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核心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认识

合集下载

振动_核心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认识_董德龙

振动_核心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认识_董德龙

近年来 , 振动力量 、 核心力量和功能性力量逐渐成为新 兴的力量训练方式 , 也随之成为国内外众多教练员和专家研 究的热点 。 然而 , 伴 随着这些 新兴力 量训练 的发展 和应 用 , 在训练界和学术界也引发了许多的困惑 , 人们对这三种力量 训练的认识还 是非 常模 糊 , 如在 振动 力量 训练 条件 的 使用 上 , 未能明确振动力量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这就往往容 易造成训练实践中的教条化思想 。 再如 , 关于核心力量和功 能性力量的界定 , 在学术界也存在非常大的争议 , 造成对这 一问题进行后续研究的困难 。
局部
输出功率提高
12
Issurin[ 17] 1996 3
20 ~ 60 s 44
局部
最大力量提高
1
Griffin[18] 2001 3
2s
110
局部
力量耐力无变化
7
James[ 12] 2009 4 2 ,4 , 6 min 26
局部 2 min 的持续效果好 12
Bosco[19] 2000 4
第 33 卷 第 5 期 2010 年 5 月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Spor t University
V ol.33 N o.5 M ay.2010
振动 、 核心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认识
董德龙1 , 王卫星2 , 梁建平1
(1.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 重庆 400715 ;2.北京体育大学 , 北京 100084)
1 振动力量训练
1.1 提出与界定 振动训练也称之为周期性机械振荡 训练 ,
就是在振动练习器上进行的相关 力量练习 , 可分为局部振动 和全身振动 。 为了能够对这一训 练模式进行系统研究 , 笔者

核心力量训练作用是什么?

核心力量训练作用是什么?

核心力量训练作用是什么?
核心力量中的核心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是以腰椎—骨盆—髋关节为主体的区域,在运动员的锻炼中核心力量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相信很多人还是不能理解什么是核心力量训练以及其作用。

现在就随小编一起来具体的认识一下核心力量吧。

核心力量是一种能力,是由附着在腰椎、髋部和骨盆联合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产生的力量,它在大多数竞技运动项目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维持身体平衡,保证专项技术动作的稳定发挥,而且也是运动员发力的主要环节,是上下肢协同用力的枢纽,在力量传递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良好的核心力量能够预防腰背痛。

研究发现慢性腰背痛的患者普遍存核心稳定肌肉活跃性下降的情况;
良好的核心稳定性能够提高动作效率。

人体任何动作的产生都离不开核心稳定,从婴儿学习动作的过程就可证明,从最初的翻身到坐立,直到站立及行走,正是核心力量逐步形成的过程。

同时人体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的力量传导都离不开核心部位这一枢纽,核心力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力量的传导效果。

良好的核心力量能够避免在日常及运动中受到伤害,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及错误的训练观念导致人体核心力量下降,较弱的核心力量导致人体出现过多的代偿及肌肉失衡等情况。

核心是力量的源泉,核心训练是功能性训练的基础。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核心力量以及其训练的作用了,相信大家看了上面所介绍的后都能对其有一定的了解。

不仅仅是运动员,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的锻炼中也是应该多重视核心力量训练,这样还能提高我们的效力使我们的运动事半功倍。

下载文档。

功能性训练是什么,为何如此重要

功能性训练是什么,为何如此重要

功能性训练是什么,为何如此重要功能性训练是一种以模拟日常生活或特定运动中的动作为基础的训练方式,它注重提高个体在真实环境中的表现能力。

这种训练方法与传统的力量训练或单一肌群训练不同,它更加强调整体性、多维度和动作的连贯性。

功能性训练的核心在于提升身体对日常活动的适应能力和预防伤害。

通过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如弯腰、扭转、提重物等,功能性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增强核心肌群,改善身体的平衡与协调能力,以及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这不仅使我们能够更有效地完成日常任务,还能提高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

为何功能性训练如此重要?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活动的能力会逐渐减弱,功能性训练可以延缓这一过程,保持身体活力。

其次,现代人由于长时间久坐,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肌肉力量下降和关节僵硬,功能性训练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

此外,对于运动员来说,功能性训练能够提高运动表现,减少运动伤害的风险。

功能性训练通常包括多种练习形式,如平衡练习、核心稳定性训练、柔韧性训练和多方向移动训练等。

这些训练通常不需要复杂的器械,可以通过自身体重、健身球、平衡垫、弹力带等简单工具来进行。

例如,普拉提和瑜伽就是两种很好的功能性训练方法。

功能性训练的另一个重点是其综合性,它不仅仅关注单一肌群的强化,而是注重全身肌肉的协同工作。

这种方式更能模拟真实生活中的场景,让身体学会如何更好地协调各个部位,以达到更高效的运动效果。

功能性训练还特别强调个性化和适应性。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和运动需求都不相同,因此训练计划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一个好的功能性训练计划是可持续的,能够随着个体能力的提高而逐步进阶。

总之,功能性训练因其注重实用性、综合性和个性化而变得日益重要。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还能够提高运动表现,减少受伤风险。

无论是年轻人希望提高运动能力,还是中老年人希望维持生活质量,功能性训练都是一项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活动。

振动力量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模式探讨

振动力量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模式探讨

De c. 2 01 3 Vo 1 . 1 3 NO. 6
第 l 3卷 第 6期
振 动 力量 训 练 与 核 心 力 量 训 练模 式 探 讨
刘 峰
( 中 国人 民武 装 警 察 部 队学 院 , 河北 廊 坊 0 6 5 0 0 0 )
【 摘
要】 目前 , 我 国竞技体育发展 中对力量训练重视不够 , 对 力量训练理论 和应用 的研 究不够 , 对力量训练发展
[ 中 图分 类 号 ]G 8 0 4 . 6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 章 编 号 ]1 6 7 4—3 2 2 9 ( 2 0 1 3 ) 0 6— 0 0 9 2 —0 4
当前 , 力量 训 练 受 到前 所 未 有 的关 注 。人 们认 识 到改善 神经 一肌 肉系 统 的功 能 , 增 强 肌 肉收 缩 时
LI U Fe n g
【 A b s t r a c t 】 I n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o m p e t i t i v e s p o r t s r i g h t n O W, s t r e n g t h t r a i n i n g i s p a i d i n a d e q u a t e a t t e n t i o n t o , c a r r i e d
【 关键 词】 振 动力量 训练 ; 核心力量训练 ; 区别 ; 联系; 局 限性
Re v i e w o f Vi b r a t i o n St r e n g t h Tr a i n i ng a nd t he Co r e S t r e ng t h Tr a i ni n g
o n i n s u f f i c i e nt r e s e a r c h a n d i t s ne w t r e nd i s l a c k un d e r s t o o d.W i t h o ut d a t e d t r a i n i n g i d e a s a nd me t ho d s, t he q u a l i t y a nd e f - f e c t o f s t r e ng t h t r a i ni ng i s g r e a t l y i n f l ue nc e d。 Thr o ug h c on s ul t i ng t h e CN KI a nd El s e v i e r , t h i s a r t i c l e r e v i e ws t he c o n c e pt , d e v e l o pm e nt c o ur s e, e f f e c t s a n d p hy s i o l o g i c l a me c h a ni s m s, a nd t he 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g t r a i n i n g e f f e c t of t he v i br a t i o n s t r e ng t h t r a i n i n g a nd t h e c o r e s t r e ng t h t r a i n i ng.M c a nwhi l e, i t s u mma r i z e s t he d i f f e r e n c e s, s i mi l a r i t i e s a n d l i mi t a t i o n s of t he t理念和方法 陈旧, 影 响 了力 量 训 练 的 质 量 和 效 果 。 为 此 , 通过查 阅 C N K I 、 E l s e v i e r , 对

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22体育风尚SPORT & STYLE基金项目:2017年校级教改重点课题,(功能性力量训练——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手段探究)项目号:2017-I-13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邱睿师 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摘要:通过每年的大学生体质测试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大学生的体育成绩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已经日渐严重。

本文旨在通过选取十名体育成绩在中等以下的学生(男女参半)让其进行两个月的功能性力量训练,通过对比功能性训练前后的体育成绩,包括肺活量、立定跳远、50米跑及800米或1000米耐力跑,来证明功能性力量训练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关键词:功能性;力量训练;体质健康;体质测试一、引言功能性力量训练是当今世界主流的增强自身肌肉以及神经控制力的训练方法,与普通的力量训练在本质上存在着差异;功能性力量训练同样也是竞技体育中一种处于主导地位的训练方式,但其训练方式方法并不复杂而且更加安全。

本文旨在指出功能性力量训练和力量训练的区别,以及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改善我国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深远影响。

二、功能性力量训练与力量训练(一)功能性力量训练功能性力量训练最早运用在竞技体育中,是指运动员在训练中根据自己不同的专项进行身体力量的练习[1],以增强肌肉协调性为目的,从而提升肌体各肌肉组织、关节、神经的协调能力和工作效率。

功能性力量训练主要分为三种训练方式:振动力量训练、本体感觉功能训练以及核心力量训练[2],增强核心肌群以及深层小肌肉群的稳定性[3]、持久性、敏捷性以及平衡性,同时提升核心肌群神经对肌肉的控制,从而增强身体素质[4]。

只需要一个平衡球甚至在狭窄的空间内也能进行力量训练,常见的无器械训练方式有平板支撑、静蹲、平衡球俯卧撑等。

(二)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主要训练大肌群的力量及耐力,主要的训练部位是胸、肩、背、臀、腘绳肌等人体主要受力及发力肌群,以锻炼人体的浅层肌肉为主,有着更好的塑性效果。

振动力量训练的机制和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振动力量训练的机制和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第 1 第 3期 9卷
20 0 2年 7月
西 安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J 0UR AL O I A N 3 1Y ' H I A D A 1 N N F X N I S T 3 I OF P YS C L E UC 1 O E
V0 . 9 No. 11 3
Jl .0 2 uy 2 0
文章 编 号 : 10—4 (0 2 304 —4 01 7 7 X 20 )0—0 50
振 动 力 量 训 练 的 机 制 和 作 用 效 果 的 研 究 进 展
彭春 政 ,危 小 焰 ,张 晓韵
( 海 体 育 学 院 研 究 生 部 , 上海 20 3 ) 上 04 8 摘 要 :笔 者 采 用 文 献 综 述 法 ,对 影 响 振 动 刺 激 力 量训 练 的 因素 进 行 综 述 。作 为 一 种 新 兴 的 力 量 训 练 方 法 ,振 动
高 于 此值 ,并 且 受 振 的 时 间 过 长 易 使 人 产 生 一 系 列 不 适 反
应 : 如 振 白指 等 振 动 病 【 。 j
12 2 振 动 频 率 ..
x () =A s (o +‰ )“ t oi Ct n o J 式 中 x ()— — 位 移 t 值 ‰— — 初 始 相 位 ( )振 幅 ( o :距 离 平 衡 位 置 ( 或 负 方 向 ) 的 最 大 1 A) 正
力 量 训 练 能 行 之 有 效 的 提 高肌 肉的 最 大 力 量 、爆 发 力 和 协 调 性 、 柔 韧 性 。 关 键 词 :振 动 力 量 训 练 ;振 动 频 率 ; 张 力 性 振 动 反 射 ;肌 梭 中 图 分 类 号 :G 0 .3 846 文 献 标 识 码 :A

功能性力量训练范文

功能性力量训练范文

功能性力量训练范文功能性力量训练的核心理念是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提高身体在各种情况下的表现能力。

这种训练方法突破了传统的肌肉分离性训练模式,强调整体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通过功能性力量训练,我们可以提高日常生活中的姿势控制、动作协调和力量输出等能力。

功能性力量训练的好处有很多。

首先,它能够减少受伤的风险。

通过训练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我们可以减少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等意外受伤的概率。

其次,它可以提高身体的功能性能力。

功能性力量训练可以提高我们在运动中的表现能力,例如跳远、抓取和推拉等。

此外,由于功能性力量训练强调整体身体的稳定性和柔软性,它还可以帮助减轻反应速度和灵活性问题。

那么,如何进行功能性力量训练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

如果我们希望提高一些特定动作的能力,我们可以将训练的重点放在该动作的相关训练上。

例如,如果我们想提高跳远的能力,我们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单脚跳、深蹲和弹跳等训练。

其次,我们需要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

在制定训练计划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目标合理分配训练的强度和时间。

训练计划应包括力量训练、耐力训练和灵活性训练等不同类型的训练内容。

力量训练是功能性力量训练的核心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重力训练器材,如哑铃、杠铃和健身器械等,进行重量训练。

训练时应注意正确的动作姿势和适当的重量选择。

耐力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循环训练和间歇训练等。

它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

灵活性训练可以通过进行拉伸、瑜伽和普拉提等训练来实现。

这有助于改善身体的柔软性和关节的活动范围。

除了力量训练,我们还可以通过增加核心训练来提高功能性力量。

核心训练主要针对腹部、腰背和骨盆的肌肉群,并通过稳定和调整身体位置来改善身体的控制能力。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意饮食和休息。

适当的饮食可以提供训练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充足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和修复,并提高训练效果。

总之,功能性力量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方法,可以提高身体的力量、耐力、灵活性和协调性。

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

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

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核心力量训练(core strength training)是一种以强化人体核心肌群为目的的锻炼方法,其核心肌群包括腹肌、背肌、盆底肌和髋部肌群等。

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稳定性、均衡性和运动效率,同时还可帮助预防和改善一些常见的运动和生活中产生的疼痛和伤害。

下面将详细介绍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

1.提高身体稳定性和均衡性:核心肌群是支持和稳定躯干的重要肌肉群,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这些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从而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2.提高运动效率:良好的核心力量可以帮助人体各个肌肉协调合作,提高运动技能和效率。

比如,在跑步中,强健的核心肌群可以提供更好的躯干支撑和转动,使整个身体更加稳定和高效。

3.预防和改善疼痛和伤害:核心肌群的弱化往往与背部、腰部、髋部等部位的疼痛和伤害有关。

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这些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减少这些区域的负担和压力,从而预防和改善这些疼痛和伤害。

1.腹直肌练习:可以进行仰卧起坐、腹肌收缩等练习,目的是强化腹直肌,提高腹部的稳定性。

2.腰背肌练习:可以进行俯卧撑、超人式等练习,目的是加强腰背肌群,提高躯干的稳定性。

3.臀部肌群练习:可以进行桥式运动、臀桶练习等,目的是增强臀部肌肉,提高髋部的稳定性和力量。

4.盆底肌练习:可以进行骨盆抬升、闭关等练习,目的是锻炼盆底肌肉,提高盆底的稳定性和控制力。

5.平衡训练:进行单脚站立、单脚直立桥等练习,目的是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强化核心肌群对稳定性的作用。

6.动态稳定练习:进行平板支撑、木偶风车等练习,目的是提高身体在动态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力量表现。

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流程和频率:可以将核心力量训练融入到整个健身计划中,每周进行2-3次的核心力量训练。

可以选择上述提到的各种练习,每组练习进行10-15次,做2-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到1分钟。

2.技术和姿势准确性:核心力量训练的效果取决于姿势的准确性和运动的技术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动核心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认识The Knowledge on Vibratory 、Core and Functional Strength trainin gDONG De?long?1,WANG Wei?xing?2,LIANG Jian?ping?1(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 gqing 400715,China;? 2.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in order to get clear knowledge and external evaluation on the vibrato ry, core and functional strength trainings, avoid unilateralism and dogmatism inthe training, the paper made an analysis and compare about those strength train ings. The result shows: 1) functional strength training is more accurately rep r esented as general strength training notion, vibratory and core strength trainin gs can be viewed as a component of functional strength; 2) core strength is dif ferent with core area strength, the core strength we called should be correctedas strength in the core areas of the body;3) vibratory and core strength traini ngs have different emphasizes, but those strength trainings have common purpose, so they cannot be completely isolated.近年来, 振动力量、核心力量和功能性力量逐渐成为新兴的力量训练方式, 也随之成为国内外众多教练员和专家研究的热点。

然而, 伴随着这些新兴力量训练的发展和应用, 在训练界和学术界也引发了许多的困惑, 人们对这三种力量训练的认识还是非常模糊, 如在振动力量训练条件的使用上, 未能明确振动力量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就往往容易造成训练实践中的教条化思想。

再如,关于核心力量和功能性力量的界定, 在学术界也存在非常大的争议, 造成对这一问题进行后续研究的困难。

为此, 本研究结合在训练中的实际应用,分别对这三种力量训练进行客观的阐释和比较, 在明确三种力量训练机理的基础上,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学术的角度给予准确的定位, 另一方面为训练实践提供指导,既要避免在训练中的教条化, 又要提出这些力量训练的有益之处, 使其在现代高水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得到科学使用。

1振动力量训练1.1提出与界定振动训练也称之为周期性机械振荡训练, 就是在振动练习器上进行的相关力量练习, 可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

为了能够对这一训练模式进行系统研究, 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 表1), 结果显示, 这一技术真正应用于运动训练可以认为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如T orrey(1985)发现振动训练的效果通过运动员的训练可以立即见效[1] 。

并且自此以后, 国外学者开始将振动刺激应用于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国对这一训练模式的引进主要是在2000 年以后, 危小焰(2004) 设计并开发了振动训练仪用于人体振动性力量训练, 极大地促进了这一训练模式在国内的广泛开展[2] 。

1.2训练中的主要作用1.2.1重点提高最大力量和爆发力研究证实, 振动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力量训练手段, 尤其是对运动员爆发力和最大力量的影响(图1) 。

不少国内外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Rittweger(2000) 等研究结果表明[11], 全身振动力量训练可有效地提高受试者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

我国学者危小焰(2004) 利用自己设计的下肢力量训练的振动台, 尝试性地对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 通过对比参照组发现, 振动力量训练可以较快地增长肌肉的最大力量。

为此, 投稿日期:2009-12-22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K37B03)。

表1 振动力量训练研究相关文献研究者研究结果研究时间Bishop[3] 可以广泛应用于神经生理学和物理治疗中1974Samuelson et al.[4] 振动训练减少了持续收缩的时间1989Armstrong et al.[5] 振动训练大大的提高了运动员的握力1987Issurin[6] 振动频率为40-50 赫兹是主动收缩最理想的组合1994Issurin[7] 有规律的振动刺激会使爆发力剧增1999Liebermarm[8] 振动训练可以大大提高运动员的等动力量1997Cochrane[9] 快频率的振动训练增加了向心收缩的力量2008Rhonda[10]可以快速,成部分地活化、募集肌纤维参与运动2008 图 1 振动力量训练对不同力量的影响 1.2.2 同时发展伸- 屈肌群力量这一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局部肌肉的振动训练效果方面, 如膝关节振动训练。

James(2 009) 通过使用不同持续时间(2 min,4 min 和 6 min) 的振动训练, 研究了它对膝关节伸肌力量的影响[12], 结果表明,2 min 的振动训练能够有效的刺激膝关节伸肌力量的增长;Ruit er(2003) 对膝关节的伸-屈肌群进行了研究[13], 研究认为, 通过全身性振动训练, 膝关节表面肌电信号明显增强, 并且膝关节的柔韧性也明显提高。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 基本上能够证实, 振动力量训练对人体不同关节的伸-屈肌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性, 其差异主要取决于实验方案的设计, 如振动时间、频率选择等等。

1.2.3 提高肌肉灵活性Mester(2006) 指出[14], 振动训练作为一种新型的力量训练方法,不仅能够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 而且对运动员的灵活性有重要意义。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振动刺激训练可以明显改善人们的平衡和姿态控制能力, 通过振动训练,身体机能得到提高, 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

同时, 通过振动训练, 能够提高毛细血管的开放程度, 大大改善身体代谢水平。

为此, 笔者认为,振动训练对肌肉的灵活性有着一定的作用, 但需要把握对振动频率的使用。

1.3重点考虑的训练要素振动训练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是对振动条件的选择, 如振动频率、振动时间及振幅等的设定。

笔者对目前关于振动力量训练中常采用的振动参数进行了统计( 表2), 结果显示, 振动力量训练在参数的设定研究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或者说不同的设定对肌肉训练的力量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性,即存在交互性作用。

其中, 还有许多不一致性的结论,如关于振动力量训练对力量耐力的训练效果研究, 尤其是关于快速力量耐力的发展, 还没有形成较为一致性的结论,但诸多的研究已表明, 不同的振动设定条件其达到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表 2 振动力量训练常采用的设定参数姓名年代振幅(mm)时间频率Hz局部/全身结果样本量Nazarov[15] 1987430 s 20 〜25局部等张力量提高40Kuksa[16] 19908〜12 10〜12 min40局部输出功率提高12lssuri n[17] 1996320 〜60 s44局部最大力量提高1Griffin[18] 200132 s110 局部力量耐力无变化7James[12] 200942,4,6 min26 局部 2 min 的持续效果好12Bosco[19] 2000460 s 5-24 全身显著增加最大力量14Rittweger[11] 20004 耗竭性26 全身最大力量降低37危小焰[2] 20042 〜610〜60 s10-28全身肌肉力量得到发展 62核心力量训练2.1提出与界定20 世纪90 年代初,一些欧美学者开始认识到躯干肌的重要作用,将这个以往主要用于健身和康复的力量训练方法扩展到竞技体育领域, 得到了广大业内人士和教练员的关注, 并且在许多运动队中得以推广和使用。

但人们对“核心力量”的理解出现了诸多不一致的现象, 其中最主要的争执之一就是对“核心” 与“核心区”的理解和界定。

当前人们所提到的“核心力量” 通常指的是人体核心区域的力量, 但“核心力量”的称谓并不具备这一特指功能。

因为,人体运动依据项目的不同, 其核心部位会有所差异, 也就是说, 核心力量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

为此, 笔者认为, 核心力量训练应称之为“核心区域力量训练” (以下称核心区力量), 所有与该区域有联系的肌肉群均可以视为核心区肌肉, 对这些肌肉的力量训练就可以视为是人体核心区域的力量训练, 这样才能更好的表达训练指向。

2.2训练中的主要作用2.2.1稳定身体姿势在一系列的动作过程中,核心区域既是发力的源点, 又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枢纽和桥梁作用, 该环节的稳定与否, 不但影响四肢动作用力的支点是否牢固, 还控制着动作表现和身体姿态的稳定性。

尽管骨盆、髋关节和躯干部位的肌肉不像四肢肌肉那样, 直接完成人体的运动, 但它们的稳定性可为四肢肌肉的发力创建支点, 提高四肢肌肉的收缩力量。

由于传统的抗阻训练往往偏重于对人体大肌肉群的力量训练,而人体的深层肌群, 尤其是深层小肌群得不到有效的训练, 那么势必造成这些肌肉力量的训练不足,对人体的动作稳定性造成极大影响, 这也是以往我国力量训练的严重弊端, 核心区力量训练正是弥补这一不足的有效手段。

2.2.2提高身体控制力和平衡性根据物理学关于转动力矩在封闭的个体中保持恒定的原理, 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 下肢产生一个向前的转动力矩, 其它部位必然产生一个相反的转动力矩, 这样才能达到平衡。

由于体育运动中的大多数动作均需要上下肢体的合理配合, 所以强有力的核心区肌群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许多划船运动员在平衡的测功仪上表现出非常高的技术水准和力量水平, 但在实际比赛中, 船体运行的速度并不快, 原因之一是作用于浆叶上的力量并未形成对船体的向前推动力,而是为了控制船体的平衡, 在划桨的技术成分上有部分力量则成了“平衡浆” 的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