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第一条铁路

合集下载

“俄罗斯年”双强联手 中俄铁运欲谋新篇

“俄罗斯年”双强联手 中俄铁运欲谋新篇
维普资讯
20 年3 , 06 月 普京任总统 6 年来对中国进行的第四次国事访问期间,中俄两国签署的 2 2 项最新合作协议涵盖了经济、 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 , 但能源合作依然毫无争议地成为普京访
华的重中之重 , 尽管他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中国的 “ 俄罗斯年”活动揭幕 。由于中俄
口货物 已达 3 0 万 吨。最 近 。中俄双 00
诺夫先生也 高度赞赏 了 中俄 两国近些 年 来所取 得的贸易成 就。 米罗诺夫 表
方一致 同意 增加 陆路 石油 贸易 ,使 俄
1 61
世 界轨遒交通 20 6 0 7
维普资讯
罗斯 通过铁路 向中国输 出石油 的总量
中,还有一半没有实现电气化。
都将会给俄铁 公司货 运方面带来非 常
丰厚 的经济 收益 ,所 以我们说这 里面 蕴 涵了无限 的商机 。
天然气集 团公司分别 与三家俄 罗斯 石
油天然气公司签订 , 内容涉及石油、 天
然气和 管道建设三个 方面 。提 及管道 建设 ,早 在 19 年 ,俄 罗斯就曾提出 94 过修建 中俄 石油管道项 目的设想 ,但
口货物运输增长 了8 多,0 5 倍 20 年超过
2 0 万吨 。 年前 4 80 今 个月 , 到中国的石 油罐装货物 出口量 为3 0 0 万吨. 同期增 长 1 %。此外 ,他还 多次提到 了关于 3 中俄 石油 的铁 路运输远景规划事宜 。
辽阔的疆 域 .使得俄 罗斯 铁路 运 输显 示 了它独 有 的特性 ,无论从 国家 经济 还是 安全 方面都一直 扮演着十 分
此外 ,俄铁公 司运输部 主任米 罗
彼 得 连科 俄铁公 司优 质运 输 服务 中心 副 总 经 理 , 俄 罗 斯 铁 路 访 华 团 团 长

俄罗斯铁路的历史

俄罗斯铁路的历史

一、俄罗斯铁路的发展概况1、俄罗斯铁路的世界和国内地位俄罗斯拥有在世界上规模仅次于美国的庞大铁路运输网络,铁路网横跨11个时区。

截至2010年,俄罗斯的铁路总里程达到128000公里,运营里程超过86000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里程达到43033公里,居世界首位。

铁路是俄罗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承担了俄罗斯国内约43%的货运量和约40%的客运量。

在世界范围内,俄罗斯铁路承担了全球约35%的货运量和约18%的客运量,货运量及客运量均居世界第三位,铁路运输密度仅次于中国。

(最新的数据资料,图片)1俄罗斯铁路的现行体制1.1俄罗斯铁路公司的成立2003年9月18日,根据俄罗斯联邦政府第585号《关于成立开放式股份公司“俄罗斯铁路”》的政府命令,由国家全资拥有的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正式成立,并任命前交通部部长法捷耶夫为俄铁公司首任总裁,铁路基础设施及相关国营企业的资产同时转让到该公司,各铁路局亦成为了该股份公司的分公司,其法定注册资本达500多亿美元,为世界上最大的铁路公司之一。

2004年3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并颁布俄罗斯联邦第314号总统令《关于联邦执行权力机关的系统和结构》,决定对俄罗斯联邦政府机构进行“大部制”改革,其中撤销了原联邦交通部、联邦邮电和信息部、联邦运输部,组建成立俄罗斯联邦交通运输与通讯部。

2004年5月20日,又颁布俄罗斯联邦第649号总统令《联邦执行权力机关的结构问题》,将联邦交通运输与通讯部拆分为联邦交通运输部和联邦信息技术与通讯部,联邦交通运输部下设联邦铁路运输署,承担铁路运输领域的政府监督及国有资产管理职能。

(相关文献资料)1.2俄罗斯铁路运营商类型第一种是由国家控股的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以及其旗下的控股子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铁路公司。

第二种是由私人资本与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合资,并拥有自己的铁路基础设施和机车车辆的独立或半独立铁路运营商。

第三种是仅拥有自己的机车车辆,使用俄铁或其他铁路公司线路营运的民营铁路运营商。

俄罗斯东部交通运输战略

俄罗斯东部交通运输战略
输量 达 30 0万吨 。 0
天然气管道的修建将 向使那些零散 的管道形
成统一的一体化系统的方 向发展 , 并将不断扩大 俄罗斯向中国及其 他东北亚 国家的能源出 口潜 力。
最值得研究 的是从赤塔经哈尔滨、 阳到大 沈
连, 并经过黄海至汉城的天然气 出口管道。从 俄 罗斯修建该天然气 出口管道存在着不同的方案。 俄罗斯的天然气可采用管道运输的方式由符拉迪 沃斯托克途经平壤运往汉城 , 或者直接采用海洋 运输的方式运往汉城。俄罗斯的煤气管道在可预 见的将来将 向 1 3 本和中国运送天然气 , 而在此之 前对 中国的出 口仍将以公路运输为主, 即沿着在 阿尔泰直接穿越中俄边界的通往乌鲁木齐的公路
路在内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开始运行。由赤塔至符 拉迪沃斯托克的路段在中 国境 内基本被 “ 取直”
往中国和蒙古 的铁路枢纽的过货能力, 建新的 修 通往中国的公路线。 即在阿尔泰修建穿越 中俄边
境的通往乌鲁木齐的公路。 在中期内, 预计 2 世纪前 2 年将建 成一条 l 5 途经图瓦共和 国通往蒙古和 中国的铁路线 , 还将 修建一条大型东西方向的铁路干线 , 即北 西伯利 亚铁路干线 , 它将为贝阿干线提供通往俄罗斯欧 洲部分和延伸到俄罗斯北部港口的直接出 口。
了。当时, 哈尔滨作为该线路建筑工人 的城市被
兴建了起来。直到 目前为止 , 贝加尔斯克一满 后 洲里站仍 是 中俄 之 间惟 一 的一 座直 接 的“ 铁路
桥 ” 。
西伯利亚大铁路与贝阿干线以及北西伯利亚
铁路干线 的年过货能力将不少于 3 亿吨。这些铁
路 能够 承担 大 部 分 “ 西 方 向 ” 际 间 的 过 境 运 东 洲
( 副所长 、 通讯院士 )

铁路发展历程

铁路发展历程

铁路发展历程
铁路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

以下是铁路发展的一些重要里程碑:
1. 1804年,英国的第一条蒸汽火车铁路——伦敦和沃金顿铁
路建成。

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规模较大、用于运输旅客和货物的蒸汽火车铁路。

2. 1830年,英国的第一条干线铁路——利物浦和曼彻斯特铁
路开通。

这条铁路作为世界上第一条以商业运营为目的的铁路,标志着铁路的商业化和大规模发展的开始。

3. 1835年至1870年,铁路建设经历了一个高峰时期,被称为“铁路热”。

在此期间,英国建设了大量的铁路线路,连接了各个城市和乡村。

4. 19世纪中叶,铁路开始扩展到欧洲大陆。

法国、德国、意
大利等国陆续建设起自己的铁路网络。

5.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铁路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蒸汽机车
逐渐被电力机车所取代,提高了运输效率和速度。

6. 20世纪中叶,高速铁路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趋势。

日本的
新干线列车成为世界上第一批高速列车,引领了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

7. 21世纪,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国高
速铁路网络继续扩展,成为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网络。

总的来说,铁路发展经历了从蒸汽时代到电力时代再到高速铁路时代的演变。

铁路不断改变了人们的交通方式,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铁路的发展也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为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接触网的日常维护及其检修

接触网的日常维护及其检修

接触网的日常维护及其检修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1 / 34摘要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潮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激烈竞争,高速铁路以其独特的优点被许多国家作为大力研制和重点发展的目标。

目前,我国铁路总体上及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作为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力系统的主体接触网,同时也作为铁路电气化工程的主构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电力机车受电弓的受流质量,最终影响列车的运行速度及安全。

因此,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加大国内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的研究和实施力度,对满足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需要,适应未来高速铁路建设市场的竞争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文在综合比较分析发达国家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在准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的实践经验,对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及应用展开研究。

电气化铁路中,接触网是向电力机车提供动力的关键设备,其可靠及否直接影响着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及效率。

由于接触网是露天架设,极易受环境、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其负荷(机车)具有冲击性、不稳定性的特点,使接触网成为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主要的故障点。

接触网设备是由多种部件组成的系统,各类部件在使用寿命、损耗特点、疲劳(老化)特性、故障的影响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接触网设备的故障种类繁多,既有电气原因引发的故障、又有机械原因引发的故障、还有自然灾害原因引发的故障。

研究接触网设备的故障及维修特点、探索科学的接触网设备维修策略、在不断提高接触网设备可靠性的同时降低维修成本,对最大限度的提高铁路运能有着特殊的意义,也是本文所研究的方向。

多年来,我国对接触网设备一直采用以计划修为主的维修策略,即根据经验安排检修周期,利用维修天窗时间组织作业。

这种维修策略及组织模式针对性差、效率低。

近年来,各铁路局对电气化铁路的管理体制和设备维修模式进行了不同的改革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和经验。

在目前众多的维修理论中,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 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是被广泛接受的一种全新的维修方法。

世界各国高铁发展简史

世界各国高铁发展简史

世界各国⾼铁发展简史1934年,意⼤利开始研制电⽓化列车,经过风洞试验⽽开发的ETR200列车在1937年投⼊了博洛尼亚-罗马-那不勒斯的电⽓化铁路运营。

在当时ETR200被认为是全欧洲最舒适,速度最快的商业列车。

其改进型号ETR212可达到201KM/h的最⾼时速,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这可以被认为是最早意义上的⾼速铁路。

1937年12⽉,墨索⾥尼将其送去美国纽约参加世界博览会。

现代⾼速铁路主要分为⽇本新⼲线系统、法国TGV系统和德国ICE系统三⼤类。

⽇本新⼲线以“⼦弹列车”闻名,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前⼣开始通车营运。

第⼀条路线是连结东京与新⼤阪之间的东海道新⼲线。

这条路线也是全世界第⼀条载客营运的⾼速铁路系统。

新⼲线通车⾄今从未发⽣过因⼈为因素导致有⼈死亡的事故,因此号称全球最安全的⾼速铁路之⼀。

其稳定运⾏全靠⽇本的良好电⼒技术,列车可以缩短⾄3分钟的班距运⾏,是唯⼀适合⼤量运输的⾼速铁路系统。

除此之外由于全⾯采⽤动⼒分布式设计,新⼲线也是世界上⾏驶过程最平稳的列车之⼀。

台湾⾼速铁路(THSR)由台湾⾼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兴建,后转移给政府继续经营。

THSR采⽤⽇本新⼲线系统作为总体基础,不过为了适应台湾的⽓候环境和轨道状况,部分参考了欧洲⾼铁所采⽤的安全措施。

台湾⾼铁线路位于台湾⼈⼝最密集的西部⾛廊,路线全长345公⾥。

于2007年1⽉5⽇通车后,逐渐成为台湾西部重要的长途运输⼯具之⼀,亦为台湾轨道⼯业指标。

法国⾼速列车也称TGV,是⽇本新⼲线之后的世界第⼆条商业运⾏⾼速铁路系统。

TGV列车系统由阿尔斯通公司和法国国家铁路公司设计建造并由后者负责运营。

1981年,TGV在巴黎与⾥昂之间开通,如今已形成以巴黎为中⼼、辐射法国各城市及周边国家的铁路⽹络2007年4⽉3⽇,TGV列车以574.8公⾥的时速创造了轮轨列车的最快世界纪录。

同时,TGV是当时世界上定期轮轨客运列车中平均速度最快的。

铁路运输引言

铁路运输引言




2013/6/24
17

4、五年后,在清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下,于 1881年开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从而 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唐胥铁 路也成为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条铁路。
2013/6/24
18

唐胥铁路是当时清朝政府为了解决开平矿务公司的煤炭运输而修筑的。 1881年开工,同年 11月竣工通车,铁路全长约10公里。 该线路投入使用后,使用中国工人自己试制的“龙”号机车拉运煤炭 (图1-12),但不久就被慈禧太后下令禁止使用机车,改用骡马牵引 列车。是由于太后很具有环保意识吗?绝对不是。因为该铁路线从清 皇陵附近经过,皇族们认为机车的轰鸣声惊扰了他们的祖先,因此下 令禁止使用机车!于是,就出现了骡马拉着列车在轨道上前行的画面!
2013/6/24
16

3、1876年,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这就是英国怡和洋行采 取欺骗手段擅自修建的吴淞铁路。 早在19世纪50年代后期,俄、英、美等国多次提出在中国修筑铁路, 均遭拒绝,后来,美国以修筑一条"寻常马路"的名义,骗取了当时上 海地方政府的允许。后又将权益让给英商,另行组成"吴凇铁路公司" 继续修路。 这条铁路从上海至吴湖镇,全长14.5km,轨距是762mm的窄轨。铁 路沿线人民从一开始就反对修建,1876年7月上海至江湾一段通车营业 后,发生了火车压死行人的事故,激起群众的愤慨,迫使英国人同意 由清朝政府用28.5万两白银将铁路收买回来。 然而腐败的清朝政府根本不认识铁路这种新式运输工具的优越性,把 这条已经赎回的铁路拆毁。车厢扔进了黄浦江,拆下的钢轨和其他器 材运到了台湾打狗港(今高雄港),开了历史的倒车。
2013/6/24

铁路的发展历史

铁路的发展历史

铁路的发展历史825年,用机动车牵引车列在轨道上行驶于城市之间以输送货物或旅客的运输方式在英国出现,这就是铁路史的开始。

1825年以前,也曾有过马拉车在轨道上行驶或把蒸汽机装在车辆上以驱动车辆在道路上行驶,但是这些都并非铁路运输方式。

世界铁路的发展百余年来,铁路技术已有很大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开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和新发展时期。

开创时期一般认为1825~1850年为铁路发展的开创时期。

这个时期正值产业革命后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等已达到一定水平,同时工业发展又有原材料和产品的输送问题需要解决。

这样,促使铁路迅速地兴起。

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后,美国、德国等相继开始修建铁路。

到1850年止,世界上有19个国家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详见下表:铁路发展史发展时期一般认为1850~1900年为铁路的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内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

在这个时期工业先进的国家的铁路已渐具规模,俄国修建的西伯利亚铁路和美国开发西部修建的铁路,都长达数千公里。

此外,这个时期在铁路建筑技术和铁路机车制造技术方面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如铁路隧道开凿技术方面,1872~1881年建成的圣哥达隧道,长15公里,首次采用上导坑先拱后墙法施工;在铁路机车制造方面,蒸汽机车的性能日趋完善,同时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先后于1879年和1892年研制成功。

成熟时期一般认为1900~1950年是铁路发展的成熟时期。

这个时期内,又有28个国家和地区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

这些新建铁路大部分建在非洲和中东地区,而且大多建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在这个时期内,一些国家因公路和航空等运输方式与铁路开展剧烈竞争,促使铁路提高了行车速度和改进了铁路客、货运输的服务设施,开始采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来代替落后的蒸汽机车。

但由于铁路运输难以同公路运输的方便和航空运输的快速相竞争,逐渐出现萧条景象,如美国在1920~1950年拆除9万多公里铁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