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三版宏观经济学课件第6章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 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 PPT课件

2、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
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季度或一年)利用一国家所拥有的 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 国土原则:凡在本国领土上所 创造的收入,其人口包括居住 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 国的外国公民。 *GNP 国民原则:凡是本国国民所创 造的收入,包括居住在本国的 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 民。 • 封闭条件下,GNP= GDP。 • 如果GNP>GDP,说明 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 GDP能够更好的反映一 国的就业情况。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 要性上升。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生产法 支出法(最终产品法 ) 收入法
支出法 expenditure approach • 又称最终产品法 final product approach •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者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 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第1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名人名语
经济学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数学家、历 史学家、国务活动家、哲学家,像艺术家那 样冷漠和正直。 ——J.M.凯恩斯
经济学家总是在分析经济事件或公共问题时,惦记着 各种模型。 ——格里高里.曼 昆
经济学特性
• 假设与简化 • 科学求证 • 争论性
本章内容: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 •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 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应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 拖拉机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 给他人的拖拉机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非常详细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非常详细

经济增长的源泉
包括资本积累、技术进步、 劳动力投入等。
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
经济发展战略
包括赶超战略、比较优势战略、创 新驱动战略等,不同战略适用于不 同发展阶段和国情。
经济发展政策选择
包括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 策、区域政策等,政策选择需根据 经济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和调整。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
04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工具
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这些工具通过改变市场利率、货 币供应量等中介目标,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有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汇率渠道。通过 这些渠道,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影响实体经济中的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进而实现经 济增长、物价稳定等宏观经济目标。
类型。
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预期
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菲利普斯曲线 描述的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 反向变动关系,即失业率下降时,通 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上升时,通货 膨胀率下降。
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通货膨胀预期 是指人们对未来物价上涨的预期,它 受到过去和现在的通货膨胀率、经济 增长率、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短期内,失业 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权衡取舍; 而在长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 间不存在稳定的反向变动关系。同时, 通货膨胀预期会影响菲利普斯曲线的 位置和形状,如果人们普遍预期未来 物价会上涨,那么菲利普斯曲线会向 右上方移动,意味着在相同的失业率 水平下,通货膨胀率会更高。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配合方式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实 现宏观经济目标。例如,在经济衰退时期, 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 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在通货膨胀时 期,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抑制总需求,控制物价上涨。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将IS-LM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中,引入BP线来分析汇率、国际资本 流动等因素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政策搭配与协调
在开放经济下,政府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搭配与协调 ,以实现内外部均衡。
0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实践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变动税收 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从而 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分析关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手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贸 易保护主义的利弊。
区域经济一体化
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对成员国经济 的影响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功能和作用,以及国际金融市 场的发展趋势。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 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中央银 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 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调整存款准备 金率来影响银行的信贷能力,以及通 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的实践:在实践中,货币政 策通常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中央银 行根据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等 宏观经济指标,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能采取 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和减少 货币供应,以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 济衰退时,则可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 策,如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以 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因素
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技 术进步、制度变迁等,这些因素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因时期和 地区而异。
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协调发展,而不平衡增长则主张优 先发展某些地区或部门以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课件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课件

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及特点
• 定义: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 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它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 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 周期性波动变化。
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及特点
繁荣阶段
经济活动活跃,生产迅速增加,投资 增加,需求旺盛,价格上涨。
05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及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目标
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 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利率,进 而影响投资和消费,最终实现货币政 策目标
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 现率、利率政策等
财政政策的目标、工具及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目标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导致物价上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生产成本上升导致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及原因
• 结构性通货膨胀:某些部门或地区物价上涨速度超过其他部门 或地区,导致整体物价水平上升。
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及原因
01
02
03
需求过度
政府支出增加、投资过热 或消费需求旺盛等原因导 致总需求过度增长。
经济增长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长期性
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 续的投资、技术创新和制度改进。
波动性
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 ,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等阶 段。
经济增长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资本积累
通过增加投资,提高资本存量和生产能力,从而促进经济增 长。
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 及其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研究家庭、企业和政府如何共同决定经济的总需求与总供给,以及它们如 何影响总体价格水平、就业和经济增长等问题。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02
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03
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交点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

乘数效应与加速原理
乘数效应
指一个变量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 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 济控制手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
分析了经济周期的原因、阶段 以及应对措施,探讨了经济波
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探讨
全球化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以及国 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以及绿色经济发展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和挑战。
政策配合的实践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应对经济波动时 ,注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 合。例如,在应对通货紧缩时,采取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应对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的财政 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些实 践表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 配合对于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具有 重要意义。
05 国际经济部门
06 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经济增长定义
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季度或一年)经 济总量的增加,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GDP 来衡量。
经济增长源泉
包括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劳动力投入等。
经济增长模型
如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模型等,用于解释经济增长的动 因和机制。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实践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 完整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
经济周期
指经济活动水平随时间而波动的现象,包括经济 的扩张、高峰、衰退和谷底。
3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经济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进步、人 口增长、政策调整等;经济周期则反映了经济活 动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
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中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受到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 口等因素的影响。
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和传统微观经济 学的结合,强调价格刚性和市场不完全竞争,主张政府干 预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所获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价值总和。
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
农村改革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 施农村改革,包括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农村市场化改 革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和农民收入。
城市改革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 施城市改革,包括国有企业 改革、金融市场开放等,促 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
级。
开放政策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 施开放政策,包括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推动自由贸易区 建设等,扩大了对外经济合 作和交流。
高速增长时期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贸易自由化、产业升级、企 业改革等,实现了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
泡沫经济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导致经济陷入长达20年的停 滞。
结构改革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企业重组、金融改革、劳动力市场改革等,以应对经济 停滞问题。

高鸿业曼昆宏观经济学6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49页PPT

高鸿业曼昆宏观经济学6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49页PPT

谢谢!
49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高鸿业曼昆宏观经济学6总需求与总供 给模型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Hale Waihona Puke ▪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完整版
GDP增长率、失业率、通 货膨胀率等主要指标
01
03 02
各类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比较分析
01
财政政策效果
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影响总需求 和总供给
产业政策效果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和转型升级
03
02
货币政策效果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 投资和消费
区域政策效果
通过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和实现均衡发展
用于分析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制定 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等。
编制步骤
包括交易分类、数据收集、数据整理 和汇总等。
注意事项
需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标准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汇率决定理论及影响因素剖析
汇率决定理论
影响因素
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 际收支理论等。
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政 府干预等。
固定汇率制度有利于稳定国际 贸易和投资,但可能牺牲货币 政策独立性;浮动汇率制度有 利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国际收 支自动调节,但可能加剧汇率 波动。
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回顾与展望
改革进程回顾
包括汇率并轨、参考一篮子货币、扩大汇率 浮动区间等。
改革成效评估
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 方面进行评估。
宏观经济学高鸿 业版本ppt课件 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宏观经济学导论 • 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增长 • 失业、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 财政政策、政府支出与税收制度 • 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制度选择 •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评价及调整策略
01
CATALOGUE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特点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总供给 ——是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
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的就业的基本资源所生产 的产量。
基本资源 ——主要包括劳动力、生产性资本
存量和技术。
在宏观经济学中,描述总产出与劳动、资本和 技术之间关系的一个合适的工具是生产函数。
一、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指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生
三、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P
AD1
P1
AD0
E1
P0
E0
0
yf
AD1 AD0
y
第五节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一、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被认为是一条水平线。
1、图
P
P1
E1
P0
D
E0
2、形成理由 0
y0 yf y
二、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P
AD1
AD0
P0
E1
0
y0
E0
AD0 AD1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含有的四个方程如下: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i(r)+ g = s(y - t)+ t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M
P
= L1(y)+ L2(r)
劳动市场均衡条件: f(N)=
M
P

h(N)=
M
P
短期总量生产函数: y = y(N,K)

消除隐患,确保安全,保障稳定,促 进发展 。20.10.820.10.8Thurs day, October 08, 2020
yf
y
第六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
一、常规总供给曲线 (线性的)
在通常的或常规的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线位 于两个极端之间。
P
A
C
B
B
E
C
A
0
yf
y
二、常规总供给曲线 (非线性的)
A
P
C
B
B
E
C
A
0
yf
y
第七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解释三类经济情况: 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 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
AS0
P1
P0
AS1
E1 E0
AS0
AD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y1 yf
y
第八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
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论述可以说是本书到目前 为止对全部宏观经济理论作出的总结。 这一论述涉 及了三个市场和一个总量生产函数,即产品、货币和 劳动三个市场和一个短期总量生产函数。它们中的每 一个都可以用数学方程式表示。

人民消防人民办,办好消防为人民。13:38:3713:38:3713:3810/8/2020 1:38:37 PM

做好安全工作,树立企业形象。20.10.813:38:3713:38Oct-208-Oct- 20
二、古典总供给曲线图
W/P
y
y = f(N,K) (W P)2
y*
(
W P
)0
y0
0
N0
N*
N
0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P
Ns
=
Ns
(
W P
)
E
Nd =
Nd
(
W P
)
N1 N0
N2 N
劳动市场均衡
0
yf
y
古典总供给曲线分析与结论
因为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灵活调节性(伸缩性), 所以劳动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又因为 在短期总产出是由劳动所决定,即 y = f(N,K) 从而经济社会总产出就是一个充分就业的总产出 (yf),而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
y0
0
N0
N*
N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关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的不同之处: 技术水平、劳动者的数量、资本的存量都是可以 改变的。
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y * = F(N*,K*)
二、劳动市场
1、利润最大化的就业量 如果劳动市场是竞争性的,则雇佣劳动的原则是: 劳动的边际产品等于实际工资,即MPL=W/P。
y Pf(N,K)
利润 工资总额WN
0
N
( ) 2、劳动需求曲线
W
劳动需求函数: Nd = Nd P
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W/P
( ) W
Nd = Nd P
(WP)0
(WP)1
0
N0
N1
N
3、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函数:
( ) W
NS = NS P
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
W/P
(W P)1 (W P)0
二、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产量(国民收入)和价
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 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
总需求曲线在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产出水平
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 示被称为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描述了与 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私人和政府的支出。
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
总 需求曲 线
一、总需求
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
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 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户部门、 企业部门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数量。
( ) W
NS = NS P
0
N0
N1
N
4、劳动市场均衡
W/P
(WP)2
(WP)0
E
( ) W
NS = NS P
( ) W
Nd = Nd P
0
N1 N0
N2
N
分析
第三节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 特殊含义
在微观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划分 在宏观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划分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曲线
一、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在短期中,宏观经济企图达到的目标是充分就 业和物价稳定,即:不存在非自愿失业,同时,物 价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P AD
AS
P0
E0
AS
0
yf
AD
y
二、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
P
AD0 AD1
AS
P0 P1
AS
0
E0
E1
y1 yf
AD0 AD1
y
三、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
P
AS1
AD
总需求曲线可以从IS—LM模型中推导出来
利率效应
实际余额效应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r
E1
LM(p1)
r1 r2
E2 LM(p2)
IS
0
y1 y2
y
P
P1
D1
P2
D2
AD
0
y1 y2
y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r
r1
E
E'
LM(p0)
r0
IS'
IS
0
y0 y'
y
P
P0
E E'
AD' AD
0
y0 y'
产函数有微观和宏观之分。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 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 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 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则宏观生产 函数可表示为:
y = f(N,K)
短期生产函数 y
y = f(N,K)
y*
y = f(N,K)
总供给函数是指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 的关系。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 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达即为总供 给曲线。
按照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进行 调整所要求的时间的长短,宏观经济学将总产出
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即古典总供给
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和常规总供给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