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工艺尺寸链2010题目

合集下载

工艺尺寸链及安装定位习题

工艺尺寸链及安装定位习题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所示在小轴上铣槽,保证尺寸H和L,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个数是:CA、六个B、五个C、四个D、三个2、在车床上加工轴,用三爪卡盘安装工件,相对夹持较长,它的定位是:CA、六点定位B、五点定位C、四点定位D、三点定位3、工件在夹具中安装时,绝对不允许采用D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过定位D、欠定位4、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主要与哪种因素有关 CA、本工序要保证的尺寸大小B、本工序要保证的尺寸精度C、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间的位置误差D、定位元件和定位基准本身的制造精度5、如图在车床上用两顶尖安装工件时,它的定位是:BA、六点定位B、五点定位C、四点定位D、三点定位6、在平面磨床上磨削一平板,保证其高度尺寸,一般应限制工件的( A )个自由度。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7、工程上常讲的“一面两销”一般限制了工件的( D )个自由度。

A、3B、4C、5D、68、下面对工件在加工中定位论述不正确的是(B)A根据加工要求,尽可能采用不完全定位B为保证定位的准确,尽可能采用完全定位C过定位在加工中是可以使用的D在加工中严格禁止使用欠定位9、机床夹具中夹紧装置应满足以下除(C)之外的基本要求。

A夹紧动作准确B夹紧动作快速C夹紧力应尽量大D夹紧装置结构应尽量简单二、是非题1、如图所示定位方式是合理的。

()2、工件定位时,若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就不会产生定位误差。

()3、辅助支承是为了增加工件的刚性和定位稳定性,并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4、浮动支承是为了增加工件的刚性和定位稳定性,并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5、车削外圆柱表面通常采用下图所示的装夹定位方式。

()6、在车床上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多次装夹同一工件时,三爪定心卡盘的对中精度将直接影响工件上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7、在使用夹具装夹工件时,不允许采用不完全定位和过定位。

()8、采用欠定位的定位方式,既可保证加工质量,又可简化夹具结构。

补充工艺尺寸链2010题目

补充工艺尺寸链2010题目

例1:如图所示轴套工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表面,现需在铣床上以端 面A 定位铣出表面C ,保证尺寸02.020-mm ,试计算铣此缺口时的工序尺寸。

例2:加工图中所示的偏心零件中,表面A 要求渗碳处理,渗碳层深度规定为0.5~0.8mm ,零件上与此有关的加工过程如下:(1)精车A 面,保证尺寸01.02.26-φmm 。

(2)渗碳处理,控制渗碳层深度为H l mm 。

(3)精磨A 面,保证尺寸0016.08.25-φmm ;同时保证渗碳层深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试确定H 1的数值。

例3、如图所示,以工件底面1为定位基准,镗孔2,然后以同样的定位基准,镗孔3。

两孔距离的设计尺寸4.005.025++mm 不是直接获得的,试分析:(1)加工后,如果2.00160+=A mm ,02.0352-=A mm ,尺寸4.005.025++mm 是否能得到保证? (2)如果在加工时确定A 1的尺寸为2.0060+mm ,A 2为何值时才能保证尺寸4.005.025++mm 的精度?例4图为加工插座的车削工序图,由于设计尺寸010.066.0-mm 不便直接测量,工艺上采用:(1)钻、镗孔08.003.6+φmm (2)镗孔10.007+φmm 深(5±0.05)mm (3)调头车端面2,控制总长008.04.11- mm (4)镗孔10.007+φmm ,控制测量深度A 3。

|试求:(1)校核按上述尺寸加工能否保证设计尺寸的要求?(2)按等公差法分配各组成环的公差并求工序尺寸A 3及其上下偏差。

例5、针阀体零件的部分加工工序如图所示,在第3道工序精磨端面时有多尺寸保证问题。

试问:(1)应如何标注工序尺寸L 及其上下偏差?(2)校验端面的加工余量是否合适?例6、图所示零件上的6孔沿圆周1.080±φmm 均布,已知'10600±=θ,试计算两孔之间沿圆周的均布误差。

第10章工艺尺寸链计算题-精选文档

第10章工艺尺寸链计算题-精选文档

环名 A(增环) x(减环) B(封闭环)
基本尺寸 50 40 10
上偏差 0 +0.19 0
下偏差 -0.17 0 -0.36
2.工序基准是尚待加工的设计基准
例3.
加工一齿轮内孔和键槽 有关加工工序如下 2 ) 插键槽保证尺寸 3 ) 热处理 。 4) 磨内孔至图纸尺寸 求工序尺寸
解:
1)列尺寸链 2)判断各环性质
0 0.016
H1
H0
D2
R1
R2
a)
b)
图5.32 渗碳层深度尺寸换算
mm
解: 1)列尺寸链 2)判断各环性质 H0是最终的渗碳层厚度,是间 接保证的,因此是封闭环;H1、 R2为增环;R1为减环。 3)计算 环名 H1(增环) 基本尺寸 0.7 19 19.2 0.5 上偏差 +0.25 0 0 +0.3 下偏差 +0.008 -0.008 -0.05 0
R2(增环) D2/2
R1(减环) D1/2
0 . 250 最终结果 :H 0 . 7 mm 1 0 . 008 H0(封闭环)
与封闭环方向相 同者为减环,相 反者为增环。
, 设计尺寸为 :
0 . 05 0

D1 A1 D1 A1
R1 R 2
D 2 40 0 0 . 05 mm , H 43 . 3 0 0 . 2 mm 。 1 ) 镗内孔至 D 1 39 . 6 A 1。 D 2 40
0 . 05 0
A
例5.如图所示偏心零件 , 表面 A要求渗碳 处理 , 渗碳层深度规定为 0.5 ~ 0.8mm 。 与此有关的加工过程如 下: 1) 精车 A面, 保证直径尺寸 D1 38 .4 0 0.1 mm 2) 渗碳处理 , 控制渗碳层深度 H 1 3) 精磨 A面, 保证直径尺寸 D2 38 确定 H 1的数值 。

(完整版)尺寸链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尺寸链试题及答案

1、零、部件或机器上若干首尾相接并形成封闭环图形的尺寸系统称为尺寸链。

2、尺寸链按应用场合分装配尺寸链零件尺寸链和工艺尺寸链。

3、尺寸链由封闭环和组成环构成。

4、组成环包含增环和减环。

5、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

6、当所有的增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封闭环必为最大极限尺寸。

7、所有的增环下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上偏差之和,即为封闭环的下偏差。

8、封闭环公差等于所有组成环公差之和。

9、如图所示,若加工时以Ⅰ面为基准切割A2 和A3,则尺寸A1 为封闭环;若以Ⅰ 面为基准切割A1 和A2,则尺寸 A3 为封闭环。

10、“入体原则”的含义为:当组成环为包容尺寸时取下偏差为零。

12-2选择题:1、一个尺寸链至少由3 个尺寸组成,有1 个封闭环。

2、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间接获得的尺寸称为 C 。

C、封闭环3、封闭环的精度由尺寸链中 C 的精度确定。

C、其他各环4、按“入体原则”确定各组成环极限偏差应 A 。

A、向材料内分布1、什么叫尺寸链?它有何特点?答: 在一个零件或一台机器的结构中,总有一些互相联系的尺寸,这些尺寸按一定顺序连接成一个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尺寸链具有如下特性:(1)封闭性: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成封闭的形式。

(2)相关性:其中一个尺寸的变动将会影响其它尺寸变动。

2、如何确定尺寸链的封闭环?能不能说尺寸链中未知的环就是封闭环?答: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往往是机器上有装配精度要求的尺寸,如保证机器可靠工作的相对位置尺寸或保证零件相对运动的间隙等。

在建立尺寸链之前,必须查明在机器装配和验收的技术要求中规定的所有集合精度要求项目,这些项目往往就是这些尺寸链的封闭环。

零件尺寸链的封闭环应为公差等级要求最低的环,一般在零件图上不需要标注,以免引起加工中的混乱。

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是在加工中自然形成的,一般为被加工零件要求达到的设计尺寸或工艺过程中需要的尺寸。

工艺尺寸链习题解

工艺尺寸链习题解

工艺尺寸链习题解(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工艺尺寸链习题解1、图示零件,在镗D= mm的内径后,再铣端面A,得到要求尺寸为 mm ,问工序尺寸B的基本尺寸及上、下偏差应为多少解:设计尺寸 mm,不便测量,是间接保证尺寸,为封闭环,建立尺寸链如图。

∵B0max =B2max+Bmax∴Bmax = B0max -B2max=540-(500+=40 (mm)又∵B0min =B2min+Bmin∴Bmin= B0min -B2min= - 500 = (mm)则:B=40 -0.35 mm 即B= -0.2 mmTI+T2=++==T0 (合格)答B的基本尺寸为-0.2 mm。

2、图示零件,成批生产时,用端面B定位加工表面A,以保证尺寸,试标注铣缺口时的工序尺寸及公差。

解:设计尺寸10为封闭环(间接保证),建立尺寸链如下:增环:A1、A3,减环:A2 。

∵A0max =A1max+A3max–A2min∴A3max = A0max– A1max +A2min=(10+ – (25++(60 )=45+(mm)又∵A0min =A1min+A3min- A2max∴A3min =A0min– A1min+ A2max =10–25+(60+=45+0.05mm答:铣缺口时的工序尺寸45为标注如下:3、下图为某零件的加工路线图。

工序1:粗车小端面外圆、肩面及端面;工序2:车大外圆及端面;工序3:精车小端外圆、肩面及端面。

试校核工序3精车端面的余量是否合适若余量不够应如何改进解:按工艺过程画初组成精车端面余量的尺寸链图,如下:Zmax= 52 + - - =1(mm)Zmin = + – 22 – 50 = - (mm)最小余量为负值,这是不允许的。

为保证加工质量,前工序尺寸(非设计尺寸)20.5、22或52适当放大些,以留有适当的余量。

机械制造工艺学4,6章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4,6章习题答案

关于同轴度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 如下图,工艺基准为孔的下母线,而定位基准为轴的中心线,若外圆及孔的 尺寸无误差,则引起工序基准位置变化的原因为孔轴的同轴度误差,工序基 准位置最大的变动量=T(同轴度公差值),即Δdw =Δjb =T; 若考虑外圆
和孔的尺寸的公差Td和TD,则Δjw = Δdw =Δjb+ Δjw
+0.0895 0
习题4-18 某零件的轴向尺寸如图a),轴向尺寸加工工序如图b),c),d,试校核工序图
上标注的工序尺寸及公差是否正确(加工符号表示本道工序的加工面)
解:先校核 b)图上的工序 尺寸:计算由a),b),c)图有 关尺寸组成的尺寸链, L1=40.30-0.1 L2=10.40-0.2 L3=100-0.1 L4=40
L3 L2
20 = 60 + L 4 − 70 L 4 = 30 mm ES L 4 = + 0 . 1mm
L1
+ 0 . 15 = ES L 4 + 0 − (− 0 . 05 )
0 = EI L 4 − 0 . 025 − ( − 0 . 025 _ EI L 4 = 0 mm
+ ∴ L 3 = 30 0 0 .1 mm
解尺寸链得: L=130±0.04mm, 50±0.04mm
第六章习题 6-1:选择粗、精加工基准分析定位方案:1)指出限制的自由度
数;2)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3)对不合理的定位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在O处钻孔
形块共限制六个自由度;为 保证孔轴线过中心O应该限制六个 自由度,因此无过定位和欠定位
Td 2 sin
α
2
; Δjb =T+ Td/2;
第六章习题 6-4:定位误差计算

工艺尺寸链习题及答案.doc

工艺尺寸链习题及答案.doc

4-4习图5-4-4所示轴承座零件,05O%°3mm 孔已加工 好,现欲测量尺寸75±0.05o 由于该尺寸不好直接测量, 故改测尺寸H 。

试确定尺寸H 的大小及偏差。

4-5加工习图5-4-5所示一轴及其键槽,图纸要为(|)30_舄32 11111,键槽深度尺寸为26_舄mm ,有关的加1) 半精车外圆至(|)2) 3)铁键槽至尺寸A 】; 热处理;4) 磨外圆至巾30_*032 mm ,加工完毕。

4-3习图5-4-2所示a )为一轴套零件,尺寸38_?]nm 和8_*o5mni 已加工好,b )、c )、d ) 为钻孔加工时三种定位方案的简图。

试计算三种定位方案的工序尺寸A\、A2和A 3O求工序尺寸Ai = ?4-6磨削一表面淬火后的外圆面,磨后尺寸要求为e6O_*o3 g 。

为了保证磨后工件表面 淬硬层的厚度,要求磨削的单边余量为0.3±0.05,若不考虑淬火时工件的变形,求淬火前 精车的直径工序尺寸。

习图5-4-4<t>3O +jj 0so.4-3答案:1)图b:基准重合,定位误差ADW = 0 , A] = 10±0.1mm;2)图c:尺寸A2, 10+0.1 和8_膈构成一个尺寸链(见习解图5X4-2c),其中尺寸10+0.1是封闭环,尺寸A?和8是组成环,且A? 为增环,8_膈为减环。

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基本尺寸计算公式,有:10= Ai —8, —A2=18mm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偏差计算公式:0.1=ESA2 — (-0.05), 一ESA2=0.05mm;-0.1 =EIA2一0, 一ElA2=-0.1 mm。

故:A2 =1mm3)图d:尺寸A3, 10+0.1, 8_舄5和构成一个尺寸链(见习解图5X4-2d),其中尺寸10+0.1是封闭环,尺寸A3, 8_膈和38*是组成环,且38*为增环,A3和8_膈为减环。

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基本尺寸计算公式,有:10= 38— (A3+8), -^A3=28mm 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偏差计算公式,有:0.1=0- (EIA3+ (-0.05)), 一EIA3=-0.05mm;-0.1 = -0.1 — (ES A3+O), —>ESA3=0O故:A3 = 28_Q05 mm4-4答案:尺寸75+0.05> H和半径R组成一个尺寸链,其中尺寸75+0.05是间接得到的,是封闭环。

尺寸链试题及答案1套

尺寸链试题及答案1套

第十二章 尺寸链12-1 填空:1、零、部件或机器上若干 并形成 的尺寸系统称为尺寸链。

2、尺寸链按应用场合分 尺寸链 尺寸链和 尺寸链。

3、尺寸链由 和 构成。

4、组成环包含 和 。

5、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 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 的基本尺寸之和。

6、当所有的增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封闭环必为 尺寸。

7、所有的增环下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上偏差之和,即为封闭环的 偏差。

8、封闭环公差等于 。

9、如图所示,若加工时以Ⅰ面为基准切割A2和A3,则尺寸 为封闭环;若以Ⅰ面为基准切割A1和A2,则尺寸 为封闭环。

10、“入体原则”的含义为:当组成环为包容尺寸时取` 偏差为零。

12-2 选择题:1、一个尺寸链至少由 个尺寸组成,有 个封闭环。

A 、1B 、2C 、3D 、42、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间接获得的尺寸称为 。

A 、增环B 、减环C 、封闭环D 、组成环3、封闭环的精度由尺寸链中 的精度确定。

A 、所有增环B 、所有减环C 、其他各环4、按“入体原则”确定各组成环极限偏差应 。

A 、向材料内分布B 、向材料外分布C 、对称分布12-3 判断题:1、当组成尺寸链的尺寸较多时,封闭环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 )2、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等于所有组成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 )3、封闭环的公差值一定大于任何一个组成环的公差值.( )4、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时在装配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一环,( ) 也即为装配的精度要求。

( )5、尺寸链增环增大,封闭环增大( ),减环减小封闭环减小( ).6、装配尺寸链每个独立尺寸的偏差都将将影响装配精度( )。

12-4 简答题:1、什么叫尺寸链?它有何特点?2、如何确定尺寸链的封闭环?能不能说尺寸链中未知的环就是封闭环?3、解算尺寸链主要为解决哪几类问题?4、完全互换法、不完全互换法、分组法、调整法和修配法各有何特点?各运用于何种场合? 12-5 计算题:1、某厂加工一批曲轴部件,如图12-13所示,(在教材P234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如图所示轴套工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表面,现需在铣床上以端 面A 定位铣出表面C ,保证尺寸0
2.020-mm ,试计算铣此缺口时的工序尺寸。

例2:加工图中所示的偏心零件中,表面A 要求渗碳处理,渗碳层深度规定为0.5~0.8mm ,零件上与此有关的加工过程如下:
(1)精车A 面,保证尺寸0
1.02.26-φmm 。

(2)渗碳处理,控制渗碳层深度为H l mm 。

(3)精磨A 面,保证尺寸0016.08.25-φmm ;同时保证渗碳层深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试确定H 1的数值。

例3、如图所示,以工件底面1为定位基准,镗孔2,然后以同样的定位基准,镗孔3。

两孔距离的设计尺寸4
.005.025++mm 不是直接获得的,试分析:
(1)加工后,如果2.00160+=A mm ,02.0352-=A mm ,尺寸4.005.025++mm 是否能得到保证? (2)如果在加工时确定A 1的尺寸为2.00
60+mm ,A 2为何值时才能保证尺寸4
.005.025++mm 的精度?
例4图为加工插座的车削工序图,由于设计尺寸010.066.0-mm 不便直接测量,工艺上采用:
(1)钻、镗孔08.00
3.6+φmm (2)镗孔10.007+φmm 深(5±0.05)mm (3)调头车端面2,控制总长008.0
4.11- mm (4)镗孔10.007+φmm ,控制测量深度A 3。


试求:
(1)校核按上述尺寸加工能否保证设计尺寸的要求?
(2)按等公差法分配各组成环的公差并求工序尺寸A 3及其上下偏差。

例5、针阀体零件的部分加工工序如图所示,在第3道工序精磨端面时有多尺寸保证问题。

试问:
(1)应如何标注工序尺寸L 及其上下偏差?
(2)校验端面的加工余量是否合适?
例6、图所示零件上的6孔沿圆周1.080±φmm 均布,已知'
10600±=θ,试计算两孔之间沿圆周的均布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