永远不会沉默!(再次点题,有个性,又

中规中矩)

作为一名社会的准知识分子,当我们面对祖国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

同时,倘若我们对于社会的阴暗面置之不理而臣服于表面的和谐,

不勇于揭开那些隐藏在这表面和谐底下更多不和谐的元素,这又何

尝不啻为一种真正的悲哀呢?(有气度)

真心希望有识之士在听到“一切都会过去”时,都能异口同声地以一

句“一切都不会过去”来捍卫真理,以坚守住最后的底线。因为这是

我们的责任,而我们——

是社会的良心。(说得太好了)

简评:什么叫大气,什么叫深刻,这就是!一个中学生放眼世界,

回眸历史,关注现实,不偏不倚,着重分析“理性的声音不会过去”,何等可贵!文章虽重点谈“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一面,但隐含着对某

些人以为“一切都会过去”的侥幸心理的批评。这是一个有大关怀的

学生。读罢文章,我真高兴!我们的下一代有人!

时间过去了

唐俊超

复旦附中

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是什么带走了他们?我想,大概是时间。当年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

曹操,早已化为一缕青魂潜藏在人们的想象与记忆中;横扫欧洲、

心志与阿尔卑斯齐高的拿破仑,终不免在故乡的土地上沉睡。不论

秦皇汉武,还是凯撒亚历山大,所有的伟业都在时间的冲蚀之下归

为一片虚无。(有误,拿破仑故乡是科西嘉,葬于巴黎荣军院。)

是的,一定是时间。自然赋予我们躯体,使我们能尽情地享受物质

的快乐;但自然同时给予了我们限制,当身体的机能走向衰败时,

也就是生命走向尽头时,曾经的功名伟业也随之离去,消解在茫茫

历史长河里,留给后人一句无奈的感叹:俱往矣!

时间过去了,冲走一切功名利禄。(论“会过去”)

时间真的有这么可怕吗?因为我分明看到,在时间的激流间,有几

块礁石屹然伫立。(比喻好)

那是牛顿,他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成为工业革命的理论基石;那

是麦克斯韦,他的电磁理论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建构了坚实的基础;

那是毕达哥拉斯,是笛卡尔,是沈括,是徐光启??他们的成就,没

有在时间的冲刷下消逝,反而在岁月的风尘中历久弥新。

时间过去了,却带不走科学的力量,理性的启蒙。

在那块礁石上,放着一枚戒指,上面写着:“一切都不会过去。”那

是一位智者的名言。

我想到陶潜与鲁迅。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致仕归家,过起采

菊东篱,悠然南山的生活,只为自己心中的一亩三分地;鲁迅深感

民族的危难,弃医从文,用带刺的笔写下血一样的文字,为了中国

的崛起和复兴。前者坚守,后者激进,相同的是对内心神圣道德的

捍卫,对精神崇高的向往。

时间过去了,带不走对善的执着追求。(分科学文学两层论“不会过去”)曹操去了,我们依然从演绎的字里行间对他进行反复解读,每

个人的心头都

有一个曹操;拿破仑去了,他留下一个让后人不断评说的背影。时

间远没有那么可怕,在时间的彼岸,生命与生命在此时完成了对接

与延续。不变的是对真善美的执着渴求,这是人类存在的意义。不

论历史的长河怎样奔腾,我们总要呐喊:

时间,

纵使你脚下已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让我成为第一千零一名!

时间的长河依然在这么奔腾,

冲走一些,冲不走一些,不舍昼夜。

简评:一切在时间中发生,消失,永恒。本文从“时间”切入,用“激

流间礁石屹然伫立”的形象,将抽象的理性思考物象化。文章照顾到

两个方面,没有惯用的套语,运用诗意的语言,透露出内心的追求。这不是仅靠华美的词语能达到的境界。

潮汐的馈赠

何璇

复旦附中

虚幻与现实的边缘,过去与现代的疆界,两枚不同的戒指,铭刻着

两句不同的箴言。

一切都会过去。

一切都不会过去。

当战火的硝烟在历史的长河弥漫,一个王朝终于覆盖了另一个王朝

的遗迹。终于,胜利者的荣耀取代了失败者的落魄,那些陈旧的楼

宇终究属于破败的过去。在时代的阴影下被迫前进的人类,使新的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智慧,我们在发展中凝视着前方的道路,而不得不放弃堆积如山的过去。对于腐朽的执念无益于未来的前行,这是在无尽的奔走中总结出来的真理。是的,一切都会过去。正如苏轼的幸与不幸,李白的遇与不遇,在千百年后的今日,那些人生中的潮汐,大起大落的悲欢,最终都成为一卷卷束之高阁的古书,代表过去。(讲“会过去”,生动)

然而,那些在骨血中奔腾的记忆,却又如此清晰而难以替代。属于古老的传统是烙印在每一个炎黄子孙血脉中的萌芽,无论那些日新月异的高楼如何拔地而起,在岁月的流逝中,某些东西却磐石般坚定不移。它们不曾离去,它们也永远不会过去。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最终都会在这个世界上留下难以察觉的深深痕迹。飧宴最终散去,伤痕亦终会愈合,但是那关于幸福或者悲痛的情感,却永远蛰伏在心底,如同灾难过后无数家庭中将永远缺席的座位,那成为了永恒。(讲“不会过去”,深刻)

潮汐的起落是大海的呼吸,海浪的到来为沙滩带来深色的阴影。当海岸恢复平静,潮水最终散去,一切仿佛未曾发生,一切也似乎都已经过去。然而,散落在沙滩上的贝壳透露了海水的秘密。它们是潮汐的馈赠,在潮水退去后,是唯一过不去的过去。正如我们无法抓住指缝间溜走的沙砾,我们无法阻止悄然溜走的时间——每一刻都是下一秒的过去,眼中所见的世界也无时无刻都在翻新。然而,有些东西却又不会轻易被忘记,他们是关于过去的回忆,却又恰恰成为未来的助力。(隽永,既华且深)

李清照在经历人生巨变后作下哀婉动人的名篇,那是关于回忆过不去的情;爱迪生在无数次的试验后终于照亮世界,那是关于失败难以忘却的经验;中国在建设的道路上大步前行,终于在摸索中逐渐展开一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画卷,那是现在与过去共同谱写的一张关于未来的蓝图。(此段大可不必,但我知道应试的苦衷)时间会过去,一如潮水终会退去。然而岁月在生命中的痕迹会被铭记,历史在民族中的镌刻也永远不会被遗弃。潮汐虽然退去,却留下贝壳和沙滩,一同等待下一场潮汐。

简评:潮汐馈赠我们什么?一看标题,就有非读下去的冲动。大潮是汹涌的,退去后,无声无息,但它又悄悄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这就是潮汐的馈赠!最后一段用抒情的笔调,总结了两个方面,给人留下深深的思考。

直面

张雪滢

【篇三:2011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点评】

2011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点评

写作佳苑

2011-07-28 0602

2011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点评汲安庆苏宁峰

【真题回放】

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2.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

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作文的材料出自王元化写于1987年的一篇文章《“一切都不会白白

过去”》(收于《思辨录》)

【优秀作文】

1、理性的声音永远不会沉默

作为德国基督教民主党领袖的默克尔理应知道根据基督教教义,任

何生命都是等价的,都应该被尊重,哪怕是罪犯。正因为犯了这样

一个看似微小的常识错误,即使她是权威的领袖,在涉及德国知识

分子的底线问题时,她也最终无法过去。

依旧是在德国,依旧与默克尔有关。前不久,德国前国防部长的博

士论文涉嫌抄袭一事引起德国国内一片哗然,为了保护这位将大有

作为的政治新星,默克尔以“我们需要的是政治家而非学术研究人员”为之辩解,但是德国两万名教

授联名上书反对,直截地表达了德国知识分子的态度。因为他们担

心这将会成为日后学术不端的借口,他们又一次没有给默克尔面子,再一次让她“一切都会过去”的计划继续泡汤。

我感动于这样一群理性声音的存在,也欣然于确实因为这些知识分

子对于任何权威都能以这种“一切都不能过去”的态度才最终成就了

德国学术圈严谨的优良传统。

然而,如此理性的声音又何曾仅仅嘹亮于德国?它又何曾沉默于经

历过五千年光辉、五千年昏暗的华夏大地?

尽管受到当时政治的压力,梁思成“拆掉北京的一座墙就等于扒掉我

的一层皮”掷地有声,时至今日仍在我们耳边余音缭绕。当我们面对

现在的北京已与其他城市毫无区别,当我们眼睁睁地看到古老的北

京城只活在文字上、照片里、记忆中的时候,我们终究不禁感叹先

生的先见之明,敬佩先生不顾一切的理性呐喊。也许政治的压迫一

度埋没了先生的呼喊而让一切都过去了,但是历史的拷问却永远不

会让错误过去。

回望历史,多少统治者以权威的姿态、以“一切都会过去”企图将真

理掩埋的时候,又是多少知识分子毅然决然地站出来,以一句“一切

都不会过去”来回答而绝对不容置疑。

“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是理性的声音,永远不会沉默;“一切都不会

过去”,这是知识分子的呐喊,永远不会沉默!

作为一名社会的准知识分子,当我们面对祖国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

同时,倘若我们对于社会的阴暗面置之不理而臣服于表面的和谐,

不勇于揭开那些隐藏在这表面和谐底下更多不和谐的元素,这又何

尝不啻为一种真正的悲哀呢?真心希望有识之士在听到“一切都会过去”时,都能异口同声地以一句“一切都不会过去”来捍卫真理,以坚

守住最后的底线。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而我们必须坚守的是——

社会的良心。

更为可贵的是,将三种材料与“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一历史的“理性声音”联系起来,并上升到知识分子对抗荒谬现实的勇气、责任和良心,堪称卓尔不群之论。没有对历史、现实的敏感,没有放眼世界、人

类的自觉,没有独立思索、判断的磨练,无法达到这一境界。

然而,并不满足眼光向外看,他而开始检视自我,以及同辈——准

知识分子,坚定地认为不能对社会的阴暗面置之不理而臣服于表面

的和谐,要“勇于揭开那些隐藏在这表面和谐底下更多不和谐的元素”,这就真诚而自然地接续了传统知识分子的敢于面对现实的传统。

2、风中的余香

那辉煌的盛唐早已过去,但诗歌仍千百年来在人们心间流淌;古希

腊的城邦早已覆亡,而那自由民主的星火却依旧蔓延,在更深广的

土地上,燃烧了几千年。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是的,没有什

么可以永存,最宏伟的大厦最终也不过化作历史风尘中的一把碎土,但我们创造过的思想与美,却在它们的载体与躯壳湮灭后,化作历

史风沙中的一抹余香,缠绕亘古,永不逝去。

当年左光斗被魏忠贤杀害后,他的喉骨被命令磨成粉,随后魏忠贤

一饮而下。连喉骨也彻底地碎了,魏忠贤才彻底放心了,如此,你

还如何再上书、进言?他却不知,自己饮下的,是一生的恐惧。那

东林党人的傲骨不灭,他们的灵魂成为奸恶之人永远的噩梦,也幻

化成为历史一曲永恒悲壮的绝响。是的,一切都不会过去。形式的

过去预言着内涵的永存。

而今,在这个身边风景迅速变化的时代里,你是否曾闻到,那风中

的余香?古龙曾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生活的地方,有人

生活的地方就有传承与遗留。有那么多人感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丧失,于是他们迫切地想重建,想发扬光大。如此并没有错,只是

有许多的文化,它随着历史的云烟,早已很难在当今世界坐上一把

辉煌的交椅。它们的位置,应当成为风中的淡淡香气,人们精神家

园的盆景,在无声中滋养与温润我们的感情。那些遗忘是必然的啊,传统的审美,或是略带迷信色彩的习俗,它们其实从未在我们身边

消散,只是硬性地想换回轰轰烈烈的纪念形式,我们才反会感觉到,它们逝去的姿态。

并且一切都能,都值得成为那风中的余香。逝与留的辩证正是自然

与历史最智慧的斟酌。当表面随着风沙渐渐融化,那内核也正缓缓

显露它的精华。时光逝留的沙漏,更能让我们看清一样事物它真正

的价值。大西北的敦煌,曾经

的飞天完整而清晰,但对画上它的人,它只是壁画;如今的它虽干

涸百孔,却更能承担历史的厚重,真正的杰作,必是经过历史风霜

的淘洗,然后逝去了一些,却更余留了真和美。

我们这个时代,是否想让后世回望的时候能找寻到如此一些不灭的

精魂?那就让文学的泡沫,让市场的包装淡去些吧,它们,只会在

风中逸散。

一直难忘的一次画展,是新兴的画家自办的。朋友看到一幅画问我,那究竟是传统画风,还是后现代的?我看着那幅画,很温暖。

那一刻,我仿佛闻到了风中的余香。

【点评】本文表达的思想,有不少地方是比较偏激而含混的。

比如对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竟然觉得这样“硬性地想换回轰轰烈烈

的纪念形式”,反而会让人感觉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逝去的姿态”,主

张任其自然,因为“逝与留的辩证正是自然与历史最智慧的斟酌”,

颇有佛家随缘自适的味道。

在眼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成为风中的淡淡香气,人们精神家园

的盆景,在无声中滋养与温润我们的感情”,可是他忽略了一个事实“淡淡香气”“精神盆景”正是建立在物质性存留的基础之上的,如文

字、图片、音乐、雕塑??无此,香气再浓也会散逸,盆景再温润,也会凋枯。

再如“形式的过去预言着内涵的永存”,这对盛唐去而诗歌存、古希腊城邦毁而自由民主存,左光斗身体亡而傲骨存是成立的,但是对敦煌飞天并不合适,因为这二者恰恰是并存的,甚至可以说是因为有了飞天的线条、明暗、姿态、动作这些形式因素,才保存了敦煌壁画艺术的内涵,使我们得以较为顺利地一窥彼时艺术家们的创作风格和审美情趣。

文章的结尾谈到某画家的传统画风令他温暖,似乎闻到了“风中的余香”,却无形中贬低了“后现代画风”,要知道后现代绘画艺术中依然有“不灭的精魂”啊,这已经由历史“斟酌”而出了呀!

好在以“风中的余香”这一意象统摄,并旗帜鲜明地将之定格为人们“创造过的思想与美”,盛唐诗歌是美,古希腊的自由、民主是美,左光斗不屈的人格是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魂是美,甚至不忘针砭一下追求泡沫、包装,却精魂沦丧的文学现实。于是,我们蓦然发现原来是借“风中的余香”这一美丽的比喻,盛情讴歌人类文化中有价值的精神元素,只是文胜于质,反而使想表达的思想没有强劲、有力地绚丽绽放。

得68分,偏高。

历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历年上海高考作文题(1985~2013) 1985年《知足常乐与不知足常乐》 1986年《2000年回母校》 1987年《关于报考历史学科的意见》 1988年《清流与活源》 1989年《中学生活的回顾与思考》 1990年《时间啊时间》 1991年《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 1992年《遥望星空》 1993年《机遇》 1994年 (一)写作第一题 介绍一家街头(或乡间)小店,写—篇200字以内的说明性短文。(二)写作第二题 题目:父辈 要求:①不要写成诗歌。②全文700字左右。 1995年 (一)写作第一题 请就学校里最近举行过的一次活动(运动会、艺术节或主题班会),写一则简短的消息。 要求:①标题自拟。②150~200字。③如文中需出现区县名、校名、人名,一律用“XX”代替,否则扣分。 (二)写作第二题 题目:责任 要求:①不要写成诗歌。②全文700字左右。 1996年 (一)写作第一题 初夏时节,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时令特征请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题目:初夏的时令特征 (二)写作第二题

题目:我的财富 要求:①全文700字左右。②不要写成诗歌。 1997年 (一)写作第一题 推荐一部电影(电视剧或戏剧作品) 要求:①注意突出作品的特色;②250字左右。 (二)写作第二题 阅读下面材料,以“我看课外阅读”为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据调查,目前在“考分”压力下,不少青少年阅读面狭窄单一,无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材料二:在一项“您最希望孩子买的书”的调查中,90%的家长都选择了“辅导读物”。 材料三:许多青少年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读得最多的是漫画卡通、言情武侠等“休闲”作品。这类作品位于青少年图书消费量的榜首。 要求:①全文700字左右。②不要写成诗歌。 1998年 一、根据下面这首小诗的诗意,展开想象,从周围环境、花的性格、全诗寓意等方面着手,将该诗改写成一篇短文。不要超过250个字。(20分)春水(之一)冰心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二、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副标题为“读报有感”,正标题自拟。(50分) 一部美化日本头号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的影片《自尊——命运的瞬间》,今天在此间日本记者俱乐部试映。 这是一部公然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的影片。编导者出于反动的“自由主义史观”,否定侵略史实,极力鼓吹“太平洋战争是民族解放之战”的谬论。他们蓄意策划该片,目的是想通过电影误导日本国民对历史的认识,从而唤起所谓的日本民族的“自尊”。 影片《自尊——命运的瞬间》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对28名日本战犯开庭审判为主线,由始至终宣扬这一公正的、历史性的审判是“胜者对败者的审判”,并公然宣扬“日本无罪”。影片极力粉饰东条英机,否定“南京大屠杀”,通过一系列情节,全面歪曲史实,否认和美化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 这部影片一出笼立即遭到日本各界有识之士的愤怒谴责。4月20日,由几百名赞同者和许多赞同团体支持的“批判电影《自尊》会”正式成立,并一致主张严厉声讨这一歪曲历史事实的影片。(摘自“新华社东京1998年5月9日电”)题目:——读报有感 1999年 写作第一题:

上海高考满分优秀作文共篇

上海高考满分优秀作文共 篇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2014年上海卷高考作文范文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绝对的沙漠,相对的自由 孙慧敏 掬一捧灼人的黄沙,踏一方炙热的天地,生命中的瀚海阑干,便如此清晰而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无路可退,唯有穿越过去。而此时,一切便如卡夫卡在“自由意志三点式”中所写的,我们因为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而自由,却也因为必须穿越这片沙漠而不自由。卢梭有言:人生而自由,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我们面对的,是绝对的边城荒漠、苦难挫折,我们拥有的,是相对的自由幸福、平等宁和。从这个意义上看,对渺小的人类而言,似乎一切的努力,终将尽付东流;一切的美好,也会难以为继,只剩下永恒的苦难在短暂的人世中穿透着摄人心魄的回音。 然而,作为一株"会思考的苇草",作为一个至少还享有选择如何穿越沙漠的自由与权力的个体,我不相信,不相信沙海面前的我们终将会在对自己”不敢从心所欲”的不信任中停下脚步,拒绝抗争;不相信巴尔扎克那“我粉碎一切障碍”的决心不足以令所谓“绝对”的沙漠有所动摇,更不相信小小的考验与劫难便会让所有人都成了经历牢狱之灾后的王尔德,让曾经“除了才华,我一无所有”的豪迈在颓废中消失殆尽。诚然,我们不能使绝对存在的人生沙漠凭空消失或易位,但至少,我们可以将相对的自由紧握在手,将真正的责任担负在肩,戴镣铐而舞,最困难,却也最美妙;履沙漠而行,最艰辛,却也最自由。 不可否认,“因为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而自由”听上去是在自欺欺人。早已因大漠风沙而口干舌燥,焦头烂额的人生旅行者怎么会因为可以在未知中探寻前程、享受不同程度的沙石侵袭而欣然坦然但事实正是如此。当苦难与磨砺已成为人生的必修课,直面甚至是笑面它们往往比一味地逃避来得更有气度与力量,也就更有可能指引我们达到因心灵的释然洒脱而自由的境界。大漠之中,或许我们会同鸠摩罗什一样,凉州观日,竟成晨昏莫辨,望朱成紫,可我们亦能坦然于世:我们的目光,是向上的;态度,是昂扬的;心境,是高人一等的,如此,夫复何求 人,活着,总不可能一路走在安逸之中,没有瀚海阑干作伴,没有堂皇凋零作叹,总会遇见的,是绝对的沙漠;我们,走着,终究是要寻求心灵的自由,扫除飞沙走石连天,涤荡浓云薄雾在胸,定会拥抱的,是相对的自由。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熊易寒 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太重视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的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②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 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的;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③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有时候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他的问题是什么?他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如果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打算或者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④为什么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多由大家执笔?这类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首先,必须熟悉该领域的重要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要做到这一点,非有积年之功不可。其次,面对汗牛充栋的文献,必须具备高超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从宏观上把握总的研究状况,否则就不是你在驾驭文献,而是文献在驾驭你。我们(特别是初学者)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常常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之中,茫然不知所措,有时甚至感觉被人牵着鼻子走,面对不同观点的学术论争,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免犯糊涂,此乃“段位”不够所致。最后,这类文献综述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前瞻性,除了要总结现有研究,还需要高屋建瓴,指出现状的不足及其根源所在,为这一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如此看来,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由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学术权威撰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⑤为什么要尽可能间接引用?间接引用就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引文的核心观点。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重新表述需要我们先将对方的观点吃透,然后围绕自己的核心问题和行文思路,重新加以组织,这样可以使论述更加紧凑有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找出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它们的分歧是什么,共识是什么,然后将众多的观点进行整合、归类。二是间接引用突破了原文的限制,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有效节省篇幅。 ⑥规范的文献综述,要求学者有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也需要学术刊物的大力倡导和支持。因为有了文献综述,论文的篇幅势必扩大,有限的版面会更加紧张,但论文质量将更有保障。因版面限制而砍去综述,实在是削足适履的不智之举。 ⑦认真对待文献综述,对于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仅仅把文献综述看作论文写作的一个步骤、程序,或者是有关方面的一个规定,更应该看到,这是知识生产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在重复别人,它是在说出自己。这不仅是一个合法性问题,也是一个有效性问题。可以说,扎实的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成功的一半。

2011-上海高考英语作文及参考范文

你是××中学的××,你校学生会即将组织一次徒步活动,已在校园网发布方案,征求师生的修改意见。你需要写一封邮件,包含以下两点: 1.提出你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 2.需要改进的原因。 Dear Sir/Madam, I’m really excited to heat that a hiking activity is going to be held near the Bund on the Labor Day holiday. However, there may b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scheme you’ve posted on the campus website, as I’d like to point out. released online appears to be too general. As participants, we need to know how long , we are willing to have a clearer picture of security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and thoughtful enough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the activity. attention from the “Discover Shanghai” through additional activities. Upon arrival at the Bund, I propose an introduc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on both sides of the Huangpu River. By appreciating authentic Shanghai be unforgettable one, because it discover the scenic beauty of Shanghai, which will well achieve the purpose of organizing the activity. , if the hike is organized in more detail and in a more supportive way, it is sure to succeed. I hope that my voice above can be heard and considered and wish the activity a great success. Yours sincerely Wang Lei

上海高考第二篇文言文历年真题汇编

上海语文高考第二篇文言文近年真题汇编 目录 第一部分:近年高考文言文二真题 (2) 《勿斋记》2016年高考 (2) 《静者居记》2015年高考 (3) 《治学》2014年高考 (4) 《许氏吴兴溪亭记》2013年高考 (5) 《潭州东池戴氏堂记》2012年高考 (6) 《稼说送张琥》2011年高考 (8) 《九疑山图记》2010年高考 (9) 《桂》2009 (10) 第二部分:参考答案 (11) 2016年高考参考答案 (11) 2015年高考参考答案 (12) 2014年高考参考答案 (12) 2013年高考参考答案 (12) 2012年高考参考答案 (13) 2011年高考参考答案 (14) 2010年高考参考答案 (15) 2009年高考参考答案 (15)

第一部分:近年高考文言文二真题 《勿斋记》2016年高考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勿斋记(明)朱舜水 ○1之学圣人者,视圣人太高,而求圣人太精,究竟于圣人之道去之不知其几万里已。 ②古今之称至圣人者莫盛于孔子,而聪明睿知莫过于颜渊。及其问仁也,夫子宜告之以精微之妙理,方为圣贤传心之秘,何独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夫视听言动者,耳目口体之常事,礼与非礼者,中智之衡量,而“勿”者下学之持守。岂夫子不能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哉?抑颜渊之才不能为玄为妙、骛高骛远哉?夫以振古聪明睿知之颜渊,而遇生民未有之孔子,其所以授受者,止于日用之能事,下学之工夫,其少有不及于颜渊者,从可知矣。故知道之至极者,在此而不在彼也。 ③腾君素好学,有志于“四勿”也,以名其斋,因号“勿斋”,初见于太史所。士大夫之初遇,自有礼矣,不得轻有所请谒也,奈何以“勿斋”请余为之记也?余未知其人,亦何得轻为搦管,如贾人之炫其玉而求售也?抑其心久厌夫高远玄虚之故习,茫如捕风,一旦幡然,欲得余言以证其生平之志,中庸之德乎?“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勿斋有之矣!“狂夫之言,圣人择焉”。余亦有之矣! [注]①传心:传授道统。②刍荛:指割草砍柴的人。 22.概括第①段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②段举孔子、颜渊为例,对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以圣贤为例,具体典型,很有说服力。 B.交代“四勿”是圣贤道统传授的秘诀。 C.借助圣贤之人的做法,引出文章观点。 D.通过对比,揭示圣人之道的玄妙高远。 24.作者初见藤君就答应为他作记,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2017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

2017年上海优秀作文点评 考题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阅卷总评】 201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继续保持近年来的一贯风格:材料简约,重点鲜明突出;关注生活,思辨灵活开放。 平和而又简约的作文材料叙述方式,是上海卷作文命题的一贯追求,其目的在于:要言不烦,重点突出。这种冷静而客观的表述,以寥寥数语,托出核心关键词“预测”。 命题材料的生活情境设置,也是自2012年以来上海卷一直想要呈现的。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代入感强,有话可说,审题上不会出现很大的偏差,能够保障学生写作运思没有任何障碍,自然而然进入理性思辨的空间。 2011年始上海卷比较热衷这种两面或多面的表述,命题者试图营造一个思维开放的氛围。材料中,只是客观地呈现人们的两种态度,你可接受此,亦可接受彼。没有潜在的预设,也没有既成的导向,不干扰学生独立的思考与判断,但是必然引起思辨。 【考题详析】 材料首先对关键词“预测”做了简单的解释——“是指预先推测”,然后冠以“生活”,作为这一情境的限制,再以“充满变数”引出与“预测”相对的另一词——“变数”,最后罗列两类人截然不同的态度:“乐于接受”与“不以为然”。整段材料表达明了,关系明晰,要求明确,只需对材料内容作出自己的思考,赞同也好、反对也罢,只要自圆其说。 因此,对于考生来说,“预测”这个话题可谈较多,既可以从人生来谈,也可以从人类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发展来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知先人们生活中很看重预测。远古如巫蛊“占卜”,近世如“章鱼‘保罗’”,正因生活中无尽的“变数”,才有“预测”的无尽魅力。现代社会更如此,人们只有借重“预测”,早作打算,才能从容以对现代生活。只活在当下,不去预测未来的生活,很可能被困在当下或者困在过去,不知道“未来已来”,面对未来将会无所适从。 材料中,面对这一“生活”情境人们的不同态度则是重点,是考生辨析思考的出发点。无论你的立论基于那种情形,关键在于如何辩证思考它们。 第一种情形“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也不是简单的赞同与肯定,比如:“有预测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和路径”,“机会常给有准备的人的”,“不要只是低头走路,应当抬头思考远方”……显然这都是对生活或前路的“已知”有了深入的思考与合理的推测。相反,倘在接受前没有经过理性的分析,则只能是盲目乐观,先入为主,乐于“印证”自己美好的愿望,甚至偏听偏信,作自我陶醉状…… 同样,对于第二种情形“有的人则不以为然”,他们压根不赞成生活的“预测”,认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变数是生活常态,无可预测”,“只求把眼前的事做好”……如此种种,或是由于懒惰懈怠,或是源于愚昧无知,或是迫于内心的恐惧或恐吓,悲观地适从。反之,对于大自然的警钟不置若罔闻,对于“美好蓝图”当保持警惕和批判……则应值得肯定,大大褒扬其保持对常识或人类理性的尊重。 对于生活“预测”,变与不变,接受与推却,关键在于适当恰切地思辨。随着科技越来越进步,社会越来越发展,人类越来越理性,只要带着忧患上路,以希望指引前路,人类终归走向坦

2017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解读与范文

2017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解读与范文 【真题在线】26.预测,是指事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今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依旧保持着“海派”特色:关注社会现实,注重辩证思维。既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比较熟悉、有话可说的概述性社会现象,又为考生深入思考、通过作文展现思维品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作文材料主体由两个句子组成。第一句中的“预测,是指预先推测”,对关键词“预测”加以解释。第二句沿袭了前几年高考作文材料的思辨色彩,对于生活的预测,有人“乐于接受”,有人“则不以为然”。我们从中可以审出这些信息:第一,“生活的预测”对“预测”的这一关键词理解起到收敛、约束作用;如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扣住这一关键词进行论述,很可能就偏题。第二,“如何对待它们”不局限于二元对立,具有更大的开放性。第三,对于生活的预测,有人“乐于接受”,有人“则不以为然”。这种矛盾的态度,考生不能简单选其一而论述,必须思考这两种态度产生的原因,以及两者之间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是否具备可行性等问题。第四,“生活充满变数”这是材料结论的一个前提条件,考生不应该

忽视,更是引导考生在思考生活前提下,论述“预测”的重要性。 然而,每年上海都有很大一部分考生直接倒在審题的起跑线上,究其原因,不外乎为:没有扣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忽视关键词的修饰词;偏题的考生,还普遍存在没有扣住材料中的逻辑关系。所以审题绝不仅仅要审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更重要的是审出材料中的逻辑关系,这关乎你的作文是否合格。 超越预测,返璞归真 通常,我们把生活的“亮面”交给他人,交给一代又一代人从“荒原”上建构起来的秩序;生活的“暗面”没人知晓,有人交给上帝,有人交给命运。而人们总渴望在黑暗里点起灯火,尽管不甚分明,但这样的光亮,还是让无助地行走于黑暗中的人心里多少有了底气。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预测。契诃夫在回望自己的人生时感叹:“人的一生建立在预见之上。”而女作家乔治·艾略特却说:“在错误的所有形式中,预言是最不需要代价的。”不同的人生经历铸就了他们对预测不同的理解,而真正的矛盾却在于预测本身的双重性。有些预测是用科学理论去推求未知的事物,比如经济走势的预测,以用统计学建立起来的概率体系为基础,接受这样的预测,显然没什么坏处。有些则不然,总掺杂些臆测的成分在里面,譬如古人对于方术的极度信仰,譬如玛雅人对于世界末日的预言…… 哲学家尼采说,人的精神有三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对于预测,人们同样也有三重境界。

2017上海市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2017上海市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导读:本文2017上海市高考满分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7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刚刚*发布了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篇一:预测,不一定成真】有人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滋味。” 现代*多都会有看天气预报的习惯,根据未来天气情况改变自己的计划。不过,天气预报也会有不准的时候。当一个不喜雨天的人,看了天气预报之后做好了全副武装,结果遇上的却是一个艳阳天,这应该也算得上是一种意外的惊喜了吧。 其实,生活的最美妙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预见性,你不知道你的未来,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是,生活不是全然没有规律的,你完全可以根据现状和一些规律,推测出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从而做好充足的准备来面对未来。当然,预测,并不是现实,所以也不可全部依赖预测。毕竟,有些预测也许不会成真。 然而,总是有人会选择性地不接受一些在他们看来不好的预测,并且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那只是预测,不一定成真。却经常会忽略,

有些预测并非是空*来风,假使他不以为然,那些目前还只是预测的结果将来很可能会在未来发生。就如蔡桓公不听名医扁鹊对于他身体情况的预测,没有在病症刚显露之时及时治疗,等到真正病入膏肓,连名医都无法救治之时,才有了后悔的意思,却再也无力回天。又如项羽不听范增对于留下刘邦必然留下后患的预测,没有及时免除后患,最后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因为不相信预测而最后使预测成真的例子远不止这些,却总还是会有人重蹈覆辙,不撞南墙不回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预测就一定会成为现实。任何预测的提出,大都只是建立在当时的情况下的。换句话说,只有当前的情况持续下去,预测才有可能实现。但是,任何的情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我们不希望成真的预测实现不了。试想一下,假如蔡桓公一开始就听取了扁鹊的话积极治疗,项羽听了范增的建议免除后患,那么,那些预测不就不会实现了吗?所以说,预测的最终实现与否,实际上都在于你自己。 对于预测,应当接受,并不是说预测一定会成真,而是说要接受预测可能会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对其做好准备。假如预测到的结果是理想的,那就应该保尽力而为;假如预测到的情况不是自己想要的,就更应该反思自己,从而使自己向好的方面转化。当然,也不要被预测所*,因为它不一定会实现,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篇二:以智者的态度直面现实】如今生活变化之快,往往让我们手足无措。是随波逐流,还是固守己见?何去何从,实际上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上海卷语文高考试题含详解答案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一阅读 80分 1 / 13

2 / 13

3 / 13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又见鹭鸶陈忠实 ⑴那是春天的一个惯常的傍晚,我沿着水边的沙滩漫不经意地悠步。绕过一道河石垒堆的防洪坝,我突然瞅见了鹭鸶,两只,当下竟不敢再挪动一步,便悄悄在沙地上坐下来。哦!鹭鸶又飞回来了! ⑵在顺流而下大约30米处,河水从那儿朝南拐了个大弯儿,弯儿拐得不急不直随心所欲,便拐出一大片生动的绿洲,靠近水流的沙滩上水草尤其茂密。两只雪白的鹭鸶就在那个弯头上踯躅,在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草中悠然漫步;曲线优美到无与伦比的脖颈迅捷地探入水中,倏忽又在草丛里扬起头来;两只峭拔的长腿淹没在水里,举止移步悠然雅然;一会儿此前彼后,此左彼右,一会儿又此后彼前此右彼左;断定是一对儿没有雄尊雌卑或阴盛阳衰的纯粹感情维系的平等夫妻…… ⑶于是,小河的这一方便呈现出别开生面令人陶醉的风景,清澈透碧的河水哗哗吟唱着在河滩里蜿蜒,两个穿着艳丽的女子在对岸的水边倚石搓洗衣裳,三头紫红毛色的牛和一头乳毛嫩黄的牛犊在沙滩草地上吃草,三个放牛娃三对角坐在草地上玩扑克,蓝天上只有一缕游丝似的白云凝而不动,落日正渲染出即将告别时的热烈和辉煌……这些时常见惯的景致,全都因为一双鹭鸶的出现而生动起来。 ⑷不见鹭鸶,少说也有二十多年了。小时候在河里耍水在河边割草,鹭鸶就在头前或身后的浅水里,有时竟在草笼旁边停立;上学和放学涉过河水时,鹭鸶在头顶翩翩飞翔,我曾经妄想把一只鸽哨儿戴到它的尾毛上;大了时在稻田里插秧或是给稻畦里放水,鹭鸶又在稻田圪梁上悠然踱步,丝毫也不戒备我手中的铁锨……难以泯灭的永远鲜活的鹭鸶的倩影,现在就从心里扑飞出来,化成活泼的生灵在眼前的河湾里。 ⑸至今我也搞不清鹭鸶突然离去突然绝迹的因由。也许是水流逐年衰枯稻田消失绿地锐减,这鸟儿瞧不上越来越僵硬的小河川道了?许是乡民滥施化肥农药污染了流水也污浊了空气,鹭鸶感到窒息而逃逸了?许是沿河两岸频频敲打的庆贺"指示"发表的锣鼓和震天撼地的炮铳,使这喜欢悠闲的贵族阶级心惊肉跳恐惧不安,抑或是不屑于这一方地域上人类的愚蠢可笑拂尾而去?许是那些隐蔽在树后的猎手暗施的冷枪,击中了鹭鸶夫妻双方中的雌的或雄的,剩下的一个悲怆遁逃? ⑹又见鹭鸶!又见鹭鸶! ⑺落日已尽红霞隐退暮霭渐合。两只鹭鸶悠然腾起,翩然闪动着洁白的翅膀逐渐升高,没有顺河而下也没见逆流而上,偏是掠过小河朝北岸树木葱茏的村庄飞去了。我顿然悟觉,鹭鸶原是在村庄里的大树上筑巢育雏的。我的小学校所在的村庄面临河岸的一片白杨林子里,枝枝杈杈间竟有二十多个鹭鸶搭筑的窝巢,乡民们无论男女无论老幼引为荣耀视为吉祥。一只刚刚生出羽毛的雏儿掉到地上,竟然惊动了整个村庄的男女老少,议着公推一位爬树利落的姑娘把它送回窝儿里。更不必担心伤害鹭鸶的事了,那是被视为作孽短寿的事。鹭鸶和人类同居一处无疑是一种天然和谐,是鸟类对人类善良天性的信赖和依傍。这两只鹭鸶飞到北岸的哪个村庄里去了呢?在谁家门前或屋后的树上筑巢育雏呢?谁家有幸得此吉兆得此可贵的信赖情愫呢? ⑻我便天天傍晚到河湾里来,等待鹭鸶。连续五六天,不见踪影,我才发现没有鹭鸶的小河黯然失色。我明白自己实际是在重演那个可笑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然而还是忍不住要来。鹭鸶的倩影太富于诱惑了。那姿容端庄的是一种仙骨神韵,一种优雅一种大度一种自然;起飞时悠然翩然,落水时也悠然翩然,看不出得意时的昂扬恣肆,也看不出失意下的气急败坏;即使在水里啄食小虫小虾青叶草芽儿,也不似鸡们鸭们雀们饿不及待的贪馋和贪婪相。二三十年不见鹭鸶,早已不存再见的企冀和奢望,一见便不能抑止和罢休。我随之改变守候而为寻找,隔天沿着河流朝下,隔天又潮流而上,竟是一周的寻寻觅觅而终不得见。 4 / 13

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

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 【篇一: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解析】 2014年上海作文考题解析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解析 此题关键理解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什么叫必须?必须就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些事情可以理解为责任。在一方面,有责任意味着不自由,因为责任代表着被需要,即要以他人为中心,而自由则是要以自己为中心,因此他们是对立的。 但另一方面,责任与自由又是相互统一的。因为在当在来讲完成责任往往就是为了自由,也就是说责任是自由的前提;而且自由又往往象征着不被需要,然而作为人的心理的最高追求来讲人们往往需要自己被需要,所以说自由有需要有责任来加以调剂,以达到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 如果要写成作文的话,你所要突出的是责任,那么应该把对立这个方面略写,详写一下他们统一的地方。可以用汉武帝的人生举例。汉武帝性爱兵戈,为了寻求自己的“自由”,不顾民生,穷兵黩武,导致当时朝廷钱粮空虚,但在晚年醒悟了作为皇帝的“责 任”,不在寻求那种“超越责任的自由”,改过自新,正是因此才避免了重蹈秦始皇的覆辙,保住大汉基业。故此文准确审题谈自由和责任。 文章结构:一、界定何为自由,何为责任,自由和责任的关系 没有责任的自由是放纵,完成责任往往就是为了自由 二、先论述没有责任的自由是放纵 再论述完成责任往往就是为了自由 因为责任可以放弃个人自由 为家庭重责牺牲家庭自由 为国家重责牺牲个人自由 为人类重责牺牲个人自由 如革命先烈事迹,越王勾践,曼德拉,孝子,父母在不远游

2011年高考语文真题:上海卷【含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真题:上海卷【含答案】 试题精粹 06-14 0910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卷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家园城市 ①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②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两者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③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是□□家园城市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突出了对以文化为基础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④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所以,设计者在注重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信息交往”的渴求。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⑤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高考作文之2003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

2003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 【篇一:2014年上海市高考满分、优秀作文范文(共8 篇)】 2014年上海卷高考作文范文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绝对的沙漠,相对的自由 孙慧敏 掬一捧灼人的黄沙,踏一方炙热的天地,生命中的瀚海阑干,便如此清晰而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无路可退,唯有穿越过去。而此时,一切便如卡夫卡在“自由意志三点式”中所写的,我们因为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而自由,却也因为必须穿越这片沙漠而不自由。 卢梭有言:人生而自由,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我们面对的,是绝对的边城荒漠、苦难挫折,我们拥有的,是相对的自由幸福、平等宁和。从这个意义上看,对渺小的人类而言,似乎一切的努力,终将尽付东流;一切的美好,也会难以为继,只剩下永恒的苦难在短暂的人世中穿透着摄人心魄的回音。 然而,作为一株会思考的苇草,作为一个至少还享有选择如何穿越沙漠的自由与权力的个体,我不相信,不相信沙海面前的我们终将会在对自己”不敢从心所欲”的不信任中停下脚步,拒绝抗争;不相信巴尔扎克那“我粉碎一切障碍”的决心不足以令所谓“绝对”的沙漠有所动摇,更不相信小小的考验与劫难便会让所有人都成了经历牢狱之灾后的王尔德,让曾经“除了才华,我一无所有”的豪迈在颓废中消失殆尽。诚然,我们不能使绝对存在的人生沙漠凭空消失或易位,但至少,我们可以将相对的自由紧握在手,将真正的责任担负在肩,戴镣铐而舞,最困难,却也最美妙;履沙漠而行,最艰辛,却也最自由。 不可否认,“因为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而自由”听上去是在自欺欺人。早已因大漠风沙而口干舌燥,焦头烂额的人生旅行者怎么会因为可以在未知中探寻前程、享受不同程度的沙石侵袭而欣然坦然?但事实正是如此。当苦难与磨砺已成为人生的必修课,直

(完整版)2019上海高考语文卷

2019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论语〉七则》 (2)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________》(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 2.按要求选择。(5分) (1)学校举办诗词大赛,为激励选手,需张贴标语,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A.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任何一幅画,都有一个最佳的观赏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距离太近,美感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①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见着美②距离本身能美化事物③更为准确地说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②③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记忆与写作 ①我们一旦将“经验”区分为经历和对经历的体验,记忆在写作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就不难理解了。经历是无法即时描述的,更无法使之客观化。我们所经历的事实,绝大部分转瞬即逝。我们无法做到一边经历某件事,一边将它书写出来。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作家所描述的经历无一例外都是记忆中的经历。 ②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经历与写作之间的“时间距离”,将这种距离的作用极端化和简单化。看来也没什么道理。有一种说法,作家将个人的经历在记忆中保存得越久,写作将会越客观,就如同封在坛子里的酒,时间越长,其味道越醇正。如果情况果真如此,每位作家想必都应该在弥留之际才开始自己的创作。不过这样的说法也提醒我们,将刚刚经历的事件立刻表达出来,的确更容易受到社会意识以及作家个人的偏见、习惯、写作目的的影响。另外,经历在记忆中的发酵,也可以使经历的性质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时间距离确实起到了某种作用。 ③有人十分形象的将写作比喻为反刍:草料进入牛腹,只是储存,未及消化,营养尚未被吸收,而写作则是对记忆中的经历进行反刍。当然,反刍并不是一次性的,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也就是说,在生命的不同时段,只要愿意,作家随时可以对记忆中的任何一种储存物进行反刍,从而完成对材料的多次使用。 ④你和父亲去钓鱼,河边开满了金银花,你们在烈日下坐了三个小时,最后在日落时分钓到了一条大鱼。第二天,你去上学,把这件事告诉同学的时候,由于钓到大鱼并享用美食的骄傲尚未消退,你讲述的重心也许会集中于那条鱼的大

2015年上海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

真题还原:写作70分 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命题分析趋势及点评: 从2015年上海高考的命题来分析来看,今年的命题依旧延续了之前五年来的命题思路和风格。 从材料特点来看,将比喻型材料和关系型材料合二为一,并且是在设置好的范围中谈关系。例如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是在“沙漠”这个范围中谈“自由”和“不自由”,而今年的作文是在“造就和谐的自我”的范围中谈“坚硬”和“柔软”。 从形式上来看,仍旧是“一行半”的形式。整个材料阅读起来难度不大,但是观点倾向十分清晰明了,让同学们在落笔之前无限拓展思考的角度。材料变短了,审题的难度降低了,但是题目内容越来越科学,依然留给考生较大的发挥空间。 从命题思维上来看,上海高考作文仍旧体现了对人性和个体生命的关注,更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自身的塑造,同时体现了哲学的思辨性。那是不是上海今年的高考并没有体现出变化呢?周老师认为并非如此,综观近几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可以看出命题者的别具匠心。 首先是将常规的各种类型作文题考查点综合起来,这一综合,就拓展了考生的思路和写作的范围。比如今年的材料中,对于“坚硬”、“柔软”的分析可以从不同层面引发出去,也可以和社会现象、当今人们的心理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把这个材料写“活”,体现作文的思想性。 其次是观点倾向更清晰,本则材料明确提出了我们要“对待”自己心中的“坚硬”和“柔软”,以达到“造就和谐的自我”的目的,所以过程和方法是多样的,而最后的结果导向是明确的。这样看来,今年的作文题目相比于前几年就更加科学了。 材料详细解读: 1.材料本身的重点词句及关键信息: 考生都比较容易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坚硬”、“柔软”、“和谐的自我”。这里,周老师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在材料中还有一句不可忽视,造就和谐的自我并不是把心中原有的东西随意组合就可以了,关键是“如何对待它们”。所以这一点是我们要拓展出去的,也是我们在设定立意时要重点思考的,能够体现创新的部分。 2.思考材料可以写作的角度: 首先,要揭示这个题目探讨的实质: 大部分同学们都会从这个题目中想到人的性格对自我的塑造,这是材料本身向我们展示的内容——“人的心中”。那么进一步思考,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造就和谐的自我,具体来说就是更好的处世或者塑造更好的人生观世界观。这种思考也是高考命题的最终准则。所以,其实坚硬和柔软对应的也可以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或者是思考问题的维度和方式。 其次,我们要根据以上探讨的实质,找到关键词句的深意: l 从性格的角度:硬——性格的坚强;软——性格的柔韧。例如水,硬:水滴石穿;软:上善若水。 l 从处世的角度:硬——坚持原则;软——处事变通。 l 从思考方式的角度:硬——硬性的科学准则(理智);软——文学、艺术、情感(感性)。 以上的材料分析方法,在我们之前的课程中,老师都有按步骤给同学们分析过,如果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够按这个思路来看材料,是不是觉得可以写作的角度更加广泛了呢? 立意角度分析: 以上三种材料对应的就是该材料作文横向上的三种立意,对于这三种立意,同学们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体现其中的关系,也就是在写作时注意思辨。因为本则材料有明显的观点倾向,所以要辩证的取坚硬和柔软的长处,不要偏指一方。另外,还可以从纵向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比如选取一个角度,从历史谈到现实,重点在于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和意义、价值。

2014学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篇一:2014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和范文】 2014年上海作文考题和范文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谈自由 自由,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自由,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要追求的。 当你看着飞鸟在湛蓝的天空飞过的时候,是否真的有过心生羡慕它的自由翱翔? 当你看到电视上那些被拐卖的儿童被拯救出来重获自由的时候,你又是否会替他们感到高兴? 在羡慕、高兴的背后,我们所看到的都不过是最浅表的表象而已。 自由是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在追求的,永恒不息的追求的一种权利。 崇尚自由,追求自由是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将伴随着你到死去。似乎早已习惯了大肆宣扬自由的真理,似乎早已耳目濡染的以为自己真的懂得了自由的定义。 自由的定义在无形的变化之中早已彻头彻尾的改变了最初的含义。 五彩缤纷的社会的潜在规则太多,而真正的自由又是少之又少的。 我们所拥有的,所定义的自由也不过是一顶虚帽子罢了。 大张旗鼓的宣扬自由,直到最后我们才会发现,所谓的自由其实还有更多束缚捆绑在我们的身上。 社会的舆论,伦理道德,无疑成为我们所追求的自由的最大的束缚和捆绑者。

法国的《人权宣言》中有一项规定是:“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 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权利虽然是和生俱来的,但从某一角度来说,当我们正在追求自由 的时候,早已忽略了那些被套上了帽子的“自由谎言。”可以想象出来,法国人民在听到《人权宣言》的宣读的时候是多么的情绪高涨,多么的激动。毫无疑问,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解脱,是一种称得 上的“自由”的解放。 信仰是一种自由,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属于自己内心所追求的境地。 生活中的繁碎事情总让活着的我们学会了自怨自艾,我们开始埋怨 为何生活会有这么多的不公平,为何会有这么多的不自由,你若是 真正读懂了“自由”以外的境界便也算得上圣人之列了。 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够拍着自己的胸膛对别人说,他是自由的。 换个角度来说,这个“自由”仅仅是局限在他的人身自由上,若这个 社会没有伦理道德、社会舆论的约束个人的行为,又该从何去定义 这个人的好和坏,对和错呢。 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一旦被定了下来,多多少少都会对 自己自身的自由有牵扯的地方。 即使真的拥有自由,但过分的自由反而会适得其反,自由不是放肆 和放纵。 如果自由是风筝,那么个人的行为便是牵扯的细线,一旦个人的行 为受到了道德的谴责,那些所谓的自由也就从此了断了。为了某种 利益而不择手段,因此受到了道德的谴责,倒也没有必要,人生路 漫长,还没看到的,经历过的,就这样成为了一种遗憾。这也是一 种愚蠢的行为罢。 关于自由,要说的也说不尽,涉及的道德伦理法律甚是多,其中的 滋味也不是我这个无知少年可以真正说的清楚的。因为你们兴许会

2011年上海语文高考试卷和答案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卷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家园城市 ①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②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两者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③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是□□家园城市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突出了对以文化为基础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④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所以,设计者在注重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信息交往?的渴求。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⑤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⑥家园城市不可缺少城市传统。城市传统以民间艺术、市井生活、传统建筑、民风民俗等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存在着,人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读取城市?年轮?。这些传统,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发展中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成为城市的文化标志。有一位意大利建筑师说:?传统是城市的灵魂。?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又怎能安放拥有灵魂的人类?人们对没有传统的城市必然会产生游离、漂泊、寄居的感觉,而拥有传统的城市才能让居住者有认同感、归属感,才是美好的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