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井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围井试验报告范文

围井试验报告范文

围井试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围井试验是用于评估井壁稳定性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了解井壁稳定性的状况以及选择合适的井壁支护措施。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围井试验,评估岩层对井壁的稳定性,并确定井壁支护的措施。

二、实验装置与方法1.实验装置:本次试验使用的围井试验装置包括围井模型、支架和压力传感器等设备。

2.实验方法:首先搭建围井模型,并设置支架用于模拟实际岩层情况。

然后在模型周围加压,通过测量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来评估井壁的稳定性。

三、实验过程1.搭建围井模型:选取适当的模型尺寸和比例,按照实际井壁情况搭建围井模型。

确保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设置支架:将支架固定在模型底部,以提供模拟实际岩层情况的支撑。

3.加压试验: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围井模型周围,通过增加压力来模拟地下岩层对井壁的作用力。

并记录下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

四、实验数据与分析通过试验记录和数据分析,我得到了以下结果:1.压力变化:随着加压力的增加,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不断增大。

2.井壁位移:在一定压力范围内,井壁位移较小,表明井壁稳定性良好。

但当压力超过一定范围时,井壁位移明显增大,表明井壁稳定性较差。

3.井壁破裂:在加压力过程中,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井壁出现破裂现象,表明井壁无法承受更大的压力。

五、结论和建议结合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我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井壁稳定性:根据井壁位移和压力变化的关系,可以评估井壁的稳定性。

当井壁位移明显增大时,表明井壁稳定性较差,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支护。

2.井壁支护:根据井壁破裂时压力值的大小,可以确定井壁支护的强度和方式。

当井壁破裂时压力值较小,可以采取较轻微的支护措施;而当压力值较高时,需要采取更加强力的支护措施。

3.实验模型的可靠性:本次试验使用的围井模型和支架可以较好地模拟实际井壁情况,但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仍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更加精确的评估和决策。

综上所述,本次围井试验通过模拟地下岩层对井壁的作用力,评估了井壁的稳定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支护建议。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和背景二、试验方法和步骤1.装备准备:准备好围井注水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注水器、水泵、注水管道等。

2.试验井选择:选择一口矿井或水井作为试验井,确保其地层特征和注水对象符合试验要求。

3.试验开始前:清理井筒,确保井筒内无杂质和聚合物残留。

4.注水操作:将水泵连接到注水器,通过注水管道将水泵中的水注入井筒。

记录注水量及注水时间,保持注水速度稳定。

5.监测数据:在注水过程中,对井下地层进行监测,包括注水压力、井筒液位、地层渗透性等数据。

6.试验结束:当注水时间达到设计要求或注水量满足试验要求时,停止注水。

记录试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三、试验结果和数据分析1.注水压力:试验中注水压力保持在稳定范围内,未出现异常情况。

2.井筒液位:在注水过程中,井筒液位保持稳定,未发现明显波动。

3.地层渗透性:通过监测井下地层的渗透性数据,评估围井注水对地层渗透性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注水后的地层渗透性明显提高,说明围井注水可以改善地层渗透性。

四、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注水速度不稳定:由于水泵的供水不均匀,注水速度出现波动。

解决方案:更换更稳定的水泵,确保注水速度恒定。

2.地层渗透性数据偏高:由于试验过程中注水压力较高,可能导致测得的地层渗透性值偏高。

解决方案:降低注水压力,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围井注水可以显著改善地层渗透性,提高井底采水能力。

2.在实际注水作业中,应注意控制注水速度,保持稳定。

3.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应控制注水压力,避免对地层渗透性值产生过高的影响。

4.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在更多不同类型的井中进行,以获得更全面的结果和更精确的数据。

以上为围井注水试验报告,通过对注水过程的实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围井注水可以改善地层渗透性、提高井底采水能力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和试验建议。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围井注水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概述为确保高压旋喷桩施工的质量及合理施工参数,根据业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在围堰高压旋喷桩施工前进行了围井试验,并于2008年3月29日进行了注水试验。

二、施工情况1、位置基本选择在:坞口北端头处(断面12-12附近);2、位置选择的原则:地层地质情况与坞口及坞尾围堰相似;3、具体布桩:a)用高压旋喷桩做一个有效外边为3m×3m的围井;b)桩间距600mm,桩径800mm(同围堰高压旋喷桩);c)桩深为9.1m;d)具体桩位布置如下:三、注水试验注水试验于3月29日上午9:30开始,经过测量,试验孔口水位(与孔口齐平)为2.798,潮位为-0.227;历经3小时至12:30观测,试验孔口水位为2.715,潮位为0.176。

则井底标高为-6.302,地下水位以潮位平均值计为-0.026.围井注水试验的各项参数如下:Q——稳定流量,m3/d计算说明:1、Q=V(观测期内围井内部水流失总体积, m3)/T(观测时间,d)2、围井内部含水量按60%计算;3、试验孔孔径按0.14m计算;4、围井高喷墙厚度t按平均值计为0.66m。

计算过程V=(2.798-2.715)×[(2.4-0.66)2×60%+3.14×0.072×(1-60%)]=0.151 m3T=3h=0.125dQ=V/T=0.151/0.125=1.21m3/dt——高喷墙平均厚度,mt=0.66mL——围井周边高喷墙轴线长度,mL=9.6mH——围井内试验水位至井底的深度,mH=9.1mh0——地下水位至井底的深度,mh0=-0.026-(-6.302)=6.328m渗透系数K=2Qt/L(H+h0)(H-h0)K=2×1.21m3/d×0.66m/[9.6m×(9.1+6.328)m×(9.1-6.328)m]=3.89×10-3m/d=4.50×10-6cm/s四、试验总结经过注水试验,其防渗效果能满足设计渗透系数≤5×10-5cm/s的要求。

围井试验方案

围井试验方案

围井试验方案1.实验目的:-确定井下压裂技术在特定油藏中的可行性;-评估井下压裂对油藏增产的潜力;-分析井下压裂后的裂缝扩展特征。

2.实验原理:-井下压裂是一种通过向井筒中注入高压流体来裂开油藏产能低下的岩石的方法;-在此实验中,我们将在裂缝注水法下进行井下压裂实验,即向井筒中注入高压水来形成裂缝。

3.实验步骤:a.设计并安装井下压裂装置:-设计合适的井下压裂装置,确保安全和有效进行实验;-安装井下压裂装置并将其与地面上的控制设备连接。

b.进行岩心采集:-在压裂区域周围选取几个目标岩心站点,并进行取心;-将取得的岩心进行标记和编号,以便进行后续分析。

c.注水前的准备工作:-清洁井筒,确保没有杂物和沉积物,以避免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安装测量设备,如温度计、压力计等,以监测井下实验过程中的参数变化。

d.注入高压水:-使用压裂泵将高压水注入井筒;-注入过程中,记录注入量、注入速度和压力等参数。

e.注水后的压力释放:-在注入一定量的高压水后,停止注入;-观察裂缝是否扩展,并记录裂缝扩展情况。

f.实验结果分析:-对裂缝扩展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使用收集到的岩心进行物性分析,以评估井下压裂对油藏增产的潜力。

4.实验安全措施:-在进行高压水注入时,必须确保井筒和压裂装置的完整性,以避免压力泄漏造成的安全事故;-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

5.实验结果呈现:-将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生成报告;-报告中应包含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6.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岩心采集时,要确保岩心表面的完整性,以免对后续实验造成影响;-在进行井下压裂实验时,要严格控制注入流体的流速和压力,以确保实验效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7.实验可能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若注入流体的压力过大,可能导致井筒壁破裂,解决方案是适当降低压力;-若裂缝的扩展情况不理想,可以尝试调整注入流体的压力和速率,或采用其他压裂方式进行实验。

围井检查法

围井检查法

围井检查法介绍围井检查法是一种常用于评估井下工作环境安全性的方法。

它通过对井下空气中有害气体、粉尘等因素进行检测和监控,来判断井下工作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围井检查法的相关主题。

工作原理围井检查法基于以下原理进行工作:1.空气质量检测:使用专业的气体检测仪器对井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如甲烷、硫化氢等。

通过检测仪器的数值,可以判断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是否超过安全标准。

2.粉尘监测:利用粉尘监测仪器对井下的粉尘进行监测。

粉尘主要来自于井下工作产生的颗粒物,如煤矸石、煤尘等。

如果粉尘浓度超标,可能会导致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3.呼吸系统保护:在进行围井检查时,工作人员应佩戴呼吸系统保护装备,以防止吸入有害气体和粉尘对健康造成危害。

常见的呼吸系统保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等。

检查流程围井检查通常遵循以下流程:1.确立检查计划:根据所在行业的相关法规和标准,确定井下工作安全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

2.检查准备:准备必要的检测仪器、个人防护装备和清洁工具等。

确保待检井下的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3.先期检查:在进入井下之前,进行先期检查以确保井下没有明显的安全风险。

例如,检查井下通风设备和照明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有无积水等。

4.开始检查:进入井下进行全面的检查。

首先使用气体检测仪器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然后使用粉尘监测仪器检测粉尘浓度。

–如果有害气体或粉尘浓度超过安全标准,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通风、减少粉尘产生等。

–如果发现其他安全隐患,如瓦斯泄漏、煤尘爆炸风险等,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撤离井下。

5.检查记录与整理: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并整理成报告。

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浓度的检测数值、问题的描述、采取的措施等。

6.问题解决: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跟踪实施。

确保井下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仪器介绍围井检查法涉及到多种仪器,下面是常见的几种:1.气体检测仪器:用于检测井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甲烷、硫化氢等。

围井试验方案

围井试验方案

临沂市三河口截渗工程高喷围井抽水试验方案本试验参照《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DL/T5200—2004,质量检查方案如下:一、试验目的➢检验高压旋喷桩的桩径、桩身强度、渗透系数,以保证截渗施工质量。

二、孔位布置高喷围井抽水试验在分析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布置在NⅠ-11、NⅠ-12位置,并在垂直于轴线方向上设两个旋喷桩,旋喷桩之间做三个摆喷桩。

旋喷桩孔深为入岩0.5m,顶高程为地面高程。

高喷施工工艺参见《临沂市三河口祊河隧道工程基础处理方案》。

具体布设如下图所示:三、施工参数高喷墙平均厚度0.5m围井周边高喷墙轴线长度12m试验压力为标准大气压河水水位64.15m桩顶高程同地面高程孔间距:1.2m入岩:0.5m钻孔斜度:≤0.5%摆喷夹角300气压≥0.7Mpa水灰比:1:1密度:1.48—1.50g/cm3浆压:36Mpa提升速度:10 cm/ minⅠ序孔完成,做相邻Ⅱ序孔的时间间隔≥24h四、施工方法1、放样定位现场技术人员按施工图及现场实际情况放样,并做好明确标志,放样偏差≤5cm。

先施工旋喷桩,24h后施工摆喷桩。

2、造孔将钻机移至放好的孔位上,使钻头中心对准孔位中心,调平钻机。

泥浆护壁钻孔。

钻进过程中必须随时注意观察钻机的工作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直至钻至入岩0.5m。

3、下喷射管将高喷台车移至孔位、对准孔位中心,先进行地面试喷。

为防止气喷嘴堵塞,下管前可用胶布包扎,可用1Mpa水压下管,下到设计深度后,用水平尺检查垂直度。

4、制浆制浆站严格按照监理人批准的水灰比1:1配制并拌制水泥浆。

每罐测量一次浆液比重,并详细记录。

在灌浆过程中连续搅拌,浆液过筛后使用5、喷射提升喷管下至设计深度后,开始送入符合要求的气、浆,待孔内浆液冒出孔口后,随即按旋(摆)喷的工艺要求提升注浆管,由下而上注浆。

在灌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孔口冒浆情况,如孔口出现漏浆现象,说明地层中空隙大或有集中漏水现象,及时采取措施,如充砂或掺外加剂等措施,以确保桩的连续性。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围井注水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围井注水试验的操作技巧;3.分析围井注水试验的结果,评估围井的渗透性能。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仪器:1. 围井:直径为10cm,高度为30cm的圆筒形围井;2.水桶:用于测量注入的水的体积;3.尺子:用于测量井筒不同高度的井水位。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围井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并调整井口与水平面垂直;2.测量围井内部的纵横截面积A,并记录下来;3.用尺子测量井筒内不同高度的井水位,并记录下各水位值;4.将水桶里的水层层注入围井中,每次注入后等待井水位稳定,记录注水量和井水位;5.注水至井口高度时停止注水,等待井水位稳定;6.记录最后的井水位和注水量。

五、实验数据:1. 围井的纵横截面积A为100cm²;2.测得的井水位数据如下表所示:注水量(mL),井水位(cm)100,10200,15300,18400,20500,22600,23700,24800,25900,25.51000,26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计算井水位的变化量:Δh(cm)=最终井水位-初始井水位;2.计算注入的水量:ΔQ(mL)=最后的注水量-初始的注水量;3. 计算围井的渗透系数K值:K(cm/min)=ΔQ/(Δh·A)。

七、实验结果: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可得围井的渗透系数K值为0.0083 cm/min。

八、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围井的渗透系数K值为0.0083 cm/min,说明围井具有较好的渗透透水性能。

该结果可作为围井的设计和施工的参考依据。

九、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1.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实验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2.实验中仅使用了一种注水量,考虑使用不同的注水量,对比不同情况下的结果,以进一步评估围井的渗透性能。

十、实验感想:通过本次围井注水试验,我深刻了解了围井渗透性能的重要性及其对工程安全的影响。

水利工程围井试验方案

水利工程围井试验方案

水利工程围井试验方案一、前言水利工程围井试验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井壁稳定性、井水位变化、地下水渗流条件等进行检测和评估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

通过围井试验,可以全面了解地下水位及水质情况,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文将从试验背景、试验目的、试验内容、试验方法与步骤等方面介绍水利工程围井试验的方案。

二、试验背景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围井试验是水利工程建设前的必要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为了预防地下水对水利工程施工和运行的干扰,保证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试验目的1. 评估围井稳定性:通过试验评估围井墙壁的稳定性情况,确定井下岩土的力学性质,为工程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2. 监测井水位变化:对井中水位进行长期监测,了解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为水文地质调查提供数据支持。

3. 检测地下水渗流条件:了解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四、试验内容1. 围井稳定性:a. 对围井墙壁进行地质勘察和力学性质分析b. 室内试验:对取样岩土进行室内力学性质试验c. 地下水位变化对围井的影响d. 对围井墙壁的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估2. 井水位变化:a. 设置监测点位,进行连续监测井水位变化b. 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地下水位变化规律3. 地下水渗流条件:a. 进行地下水流量测定,了解地下水流动速度b. 利用数学模型对地下水流动进行模拟分析五、试验方法与步骤1. 围井稳定性试验a. 对围井墙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井下岩土的地质背景和力学性质b. 对取样岩土进行室内力学性质试验,确定围井墙壁的稳定性c. 利用数字化岩土力学分析软件对围井墙壁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估2. 井水位变化试验a. 选择监测点位,安装水位监测仪器b. 进行连续监测,获取井水位变化数据c. 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井水位变化规律3. 地下水渗流条件试验a. 设置地下水流量测定点,进行地下水流量测定b. 利用数学模型对地下水流动进行模拟分析,了解地下水渗流条件六、试验安全与环保措施1. 围井稳定性试验时,要严格遵守岩土勘探施工规范,做好安全防护措施2. 井水位变化试验应严格控制上下游地表水,避免对试验造成影响3. 地下水渗流试验要防止地下水资源的浪费,做好环保工作七、试验结果分析与评估1. 根据围井稳定性试验结果,评估围井墙壁的稳定性,为工程施工提供安全保障2. 根据井水位变化试验结果,分析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依据3. 根据地下水渗流试验结果,了解地下水的渗流条件,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八、结论水利工程围井试验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工作,通过试验可以全面了解地下水位及水质情况,进而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江水利枢纽工程
高压摆喷围井渗透试验




中国安能建设总公司惠州东江项目部二OO六年四月二十日
东江水利枢纽工程高喷防渗效果
检测试验报告
1、概述
根据东江水利枢纽工程二期围堰高压摆喷防渗墙设计图纸及分布情况,对设计所布设高压摆喷孔桩的实际防渗效果进行实际检验。

为取得真实、接近实际防渗效果的数据,试验采用在现场布设摆喷孔形成高喷防渗墙。

待防渗墙达到设计规定强度后,在防渗区域内进行渗透试验。

试验须严格按照业主、监理批准的试验方案进行实施,采集试验数据,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试验区域内单位时间渗流量。

以此数据对实际施工进行检验。

试验检测于2006年4月19日进行,检测单位为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参与检测的单位有:东江水利枢纽工程现场指挥部、监理部、安能项目部、土建分部,并对试验全过程进行监督、现对试验数据进行计算汇总。

2、试验方案
2.1围井注水试验方案报告
现场试验孔位布设采用八边形八孔布设,钻孔采用XY-300型钻机,摆喷桩施工采用三重管高压摆喷桩机。

孔位布设于二期上游围堰靠近泗湄洲段,高压摆喷孔孔径φ130mm,中央注水试验孔埋入φ400mm钢筋笼注水试验管。

孔位布设方式见下图:
围井高压摆喷孔施工完毕后,待防渗围井形成并达到设计规定强度及防渗效果后,进行围井注水试验。

围井注水剖面布置见下图:
3.00
5.00
东江
围堰粘土心墙注水流量计
注水管
围井注水试验剖面图高喷防渗墙
回填粗砂PVC透水管
试验原理为高喷防渗墙与基岩底部连接为一整体,即视高喷墙与基岩形成一完整桶体封闭结构,注水管向桶体内注水,桶体存在渗流情况。


过测量注水管内单位时间注入流量计算桶体结构渗透系数。

2.1.1试验方案陈述
(1)渗透试验孔成孔施工,孔位钻进到设计深度后,检测是否钻进到设计要求成孔深度;
(2)围井高喷灌浆施工,按技术文件参数及有关规范进行施工;
(3)测量高喷墙的厚度和围井墙体轴线的周长;
(4)测量围井外测地下水位,为简化试验条件,视东江水面高度为地下水位高度;
(5)在围井中心部位埋设注水孔口管(φ400mm 钢筋笼);
(6)向注水管内注水,注水时,保持水位不变,记录注水流量,当流量稳定后,测量注水管内水位高度,并计算稳定注水流量。

(7)计算渗透系数K :
在透水层进行围井注水试验,高喷墙的渗透系数K 按下面公式进行计算:
)
)((200h H h H L Qt K -+= 式中:K ——渗透系数(m/d )
Q ——稳定流量(m 3/d )
t ——高喷墙平均厚度(m )
L ——围井周边高喷墙轴线长度(m )
H ——围井内试验水位至井底的深度(m )
h 0——地下水位至围井底的深度(m )
2.1.2试验数据
八边形围井高压摆喷孔钻孔深度平均为18.24m,根据钻孔过程记录,钻孔深度达到基岩下0.50m,达到设计要求深度。

摆喷孔钻孔直径φ130mm,钻具为三翼钻头,取芯采用金刚石钻头。

从钻孔所取岩心来看主要为河床冲积砂、砂砾卵石层厚度15~18m,自上到下分为粉细砂层,松散状;含砾中粗砂层,松散稍密状;为砂砾卵石层,中密~密实状。

基岩为微风化岩。

钻孔成形后即进行摆喷施工,施工数据参数如下表:
摆喷桩施工参数
摆喷围井完成后,在围井中心埋入φ400mm钢筋笼,试验时间为2006年4月19日。

试验数据及参数如下:
a)注水试验时间:2004年11月12日;
b)墙体开挖后,观察围井防渗墙体为呈灰白色致密水泥结石,质坚硬,为不规则桶体板墙,摆喷半径达到0.9~1.10m。

从开挖剖面来看,进行高喷灌浆时,射流能完全切割灌浆地层,使其重新排列组
合,形成完整防渗板墙,抗渗透能力增强。

通过开挖得知,板墙之间多为“焊接”,亦有切割连接。

搭接形成完整封闭桶体;
c)墙体厚度测量,墙体最小厚度为310mm,平均厚度为396.67mm;围井内周长:4.67m;
d)围井顶部高程3.749m,东江水位实时高程3.066m,围井内外水头高差为H=3.749-3.066=0.683m;
e)注水持续时间:10:07~11:07,总计注水时间1小时;
f)注水量Q值现场称量为19.55L/h。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