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无机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_汤一文

合集下载

聚乳酸增韧研究进展

聚乳酸增韧研究进展

2 0 1 5年 第 3 4卷 第 1 1 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9 7 5・
CHE MI CAL I NDUS T RY AND E NGI NE ERI NG P RoGRES S
聚 乳 酸 增 韧 研 究 进 展
邓艳 丽 ,杨斌 ,苗 继斌 ,苏丽芬 ,夏茹 , 陈鹏 ,钱 家盛
DoI :1 0 . 1 6 0 8 5  ̄ . i s s n . 1 0 0 0 — 6 6 1 3 . 2 0 1 5 . 1 1 . 0 2 3
R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i n t he t o ug he n i ng mo di ic f a t i o n o f po l y l a c t i c a c i d DE NG Y a n l i ,Y A N G B i n ,MI A OJ i b i n ,S UL i f e n ,X I A R u ,C H E NP e n g ,Q I A NJ i a s h e n g
方 法的改进 以及 进行共 混、共聚 、复合及 增塑等 改性 ,可 以显著 改善聚乳 酸材料 的力学性 能并 同时保持耐 热性 和 降解性 能不受影响 ;开发 更加 高效 的增韧改性 剂,增加其与 聚乳酸分子链 间的界面相 互作 用并提 高复合 材料
的冲击性 能已成 为研 究工作 的努力方 向。从 微观分 子尺度 上对 聚乳酸进行增韧 改性以及设计绿 色合成路线仍是 目前研 究工作的重点 。 关键 词:聚乳酸 ;降解 ;增 韧;聚合物加 工;成核 中图分类号 :T Q 3 1 6 .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6 6 1 3( 2 0 1 5)1 1 —3 9 7 5—0 4

聚乳酸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聚乳酸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聚乳酸增韧改性研究进展袁理;李芬芬;康睿玲;施家豪;吴靓;张扬【摘要】从共聚改性和共混改性两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聚乳酸(PLA)增韧改性的研究现状,并着重介绍了植物纤维共混PLA的增韧机理和研究进展,最后对PLA 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most recent development of toughening modification for poly (lactic acid)(PLA)in terms of copolymerization and blending technologies.The mechanisms and progresses in toughening techniques for PLA resin with plant fibers were focused,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modified PLA products were predicted.【期刊名称】《中国塑料》【年(卷),期】2017(031)001【总页数】6页(P7-12)【关键词】聚乳酸;增韧;研究进展【作者】袁理;李芬芬;康睿玲;施家豪;吴靓;张扬【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1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枯竭以及各种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生物可降解材料已经成为当今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方向。

其中,PLA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无毒、可塑性加工成型,生产过程无污染,可完全生物降解,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包装、汽车、服装等领域,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可再生绿色高分子材料之一。

聚乳酸无机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无机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t o u g h n e s s wa s r e v i e we d,a n d t h e s t r u c t u r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s y n t h e t i c me t h o d o f d i f f e r e n t t o u g h e n i n g a g e n t s ,a n d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i n t h e f r a c t u r e b e h a v i o r w e r e s u mma r i z e d . F i n a l l y, t h e p r o s p e c t o f i n o r g a n i c t o u g h e n i n g a g e n t s w a s p u t
入无机 ( 蒙 脱土 、碳 纳米 管 、滑 石粉 、二氧 化钛 、二氧 化硅 、 碳酸钙 ) 、有机类 ( 乙烯 一辛烯 共聚物 j 、乙烯 一醋 酸 乙烯 共 聚 物 、聚 己 内酯 、聚 对 苯 二 甲 酸 己 二 酸 丁 二 醇 酯 、热 塑 性 聚氨酯 J 、超支化 聚合 物 J 、聚乙烯 )物质对 聚乳 酸进行 增韧改性 ,并取 得了 良好 效果 。本文 系统介绍 聚乳酸 用无机 增 韧 剂 的研 究 进 展 。
T A N G Y i —w e l l , , Z H A N G S h i - j i e ( C o l l e g e o f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G u a n g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我国聚乳酸在增韧改性上获得突破

我国聚乳酸在增韧改性上获得突破

我国聚乳酸在增韧改性上获得突破
佚名
【期刊名称】《塑料包装》
【年(卷),期】2016(26)2
【摘要】聚乳酸是目前在可降解生物基塑料中应用潜力巨大,具有高模量和高强度等优异的力学性能。

在一次性使用制品如食品包装、餐具、水杯、育苗钵和电子产品缓冲包装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有效避免和缓解当前不可降解的石油基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

【总页数】1页(P62-62)
【关键词】聚乳酸;增韧改性;一次性使用;力学性能;食品包装;缓冲包装;电子产品;环境问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6.9
【相关文献】
1.不同增韧剂对聚乳酸增韧改性效果及其FDM打印件性能的影响 [J], 张云波;王联凤;胡浩;李振;王卓;顾哲明
2.长链支化聚己内酯-聚乳酸共聚物的合成及用于聚乳酸的增韧改性 [J], 杨丹丹;陈思翀;王玉忠
3.星型聚氨酯增韧改性聚乳酸3D打印线材 [J], 党海春;雷春兴;刘占洲;许召赞
4.聚乳酸增强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J], 明美华;王林达;周锋;张勇
5.增韧改性获得突破——聚乳酸大规模工业应用成可能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乳酸改性及在骨修复中的应用

聚乳酸改性及在骨修复中的应用

A b s t r a c t :T h e p a p e r e x p o u n d e d s o m e p r o g r e s s o f t o u g h e n i n g a n d p l a s t i c i z i n g o n mo d i i f e d p o l y ( 1 a c t i c
p l a s t i c i z e r s f o r p o l y( 1 a c t i c a c i d) w a s a n a l y z e d . We h i g h l i g h t e d t h e r e s e a r c h s t a t u s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mo d i i f e d p o l y ( 1 a c t i c a c i d )ma t e r i a l s or f b o n e r e p a i r a s w e l l a s m e t h o d s a n d t e c h n i q u e s u s e d b y d o m e s t i c a n d f o r e i g n r e s e a r c h e r s or f s o me d e f e c t s o f p o l y ( 1 a c t i c a c i d )ma t e r i a l s i n t h i s i f e l d .T h e s t u d y c o n c l u d e d t h a t t h e
酸及 单体 的结构 式如 下 :
斗 .
左旋乳 酸
右旋 乳酸
得到广泛 的应用。但是由于聚乳酸 中甲基 的存在 ,使

聚乳酸的改性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聚乳酸的改性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iro tra s r t n o — — AA—OAM )c n b i ltd b q ain d d — k( o fwa e b o p i fLS g P( o C— a esmu ae y e u t Q/ t o Q— Q ) n a d t u h n t ls l n a er ( 4 3 / g・mi ) n h o eia q i b i m t ra s r e c h st ei i a wel g r t o 1 . 7 g ( i i n) ,a d t e r t le ul ru wae b o b n y Q c i ( 9 / ) 1 1 7 g g ,we e o ti e .Q wa e y co e t h x ei n a t r a s r e c ( 5 / ) r b an d s v r l s o t e e p rme t lwae b o b n y 1 1 6 g g .
收 稿 日期 : O 1 5—2 ; 改 稿 收到 日期 : 0 1 7 2 2 1 —0 3修 2 l 一O —0 。
作 者 简介 : 星 (9 0一 , , 士 , 师 , 析 化 学专 业 。E 方 17 )女 硕 讲 分 —
mal fng ig 1 6 c r 。 i:hfa xn @ 2 . o n
h g e twa e b o p i n c p ct sa h e e e h H s6—7 i h s t r a s r t a a i wa c iv d wh n t ep wa o y .LS g P( — — AA— O A M )r sn l a C— e i e —
合 作 项 目 : 文 为安 徽 生建 可 降解 聚 乳 酸 新 材 料 有 限 公 司合 本 作项 目, 内容 包 括 聚 乳 酸 及 共 聚 物 研 究 和 聚 乳 酸 乙 醇 酸 精 制 工

聚乳酸增韧开题报告

聚乳酸增韧开题报告

聚乳酸增韧开题报告聚乳酸增韧开题报告摘要: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然而,其脆性和低韧性限制了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

因此,如何增强聚乳酸的韧性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报告旨在探讨聚乳酸增韧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聚乳酸是一种由可再生资源制备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由于其优良的性能,聚乳酸在医疗、包装、纺织、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聚乳酸的脆性和低韧性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

2. 聚乳酸的韧化方法2.1 增加分子量聚乳酸的分子量对其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

增加聚乳酸的分子量可以提高其韧性,但也会导致加工性能下降和降解速率减慢。

因此,需要在分子量增加和加工性能之间找到平衡点。

2.2 共混改性通过将聚乳酸与其他高分子材料进行共混改性,可以有效提高聚乳酸的韧性。

常用的共混改性材料包括聚酯、聚酰胺、聚醚等。

共混改性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相互作用和结构来改善聚乳酸的力学性能。

2.3 添加增韧剂添加增韧剂是一种常用的聚乳酸增韧方法。

增韧剂可以通过增加聚乳酸的韧性相位或形成韧性相互作用来提高其力学性能。

常用的增韧剂有弹性体、纳米颗粒、纤维素等。

3. 聚乳酸增韧的研究进展目前,聚乳酸增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3.1 界面改性通过界面改性可以改善聚乳酸的界面相容性,提高其力学性能。

常用的界面改性方法包括改变界面结构、添加界面活性剂等。

3.2 结晶行为调控聚乳酸的结晶行为对其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控结晶行为,可以提高聚乳酸的力学性能。

常用的方法包括添加结晶助剂、调控结晶速率等。

3.3 界面增韧界面增韧是一种有效的聚乳酸增韧方法。

通过在聚乳酸界面形成韧性相互作用,可以提高其力学性能。

常用的界面增韧方法包括界面交联、界面改性等。

4. 聚乳酸增韧的未来发展方向4.1 多尺度增韧未来的研究可以将多尺度增韧应用于聚乳酸的增韧中。

聚乳酸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聚乳酸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聚乳酸增韧改性研究进展作者:雷雨潼汤国权徐凯伦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51期【摘;要】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认识,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聚乳酸逐渐成为研究的对象。

聚乳酸具有很大的脆性,这一点严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本文重点论述了目前聚乳酸主要的增韧方法,包括添加增塑剂、共聚改性、共混改性。

【关键词】聚乳酸;增韧改性;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传统石油基塑料由于共价键结合难以降解而导致“白色污染”。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生物可降解材料逐渐受到重视。

聚乳酸(PLA)由于原料来源于植物,并且具有完全生物降解性而被广泛研究。

PLA是乳酸或丙交酯缩合而成的脂肪族聚酯。

PLA在包装材料和生物医用工程中应用广泛。

但聚乳酸是脆性材料,断裂伸长率极低,这个缺陷限制了PLA更广泛的发展。

目前,PLA的增韧研究方法较多,下面介绍几种效果较好的方。

1.添加增塑剂增塑剂是具有高沸点和低挥发性的物质,按分子量大小分为单体型和聚合型。

单体型增塑剂有:甘油、二羟甲基丙二酸酯、柠檬酸盐、葡萄糖单酯、山梨糖醇等。

聚合型增塑剂有:聚乙二醇(PEG)、聚(3-羟基丁酸酯)(P3HB)、聚丙二醇(PPG)、聚二乙烯己二酸酯(PDA)等[1]。

PLA的增塑剂要与PLA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而相容性与增塑剂的分子量有关。

增塑剂可以与PLA的非晶区相容,以此增加PLA分子链段的活动能力,降低玻璃化温度和结晶度,最终达到增韧的目的。

而增塑剂的用量也影响了PLA的力学性能。

PLA的韧性随着增塑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超量的增塑剂会导致其与PLA相分离[2]。

2. 共聚增韧共聚增韧主要通过乳酸与其他单体开环共聚改变PLA分子链序列或组成,进而改善其柔韧性。

共聚又分为无规共聚、嵌段共聚、接枝共聚和交联共聚。

最常见的共聚体系是聚ε-己内酯(PCL)/PLA体系。

其ε-CL和L-LA的比例是共聚体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最大的影响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蒙脱土
PLA 进行增塑改性,在 PLA / DINCH( 100 /20) 共混物中加入有 机蒙 脱 土 ( 经 十 八 烷 基 铵 处 理) 。实 验 结 果 表 明,增 塑 剂 DINCH 能显著提高有机蒙脱土的分散性,使其完全剥离分散。 当有机蒙脱土分布于 PLA - DINCH 相界面时,能显著提高材料 的缺口冲击强度。蒙脱土用量为 5 phr 时,PLA / DINCH /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到 386 J / m,同时材料的透 光率达到 81% ,为高韧、高透明材料。
Key words: polylactic acid; toughening modification; fracture behavior
聚乳酸( 简称 PLA) 是一种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属于脂肪 族聚酯。聚乳酸是由淀粉发酵产物乳酸缩聚而制得的高分子化 合物。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相容性和生物可吸收性。短 时间内聚乳酸材料在土壤和水中能被微生物完全降解成 CO2 和 H2 O,对人体无害无毒,对环境无污染。降解产物通过光合作 用,又可转化成聚乳酸的原料淀粉。聚乳酸作为完全可降解高 分子材料被称为 “绿色塑料”,符合自然与人类社会可持续性 发展的要求,成为新型环保材料研究的热点[1]。
对聚乳酸断裂行为的影响。最后展望了聚乳酸无机增韧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聚乳酸; 增韧改性; 断裂行为
中图分类号: TQ316.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9677( 2013) 23 - 0035 - 03
Research Progrning Modification of Poly ( Lactic Acid)
王如寅[9]使用环己烷 - 1,2 - 二甲酸二异壬酯( DINCH) 对
作者简介: 汤一文 ( 1957 - ) ,男,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的生产管理,产品研发和高分子材料教学工作。
36
广州化工
2013 年 12 月
2 碳纳米管
6 碳酸钙
碳纳米管作为新型纳米材料,具有超高模量、强度和热稳 定性,是一种 理 想 的 改 性 填 料。 但 其 与 聚 乳 酸 间 的 相 容 性 较 差,需要改性才能实现在 PLA 基体中的均匀分散。聚乳酸 / 碳 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溶液共混法、熔融共混法、原 位聚合法 ( 利用碳纳米管做引发剂) 以及纺丝法[11]。
增韧剂对于聚乳酸成型加工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有机增韧 剂占据主导地位。与有机增韧剂相比,无机增韧剂不仅可以使 聚乳酸韧 性 提 升,而 且 也 可 以 使 刚 性 增 大, 实 现 同 步 增 刚 增 韧。随着科研人员对于增韧原理、合成方法、改性方法的深入 研究,聚乳酸用无机增韧剂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陈广新[12]利用 原 子 转 移 自 由 基 聚 合 反 应 在 多 壁 碳 纳 米 管 表面接枝聚丙烯酸丁酯,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改性多壁碳纳米 管 /聚乳酸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刚性同时得到显著提 升,同时导电性和结晶度有所提高。
Yoon[13]使用溶液共混法利用改性碳纳米管对聚乳酸进行 增强,系统考察体系的力学性能。当碳纳米管的含量为 5wt% 时,拉伸初始模量和杨式模量分别提高 32% 和 47% ,同时断裂 伸长率有所提高。
对增韧机理的研究表明: 液态增塑剂形成的分散相和分散 在两相界面上的蒙脱土可协同发挥类似于橡胶粒子的作用。分 散相作为应力集中点引发银纹、剪切带,吸收大量冲击能量, 而蒙脱土发挥屏障作用终止银纹扩展,从而显著提高复合材料 的缺口冲击强度。
同时对体系的等温结晶测试表明,有机蒙脱土能发挥异相 成核作用,增塑剂 DINCH 可以提高 PLA 分子链的运动能力, 所以体系中 PLA 的结晶能力明显提高,半结晶时间显著缩短。
余凤湄[10]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乳酸 /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 料,系统研究了蒙脱土对聚乳酸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结 晶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①当蒙脱土含量 小于 5% 时,可以改善聚乳酸的韧性和刚性; ②复合材料的损 耗因子随蒙脱土含量增加而减小,而 PLA 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无 明显变化; ③蒙脱土可以促进聚乳酸的结晶; ④复合材料的起 始热分解温度随蒙脱土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体系的热稳定性明 显提高。
晶须碳酸钙对聚乳酸的增强机理为: 由于晶须结构非常微 细,强度、模量高,与聚乳酸融合后可以均匀分散,起到骨架 作用。同时晶须碳酸钙的纤维状结构,当受到外力时较易发生 形变,能够吸收冲击能量,使裂纹的形成受到抑制,因而能发 挥增强增韧作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 晶须碳酸钙 /聚乳酸复 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分别增加 100% 、 38% 和 58% 。
TANG Yi - wen,ZHANG Shi - jie (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Guangdong Maoming 525000,China)
Abstract: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n different types of inorganic toughening agents improving polylactic acid toughness was reviewed,an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ynthetic method of different toughening agents,and the influence in the fracture behavior were summarized. Finally,the prospect of inorganic toughening agents was put forwarded.
徐执扬[20 - 21]使用晶须碳酸钙、纳米碳酸钙通过溶液共混 法,制备出纳米碳酸钙 /聚乳酸及晶须碳酸钙 /聚乳酸两种新型 复合材料。
实验结果表明: 当纳米碳酸钙质量含量为 10% 时,复合材 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分别提高 24% 、14% 和 18% ; 当纳米碳酸钙质量含量为 30% 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 度、弯曲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分别提高 88% 、41% 和 68% 。纳 米 碳 酸 钙/聚 乳 酸 复 合 材 料 能 够 满 足 松 质 骨 固 定 的 要 求 ( > 20 MPa) 。
但不可否认聚乳酸由于分子链和聚集态结构的原因,其脆 性较大,直接影响到其应用推广。研究人员通过在聚乳酸中加 入无机 ( 蒙脱土、碳纳米管、滑石粉、二氧化钛、二氧化硅、 碳酸钙) 、有机类 ( 乙烯 - 辛烯共聚物[2]、乙烯 - 醋酸乙烯共 聚物[3]、聚己内酯[4]、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5]、热塑 性聚氨酯[6]、超支化聚合物[7]、聚乙烯[8]) 物质对聚乳酸进行 增韧改性,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系统介绍聚乳酸用无机增 韧剂的研究进展。
5 二氧化硅
胡志刚[18]分别用 KH560 和双酚 A 环氧树脂接枝改性纳米 SiO2 ,明显改善了纳米粒子间由于高表面能导致的团聚现象, 将改性纳米 SiO2 与 PLA 共混后获得了各项性能优异的纳米复 合材料。Zhu[19]用油酸对纳米 SiO2 进行表面处理,通过共混制 得 PLA / SiO2 纳 米 复 合 材 料。研 究 发 现 SiO2 经 改 性 后,其 与 PLA 的相容性明显改善,纳米粒子能够均匀分散在 PLA 基体 中。当 SiO2 质 量 含 量 < 1% 时,对 PLA 有 明 显 的 塑 化 作 用, PLA 的柔韧性显著提高。
聚乳酸是惟一一种可以熔融加工的以天然材料为基础的聚 合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质、热塑性及成纤性,耐油、气味阻 隔方面也较好,具有与聚酯相似的防渗透性,与聚苯乙烯相似 的光泽度、透明度和加工性,提供了比聚烯烃更低温度的可热 合性。聚乳酸纤维,其性能与合成纤维相比不相上下,甚至在 某些情况下更为优异。其强度与聚酯和聚酰胺纤维基本相同, 模量介于两者之间,更接近聚酰胺。
第 41 卷第 23 期 2013 年 12 月
广州化工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Vol. 41 No. 23 December. 2013
聚乳酸无机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汤一文,张世杰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摘 要: 综述不同种类无机增韧剂对改善聚乳酸抗冲击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不同增韧剂的结构特点、合成方法及其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27( 2) : 33 - 36. [4] Martin O,Averous L. Poly( lactic acid) : plasticization and properties of
biodegradable multiphase system [J]. Polymer,2001,42 ( 14 ) : 6209 - 6219. [5] 刘涛,赵正达,顾书英. AX8900 增容聚乳酸 / PBAT 共混体系的研究 [J]. 塑料工业,2009,37( 3) : 75 - 77,81. [6] Li Y,Shimizu H. Toughening of Polylactide by melt blending with a biodegradable poly ( ether ) urethane elastomer[J]. Macromolecular Bioscience,2007,7( 7) : 921 - 928. [7] Bhardwaj R,Mohanty AK. Modification of brittle polylactide by novel hyperbranched polymer - based nanostructures[J]. Biomacromolecules, 2007,8( 8) : 2476 - 2484. [8] Balakrishnan H, Hassan A,Wahit MU. Mechanical, thermal,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lactic acid /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blends[J]. Journal of Elastomers and Plastics,2010,42 ( 3 ) : 223 - 239. [9] Ruyin Wang,Shifeng Wang,Yong Zhang. Morphology,mechanical properties,and durability of a novel plasticized poly ( L - lactic acid) [A]. VIPps China - UK Technical Meeting[C]. 2009. [10] 余凤湄,赵秀丽,王建华,等. 熔融共混制备聚乳酸 / 蒙脱土纳米复 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J]. 塑料科技,2010,38( 9) : 32 - 36. [11] Madhavan Nampoothiri K,Nair N R,John R P. An overview of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polylactide ( PLA) research[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0,101( 22) : 8493 - 85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